CN220066057U - 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6057U
CN220066057U CN202320850169.0U CN202320850169U CN220066057U CN 220066057 U CN220066057 U CN 220066057U CN 202320850169 U CN202320850169 U CN 202320850169U CN 220066057 U CN220066057 U CN 2200660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coating
crease
bare cell
clad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501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包瑞奇
赵艺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ju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501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60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60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60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该绝缘片包括第一包覆区域以及分别位于第一包覆区域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包覆区域;第一包覆区域用于包裹裸电芯的底面,两个第二包覆区域向第一包覆区域的同一侧弯折,以用于包裹裸电芯的侧面;其中,每一第二包覆区域与第一包覆区域之间均设置有支撑部,支撑部由第一包覆区域向背离裸电芯的方向外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利用绝缘片的第一包覆区域和支撑部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底托板,也能达到对裸电芯进行垫高的效果,从而无需进行热熔焊接工序,简化了电池制备的工艺流程,有利于降低电池制备的成本。

Description

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池的主要结构通常包括裸电芯、绝缘结构和金属外壳。金属外壳用于收容裸电芯,为了防止裸电芯与金属外壳导电,需要在裸电芯的底面和侧面包裹绝缘结构,利用该绝缘结构实现裸电芯与金属外壳之间绝缘。
传统地,绝缘结构包括底托板和绝缘片。绝缘片包裹在裸电芯的底面以及四周的侧面上,底托板设置在被绝缘片包裹的裸电芯底面,用于垫起裸电芯。底托板与绝缘片之间采用热熔焊接的方式实现连接,从而利用底托板与绝缘片实现裸电芯与金属外壳的绝缘。由于绝缘片需要与底托板进行热熔焊接,增加了电池制备的工艺流程,提升了电池制备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绝缘片需要与底托板进行热熔焊接,增加了电池制备的工艺步骤,提升了电池制备的成本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一种绝缘片,包括第一包覆区域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包覆区域;
所述第一包覆区域用于包裹裸电芯的底面,两个所述第二包覆区域向所述第一包覆区域的同一侧弯折,以用于包裹所述裸电芯的侧面;
其中,每一所述第二包覆区域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之间均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由所述第一包覆区域向背离所述裸电芯的方向外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二包覆区域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之间具有预折痕结构;每一所述第二包覆区域沿对应的所述预折痕结构弯折至与所述裸电芯的侧面贴合,并在所述预折痕结构处弯折形成所述支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片还包括位于每一所述第二包覆区域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之间的连接区域;
每一所述预折痕结构包括第一预折痕和第二预折痕,所述第一预折痕位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与所述连接区域之间,所述第二预折痕位于所述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包覆区域之间;
所述连接区域沿所述第一预折痕向所述第一包覆区域背离所述裸电芯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二包覆区域沿所述第二预折痕向所述第一包覆区域靠近所述裸电芯的一侧弯折,以在所述第二预折痕处形成所述支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绝缘片还包括位于每一所述第二包覆区域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之间的第一连接区域和第二连接区域,所述第一包覆区域、所述第一连接区域、所述第二连接区域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包覆区域依次布设;
每一所述预折痕结构包括第一预折痕、第二预折痕和第三预折痕;所述第一预折痕位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之间,所述第二预折痕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之间,所述第三预折痕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二包覆区域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区域沿所述第一预折痕向所述第一包覆区域背离所述裸电芯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二连接区域沿所述第二预折痕弯折至所述第一连接区域远离所述第一包覆区域的一侧,所述第二包覆区域沿所述第三预折痕向所述第一包覆区域靠近所述裸电芯的一侧弯折,以在所述第二连接区域处形成所述支撑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区域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所在的平面相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区域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包覆区域两端的所述支撑部之间粘贴有加固胶带。
一种电池单体,包括外壳、裸电芯及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绝缘片;
所述裸电芯容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第一包覆区域包裹所述裸电芯的底面,所述第二包覆区域包裹所述裸电芯的侧面,所述支撑部支撑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覆区域与所述外壳的底壁之间。
一种电池,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单体。
一种用电设备,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单体或电池。
上述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利用绝缘片的第一包覆区域包裹裸电芯的底面,并且绝缘片的两个第二包覆区域相对第一包覆区域向裸电芯弯折,直至两个第二包覆区域共同包裹裸电芯的侧面。每一第二包覆区域与第一包覆区域之间的位置均具有支撑部,从而利用两个支撑部共同对裸电芯和包裹在裸电芯外侧的绝缘片进行支撑,并垫高裸电芯,使得电解液能够顺畅地在裸电芯底部流通,有利于提高电解液浸润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利用绝缘片的第一包覆区域和支撑部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底托板,也能达到对裸电芯进行垫高的效果,从而无需进行热熔焊接工序,简化了电池制备的工艺流程,有利于降低电池制备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绝缘片的主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绝缘片的展开平面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绝缘片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绝缘片的主视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绝缘片的展开平面图;
图6为图4所示的绝缘片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池,该电池是指包括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以提供更高的电压和容量的单一的物理模块。例如,本申请中所提到的电池可以包括电池模组或电池包等。
具体地,电池一般包括用于封装一个或多个电池单体的箱体。箱体可以避免液体或其他异物影响电池单体的充电或放电。具体地,在电池中,电池单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若电池单体为多个,多个电池单体之间可串联或并联或混联,混联是指多个电池单体中既有串联又有并联。可以是多个电池单体先串联或并联或混联组成电池模组,多个电池模组再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形成一个整体,并容纳于箱体内。也可以是所有电池单体之间直接串联或并联或混联在一起,再将所有电池单体构成的整体容纳于箱体内。
可选地,该电池单体可以包括锂离子二次电池单体、锂离子一次电池单体、锂硫电池单体、钠离子电池单体或镁离子电池单体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电池单体可呈圆柱体、扁平体、长方体或其它形状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电池单体一般按封装的方式分成三种:柱形电池单体、方形电池单体和软包电池单体,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也不限定。
具体地,电池单体包括裸电芯、绝缘结构和外壳。裸电芯由正极极片、负极极片和隔离膜组成。电池单体主要依靠金属离子在正极极片和负极极片之间移动来工作。正极极片包括正极集流体和正极活性物质层,正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正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未涂敷正极活性物质层的正极集流体作为正极极耳。以锂离子电池为例,正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铝,正极活性物质可以为钴酸锂、磷酸铁锂、三元锂或锰酸锂等。负极极片包括负极集流体和负极活性物质层,负极活性物质层涂覆于负极集流体的表面,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凸出于已涂覆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未涂敷负极活性物质层的负极集流体作为负极极耳。负极集流体的材料可以为铜,负极活性物质可以为碳或硅等。隔离膜的材质可以为聚丙烯(polypropylene,PP)或聚乙烯(polyethylene,PE)等。此外,裸电芯可以是卷绕式结构,也可以是叠片式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进一步地,外壳具有收容腔,裸电芯收容在外壳的收容腔内。为了实现裸电芯与外壳之间绝缘,需要在裸电芯的底面和侧面包裹绝缘结构。发明人发现,传统的绝缘结构包括底托板和绝缘片,绝缘片包裹裸电芯的底面以及侧面,底托板设置在被绝缘片包裹的裸电芯底面,且底托板与绝缘片之间需要采用热熔焊接进行固定连接,热熔焊接过程较为复杂,大大增加了电池制备的工艺流程,提升了电池制备的成本。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绝缘片,用于包裹裸电芯的底面和侧面,从而实现裸电芯与外壳之间的绝缘。可以理解的是,裸电芯的外表面包括顶面、底面以及多个侧面,顶面和底面彼此相对布设,各个侧面连接在顶面与底面之间,以使顶面、底面和各个侧面共同围合形成裸电芯的外表面。
请参阅图1所示,绝缘片100包括第一包覆区域10以及分别位于该第一包覆区域10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包覆区域20。该第一包覆区域10用于包裹裸电芯的底面,两个第二包覆区域20向第一包覆区域10的同一侧弯折,以用于包裹裸电芯的侧面。其中,每一第二包覆区域20与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均具有支撑部30。该支撑部30由第一包覆区域10朝向背离裸电芯的一侧外凸。
上述绝缘片100,利用绝缘片100的第一包覆区域10包裹裸电芯的底面,并且绝缘片100的两个第二包覆区域20相对第一包覆区域10向裸电芯弯折,直至两个第二包覆区域20共同包裹裸电芯的侧面。每一第二包覆区域20与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的位置均具有支撑部30,从而利用两个支撑部30共同对裸电芯和包裹在裸电芯外侧的绝缘片100进行支撑,并垫高裸电芯,使得电解液能够顺畅地在裸电芯底部流通,有利于提高电解液浸润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利用绝缘片100的第一包覆区域10和支撑部30代替了现有技术中的底托板,也能达到对裸电芯进行垫高的效果,从而无需进行热熔焊接工序,简化了电池制备的工艺流程,有利于降低电池制备的成本。
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绝缘片100的每一第二包覆区域20与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均具有预折痕结构70。绝缘片100的每一第二包覆区域20沿对应的预折痕结构70朝向第一包覆区域10靠近裸电芯的一侧弯折,直至与裸电芯的侧面贴合,与此同时在预折痕结构70处弯折形成上述支撑部30。如此,在将绝缘片100的两个第二包覆区域20相对第一包覆区域10沿预折痕结构70进行弯折的过程中,一方面使得两个第二包覆区域20分别与裸电芯的侧面贴合,以实现对裸电芯的侧面的包裹;另一方面通过第二包覆区域20与第一包覆区域10的预折痕结构70产生的弯折变形,从而在预折痕结构70处弯折形成上述支撑部30。也就是说,通过对预折痕结构70的弯折而形成支撑部30,无需额外设置成型工序形成上述支撑部30,进一步简化了工艺流程,降低了加工成本。
具体到一些实施例中,绝缘片100还包括位于每一第二包覆区域20与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的连接区域80(见图2和图3)。每一预折痕结构70包括第一预折痕71和第二预折痕72。该第一预折痕71位于第一包覆区域10与连接区域80之间,该第二预折痕72位于连接区域80与第二包覆区域20之间。该连接区域80沿第一预折痕71向第一包覆区域10背离裸电芯的一侧弯折,第二包覆区域20沿第二预折痕72向第一包覆区域10靠近裸电芯的一侧弯折,直至与裸电芯的侧面贴合,并在第二预折痕72处形成上述支撑部30。如此,利用两道预折痕(即第一预折痕71和第二预折痕72),一方面使得第二包覆区域20相对第一包覆区域10弯折至与裸电芯的侧面贴合,从而实现对裸电芯的侧面的包裹;另一方面第二包覆区域20与连接区域80在第二预折痕72处形成支撑部30,从而实现对裸电芯的垫高,使得电解液能够从第一包覆区域10与外壳的底壁之间顺畅地流通,有利于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效率。
进一步地,上述连接区域80与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二包覆区域20相对第一包覆区域10弯折的角度大致为90°,因此连接区域80与第二包覆区域20之间形成锐角,从而使得二者在第二预折痕72处形成的支撑部30结构更加稳定,承载能力更强,避免支撑部30被裸电芯压塌。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分别位于第一包覆区域10两端的支撑部30共同对裸电芯进行支撑,在裸电芯的重力作用下分别位于第一包覆区域10两端的支撑部30容易彼此向外张开变形,直至被压塌。为了避免分别位于第一包覆区域10两端的支撑部30发生向外张开变形,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分别位于第一包覆区域10两端的支撑部30之间粘贴有加固胶带40,从而在加固胶带40的限定作用下阻止分别位于第一包覆区域10两端的支撑部30彼此向外张开变形,进一步提高了支撑部30的承载能力,避免支撑部30被裸电芯压塌。可选地,加固胶带40的数量可以是多条(即两条或两条以上),该多条加固胶带40沿支撑部30的纵长延伸方向(即下述第二方向Y)间隔布设。例如,加固胶带40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加固胶带40分别位于支撑部30的纵长两端。
需要说明的是,预折痕结构70并不仅限于采用上述两道预折痕的形式,可也采用三道预折痕或更多道预折痕的形式,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见图4至图6所示,作为一种示例,绝缘片100还包括位于每一第二包覆区域20与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的第一连接区域81和第二连接区域82。第一包覆区域10、第一连接区域81、第二连接区域82和第二包覆区域20依次布设。每一预折痕结构70包括第一预折痕71、第二预折痕72和第三预折痕73。该第一预折痕71位于第一包覆区域10与第一连接区域81之间。第二预折痕72位于第一连接区域81与第二连接区域82之间。第三预折痕73位于第二连接区域82与第二包覆区域20之间。
其中,第一连接区域81沿第一预折痕71向第一包覆区域10背离裸电芯的一侧弯折,第二连接区域82沿第二预折痕72弯折至位于第一连接区域81背离第一包覆区域10的一侧,第二包覆区域20沿第三预折痕73向第一包覆区域10靠近裸电芯的一侧弯折,以在第二连接区域82处形成支撑部30。如此,利用三道预折痕(即第一预折痕71、第二预折痕72和第三预折痕73),一方面使得第二包覆区域20相对第一包覆区域10弯折至与裸电芯的侧面贴合,从而实现对裸电芯的侧面的包裹;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区域81、第二连接区域82和第二包覆区域20在第二预折痕72和第三预折痕73处形成支撑部30,从而实现对裸电芯的垫高,使得电解液能够从第一包覆区域10与外壳的底壁之间顺畅地流通,有利于提高电解液的浸润效率。
进一步地,第二连接区域8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包覆区域10所在的平面相平行。如此,利用第二连接区域82与外壳的底壁接触,有利于增大支撑部30与外壳底壁的接触面积,增大支撑部30的结构稳定性,从而使得支撑部30更加稳定可靠的对裸电芯进行支撑。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连接区域82所在的平面与第一包覆区域10所在的平面相平行,应该理解为大致平行,允许有一定的误差范围。
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区域81与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二包覆区域20相对第一包覆区域10弯折的角度大致为90°,因此第一连接区域81与第二连接区域8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第二连接区域82与第二包覆区域20之间的夹角大致为90°,从而使得第一连接区域81、第二连接区域82和第二包覆区域20在第二预折痕72和第三预折痕73处形成的支撑部30结构更加稳定,承载能力更强,避免被裸电芯压塌。
为了避免分别位于第一包覆区域10两端的支撑部30彼此向外张开变形,具体到一个实施例中,分别位于第一包覆区域10两端的支撑部30之间粘贴有加固胶带40,从而在加固胶带40的限定作用下阻止分别位于第一包覆区域10两端的支撑部30向外彼此张开变形,进一步提高了支撑部30的承载能力,避免支撑部30被裸电芯压塌。可选地,加固胶带40的数量可以是多条(即两条或两条以上),该多条加固胶带40沿支撑部30的纵长延伸方向间隔布设。例如,加固胶带40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加固胶带40分别位于支撑部30的纵长两端。
请继续参见图4至图6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中,裸电芯的侧面包括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在第一方向X上相对,第三侧面与第四侧面在第二方向Y上相对。裸电芯的底面和顶面在第三方向Z上相对。该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两两垂直。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共同围合形成两端开口的筒状结构。裸电芯的底面和顶面设置在该筒状结构的两端开口处,使得第一侧面、第二侧面、第三侧面、第四侧面、顶面和底面共同围合形成大致呈长方体形状的裸电芯。当然,裸电芯也可是其它形状,在此不作限定。
绝缘片100的两个第二包覆区域20分别位于第一包覆区域10在第一方向X上的两端,从而使得两个第二包覆区域20分别包裹裸电芯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进一步地,绝缘片100还包括两个第三包覆区域50和两个第四包覆区域60,两个第三包覆区域50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包覆区域20在第二方向Y上的同一端,两个第四包覆区域60分别位于两个第二包覆区域20在第二方向Y上的另一端。两个第三包覆区域50用于共同包裹裸电芯的第三侧面,两个第四包覆区域60用于共同包裹裸电芯的第四侧面。如此,裸电芯的底面被第一包覆区域10包裹,裸电芯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分别被两个第二包覆区域20包裹,裸电芯的第三侧面被两个第三包覆区域50共同包裹,裸电芯的第四侧面被两个第四包覆区域60共同包裹,从而实现了裸电芯与外壳的绝缘。
进一步地,每一第三包覆区域50与第二包覆区域20之间具有第四预折痕51(见图5),从而使得第三包覆区域50沿第四预折痕51向第二包覆区域20靠近裸电芯的一侧弯折,直至第三包覆区域50包裹裸电芯的第三侧面。每一第四包覆区域60与第二包覆区域20之间具有第五预折痕61,从而使得第四包覆区域60沿第五预折痕61向第二包覆区域20靠近裸电芯的一侧弯折,直至第四包覆区域60包裹裸电芯的第四侧面。
进一步地,电池单体还包括顶盖和电极端子,顶盖安装在外壳的开口处,并位于裸电芯的顶面。电极端子设置在顶盖上,并与裸电芯顶面上的极耳电连接,从而利用顶盖上的电极端子向外壳外输出电能(即放电)或向裸电芯内输入电能(即充电)。
基于上述电池和电池单体,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用电设备。该用电设备包括如上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池单体或电池,从而用电设备利用该电池单体或电池作为电源。具体地,用电设备可以是车辆、手机、便携式设备、笔记本电脑、轮船、航天器、电动玩具和电动工具等等。车辆可以是燃油汽车、燃气汽车或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可以是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或增程式汽车等;航天器包括飞机、火箭、航天飞机和宇宙飞船等等;电动玩具包括固定式或移动式的电动玩具,例如,游戏机、电动汽车玩具、电动轮船玩具和电动飞机玩具等等;电动工具包括金属切削电动工具、研磨电动工具、装配电动工具和铁道用电动工具,例如,电钻、电动砂轮机、电动扳手、电动螺丝刀、电锤、冲击电钻、混凝土振动器和电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用电设备不做特殊限制。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绝缘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包覆区域(10)以及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相对两端的两个第二包覆区域(20);
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用于包裹裸电芯的底面,两个所述第二包覆区域(20)向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的同一侧弯折,以用于包裹所述裸电芯的侧面;
其中,每一所述第二包覆区域(20)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均设置有支撑部(30),所述支撑部(30)由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向背离所述裸电芯的方向外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二包覆区域(20)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具有预折痕结构(70);每一所述第二包覆区域(20)沿对应的所述预折痕结构(70)弯折至与所述裸电芯的侧面贴合,并在所述预折痕结构(70)处弯折形成所述支撑部(3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100)还包括位于每一所述第二包覆区域(20)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的连接区域(80);
每一所述预折痕结构(70)包括第一预折痕(71)和第二预折痕(72),所述第一预折痕(71)位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与所述连接区域(80)之间,所述第二预折痕(72)位于所述连接区域(80)与所述第二包覆区域(20)之间;
所述连接区域(80)沿所述第一预折痕(71)向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背离所述裸电芯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二包覆区域(20)沿所述第二预折痕(72)向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靠近所述裸电芯的一侧弯折,以在所述第二预折痕(72)处形成所述支撑部(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区域(80)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片(100)还包括位于每一所述第二包覆区域(20)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的第一连接区域(81)和第二连接区域(82),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所述第一连接区域(81)、所述第二连接区域(82)和对应的所述第二包覆区域(20)依次布设;
每一所述预折痕结构(70)包括第一预折痕(71)、第二预折痕(72)和第三预折痕(73);所述第一预折痕(71)位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81)之间,所述第二预折痕(72)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81)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82)之间,所述第三预折痕(73)位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82)与所述第二包覆区域(20)之间;
所述第一连接区域(81)沿所述第一预折痕(71)向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背离所述裸电芯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二连接区域(82)沿所述第二预折痕(72)弯折至所述第一连接区域(81)远离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的一侧,所述第二包覆区域(20)沿所述第三预折痕(73)向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靠近所述裸电芯的一侧弯折,以在所述第二连接区域(82)处形成所述支撑部(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区域(82)所在的平面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所在的平面相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区域(81)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之间的夹角为钝角。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两端的所述支撑部(30)之间粘贴有加固胶带(40)。
9.一种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裸电芯及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绝缘片(100);
所述裸电芯容置于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包裹所述裸电芯的底面,所述第二包覆区域(20)包裹所述裸电芯的侧面,所述支撑部(30)支撑设置在所述第一包覆区域(10)与所述外壳的底壁之间。
10.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
11.一种用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单体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池。
CN202320850169.0U 2023-04-12 2023-04-12 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Active CN2200660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0169.0U CN220066057U (zh) 2023-04-12 2023-04-12 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50169.0U CN220066057U (zh) 2023-04-12 2023-04-12 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6057U true CN220066057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4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50169.0U Active CN220066057U (zh) 2023-04-12 2023-04-12 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60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96628U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112467231A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及电极组件的制造方法和设备
CN219067168U (zh) 电池单体、电池和用电设备
JP2024509223A (ja) 電池セル、電池および電気設備
CN115842189B (zh) 一种电池冷却结构、电池、用电装置
US20240154218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al apparatus
US20230148174A1 (en) Battery, electrical device, and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battery
CN220066057U (zh) 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WO2023097574A1 (zh) 电池单体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EP4060783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ode assembl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device
CN220066031U (zh) 一种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EP4369463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WO2024055166A1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及制备方法
EP4254610A1 (en) Battery, electric device, method for preparing battery cell, and device
EP4358272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for,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4354556A1 (en) Current-collecting component,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device
CN220066028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WO2024055236A1 (zh) 电池、用电装置和电池的制备方法
CN220856660U (zh) 包装膜、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WO2023092459A1 (zh) 电极组件、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CN219017779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CN220066058U (zh) 绝缘片、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WO2024082138A1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设备
EP4328991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electric apparatus
WO2024113292A1 (zh) 电池单体、电池以及用电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