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5575U - 电磁单元 - Google Patents
电磁单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65575U CN220065575U CN202320509605.8U CN202320509605U CN220065575U CN 220065575 U CN220065575 U CN 220065575U CN 202320509605 U CN202320509605 U CN 202320509605U CN 220065575 U CN220065575 U CN 22006557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ron core
- movable iron
- coil
- contact
- electromagnetic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Iron Chemical group [Fe] XEEYBQQBJWHFJM-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3011 mat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298 dental ename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磁单元,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中的线圈、静铁芯、动铁芯和弹簧,所述线圈和静铁芯用于驱动动铁芯克服弹簧的作用运动,所述弹簧用于驱动动铁芯复位,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避让孔,用于与动铁芯连接的联动杆穿过传动,通过将线圈、静铁芯、动铁芯和弹簧设置在第一壳体中,动铁芯通过联动杆伸到第一壳体外驱动开关装置动作,使电磁单元实现模块化设计,能够用于与触头单元装配组成不同的开关装置,具有装配方便和使用灵活的特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功率不断提升,现有开关装置无法可靠的为大功率电池和逆变系统提供有效保护,特别是现有开关装置结构复杂,不仅装配困难,而且维修难度也很高,如果电磁系统或触头系统中任一零件出现问题,则需要将整个开关装置进行更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电磁单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单元,包括第一壳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中的线圈、静铁芯、动铁芯和弹簧,所述线圈和静铁芯用于驱动动铁芯克服弹簧的作用运动,所述弹簧用于驱动动铁芯复位,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避让孔,用于与动铁芯连接的联动杆穿过传动。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在与动铁芯的移动方向平行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避让孔成长条形,第一避让孔的长度方向与动铁芯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在与动铁芯的移动方向垂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避让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内设有一组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设置在动铁芯的移动方向的一端,触头机构包括触头支持、动触头、两个静触头和两个灭弧室,在动触头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静触头,联动杆与动铁芯的移动方向平行,联动杆连接在触头支持和动铁芯之间,动铁芯的移动带动触头支持直线移动,使触头支持带动动触头与两端的静触头接触和分开。
优选的,包括两组所述线圈,所述弹簧设置在两组线圈之间,所述动铁芯包括与两组线圈分别配合的两个动力部,以及设置在两个动力部之间的支撑部,所述联动杆和弹簧分别与支撑部连接,所述动力部在对应线圈驱动下带动动铁芯移动,动铁芯移动时通过支撑部压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静铁芯包括限位部以及相对设置在限位部两侧的两个驱动部,所述限位部和两个驱动部分别与连接部相连,所述限位部用于限位所述弹簧,所述两个驱动部分别用于插到线圈内侧,且与动铁芯的动力部对应。
优选的,包括一组线圈,所述静铁芯呈U型结构,所述线圈设置在静铁芯的U型结构内,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动铁芯,所述动铁芯包括两个动力部,以及设置在两个动力部之间的支撑部,静铁芯的U型结构的两个侧壁与动铁芯的两端对应;静铁芯的U型结构的两个侧壁的端部相向弯折缩小U型结构的开口形成与动铁芯的动力部对应的驱动面;所述线圈包括空心结构的支架以及设置在支架外侧的漆包线,动铁芯的支撑部靠近静铁芯的一侧凸起设有伸入支架的空心结构内的插入部,弹簧套在插入部上设置在支架的空心结构内。
优选的,包括一组线圈,所述线圈包括空心结构的支架,所述静铁芯呈“山”字形结构,静铁芯包括限位部以及相对设置在限位部两侧的两个驱动部,限位部和两个驱动部向动铁芯方向凸起且间隔设置,所述动铁芯呈“T”字形结构,包括两个动力部,以及设置在两个动力部之间的支撑部,动铁芯的支撑部靠近静铁芯的一侧凸起设有插入部,静铁芯的限位部和动铁芯的插入部分别从两侧伸入支架的空心结构,静铁芯的两个驱动部与动铁芯的两个动力部。
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在第一避让孔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或定位块。
优选的,所述联动杆上设有与动铁芯限位配合的卡箍。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单元,通过将线圈、静铁芯、动铁芯和弹簧设置在第一壳体中,动铁芯通过联动杆伸到第一壳体外驱动开关装置动作,使电磁单元实现模块化设计,能够用于与触头单元装配组成不同的开关装置,具有装配方便和使用灵活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磁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电磁单元和触头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电磁单元和触头单元的配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触头单元的截面图;
图中,100、第一壳体;1、线圈;2、静铁芯;3、动铁芯;4、弹簧;5、联动杆;200、第二壳体;6、触头支持;7、动触头;8、静触头;51、卡箍;52、限位杆;31、动力部;32、支撑部;33、避让面;21、限位部;22、连接部;11、支架;12、漆包线;91、第一避让孔;92、第二避让孔;93、定位块;94、定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单元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单元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单元,包括第一壳体100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100中的线圈1、静铁芯2、动铁芯3和弹簧4,所述线圈1和静铁芯2用于驱动动铁芯3克服弹簧4的作用运动,所述弹簧4用于驱动动铁芯3复位,所述第一壳体100设有第一避让孔91,用于与动铁芯3连接的联动杆5穿过传动,以驱动第一壳体100外的触头单元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单元,通过将线圈1、静铁芯2、动铁芯3和弹簧4设置在第一壳体100中,动铁芯3通过联动杆5伸到第一壳体100外驱动开关装置动作,使电磁单元实现模块化设计,具有装配方便和使用灵活的特点。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开关装置,开关装置包括触头单元和所述电磁单元,触头单元包括第二壳体200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二壳体200中的触头支持6、动触头7、两个静触头8和两个灭弧室,在动触头7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静触头8和一个灭弧室,所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分别设有用于避让联动杆5的第一避让孔91和第二避让孔92,所述电磁单元的联动杆5用于插到第二壳体200中与触头支持6连接,带动触头支持6直线移动,使触头支持6带动所述动触头7与两端的静触头8接触和分开,进而实现联动杆5带动触头单元动作。优选的,所述联动杆5设置在第一壳体100内,联动杆5安装在动铁芯3上,联动杆5伸到第一壳体100外驱动触头单元动作。当然,作为其它实施例,联动杆5也可以设置在触头单元的第二壳体200内,也可以为独立的元件。
本实用新型的开关装置,通过将电磁单元和触头单元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中,并通过联动杆5将第一壳体100中的动铁芯3与第二壳体200中的动触头7连接,使电磁单元和触头单元实现模块化设计,具有装配方便和使用灵活的特点。
如图1-3示出联动杆5的第一实施例,所述触头单元设置在电磁单元的侧面,可以在电磁单元的一侧设有所述触头单元,或在电磁单元的两侧均设有触头单元,根据需要实现不同极数的开关装置,所述触头支持6的移动方向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所述联动杆5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联动杆5的两端分别插到动铁芯3和触头支持6中限位配合,电磁单元通过联动杆5同时带动一侧或两侧的触头单元导通和断开。优选的,所述联动杆5上设有与动铁芯3限位配合的卡箍51。当然,联动杆5与动铁芯3之间,以及联动杆5与触头支持6之间,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限位,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壳体100和第二壳体200分别设有用于避让联动杆5的第一避让孔91和第二避让孔92,所述第一壳体100在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平行的两侧侧壁上均设有所述第一避让孔91,所述第一避让孔91和第二避让孔92成长条形,第一避让孔91的长度方向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壳体200在第二避让孔92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块93,所述第一壳体100在第一避让孔91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94,所述定位块93用于插到定位槽94中限位配合。当然,也可以在第一避让孔91的两侧设置定位块93,在第二避让孔92的两侧设置定位槽94,或第一避让孔91和第二避让孔92上均设置定位块93和定位槽94。
如图4示出联动杆5的第二实施例,所述触头单元沿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设置在电磁单元的一端,所述联动杆5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即所述第一壳体100在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垂直的侧壁上设有所述第一避让孔91。
优选的,所述联动杆5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体成型的限位杆52,所述限位杆52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垂直设置,联动杆5两端的限位杆52分别用于插到动铁芯3和触头支持6中限位配合,本实施例的限位杆52与联动杆5一体成型,也可以分别加工。当然,联动杆5与动铁芯3之间,以及联动杆5与触头支持6之间,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限位,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作为其它的实施例,电磁单元的第一壳体100,可以同时实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的情况,即同时驱动侧面的触头单元和一端的触头单元,在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平行的两侧侧壁上,以及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垂直的一端侧壁上均设置第一避让孔91,同时设置多个联动杆5,包括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垂直的联动杆5和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平行的联动杆5。
作为其它的实施例,在电磁单元的第一壳体100内可以设有一组触头机构,然后在根据需要额外装配新的触头单元组成多极的开关装置,参考图4,触头机构设置在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的一端,触头机构包括触头支持6、动触头7、两个静触头8和两个灭弧室,在动触头7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静触头8,联动杆5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平行,联动杆5连接在触头支持6和动铁芯3之间,动铁芯3的移动带动触头支持6直线移动,使触头支持6带动动触头7与两端的静触头8接触和分开。
所述电磁单元内可以设置一组、两组或多组线圈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磁单元包括两组所述线圈1,所述弹簧4设置在两组线圈1之间,所述动铁芯3包括与两组线圈1分别配合的两个动力部31,以及设置在两个动力部31之间的支撑部32,所述联动杆5和弹簧4分别与支撑部32连接,所述动力部31在对应线圈1驱动下带动动铁芯3移动,动铁芯3移动时通过支撑部32压缩弹簧4。
进一步,所述动铁芯3两个动力部31的厚度,分别沿各自远离支撑部32的方向逐渐减少,使两个动力部31远离对应线圈1的侧面分别形成避让面33,所述避让面33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呈斜角设置。
进一步,所述静铁芯2大致呈“山”字形结构,静铁芯2包括限位部21以及相对设置在限位部21两侧的两个驱动部,所述限位部21和两个驱动部分别与连接部22相连,所述限位部21用于限位所述弹簧4,所述两个驱动部分别用于插到线圈1内侧。
进一步,所述两个线圈1分别包括空心结构的支架11,以及设置在支架11外侧的漆包线12,所述静铁芯2的驱动部用于插到支架11内侧。
作为其它的实施例图中未示出,电磁单元包括一组线圈1,所述静铁芯2大致呈U型结构,所述线圈1设置在静铁芯2的U型结构内,U型结构内可以设置限位线圈1的限位部,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动铁芯3,所述动铁芯3包括两个动力部31,以及设置在两个动力部31之间的支撑部32,静铁芯2的U型结构的两个侧壁与动铁芯3的两端对应,且两个侧壁的端部相向弯折缩小U型结构的开口形成与动铁芯3的动力部31对应的驱动面;所述线圈1包括空心结构的支架11以及设置在支架11外侧的漆包线12,动铁芯3的支撑部32靠近静铁芯2的一侧凸起设有伸入支架11的空心结构内的插入部,弹簧4套在插入部上设置在支架11的空心结构内。
作为其它的实施例图中未示出,电磁单元包括一组线圈1,所述线圈1包括空心结构的支架11以及设置在支架11外侧的漆包线12,所述静铁芯2大致呈“山”字形结构,静铁芯2包括限位部21以及相对设置在限位部21两侧的两个驱动部,限位部21和两个驱动部向动铁芯3方向凸起且间隔设置,所述动铁芯3呈“T”字形结构,包括两个动力部31,以及设置在两个动力部31之间的支撑部32,动铁芯3的支撑部32靠近静铁芯2的一侧凸起设有插入部,静铁芯2的限位部21和动铁芯3的插入部分别从两侧伸入支架11的空心结构,静铁芯2的两个驱动部与动铁芯3的两个动力部31对应,弹簧4套在插入部上设置在支架11的空心结构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磁单元,包括第一壳体(100)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壳体(100)中的线圈(1)、静铁芯(2)、动铁芯(3)和弹簧(4),所述线圈(1)和静铁芯(2)用于驱动动铁芯(3)克服弹簧(4)的作用运动,所述弹簧(4)用于驱动动铁芯(3)复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设有第一避让孔(91),用于与动铁芯(3)连接的联动杆(5)穿过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在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平行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避让孔(91),所述第一避让孔(91)成长条形,第一避让孔(91)的长度方向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在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垂直的侧壁上设有第一避让孔(91)。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内设有一组触头机构,所述触头机构设置在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的一端,触头机构包括触头支持(6)、动触头(7)、两个静触头(8)和两个灭弧室,在动触头(7)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静触头(8),联动杆(5)与动铁芯(3)的移动方向平行,联动杆(5)连接在触头支持(6)和动铁芯(3)之间,动铁芯(3)的移动带动触头支持(6)直线移动,使触头支持(6)带动动触头(7)与两端的静触头(8)接触和分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组所述线圈(1),所述弹簧(4)设置在两组线圈(1)之间,所述动铁芯(3)包括与两组线圈(1)分别配合的两个动力部(31),以及设置在两个动力部(31)之间的支撑部(32),所述联动杆(5)和弹簧(4)分别与支撑部(32)连接,所述动力部(31)在对应线圈(1)驱动下带动动铁芯(3)移动,动铁芯(3)移动时通过支撑部(32)压缩弹簧(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静铁芯(2)包括限位部(21)以及相对设置在限位部(21)两侧的两个驱动部,所述限位部(21)和两个驱动部分别与连接部(22)相连,所述限位部(21)用于限位所述弹簧(4),所述两个驱动部分别用于插到线圈(1)内侧,且与动铁芯(3)的动力部(31)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线圈(1),所述静铁芯(2)呈U型结构,所述线圈(1)设置在静铁芯(2)的U型结构内,U型结构的开口朝向动铁芯(3),所述动铁芯(3)包括两个动力部(31),以及设置在两个动力部(31)之间的支撑部(32),静铁芯(2)的U型结构的两个侧壁与动铁芯(3)的两端对应;静铁芯(2)的U型结构的两个侧壁的端部相向弯折缩小U型结构的开口形成与动铁芯(3)的动力部(31)对应的驱动面;所述线圈(1)包括空心结构的支架(11),动铁芯(3)的支撑部(32)靠近静铁芯(2)的一侧凸起设有伸入支架(11)的空心结构内的插入部,弹簧(4)套在插入部上设置在支架(11)的空心结构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线圈(1),所述线圈(1)包括空心结构的支架(11),所述静铁芯(2)呈“山”字形结构,静铁芯(2)包括限位部(21)以及相对设置在限位部(21)两侧的两个驱动部,限位部(21)和两个驱动部向动铁芯(3)方向凸起且间隔设置,所述动铁芯(3)呈“T”字形结构,包括两个动力部(31),以及设置在两个动力部(31)之间的支撑部(32),动铁芯(3)的支撑部(32)靠近静铁芯(2)的一侧凸起设有插入部,静铁芯(2)的限位部(21)和动铁芯(3)的插入部分别从两侧伸入支架(11)的空心结构,静铁芯(2)的两个驱动部与动铁芯(3)的两个动力部(31)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00)在第一避让孔(91)的两侧分别设有定位槽(94)和/或定位块(93)。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杆(5)上设有与动铁芯(3)限位配合的卡箍(5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09605.8U CN220065575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电磁单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509605.8U CN220065575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电磁单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65575U true CN220065575U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87542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509605.8U Active CN220065575U (zh) | 2023-03-14 | 2023-03-14 | 电磁单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65575U (zh) |
-
2023
- 2023-03-14 CN CN202320509605.8U patent/CN22006557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065575U (zh) | 电磁单元 | |
CN106410531B (zh) | 防触电模块及具有其的插座、插排 | |
CN110867355A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磁脱扣系统 | |
KR0122784Y1 (ko) | 전기 커넥터가 부착된 소형 전기 모터 | |
CN219979462U (zh) | 一种双刀单掷磁保持电磁继电器 | |
ES2228822T3 (es) | Grupo motobomba, en particular dispositivo de frenado antibloqueo para un vehiculo automotor. | |
CN214313767U (zh) | 一种漏电保护插头 | |
WO2022016893A1 (zh) | 适配器及轨道插座 | |
CN112151306A (zh) | 一种可应用于三相交流电的电磁继电器 | |
CN211350542U (zh) |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磁脱扣系统 | |
CN220796597U (zh) | 继电器 | |
CN215220612U (zh) | 电磁继电器 | |
EP3968351B1 (en) | Electromagnetic relay | |
CN212033290U (zh) | 带有弹性电连接柱的磁吸式耦合器 | |
CN215010009U (zh) | 弹簧片及使用该弹簧片的线性驱动马达 | |
CN219842931U (zh) | 增加爬电距离的继电器 | |
CN221766674U (zh) | 一种动触头机构 | |
CN213936075U (zh) | 小型断路器 | |
CN217933617U (zh) | 接触器及绝缘隔板的装配结构 | |
CN221529854U (zh) | 一种用于塑壳断路器的静触头及塑壳断路器 | |
CN210628213U (zh) | 一种漏电保护器 | |
CN218183101U (zh) | 一种永磁埋入式聚磁组件 | |
CN213936054U (zh) | 具有高抗短路能力的直流接触器 | |
CN218471879U (zh) | 一种稳定型万能式断路器动触头座 | |
CN221573815U (zh) | 一种交流接触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