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5505U - 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5505U
CN220065505U CN202321231664.XU CN202321231664U CN220065505U CN 220065505 U CN220065505 U CN 220065505U CN 202321231664 U CN202321231664 U CN 202321231664U CN 220065505 U CN220065505 U CN 2200655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terminal device
key body
mounting groove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316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毅伟
于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316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55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55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55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属于电子技术领域。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按键。通过在终端设备中的按键本体的一侧固定弹性卡接部,在按键本体装配到壳体组件中的安装槽内后,即可以通过与按键本体固定连接的弹性卡接部与安装槽的卡接固定实现对按键的固定。这样,在对按键进行固定的过程中,无需采用其他的辅助部件实现对按键的固定,按键通过自身的弹性卡接部即可实现固定,使得集成有该按键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较为简化,且安装过程较为简单。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设备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终端设备(例如,手机)中可以集成有按键。而按键作为终端设备内的重要部件,用户可以通过按键与终端设备进行交互。例如,开机、关机或者音量调节等。
然而,目前按键需要其他的辅助部件以固定到终端设备的壳体上,导致终端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终端设备结构较为复杂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壳体组件和按键;
所述壳体组件具有安装槽;
所述按键包括:按键本体,以及与所述按键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弹性卡接部,所述按键本体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弹性卡接部在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壳体组件卡接。
可选的,所述按键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弹性卡接部,至少两个所述弹性卡接部分别与所述按键本体的两端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性卡接部背离所述按键本体的一侧具有卡扣件,所述安装槽具有与所述卡扣件卡接的卡接槽。
可选的,所述按键本体与所述弹性卡接部为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一体结构,且所述弹性卡接部的硬度小于所述按键本体的硬度。
可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具有用于固定电路板的容纳腔,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容纳腔和所述安装槽的通孔;
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压杆,所述压杆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且所述压杆的一端与所述按键本体朝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抵接,所述压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上的电子开关接触。
可选的,所述按键还包括:与所述按键本体朝向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弹性按压部,所述弹性按压部背离所述按键本体的一侧与所述压杆接触。
可选的,所述弹性按压部与所述弹性卡接部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结构。
可选的,所述电路板包括:支架,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电路板本体,所述支架具有避让孔,所述电子开关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让孔内,所述压杆背离所述按键本体的一端在所述避让孔内与所述电子开关接触。
可选的,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压杆上且与所述压杆固定连接的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所述通孔的内壁抵接。
可选的,所述壳体组件还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盖的装配槽,所述装配槽与所述安装槽隔离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一种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壳体组件和按键。通过在终端设备中的按键本体的一侧固定弹性卡接部,在按键本体装配到壳体组件中的安装槽内后,即可以通过与按键本体固定连接的弹性卡接部与安装槽的卡接固定实现对按键的固定。这样,在对按键进行固定的过程中,无需采用其他的辅助部件实现对按键的固定,按键通过自身的弹性卡接部即可固定,使得集成有该按键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较为简化,且安装过程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示出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俯视图;
图4是图3在A-A’处的剖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示出的终端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7是图5示出的终端设备在B-B’处的剖视图。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申请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申请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申请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相关技术中,终端设备中通常集成有多个按键(例如,金属按键),终端设备中的壳体上通常需要开设用于承载按键的安装槽,以及用于承载按键卡扣的卡扣槽。在按键装配到安装槽内后,还需要将按键卡扣装配到卡扣槽,以实现对按键的固定。然而,采用这种固定方式导致集成有该按键的终端设备的部件较多,进而导致终端设备的结构较为复杂。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示出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爆炸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电子书等。终端设备000可以包括:壳体组件100和按键200。示例的,该按键200可以为终端设备000中的音量键和电源键等。
终端设备000中的壳体组件100可以具有安装槽101。
终端设备000中的按键200可以包括:按键本体201,以及与该按键本体20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弹性卡接部202。按键本体201中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1内,且弹性卡接部202在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1内可以与壳体组件100卡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终端设备000中的按键本体201的一侧固定弹性卡接部202,在按键本体201装配到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1内后,即可以通过与按键本体201固定连接的弹性卡接部202与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1的卡接固定实现对按键200的固定。这样,在对按键200进行固定的过程中,无需采用其他的辅助部件实现对按键200的固定,按键200通过自身的弹性卡接部202即可实现固定,使得集成有该按键200的终端设备000的结构较为简化,且安装过程较为简单。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壳体组件和按键。通过在终端设备中的按键本体的一侧固定弹性卡接部,在按键本体装配到壳体组件中的安装槽内后,即可以通过与按键本体固定连接的弹性卡接部与安装槽的卡接固定实现对按键的固定。这样,在对按键进行固定的过程中,无需采用其他的辅助部件实现对按键的固定,按键通过自身的弹性卡接部即可实现固定,使得集成有该按键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较为简化,且安装过程较为简单。
可选的,如图2所示,按键200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弹性卡接部202,且至少两个弹性卡接部202分别与按键本体201的两端固定连接。示例的,按键200中的按键本体201可以呈长条状,且至少两个弹性卡接部202中存在两个弹性卡接部202分别与按键本体201的两端固定连接。在本申请中,当按键200中的按键本体201的形状呈长条状时,与这个按键本体201配合安装的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0的形状也可以呈长条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设置按键200中的按键本体201为长条状结构,当用户手指按压按键200中的按键本体201时,能够有效的增加用户的触摸体验感。另外,在按键本体201的两端设置与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1卡接的弹性卡接部202,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000中的按键200的过程中,即使向按键200的一端施加按压力,另一端在弹性卡接部202的卡接作用下也不会出现“翘曲”的不良现象。如此,有效的降低了对终端设备000中的按键200按压过程中,按键200出现倾斜的不良现象的概率,保证了终端设备000的可靠性较好。需要说明的是,按键本体201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例如,圆形或者椭圆形等。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考图2、图3和图4,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俯视图,图4是图3在A-A’处的剖视图。按键200中的弹性卡接部202背离按键本体201的一侧可以具有卡扣件A1,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1可以具有与该卡扣件A1卡接的卡接槽B1。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按键200中的弹性卡接部202背离按键本体201的一侧设置卡扣件A1,在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1内设置卡接槽B1。如此,在按键200与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1安装过程中,将按键200中的弹性卡接部202与安装槽101中的卡接槽B1对齐后,向按键本体201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以使弹性卡接部202自身能够产生一定的变形后进入到卡接槽B1内,并与卡接槽B1卡接。如此,能够有效的简化按键200与壳体组件100的安装过程,且能够保证按键200与壳体组件100的安装可靠性。
示例的,弹性卡接部202背离按键本体201一侧的卡扣件A1可以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接凸起,这两个相对设置的卡接凸起能够用于与安装槽101内的卡接槽B1卡接。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弹性卡接部202背离按键本体201一侧的卡扣件A1也可以为环形的卡接凸起,该环形的卡接凸起能够用于与安装槽101内的卡接槽B1卡接。
可选的,按键200中的按键本体201与弹性卡接部202可以为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一体结构,且弹性卡接部202的硬度可以小于按键本体201的硬度。在本申请中,按键200中的按键本体201和弹性卡接部202可以为由不同的胶体材料制成的一体结构,且弹性卡接部202的硬度小于按键本体201的硬度,如此,使得弹性卡接部202在与安装槽101卡接的情况下,按键本体201在受到误触产生的压力时也不易产生较大的变形,保证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感较好。且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000中的按键200的过程中,由于按键200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当用户手指在按压按键200的过程中,有一定的缓冲量,使得按压手感较好。示例的,按键200中的按键本体201可以为由塑胶制成的结构,按键200中的弹性卡接部202可以为由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橡胶(英文: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简称:TPU)制成的结构。其中,按键本体201和弹性卡接部202可以采用双色注塑的工艺一体形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考5、图6和图7,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示出的终端设备的爆炸示意图,图7是图5示出的终端设备在B-B’处的剖视图。壳体组件100还可以具有用于固定电路板300的容纳腔102,以及用于连通该容纳腔102和安装槽101的通孔103。终端设备000还可以包括:压杆400,压杆400中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壳体组件100中的通孔103内,且压杆400的一端可以与按键本体201朝向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1的一侧抵接,压杆400的另一端可以与电路板300上的电子开关C1接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壳体组件100中设置用于固定终端设备000中的电路板300的容纳腔102,以及用于连通该容纳腔102和安装槽101的通孔103,将终端设备000中的压杆400安装至通孔103内。如此,当用户手指按压按键200时,通过按键200向压杆400施加一定的作用力,使得压杆400能够向远离安装槽101的方向移动,进而与电路板300上的电子开关C1接触,实现用户与终端设备000的交互。
示例的,如图5所示,当终端设备000中的按键200为音量键a时,与音量键a配合使用的压杆400的个数可以为两个,两个压杆400可以分布在按键本体201的两端部。其中,用户手指按压按键本体201的一端向一个压杆400施加按压力,以使得这个压杆400与电路板300上的电子开关C1接触,实现对终端设备000的音量的增加。用户手指按压按键本体201的另一端向另一个压杆400施加按压力,以使得这个压杆400与电路板300上的电子开关C1接触,实现对终端设备000的音量的减小。当终端设备000中的按键200为电源键b时,与电源键b配合使用的压杆400的个数可以为一个,一个压杆400可以分布在按键本体201的中央区域。其中,用户手指按压按键本体201的中央区域向压杆400施加按压力,以使得这个压杆400与电路板300上的电子开关C1接触,实现对终端设备000中的显示屏的点亮或者关闭。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000中的按键200也可以为具有其他功能的按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的,如图6和图7所示,终端设备000中的按键200还可以包括:与按键本体201朝向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弹性按压部203,该弹性按压部203背离按键本体201的一侧可以与压杆400接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按键本体201朝向安装槽101的一侧设置弹性按压部203,且弹性按压部203可以用于与压杆400接触,如此,在用户手指向按键本体201施加按压力后,能够通过弹性按压部203向压杆400施加作用力,以使得压杆400与电路板300上的电子开关C1接触。在本申请中,压杆400通常为金属结构,在压杆400与按键本体201之间设置弹性按压部203,能够在通过按键本体201向压杆400施加作用力时具有一定的缓冲效果,不会使得按键本体201与压杆400硬接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按键200中的弹性按压部203和弹性卡接部202可以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结构。在本申请中,可以采用相同的胶体材料制成按键200中的弹性按压部203和弹性卡接部202,这样,在按键200制造过程中通过一次成型工艺即可得出弹性按压部203和弹性卡接部202。示例的,弹性按压部203和弹性卡接部202均可以为由TPU制成的结构,且按键本体201、弹性卡接部202和弹性按压部203可以采用双色注塑工艺一体形成。
可选的,如图6所示,终端设备000中的电路板300可以包括:支架301,以及固定在该支架301上的电路板本体302。电路板300中的支架301可以具有避让孔301a,电路板300中的电子开关C1(示例的,电子开关可以位于电路板本体上)中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支架301中的避让孔301a内。压杆400背离按键本体201的一端可以在支架301中的避让孔301a内与电路板300中的电子开关C1接触。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在固定电路板本体302的支架301上设置避让孔301a,电路板300中的电子开关C1中的至少部分可以位于该避让孔301a内,压杆400背离按键本体201的端部可以直接在避让孔301a处与电子开关C1接触。在本申请中,由于在按键本体201与压杆400之间设置具有缓冲效果的弹性按压部203。因此,支架301可以采用单一的材质,且在压杆400与电子开关C1之间也无需设置其他的缓冲部件。示例的,终端设备000中用于固定电路板本体302的支架301可以为由塑胶材料制成,简化了支架301的制造过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终端设备000还可以包括:套接在压杆400上且与压杆400固定连接的密封圈500,且该密封圈500可以与壳体组件100中的通孔103的内壁抵接。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密封圈500能够较好的实现对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1和容纳腔102之间的密封,防止外界环境中的杂质(水汽或者灰尘等)进入到终端设备000的内部。示例的,该密封圈500可以为由橡胶材质制成的环形结构。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000中的压杆400的侧壁上可以具有用于安装密封圈500的限位槽(图中未示出)。在密封圈500安装在限位槽内后,密封圈500可以凸出于限位槽以与壳体组件100中的通孔103的内壁抵接。另外,密封圈500的个数可以为至少一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可选的,如图5和图6所示,终端设备000中的壳体组件100还可以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盖(图中未示出)的装配槽104,该装配槽104可以与壳体组件100中的安装槽101隔离设置。在本申请中,终端设备000中的壳体组件100的侧面开设有安装槽101,壳体组件100靠近终端设备000中的电池盖的一侧开设有用于装配电池盖的装配槽104。由于无需在壳体组件100靠近终端设备000中的电池盖的一侧开设用于安装按键卡扣的卡扣槽,即安装电池盖的装配槽104与安装按键200的安装槽101是不连通的。因此,使得电池盖与装配槽104边缘的密封面积较大,外界环境中的杂质不会由安装槽101进入到装配槽104内,保证了终端设备000的防水性能较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可以包括:壳体组件和按键。通过在终端设备中的按键本体的一侧固定弹性卡接部,在按键本体装配到壳体组件中的安装槽内后,即可以通过与按键本体固定连接的弹性卡接部与安装槽的卡接固定实现对按键的固定。这样,在对按键进行固定的过程中,无需采用其他的辅助部件实现对按键的固定,按键通过自身的弹性卡接部即可实现固定,使得集成有该按键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较为简化,且安装过程较为简单。
在本申请中,术语“第一”和“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组件(100)和按键(200);
所述壳体组件(100)具有安装槽(101);
所述按键(200)包括:按键本体(201),以及与所述按键本体(20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弹性卡接部(202),所述按键本体(201)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安装槽(101)内,且所述弹性卡接部(202)在所述安装槽(101)内与所述壳体组件(100)卡接;
所述壳体组件(100)还具有用于固定电路板(300)的容纳腔(102),以及用于连通所述容纳腔(102)和所述安装槽(101)的通孔(103);
所述终端设备(000)还包括:压杆(400),所述压杆(400)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孔(103)内,且所述压杆(400)的一端与所述按键本体(201)朝向所述安装槽(101)的一侧抵接,所述压杆(400)的另一端与所述电路板(300)上的电子开关(C1)接触;
所述按键(200)还包括:与所述按键本体(201)朝向所述安装槽(101)的一侧固定连接的弹性按压部(203),所述弹性按压部(203)背离所述按键本体(201)的一侧与所述压杆(400)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200)包括至少两个所述弹性卡接部(202),至少两个所述弹性卡接部(202)分别与所述按键本体(201)的两端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卡接部(202)背离所述按键本体(201)的一侧具有卡扣件(A1),所述安装槽(101)具有与所述卡扣件(A1)卡接的卡接槽(B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本体(201)与所述弹性卡接部(202)为由不同材料制成的一体结构,且所述弹性卡接部(202)的硬度小于所述按键本体(201)的硬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按压部(203)与所述弹性卡接部(202)为由相同材料制成的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300)包括:支架(301),以及固定在所述支架(301)上的电路板本体(302),所述支架(301)具有避让孔(301a),所述电子开关(C1)中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避让孔(301a)内,所述压杆(400)背离所述按键本体(201)的一端在所述避让孔(301a)内与所述电子开关(C1)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000)还包括:套接在所述压杆(400)上且与所述压杆(400)固定连接的密封圈(500),所述密封圈(500)与所述通孔(103)的内壁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3、5-7任一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0)还具有用于安装电池盖的装配槽(104),所述装配槽(104)与所述安装槽(101)隔离设置。
CN202321231664.XU 2023-05-19 2023-05-19 终端设备 Active CN2200655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1664.XU CN220065505U (zh) 2023-05-19 2023-05-19 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31664.XU CN220065505U (zh) 2023-05-19 2023-05-19 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5505U true CN22006550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6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31664.XU Active CN220065505U (zh) 2023-05-19 2023-05-19 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55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5137B2 (en) Waterproof structure of push button switch
US20070200153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1430166B (zh) 按键组件、按键以及电子设备
JP2000182474A (ja) キ―パッド組立機構
US7539303B2 (en) Keypad assembly
US20040240162A1 (en) Housing of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 side key assembly
US20100140371A1 (en) Fragrant electronic device
CN112750640B (zh) 电子设备及其外壳
US8426756B2 (en) Key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JP6125234B2 (ja) 携帯端末
US8455778B2 (en) Side key assembly for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220065505U (zh) 终端设备
US20110192709A1 (en) Control key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11986942A (zh) 一种防水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US5929401A (en) Curved keyboard keypad and contact structure
CN211858468U (zh) 按键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JP5969278B2 (ja) 押しボタンスイッチ構造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携帯端末
CN214012793U (zh) 按键组件和电子设备
TWI410994B (zh) 按鍵結構
CN218896573U (zh) 一种防水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JP2007095577A (ja) 操作部の取付構造
CN219738814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智能穿戴设备
CN211980469U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6904955U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该壳体组件的智能终端
CN219936883U (zh) 一种按键结构、耳机头以及骨传导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