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2218U - 换热装置及空调 - Google Patents

换热装置及空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2218U
CN220062218U CN202320958821.0U CN202320958821U CN220062218U CN 220062218 U CN220062218 U CN 220062218U CN 202320958821 U CN202320958821 U CN 202320958821U CN 220062218 U CN220062218 U CN 220062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tion
fins
pipe
heat exchange
refriger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588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幸云辉
陈熙
王雷
许万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588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2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2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2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及空调,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及连接管,换热器包括若干翅片及冷媒管。若干翅片呈排列设置。冷媒管穿设于翅片,且冷媒管至少部分沿翅片的排列方向伸出至翅片外侧,冷媒管具有位于翅片外侧的开口。连接管一端插设于冷媒管的开口,并至少部分伸入翅片内侧,连接管的另一端被构造为与调压器连接。冷媒在冷媒管内流动,通过连接管能够流向调压器或者调压器的冷媒通过连接管能够流向冷媒管。连接管一端插设于冷媒管位于翅片外侧的开口并能够伸入翅片内侧,从而连接管受力时,翅片能够分担连接管根部的应力,以提升连接管以及冷媒管的可靠性。减少连接管根部发生断裂破损等现象。

Description

换热装置及空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制冷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及空调。
背景技术
空调的换热器通常需要通过管路连接,以便于在空调运行时冷媒能够流动至不同的换热器中,从而实现制冷或者制热。由于流通冷媒的管路壁厚薄、材质偏软,在实际使用时常出现由于搬运等情况,导致管路发生断裂破损等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及空调,能够减少管路断裂破损。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及连接管,所述换热器包括若干翅片及冷媒管。若干所述翅片呈排列设置。所述冷媒管穿设于所述翅片,且所述冷媒管至少部分沿所述翅片的排列方向伸出至所述翅片外侧,所述冷媒管具有位于所述翅片外侧的开口。所述连接管一端插设于所述冷媒管的开口,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翅片内侧,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被构造为与调压器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中,冷媒在冷媒管内流动,通过连接管能够流向调压器或者调压器的冷媒通过连接管能够流向冷媒管。连接管一端插设于冷媒管位于翅片外侧的开口并能够伸入翅片内侧,从而连接管受力时,翅片能够分担连接管根部的应力,以提升连接管以及冷媒管的可靠性。减少连接管根部发生断裂破损等现象。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伸入所述翅片内侧的深度为10mm-15mm。
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中,连接管伸入翅片内侧的深度适中,既不会出现伸入的深度不足,导致翅片无法有效分担连接管的应力的情况,也不会出现伸入的深度过大,导致连接管不便于伸入翅片内侧、浪费材料以及连接管与冷媒管的重叠部分过多,整体壁厚过大,影响冷媒管将热量传递至翅片的情况发生。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媒管包括流通管路,所述流通管路包括平直段及拓展段,所述平直段穿设于所述翅片,所述拓展段与所述平直段连接,且位于所述翅片外侧,所述平直段的内径小于所述拓展段的内径,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拓展段。所述连接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所述第一段插设于所述平直段,所述第二段插设于所述拓展段。
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中,在将连接管插置于流通管路的过程中,连接管的第一段先经过拓展段,拓展段的内径大,第一段的直径小,便于第一段插入拓展段中。随后第一段继续朝翅片的内侧伸入,以使第一段插入平直段中,此时第二段位于拓展段。连接管与流通管路的安装简单方便。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流通管路为多个,多个所述流通管路呈间隔排列且均穿设于所述翅片,所述冷媒管还包括多个导流管路,所述导流管路呈弧形设置且一端插设于一个所述流通管路的所述拓展段,另一端插设于另一个所述流通管路的所述拓展段,至少一个所述流通管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中,冷媒管不需要做成一体式结构,便于生产以及便于将冷媒管安装于翅片。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管夹,所述管夹连接于所述翅片,并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管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中,连接管穿设于定位孔能够提升连接管的稳定性,并将连接管、管夹及翅片作为一个整体,以进一步提升连接管的可靠性。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夹包括固定部及限位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翅片,所述限位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固定部围合形成所述定位孔。
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中,管夹采用分体式设置,限位部与固定部可拆卸连接,在安装连接管与管夹时,可以先将连接管的一端插置于流通管路,另一端与对应的冷媒回路或者调压器连接后,再安装管夹,以使固定部与限位部限定连接管位置,安装更加便捷。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片及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翅片连接,并沿所述翅片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第一固定片连接,并沿垂直所述翅片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限位部围合形成所述定位孔。
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中,第一固定片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固定片的延伸方向垂直,以便于第二固定片能够位于翅片外侧,从而有足够的空间将限位部安装于固定部。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片包括两个定位条及连接块,两个定位条位于所述连接块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块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连接块连接并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
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中,通过定位条的设置便于定位固定部与限位部的相对位置。通过第一连接孔与通孔连通,第二连接孔与另一个通孔连通,可以让螺栓等紧固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与通孔,或者第二连接孔与通孔从而实现限位部与固定部的可拆卸连接。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夹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于所述定位孔内,并与所述连接管直接接触。
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中,缓冲垫能够减少连接管与管夹直接接触,导致连接管磨损的情况发生,另外通过缓冲垫的弹性形变以对连接管施加弹性恢复力,能够稳定地限位连接管与管夹之间的相对位置。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空调,包括壳体、风机及调压器,所述风机及所述调压器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空调还包括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调压器连通,所述风机正对所述换热器。
本申请的换热装置及空调,通过将连接管通过开口插设于流通管路,并伸入翅片的内侧,从而连接管在受力时,翅片能够分担连接管根部的应力,以提升连接管以及流通管路的可靠性,减少破损。通过设置管夹,以将连接管、管夹及翅片作为一个整体,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连接管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空调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部分壳体、换热装置、调压器、风机及冷媒回路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图2中换热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图3中换热装置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沿V-V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V I的放大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中换热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8是图7中管夹的立体结构图。
图9是图7中管夹的分解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空调 100-换热装置 10-翅片
20-冷媒管 21-流通管路 211-平直段
212-拓展段 213-连接段 214-开口
22-导流管路 30-连接管 31-第一段
32-第二段 33-第三段 40-管夹
41-固定部 411-第一固定片 4111-导向条
4112-连接块 41121-第一连接孔 412-第二固定片
4121-第二连接孔 42-限位部 421-弧形片
422-第一安装片 423-第二安装片 4231-通孔
424-定位孔 43-缓冲垫 200-调压器
201-压缩机 202-膨胀阀 300-壳体
400-风机 500-冷媒回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两元件(平面、线条)垂直设置时,应该理解为两元件之间的关系包括垂直与大致垂直两种。其中大致垂直应理解为两元件之间的夹角角度大于或等于80°且小于90°。
当数值范围为“A-B”时,应理解为包含该值的端点,例如“1-9”应理解为包含1和9。
当某参数大于、等于或小于某一端点值时,应该理解为端点值允许存在±10%的公差,比如,A比B大于10,应该理解为包括A比B大于9的情况,也包括A比B大于11的情况。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空调的换热器通常需要通过管路连接,以便于在空调运行时冷媒能够流动至不同的换热器中,从而实现制冷或者制热。由于流通冷媒的管路壁厚薄、材质偏软,在实际使用时常出现由于搬运等情况,导致管路发生断裂破损等现象。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及连接管,所述换热器包括若干翅片及冷媒管。若干所述翅片呈排列设置。所述冷媒管穿设于所述翅片,且所述冷媒管至少部分沿所述翅片的排列方向伸出至所述翅片外侧,所述冷媒管具有位于所述翅片外侧的开口。所述连接管一端插设于所述冷媒管的开口,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翅片内侧,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被构造为与调压器连接。
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中,冷媒在冷媒管内流动,通过连接管能够流向调压器或者调压器的冷媒通过连接管能够流向冷媒管。连接管一端插设于冷媒管位于翅片外侧的开口并能够伸入翅片内侧,从而连接管受力时,翅片能够分担连接管根部的应力,以提升连接管以及冷媒管的可靠性。减少连接管根部发生断裂破损等现象。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做出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及图2,本申请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换热装置100及空调001,空调001包括但不限于移动空调、窗式空调、分体式壁挂空调、分体式立柜空调等,本申请的实施例以空调为移动空调为例进行说明。移动空调由于可以移动,以便于应用在不同的场景,例如室内、户外的帐篷内等。
空调001包括换热装置100、壳体300、风机400及冷媒回路500,换热装置100、风机400及冷媒回路500均位于壳体300内,风机400正对换热器,冷媒回路500与换热装置100连通。冷媒在冷媒回路500以及换热装置100中流动,以降低或者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温度,通过风机400让外部空气经过换热装置100后形成冷风或者暖风并从风机400排出。
可选地,换热装置100及风机400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换热装置100间隔设置于壳体300,两个风机400位于两个换热装置100之间,每个风机400正对一个换热装置100,冷媒回路500连通两个换热装置100,以使冷媒能够在两个换热装置100与冷媒回路500中循环流动。
当空调001处于制冷模式时,两个换热装置100中其中一个作为蒸发器,另一个作为冷凝器,冷媒经过蒸发器时冷媒从低压液态变成低压气态并吸收热量,使得蒸发器处于低温,外部空气经过蒸发器时形成冷气并从风机400排出。
当空调001从制冷模式切换为制热模式时,冷媒的流向改变,制冷模式中作为蒸发器的换热装置100在制热模式中作为冷凝器,冷媒经过冷凝器时冷媒从高压气态液化成高压液态并释放热量,以使冷凝器处于高温,外部空气经过冷凝器形成暖气并从风机400排出。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001还包括调压器200,调压器200通过冷媒回路500与换热装置100连接,调压器200用于调节冷媒的压力。调压器200包括压缩机201及膨胀阀202,压缩机201及膨胀阀202均位于壳体300内,并均与两个换热装置100连通。压缩机201将处于低压气态的冷媒转换成高压气态,膨胀阀202将处于高压液态的冷媒转换成低压液态,以便于冷媒经过换热装置100时发生相变。
下面将详细介绍换热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两个换热装置100的结构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也即两个换热装置100均可以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也可以是一个是本申请实施例换热装置100,另一个是其他相关技术中的换热装置100。
请参阅图3、图4、图5和图6,换热装置100包括换热器及连接管30,连接管30与换热器连接,冷媒经过连接管30进入换热器内,或者从换热器中排出的冷媒经过连接管30后流向调压器200。
换热器包括若干翅片10及冷媒管20,若干翅片10呈排列设置(图中未标出),冷媒管20穿设于翅片10,且冷媒管20至少部分沿翅片10的排列方向伸出至翅片10外侧,冷媒管20具有位于翅片10外侧的开口214。连接管30一端插设于冷媒管20的开口214,并至少部分伸入翅片10内侧,连接管30的另一端被构造为与调压器200连接,连接管30既可以直接与调压器200连接,也可以通过冷媒回路500与调压器200连接。冷媒管20的开口214有两个,冷媒从其中一个开口214进入,并从另外一个开口214流出。每个换热装置100的连接管30的数量可以是一根,连接于其中一个开口214,也可以是两根,并对应连接于两个开口214。
若干排列设置的翅片10中,位于第一个的翅片10朝远离其他翅片10的一侧为翅片10外侧。位于第一个的翅片10朝靠近其他翅片10的一侧为翅片10内侧。连接管30的一端伸入翅片10的内侧,可以理解为连接管30的一端至少穿过一个翅片10。
冷媒在冷媒管20内流动,通过连接管30能够流向调压器200或者调压器200的冷媒通过连接管30能够流向冷媒管20。连接管30一端插设于冷媒管20位于翅片10外侧的开口214并能够伸入翅片10内侧,从而连接管30受力时,翅片10能够分担连接管30根部的应力,以提升连接管30以及冷媒管20的可靠性。减少连接管30根部发生断裂破损等现象。可选地,连接管30及冷媒管20均为铜管。铜管具有较佳的热传导性,能够便于将热量传递至翅片10。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管30伸入翅片10内侧的深度为10mm-15mm,例如连接管30伸入翅片10内侧的深度为10mm、13mm、14.5mm、15mm等。连接管30伸入翅片10内侧的深度适中,既不会出现伸入的深度不足,导致翅片10无法有效分担连接管30的应力的情况,也不会出现伸入的深度过大,导致连接管30不便于装配插入、浪费材料以及连接管30与冷媒管20的重叠部分过多,整体壁厚过大,影响冷媒管20将热量传递至翅片10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冷媒管20包括流通管路21,流通管路21包括平直段211及拓展段212,平直段211穿设于翅片10,拓展段212与平直段211连接,且位于翅片10外侧,平直段211的内径小于拓展段212的内径,开口214位于拓展段212。连接管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31及第二段32,第一段31的直径小于第二段32的直径,第一段31插设于平直段211,第二段32插设于拓展段212。
在将连接管30插置于流通管路21的过程中,连接管30的第一段31先经过拓展段212,拓展段212的内径大,第一段31的直径小,便于第一段31插入拓展段212中。随后第一段31继续朝翅片10的内侧伸入,以使第一段31插入平直段211中,此时第二段32位于拓展段212。连接管30与流通管路21的安装简单方便。通过第一段31与平直段211的尺寸适配,第二段32与拓展段212的尺寸适配,以使连接管30与流通管路21之间有较佳的密封性。可选地,拓展段212的直径大于平直段211的直径,第一段31的内径小于第二段32的内径,以使流通管路21的壁厚与连接管30的壁厚一致。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通管路21还包括连接段213,连接段213位于平直段211与拓展段212之间。连接段213朝靠近拓展段212方向的内径逐渐增大。连接管30还包括第三段33,第三段33位于第一段31和第二段32之间,朝靠近第二段32方向,第三段33的直径逐渐增大,并且第三段33与连接段213适配。以在连接管30插置于流通管路21的过程中,起到止挡连接管30的作用。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流通管路21为多个,多个流通管路21呈间隔排列且均穿设于翅片10,冷媒管20还包括多个导流管路22,导流管路22呈弧形设置且一端插设于一个流通管路21的拓展段212,另一端插设于另一个流通管路21的拓展段212,至少一个流通管路21与连接管30连接。通过导流管路22将多个流通管路21连接,以使多个流通管路21相互连通,以便于冷媒流动。冷媒管20不需要做成一体式结构,便于生产以及便于将冷媒管20安装于翅片10。可以理解的是,导流管路22不限于插设在流通管路21的拓展段212,还可以是套设于流通管路21的拓展段212,或者是一端插设于拓展段212,另一端套设于另一个拓展段212。
可选地,导流管路22及连接管30的壁厚大于流通管路21的壁厚。例如,多个流通管路21的壁厚相同并为0.2mm,导流管路22及连接管30的壁厚相同并为0.6mm。由于流通管路21直接与翅片10接触,并需要与翅片10交换热量,因此,流通管路21的壁厚相对低一些,能够提升热量交换效率。导流管路22以及连接管30可以不直接与翅片10接触,设置更厚的壁厚能够增加强度,减少断裂的情况发生。可以理解的是,流通管路21的壁厚不限于0.2mm还可以是其他,例如1.5mm、3mm等。导流管路22以及连接管30的壁厚也不限于0.6mm,还可以是其他,例如0.5mm、0.7mm等。导流管路22与连接管30的壁厚也不限于相同,也可以是不同。
空调001作为移动空调,常需要移动、搬运,以便于在不同的场合中使用,由于流通管路21、导流管路22以及连接管30的壁厚薄,尤其是连接管30用于连接调压器200,导致连接管30的长度长,搬运中流通管路21或者连接管30更容易在连接管30与流通管路21的连接处断裂,通过设置连接管30插入流通管路21内,并位于翅片10内侧,能够让连接管30、导流管路22及翅片10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同时分担应力,以提升可靠性减少破损。
请参阅图2、图7、图8及图9,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管夹40,管夹40连接于翅片10,并设有定位孔424,连接管30穿设于定位孔424。由于连接管30相对较长,连接管30穿设于定位孔424能够提升连接管30的稳定性,并将连接管30、管夹40及翅片10作为一个整体,以进一步提升连接管30的可靠性。可选地,管夹40连接于若干个翅片10中的第一个翅片10,并位于翅片10靠近风机400的一侧。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管夹40包括固定部41及限位部42,固定部41连接于翅片10,限位部42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部41,限位部42与固定部41围合形成定位孔424。管夹40采用分体式设置,限位部42与固定部41可拆卸连接,在安装连接管30与管夹40时,可以先将连接管30的一端插置于流通管路21,另一端与对应的冷媒回路500或者调压器200连接后,再安装管夹40,以使固定部41与限位部42限定连接管30位置,安装更加便捷。
固定部41包括第一固定片411及第二固定片412,第一固定片411与翅片10连接,并沿翅片10的排列方向延伸,第二固定片412与第一固定片411连接,并沿垂直翅片10的排列方向延伸,以使固定部41的形状大致为L形。第二固定片412与限位部42围合形成定位孔424。
由于风机400正对翅片10,并且风机400与翅片10之间的空间小,通过设置固定部41的形状为L形,通过第一固定片411的连接,让第二固定片412位于翅片10外侧,从而有足够的空间让第二固定片412与限位部42围合以形成定位孔424。可选地,第一固定片411通过紧固件与翅片10连接,紧固件可以是螺栓。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片411包括两个定位条4111及连接块4112,两个定位条4111位于连接块4112的相对两侧,连接块4112与定位条4111的延伸方向与若干翅片10的排列方向一致。限位部42至少部分位于两个定位条4111之间,并与连接块4112连接,通过定位条4111能够对限位部42定位,以确保固定部41与限位部42的相对位置精度。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连接块4112设有第一连接孔41121,第二固定片412设有第二连接孔4121,限位部42在第一连接孔41121与第二连接孔4121对应的位置上设有通孔4231,通过紧固件穿设于第一连接孔41121与通孔4231,以及第二连接孔4121与通孔4231,从而将限位部42与固定部41限位。可选地,紧固件为螺栓,通过安装与拆卸螺栓,以实现固定部41与限位部42的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固定部41与限位部42的可拆卸连接方式不限于通过紧固件,还可以是其他方式,例如固定部41与限位部42设有相配合的卡扣与卡槽,以使固定部41与限位部42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限位部42包括弧形片421、第一安装片422及第二安装片423,弧形片421与第二固定片412配合以形成定位孔424,第一安装片422连接于弧形片421的一侧,第二安装片423连接于弧形片421的另一侧,并且第一安装片422与第二安装片423垂直设置。两个通孔4231分别位于第一安装片422及第二安装片423,第一安装片422设置于两个定位条4111之间,并与连接块4112贴合,第一安装片422的通孔4231与第一连接孔41121连通。第二安装片423与第二固定片412贴合,第二安装片423的通孔4231与第二连接孔4121连通。
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管夹40还包括缓冲垫43,缓冲垫43设置于定位孔424内,并与连接管30直接接触,从而减少连接管30与管夹40直接接触,导致连接管30磨损的情况发生,另外通过缓冲垫43的弹性形变以对连接管30施加弹性恢复力,能够稳定地限位连接管30与管夹40之间的相对位置。可选地,缓冲垫43设置于弧形片421朝向连接块4112的一侧。缓冲垫43的材料为橡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换热装置100及空调001,通过将连接管30通过开口214插设于流通管路21,并伸入翅片10的内侧,从而连接管30在受力时,翅片10能够分担连接管30根部的应力,以提升连接管30以及流通管路21的可靠性,减少破损。通过设置管夹40,以将连接管30、管夹40及翅片10作为一个整体,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连接管30的可靠性。
另外,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申请,而并非用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只要在本申请的实质精神范围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申请公开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换热装置,包括换热器及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包括:
若干翅片,若干所述翅片呈排列设置;
冷媒管,所述冷媒管穿设于所述翅片,且所述冷媒管至少部分沿所述翅片的排列方向伸出至所述翅片外侧,所述冷媒管具有位于所述翅片外侧的开口;
所述连接管一端插设于所述冷媒管的开口,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翅片内侧,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被构造为与调压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伸入所述翅片内侧的深度为10mm-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媒管包括流通管路,所述流通管路包括平直段及拓展段,所述平直段穿设于所述翅片,所述拓展段与所述平直段连接,且位于所述翅片外侧,所述平直段的内径小于所述拓展段的内径,所述开口位于所述拓展段;
所述连接管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段及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段的直径,所述第一段插设于所述平直段,所述第二段插设于所述拓展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管路为多个,多个所述流通管路呈间隔排列且均穿设于所述翅片,所述冷媒管还包括多个导流管路,所述导流管路呈弧形设置且一端插设于一个所述流通管路的所述拓展段,另一端插设于另一个所述流通管路的所述拓展段,至少一个所述流通管路与所述连接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管夹,所述管夹连接于所述翅片,并设有定位孔,所述连接管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包括固定部及限位部,所述固定部连接于所述翅片,所述限位部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固定部围合形成所述定位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包括第一固定片及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翅片连接,并沿所述翅片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第一固定片连接,并沿垂直所述翅片的排列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限位部围合形成所述定位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片包括两个定位条及连接块,两个定位条位于所述连接块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块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连接块连接并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限位部在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连接孔对应的位置设有通孔。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夹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置于所述定位孔内,并与所述连接管直接接触。
10.一种空调,包括壳体、风机及调压器,所述风机及所述调压器位于所述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位于所述壳体内,并与所述调压器连通,所述风机正对所述换热器。
CN202320958821.0U 2023-04-24 2023-04-24 换热装置及空调 Active CN220062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8821.0U CN220062218U (zh) 2023-04-24 2023-04-24 换热装置及空调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58821.0U CN220062218U (zh) 2023-04-24 2023-04-24 换热装置及空调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2218U true CN220062218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6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58821.0U Active CN220062218U (zh) 2023-04-24 2023-04-24 换热装置及空调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2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959353B (zh) 带有可变形隔壁的多通道管
EP2815187B1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CN104011470B (zh) 制冷装置的室外单元
US20110030932A1 (en) Multichannel heat exchanger fins
EP1947405A1 (en) Air conditioner
CN204943720U (zh) 散热装置、空调系统和空调器
WO2014068687A1 (ja) パラレルフロー型熱交換器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気
US20220243988A1 (en) Heat exchanger and heat pump apparatus
CN102652248A (zh) 微通道盘管歧管系统
CN220062218U (zh) 换热装置及空调
CN102763056A (zh) 浮动式盘管热交换器
CN21580884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09801749U (zh) 一种具有压力控制器的家用空调冷凝器
CN211177543U (zh) 冷媒充注件及空调器
CN217604421U (zh) 空调器装置
CN215490058U (zh) 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器
CN215260066U (zh) 一种空调内机
JP6230852B2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空気調和機用熱交換器
CN220017773U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气调节器
CN219713699U (zh) 一种空调器
CN215337173U (zh) 具备散热器的空调系统
CN216744688U (zh) 一种室内空调器
CN212252987U (zh) 热管换热器及空调复合机组
CN220506932U (zh) 空调室内机
KR200314044Y1 (ko) 에어컨 증발기의 모세관 연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