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506932U - 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06932U
CN220506932U CN202321796570.7U CN202321796570U CN220506932U CN 220506932 U CN220506932 U CN 220506932U CN 202321796570 U CN202321796570 U CN 202321796570U CN 220506932 U CN220506932 U CN 2205069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oor
heat exchanger
refrigerant
indoor hea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9657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帮海
秦鸿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9657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069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069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069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其内设有室内风道;室内换热器,设于室内风道内;室内换热器具有若干路制冷剂分流路,若干个制冷剂分流路并联;分流器,具有分流器进口和分流器出口;每个制冷剂分流路均与一分流器出口连通;第一进口管,其一端与分流器进口连接;连接件,其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内设有将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的第一流通通道以及将第一流通通道与第一接口连通的第二流通通道;第一接口与第一进口管的另一端连接;盲管,其一端封闭且其另一端与第二接口连接;第二进口管,其一端与第三接口连接;能够破坏掉离心力对制冷剂流动的作用,实现均匀分流,实现制冷剂分流路出口温度的一致性。

Description

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窗帘空调室内机为目前行业内的一种新型空调室内机,该类型室内机在用户家安装时一般采用吊顶方式安装,因此该空调的进深尺寸与高度尺寸就尤为重要,如尺寸过大就会导致吊顶安装过厚过宽,导致用户使用空间的减小,同时产品的设计成本也会增加。
从空调设计角度考虑,影响空调设计尺寸的主要因素为室内换热器尺寸的大小,而室内换热器尺寸的减小又会影响整机的性能,因此在不减小室内换热器尺寸大小的前提下,需要设计一种既可满足性能要求,又可减小箱体尺寸的室内换热器。
目前,为追求紧凑化的外观,室内换热器通常采用细螺纹管设计,而细螺纹管会增大冷媒在室内换热器内流动时的压力损失,因此采用细螺纹管设计时,为减小每路的压力损失,室内换热器的流路数量会增加,流路数量的增加,就很难保证室内换热器各流路出口处制冷剂温度的一致性,导致换热能力的衰减;并且,在现有设计方案为制冷剂管折弯后直接连到分流器上,节流后的汽液两相态冷媒在流经制冷剂管90度折弯位置时,受离心力的作用,远心端为液态冷媒,近心端为气态冷媒,产生离心分离的现象,会造成远心端冷媒流量大,近心端冷媒流量偏小,造成冷媒分流不均,影响室内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
室内机壳,其上设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其内设有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连通的室内风道;
室内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内风道内;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若干路制冷剂分流路,若干个所述制冷剂分流路并联;
分流器,具有分流器进口和分流器出口;每个所述制冷剂分流路均与一所述分流器出口连通;
第一进口管,其一端与所述分流器进口连接;
连接件,其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内设有将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的第一流通通道以及将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的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进口管的另一端连接;
盲管,其一端封闭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
第二进口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连接。
本申请设置第一进口管、第二进口管、连接件以及盲管,连接件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连接件内设有第一连通通道,第一连通通道将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连通,连接件内还设有第二连通通道,第二连通通道将第一连通通道和第一接口连通,使得制冷剂路在流经连接件时,利用盲管以及连接件,能够破坏掉离心力对制冷剂流动的作用,即克服制冷剂在管路中流动时产生的动压对冷媒分流的影响,利用静压原理最终实现均匀分流,实现制冷剂分流路出口温度的一致性,均衡每一个制冷剂分流路的换热强度,避免室内换热器换热能力衰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连接件为三通,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垂直,设置第一流通通道与第二流通通道垂直以及盲管,使得制冷剂路在流经连接件时,能够破坏掉离心力对制冷剂流动的作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盲管封闭端的内端与第二流通通道内壁间的最小距离尺寸达到2mm,使得盲管与第二流通通道之间的距离足够大,能够提高静压效果,使得分流更加均匀。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进口管为直管,使得第一进口管不会对分流的均匀性产生影响,保证分流的均匀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还包括:
室内风机,设于所述室内风道内,所述室内风机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靠近所述室内出风口的一侧;
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段室内换热器和第二段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呈夹角设置且夹角朝向所述室内风机。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底端为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靠近所述室内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尺寸达到30°,使得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倾斜角度足够大,使得保证制冷时室内换热器表面冷凝水可顺利从室内换热器上流下,避免第二段室内换热器倾斜角度过小,导致排水不畅、风阻加大、风量衰减的问题,避免影响空调室内机的制冷能力,且避免冷凝水附着在室内换热器上无法快速流到接水盘导致室内换热器表面上的水被风带出形成的“吹水”现象。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
翅片;
制冷剂直管,具有若干个且贯穿所述翅片;
弯管,连接在两相邻所述制冷剂直管的相邻端。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每路所述制冷剂分流路流经的制冷剂直管的个数相等,每路所述制冷剂分流路流经的制冷剂弯管的个数相等,使得每路制冷剂分流路的流路长度大致相同,避免流路长度不一致对制冷剂分流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造成温差过大,影响室内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分流器中与所述制冷剂分流路连接的分流器出口为分流器连通出口,所有所述分流器连通出口中,一半的所述分流器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上的制冷剂直管连通,另外一半的所述分流器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上的制冷剂直管连通。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和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连接处记为第一连接处,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底端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处的一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轴侧剖视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空调室内机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连接件的剖视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室内换热器的局部结构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室内换热器的局部结构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制冷剂分流路的原理结构图。
以上各图中:空调室内机100;室内机壳1;顶板101;底板102;前板103;后板104;室内进风口11;室内出风口12;室内风道13;室内换热器2;制冷剂直管202;弯管203;第一段室内换热器21;第二段室内换热器22;室内风机3;制冷剂分流路4;第一进口411;第一出口412;第二进口421;第二出口422;第三进口431;第三出口432;第四进口441;第四出口442;第五进口451;第五出口452;第六进口461;第六出口462;分流器5;分流器进口51;分离器出口52;第一进口管61;连接件62;第一接口621;第二接口622;第三接口623;第一连通通道624;第二连通通道625;盲管63;第二进口管64;接水盘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方式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他实施方式中。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空调室内机100,下面参考图1-图13对空调室内机进行描述。
空调室内机为空调器的一部分,另外空调器还包括空调室外机。
参考图1-图4,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室内机壳1,室内机壳1上设有室内进风口11和室内出风口12,室内机壳1内设有室内风道13,室内风道13与室内进风口11和室内出风口12连通。
参考图1-图4,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室内换热器2和室内风机3,其中,室内换热器2设于室内风道13内,室内风机3设于室内风道13内,并且,室内风机3设于室内换热器远离室内进风口的一侧,也可称之为室内风机3设于室内换热器2靠近室内出风口的一侧。其中,室内换热器用于与室内空气进行换热,室内风机用于为室内空气的流动提供动力。
参考图1-图4,在室内风机的驱动下,室内空气经室内进风口11进入到室内风道13内,室内空气流至室内换热器2处与室内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室内空气经室内出风口流出室内风道13。
室内出风口处可设置导风板以进行导风。
空调室外机包括室外机壳,室外机壳上设有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室外机壳内设有室外风道,室外风道与室外进风口和室外出风口连通。
空调室外机还包括室外换热器和室外风机,其中,室外换热器设于室外风道内,室外风机设于室外风道内,并且室外风机可设于室外换热器远离室外进风口的一侧,也可称之为室外风机设于室外换热器靠近室外出风口的一侧。其中,室外换热器用于与室外恐艾进行换热,室外风机用于为室外空气的流动提供动力。
在室外风机的驱动下,室外空气经室外进风口进入到室外风道内,室外空气流至室外换热器处与室外换热器进行换热,换热后的室外空气经室外出风口流出室外风道。
空调器还包括压缩机和节流件,其中,压缩机设于室外机壳内,节流件可为膨胀阀,膨胀阀可为电子膨胀阀。
空调器通过使用压缩机、冷凝器、节流件和蒸发器来执行空调器的制冷循环。制冷循环包括一系列过程,涉及压缩、冷凝、膨胀和蒸发,并向已被调节和热交换的空气供应制冷剂。
压缩机将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进行压缩排出高温高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所排出的制冷剂气体流入冷凝器。冷凝器将压缩后的制冷剂冷凝成液相,并且热量通过冷凝过程释放到周围环境。
膨胀阀使在冷凝器中冷凝的高温高压状态的液相制冷剂膨胀为低压的液相制冷剂。蒸发器蒸发在膨胀阀中膨胀的制冷剂,并使处于低温低压状态的制冷剂气体返回到压缩机。蒸发器可以通过利用制冷剂的蒸发的潜热与待冷却的材料进行热交换来实现制冷效果。在整个循环中,空调器可以调节室内空间的温度。
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外换热器两者中,其中一者为冷凝器且另一者为蒸发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冷凝器时,空调器用作制热模式的加热器,当室内换热器用作蒸发器时,空调器用作制冷模式的冷却器。
空调室内机可采用吊顶方式进行安装,空调室内机可为窗帘式空调室内机。
现有设计方案为制冷剂管折弯后直接连到分流器上,节流后的汽液两相态冷媒在流经制冷剂管90度折弯位置时,受离心力的作用,远心端为液态冷媒,近心端为气态冷媒,产生离心分离的现象,会造成远心端冷媒流量大,近心端冷媒流量偏小,造成冷媒分流不均,影响室内换热器的换热能力,因此,设置一种能够克服室内换热器处冷媒分流不均的空调室内机。
空调器具有制冷剂流路,其中,制冷剂流路依次连接压缩机、室外换热器、节流件和室内换热器来使得空调进行制冷。
参考图13和图5,室内换热器2具有若干个制冷剂分流路4,若干个制冷剂分流路并联设置。
参考图6和图9,空调室内机还包括分流器5,其中,分流器5设置在室内机壳1内,分离器5具有分流器进口51和分离器出口52,分流器进口51和分流器出口52连通,每个制冷剂分流路与一分流器出口连通。
具体的,分流器只有一个分流器进口51,分流器具有多个分流器出口52,其中,每个分流器出口52均与分流器进口51连通,制冷剂从分流器进口51流入分流器且从分离器出口52流出分流器,流出分流器的制冷剂则流入到室内换热器的若干个流路内,然后制冷剂流出室内换热器。
参考图5-图6,空调室内机包括第一进口管61,其中,第一进口管的一端与分流器进口连接。
空调室内机还包括连接件62,连接件62上设有第一接口621、第二接口622和第三接口623,并且,连接件62内设有第一连通通道624,其中,第一连通通道624将第二接口622和第三接口623连通,连接件62内还设有第二连通通道625,第二连通通道625将第一连通通道624和第一接口621连通。
并且,第一接口与第一进口管的另一端连通。
具体的,第一进口管具有相对设置的两端,其中一端与分流器进口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接口连接。
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盲管63,其中,盲管的一端封闭,盲管的另一端与第二接口连接。具体的,盲管的两端相对设置。
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二进口管64,第二进口管的一端与第三接口连接。第二进口管的另一端可与节流件连接,使得节流后的制冷剂流入第二进口管内,然后流入室内换热器的多个流路内。
与现有设计相比,本申请设置第一进口管、第二进口管、连接件以及盲管,连接件包括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连接件内设有第一连通通道,第一连通通道将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连通,连接件内还设有第二连通通道,第二连通通道将第一连通通道和第一接口连通,使得制冷剂路在流经连接件时,利用盲管以及连接件,能够破坏掉离心力对制冷剂流动的作用,即克服制冷剂在管路中流动时产生的动压对冷媒分流的影响,利用静压原理最终实现均匀分流,实现制冷剂分流路出口温度的一致性,均衡每一个制冷剂分流路的换热强度,避免室内换热器换热能力衰减。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0,连接件62为三通,第二接口622与第三接口623相对设置,第一流通通道与第二流通通道垂直。
具体的,三通为T型三通。
设置第一流通通道与第二流通通道垂直以及盲管,使得制冷剂路在流经连接件时,能够破坏掉离心力对制冷剂流动的作用,克服制冷剂在管路中流动时产生的动压对冷媒分流的影响,利用静压原理最终实现均匀分流,实现制冷剂分流路出口温度的一致性,均衡每一个制冷剂分流路的换热强度,避免室内换热器换热能力衰减。
盲管63封闭端的内端与第二流通通道内壁间的最小距离尺寸达到2mm,使得盲管与第二流通通道之间的距离足够大,能够提高静压效果,使得分流更加均匀。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进口管61为直管,使得第一进口管不会对分流的均匀性产生影响,保证分流的均匀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7,室内换热器2包括第一段室内换热器21和第二段室内换热器22,其中,第一段室内换热器连接设于第二段换热器的上方,具体的,第一段室内换热器的底端与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顶端连接,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与第二段室内换热器呈夹角设置,并且,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与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夹角朝向室内风机,能够提高换热效果。
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底端为第二段室内换热器靠近室内出风口的一端,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尺寸α达到30°,使得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倾斜角度足够大,使得保证制冷时室内换热器表面冷凝水可顺利从室内换热器上流下,避免第二段室内换热器倾斜角度过小,导致排水不畅、风阻加大、风量衰减的问题,避免影响空调室内机的制冷能力,且避免冷凝水附着在室内换热器上无法快速流到接水盘导致室内换热器表面上的水被风带出形成的“吹水”现象。
空调室内机还包括接水盘7,接水盘7设置在室内机壳内,并且,接水盘设置在室内换热器的下方,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接水盘上,接水盘用于承接室内换热器上流下的冷凝水。
室内风机位于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上方。
第一段室内换热器和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连接处记为第一连接处,在水平方向上,第一段室内换热器的顶端位于第二段室内换热器底端靠近第一连接处的一侧。
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与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之间的夹角可为锐角、直角或者钝角。
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为锐角,第一段室内换热器的顶端为第一段室内换热器远离室内进风口的一端。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参考图12,室内换热器包括翅片、制冷剂直管202和弯管203,其中,制冷剂直管202具有若干个,制冷剂直管202贯穿翅片,弯管连接在两相邻制冷剂直管的相邻端。
每路制冷剂分流路流经的制冷剂直管的个数相等,每路制冷剂分流路流经的制冷剂弯管的个数相等,使得每路制冷剂分流路的流路长度大致相同,避免流路长度不一致对制冷剂分流处出口处的制冷剂温度造成温差过大,影响室内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两个制冷剂直管与其中一个弯管可一体成型形成制冷剂U管,每路制冷剂分流路流经的制冷剂U管的个数相等,每一路制冷剂U管的长度相等。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分流器中与制冷剂分流路连接的分流器出口为分流器连通出口,所有分流器连通出口中,一半的分流器连通出口与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上的制冷剂直管连通,另外一半的分流器连通出口与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上的制冷剂直管连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可具有n个制冷剂U管,室内换热器具有m路制冷剂分流路。具体的,室内换热器可具有18个制冷剂U管,室内换热器具有6路制冷剂分流路,其中,每路制冷剂分流路包括3个制冷剂U管,每路制冷剂流路还具有2个弯管。
参考图11,第一制冷剂分流路具有第一进口411和第一出口412,其中,第一进口411和第一出口412,相邻设置且设于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上。
参考图11,第二制冷剂分流路具有第二进口421和第二出口422,第二进口421和第二出口422相邻设置且设于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上,并且第二制冷剂分流路的进口和出口设于第一制冷剂分流路的进口和出口靠近第一段室内换热器和第二段室内换热器连接处的一侧。
参考图11,第三制冷剂分流路具有第三进口431和第三出口432,第三进口431和第三出口432相邻设置,并且,第三进口431和第三出口432两者中,一者设置在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上,另一者设于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上。
参考图11,第四制冷剂分流路具有第四进口441和第四出口442;第五制冷剂分流路具有第五进口451和第五出口452;第六制冷剂分流路具有第六进口461和第六出口462,第四进口441、第四出口442、第五进口451、第五出口452、第六进口461和第六出口462设于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上。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进口管可为弯管。第二进口管可包括与连接件连接的连接段,其中连接段为直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管可为细螺纹管,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管可包括制冷剂直管和弯管,或者,室内换热器的制冷剂管可包括制冷剂U管和弯管。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壳包括设于其顶部的顶板101、设于其底部的底板102、设于其前侧的前板103和设于其后侧的后板104,顶板和底板相对设置,前板和后板相对设置,其中,室内进风口设于后板上,室内出风口设于前板上,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相对设置。接水盘7设于底板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室内机壳,其上设有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其内设有与所述室内进风口和室内出风口连通的室内风道;
室内换热器,设于所述室内风道内;所述室内换热器具有若干路制冷剂分流路,若干个所述制冷剂分流路并联;
分流器,具有分流器进口和分流器出口;每个所述制冷剂分流路均与一所述分流器出口连通;
第一进口管,其一端与所述分流器进口连接;
连接件,其上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和第三接口;其内设有将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连通的第一流通通道以及将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的第二流通通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进口管的另一端连接;
盲管,其一端封闭且其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接口连接;
第二进口管,其一端与所述第三接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三通,所述第二接口与第三接口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流通通道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盲管封闭端的内端与第二流通通道内壁间的最小距离尺寸达到2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管为直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室内风机,设于所述室内风道内,所述室内风机设于所述室内换热器靠近所述室内出风口的一侧;
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第一段室内换热器和第二段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的底端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顶端连接,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呈夹角设置且夹角朝向所述室内风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底端为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靠近所述室内出风口的一端,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与水平面的夹角尺寸达到3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换热器包括:
翅片;
制冷剂直管,具有若干个且贯穿所述翅片;
弯管,连接在两相邻所述制冷剂直管的相邻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每路所述制冷剂分流路流经的制冷剂直管的个数相等,每路所述制冷剂分流路流经的制冷剂弯管的个数相等。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中与所述制冷剂分流路连接的分流器出口为分流器连通出口,所有所述分流器连通出口中,一半的所述分流器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上的制冷剂直管连通,另外一半的所述分流器连通出口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上的制冷剂直管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和第二段室内换热器的连接处记为第一连接处,在水平方向上,所述第一段室内换热器的顶端位于所述第二段室内换热器底端靠近所述第一连接处的一侧。
CN202321796570.7U 2023-07-10 2023-07-10 空调室内机 Active CN2205069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6570.7U CN220506932U (zh) 2023-07-10 2023-07-10 空调室内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96570.7U CN220506932U (zh) 2023-07-10 2023-07-10 空调室内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06932U true CN220506932U (zh) 2024-02-20

Family

ID=89878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96570.7U Active CN220506932U (zh) 2023-07-10 2023-07-10 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069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838532B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US8205470B2 (en) Indoor unit for air conditioner
WO2013160957A1 (ja) 熱交換器、室内機及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JPWO2015162689A1 (ja) 空気調和装置
US5417279A (en) Heat exchanger having in fins flow passageways constituted by heat exchange pipes and U-bend portions
EP3715732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100539570B1 (ko) 멀티공기조화기
CN213019934U (zh) 空调室内机
US20130333410A1 (en) Air conditioner
CN107490091A (zh) 空调器
CN220506932U (zh) 空调室内机
KR100225628B1 (ko) 멀티형 공기 조화기의 냉매 분배 구조
JPH0426847Y2 (zh)
CN211526555U (zh) 具有套管换热器的空调机组
CN107525132A (zh) 空调器
JP2682500B2 (ja) 空気調和装置
WO2021131038A1 (ja) 熱交換器および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207279844U (zh) 空调器
JPH10196984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7268514U (zh) 空调器
CN218495433U (zh)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节流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215675472U (zh) 空调器
CN218495123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218495148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系统
CN211823250U (zh) 一种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