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5301U -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5301U
CN220055301U CN202321201196.1U CN202321201196U CN220055301U CN 220055301 U CN220055301 U CN 220055301U CN 202321201196 U CN202321201196 U CN 202321201196U CN 220055301 U CN220055301 U CN 2200553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discharging
central axis
discharge
rotating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0119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显银
包清明
刘凯
王健
谢宗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TEKE AUTOMATIC WEIGHING APPARAT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TEKE AUTOMATIC WEIGHING APPARAT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TEKE AUTOMATIC WEIGHING APPARAT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TEKE AUTOMATIC WEIGHING APPARATU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0119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53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53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53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crew Convey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包括:物料截止部件,物料截止部件设于绞龙机构的出料口,用于截止绞龙机构出料口处物料;物料截止部件包括出料筒和截止门,出料筒同绞龙机构连接,且出料筒的内腔同出料口相通;出料筒靠近地面一侧具有排料口,截止门可转动设于出料筒内腔,且截止门位于出料口下方;以使物料截止于出料筒内腔。其能够有效且准确的控制绞龙机构输送的物料量,从而实现物料出料的精准化控制,进一步地提升物料输送的准确度。

Description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输送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对粉料进行输送多采用绞龙机构,但是绞龙输送机构输送物料的精度难以控制,无法实现精准重量物料的准确输送。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申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料输送机构,其能够有效且准确的控制绞龙机构输送的物料量,从而实现物料出料的精准化控制,进一步地提升物料输送的准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包括:物料截止部件,物料截止部件设于绞龙机构的出料口,用于截止绞龙机构出料口处物料;物料截止部件包括出料筒和截止门,出料筒同绞龙机构连接,且出料筒的内腔同出料口相通;出料筒靠近地面一侧具有排料口,截止门可转动设于出料筒内腔,且截止门位于出料口下方;以使物料截止于出料筒内腔。
进一步地,截止门的横截面同出料筒的横截面相匹配,且截止门的转动轴心线穿过出料筒的中心轴线。
进一步地,出料筒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位于出料口下方,支撑板远离绞龙机构一侧的侧边通过驱动轴同截止门可转动连接,其余侧边均与出料筒的内壁连接;截止门沿驱动轴中心轴线方向的两侧边均与出料筒内壁贴合。
进一步地,截止门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第一侧边同驱动轴连接,第二侧边和第三侧边分别同出料筒的内壁贴合,第四侧边同出料筒内壁具有间隙;且第四侧边连接有延伸板;沿出料筒中心轴线且朝远离排料口一侧,延伸板倾斜设置。
进一步地,物料输送机构还包括松料部件,松料部件设于绞龙机构的进料口;用于打散进入进料口的物料。
进一步地,松料部件包括转动轴和第一叶片组,转动轴可转动地设于进料口,且其中心轴线同绞龙机构的中心轴线平行;沿转动轴的中心轴线方向,多个第一叶片组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叶片组包括多个第一松料叶片;沿转动轴的轴向,多个第一松料叶片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松料部件还包括第二叶片组;沿转动轴的中心轴线方向,多个第二叶片组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沿转动轴的中心轴线方向,多个第一叶片组和多个第二叶片组依次间隔设置;
第二叶片组包括多个第二松料叶片;沿转动轴的轴向,多个第二松料叶片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第二松料叶片的高度小于第一松料叶片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机构,能够利用截止门将物料从绞龙机构排出后、进入称重机构之前,将物料进行有效的截止,从而有效控制多余物料进去称重机构,进而提升物料输送的精准度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机构,其能够有效且准确的控制绞龙机构输送的物料量,从而实现物料出料的精准化控制,进一步地提升物料输送的准确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机构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机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截止部件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机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7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截止门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绞龙机构、110-出料口、120-进料口;
200-物料截止部件、210-出料筒、220-截止门、221-第一侧边、222-第二侧边、223-第三侧边、224-第四侧边、230-排料口、240-驱动轴、250-转动臂、260-驱动气缸、270-支撑板、280-延伸板;
300-称重机构、400-松料部件、410-转动轴、420-第一松料叶片、430-第二松料叶片、500-储料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平行”、“垂直”等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平行”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垂直”而言更加平行,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平行,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目前,对粉料进行输送多采用绞龙机构,但是绞龙输送机构输送物料的精度难以控制,无法实现精准重量物料的准确输送;为了解决此问题,部分设备采用双绞龙结构,即分别设置直径大小不同的两个绞龙机构,大范围送料时,首先采用直径较大的绞龙进行输送物料,当物料接近阈值时,关闭直径较大的绞龙,采用直径较小的绞龙进行微量送料,从而掌控送料量,以相对更为精准的控制送料量,但是此种方式仍然具有较大的弊端,其一,尽管采用直径较小的绞龙进行微量送料,但是基于绞龙输送的结构特性,虽然能够极大程度的缩小送料量的上下浮动量,但是仍热无法解决精确送料的问题;其二,采用两种绞龙时需要借助三通使得两套绞龙分别与储料仓连通,这就导致储料仓至绞龙的整体落差较大,导致绞龙所承受的压力较大,容易导致绞龙损坏;其三,采用三通导致物料经过三通时拐角较多,输送粉末型物料时,三通的拐角处极易发生物料堆积产生堵塞。
基于上述问题,请参照图1-图8,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物料输送机构,包括:绞龙机构100、物料截止部件200、称重机构300和松料部件400。
物料截止部件200设于绞龙机构100的出料口110,用于截止绞龙机构100出料口110处物料;物料截止部件200包括出料筒210和截止门220,出料筒210同绞龙机构100连接,且出料筒210的内腔同出料口110相通;出料筒210靠近地面一侧具有排料口230,截止门220可转动设于出料筒210内腔,且截止门220位于出料口110下方;以使物料截止于出料筒210内腔。
需要说明的是,出料筒210的直径大于绞龙输送通道的直径,保证出料筒210具有较大的内腔便于物料流出。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料筒210的排料口230下方设有称重机构300,能够对从排料口230排出的物料进行实时称重,以达到精确控制重量。
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截止门220连接有驱动轴240,驱动轴240两端分别可转动地贯穿出料筒210侧壁,且驱动轴240一端设有转动臂250,出料筒210侧壁设有驱动气缸260,驱动气缸260的输出端通转动臂250远离驱动轴240的一端可转动连接。
物料进行输送时,首先通过绞龙机构100进行持续输送,从出料口110排出的物料进入出料筒210内腔中,然后通过排料口230排出,下方的称重机构300实时进行称重,当重量达到阈值时,控制截止门220关闭,截止门220将出料筒210内腔封闭,从而将绞龙中排出的多余的物料截止在出料筒210中,进入称重机构300中物料重量的准确度。
再一个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物料随重力从出料筒210进入称重机构300,考虑到截止门220至称重机构300之间的距离,会产生一定物料的误差,所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截止门220至称重机构300之间的距离应当尽可能减小,从而进一步的降低误差。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利用截止门220将物料从绞龙机构100排出后、进入称重机构300之前,将物料进行有效的截止,从而有效控制多余物料进去称重机构300,进而提升物料输送的精准度,下次输送物料时,本次被截止的物料可先进入称重机构300,并不会导致物料的浪费。
总体而言,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物料输送机构,其能够有效且准确的控制绞龙机构100输送的物料量,从而实现物料出料的精准化控制,进一步地提升物料输送的准确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截止门220的横截面同出料筒210的横截面相匹配,且截止门220的转动轴410心线穿过出料筒210的中心轴线。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设备拐角导致物料堆积,本实施例中,出料筒210采用圆筒形状,截止门220的直径同出料筒210的内径相同。
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截止门220的驱动方式采用气缸驱动,考虑到气缸仅仅具有行程起点和终点,因此,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当气缸处于伸展状态时,截止门220转动至其所在平面于地面垂直,当气缸处于收缩状态时,截止门220转动至其平面密封出料筒210的内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出料筒210内壁设有支撑板270,支撑板270位于出料口110下方,支撑板270远离绞龙机构100一侧的侧边通过驱动轴240同截止门220可转动连接,其余侧边均与出料筒210的内壁连接;截止门220沿驱动轴240中心轴线方向的两侧边均与出料筒210内壁贴合。
具体地,截止门220具有第一侧边221、第二侧边222、第三侧边223和第四侧边224,第一侧边221同转轴连接,第二侧边222和第三侧边223分别同出料筒210的内壁贴合,第四侧边224同出料筒210内壁具有间隙;且第四侧边224连接有延伸板280;沿出料筒210中心轴线且朝远离排料口230一侧,延伸板280倾斜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第四侧边224于出料筒210内壁的间隙和根据实际工作进行适应性的调整;由于截止门220在关闭时,绞龙机构100已经停止工作,因此,剩余掉落的物料并不会从第四侧边224同出料筒210内壁之间的间隙中掉落。
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延伸板280的长度同截止门220的长度相同,延伸板280的设计能够有效防止被截止门220所拦截的物料从截止门220上掉落。
通过上述设计,能够有效减小截止门220的转动半径,从而使得截止门220转动时更加的灵活,并且更小的转动半径能够更加精准的控制物料的下落量,避免在旋转关闭的过程中,倒是较多物料依然从排料口230掉落至称重机构300中。
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避免绞龙进料口120处所承受的较大物料储料仓500中物料的压力,容易导致绞龙损坏,同时避免物料结块;特意增设了松料部件400,松料部件400设于绞龙机构100的进料口120;用于打散进入进料口120的物料。
具体地,松料部件400包括转动轴410、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转动轴410可转动地设于进料口120,且其中心轴线同绞龙机构100的中心轴线平行;沿转动轴410的中心轴线方向,多个第一叶片组间隔设置;沿转动轴410的中心轴线方向,多个第二叶片组间隔设置。沿转动轴410的中心轴线方向,多个第一叶片组和多个第二叶片组依次间隔设置。
此外,第一叶片组包括多个第一松料叶片420;沿转动轴410的轴向,多个第一松料叶片420间隔设置。
第二叶片组包括多个第二松料叶片430;沿转动轴410的轴向,多个第二松料叶片430间隔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叶片组间隔设置,从而相邻第一叶片组之间具有间隙,而多个第二叶片组则对应设置在相邻第一叶片组的间隙中,从而进一步提升打散效率。
另一个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松料叶片420对应平面和第二松料叶片430对应平面具有一定角度,即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错落设置,从而进一步提升打散效率。
此外,第二松料叶片430的高度小于第一松料叶片420的高度。能够首先利用第一叶片组对下降物料进行首次打散,而当打散后的物料继续下降时,由于第二松料叶片430的高度小于第一松料叶片420的高度,从而物料接触第二松料叶片430,进行再次打散,从而提升打散效率。
另外,本实施例中,转动轴410通过皮带轮和皮带同绞龙机构100的转动补连接,从而实现利用同一驱动源同时带动松料部件400和绞龙机构100同时转动,极大程度的节约能源,并且能够同步开启和停止。
本实施例中,控制部分则通过常用传感器实现,首先称重机构300为称重传感器,其实时监测重量数据,并将数据发送至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系统则判断其数据是否达到阈值,当达到阈值时,发送控制信号至驱动气缸260,驱动气缸260开始工作。此控制板块为常规现有技术,这里不做赘述。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的工作原理是:首先绞龙机构100转动,输送物料的同时带动松料部件400转动,利用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转动对进入绞龙机构100的物料进行打散,此时,部分物料从出料口110排出进入出料筒210,由于截止门220处于打开状态,因此物料经过出料筒210内腔后随重力掉落至称重机构300中,称重传感器实时检测重量数据,当称重机构300中的物料重量达到阈值时,中央控制系统控制驱动气缸260运动,从而带动驱动轴240转动,带动截止门220转动至与地面平行,将物料截止于出料筒21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其能够有效且准确的控制绞龙机构100输送的物料量,从而实现物料出料的精准化控制,进一步地提升物料输送的准确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物料截止部件,所述物料截止部件设于绞龙机构的出料口,用于截止绞龙机构出料口处物料;
所述物料截止部件包括出料筒和截止门,所述出料筒同所述绞龙机构连接,且所述出料筒的内腔同所述出料口相通;所述出料筒靠近地面一侧具有排料口,所述截止门可转动设于所述出料筒内腔,且所述截止门位于所述出料口下方;以使物料截止于所述出料筒内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门的横截面同所述出料筒的横截面相匹配,且所述截止门的转动轴心线穿过所述出料筒的中心轴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筒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出料口下方,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绞龙机构一侧的侧边通过驱动轴同截止门可转动连接,其余侧边均与所述出料筒的内壁连接;所述截止门沿所述驱动轴中心轴线方向的两侧边均与所述出料筒内壁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止门具有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同所述驱动轴连接,所述第二侧边和所述第三侧边分别同所述出料筒的内壁贴合,所述第四侧边同所述出料筒内壁具有间隙;且所述第四侧边连接有延伸板;沿所述出料筒中心轴线且朝远离排料口一侧,所述延伸板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机构还包括松料部件,所述松料部件设于绞龙机构的进料口;用于打散进入所述进料口的物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料部件包括转动轴和第一叶片组,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进料口,且其中心轴线同所述绞龙机构的中心轴线平行;沿所述转动轴的中心轴线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叶片组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片组包括多个第一松料叶片;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多个所述第一松料叶片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松料部件还包括第二叶片组;沿所述转动轴的中心轴线方向,多个所述第二叶片组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动轴的中心轴线方向,多个所述第一叶片组和多个所述第二叶片组依次间隔设置;
所述第二叶片组包括多个第二松料叶片;沿所述转动轴的轴向,多个所述第二松料叶片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物料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松料叶片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松料叶片的高度。
CN202321201196.1U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Active CN2200553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1196.1U CN220055301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01196.1U CN220055301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5301U true CN220055301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6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01196.1U Active CN220055301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53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903406U (zh) 一种防止物料堵塞的螺旋输送装置
US20050155845A1 (en) Particulate matter conveyor
JPH0796411B2 (ja) ロール吐出装置
CN220055301U (zh) 一种物料输送机构
CN212922119U (zh) 一种物料添加装置
CN116495238A (zh) 一种粉料包装机用自动下料装置及其下料方法
CN215591781U (zh) 一种新型自动化螺旋上料器
CN211870303U (zh) 一种气动搅拌螺旋喂料机
CN214398542U (zh) 双出料口螺旋喂料机
CN205367131U (zh) 一种管道负压加料装置
CN210206498U (zh) 一种固体土壤改良/修复剂的生产线
CN210162808U (zh) 一种煤粉塔
CN210635320U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螺丝机给料装置
CN211282212U (zh) 一种定量下料的矿粉仓
CN209939695U (zh) 一种卧式螺旋输送机
CN203048026U (zh) 一种螺旋输送机
CN213443170U (zh) 一种自动包装机用计量送料装置
CN201144094Y (zh) 粉料给料器
CN220032852U (zh) 一种可防止物料堆积的喂料装置
CN220077630U (zh) 一种绞龙输送物料机构
CN210504518U (zh) 一种斗式提升机用定量送料装置
CN219487752U (zh) 一种自动定量粉剂包装机
CN218924894U (zh) 制药专用胶体磨
CN214732047U (zh) 一种高效输送的垃圾专用螺旋输送机
CN216471095U (zh) 方仓活化给料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