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4084U - 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4084U
CN220054084U CN202320803698.5U CN202320803698U CN220054084U CN 220054084 U CN220054084 U CN 220054084U CN 202320803698 U CN202320803698 U CN 202320803698U CN 220054084 U CN220054084 U CN 2200540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conveyor
receiving
conveyor
wharf
dis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03698.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秋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Chengli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Cheng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Chengli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qing Chengli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03698.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40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40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40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货物料装卸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港口码头的转运平台、固定于码头附近的趸船、以及平行停靠在趸船外侧的货船,所述趸船上对称设置有两架装船机,且装船机的出料端伸向货船的船舱;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的交叉重叠布置,能够将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落料点位与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尾轮的距离加大,进而增加了物料在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皮带受料段的缓冲距离,不容易使物料在下料过程中向外抛撒,提高物料传输的稳定性及输送效率,减少物料的损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料口落料点位到受料输送机尾轮的距离较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装卸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
背景技术
趸船为无动力装置的矩形平底船,通常固定在岸边,最初仅作为浮码头使用,用于装卸货物。趸船多数被用作上下船的接驳平台、货物转驳或横水渡等用途。专门用作货物转驳的趸船会安装起重的吊臂,将货物从不能靠岸的货船中吊起,并转驳到码头之上,或是安装下料装置,将码头上的物料装于货船上,进行出口及水上运输。
然而现有趸船下料装置仍存在以下问题:如图1与图2所示,现有趸船下料装置的两个受料输送机是呈八字形布置于转运平台的两个出料口处,由于转运平台的受料部位相互影响,这样就会导致出料口落料点位到受料输送机尾轮的距离较小,使得物料在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皮带受料段的缓冲距离较短,容易使物料在下料过程中向外抛撒,影响物料传输的稳定性的同时,造成物料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料口落料点位到受料输送机尾轮的距离较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港口码头的转运平台、固定于码头附近的趸船、以及平行停靠在趸船外侧的货船,所述趸船上对称设置有两架装船机,且装船机的出料端伸向货船的船舱,所述转运平台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的所在位置方向与货船的长度方向垂直分布,所述转运平台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对应设置的受料装置。
优选的,所述受料装置包括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的下方均设有机架,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通过下方的机架架设于趸船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相对于趸船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受料端分别位于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的受料部位在趸船的宽度方向上重叠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在竖直方向上倾斜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的受料端低于出料端。
优选的,两架所述装船机的受料端分别低于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的出料端。
优选的,两架所述装船机分别在受料处设置有转台以及驱转装置。
优选的,两架所述装船机在驱转装置驱使下以转台为支点进行定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的交叉重叠布置,能够将第一出料口与第二出料口落料点位与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尾轮的距离加大,进而增加了物料在第一受料输送机与第二受料输送机皮带受料段的缓冲距离,不容易使物料在下料过程中向外抛撒,提高物料传输的稳定性及输送效率,减少物料的损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出料口落料点位到受料输送机尾轮的距离较小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港口码头的分料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C-C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B-B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货船;2、趸船;3、装船机;4、机架;5、第一受料输送机;6、第二受料输送机;7、转运平台;71、第一出料口;72、第二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3、图4与图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港口码头的转运平台7、固定于码头附近的趸船2、以及平行停靠在趸船2外侧的货船1,趸船2上对称设置有两架装船机3,且装船机3的出料端伸向货船1的船舱,两架装船机3的受料端分别低于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的出料端,两架装船机3分别在受料处设置有转台以及驱转装置,两架装船机3在驱转装置驱使下以转台为支点进行定轴转动,两架装船机3的摆动轨迹如图3所示,能够在扇形范围内,对停靠在趸船2处的货船1进行装料,由于两架装船机3的转台位于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出料端,进而在转动的过程中不会影响正常上料装填。
请参阅图5,转运平台7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71与第二出料口72,第一出料口71与第二出料口72的所在位置方向与货船1的长度方向垂直分布,即在Y轴方向上,第一出料口71与第二出料口72错开设置,而转运平台7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出料口71和第二出料口72对应设置的受料装置,其中受料装置包括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的下方均设有机架4,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通过下方的机架4架设于趸船2上,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相对于趸船2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如图3所示,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在X轴方向上倾斜分布,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受料端分别位于第一出料口71与第二出料口72的下方,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的受料部位在趸船2的宽度方向上重叠设置,如图3所示,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在Y轴方向上重叠,即在图4方向上,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交叉分布,通过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的交叉重叠布置,能够将第一出料口71与第二出料口72落料点位与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尾轮的距离加大,进而增加了物料在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皮带受料段的缓冲距离,不容易使物料在下料过程中向外抛撒,提高物料传输的稳定性及输送效率,减少物料的损失。
请参阅图4,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在竖直方向上倾斜设置,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的受料端低于出料端,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在Z轴方向上倾斜布置,能够将第一出料口71与第二出料口72排出的物料由低到高输送至两架装船机3,进而由两架装船机3将物料装填于货船1的船舱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如下:将货船1平行停靠在趸船2的一侧,由转运平台7将物料由港口向货船1输送,转运平台7的第一出料口71与第二出料口72将物料落在转运平台7皮带上,而通过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的交叉重叠布置,能够将第一出料口71与第二出料口72落料点位与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尾轮的距离加大,进而增加了物料在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皮带受料段的缓冲距离,不容易使物料在下料过程中向外抛撒,提高物料传输的稳定性及输送效率,减少物料的损失,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将第一出料口71与第二出料口72排出的物料由低到高输送至两架装船机3,两架装船机3在驱转装置驱使下以转台为支点进行定轴转动,两架装船机3的摆动轨迹如图3所示,能够在扇形范围内,对停靠在趸船2处的货船1进行装料,通过两架装船机3的交叉摆动,可提高上料效率,便于对船舱进行装料。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包括设置在港口码头的转运平台(7)、固定于码头附近的趸船(2)、以及平行停靠在趸船(2)外侧的货船(1),其特征在于,所述趸船(2)上对称设置有两架装船机(3),且装船机(3)的出料端伸向货船(1)的船舱,所述转运平台(7)的底部设有第一出料口(71)与第二出料口(72),所述第一出料口(71)与第二出料口(72)的所在位置方向与货船(1)的长度方向垂直分布,所述转运平台(7)的下方设置有与第一出料口(71)和第二出料口(72)对应设置的受料装置;
所述受料装置包括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的下方均设有机架(4),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通过下方的机架(4)架设于趸船(2)上,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的受料部位在趸船(2)的宽度方向上重叠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相对于趸船(2)的长度方向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受料端分别位于第一出料口(71)与第二出料口(72)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在竖直方向上倾斜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的受料端低于出料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架所述装船机(3)的受料端分别低于第一受料输送机(5)与第二受料输送机(6)的出料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架所述装船机(3)分别在受料处设置有转台以及驱转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架所述装船机(3)在驱转装置驱使下以转台为支点进行定轴转动。
CN202320803698.5U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 Active CN2200540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3698.5U CN220054084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03698.5U CN220054084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4084U true CN220054084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9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03698.5U Active CN220054084U (zh) 2023-04-12 2023-04-12 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40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449204B (zh) 一种链斗式连续卸船机
CN105836483B (zh) 流动式尾部供料链式散货堆装机
CN109592239A (zh) 一种散货集装箱及连续卸料系统
US6390006B1 (en) Sea bulk transfer vessel
CN103538939B (zh) 一种散状物料卸船方法及装置
CN114084701A (zh) 装卸船一体机及装卸船方法
CN220054084U (zh) 一种散货物料装卸的分料装置
CN204078016U (zh) 一种过驳装卸运输散货船
CN204150732U (zh) 一种集装船、卸船、运输于一体的多功能船
CN204057317U (zh) 一种过驳装卸运载船
CN2913173Y (zh) 海上散货转载船
CN204056248U (zh) 一种过驳装卸运输船的转载系统及具有该系统的运输船
CN216071415U (zh) 自动卸料的散货集装箱
CN104291128B (zh) 集装船、卸船、运输于一体的多功能船
CN204323653U (zh) 船用卸料装置
CN110422650B (zh) 龙门式双向连续装船机
CN204056249U (zh) 一种过驳装卸运输船的防倾覆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运输船
CN220641727U (zh) 一种散状物料快速散改集装置
CN206654575U (zh) 对内河散货船进行卸货直接装集装箱的作业平台
CN204057318U (zh) 一种过驳装卸运输船
CN220519590U (zh) 一种铁转水和公转水共用装船系统
CN217675672U (zh) 一种驳船的料斗机构
CN219751278U (zh) 一种散状物料地坑卸料转运有轨散改集系统
CN104229096B (zh) 过驳装卸运输船的防倾覆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运输船
CN220466918U (zh) 一种干状粉料过驳装车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