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3651U - 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及智能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及智能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3651U
CN220053651U CN202321649732.4U CN202321649732U CN220053651U CN 220053651 U CN220053651 U CN 220053651U CN 202321649732 U CN202321649732 U CN 202321649732U CN 220053651 U CN220053651 U CN 2200536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rared
infrared detector
vehicle
driver management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4973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春�
丁祖兵
向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Changan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4973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36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36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36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及智能汽车,其中,该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若干设置有电子锁的车门;设置在车体上的红外探测器,且红外探测器与设置在车体内的若干座椅位置对应,红外探测器用于检测人员数量;与红外探测器信号连接的座舱控制器,且与若干电子锁信号连接;与座舱控制器电路连接的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人员管理情况。通过在车体的若干车门处设置电子锁,并在车体上设置红外探测器,通过座舱控制器获取车门状态并控制红外探测器对人员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反馈至显示器上,可用于在行程中对乘员的人员变化数量进行监控并提醒,有效避免乘客在行程途中被遗忘的情况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及智能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智能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及智能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和人们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汽车的各项功能逐步完善,并向着智能化的方向逐渐发展。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方向并不局限于自动驾驶、智能导航等方向,对于用户而言,如何保障乘车用户的安全显然是更为重要的功能需求方向。
在长途客运中,司机和乘客在经过长时间的驾驶和乘坐后,身体处于疲惫状态,服务区的存在有效缓解了司机和乘客的疲惫,使司机和乘客在旅途过程中具有了短暂休闲娱乐的空间,与之对应地,乘客被遗留在服务区的情况也层出不穷,当此类状况发生时除给乘客造成不佳的乘坐体验外,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CN104301691A公开了一种车身内外视频监控系统,其通过在车身前、后两侧及车顶处安装摄像头,可观看车身前后的路况信息以及通过车顶摄像头观看乘客情况,但摄像装置视角覆盖性较差,数据传输要求高,无法满足对驾乘人员数量快速处理、反馈提醒的使用功能。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不具有对用户数量快速处理、反馈提醒的功能,汽车内安装摄像有的方式视角覆盖性较差,数据传输要求高,难以作为人员管理功能的硬件基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及智能汽车。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中,所述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若干车门,所述车门上设置有电子锁;
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所述红外探测器与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若干座椅位置对应,所述红外探测器用于检测人员数量;
座舱控制器,所述座舱控制器与所述红外探测器信号连接,且与若干所述电子锁信号连接;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座舱控制器电路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人员管理情况。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可通过红外探测器记录车内人员数量,结合电子锁的状态配合显示器对驾驶人员进行提醒,以达到对车内人员管理确认的效果,避免存在中途停车后,复航人员遗漏的情况发生。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人员管理装置还包括:
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与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挂挡器电路连接;
所述整车控制器与若干所述车门上的所述电子锁信号连接;
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座舱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挂挡器的档位状态、若干所述电子锁的锁定状态。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中还设置有整车控制器,该整车控制器与挂挡器、若干电子锁连接,实际使用时可通过检测挂挡器的档位状态和电子锁的锁定状态判断司机的驾驶意图,从而作为启动红外探测器的标识,避免司机在乘客有遗漏的情况下开始行驶。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红外探测器包括自动控制开关,所述自动控制开关与若干所述电子锁以及所述挂挡器信号连接,或,所述自动控制开关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路连接;
当所述挂挡器的档位为开启,且若干所述车门上的电子锁为锁定状态时,所述自动控制开关开启。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在红外探测器中设置有一自动控制开关,该自动控制开关与若干电子锁和挂挡器信号连接,在监测到电子锁和挂挡器处于预定状态时,可自动开启红外探测器,以实现自动检测人员数量的效果,在另一实施例中,该自动控制开关还可与整车控制器电路连接,在实际使用时根据整车控制器发出的指令进行开启,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限定为当挂挡器的档位为开启,即车辆处于电路连通的开启状态,且若干车门上的电子锁为锁定状态时,则开启该自动控制开关,以实现对人员数量的检测。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中,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座舱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整车控制器在于座舱控制器连接时采用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即LIN通信,其优点在于当加入新节点时,不需要其它从节点作任何软件或硬件的改动,且从节点不需振荡器就能实现同步,节省了多从控制器部件的硬件成本。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红外探测器与所述座舱控制器通过集电极开漏总线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红外探测器与座舱控制器通过集电极开漏总线连接,即CAN通信连接,其优点在于数据传输信号稳定,损耗小,不易受外界干扰。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红外探测器嵌合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后视镜上;或,所述红外探测器嵌合设置在所述车体一侧的后视镜上;
且所述红外探测器与所述后视镜转动连接;
所述后视镜转动时,所述红外探测器反向同步转动。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在红外探测器实际设置是嵌合在车体一侧的后视镜上的,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不会改变现有技术中车体的结构布局,另一方面可便于对车体整体进行监测,在实际设置时,上述红外探测器与后视镜转动连接,为避免因后视镜移动导致红外探测器的监测范围发生变化,在设置时可将红外探测器设置联动,即后视镜转动时,红外探测器反向同步转动,从而保持红外探测器的探测视角不变,确保在后视镜的各种状态下都不会影响红外探测器的正常使用。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中,所述红外探测器设置在远离驾驶员座椅一侧的后视镜上;
所述红外探测器对应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驾驶员位置的所述座椅对应;
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车体尾端且位于与所述红外探测器同侧的所述座椅对应。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在实际设置红外探测器时,可对红外探测器水平方向的两端与车体内部进行对应,即第一限位部与驾驶员位置的座椅对应,第二限位部与车体尾端且位于红外探测器同侧的座椅对应,且红外探测器在实际设置时应设置在远离驾驶员座椅一侧的后视镜上,可使红外探测器从一侧对车体整体形成视角覆盖,也可使红外探测器的视角中乘坐人员形成错位,实现更为准确、全面的检测效果。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器与驾驶员位置的所述座椅相对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显示器位于与驾驶员位置的座椅的相对位置,可确保驾驶员能够及时观察显示器中显示的提示内容,从而保证对驾驶员提醒过程的有效性。
可选地,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中,所述显示器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显示器电路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通过在显示器中设置扬声器,可实现通过声音对驾驶员进行提醒的效果,从而在视觉、听觉两个方面对驾驶员进行提示,进一步确保提示过程的有效性。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智能汽车,其中,所述智能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
根据上述技术手段,上述实施例可具体应用在智能汽车中,从而智能化地对旅途中汽车内的人员变动进行监测,当人员数量发生变动时,对驾驶员进行及时、有效的提醒,有效防止乘客在行程途中被遗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的若干车门处设置电子锁,并在车体上设置红外探测器,通过座舱控制器获取车门状态并控制红外探测器对人员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反馈至显示器上,可用于在行程中对乘员的人员变化数量进行监控并提醒,有效避免乘客在行程途中被遗忘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者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的功能部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的系统流程图。
其中:100、车体;110、车门;200、后视镜;210、红外探测器;300、座舱控制器;400、显示器;500、挂挡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长途客运中,司机和乘客在经过长时间的驾驶和乘坐后,身体处于疲惫状态,当抵达服务区时,服务区往往就成为了乘客短暂休闲娱乐的空间,由于部分司机懈怠,乘客被遗留在服务区的情况也层出不穷,当此类状况发生时除给乘客造成不佳的乘坐体验外,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现有技术中则缺乏针对上述情况,能够对驾乘人员数量进行快速处理、反馈提醒的装置。
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该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的主体由车体100、车门110、红外探测器210、座舱控制器300和显示器400组成,其中,主体即汽车的壳体,在主体内部设置有若干座椅用于乘客乘坐,车门110设置有若干个,为实现对汽车状态的监控,若干个车门110上均设置有电子锁,电子锁可在锁定状态下回馈锁定信号,红外探测器210设置在车体100上,且该红外探测器210设置的位置应与车体100内的若干座椅位置对应;座舱控制器300则与红外探测器210信号连接,且与若干电子锁信号连接,通过座舱控制器300可实现对红外探测器210的获取数据以及电子锁的状态变化进行获取,进而形成提示和反馈;显示器400与座舱控制器300电路连接,在实际使用时,显示器400可通过显示内容的变化对人员管理进行提示,从而便于驾驶员获知人员变化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红外探测器210是一种把红外辐射转变成电信号的转换器,其本质为热探测器,其原理为:由于入射辐射的热效应引起期间材料与温度有关参数(如电阻、自发极化强度等)的变化,检测这些参数的变化,可以得到探测器所吸收的红外辐射强度,由于人体不断向外辐射热能,因此可被红外探测器210所检测,且由于人体辐射热能时其轮廓存在明显的分界,因此使用红外探测器210检测时,可准确获取人员数量;另一方面,在本申请中采用红外探测器210的另一个好处在于不会对乘客的面部形成拍摄,可有效规避法律风险,同时不受光照情况影响。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座舱控制器300对车门110上电子锁的状态进行监控,可准确获知当前车辆的实际状态,配合该车辆实际状态对红外探测器210进行启动,可在车辆的不同状态下对人员数量进行记录,再通过座舱控制器300反馈至显示器400中,以形成对驾驶员的提醒,可有效避免驾驶员发车时因疏漏造成人员被遗落的情况发生。
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驾驶人员管理装置还包括整车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可隐藏设置在车体100结构内部),该整车控制器与设置在车体100内的挂挡器500电路连接,且该整车控制器与若干车门110上的电子锁信号连接;整车控制器用于获取电子锁的状态以及挂挡器500的状态,整车控制器与座舱控制器300信号连接,从而可将电子锁的锁定状态以及挂挡器500的档位状态发送至座舱控制器300中,进而通过座舱控制器300与红外探测器210进行联控。
当汽车启动时,车门110的关闭情况和车辆的档位状况均可反应司机的操作意图,例如,当司机准备发车时,必要步骤是将车门110关闭,并进行锁闭,同时改变挂挡器500的档位,使汽车电路处于连通状态,在以上情况发生时,司机的驾驶意图被确定,通过整车控制器将挂挡器500的档位状况、若干电子锁的锁定状态发送至座舱控制器300,通过座舱控制器300对红外探测器210进行启动,可实现在该状态下的一次人员检测,从而对驾驶员进行人员管理的提醒。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红外探测器210中设置自动控制开关,该自动控制开关用于自主控制红外探测器210开启,从而实现智能化的人员检测过程,具体地,该自动控制开关与若干电子锁以及挂挡器500信号连接,或自动控制开关与整车控制器电路连接;在实际的判定过程中,依据上述汽车启动前必要的操作步骤,具体可限定为党挂挡器500的档位为开启,且若干车门110上的电子锁为锁定状态时,该自动控制开关开启。
为使本实用新型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的启动更为智能化,针对上述驾驶员对车门110和挂挡器500的必要操作过程,限定了自动控制开关的开启条件,在满足上述条件时,自动控制开关自动开启红外探测器210,可实现自动化的操作,避免人为处理存在的不确定性,因此可实现智能检测人员数量变化的效果,为驾驶员进行提示。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整车控制器与座舱控制器300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
控制器局域网络即CAN通信,全称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CAN通信通过两根线连接,按照CAN通信的标准读写数据。各个部分遵循同样的协议,每部分对应不同的ID号,以相同的波特率收发数据。每帧数据包含0-8字节及ID及CRC校验码等,通信速度快,距离远,且可靠性高。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整车控制器用于获取挂挡器500的档位信息以及若干车门110上电子锁的锁定信号,因此其数据量较小,通过CAN通信可保证传输信号的稳定性,减小信号输送过程中的损耗,避免外界干扰,从而保证信号传输的准确性。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红外探测器210与座舱控制器300通过集电极开漏总线连接。
集电极开漏总线即为LIN通信,全称为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LIN通信采用单主多从的组网方式,无CAN总线那样的仲裁机制,最多可连接16个节点(1主15从),其对硬件要求简单,仅需UART/SCI 接口,辅以简单驱动程序便可实现 LIN 协议。故几乎所有的MCU均支持LIN,不需要单独的晶振,便能完成主、从节点的同步,硬件成本大幅降低,仅使用一根信号线便可完成信息的传输,即所谓的单总线设备,LIN 网络中新节点的加入,对网络中其他原有节点的软硬件设计不会造成影响,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可便于用户增减软硬件从而进行个性化的定制,满足稳定性要求的同时可有效降低成本并提高适用性。
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红外探测器210嵌合设置在车体100内部的后视镜200上,且红外探测器210与后视镜200转动连接,当后视镜200转动时,红外探测器210反向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使红外探测器210实现对车体100内部人员全面的监测效果,可将红外探测器210嵌合设置在车体100内部的后视镜200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现有技术中车体100内部的后视镜200位于前挡风玻璃的上方,由于红外探测器210具有一定角度的检测视角,可实现以俯视状态对前、后排座椅布局进行囊括,在该红外探测器210的布置下,可减小车体100外侧物体对检测过程的影响,从而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由于在不同的路况以及行驶状态下,存在驾驶员对后视镜200的角度进行调节的情况,因此为避免调节后的车内后视镜200改变了红外探测器210的检测视角,导致检测视角无法囊括车内所有座椅位置的情况发生,在本实施例中将红外探测器210转动嵌合在车体100内的后视镜200上,并可在车体100内的后视镜内部设置联动调节结构,从而在当驾驶员水平转动后视镜200时,红外探测器210可同步反向转动,从而确保红外探测器210的检测视角不会产生过大改变,以保证检测范围的稳定性。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红外探测器210嵌合设置在车体100一侧的后视镜200上,且所述红外探测器210与后视镜200转动连接,当后视镜200转动时,红外探测器210反向同步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为使红外探测器210具有对车内更广阔的检测视角,可将红外探测器210嵌合设置在车体100一侧的后视镜200处,在此情况下,红外探测器210的检测视角在水平面上呈三角形向车体100的内部辐射,可对车体100内的座椅布局进行囊括,且在该视角下,可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位置重合,从而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由于后视镜200具有变化性,例如驾驶员人为调整或因外物剐蹭导致后视镜200位置变化,为避免后视镜200位置变化后红外探测器210失去原本监测视角,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在后视镜200与红外探测器210的联动位置添加联动机构,使后视镜200发生转动时,红外探测器210反向同步转动,从而在实际使用时,可使红外探测器210相对车体100的检测视角固定,防止因后视镜200位置变化导致红外探测器210存在检测死角的情况发生。
具体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红外探测器210设置在远离驾驶员座椅一侧的后视镜200上,红外探测器210对应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与驾驶员位置的座椅对应,第二限位部与车体100尾端且位于红外探测器210同侧的座椅对应。
通过在红外探测器210水平方向的两侧设置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可对红外探测器210的两侧极限探测位置进行限制,从而避免产生误检测的情况(将车体100外侧的人体也计入人员变化数量中),同时,在实际设置时,通过对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作为基准,使第一限位部与驾驶员位置的座椅对应,第二限位部与车体100尾端的座椅对应,可便于安装人员准确安装红外探测器210的位置,从而提高组装过程的防呆性,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角度限制,使红外探测器210的检测角度集中在前车窗水平向后以及后排座椅向另一侧倾斜延伸的区间范围内,实现对检测位置的限制,有利于提高检测精度。
如图1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显示器400与驾驶员位置的座椅相对设置。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由于驾驶员为驾驶人员管理的主导人员,因此在对人员数量进行校对后,其首要目的是准确、及时地通知驾驶员,将显示器400设置在与驾驶员座椅的相对位置,可便于驾驶员直观获取相关资讯,进而及时了解人员变化状况,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器400可与现有技术中汽车的中控屏进行整合,以实现在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情况下安装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
具体地,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显示器400包括扬声器,扬声器与显示器400电路连接。
这样设置的好处在于,将扬声器安装在显示器400上,播放与显示器400同步的语音提醒,可实现在视觉、听觉两个层面对驾驶员进行提醒,从而进一步保证驾驶员在启动车辆阶段可获取关于人员校对的相关提醒,避免出现遗漏乘客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显示器400中,还可内置智能地图,该智能地图除具有导航作用外,还具有为旅程范围进行限定的效果,当智能地图开启后,在预设的路线形式过程中使上述红外探测器210处于待机、以及自动开启状态,从而可实现在驾驶员规定的行驶过程中启动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可使该装置启闭自由,智能化使用。
如图2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公开了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的连接关系图,在驾驶人员管理系统下,座舱控制器300与红外探测器210连接,可用于控制红外探测器210启动或获取红外探测器210检测的人员数量信息,座舱控制器300与智能地图连接,可用于通过智能地图中的路程限定对红外探测器210的启动时间进行限定,实现智能化的人员检测,座舱控制器300与整车控制器连接,整车控制器获取挂挡器500的档位信息以及各个车门110电子锁的锁定状态,从而对驾驶员的行为意图进行判定,以形成对红外探测器210开启条件的限定。
如图3所示,具体的,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公开了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的实际使用过程如下:
驾驶员开启行车导航,并根据自身需求开启“驾乘人员检测”模式;
座舱控制器300在获取到“驾乘人员检测”模式开启后,查询整车档位状态和车门110门锁状态;当检测到车辆处于ON/开启档位时,且若干车门110的电子锁均处于锁定状态下,发送命令开启红外探测器210,红外探测器210立即检测车体100内驾乘人员的数量,并将获取的信息反馈给座舱控制器300,座舱控制器300通过获取到的信息记录当前人员数量和位置信息,并将当前人员数量设置为初始人数。
当座舱控制器300检测到车辆在行驶途中存在预定时间的停止,在重新检测到整车处于ON/开启档位时,且若干车门110的电子锁均处于锁定状态下,重新开启红外探测器210,对当前车体100内部的驾乘人员数量进行检测,并将获取的信息反馈至座舱控制器300中,座舱控制器300将当前人员数量信息与初始人数进行对比,计算差值X;
当差值X为0时,可通过显示器400以及扬声器进行播报,例如“乘客已全部上车”;
当差值X为负值时,说明此时人员数量减少,通过显示器400以及扬声器进行播报,例如“当前有X人未上车,请驾驶员确认”;此外,还可通过软件设置额外的确认选项,例如1、乘客已下车;2、等待乘客上车,并通过显示器400以及扬声器进行播报。
当差值X为正值时,说明此时人员数量增多,则通过显示器400以及扬声器进行播报,例如“当前乘客增加X人,驾乘人员初始人数增加X,请驾驶员确认身份”,并记录人员变化的地点。
当车辆到达智能导航设定的终点时,显示器400中播报此次形成人员变化的情况和地点。
综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智能汽车,该智能汽车包括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项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该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具体包括:车体,车体包括若干车门,车门上设置有电子锁;红外探测器,红外探测器设置在车体上,且红外探测器与设置在车体内的若干座椅位置对应,红外探测器用于检测人员数量;座舱控制器,座舱控制器与红外探测器信号连接,且与若干电子锁信号连接;显示器,显示器与座舱控制器电路连接,显示器用于显示人员管理情况。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车体的若干车门处设置电子锁,并在车体上设置红外探测器,通过座舱控制器获取车门状态并控制红外探测器对人员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反馈至显示器上,可用于在行程中对乘员的人员变化数量进行监控并提醒,有效避免乘客在行程途中被遗忘的情况发生。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以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但本实施例的应用并不以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结构为限,也可以应用到其它类似工件的生产和使用中。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包括:
车体,所述车体包括若干车门,所述车门上设置有电子锁;
红外探测器,所述红外探测器设置在所述车体上,且所述红外探测器与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若干座椅位置对应,所述红外探测器用于检测人员数量;
座舱控制器,所述座舱控制器与所述红外探测器信号连接,且与若干所述电子锁信号连接;
显示器,所述显示器与所述座舱控制器电路连接,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人员管理情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驾驶人员管理装置还包括:
整车控制器,所述整车控制器与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挂挡器电路连接;
所述整车控制器与若干所述车门上的所述电子锁信号连接;
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座舱控制器信号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检测所述挂挡器的档位状态、若干所述电子锁的锁定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包括自动控制开关,所述自动控制开关与若干所述电子锁以及所述挂挡器信号连接,或,所述自动控制开关与所述整车控制器电路连接;
当所述挂挡器的档位为开启,且若干所述车门上的电子锁为锁定状态时,所述自动控制开关开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车控制器与所述座舱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与所述座舱控制器通过集电极开漏总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嵌合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后视镜上;或,所述红外探测器嵌合设置在所述车体一侧的后视镜上;
且所述红外探测器与所述后视镜转动连接;
所述后视镜转动时,所述红外探测器反向同步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探测器设置在远离驾驶员座椅一侧的后视镜上;
所述红外探测器对应水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
所述第一限位部与驾驶员位置的所述座椅对应;
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车体尾端且位于与所述红外探测器同侧的所述座椅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与驾驶员位置的所述座椅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与所述显示器电路连接。
10.一种智能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汽车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
CN202321649732.4U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及智能汽车 Active CN2200536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9732.4U CN220053651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及智能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49732.4U CN220053651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及智能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3651U true CN220053651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21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49732.4U Active CN220053651U (zh) 2023-06-27 2023-06-27 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及智能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36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849150B1 (en) Secure open api for a vehicle
CN111391858A (zh) 一种智能座舱系统控制方法、系统及汽车
CN209852175U (zh) 车载显示屏控制装置及车辆
CN113219951A (zh) 一种汽车的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0962716A (zh) 汽车座椅自动加热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55132A (zh) 一种乘客侧娱乐影音显示屏自动调节系统与方法
CN114071841B (zh) 车辆氛围灯控制系统和方法、车辆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124048A (zh) 车载香薰控制系统及车载香薰
CN112092583A (zh) 车载香薰控制系统及车载香薰
US202303912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vehicle power modes
US2023007343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ulti-zoned vehicle wake up
CN220053651U (zh) 一种基于红外的驾驶人员管理装置及智能汽车
CN107933461B (zh) 基于单摄像头的车内识别融合装置及方法
CN111547003A (zh) 一种儿童乘员保护系统
CN116160980A (zh) 一种用于亲子出行的智能座舱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859152B (zh) 一种自动遮阳装置控制方法
CN214752196U (zh) 一种车用生命体遗留监测系统
CN113409543A (zh) 一种车内小孩照看系统及方法
CN112078339A (zh) 车载香薰控制系统及车载香薰
US20190236388A1 (en) Occupant monitoring device for vehicle
CN220332619U (zh) 车辆控制系统和车辆
CN219903983U (zh) 车辆睡眠辅助系统及车辆
CN116047792A (zh) 一种调节车内环境的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2026490B (zh) 车舱自动分隔方法及系统
CN217623436U (zh) 车辆及车辆的控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