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52785U - 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52785U
CN220052785U CN202321692702.1U CN202321692702U CN220052785U CN 220052785 U CN220052785 U CN 220052785U CN 202321692702 U CN202321692702 U CN 202321692702U CN 220052785 U CN220052785 U CN 22005278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cable
extrusion
cooling
pipe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9270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玲
颜吉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Jindong Cab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Jindo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Jindong Cab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Jindong Cab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9270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5278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5278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5278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包括预处理模块、预热模块、挤塑模具、物料挤出模块和冷却模块,缆线依次穿预处理模块、预热模块、挤塑模具和冷却模块,所述挤塑模具的物料进口连通有能够向其所限定的挤塑模腔中输入熔融绝缘物料的所述物料挤出模块,所述预热模块按照构建第一螺旋管路的方式套设在缆线上,所述预热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循环模块的第一循环管路与所述冷却模块的冷却液腔连通;所述物料挤出模块的螺旋盘管通过所述循环模块的第二循环管路与所述预热模块的第二螺旋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与第二螺旋管路共轴线设置。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缆线进行预处理和利用加热和冷却环节所逸散和转移的热量对缆线进行预加热。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壳层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是用以传输电能、信息和实现电磁能转换的线材产品,电线电缆作为电力传输的主要载体,广泛应用于电器装备、照明线路、家用电器等方面。为了确保电线电缆的安全使用,需要在其表面包裹绝缘护套,绝缘护套通常采用挤塑成型的方式包覆在电线电缆的外侧,为电缆提供保护功能。电缆在生产的时候,通常需要用到挤出设备,进而将电缆的外部防护套进行挤出成型,进而便于防护套固定保护电缆;电缆从挤出设备挤入到成型模具内均匀地包覆在电线上。
目前,在进行电缆外附壳层的加工时,都采用挤压式工艺将熔融塑料挤出在电缆缆芯上,并对挤塑成型的绝缘护套进行冷却处理便于绝缘护套的快速成型。现有专利采用的冷却装置大部分是对挤塑成型的电缆进行浸泡式冷却来对注塑成型的电缆进行冷凝固化,但是单独水冷系统在持续工作一定时间后随着热量的累计而导致其冷凝效果逐渐变差。此外,部分生产工艺为了保证冷却的有效性会利用持续流动的水体环境进行冷却,但是其对水资源的浪费较为严重,尤其是该类设备会造成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被大量浪费,增大了生产成本,此外,现有的注塑设备缺乏对注塑成型前的缆线进行预处理,致使绝缘壳层在缆线上的附着强度差,且绝缘壳层的厚度会受到缆线表面存在杂质的影响而不均匀,塑形质量和效果差。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实用新型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缆线进行预处理和利用加热和冷却环节所逸散和转移的热量对缆线进行预加热,以提升绝缘壳层与缆线的粘附强度以及绝缘壳层的塑形效果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以解决现有壳层注塑设备在热熔绝缘物料过程中存在大量热量逸散浪费,并且冷凝固化电缆时所转移的热量直接外排而造成的能源损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包括预处理模块、预热模块、挤塑模具、物料挤出模块和冷却模块,其中,缆线依次穿所述预处理模块、预热模块、挤塑模具和冷却模块,所述挤塑模具的物料进口连通有能够向其所限定的挤塑模腔中输入熔融绝缘物料的所述物料挤出模块,所述预热模块按照构建第一螺旋管路的方式套设在缆线上,并且所述预热模块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循环模块的第一循环管路与所述冷却模块的冷却液腔连通;所述物料挤出模块的螺旋盘管通过所述循环模块的第二循环管路与所述预热模块的第二螺旋管路连通,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管路与第二螺旋管路共轴线设置。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冷却模块包括风冷机构、所述冷却液腔、进液机构、升降抵压轮、排出口和过滤件,所述风冷机构与所述冷却液腔串联,以使得在所述挤塑模具中挤塑成型的电缆能够依次穿过所述风冷机构与所述冷却液腔而完成双重冷凝处理;具有轴向上端开口的所述冷却液腔的上方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输出管路连通的所述进液机构,并且所述冷却液腔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输入管路连通的所述排出口,以使得所述第一螺旋管路、第一循环管路及冷却液腔共同形成热量循环管路。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抵压轮悬置在所述冷却液腔的上方,并且至少部分轮体置入所述冷却液腔所存储的冷凝液中,以限定被所述升降抵压轮所抵压限位的电缆穿过所述冷却液腔所存储的冷凝液;所述进液机构设于所述升降抵压轮的上游;所述排出口的输入端设置有能够对冷却冲洗所产生的杂质进行拦截的过滤件。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挤塑模具包括缆线进口、物料进口、定位组件和成型模具,其中,所述缆线进口与物料进口在所述成型模具的模腔中汇流,并且所述缆线进口与所述成型模具之间设置有能够限定进入所述成型模具的线缆的对中位置的所述定位组件。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组件包括定位支撑座、弹性件、弹性支撑杆、第一弧面轮体和第二弧面轮体,其中,两个定位支撑座对称布设,以使得其座腔中通过所述弹性件所对向支撑的两个弹性支撑杆能够分别将第一弧面轮体和第二弧面轮体相互抵靠,以利用两个相互对接的半弧形的轮体径向外侧轮廓限定线缆的通行通道,从而定位穿入所述成型模具的线缆的位置;所述第一弧面轮体和第二弧面轮体的径向外侧轮体表面分别开设有相互适配的端面凹槽和端面凸槽。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物料挤出模块的搅拌腔的侧腔壁夹层中设置有所述螺旋盘管,所述搅拌腔中插设有被盖体所限位的传动轴,并且所述传动轴上间隔布设有多组搅拌桨叶和加热杆,所述传动轴贯穿所述盖体的轴向上端通过传动齿机构与安装在所述盖体上的旋转驱动电机传动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体上还设置有能够向所述搅拌腔中装载绝缘物料的物料进口;所述搅拌腔的轴向下端设置有能够将熔融后的绝缘物料定向输出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与所述物料进口连通。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风冷机构包括进气管、制冷板、风机、环形导气管和风嘴。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进液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输出管路连通的进液管,倾斜设置的所述进液管的倾斜下表面间隔布设有多个分流管,并且所述分流管的输出端设置有条形出口。
根据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所述循环模块的第一循环管路和第二循环管路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液流驱动泵;所述第一循环管路的输出管路上套设有能够对管体内输送的冷凝液进行降温的制冷模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循环模块的设置,使得物料挤出模块在加热绝缘物料所逸散的热量和冷却模块进行绝缘壳层冷凝固化所转移的热量能够被二次回收利用,从而降低了工装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浪费,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了工装的环保性,并且对冷凝液的热量循环利用提出了更适配工作的方案,使得冷凝液能够在持续工作过程中维持较低的温度以对注塑成型的电缆进行快速且有效地固化处理。此外,本申请通过将冷凝液纳入循环管路中,从而避免受绝缘材料污染的冷凝液危害环境,也消除了对化学物质过滤的废水处理系统的需求,降低了生产系统的整体成本。
本申请的预处理模块能够对绞合的缆体表面的毛刺等进行打磨以提升绞合线表面的平整度,并且打磨过程能够去除强力附着的杂物,从而使缆体表面仅存在轻质粘附的杂质,进而离子风的吹扫下去除线缆表面的静电的同时完成杂物的去除,以提升绝缘壳层的附着效果和质量。
本申请通过设置定位组件来限定限位的穿入位置,使得线缆能够保持对中位置,以使得其表面被注塑的绝缘壳层的厚度均匀,保证了生产质量。
本申请所设置的搅拌桨叶在搅拌物料的同时下压物料,使得热熔后的绝缘原料能够被下压驱动而从出料口排出,从而通过控制搅拌桨叶的搅拌速度即可调节热熔物料的输送速度。优选地,与搅拌桨叶同步旋转的加热杆能够在搅动过程中对状态持续变换的绝缘物料持续加热,从而保证物料受热的均匀性,保证绝缘物料被充分加热融化。
最后,本申请所构建的热量循环管路能够利用对注塑成型后的电缆进行冷凝成型处理的冷凝液对待注塑加工的缆线进行预热,以提升装置热量的使用率,降低生产时热能的耗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优选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优选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的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优选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的条形出口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优选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的打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优选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的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优选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优选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的环形导气管机风嘴的平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优选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的弧形出气口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预处理模块;2:预热模块;3:挤塑模具;4:物料挤出模块;5:冷却模块;6:循环模块;7:液流驱动泵;8:制冷模块;11:打磨组件;12:清洁组件;13:吸尘单元;111:支撑座;112:转轴;113:打磨轮;114:传动齿;115:打磨电机;116:弧形打磨槽;121:防静电离子风机;122:离子风流道;123:弧形出气口;21:第一螺旋管路;22:第二螺旋管路;31:缆线进口;32:物料进口;33:定位组件;34:成型模具;331:定位支撑座;332:弹性件;333:弹性支撑杆;334:第一弧面轮体;335:第二弧面轮体:336:端面凹槽;337:端面凸槽;41:搅拌腔;42:螺旋盘管;43:盖体;44:搅拌桨叶;45:传动轴;46:加热杆;47:旋转驱动电机;411:出料口;431:物料进口;51:风冷机构;52:冷却液腔;53:进液机构;54:升降抵压轮;55:排出口;56:过滤件;511:进气管;512:制冷板;513:风机;514:环形导气管;515:风嘴;531:进液管;532:分流管;533:条形出口;61:第一循环管路;62:第二循环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关于附图结构的描述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以下将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附图和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其包括预处理模块1预热模块2挤塑模具3物料挤出模块4冷却模块5循环模块6液流驱动泵7和制冷模块8。
根据图1-8所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缆线依次穿预处理模块1、预热模块2、挤塑模具3和冷却模块5。挤塑模具3的物料进口32连通有能够向其所限定的挤塑模腔中输入熔融绝缘物料的物料挤出模块4。预热模块2按照构建第一螺旋管路21的方式套设在缆线上,并且预热模块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循环模块6的第一循环管路61与冷却模块5的冷却液腔52连通,以实现热能的二次回收利用。物料挤出模块4的螺旋盘管42通过循环模块6的第二循环管路62与预热模块2的第二螺旋管路22连通。第一循环管路61与第二螺旋管路22共轴线设置。预处理模块1的输出端与预热模块2连接。预热模块2远离预处理模块1的输出端与挤塑模具3的缆线进口31连通。挤塑模具3的输出端还连接有能够对挤塑成型后的电缆进行冷凝成型的冷却模块5。在循环模块6的第一循环管路61和第二循环管路62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液流驱动泵7,以驱动热量循环管路中的液体在不同区段完成放热和吸热。第一循环管路61的输出管路上套设有能够对管体内输送的冷凝液进行降温的制冷模块8,制冷模块8为管体型制冷片。本申请通过循环模块6的设置,使得物料挤出模块4在加热绝缘物料所逸散的热量和冷却模块5进行绝缘壳层冷凝固化所转移的热量能够被二次回收利用,从而降低了工装生产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能源浪费,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提升了工装的环保性,并且对冷凝液的热量循环利用提出了更适配工作的方案,使得冷凝液能够在持续工作过程中维持较低的温度以对注塑成型的电缆进行快速且有效地固化处理。此外,本申请通过将冷凝液纳入循环管路中,从而避免受绝缘材料污染的冷凝液危害环境,也消除了对化学物质过滤的废水处理系统的需求,降低了生产系统的整体成本。
优选地,预处理模块1包括打磨组件11、清洁组件12和吹尘单元13。优选地,打磨组件11能够对穿入的缆线进行表面打磨以去除毛刺和强附着杂质。避免存在毛刺等尖锐边角料的缆线损坏后续注塑包覆的绝缘壳层。如图4所示,打磨组件11包括支撑座111、转轴112、打磨轮113、传动齿114、打磨电机115和弧形打磨槽116。具体地,支撑座111的开口中通过转轴112横向限定有能够对缆线表面进行摩擦打磨的打磨轮113。转轴112的一端贯穿支撑座111且通过传动齿114与打磨电机115传动连接,从而带动打磨轮113发生旋转以对其轮体表面的弧形打磨槽116所容纳的线缆的表面进行打磨。优选地,两个支撑座111对称设置,使得两个打磨轮113所存在的弧形打磨槽116能够形成一个线体通孔,以在两个打磨轮113发生旋转时对线缆表面以全接触的方式进行打磨加工,从而有效地消除线缆表面可能存在的毛刺和强附着杂物。优选地,清洁组件2包括防静电离子风机121、离子风流道122和弧形出气口123。进一步优选地,防静电离子风机121能够以离子吹洗方式去除线缆静电的同时去除表面附着的灰尘等杂物。优选地,防静电离子风机121选用现有技术所设计的防静电离子风棒,其所产生的强正离子风消除物体表面层的静电及脏物、尘土等。优选地,弧形出气口123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附图8,使得清洁组件2所产生的离子风能够有效地覆盖线缆的表面。优选地,清洁组件2的沿线缆对位设置能够对其所清理出的杂质进行定向外排的吹尘单元13。吹尘单元13能够在清洁组件12工作时产生定向输出气流,从而引导吹过线缆表面后的离子风携带杂质排出预处理模块1。预处理模块1能够对绞合的缆体表面的毛刺等进行打磨以提升绞合线表面的平整度,并且打磨过程能够去除强力附着的杂物,从而使缆体表面仅存在轻质粘附的杂质,进而离子风的吹扫下去除线缆表面的静电的同时完成杂物的去除,以提升绝缘壳层的附着效果和质量。
优选地,挤塑模具3包括缆线进口31、物料进口32、定位组件33和成型模具34。缆线进口31与物料进口32在成型模具34的模腔中汇流,并且缆线进口31与成型模具34之间设置有能够限定进入成型模具34的线缆的对中位置的定位组件33,以使得线缆能够被限定在成型模具34的中心线上,保证线缆的表面被附着上一个均匀厚度的注塑层。
如图5和6所示,定位组件33包括定位支撑座331、弹性件332、弹性支撑杆333、第一弧面轮体334和第二弧面轮体335。优选地,两个定位支撑座331对称布设,以使得其座腔中通过弹性件332所对向支撑的两个弹性支撑杆333能够分别将第一弧面轮体334和第二弧面轮体335相互抵靠,以利用两个相互对接的半弧形的轮体径向外侧轮廓限定线缆的通行通道,从而定位穿入成型模具34的线缆的位置。优选地,第一弧面轮体334和第二弧面轮体335的径向外侧轮体表面分别开设有相互适配的端面凹槽336和端面凸槽337,以限定两者滚动接触表面的接触准确性,从而有效地辅助限定线缆的穿入位置。优选地,成型模具可以直接选用例如公告号为CN115674625B所公开的挤塑模具。本申请通过设置定位组件33来限定限位的穿入位置,使得线缆能够保持对中位置,以使得其表面被注塑的绝缘壳层的厚度均匀,保证了生产质量。
优选地,物料挤出模块4包括搅拌腔41、螺旋盘管42、盖体43、搅拌桨叶44、传动轴45、加热杆46和旋转驱动电机47。优选地,物料挤出模块4的搅拌腔41的侧腔壁夹层中设置有螺旋盘管42。优选地,搅拌腔41中插设有被盖体43所限位的传动轴45,并且传动轴45上间隔布设有多组搅拌桨叶44和加热杆46。优选地,传动轴45贯穿盖体43的轴向上端通过传动齿机构与安装在盖体43上的旋转驱动电机47传动连接。优选地,盖体43上还设置有能够向搅拌腔41中装载绝缘物料的物料进口431。搅拌腔41的轴向下端设置有能够将熔融后的绝缘物料定向输出的出料口411,出料口411与物料进口32连通。本申请所设置的搅拌桨叶44在搅拌物料的同时下压物料,使得热熔后的绝缘原料能够被下压驱动而从出料口411排出,从而通过控制搅拌桨叶44的搅拌速度即可调节热熔物料的输送速度。优选地,与搅拌桨叶44同步旋转的加热杆46能够在搅动过程中对状态持续变换的绝缘物料持续加热,从而保证物料受热的均匀性,保证绝缘物料被充分加热融化。
优选地,冷却模块5包括风冷机构51、冷却液腔52、进液机构53、升降抵压轮54、排出口55和过滤件56。优选地,风冷机构51与冷却液腔52串联,以使得在挤塑模具3中挤塑成型的电缆能够依次穿过风冷机构51与冷却液腔52而完成双重冷凝处理。优选地,具有轴向上端开口的冷却液腔52的上方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循环管路61的输出管路连通的进液机构53。优选地,冷却液腔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与第一循环管路61的输入管路连通的排出口55,以使得第一螺旋管路21、第一循环管路61及冷却液腔52共同形成热量循环管路,从而使得热量循环管路能够利用对注塑成型后的电缆进行冷凝成型处理的冷凝液对待注塑加工的缆线进行预热,以提升装置热量的使用率,降低生产时热能的耗费。优选地,升降抵压轮54悬置在冷却液腔52的上方,并且至少部分轮体置入冷却液腔52所存储的冷凝液中,以限定被升降抵压轮54所抵压限位的电缆穿过冷却液腔52所存储的冷凝液。优选地,进液机构53设于升降抵压轮54的上游。优选地,排出口55的输入端设置有能够对冷却冲洗所产生的杂质进行拦截的过滤件56。
优选地,风冷机构51包括进气管511、制冷板512、风机513、环形导气管514和风嘴515。优选地,进气管511的输出端与环形导气管514连通。如图7所示,环形导气管514的径向内侧表面环向间隔布设有若干面向在环形导气管514内穿行的电缆的风嘴515。优选地,进气管511的管体内横向间隔布设若干与外接电源连通的制冷板512。优选地,进气管511内还设置有能够驱动气流定向流动的风机513,制冷板512能够对被风机513所牵引而定向输送的气流进行降温冷却。
如图2和3所示,进液机构53包括与第一循环管路61的输出管路连通的进液管531。优选地,倾斜设置的进液管531的倾斜下表面间隔布设有多个分流管532,并且分流管532的输出端设置有条形出口533。优选地,条形出口533按照其截面宽度大于或等于电缆横截面直径的方式设置,并且多个并联的分流管532所连通的条形出口533共线布设,以对注塑成型的电缆进行多次液淋冷凝成型处理。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均为说明性而并非构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在全文中,“优选地”所引导的特征仅为一种可选方式,不应理解为必须设置,故此申请人保留随时放弃或删除相关优选特征之权利。

Claims (10)

1.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其特征在于,
包括预处理模块(1)、预热模块(2)、挤塑模具(3)、物料挤出模块(4)和冷却模块(5),其中,
缆线依次穿所述预处理模块(1)、预热模块(2)、挤塑模具(3)和冷却模块(5),
所述挤塑模具(3)的物料进口(32)连通有能够向其所限定的挤塑模腔中输入熔融绝缘物料的所述物料挤出模块(4),
所述预热模块(2)按照构建第一螺旋管路(21)的方式套设在缆线上,并且所述预热模块(2)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通过循环模块(6)的第一循环管路(61)与所述冷却模块(5)的冷却液腔(52)连通;
所述物料挤出模块(4)的螺旋盘管(42)通过所述循环模块(6)的第二循环管路(62)与所述预热模块(2)的第二螺旋管路(22)连通,并且所述第一循环管路(61)与第二螺旋管路(22)共轴线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模块(5)包括风冷机构(51)、所述冷却液腔(52)、进液机构(53)、升降抵压轮(54)、排出口(55)和过滤件(56),
所述风冷机构(51)与所述冷却液腔(52)串联,以使得在所述挤塑模具(3)中挤塑成型的电缆能够依次穿过所述风冷机构(51)与所述冷却液腔(52)而完成双重冷凝处理;
具有轴向上端开口的所述冷却液腔(52)的上方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61)的输出管路连通的所述进液机构(53),并且所述冷却液腔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61)的输入管路连通的所述排出口(55),以使得所述第一螺旋管路(21)、第一循环管路(61)及冷却液腔(52)共同
形成热量循环管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抵压轮(54)悬置在所述冷却液腔(52)的上方,并且至少部分轮体置入所述冷却液腔(52)所存储的冷凝液中,以限定被所述升降抵压轮(54)所抵压限位的电缆穿过所述冷却液腔(52)所存储的冷凝液;
所述进液机构(53)设于所述升降抵压轮(54)的上游;
所述排出口(55)的输入端设置有能够对冷却冲洗所产生的杂质进行拦截的过滤件(5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塑模具(3)包括缆线进口(31)、物料进口(32)、定位组件(33)和成型模具(34),其中,
所述缆线进口(31)与物料进口(32)在所述成型模具(34)的模腔中汇流,并且所述缆线进口(31)与所述成型模具(34)之间设置有能够限定进入所述成型模具(34)的线缆的对中位置的所述定位组件(33)。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组件(33)包括定位支撑座(331)、弹性件(332)、弹性支撑杆(333)、第一弧面轮体(334)和第二弧面轮体(335),其中,
两个定位支撑座(331)对称布设,以使得其座腔中通过所述弹性件(332)所对向支撑的两个弹性支撑杆(333)能够分别将第一弧面轮体(334)和第二弧面轮体(335)相互抵靠,以利用两个相互对接的半弧形的轮体径向外侧轮廓限定线缆的通行通道,从而定位穿入所述成型模具(34)的线缆的位置;
所述第一弧面轮体(334)和第二弧面轮体(335)的径向外侧轮体表面分别开设有相互适配的端面凹槽(336)和端面凸槽(337)。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挤出模块(4)的搅拌腔(41)的侧腔壁夹层中设置有所述螺旋盘管(42),
所述搅拌腔(41)中插设有被盖体(43)所限位的传动轴(45),并且所述传动轴(45)上间隔布设有多组搅拌桨叶(44)和加热杆(46),所述传动轴(45)贯穿所述盖体(43)的轴向上端通过传动齿机构与安装在所述盖体(43)上的旋转驱动电机(47)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43)上还设置有能够向所述搅拌腔(41)中装载绝缘物料的物料进口(431);
所述搅拌腔(41)的轴向下端设置有能够将熔融后的绝缘物料定向输出的出料口(411),所述出料口(411)与所述物料进口(32)连通。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冷机构(51)包括进气管(511)、制冷板(512)、风机(513)、环形导气管(514)和风嘴(515)。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机构(53)包括与所述第一循环管路(61)的输出管路连通的进液管(531),倾斜设置的所述进液管(531)的倾斜下表面间隔布设有多个分流管(532),并且所述分流管(532)的输出端设置有条形出口(533)。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循环模块(6)的第一循环管路(61)和第二循环管路(62)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液流驱动泵(7);
所述第一循环管路(61)的输出管路上套设有能够对管体内输送的冷凝液进行降温的制冷模块(8)。
CN202321692702.1U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 Active CN22005278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2702.1U CN220052785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92702.1U CN220052785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52785U true CN22005278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88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92702.1U Active CN220052785U (zh) 2023-06-30 2023-06-30 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5278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76218B (zh) 一种无熔接痕的小口径管材挤出成型方法及装置
CN220052785U (zh) 一种电缆绝缘壳层挤出工装
CN210174152U (zh) 塑料高效挤出设备
CN219028088U (zh) 一种水环热切造粒机
CN110757779A (zh) 一种泡棉管成型设备
CN116786673A (zh) 一种风机叶轮旋压压紧设备
CN201006552Y (zh) 缩管机
CN108486344B (zh) 一种便于传送和退火的不锈钢退火炉
CN114438297B (zh) 铝型材在线水冷淬火装置及铝型材生产线
CN210651848U (zh) 一种吸塑成型装置
CN210552928U (zh) 一种塑料挤出机电磁加热装置
CN102909854B (zh) 一种塑料管弯管设备
CN111883313A (zh) 一种电线电缆生产工艺
CN219486563U (zh) 一种电缆加工皮套热缩装置
JP3497137B2 (ja) 供給アーム
CN215880185U (zh) 一种规则合金坯料成型装置
CN213772453U (zh) 一种无纺布热轧辊
CN214556326U (zh) 一种铜线拉丝机用软化线芯的输线导向装置
CN220594054U (zh) 新型压花cpp膜生产装置
CN204053803U (zh) 一种抛光砂湿进干出循环挤出抛光设备
CN211758111U (zh) 一种热冲压原材料上料机构
CN116728666B (zh) 树脂瓦成型后处理装置
CN216267718U (zh) 双螺杆挤出机水冷拉条生产线断条装置
CN213006430U (zh) 用于编织管外胶挤出的挤出机
CN212843068U (zh) 一种带有余热回收机构的热处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