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7170U - 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7170U
CN220047170U CN202321398033.7U CN202321398033U CN220047170U CN 220047170 U CN220047170 U CN 220047170U CN 202321398033 U CN202321398033 U CN 202321398033U CN 220047170 U CN220047170 U CN 2200471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d
sedimentation tank
preventing device
chamber
leakage preve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80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海林
孙朝金
刘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Xinnongyuan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Xinnongyuan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Xinnongyuan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Xinnongyuan Water Treatm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80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71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71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71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包括:上挡泥板、单向流动板和导泥辊,沉淀池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连通的沉淀腔、传动腔和收集腔,多个所述上挡泥板沿水流方向均匀布置于沉淀腔内壁顶端,所述单向流动板连接于沉淀腔和传动腔之间,所述导泥辊转动连接于传动腔内壁,所述沉淀池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本实用新型在沉淀池内设置挡泥板,形成弯折的水流路线,延长污水流动路径,使污水中的污泥能够更有效的沉淀,防止污泥沉淀不完全就随水流流出,沉淀后的污泥由导泥辊快速运送至收集腔内,避免沉淀后的污泥在水流作用下上浮重新回到沉淀腔内,实现已沉淀污泥与污水的快速分离,有效提高了防跑泥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当污水沉淀池的处理负荷(水量和浓度)变大时可能出现跑泥现象,这种情况多数因为水量增加后,沉淀池的停留时间就缩短了,活性污泥来不及沉降就流出了沉淀池,由此产生跑泥。
申请号为202122366959.5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斜板填料的辐流沉淀池结构,包括沉淀池本体和中心管;沉淀池本体底部呈漏斗状结构,其底端连接排泥管,其上部设有溢流槽,溢流槽内连接出水管;中心管底端连接进水管,其上端转动连接有与中心管连通的转筒;转筒上开设有与沉淀池本体内连通的扩散孔;转筒底部安装有刮泥机构,溢流槽下侧设有斜板填料。此方案通过辐流、斜板和平流三级沉淀,延长了沉淀路线,大大增强污泥沉淀效果,无需投加絮凝剂,避免跑泥现象。但是此种方式将沉淀池本体底面的污泥刮到存放仓内,而存放仓与沉淀池本体连通,在污水流动时仍会发生污泥上浮的现象。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包括:
上挡泥板、单向流动板和导泥辊,沉淀池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连通的沉淀腔、传动腔和收集腔,多个所述上挡泥板沿水流方向均匀布置于沉淀腔内壁顶端,所述单向流动板连接于沉淀腔和传动腔之间,所述导泥辊转动连接于传动腔内壁,所述沉淀池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
优选的是,所述单向流动板上沿水流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锥形孔,所述锥形孔顶端的直径大于底端的直径。
优选的是,所述锥形孔布置于上挡泥板正下方。
优选的是,相邻所述上挡泥板之间设置有下挡泥板,所述下挡泥板与单向流动板连接,所述下挡泥板顶端的高度高于上挡泥板底端的高度。
优选的是,多个所述上挡泥板和下挡泥板形成挡泥板阶梯阵列,多个所述上挡泥板沿水流方向长度逐渐减小,多个所述下挡泥板沿水流方向长度逐渐增大。
优选的是,所述传动腔设置为圆柱形腔体,所述导泥辊外壁紧贴于传动腔表面,所述导泥辊转轴转动连接于沉淀池侧壁,所述沉淀池外侧壁连接有电机一,所述电机一输出端与导泥辊转轴一端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导泥辊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导泥槽。
优选的是,所述导泥槽开口端的尺寸不小于锥形孔底端的尺寸。
优选的是,所述收集腔内设置有刮泥单元,所述收集腔一侧连接有出泥管,所述刮泥单元包括:
刮泥板,所述刮泥板滑动连接于收集腔内壁,并且初始位置时所述刮泥板布置于远离出泥管的一侧;
绳轮支架,两个所述绳轮支架分别连接于沉淀池两侧,所述绳轮支架外侧连接有电机二;
绳轮,所述绳轮转动连接于绳轮支架上,且所述绳轮转轴与电机二的输出端连接;
拉绳,所述拉绳穿设刮泥板中心,且所述拉绳两端穿设沉淀池侧壁缠绕于绳轮上。
优选的是,所述拉绳上连接有限位块,两个限位块分别连接于刮泥板两侧。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沉淀池内设置挡泥板,形成弯折的水流路线,延长了污水流动路径,使污水中的污泥能够更有效的沉淀,防止污泥沉淀不完全就随水流流出,沉淀后的污泥经过单向流动板后,由导泥辊快速运送至收集腔内,避免沉淀后的污泥在水流作用下上浮重新回到沉淀腔内,实现已沉淀污泥与污水的快速分离,有效提高了防跑泥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污水流向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挡泥板阶梯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向流动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泥辊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挡泥板;2.下挡泥板;3.单向流动板;4.导泥辊;5.沉淀池;6.沉淀腔;7.传动腔;8.收集腔;9.出水管;10.锥形孔;11.电机一;12.导泥槽;13.出泥管;14.刮泥板;15.绳轮支架;16.电机二;17.绳轮;18.拉绳;19.限位块;20.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包括:
上挡泥板1、单向流动板3和导泥辊4,沉淀池5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连通的沉淀腔6、传动腔7和收集腔8,多个所述上挡泥板1沿水流方向均匀布置于沉淀腔6内壁顶端,所述单向流动板3连接于沉淀腔6和传动腔7之间,所述导泥辊4转动连接于传动腔7内壁,所述沉淀池5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20和出水管9。
所述单向流动板3上沿水流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锥形孔10,所述锥形孔10顶端的直径大于底端的直径。
所述锥形孔10布置于上挡泥板1正下方。
相邻所述上挡泥板1之间设置有下挡泥板2,所述下挡泥板2与单向流动板3连接,所述下挡泥板2顶端的高度高于上挡泥板1底端的高度。
多个所述上挡泥板1和下挡泥板2形成挡泥板阶梯阵列,多个所述上挡泥板1沿水流方向长度逐渐减小,多个所述下挡泥板2沿水流方向长度逐渐增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
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在使用时,将污水从进水管20送入沉淀池5的沉淀腔6内,污水在流动过程中与上挡泥板1发生碰撞,将污水中的污泥振荡后落在沉淀腔6底部,并且通过设置多个上挡泥板1,使污水经过折流后才能流出,延长了污水的流动路径,使污水中的污泥能够更有效的沉淀,落在沉淀腔6底部的污泥经过单向流动板3进入导泥辊4上方,然后转动导泥辊4将污泥移动至其下方,然后落入收集腔8内,防止水流量过大发生跑泥。
单向流动板3上设置锥形孔10,使污泥能够沿着锥形孔10内壁快速滑落。
锥形孔10布置在上挡泥板1正下方,使污泥能够沿着挡泥板1快速落在锥形孔10内,提高污泥的收集效率。
在相邻上挡泥板1之间设置下挡泥板2,使多个上挡泥板1和下挡泥板2形成连续弯折的水流路线,进一步延长污水的沉淀时间,提高沉淀效果。
多个上挡泥板1和多个下挡泥板2可以设置为不等长的形式,并且多个上挡泥板1的长度逐渐减小,多个下挡泥板2的长度逐渐增大,即对污水拦截的高度逐渐升高,对污泥的拦截能力逐渐提高,污水的沉淀效果更好。
下挡泥板2的顶面设置为锥形,避免污泥堆积在下挡泥板2顶面。
通过上述结构设计,在沉淀池5内设置挡泥板,形成弯折的水流路线,延长了污水流动路径,使污水中的污泥能够更有效的沉淀,防止污泥沉淀不完全就随水流流出,沉淀后的污泥经过单向流动板3后,由导泥辊4快速运送至收集腔8内,避免沉淀后的污泥在水流作用下上浮重新回到沉淀腔6内,实现已沉淀污泥与污水的快速分离,有效提高了防跑泥效果。
实施例2:
如图1、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传动腔7设置为圆柱形腔体,所述导泥辊4外壁紧贴于传动腔7表面,所述导泥辊4转轴转动连接于沉淀池5侧壁,所述沉淀池5外侧壁连接有电机一11,所述电机一11输出端与导泥辊4转轴一端连接。
所述导泥辊4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导泥槽12,所述导泥槽12开口端的尺寸不小于锥形孔10底端的尺寸。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
导泥辊4使用时,启动电机一11转动,驱动导泥辊4转动,当导泥辊4的导泥槽4开口与单向流动板3的锥形孔10对应时,污泥由锥形孔10进入到导泥槽4内;导泥辊4继续转动,传动腔7将装有污泥的导泥槽4封堵,避免污泥流出;导泥辊4转动至导泥槽4开口朝下时,污泥在重力作用下滑出进入收集腔8内,随着导泥辊4的转动,循环进行上述动作,从而实现了已沉淀污泥与污水的快速分离,避免污泥在水流作用下重新上浮。
通过设置多个导泥槽12,在导泥辊14转动一周时能够进行多次导泥操作,提高污泥分离效率。
导泥槽12开口端的尺寸不小于锥形孔10底端的尺寸,能够防止污泥落在导泥辊14外侧发生堵塞。
实施例3:
如图1、图6所示,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收集腔8内设置有刮泥单元,所述收集腔8一侧连接有出泥管13,所述刮泥单元包括:
刮泥板14,所述刮泥板14滑动连接于收集腔8内壁,并且初始位置时所述刮泥板14布置于远离出泥管13的一侧;
绳轮支架15,两个所述绳轮支架15分别连接于沉淀池5两侧,所述绳轮支架15外侧连接有电机二16;
绳轮17,所述绳轮17转动连接于绳轮支架15上,且所述绳轮17转轴与电机二16的输出端连接;
拉绳18,所述拉绳18穿设刮泥板14中心,且所述拉绳18两端穿设沉淀池5侧壁缠绕于绳轮17上。
所述拉绳18上连接有限位块19,两个限位块19分别连接于刮泥板14两侧。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
当沉淀池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收集腔8内的污泥收集,首先停止转动导泥辊4,将出泥管13与泵体连接,然后启动靠近出泥管13一侧的电机二16,电机二16带动绳轮17转动,将拉绳18缠绕在靠近出泥管13一侧的绳轮17上,拉动刮泥板14沿着收集腔8向出泥管13的一侧滑动,将收集腔8内的污泥刮下并推动至出泥管13,提高收集腔8的清理效果,当清理完成后,启动另一侧的电机二16反向转动,带动另一侧的绳轮17反向转动,使拉绳18拉动刮泥板14复位。电机二16不具有自锁功能,电机二16在不启动时,绳轮17能够自由转动。限位块19连接在刮泥板14两侧,能够将拉绳18与刮泥板14固定,防止刮泥板14移动时与拉绳18发生移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挡泥板(1)、单向流动板(3)和导泥辊(4),沉淀池(5)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连通的沉淀腔(6)、传动腔(7)和收集腔(8),多个所述上挡泥板(1)沿水流方向均匀布置于沉淀腔(6)内壁顶端,所述单向流动板(3)连接于沉淀腔(6)和传动腔(7)之间,所述导泥辊(4)转动连接于传动腔(7)内壁,所述沉淀池(5)两侧分别连接有进水管(20)和出水管(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流动板(3)上沿水流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锥形孔(10),所述锥形孔(10)顶端的直径大于底端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10)布置于上挡泥板(1)正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上挡泥板(1)之间设置有下挡泥板(2),所述下挡泥板(2)与单向流动板(3)连接,所述下挡泥板(2)顶端的高度高于上挡泥板(1)底端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上挡泥板(1)和下挡泥板(2)形成挡泥板阶梯阵列,多个所述上挡泥板(1)沿水流方向长度逐渐减小,多个所述下挡泥板(2)沿水流方向长度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腔(7)设置为圆柱形腔体,所述导泥辊(4)外壁紧贴于传动腔(7)表面,所述导泥辊(4)转轴转动连接于沉淀池(5)侧壁,所述沉淀池(5)外侧壁连接有电机一(11),所述电机一(11)输出端与导泥辊(4)转轴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泥辊(4)外壁沿圆周方向均匀开设有多个导泥槽(1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泥槽(12)开口端的尺寸不小于锥形孔(10)底端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腔(8)内设置有刮泥单元,所述收集腔(8)一侧连接有出泥管(13),所述刮泥单元包括:
刮泥板(14),所述刮泥板(14)滑动连接于收集腔(8)内壁,并且初始位置时所述刮泥板(14)布置于远离出泥管(13)的一侧;
绳轮支架(15),两个所述绳轮支架(15)分别连接于沉淀池(5)两侧,所述绳轮支架(15)外侧连接有电机二(16);
绳轮(17),所述绳轮(17)转动连接于绳轮支架(15)上,且所述绳轮(17)转轴与电机二(16)的输出端连接;
拉绳(18),所述拉绳(18)穿设刮泥板(14)中心,且所述拉绳(18)两端穿设沉淀池(5)侧壁缠绕于绳轮(1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18)上连接有限位块(19),两个限位块(19)分别连接于刮泥板(14)两侧。
CN202321398033.7U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 Active CN2200471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8033.7U CN220047170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8033.7U CN220047170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7170U true CN220047170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9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8033.7U Active CN220047170U (zh) 2023-06-05 2023-06-05 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71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31148B (zh) 一种高排量污水过滤机
CN201305491Y (zh) 一种净水机
CN114573168B (zh) 一种带有自动加药功能的污水处理设备
CN110093970B (zh) 一种自动化的下水道处理装置
CN220047170U (zh) 一种高负荷污水沉淀池的防跑泥装置
CN201304267Y (zh) 一种沙水净化机
CN211898635U (zh) 河水底泥日常保洁船
CN112316533A (zh) 环保污水处理系统用滤水清渣装置
CN211705996U (zh) 一种矩形高负荷沉降系统
CN110694323A (zh) 一种自动清理型地下工程施工用排污装置
CN216890598U (zh) 一种深度脱水的叠螺式污泥脱水机
KR20160022517A (ko) 수차가 구비된 침전지용 무동력 슬러지 배출장치
CN115650471A (zh) 一种工业废水净化装置
CN215782111U (zh) 一种智能生态型清淤沉淀装置
CN111515204B (zh) 一种污水池污泥清理装置
CN115140919A (zh) 一种市政管理用河道污泥处理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08043109A (zh) 一种工业废水中杂质过滤装置
CN211383929U (zh) 一种造纸用物化沉淀池
CN210278359U (zh) 一种斜板沉淀设备
CN111035972B (zh) 一种液下排液方式的沉淀池
CN111544959A (zh) 一种泥沙多级分离装置
CN111302458A (zh) 一种污水处理设备
CN117886485B (zh) 平板陶瓷干态膜净水设备
CN21977179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20003247U (zh) 一种环境污水固液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