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5996U - 一种冲击波球囊和可手持冲击波碎石治疗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冲击波球囊和可手持冲击波碎石治疗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5996U
CN220045996U CN202321620701.6U CN202321620701U CN220045996U CN 220045996 U CN220045996 U CN 220045996U CN 202321620701 U CN202321620701 U CN 202321620701U CN 220045996 U CN220045996 U CN 2200459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lloon
shock wave
catheter shaft
balloons
electr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20701.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锐
熊丹
李丰
杨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nover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enover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enover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Kenover Medical Technology Wu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20701.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59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59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59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波球囊和可手持冲击波碎石治疗装置,所述冲击波球囊可以包括导管轴,所述导管轴近端在于控制手柄连接;两个球囊,沿所述导管轴长度方向分布,所述两个球囊覆盖所述导管轴的部位设置多个电极;所述两个球囊内部用于填充液体,所述液体通过所述导管轴通入所述两个球囊;所述多个电极用于产生冲击波;所述两个球囊包括:大球囊和小球囊;所述小球囊设置在所述导管轴的远端;所述小球囊扩张后的直径小于所述大球囊扩张后的直径;所述小球囊内的电极和所述大球囊内的电极分别控制。可以减少医疗器械的应用,减少手术事故的发生,节约手术时间。

Description

一种冲击波球囊和可手持冲击波碎石治疗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冲击波球囊和可手持冲击波碎石治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剧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血管病情的发展使得血管壁中的斑块演变成钙沉积,产生钙化病变从而使动脉变窄,限制血流。钙化病变的血管段较为坚硬,顺应性较差。
斑块旋磨术则仅可处理血管内膜的浅层钙化,对中膜钙化、钙化结节或重度钙化“束手无策”,需要与其他器械配合使用。另一方面,该器械操作相对复杂,学习曲线长,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穿孔、心动过缓等。
这就导致介入相关器械通过钙化病变部位的难度较大,增加了PCI相关并发症的风险,如介入器械不能到达病变位置、支架脱落、导丝断裂、支架纵向压缩等,最终也影响了治疗效果。当血管出现钙化时,现有的主要常规做法是利用球囊进行扩张、支架植入、旋磨导管进行旋磨处理或采用旋切球囊对斑块进行旋切。然而,这些治疗方法有很明显的缺陷,常伴随血管损伤和并发症。如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过程中会产生血管内膜撕裂,这通常会造成血管内皮增生,产生再狭窄风险。
为了解决该难题,目前有一种将液电效应碎石技术应用在血管成形术中,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液体施加一定电场,液体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空化,空化产生的气泡瞬时坍塌,产生冲击波,从而达到在不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的前提下实现破碎钙化病变组织的目的。在使用中,球囊被推进到闭塞区域。然后首先用导电流体对球囊加压。一系列高电压脉冲被施加到球囊内的电极,每个脉冲都在导电流体中产生冲击波。冲击波穿过球囊壁进入闭塞处,使钙化斑块破裂。一旦钙化斑块破裂,球囊就可以被进一步扩张以撑开脉管。
对于严重钙化病变,其通道直径小于当前产品最小工作尺寸(如最小工作直径为2mm),球囊难以在折叠状态下完全张开,需要用其他器械配合使用,先进行预扩张处理,如采用旋磨治疗术将钙化部位旋磨扩孔,再将冲击波球囊置入,但对于中层或深层钙化病变,更小规格的冲击波球囊更适用。所以在遇到钙化严重的病变,通过狭窄的情况下需要分别至少进入两种器械才能完成一次手术,增加了手术时间,增加手术风险,同时也增加的手术的费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至少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波球囊,用于解决血管内通道狭窄的情况下需要分别至少进入两种器械才能完成一次手术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击波球囊,可以包括导管轴,所述导管轴近端与控制手柄连接;两个球囊,沿所述导管轴长度方向分布,所述两个球囊覆盖所述导管轴的部位设置多个电极;所述两个球囊内部用于填充液体,所述液体通过所述导管轴近入所述两个球囊内;所述多个电极用于产生冲击波;所述两个球囊包括:大球囊和小球囊;所述小球囊设置在所述导管轴的远端;所述小球囊扩张后的直径小于所述大球囊扩张后的直径;所述小球囊内的电极和所述大球囊内的电极分别控制。
可选地,所述导管轴包括:内管,所述多个电极设置在所述内管外周;外管,所述外管内设置有第一液体通道,用于使液体通过所述第一液体通道进入或排出所述两个球囊,扩充所述两个球囊。
可选地,所述控制手柄设置有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入口。
可选地,所述导管轴包括:内管,所述多个电极设置在所述内管外周;所述内管内设置有第二液体通道,用于使液体通过所述第二液体通道进入或排出所述小球囊;外管,所述外管内设置有第三液体通道,用于使液体通过所述第三液体通道进入或排出所述大球囊。
可选地,所述控制手柄设置有所述第二液体通道入口和所述第三液体通道入口。
可选地,所述控制手柄与所述导管轴的连接处通过海波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小球囊采用TPU材料制作;所述大球囊采用聚酰胺材质或聚醚嵌段聚酰胺制作。
大球囊和/或小球囊包围导管轴的至少部分区域,球囊内部用于填充导电流体;大球囊和/或小球囊的球囊壁外侧设有载药部和/或药物涂层,所述载药部和/或药物涂层用于容纳药物;用于释放载药部内的药物。
可选地,所述小球囊最大直径为0.1~2mm,所述大球囊最大直径为2~8mm。所述小球囊所能承受的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所述大球囊所能承受的压力大于2个大气压。
可选地,所述大球囊和所述小球囊之间的导管轴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采用聚酰胺制作。
可选地,还包括:多个显影环;所述多个显影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球囊内的内导管外表面,和所述连接管处。
本申请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冲击波的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可手持冲击波碎石治疗装置,还包括冲击波生成组件;所述导管向延伸;所述小球囊包围所述导管轴的至少部分区域,所述小球囊内部用于填充导电流体;所述冲击波生成组件包括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内电极、外电极护套及不导电绝缘层;所述第一电源线沿所述导管轴向延伸,与所述内电极连接;所述内电极位于所述小球囊内,所述内电极设置于所述导管轴的外侧面;所述不导电绝缘层环设于所述内电极外周,所述不导电绝缘层具有可供电流导通的第一电极孔;所述第二电源线沿所述导管轴向延伸,与所述外电极护套连接;所述外电极护套环设于所述不导电绝缘层外周,所述外电极护套上设有第二电极孔,所述第二电极孔的形状及位置与所述第一电极孔相适配;所述第二电极孔内能够产生冲击波;所述第二电极孔被配置为非圆形形状,所述第二电极孔具有第一延伸方向及第二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的长度不等。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击波球囊,导管轴为导管,导管外包裹两个球囊,两个球囊内设置有电极,两个球囊一大一小,分别为大球囊和小球囊;小球囊在导管的远端,小球囊的规格和尺寸较小,可以通过比较狭窄的血管。工作时候,先小球囊到达病变严重的狭窄的血管内,通过导管为小球囊冲液,液体可以是导电液体,然后控制小球囊内的电极释放冲击波,对狭窄的血管进行扩张。扩张后,血管的狭窄的血管内径会变大,这样大球囊再进入,再次对严重狭窄堵塞或钙化的血管进行处理。两个球囊内的电极可以分别控制,当小球囊进入病变血管内时,开启小球囊内的电极,对严重狭窄堵塞或钙化的血管进行治疗后,将小球囊内的电极关闭,再向远端移动导管,将小球囊伸出病变的血管;然后,大球囊进入病变的血管部分,大球囊进入病变血管部分时开启大球囊内的电极,治疗结束后先关闭大球囊内的电极。通过这样的一次性带有两个球囊的冲击波球囊,可以在狭窄的病灶处先预扩张,再使用大球囊进行治疗,通过一个器械就完了治疗,不需要多次换球囊,这样可以减少医疗器械的应用,改善装置的通过性,减少手术事故的发生,节约手术时间。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冲击波球囊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冲击波球囊的单通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冲击波球囊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冲击波球囊的双通道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冲击波球囊的双通道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用于生成冲击波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冲击波生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冲击波生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冲击波生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冲击波球囊,具体地,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导管轴为图中的导管,导管包括内管101和外管115,两个球囊是大球囊114和小球囊105,两个球囊一大一小,小球囊105在导管的远端,小球囊105的规格和尺寸相对于大球囊114较小,可以通过比较狭窄的血管。分别设置在外管115外,与外管115连接,形成两个封闭的空间,两个球囊内设置有电极,大球囊114内设置有四个电极109、110、111、112;小球囊105内设置2个电极103、104;其中电极的数量可以根据情况选择设置。工作时候,先小球囊105到达病变严重的狭窄的血管内,通过导管为小球囊105冲液,液体可以是导电液体,然后控制小球囊105内的电极103、104释放冲击波,对狭窄的血管进行扩张。扩张后,血管的狭窄的血管内径会变大,这样大球囊114再进入,再次对堵塞或钙化的血管进行处理。两个球囊内的电极可以分别控制,当小球囊进入病变血管内时,开启小球囊105内的电极,当小球囊105伸出病变血管内时关闭小球囊105内的电极;大球囊114进入病变血管内时开启大球囊114内的电极109、110、111、112,治疗结束后关闭大球囊114内的电极109、110、111、112。通过这样的一次性带有两个球囊的冲击波球囊,可以在狭窄的病灶处先预扩张,再使用大球囊进行治疗,通过一个器械就完了治疗,不需要多次换球囊,这样可以减少医疗器械的应用,减少手术事故的发生。两种规格大小的球囊组合在一根冲击波导管上,省去了医生更换导管的时间,缩短了手术时间和治疗成本。
在一些公开的实施例中,导管轴为图中的导管,导管包括内管101和外管115,内管101,所述多个电极设置在所述内管101外周;外管115,所述外管内设置有第一液体通道A,用于使液体通过所述第一液体通道A进入或排出所述两个球囊,扩充所述两个球囊。通过一个通道控制两个球囊,可以减少导管的直径,增加冲击波球囊的通过性。
在一些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控制手柄119设置有第一液体通道入口。在控制手柄119处设置有第一液体通道入口,可以适用注射器将液体通过第一液体通道入口注射进入第一液体通道A,进而将液体到达两个球囊,使两个球囊膨胀。当小球囊105完成预扩张后,通过第一液体通道A将液体排出,然后将大球囊114输送至病变处,再通过第一液体通道A冲液。这样通过一个通道就可以完成对两个球囊的控制,减少了导管的直径,增加了整体的通过性。
在一些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导管轴为图中的导管,导管包括内管101和外管115,内管101,所述多个电极设置在所述内管101外周;所述内管内还设置有第二液体通道B,用于使液体通过所述第二液体通道C进入或排出所述小球囊;外管115,所述外管内设置有第三液体通道C,用于使液体通过所述第三液体通道C进入或排出所述大球囊。第二液体通道B设置在外管115,用于给大球囊114冲液,第二液体通道C设置在内管101,用于给小球囊105冲液。两个球囊可以分别控制冲液,当小球囊105工作时,通过第三液体通道C为小球囊105冲液,大球囊114处于折叠状态,当小球囊完成后通过第三液体通道C将液体排出,然后大球囊114在折叠状态更有利于进入病灶处,当大球囊114进入病灶处时,再通过第二液体通道B对大球囊114冲液。这样分别控制两个球囊,更有利于球囊的通过,尤其是大球囊的通过。
在一些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控制手柄119设置有第二液体通道入口和三液体通道入口。在第二液体通道入口和三液体通道入口在控制手柄119处,便于操作者通过注射器控制两个球囊的冲液或回收液体。
在一些公开的实施例中,控制手柄119与导管轴的连接处通过海波管107连接。海波管107为金属材料,可以保证连接处一定的金属强度,便于控制导管的进入血管,和进入后的方向控制。
在一些公开的实施例中,小球囊105采用TPU材料制作;大球囊114采用聚酰胺材质或聚醚嵌段聚酰胺制作。小球囊105最大直径为0.1~2mm;大球囊114最大直径为2~8mm;小球囊所能承受的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大球囊114所能承受的压力大于2个大气压。小球囊105使用TPU材质最大为1~2mm,工作压力很低在1~2个大气压,而大球囊114使用聚酰胺材质或聚醚嵌段聚酰胺,规格为直径为2~4mm,工作压力为6bar,能够应对多种病变情况,通过前端增加超顺应性小球囊105可以对严重狭窄的深层钙化病变进行预扩张,再用近端较大尺寸的半顺应性球囊继续进行冲击波预扩张,最终达到治疗效果,可以应用于多种病变情况。
在一些公开的实施例中,还包括:多个显影环102、106、108、113;多个显影环102、106、108、113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球囊内的内管101外表面,和连接管107处。连接管107是两个球囊之间的连接管,在连接管107设置显影环106,关于确定两个球囊之间的距离。显影环102设置在内管101的远端,关于确定导管也就是导管轴的位置。连接管107采用聚酰胺制作,这种材料可以弯曲,可以适应于血管弯曲的环境。
在一些公开的实施例中,严重钙化病变的腔道的预处理一般需要多种规格的冲击波球囊导管,或者需要其他导管配合使用,手术时间较长,手术成本较高,无法做到一根冲击波球囊导管应对多种病变情况。小球囊105的工作压力很低,在充盈液体时,用很低的压力先使小球囊105充盈并贴紧病变部位,此时压力很低大球囊微微扩张。等到小球囊105扩张完毕再泄压,并使大球囊114进入病变部位,继续治疗。显影环102、106、108、113,起到显影作用,导丝113起到引导作用;101内管、小球囊105、大球囊114、外管115、连接管107、控制手柄119通过焊接和粘接链接在一起。小球囊105为超顺应性球囊、大球囊114为半顺应性球囊。
在一些公开的实施例中,如图6至图9所示,主要对生成冲击波的电极组件进行了改进;其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冲击波的装置,包括导管轴100、小球囊200及冲击波生成组件300;其中,导管轴100轴向延伸;小球囊200包围导管100的至少部分区域,小球囊200内部用于填充导电流体;冲击波生成组件300包括第一电源线310、第二电源线320、内电极330、外电极护套350及不导电绝缘层340;第一电源线310沿导管轴100轴向延伸,与内电极330连接;内电极330位于小球囊200内,内电极330设置于导管轴100的外侧面;不导电绝缘层340环设于内电极330外周,不导电绝缘层340具有可供电流导通的第一电极孔341;第二电源线320沿导管轴100轴向延伸,与外电极护套350连接;外电极护套350环设于不导电绝缘层340外周,外电极护套350上设有第二电极孔351,第二电极孔351的形状及位置与第一电极孔341相适配;第二电极孔351被配置为:当小球囊200填充有导电流体,且在内电极330和外电极护套350之间施加有电压时,电流按顺序从内电极330流到外电极护套350,产生冲击波;第二电极孔351被配置为非圆形形状,第二电极孔351具有第一延伸方向及第二延伸方向,第一延伸方向的长度与第二延伸方向的长度不等。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冲击波的装置,包括导管轴100、小球囊200及冲击波生成组件300;其中,导管轴100轴向延伸;小球囊200包围导管轴100的至少部分区域,小球囊200内部用于填充导电流体;冲击波生成组件300包括第一电源线310、第二电源线320、内电极330、外电极护套350及不导电绝缘层340;第一电源线310沿导管轴100轴向延伸,与内电极330连接;内电极330位于小球囊200内,内电极330设置于导管轴100的外侧面;不导电绝缘层340环设于内电极330外周,不导电绝缘层340具有可供电流导通的第一电极孔341;第二电源线320沿导管轴100轴向延伸,与外电极护套350连接;外电极护套350环设于不导电绝缘层340外周,外电极护套350上设有第二电极孔351,第二电极孔351的形状及位置与第一电极孔341相适配;第二电极孔351被配置为:当小球囊200填充有导电流体,且在内电极330和外电极护套350之间施加有电压时,电流按顺序从内电极330流到外电极护套350,产生冲击波;第二电极孔351被配置为非圆形形状,第二电极孔351具有第一延伸方向及第二延伸方向,第一延伸方向的长度与第二延伸方向的长度不等。大球囊在此未示出,大球囊的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
目前冲击波球囊的电极多为孔电极,电极产生的冲击波的方向和大小都是不可控的。
针对上述问题,在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冲击波的装置,如图6至图9所示该装置的结构包括导管轴100、小球囊200及冲击波生成组件300,其中,小球囊200包围导管轴100的至少部分区域,小球囊200内部能够填充导电流体,冲击波生成组件300设置于小球囊200内,并径向向外发射冲击波。
优选地,导管轴100轴向延伸,且由柔性材料制成,以便于通过曲折或狭窄的人体管腔。
优选地,导管轴100被配置为双层管状件,导电流体能够由双层管状件之间的内腔灌注进入小球囊200内。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导管轴100包括内管110及外管120,二者在远端固接,近端开放,二者之间具有环形腔道,导电流体由近端灌注进入环形腔;小球囊200设置于外管120的远端的部分区段,该区段能够充盈或塌缩,当灌注入导电流体时,小球囊200能够膨胀,并周向挤压人体管腔的内侧。
优选地,导管轴100的内管110用于输送导丝,以引导导管轴100在血管中的输送,在外管120的侧壁还能够进一步设有导丝出口,导丝出口由内管110和外管120组成,用于引导导丝最终由此穿出,以便于对导管轴100的输送操作;优选地,在导管轴100的近端还可以进一步设置导管座,导电流体可由导管座进行灌注。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由于盐可以增加流体的电导率,使其更容易传递电流,因此为了增强小球囊200的导电性能,导电流体选用含有高浓度盐的生理盐水。
此外,导电流体还要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化学稳定性,以确保小球囊200在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不良反应或损坏。因此,在选择导电流体时,还应考虑其对人体组织的刺激性、细胞毒性、溶解度、稳定性等因素,并进行必要的生物相容性和毒性测试,以确保流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上述生理盐水外,其他符合操作要求的导电流体均可被选择使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示例。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小球囊200及外管120可均使用尼龙或聚醚嵌段酰胺PEBAX材料制作,为了保证小球囊200在灌注入导电流体后的正常充盈,小球囊200处的材料厚度应不大于外管120的厚度;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整个导管轴100良好的推送性,内管110的结构强度大于外管120的结构强度,可选地,内管110可被配置为多层复合结构。
具体地,由于不同的患者具有不同的生理及病理状况,为了保证导管轴100能够输入到达病变位置、小球囊200能够与病变处的血管良好贴合以发挥作用,导管轴100与小球囊200的尺寸能够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自由裁决,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导管轴100在小球囊200的两端位置设置有标记带400,标记带400可以是一个或两个,用于显示小球囊200在人体内的位置。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冲击波生成组件300包括第一电源线310、第二电源线320、内电极330、外电极及不导电绝缘层340;冲击波生成组件300设置于内管110的外侧面,当小球囊200内灌注入导电流体后,冲击波生成装置与导电流体接触,向外释放冲击波。
优选地,第一电源线310沿导管轴100的轴向延伸,其远端与内电极330连接,近端轴向延伸至导管轴100近端,并用于与正极电连接;内电极330位于小球囊200内部,并设置于内管110的外侧壁;不导电绝缘层340环设于内电极330的外周,不导电绝缘层340用于将内电极330与外电极护套350进行绝缘隔离,具体地,在不导电绝缘层340上设有一个第一电极孔341,至少部分内电极330和/或第一电源线310暴露于第一电极孔341内,用于电流的导通;外电极护套350环设与不导电绝缘层340外周,第二电源线320与外电极护套350电连接,第二电源线320的近端轴向延伸至导管轴100近端,并能够与负极电连接。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在外电极护套350上设有第二电极孔351,第二电极孔351的形状、位置与第一电极孔341相对应,且第一电极孔341的开孔尺寸小于第二电极孔351的开孔尺寸,以保证不导电绝缘层340能够发挥其绝缘作用,具体地,第二电极孔351被配置为:当小球囊200内填充有导电流体,且在内电极330和外电极护套350之间施加有电压时,电流按顺序从内电极330流到外电极护套350,使得冲击波被引发。
优选地,第二电极孔351具有异形形状,包括椭圆形、长方形、圆弧形、梯形或其他非圆形形状,将第二电极孔351配置为非圆形的异形形状,能够使得从中被引发的冲击波更有针对性的向目标区域发射,以提高治疗的准确度。
具体地,传统的圆形电极孔可能难以完全覆盖病灶区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而非圆形的第二电极孔351可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形状和大小的病灶,从而提高治疗准确性。进一步地,第二电极孔351的形状还可以根据具体的病灶形态进行定制化的设计,使得治疗能够更加精准地作用于病变部位。
此外,非圆形的第二电极孔351设计还可以减少治疗过程中对正常组织的损伤,由于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形态各异,在进行传统圆形电极孔的治疗时,可能会误伤周围的正常组织,造成额外的损害,而采用非圆形电极孔设计,可以更加精准地控制治疗作用区域,从而有效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损伤风险。
更进一步地,非圆形的第二电极孔351设计还可以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相较于传统的圆形电极孔可能存在的电极脱落或失控等安全问题,采用非圆形的电极孔设计,可以更加稳定地固定电极,从而降低治疗过程中的不良事件风险。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呈异形形状的第二电极孔351的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2:1,具体地,第二电极具有第一延伸方向及第二延伸方向,具体地,将其长度方向定义为第一延伸方向,宽度方向定义为第二延伸方向;第二电极孔351的长度方向可以被配置为与导管轴100的长度方向平行,如图8,或者,第二电极孔351的长度方向可以被配置为与导管轴100的长度方向垂直,如图2,或者,第二电极孔351的长度方向可以被配置沿导管轴100的外周螺旋延伸,如图9。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孔351呈圆弧形,且其长度方向与导管轴100的长度方向垂直,进一步地,第二电极孔351的弧长大于导管轴100周长的1/3,以期在周向上发射更大角度的冲击波,以扩大治疗的范围。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第二电极孔351呈长方形,且其长度方向与导管轴100的长度方向平行,进一步地,其长度方向可根据外电极护套350的长度进行自由裁决,以期在轴向上发射更大长度的冲击波,以扩大治疗范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沿外电极护套350的周向可分布有至少两个第二电极孔351,与之相匹配的,在不导电绝缘层340的相应位置亦开设有第一电极孔341,周向相邻设置的第二电极孔351可以具有相同的形状,亦可具有不同的形状,以期扩大治疗的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用于生成冲击波的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小球囊200内填充导电流体,使得内部一侧的内电极330与外部一侧的外电极护套350之间形成导电通道,然后,通过第一电源线310和第二电源线320在内电极330与外电极护套350之间施加电压,从而使电流按顺序从内电极330流到外电极护套350,生成冲击波,具体地,内电极330和外电极护套350之间的电压可调,以实现对冲击波强度的调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管轴,所述导管轴近端与控制手柄连接;
两个球囊,沿所述导管轴长度方向分布,所述两个球囊覆盖所述导管轴的部位设置多个电极;
所述两个球囊内部用于填充液体,所述液体通过所述导管轴进入所述两个球囊内;
所述多个电极用于产生冲击波;
所述两个球囊包括:大球囊和小球囊;
所述小球囊设置在所述导管轴的远端;所述小球囊扩张后的直径小于所述大球囊扩张后的直径;
所述小球囊内的电极和所述大球囊内的电极分别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轴包括:
内管,所述多个电极设置在所述内管外周;
外管,所述外管内设置有第一液体通道,用于使液体通过所述第一液体通道进入或排出所述两个球囊,扩充所述两个球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手柄设置有所述第一液体通道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管轴包括:
内管,所述多个电极设置在所述内管外周;所述内管内设置有第二液体通道,用于使液体通过所述第二液体通道进入或排出所述小球囊;
外管,所述外管内设置有第三液体通道,用于使液体通过所述第三液体通道进入或排出所述大球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手柄设置有所述第二液体通道入口和所述第三液体通道入口。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手柄与所述导管轴的连接处通过海波管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球囊采用TPU材料制作;
所述大球囊采用聚酰胺材质或聚醚嵌段聚酰胺制作;
所述大球囊和所述小球囊之间的导管轴为连接管;
所述连接管采用聚酰胺制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
所述小球囊最大直径在0.1~2mm之间;
所述大球囊最大直径在2~8mm之间;
所述小球囊所能承受的压力大于1个大气压;
所述大球囊所能承受的压力大于2个大气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显影环;
所述多个显影环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球囊内的内导管外表面,和所述连接管处。
10.一种可手持冲击波碎石治疗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冲击波球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冲击波生成组件;
所述冲击波生成组件包括第一电源线、第二电源线、内电极、外电极护套及不导电绝缘层;
所述第一电源线沿所述导管轴向延伸,与所述内电极连接;
所述内电极位于所述小球囊内,所述内电极设置于所述导管轴的外侧面;
所述不导电绝缘层环设于所述内电极外周,所述不导电绝缘层具有可供电流导通的第一电极孔;
所述第二电源线沿所述导管轴向延伸,与所述外电极护套连接;
所述外电极护套环设于所述不导电绝缘层外周,所述外电极护套上设有第二电极孔,所述第二电极孔的形状及位置与所述第一电极孔相适配;
所述第二电极孔内能够产生冲击波;
所述第二电极孔被配置为非圆形状,所述第二电极孔具有第一延伸方向及第二延伸方向,所述第一延伸方向的长度与所述第二延伸方向的长度不等。
CN202321620701.6U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冲击波球囊和可手持冲击波碎石治疗装置 Active CN2200459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0701.6U CN220045996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冲击波球囊和可手持冲击波碎石治疗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20701.6U CN220045996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冲击波球囊和可手持冲击波碎石治疗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5996U true CN220045996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5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20701.6U Active CN220045996U (zh) 2023-06-26 2023-06-26 一种冲击波球囊和可手持冲击波碎石治疗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59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240604B1 (en) Electrically-induced fluid filled balloon catheter
CN109674508B (zh) 用于在脉管内产生脉冲波的导管
EP3240600B1 (en) Electrically-induced pressure wave emitting catheter sheath
US20210236312A1 (en) Balloon catheters and methods for use
EP1825824B1 (en) Minimally invasive intravascular treatment device
JP6333851B2 (ja) 機械式振動バルーンを介した薬剤移送
US7413558B2 (en) Elastically distensible folding member
US8740961B2 (en) Method for treating a target site in a vascular body channel
JP6537200B2 (ja) 血管内閉塞をバイパスするための変動可撓性を有する閉塞バイパス装置及び方法
EP2837400B1 (en) Catheter with a blocking mechanism for bypassing an occlusion in a blood vessel
JP2010537680A (ja) 最小限に侵略可能な血管内処理装置
JP2005500079A (ja) 交換可能バルーンを有するカテーテル
US20180228537A1 (en) Medical device comprising a balloon-stent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US20240050714A1 (en) Combination Balloon Catheter
CN220045996U (zh) 一种冲击波球囊和可手持冲击波碎石治疗装置
CN220124758U (zh) 一种冲击波球囊导管及用于生成冲击波的装置
CN117159889B (zh) 药物球囊导管
CN220124759U (zh) 一种用于生成冲击波的装置
US20230285174A1 (en) Medical device comprising a balloon-stent assembly and methods of using the same
CN116867445A (zh) 病灶穿过式冲击波导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