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5811U -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45811U CN220045811U CN202321403583.3U CN202321403583U CN220045811U CN 220045811 U CN220045811 U CN 220045811U CN 202321403583 U CN202321403583 U CN 202321403583U CN 220045811 U CN220045811 U CN 22004581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sub
- air duct
- surface cleaning
- air outl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5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408 swee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744 fabr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43 sile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下壳体,下壳体的上侧设有驱动单元,下壳体的下侧设有行走单元;中间壳体,中间壳体的底部扣合在下壳体的顶部;上壳体,上壳体的底部扣合在中间壳体的顶部;风道,风道包括风道进风口、风道内部出风口和风道外部出风口,风道内部出风口朝向驱动单元,在风道内部出风口和风道外部出风口之间设有导流板,导流板用于将风道外部出风口处的部分气流导流至风道内部出风口,使得部分气流在风道内部出风口排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风道的设计,利用表面清洁装置自身的气流为驱动单元散热,可以在不增加表面清洁装置的体积和重量的前提下实现驱动单元的散热,提高驱动单元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清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表面清洁装置是一种可以提供清洁功能的家用电器,例如擦窗机器人、扫地机器人等自移动表面清洁装置。以擦窗机器人为例,擦窗机器人上通常设有驱动单元和行走单元,驱动单元用于驱动行走单元运动,进而带动擦窗机器人在待清洁表面移动。
但是,表面清洁装置在工作过程中,驱动单元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给驱动单元散热,会导致驱动单元的温度逐渐升高,进而导致驱动单元损坏,降低表面清洁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表面清洁装置,以利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及时给驱动单元散热,会导致驱动单元的温度逐渐升高,进而导致驱动单元损坏,降低表面清洁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在所述表面清洁装置上定义上下方向,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下侧靠近待清洁表面,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上侧远离所述待清洁表面,所述表面清洁装置包括: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侧设有驱动单元,所述下壳体的下侧设有行走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行走单元运动,进而带动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移动;
中间壳体,所述中间壳体的底部扣合在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在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第一内部空间;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部扣合在所述中间壳体的顶部,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中间壳体之间形成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第二内部空间;
风道,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中间壳体之间,所述风道为负压气流通道,所述风道包括风道进风口、风道内部出风口和风道外部出风口,所述风道内部出风口朝向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风道内部出风口和所述风道外部出风口之间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将所述风道外部出风口处的部分气流导流至所述风道内部出风口,使得所述部分气流在所述风道内部出风口排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中间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风道凹槽,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风道凹槽,所述第二风道凹槽扣合在所述第一风道凹槽上,在所述第一风道凹槽和所述第二风道凹槽之间形成所述风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风道内由所述风道进风口至所述风道外部出风口,所述风道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进风口和所述风道内部出风口位于所述中间壳体的顶部;所述风道外部出风口位于所述中间壳体的侧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下壳体的上侧设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所述风道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待清洁表面平行;
所述中间壳体的顶部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子风道进风口和第二子风道进风口,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和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所述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驱动单元;
所述中间壳体的侧部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和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
其中,所述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用于将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的部分气流导流至所述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所述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之间设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用于将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的部分气流导流至所述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风道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一子风道,以及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待清洁表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中间壳体的侧部设有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以及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
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一一对应并相连通,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均与所述第一子风道进风口相连通;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一一对应并相连通,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均与所述第二子风道进风口相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子风道进风口、所述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分别相对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第二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中轴线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分别相对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第一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子风道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子风道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中轴线上且靠近所述表面清洁装置中心的位置,所述第一中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以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中心呈辐射状向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侧部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中的一个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之间;
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中的一个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之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中心对称设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风道的设计,利用表面清洁装置自身的气流为驱动单元散热,可以在不增加表面清洁装置的体积和重量的前提下实现驱动单元的散热,提高驱动单元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的爆炸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刨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的主视图;
图5为沿图4中B-B方向的刨面图;
图中的符号表示为:100-表面清洁装置,110-下壳体,111-驱动单元,1111-第一驱动单元,1112-第二驱动单元,112-真空单元,120-中间壳体,121-第一风道凹槽,122-导流板,1221-第一导流板,1222-第二导流板,130-上壳体,150-风道,151-第一子风道,152-第二子风道,160-风道进风口,161-第一子风道进风口,162-第二子风道进风口,170-风道内部出风口,171-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2-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80-风道外部出风口,181-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2-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90-清洁单元支架,200-碰撞传感器,210-清洁液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甲和/或乙,可以表示:单独存在甲,同时存在甲和乙,单独存在乙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表面清洁装置可以为擦窗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拖地机器人或扫拖一体机器人等自移动表面清洁装置;或者,需要用户拖动或手持的非自移动表面清洁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待清洁表面可以为非水平面,例如有框窗户、无框窗户或墙面等;或者水平面,例如地面或桌面等。
当待清洁表面为非水平面时,表面清洁装置上还设有负压机构,通过负压机构可以将表面清洁装置吸附在待清洁表面。
当待清洁表面为水平面时,表面清洁装置上可以设置负压机构也可以不设置负压机构。其中,当表面清洁装置上设置负压机构时,通过负压机构可以增加表面清洁装置与待清洁表面之间的压力,以增加表面清洁装置与待清洁表面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清洁效果。
为了便于说明,在表面清洁装置上定义相互垂直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和上下方向。其中,“上方”是指远离待清洁表面的方向,“下方”是指靠近待清洁表面的方向。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方”也可能称为“顶部”,“下方”也可能称为“底部”,“前后方向”和“左右方向”也可能统称为“侧部”,“左右方向”也可能称为“第一方向”,“前后方向”也可能称为“第二方向”,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参见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的爆炸图。如图1所示,该表面清洁装置100包括下壳体110、中间壳体120和上壳体130。其中,中间壳体120的底部扣合在下壳体110的顶部,在中间壳体120和下壳体110之间形成表面清洁装置100的第一内部空间;上壳体130的底部扣合在中间壳体120的顶部,在上壳体130和中间壳体120之间形成表面清洁装置100的第二内部空间。
为了驱动表面清洁装置100在待清洁表面行走,下壳体110的上侧设有驱动单元111(例如,驱动电机),下壳体110的下侧设有行走单元(例如,履带轮组件,图中未示出),驱动单元111用于驱动行走单元运动,进而带动表面清洁装置100移动。
另外,在下壳体110的底部还设有清洁单元支架190,在清洁单元支架190的底部设有清洁单元(例如,抹布或擦拭纸等,图中未示出)。当驱动单元111工作时,可以驱动行走单元运动,带动表面清洁装置100移动,进而通过清洁单元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擦拭,实现对待清洁表面的清洁。
为了提高清洁效果,表面清洁装置100上还设有清洁液容置箱和清洁液输出模块210。在待清洁表面行走的过程中,还可以通过清洁液输出模块210(例如,喷头、超声波喷片或滴水孔等)将清洁液容置箱内的清洁液喷洒在待清洁表面,以浸润待清洁表面和/或清洁单元,进而提高清洁单元对待清洁保表面的清洁效果。
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使用过程中,用户通常需要查看清洁液容置箱内的清洁液余量。例如,当用户发现清洁液容置箱内的清洁液余量较少时,需要及时添加清洁液,以免由于清洁液耗尽影响清洁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通常将清洁液容置箱设置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内部,不便于用户对清洁液余量的查看。
针对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将清洁液容置箱设置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外部,具体地,将上壳体130设置为清洁液容置箱,也就是说,将清洁液容置箱设置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顶部。采用该设置方式,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工作过程中,清洁液容置箱始终朝向用户,因此,便于用户随时查看清洁液容置箱内清洁液余量。可理解,清洁液容置箱应当采用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备。
另外,由于清洁液容置箱设置在壳体的外部,清洁液容置箱不受壳体内部空间的限制,因此,可以增大清洁液容置箱的容量。具体实现中,为了在增大清洁液容置箱容量的同时,尽量降低表面清洁装置100的高度,可以将清洁液容置箱设置为扁平状,即尽量增大清洁液容置箱在垂直于上下方向上的截面积。因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间壳体120和清洁液容置箱在上下方向上的投影相匹配,清洁液容置箱在中间壳体120上的覆盖率大于或等于50%。具体实现中,可以将清洁液容置箱配置为:清洁液容置箱在中间壳体120上的覆盖率大于或等于75%、85%、90%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清洁液容置箱的容量设置为大于或等于80ml。具体地,可以为150ml,200ml,300ml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表面清洁装置100中还设有负压机构(该负压机构可以包括真空单元112以及与真空单元112相配合的风道150等,其中真空单元112可以为风机或泵模组等),以将表面清洁装置100吸附在待清洁表面。
具体地,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底部还设有清洁单元支架190和清洁单元(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清洁单元支架190和清洁单元统称为清洁单元组件),其中,清洁单元支架190连接在下壳体110的底部,清洁单元连接在清洁单元支架190的底部。清洁单元支架190的底部设有凹腔,该凹腔用于与待清洁表面之间界定出一密封空间。清洁单元设置在清洁单元支架190和待清洁表面之间,可以对该密封空间起到密封的作用。清洁单元支架190的顶部与下壳体110的底部密封连接,在清洁单元支架190和下壳体110之间界定出一负压腔,该负压腔与清洁单元支架190底部的密封空间相连通。真空单元112与该负压腔相连通,当真空单元112工作时,可以在负压腔内产生负压,进而在密封空间内产生负压,将表面清洁装置100吸附在待清洁表面。
另外,表面清洁装置100上还设有风道150,风道进风口160连接负压腔,风道150出风口与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外部相连通,因此,负压腔内的气流可以通过风道150排至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外部。
可理解,当真空单元112工作时,由于风道150内存在大量的气体流动,因此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将风道150设置在中间壳体120和清洁液容置箱之间,由于清洁液容置箱内的清洁液具有吸收噪声的作用,因此,可以降低风道150产生的噪声。下面结合附图对风道150的设置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间壳体120的顶部设有第一风道150凹槽121,在上壳体130的底部设有第二风道150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一风道150凹槽121和第二风道150凹槽的形状相匹配,当上壳体130装配在中间壳体120上时,第二风道150凹槽扣合在第一风道150凹槽121上,在第一风道150凹槽121和第二风道150凹槽之间形成完整的空腔,即形成风道150。也就是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风道150的一部分集成在上壳体130的底部,一部分集成在中间壳体120的顶部。采用该设置方式可以减少表面清洁装置100的零部件,易于装配,且使得表面清洁装置100结构更加紧凑,降低表面清洁装置100的高度。另外,当上壳体130为清洁液容置箱时,可以使得风道150与清洁液容置箱的贴合度更好,以达到更加的消音效果。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中间壳体120和上壳体130之间设置独立的风道150,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请继续参阅图1,本申请实施例在中间壳体120的顶部还设有风道进风口160,在中间壳体120的侧部设有风道外部出风口180。具体实现中,风道进风口160设置在第一风道150凹槽121内部。可理解,风道150用于连接风道进风口160和风道外部出风口180。通过真空单元112产生的气流由风道进风口160流入风道150,然后由风道外部出风口180流出风道150。本申请实施例将风道外部出风口180设置在中间壳体120的侧部,可以尽可能延长风道150的长度,降低出风噪声。
可理解,表面清洁装置100在工作过程中,驱动单元111会产生热量。如果不能及时给驱动单元111散热,会导致驱动单元111的温度逐渐升高,进而导致驱动单元111损坏,降低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使用寿命。针对该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道150还包括风道内部出风口170,风道内部出风口170朝向驱动单元111。另外,在风道内部出风口170和风道外部出风口180之间设有导流板122,导流板122用于将风道外部出风口180处的部分气流导流至风道内部出风口170,使得部分气流在风道内部出风口170排出,进而实现对驱动单元111的降温,使得驱动单元111可以在较低的温度环境下工作。
参见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俯视图;参见图3,为沿图2中A-A方向的刨面图。图3中的箭头方向代表气流的流向,如图3所示,在真空单元112的作用下,气流由底部进入风道150,风道150中的一部分气流由风道外部出风口180直接排出至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外部,一部分气流由风道内部出风口170排出至驱动单元111位置,进而可以实现对驱动单元111散热。
可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风道150的设计,利用表面清洁装置100自身的气流为驱动单元111散热,可以在不增加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体积和重量的前提下实现驱动单元111的散热,提高驱动单元111的使用寿命和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风道150内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风道150的截面积逐渐减小。可理解,该气流的流动方向即由风道进风口160到风道外部出风口180的方向。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风道150的截面积逐渐减小有利于减小风道外部出风口180处的噪音。
具体实现中,中间壳体120和上壳体130之间的风道150可能存在多个分支,以向不同的方向分散气流。需要指出的是,当风道150存在多个分支时,对于每个子风道150,均可以按照“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风道150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的方式设置,当然,也可以仅对部分子风道150按照“沿气流的流动方向,风道150的截面积逐渐减小”的方式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参见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主视图;参见图5,为沿图4中B-B方向的刨面图。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风道150包括左右两部分,为了便于说明,将位于表面清洁装置100左侧的风道150分支称为“第一子风道151”;将位于表面清洁装置100右侧的风道150分支称为“第二子风道152”。也就是说,第一子风道151和第二子风道152沿左右方向排布。相应地,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左侧包括与第一子风道151对应的第一子风道进风口161和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1;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右侧包括与第二子风道152对应的第二子风道进风口162和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2。其中,第一子风道151连通第一子风道进风口161和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1,第二子风道152连通第二子风道进风口162和第二子风道152出风口。
请继续参阅图1,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下壳体110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驱动单元111,为了便于说明,将其分别称为第一驱动单元1111和第二驱动单元1112。为了对第一驱动单元1111散热,在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左侧设有与第一子风道151对应的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1,该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1朝向第一驱动单元1111,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1和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1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板1221,第一导流板1221用于将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1的部分气流导流至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1排出,进而实现第一驱动单元1111的散热。为了对第二驱动单元1112散热,在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右侧设有与第二子风道152对应的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2,该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2朝向第二驱动单元1112,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2和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2之间设有第二导流板1222,第二导流板1222用于将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2的部分气流导流至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2排出,进而实现第二驱动单元1112的散热。
另外,为了使得风道150中的气流在左右两侧均匀分散,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子风道151和第二子风道152相对表面清洁装置100的第二中轴线对称设置,该第二中轴线为表面清洁装置100上与前后方向平行的中轴线。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左侧还可能存在多个第一子风道151,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右侧还可能存在多个第二子风道152。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左侧存在两个第一子风道151,该两个第一子风道151沿前后方向分布。相应地,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左侧还设有与该两个第一子风道151对应的、沿前后方向排布的两个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1。其中,每个第一子风道151与一个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1相连通,且该两个第一子风道151连通同一个第一子风道进风口161。同理,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右侧存在两个第二子风道152,该两个第二子风道152沿前后方向分布。相应地,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右侧还设有与该两个第二子风道152对应的、沿前后方向排布的两个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2。其中,每个第二子风道152与一个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2相连通,且该两个第二子风道152连通同一个第二子风道进风口162。
另外,为了使得风道150中的气流在前后两侧均匀分散,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表面清洁装置100左侧的两个第一子风道151以及两个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1相对表面清洁装置100的第一中轴线对称设置,该第一中轴线为表面清洁装置100上与左右方向平行的中轴线。同理,位于表面清洁装置100右侧的两个第二子风道152以及两个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2相对中间壳体120的第一中轴线对称设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表面清洁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1时,第一导流板1221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1中的一个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1与所述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1之间。例如,在图5中,第一导流板1221设置在左前方的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1与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1之间。当表面清洁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2时,第二导流板1222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2中的一个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2与所述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2之间。例如,在图5中,第二导流板1222设置在右后方的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182与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172之间。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位于表面清洁装置100左侧的至少两个第一子风道151和位于表面清洁装置100右侧的至少两个第二子风道152以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中心呈辐射状向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侧部延伸。通过该结构设计可以尽可能延长风道150的长度,降低出风噪声。
示例性的,当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左侧存在两个第一子风道151,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右侧存在两个第二子风道152时,该两个第一子风道151和两个第二子风道152以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中心呈辐射状向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侧部延伸。具体地,一个第一子风道151向左前方延伸,一个第一子风道151向左后方延伸,一个第二子风道152向右前方延伸,一个第二子风道152向右后方延伸,使得风道150整体呈“X”形。也就是说,每个子风道150均朝向表面清洁装置100的角部区域延伸,通过该结构设计可以尽可能延长风道150的长度,降低出风噪声。
另外,当至少两个第一子风道151和至少两个第二子风道152以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中心呈辐射状向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侧部延伸时,第一导流板1221和第二导流板1222以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中心呈中心对称设置。可理解,该设置方式可以使得表面清洁装置100整体气流的排出更加均匀,使得表面清洁装置100更加稳定。
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其它数量的第一子风道151和第二子风道152,以及将多个子风道150设置为其它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示例性的,可以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左侧设置1个,3个、4个或5个第一子风道151,在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右侧设置1个,3个、4个或5个第二子风道152。
请继续参与图1,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中间壳体120的侧部还设有碰撞传感器200,该碰撞传感器200用于对表面清洁装置100上凸起的障碍物(例如,有框玻璃上的边框等)进行检测。通常情况下,碰撞传感器200为板状,会覆盖中间壳体120的侧部较大的区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风道150出风口同样设置在中间壳体120的侧部。为了避免碰撞传感器200与风道150出风口之间存在干涉,通常需要将碰撞传感器200和风道150出风口设置在不同的方向。例如,当风道150出风口设置在中间壳体120的第一方向时,可以将碰撞传感器200设置在中间壳体120的第二方向。示例性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中间壳体120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子风道151出风口1和第二子风道152出风口,则在中间壳体120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一个碰撞传感器200。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可以仅在一侧(例如,前侧或后侧)设置碰撞传感器200,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制。
可理解,由于碰撞传感器200设置在第一方向,因此,当表面清洁装置100的第一方向存在障碍物时,碰撞传感器200可以检测到该障碍物。但是,对于第二方向的障碍物,碰撞传感器200则无法检测。在一种应用场景中,中间壳体120的前侧和后侧分别设置一个碰撞传感器200,当表面清洁装置100在前后方向行走时,可以对前方或后方的障碍物进行检测。但是,当表面清洁装置100转弯时,表面清洁装置100的侧部同样可能触碰到障碍物,此时,位于中间壳体120前侧和后侧的碰撞传感器200无法对该障碍物进行检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提高碰撞传感器200的检测范围,可以将设置在第一方向的碰撞传感器200弯折、延伸至第二方向。具体来说,设置在中间壳体120前侧的碰撞传感器200的两侧,可以分别向后方弯折、延伸至中间壳体120的左侧和右侧。换句话讲,设置在中间壳体120前侧的碰撞传感器200的两侧向后方弯折、延伸,以覆盖住中间壳体120的左侧和右侧的部分区域。同理,设置在中间壳体120后侧的碰撞传感器200的两侧向前方弯折、延伸,以覆盖住中间壳体120的左侧和右侧的部分区域。可理解,采用该设置方式,当表面清洁装置100的左右两侧存在障碍物时,碰撞传感器200同样存在较大的概率可以检测到该障碍物,即在不增加碰撞传感器200的数量的情况下,提高了碰撞传感器200的检测范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中间壳体120的第一方向设有风道150出风口,当碰撞传感器200延伸至第二方向时,覆盖住风道150出风口的部分区域。示例性的,位于中间壳体120前侧和后侧的碰撞传感器200延伸至中间壳体120的左侧部分覆盖住第一风道150出风口的部分区域,延伸至中间壳体120的右侧部分覆盖住第二风道150出风口的部分区域。通过碰撞传感器200覆盖部分风道150出风口可以改变风道150出风口的出风角度,延长风道150长度,进一步降低出风噪声。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及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或复数项的任意组合。例如,a,b和c中的至少一项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本文中公开的实施例中描述的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任一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表面清洁装置上定义上下方向,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下侧靠近待清洁表面,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上侧远离所述待清洁表面,所述表面清洁装置包括:
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侧设有驱动单元,所述下壳体的下侧设有行走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行走单元运动,进而带动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移动;
中间壳体,所述中间壳体的底部扣合在所述下壳体的顶部,在所述中间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形成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第一内部空间;
上壳体,所述上壳体的底部扣合在所述中间壳体的顶部,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中间壳体之间形成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第二内部空间;
风道,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中间壳体之间,所述风道为负压气流通道,所述风道包括风道进风口、风道内部出风口和风道外部出风口,所述风道内部出风口朝向所述驱动单元,在所述风道内部出风口和所述风道外部出风口之间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用于将所述风道外部出风口处的部分气流导流至所述风道内部出风口,使得所述部分气流在所述风道内部出风口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壳体的顶部设有第一风道凹槽,所述上壳体的底部设有第二风道凹槽,所述第二风道凹槽扣合在所述第一风道凹槽上,在所述第一风道凹槽和所述第二风道凹槽之间形成所述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道内由所述风道进风口至所述风道外部出风口,所述风道的截面积逐渐减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进风口和所述风道内部出风口位于所述中间壳体的顶部;所述风道外部出风口位于所述中间壳体的侧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壳体的上侧设有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驱动单元和第二驱动单元;
所述风道包括沿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子风道和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待清洁表面平行;
所述中间壳体的顶部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子风道进风口和第二子风道进风口,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和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所述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朝向所述第二驱动单元;
所述中间壳体的侧部设有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的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和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
其中,所述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和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之间设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用于将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的部分气流导流至所述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所述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之间设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导流板用于将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的部分气流导流至所述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道包括至少两个沿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一子风道,以及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待清洁表面平行,且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所述中间壳体的侧部设有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以及至少两个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布的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
其中,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一一对应并相连通,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均与所述第一子风道进风口相连通;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与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一一对应并相连通,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均与所述第二子风道进风口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子风道和所述第二子风道、所述第一子风道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子风道进风口、所述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分别相对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第二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二中轴线与所述第二方向平行;
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分别相对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第一中轴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子风道进风口和所述第二子风道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中轴线上且靠近所述表面清洁装置中心的位置,所述第一中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和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以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中心呈辐射状向所述表面清洁装置的侧部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流板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中的一个第一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与所述第一子风道内部出风口之间;
所述第二导流板设置在至少两个所述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中的一个第二子风道外部出风口与所述第二子风道内部出风口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表面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中心对称设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03583.3U CN220045811U (zh) | 2023-06-05 | 2023-06-05 |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03583.3U CN220045811U (zh) | 2023-06-05 | 2023-06-05 |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45811U true CN220045811U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8760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03583.3U Active CN220045811U (zh) | 2023-06-05 | 2023-06-05 |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45811U (zh) |
-
2023
- 2023-06-05 CN CN202321403583.3U patent/CN22004581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681161B1 (ko) | 로봇 청소기 | |
CN108852185B (zh) | 水箱和自动清扫装置 | |
KR101692736B1 (ko) | 로봇 청소기 | |
EP3446607B1 (en) | Robot cleaner | |
CN216221362U (zh) | 一种水箱及表面清洁设备 | |
CN215838749U (zh) | 清洁机器人 | |
CN220045811U (zh) | 一种表面清洁装置 | |
CN219611511U (zh) | 一种清洁设备及电机组件 | |
CN216317442U (zh) | 一种水箱及表面清洁设备 | |
JP5965805B2 (ja) | 電気掃除機 | |
CN116906347A (zh) | 清洁设备的风机装置、维护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 |
CN209847092U (zh) | 尘盒组件及智能清洁设备 | |
CN114054411A (zh) | 一种表面清洁设备 | |
CN216221364U (zh) | 一种水箱及表面清洁设备 | |
KR100767118B1 (ko) | 진공청소기 | |
CN220365777U (zh) | 一种风机及表面清洁设备 | |
CN218934778U (zh) | 清洁设备的风机装置、维护基站及清洁机器人系统 | |
CN218852551U (zh) | 一种清洁单元组件及表面清洁装置 | |
CN218943213U (zh) | 清洁机器人 | |
CN218247060U (zh) | 一种壳体组件及表面清洁装置 | |
CN220608255U (zh) | 一种水箱用多通路合一部件、水箱盖及一体式水箱 | |
CN218572136U (zh) | 清洁系统及基站 | |
CN218738664U (zh) | 一种行走单元组件及表面清洁装置 | |
JP5894896B2 (ja) | 電気掃除機 | |
CN216221363U (zh) | 一种水箱及表面清洁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