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5695U - 研磨组件、刀盘组件及料理机 - Google Patents

研磨组件、刀盘组件及料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5695U
CN220045695U CN202321496845.5U CN202321496845U CN220045695U CN 220045695 U CN220045695 U CN 220045695U CN 202321496845 U CN202321496845 U CN 202321496845U CN 220045695 U CN220045695 U CN 2200456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grinding head
equal
movable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68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旭
唐路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68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56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56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56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rushing And Pulverization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研磨组件、刀盘组件及料理机。所述研磨组件包括静磨头、动磨头和刀片。静磨头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内部设置有位于进料口上方的静磨齿。动磨头设置有动磨齿,动磨头插入所述静磨头内,动磨齿和静磨齿之间形成研磨流道。刀片组装于动磨头,与出料口之间在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1,静磨齿的静磨齿端和相应的动磨齿的齿尖之间构成的研磨间隙的宽度为G,研磨流道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H2;H2≥H1≥G,由此,流体进料口、研磨流道、出料口与研磨组件的外部构成的内循环中无阻挡,能一直循环,从而,能够提高虹吸作用的效果,提高研磨效率,食材更为细腻,空腔振动噪音小。

Description

研磨组件、刀盘组件及料理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研磨组件、刀盘组件及料理机。
背景技术
料理机包括研磨组件。研磨组件包括静磨头和动磨头。通过动静磨齿之间的相对运动将颗粒食材强行挤压碰撞粉碎食材,这导致研磨组件寿命下降很快,同时,上述研磨组件的研磨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研磨组件、刀盘组件和料理机。所述研磨组件能够提高研磨效率。
本申请公开一种研磨组件。所述研磨组件包括静磨头、动磨头和刀片,其中:所述静磨头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内部设置有位于进料口上方的静磨齿所述。动磨头设置有动磨齿,所述动磨头插入所述静磨头内,所述动磨齿和所述静磨齿之间形成研磨流道,且所述静磨头的顶端和所述动磨头的顶端之间形成出料口或者所述静磨头的顶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进料口、所述研磨流道和所述出料口连通。所述刀片组装于所述动磨头,与所述出料口之间在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1,所述静磨齿的齿尖和相应的动磨齿的齿尖之间构成的研磨间隙的宽度为G,所述研磨流道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H2,H2≥H1≥G。
如上述设置,刀片能够起到粉碎作用,将大块食材便成为颗粒,颗粒与水形成流体;因此,设置刀片有利于提高粉碎效率。此外,在动磨头相对于静磨头转动的过程中,流体会在进料口、研磨流道、出料口、研磨组件的外部循环流动,形成内循环,在这个过程中,刀片转动会使得流体形成漩涡流,流体从所述出料口喷出形成喷射流,H1≥G有效地削弱了漩涡流对虹吸的影响,也能提高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便于流体从出料口喷出进入所述内循环,在上述内循环中被动磨齿和静磨齿研磨,在上述过程中,H2与虹吸形成的喷射流直接正相关,喷射流的有效高度不会超过H2,H1≤H2,不会影响虹吸喷射流,此外,H1≥G,漩涡形成的空腔容积较小,空腔振动噪音较小。综上所述,所述H2≥H1≥G能提高研磨效率和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H1≤30mm。
如上述设置,由于H1≤30mm,确保漩涡流对喷射流的干扰小,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更好,以及旋涡形成的空腔容积较小,振动噪音较小,有利于使得喷射流形成所述内循环以及刀片也能稳定转动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5mm≤H2≤30mm。
如上述设置,H2代表精磨的高度,与虹吸形成的喷射流直接正相关,5mm≤H2≤30mm确保了足够的研磨时长,颗粒食材不仅被研磨的更细腻,而且有利于所述内循环时,流体在所述虹吸流道中流动,相当于提高了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和研磨的更细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静磨齿绕所述静磨头的轴线呈螺旋状,所述动磨齿绕所述动磨头的轴线呈螺旋状,所述静磨齿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动磨齿的螺旋方向相反。
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动磨齿和所述静磨齿均呈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这样,延长了食材的研磨路径,使之研磨更细,同时给食材提供向上的推力,提升了虹吸效率。动磨齿和静磨齿均呈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使得动磨齿与静磨齿之间形成线剪切,通过不断剪切使得食材更为细腻,而且食材在线剪切后不会产生大的滑动挤压形变,形成的颗粒更圆润,粒径更小,提升口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刀片包括横向延伸的主体段以及下延伸段或上延伸段,所述下延伸段自所述主体段远离所述动磨头的端部向所述主体段的下方延伸。所述上延伸段自所述主体段远离所述动磨头的端部向所述主体段的上方延伸。或者,所述刀片仅包括横向延伸的主体段。
如上述设置,在所述刀片包括所述主体段和所述下延伸段或者上延伸段的情况下。所述主体段起主要粉碎作用,通过击碎大块食材使其成为颗粒,下延伸段或者上延伸段在粉碎阶段还能起到扰流作用,从而提升破碎效率,此外,对于下延伸段而言,其还能在刀片旋转时对流体起到向下导流作用,流体更容易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流道,由此,所述导流作用配合所述内循环,提高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和研磨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所述下延伸段朝向所述静磨头折弯为负,背向所述静磨头折弯为正,所述下延伸段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10度≤a≤60度。
如上述设置,由于-10度≤a≤60度,由此,下延伸段能够在粉碎阶段起到更好的扰流作用,从而,粉碎效果更好;在研磨阶段向下导流作用更好,配合所述虹吸作用产生的内循环,虹吸作用更好,提高研磨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动磨头正转的情况下,粉碎食材形成的流体从所述进料口排出;在所述动磨头反转的情况下,所述流体从所述进料口进入所述研磨流道从所述出料口排出。所述主体段仅一侧设置有刃口,所述刃口在所述动磨头正转过程中,粉碎食材。或者,所述主体段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所述第一刃口在所述动磨头正转过程中粉碎食材,所述第二刃口在所述动磨头反转过程中粉碎食材。
如上述设置,由于刀片仅一侧设置刃口,这样,正转时,刃口粉碎食材,提高粉碎效率,反转时,刀背扰流,从而,提高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此外,仅在主体段的一侧设置刃口,刀片的加工成本低。由于所述主体段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刃口和第二刃口,动磨头反转阻力小,反转扰流对虹吸影响小,研磨时对残留的大颗粒实现进一步破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刃口为钝刃,刃口的厚度为T,T≥0.2mm。
如上述设置,所述刃口为钝刃使得所述刀片为钝刀,动磨头正转时钝刀起主要粉碎作用,击碎大块食材使其成为小颗粒,反转时,钝刀起到扰流作用,大量流体被刀片甩向四周,在前述虹吸作用下从进料口进入内循环,有利于食材提高研磨效率和提高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刀片满足如下条件至少之一:
a)所述下延伸段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B,所述刀片与所述进料口的顶端在竖直方向的最短距离为C,B≤C;如上述设置,由于B<C,这样,确保下延伸段转动过程中对流体的导流作用,同时,又不会因为扰流而影响虹吸作用,最终,确保粉碎效率和虹吸效果的好。
b)所述下延伸段的尾端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出料口的距离为A,所述下延伸段的尾端与所述进料口的顶部之间的连线的长度为D,0≤A≤D≤70mm;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0≤A≤D≤70mm,粉碎效果和研磨效果更好,比如,下延伸段的尾端不会太靠近所述进料口,对虹吸阶段研磨影响较小,研磨效果好,同时,下延伸段的折弯程度能起到较好的扰流作用,粉碎效果较好。
c)所述主体段的长度为L1,30≤L1≤120mm;如上述设置,30≤L1≤120mm,结合所述下延伸段32可以使得扰流效果更好。
d)所述动磨头的直径为φ,20≤φ≤100mm。如上述设置,0mm≤φ≤100mm结合其他尺寸,可以使得研磨效果好,以及能提高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
另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刀盘组件。所述刀盘组件包括刀盘和前述任何一种研磨组件,所述研磨组件组装于所述刀盘。
如上述设置,所述刀盘组件至少具有所述研磨组件带来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再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搅拌杯组件和主机,所述搅拌杯组件与所述主机组装,包括所述刀盘组件,所述主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动磨头相对于所述静磨头转动,所述刀片随所述动磨头同步转动。
如上述设置,所述料理机至少具有所述研磨组件带来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料理机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料理机的搅拌杯组件于剖视状态下的分解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刀盘组件的局部剖视图,示意出粉碎过程,所述刀盘组件的研磨组件包括第一种刀片;
图4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刀盘组件的局部剖视图,示意出虹吸过程;
图6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刀盘组件于一个角度下的剖视图;
图7是图6所示的刀盘组件于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动磨头与第二种刀片构成的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动磨头与第三种刀片构成的装配体的剖视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第四种刀片的立体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第五种刀片的立体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示出的一种刃口为钝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参见图3、图4、图5、图6和图7并结合图1和图2,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公开一种研磨组件10。所述研磨组件10包括静磨头1、动磨头2和刀片3。参见图3和图4,所述静磨头1设置有进料口2101和静磨齿11。进料口2101的数量不限。所述动磨头2设置有动磨齿21。动磨齿21和静磨齿11各自的形状不限,比如,动磨齿21相对于所述动磨头2的轴线倾斜,接近直线状;相应的,静磨齿11相对于静磨头1的轴线倾斜,接近直线状。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参见图3、图5、图6和图7,所述静磨齿11绕所述静磨头1的轴线呈螺旋状,所述动磨齿21绕所述动磨头的轴线呈螺旋状,所述静磨齿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动磨齿的螺旋方向相反,比如,动磨齿21沿逆时针方向螺旋,如图4中粗实线箭头所示并结合图3和图5所示。静磨齿11沿顺时针方向螺旋,如图4中细虚线箭头所示。由于所述动磨齿和所述静磨齿均呈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这样,延长了食材的研磨路径,使之研磨更细,同时给食材提供向上的推力,提升了虹吸效率。此外,动磨齿21和静磨齿11均呈螺旋状且螺旋方向相反使得动磨齿21与静磨齿11之间形成线剪切,通过不断剪切使得食材更为细腻,而且食材在线剪切后不会产生大的滑动挤压形变,形成的颗粒更圆润,粒径更小,提升口感。
继续参见图3、图5、图6和图7,所述动磨头2插入所述静磨头1内,所述动磨齿21和所述静磨齿11之间形成研磨流道2102,所述静磨头1的顶端和所述动磨头2的顶端之间形成出料口2103,如图所示,动磨头2的顶端位于所述静磨头1的顶端内而构成所述出料口2103,作为上述实施方式的替换方式,所述静磨头1的顶端设置有出料口2103,比如,出料口2103为缺口。所述进料口2101、所述研磨流道2102和所述出料口2103连通以使得所述研磨组件构成虹吸流道210。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动磨头2包括动磨齿21和位于动磨齿21下方的螺旋叶22。螺旋叶22、所述动磨头2与所述静磨头1的内壁(内壁一部分设置有所述静磨齿11)之间的部分、所述研磨流道2102、所述进料口2101和所述出料口2103构成形成所述虹吸流道210。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虹吸流道210的作用在于:流体能够使得流体从进料口2101进入从出料口2103流出,或者,从出料口2103流入并从进料口2101流出,因此,虹吸流道210的结构不限,但至少包括所述进料口2101、所述研磨流道2102和所述出料口2103。
参见图3、图8和图9,所述刀片3组装于所述动磨头2,且与所述静磨头1的顶端和所述动磨头2的顶端在竖直方向均间隔。所述组装可以是刀片3组装于动磨头2后不可拆卸,也可以是可拆卸。参见图7并结合图6、图8和图9,所述刀片3与所述出料口2103之间在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1。参见图4并结合图3,所述静磨齿11的齿尖与所述动磨齿21的齿尖之间构成研磨间隙2104。研磨间隙2104的宽度为G(G在图4中沿所述齿尖沿着径向的间隔,一些情况下,G也可以是在垂直于图4所示方向上的间隔),所述研磨流道2102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H2,H2≥H1≥G。
参见图3,先叙述基于上述结构,研磨组件10的工作过程,再叙述刀片3与所述静磨头1的顶端和所述动磨头2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均间隔,以及,H1≥G的有益效果。通常情况下,存在所述H1就意味着刀片3与所述静磨头1的顶端和所述动磨头2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均间隔,但是为了更为准确的表达,加上所述“刀片3与所述静磨头1的顶端和所述动磨头2的顶端在竖直方向上均间隔”。
参见图5,叙述所述研磨组件10粉碎过程如下:粉碎过程中,刀片3正转(如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主要起到粉碎作用,刀片3的刃口311冲击粉碎大块食材(刀片3作用下,一些流体的运动方向如图3中虚线箭头所示)。食材与水混合形成的流体从出料口2103进入流道2102,随后从进料口2101排出(动磨头2相对于静磨头1转动下,一些流体的运动方向如图3中实线箭头所示),从上述过程中,研磨组件无虹吸效果,而刀片3由于旋转离心作用,使得流体也不会大量从出料口2103吸入研磨流道2102,同时动磨齿21相对于静磨齿11运动使得进入流道2102内的颗粒被磨碎,而可以顺利的从进料口2101被排出而不至于卡滞。
参见图5并结合图7,叙述虹吸过程如下:经过前述粉碎过程后,此时大块食材已经不存在,由于动磨头2和刀片3作为整体的旋转方向与研磨过程中,动磨头2和刀片3作为整体的旋转方向相反(为便于叙述,称之为反转),刀片3的刃口311失效,刀背312对流体起离心扰流作用,大量流体被刀片3甩向四周(流体的运动方向如图5虚线箭头所示)。由于动磨头2的动磨齿21相对于静磨齿11反转,流体从进料口2101吸入研磨流道2102后从出料口2103排出,同时与被刀片3甩开的流体形成一个内循环(也即进料口2101→研磨流道2102→出料口2103→研磨组件的外部→进料口2101构成所述内循环),基于该内循环,食材被不断吸入到研磨流道2102中被研磨。
如上述设置,刀片3能够起到粉碎作用,将大块食材便成为颗粒,颗粒与水形成流体;因此,设置刀片3有利于提高粉碎效率。此外,在动磨头相对于静磨头转动的过程中,流体会在进料口、研磨流道、出料口、研磨组件的外部再从进料口进入这个内循环中流动,在这个过程中,刀片转动会使得流体形成漩涡流,流体从所述出料口喷出形成喷射流,H1≥G有效地削弱了漩涡流对虹吸的影响,也能提高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便于流体从出料口喷出进入所述内循环,在上述内循环中被动磨齿和静磨齿研磨,在上述过程中,H2与虹吸形成的喷射流直接正相关,喷射流的有效高度不会超过H2,H1≤H2,不会影响虹吸喷射流,综上所述,所述H2≥H1≥G能提高研磨效率和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此外,H1≥G,漩涡形成的空腔容积较小,空腔振动噪音较小。
基于上述研磨过程和虹吸过程,技术人员可理解,漩涡流具有与喷射流方向相反的向下吸力,刀片3距离出料口2103越远,漩涡流对喷射流的干扰越小,虹吸效果越好,而且刀片3越高,漩涡形成的空腔容积越小,空腔振动噪音越小。但是,刀片3距离出料口2103太远,可能导致一些不利因素,比如,刀片3(主体段31)对喷射流没有阻挡作用,不利于使得喷射流扩散而形成所述内循环,又比如,一些情况下,刀片3会摆动等,因此,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H1≤30mm。
如上述设置,由于H1≤30mm,确保漩涡流对喷射流的干扰小,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更好,以及旋涡形成的空腔容积较小,振动噪音较小,有利于使得喷射流形成所述内循环以及刀片3也能稳定转动等等。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5mm≤H2≤30mm,比如,5mm、7mm、8mm、9mm、10mm、12mm、14mm、15mm、18mm、20mm、23mm、25mm、28mm或30mm。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5mm≤H2≤30mm的情况下,0<H1≤H2仍然成立。
如上述设置,H2代表精磨的高度,与虹吸形成的喷射流直接正相关,5mm≤H2≤30mm确保了足够的研磨时长,颗粒食材不仅被研磨的更细腻,而且有利于所述内循环时,流体在所述虹吸流道中流动,相当于提高了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和研磨的更细腻。
参见图6和图7,图6和图7示意出第一种刀片3,图8示意出第二种刀片3,图9示意出第三种刀片3,这三种刀片3的共同点是:所述刀片3均包括横向延伸的主体段31以及下延伸段32。所述横向延伸是指沿着所述刀盘20的径向延伸,可以是如图8和图9所示,主体段31沿水平方向呈直线状,也可以是如图6和图7所示那样,自刀片3与所述动磨头2组装的刀片根部向下延伸,当然也可以有其他结构,总之,使得主体段31作为整体在横向延伸即可。可以通过折弯工艺获得所述主体段31和所述下延伸段32或者所述主体段31和所述上延伸段。述下延伸段32自所述主体段31远离所述动磨头2的端部向所述主体段31的下方延伸。这三种刀片3的区别是:下延伸段32的延伸方向不同,具体的,以所述下延伸段向所述静磨头折弯为负,向所述静磨头外折弯为正,图6和图7所示的第一种刀片3的下延伸段32向正向延伸(也可以理解为图中向左下方延伸),图8所示的第二种刀片3的下延伸段32位于竖直方向(也可以理解为图中竖直向下延伸),图9所示的第三种刀片3的下延伸段32向负向延伸(也可以理解为图中向右下方延伸)。所述自所述主体段31远离所述动磨头2的端部向所述主体段31的下方延伸根据主体段31的结构不同而使得下延伸段32有不同的数量,比如,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主体段31沿着动磨头2的一条直径延伸,远离所述动磨头2的端部就有两端,两端分别有所述下延伸段32,如果主体段31沿动磨头2的一条半径延伸,远离所述动磨头2的端部有一端(靠近动磨头2的端部需要与动磨头2组装),只有这端设置所述下延伸段32。当然,作为上述刀片3的替换方式,也可以是刀片3包括主体段31和上延伸段。所述上延伸段32自所述主体段31远离所述动磨头2的端部向所述主体段31的上方延伸。上延伸段的结构不限,一些上延伸段可理解为图6、图7、图8和图9中的下延伸段32相对于所述主体段31对称而成。图6、图7、图8和图9中,刀片3只有一个,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刀片3的数量不限,可以构成两叶刀、三叶刀或者四叶刀等等。在刀片3的数量大于等于2的情况下,刀片3包括如下情况:1)每个刀片3只有所述下延伸段32;2)每个刀片3只有上延伸段;3)一些刀片只有下延伸段32,另一些刀片3具有上延伸段。参见图11,所述刀片3仅包括横向延伸的主体段31,这种情况下,主体段31的结构不限,能够实现食材的粉碎即可。
如上述设置,在所述刀片3包括所述主体段31和所述下延伸段32或者上延伸段的情况下。所述主体段31起主要粉碎作用,通过击碎大块食材使其成为颗粒,下延伸段32或者上延伸段在粉碎阶段还能起到扰流作用,从而提升破碎效率,此外,对于下延伸段32而言,其还能在刀片3旋转时对流体起到向下导流作用,流体更容易从所述进料口2101进入所述流道2102,由此,所述导流作用配合所述内循环,提高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和研磨效果。基于所述下延伸段32和所述上延伸段的作用,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结构不局限于如图所示的结构,能实现所述作用即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以所述下延伸段32朝向所述静磨头1折弯为负,背向所述静磨头1折弯为正,所述下延伸段3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10度≤a≤60度。比如,-10度、-8度、-5度、-2度、0度、5度、10度、13度、15度、20度、23度、26度、30度、33度、35度、37度、40度、43度、45度、48度、50度、52度、55度、58度或者60度。图6中a的取值为正值。图8中a=0,也即下延伸段32在竖直方向延伸。图9中a的取值为负值。
如上述设置,由于-10度≤a≤60度,由此,下延伸段32能够在粉碎阶段起到更好的扰流作用,从而,粉碎效果更好;在研磨阶段导流作用更好,配合所述虹吸作用产生的内循环,虹吸作用更好,提高研磨效率。
参见图3,在所述动磨头2正转的情况下,粉碎食材形成的流体从所述进料口2101排出;参见图5和图7,在所述动磨头2反转的情况下,所述流体从所述进料口2101进入所述流道2102从所述出料口2103排出。继续参见图3,所述主体段31仅一侧设置有刃口311,所述刃口311在所述动磨头2正转过程中,粉碎食材。当然,对于仅包括主体段31的刀片3,也可以是仅一侧设置刃口311。虽然图3中以逆时针方向示意出动磨头2正转,图5和图7以顺时针示意出动磨头2反转,但是,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正转也可以是沿顺时针方向,反转也可以是沿逆时针方向。在其它实施方式中,正转和反转也具有这样的含义。
如上述设置,由于刀片3仅一侧设置刃口311,这样,正转时,刃口311粉碎食材,提高粉碎效率,反转时,刀背312扰流,大量流体被刀片甩向四周,在前述虹吸作用下从进料口进入内循环,有利于食材提高研磨效率和提高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此外,仅在主体段31的一侧设置刃口311,刀片3的加工成本低。
参见图11,所述主体段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刃口3111和第二刃口3112,所述第一刃口3111在所述动磨头2正转过程中粉碎食材,所述第二刃口3112在所述动磨头反转过程中粉碎食材。参见图11和图10可知,第一刃口3111和第二刃口3112可以设置于具有下延伸段32的刀片3中,也可以设置于不具有下延伸段32或者上延伸段的刀片3中。上述第一刃口3111和第二刃口3112可以为钝刃,也可以为利刃。
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刀片3的主体段31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刃口3111和第二刃口3112,反转阻力小,反转扰流对虹吸影响小,能提高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研磨时对残留的颗粒实现进一步破碎,提高粉碎效率。
参见图12并结合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刃口311为钝刃,刃口311的厚度为T,T≥0.2mm。
如上述设置,所述刃口311为钝刃使得所述刀片3为钝刀,动磨头2正转时,钝刀起主要粉碎作用,击碎大块食材使其成为小颗粒,反转时,钝刀起到扰流作用,大量流体被刀片甩向四周,在前述虹吸作用下从进料口进入内循环,有利于食材提高研磨效率和提高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
所述刀片3满足如下条件至少之一:
a)参见图6并结合图8和图9,所述下延伸段3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B,所述刀片3与所述进料口2101的顶端在竖直方向的最小距离为C,B<C,在一些实施方式中,B=C。将图6、图8和图9比较可知,也可以理解为所述下延伸段3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不大于H2;图6中很明显的示出B<C,图8和图9示意出尾端321高于动磨齿21的底端,但结合图6,可以得出B<C。如上述设置,由于B<C,这样,确保下延伸段32转动过程中对流体的导流作用,同时,又不会因为扰流而影响虹吸作用,最终,确保粉碎效率和虹吸效果的好。
b)参见图6、图8和图9,所述下延伸段32的尾端321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出料口2103的距离为A,需要说明的是,图8和图9虽然没有示意出出料口2103,但是,根据动磨头2和静磨头1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结合图6,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和图9所示的距离A。所述下延伸段32的尾端321与所述动磨齿的底端连线的长度为D,0≤A≤D≤70mm,比如,10mm、15mm、18mm、20mm、23mm、25mm、28mm、30mm、34mm、38mm、40mm、45mm、48mm、50mm、55mm、60mm、63mm、65mm、68mm或者70mm。在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中,ABCD围成直角梯形。如上述设置,由于所述0≤A≤D≤70mm,粉碎效果和研磨效果更好,比如,下延伸段32的尾端321不会太靠近所述进料口2101,对虹吸阶段研磨影响较小,研磨效果好,同时,下延伸段32的折弯程度能起到较好的扰流作用,粉碎效果较好。
c)所述主体段的长度为L1,30≤L1≤120mm,比如30mm、35mm、40mm、45mm、50mm、55mm、60mm、65mm、70mm、75mm、80mm、85mm、90mm、95mm、100mm、105mm、110mm、105mm、110mm、115mm或120mm。如上述设置,30≤L1≤120mm,结合所述下延伸段32可以使得扰流效果更好。
d)所述动磨头的直径为φ,20mm≤φ≤100mm,比如,20mm、25mm、30mm、35mm、40mm、45mm、50mm、55mm、60mm、65mm、70mm、75mm、80mm、85mm、90mm、95mm或100mm。如上述设置,0mm≤φ≤100mm结合其他尺寸,可以使得研磨效果好,以及能提高虹吸作用的效果(比如虹吸效率)。
参见图3、图5、图6和图7并结合图2,另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刀盘组件100。所述刀盘组件100包括刀盘20和前述任何一种研磨组件10,所述研磨组件10组装于所述刀盘20。如何组装不限,比如,参见图6,静磨头1插入刀盘20,通过螺纹盖91锁紧。轴承92装配于静磨头1内部并位于底端,传动轴93套设于轴承92的中心,上离合器94固定于传动轴93底端。动磨头2可拆卸安装于静磨头1中,由传动轴93顶端穿过弹性件95中心扣合,防止上下窜动,弹性件95被连接板96压合固定于动磨头2,刀片3固定在连接板96。工作时,电机2001带动上离合器转动,上耦合器带动下离合器转动,下离合器带动传动轴93转动,传动轴93带动所述动磨头2转动,动磨头2带动刀片3使得刀片3与动磨头2同步转动。
如上述设置,所述刀盘组件100至少具有所述研磨组件10带来的有益效果,不再赘述。
参见图1,另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料理机。所述料理机包括搅拌杯组件1000和主机2000。所述搅拌杯组件1000与所述主机2000组装,包括所述刀盘组件100。所述主机2000包括电机2001。所述电机2001驱动所述动磨头2相对于所述静磨头1转动,所述刀片3随所述动磨头2同步转动。
如上述设置,所述料理机至少具有所述研磨组件带来的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组件包括静磨头(1)、动磨头(2)和刀片(3),其中:
所述静磨头(1)的下端设置有进料口(2101),内部设置有位于进料口(2101)上方的静磨齿(11);
所述动磨头(2)设置有动磨齿(21),所述动磨头(2)插入所述静磨头(1)内,所述动磨齿(21)和所述静磨齿(11)之间形成研磨流道(2102),且所述静磨头(1)的顶端和所述动磨头(2)的顶端之间形成出料口(2103)或者所述静磨头(1)的顶端设置有出料口(2103),所述进料口(2101)、所述研磨流道(2102)和所述出料口(2103)连通;
所述刀片(3)组装于所述动磨头(2),所述刀片(3)与所述出料口(2103)之间在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1,所述静磨齿(11)的齿尖和相应的动磨齿(21)的齿尖之间构成的研磨间隙(2104)的宽度为G,所述研磨流道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H2;H2≥H1≥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H1≤30mm,和/或,5mm≤H2≤3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静磨齿(11)绕所述静磨头(1)的轴线呈螺旋状,所述动磨齿(21)绕所述动磨头(2)的轴线呈螺旋状,所述静磨齿(11)的螺旋方向与所述动磨齿(21)的螺旋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3)包括横向延伸的主体段(31)以及下延伸段(32)或上延伸段,所述下延伸段(32)自所述主体段(31)远离所述动磨头(2)的端部向所述主体段(31)的下方延伸;
所述上延伸段自所述主体段(31)远离所述动磨头(2)的端部向所述主体段(31)的上方延伸;
或者,所述刀片(3)仅包括横向延伸的主体段(3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以所述下延伸段(32)朝向所述静磨头(1)折弯为负,背向所述静磨头(1)折弯为正,所述下延伸段(3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a,-10度≤a≤60度。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磨头(2)正转的情况下,粉碎食材形成的流体从所述出料口(2103)进入,经过所述研磨流道(2102)后从所述进料口(2101)排出;在所述动磨头(2)反转的情况下,所述流体从所述进料口(2101)进入所述研磨流道(2102)从所述出料口(2103)排出;
所述主体段(31)仅一侧设置有刃口(311),所述刃口(311)在所述动磨头(2)正转过程中,粉碎食材;
或者,所述主体段(3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刃口(3111)和第二刃口(3112),所述第一刃口(3111)在所述动磨头(2)正转过程中粉碎食材,所述第二刃口(3112)在所述动磨头(2)反转过程中粉碎食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刃口(311)为钝刃,刃口的厚度为T,T≥0.2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研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3)满足如下条件至少之一:
a)所述下延伸段(32)在竖直方向上的投影为B,主体段(31)与所述进料口(2101)在竖直方向的最短距离为C,B≤C;
b)所述下延伸段(32)的尾端(321)在水平方向上与所述出料口(2103)的距离为A,所述下延伸段(32)的尾端(321)与所述进料口(2101)的顶部之间的连线的长度为D,0≤A≤D≤70mm;
c)所述主体段(31)的长度为L1,30≤L1≤120mm;
d)所述动磨头(2)的直径为φ,20≤φ≤100mm。
9.一种刀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组件(100)包括刀盘(20)和权利要求1至8任何一项所述的研磨组件(10),所述研磨组件(10)组装于所述刀盘(20)。
10.一种料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理机包括搅拌杯组件(1000)和主机(2000),所述搅拌杯组件(1000)与所述主机(2000)组装,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刀盘组件(100),所述主机(2000)包括电机(2001),所述电机(2001)驱动所述动磨头(2)相对于所述静磨头(1)转动,所述刀片(3)随所述动磨头(2)同步转动。
CN202321496845.5U 2023-06-12 2023-06-12 研磨组件、刀盘组件及料理机 Active CN2200456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6845.5U CN220045695U (zh) 2023-06-12 2023-06-12 研磨组件、刀盘组件及料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6845.5U CN220045695U (zh) 2023-06-12 2023-06-12 研磨组件、刀盘组件及料理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5695U true CN22004569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13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6845.5U Active CN220045695U (zh) 2023-06-12 2023-06-12 研磨组件、刀盘组件及料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56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84038B2 (en) Cutter assembly and high volume submersible shredder pump
CN206631723U (zh) 一种猪饲料加工用多级粉碎机
CN101810445A (zh) 食品处理机交互剪切式粉碎刀具结构
CN101803884B (zh) 食品处理机剪切式粉碎刀具结构
CN108187844A (zh) 食物垃圾处理器
JP6251887B2 (ja) 混合器ユニットとハンドブレンダ
CN220045695U (zh) 研磨组件、刀盘组件及料理机
CN108187843A (zh) 食物垃圾处理器
CN208288153U (zh) 食物垃圾处理器
KR100433172B1 (ko) 착즙겸용 분쇄기
CN107319964B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用粉碎装置及食品加工机
JP7193424B2 (ja) カッタアセンブリおよび高容量の水中シュレッダポンプ
CN208032733U (zh) 食物垃圾处理器
CN108309087B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用粉碎装置及食品加工机
US11396023B1 (en) Dual cutter assembly and submersible shredder pump having a dual cutter assembly
CN216149962U (zh) 一种餐厨垃圾粉碎装置及应用其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CN108309086B (zh) 一种食品加工机
CN114052535B (zh) 研磨刀、研磨组件及料理机
CN220236716U (zh) 研磨组件及料理机
CN107983492A (zh) 食物垃圾处理器
CN201701083U (zh) 食品处理机剪切式粉碎刀具结构
CN215959490U (zh) 阻流机构及其料理机
CN114052537A (zh) 研磨组件及料理机
CN212140228U (zh) 一种磨豆机构的出粉座结构及包含其的防堵塞式磨豆机构
CN108283976A (zh) 食物垃圾处理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