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3150U - 一种轮毂电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轮毂电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43150U CN220043150U CN202321592334.3U CN202321592334U CN220043150U CN 220043150 U CN220043150 U CN 220043150U CN 202321592334 U CN202321592334 U CN 202321592334U CN 220043150 U CN220043150 U CN 22004315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c
- fixed
- brake
- outer rotor
- electromagne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131329 Carabid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66 ca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83 friction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轮毂电机,外转子电机设置在轴上;外转子电机与行星传动机构连接;外轮毂环绕在外转子电机的周围,行星传动机构与外轮毂配合;设轴穿过电磁制动器,电磁制动器包括制动驱动机构、静盘、可沿外转子电机轴向移动且随外转子电机旋转的刹车盘,制动驱动机构包括活动单元、产生电磁作用力的固定单元,固定单元与轴固定,活动单元与固定单元间隙配合并于固定单元在失电和得电之间切换时形成往复直线运动,刹车盘位于活动单元与静盘之间并与外转子电机周向固定,静盘与所述固定单元连接成一体。本实用新型的轮毂电机中的电磁制动器为独立体,具有增大摩擦力矩以及安装和拆卸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毂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无刷轮毂电机在日常电动交通工具及物流搬运和载重车辆(电动自行车、搬运车、地牛、轮椅等)的日益普及,由电机带动轮毂转动的轮毂电机被广泛的应用。
目前的轮毂电机包括芯轴、定子、具有腔体的第一外转子,减速传动机构设置在芯轴上,减速传动机构的输入端与第一外转子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芯轴上设有第三轴承,第二外转子的一端与第三轴承连接,在磁轭的环套的外圆周面上设有第四轴承,第二外转子的另一端安装在第四轴承上,第二外转子的内圆周面上设有齿圈,轮齿与减速传动机构的输出端啮合。
上述大扭矩外转子电机上集成有失电电磁制动器,失电电磁制动器的工作过程为:当失电电磁制动器通电时,通过激磁线圈产生的磁场对摩擦片产生吸合作用力,该吸合作用力克服第二弹性部件的作用力,使摩擦片与摩擦盘分离,此时如果定子上的线圈获电,则可驱动第一外转子转动。当失电电磁制动器断电时,激磁线圈失去产生磁场的作用,对摩擦片不存在吸合作用力,第二弹性部件释放的张力使摩擦片与摩擦盘7结合或抵顶,从而在摩擦盘与摩擦片之间产生摩擦作用力对摩擦盘进行制动,进而使与摩擦盘固定的第一外转子获得制动作用力。
对于上述的失电制动器而言,由于摩擦盘在旋转过程中与摩擦片产生摩擦而产生制动力,因此,摩擦盘与摩擦片均为易损耗部件,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其制动的效率会降低,当用户认为无法形成可靠的制动力时,此时就需要更换摩擦盘和失电制动器。然而,由于其中的摩擦盘安装在第二轴承上后与第一转子固定连接(摩擦盘通过螺钉与第一转子固定连接),并且,摩擦盘本身与磁轭以及摩擦片为分体结构,以及失电电磁制动器和摩擦盘7均位于第二外转子的内部,因此,需要更换摩擦盘和摩擦片时,首先需要拆卸第二外转子,将失电电磁制动器取出后,然后再将摩擦盘7从第一转子上拆卸下来,更换后,先将摩擦盘与第一转子固定,再将失电电磁制动器安装在芯轴上,最后安装第二外转子的端盖。因此,上述结构的失电电磁制动器与摩擦盘为分体式设置,无论拆卸或者安装均需要占用较长的时间,对操作人员的要求高,劳动强度大。并且摩擦力矩仅限于摩擦盘与摩擦片的单面之间,摩擦力矩相对较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轮毂电机,本实用新型的轮毂电机中的电磁制动器为独立体,具有安装和拆卸方便的优点。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轮毂电机,包括:轴;
用于产生扭矩的外转子电机,外转子电机设置在轴上;
与轴配合的行星传动机构,外转子电机与行星传动机构连接;
用于接收行星传动机构的扭矩且可绕轴旋转的外轮毂,外轮毂环绕在外转子电机的周围,行星传动机构与外轮毂配合;
设置在轴上且位于外轮毂内的电磁制动器,轴穿过电磁制动器,电磁制动器包括制动驱动机构、静盘、可沿外转子电机轴向移动且随外转子电机旋转的刹车盘,制动驱动机构包括活动单元、产生电磁作用力的固定单元,固定单元与轴固定,活动单元与固定单元间隙配合并于固定单元在失电和得电之间切换时形成往复直线运动,刹车盘位于活动单元与静盘之间并与外转子电机周向固定,静盘与所述固定单元连接成一体。
由于静盘与固定单元连接成一体,静盘获得了支撑作用力,因此不需要使静盘通过外转子电机进行支撑,也不需要使电磁制动器与外转子电机有轴向方向的连接,电磁制动器相对外转子电机可以沿轴向方向移动,从而,电磁制动器相对外转子电机为独立的部分,当活动单元、刹车盘、静盘当中任何一个部件无法继续使用需要拆卸时,由于电磁制动器相对外转子电机可以沿轴向方向移动,在拆卸过程中,可以单独将电磁制动器整体地进行拆卸,而且在拆卸过程中,电磁制动器将不会像背景技术中那样受到外转子电机的牵制,即在拆卸电磁制动器时,不会要求将外转子电机的端盖也进行拆卸。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有省时省力,以及降低劳动强度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中的刹车盘在制动时分别与动盘和静盘接触,刹车时动盘和静盘同时产生摩擦力,与背景技术中的单面摩擦相比,本实用新型成倍增大刹车力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毂电机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毂电机的剖面结构图。
图3为外转子电机的一部分结构图。
图4为电磁制动器的立体图。
图5为电磁制动器的剖面图。
图6为传动盘与手柄的结合图。
图7为图6在另一个方向的示意图。
轴1,第一肩部1a,外转子电机2,多边形传动部件2a,肩部2b,行星传动机构3,第二轴承座3a,齿圈3b,外轮毂4,第一端盖4a,第二端盖4b,中间轮毂4c,第一轴承4d,第二轴承4e,电磁制动器5,电磁主体50,第一螺纹孔50a,第一装配孔50b,第一通孔50c,结合槽50d,动盘51,通孔51a,第三通孔51b,刹车盘52,安装孔52a,静盘53,弹簧54,隔套55,第一紧固件56,第一轴承座57,导向部57a,连杆58,第二紧固件59,传动盘60,环状凸台60a,腰形孔60b,缺口60c,第二通孔60d,凹槽60e,球状部件61,连接盘62,手柄63,手柄本体63a,连接环63b,径向凸起63c,信号发送部件64,第三紧固件6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轮毂电机,包括轴1、外转子电机2、行星传动机构3、外轮毂4、电磁制动器5,下面对每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外转子电机2用于产生扭矩,外转子电机2设置在轴1上,行星传动机构3与轴1配合,外转子电机2与行星传动机构3连接,外轮毂4用于接收行星传动机构3的扭矩,外轮毂4在行星传动机构3的驱使下可绕轴1旋转,外轮毂4环绕在外转子电机2的周围,行星传动机构3与外轮毂4配合。
行星传动机构3包括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齿圈,太阳轮空套在轴1上,太阳轮与外转子电机2的动力输出端(外转子)固定,行星轮为多个(例如3个),且行星轮分别与太阳轮啮合,行星轮还与齿圈啮合,齿圈与外轮毂4的内周面固定。行星架套在轴1上并与轴1固定,行星架通过芯轴与行星轮连接,外转子电机2工作时,外转子电机2驱动行星传动机构3中的太阳轮旋转,太阳轮带动行星轮旋转,行星轮由于通过芯轴与行星架连接,由于行星架不会转动,当太阳轮带动行星轮旋转时,行星轮驱动齿圈旋转,齿圈3b则驱动外轮毂4旋转。
电磁制动器5设置在轴1上且位于外轮毂4内,轴1穿过电磁制动器5,电磁制动器5包括制动驱动机构、静盘53、可沿外转子电机2轴向移动且随外转子电机2旋转的刹车盘52,刹车盘52与外转子电机2在周向方向形成固定,刹车盘52与外转子电机2在轴向方向不固定,因此,刹车盘52可沿外转子电机2轴向移动且又可随外转子电机2旋转,下面对电磁制动器5中的各部分以及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制动驱动机构包括活动单元、产生电磁作用力的固定单元,固定单元与轴1固定,活动单元与固定单元间隙配合并于固定单元在失电和得电之间切换时形成往复直线运动,刹车盘52位于活动单元与静盘53之间并与外转子电机2周向固定,静盘53与所述固定单元连接成一体。所述外转子电机2的一端设有多边形传动部件2a,所述刹车盘52上设有孔壁为多边形的安装孔52a,安装孔52a与多边形传动部件2a配合。为了能在制动过程中承受大的力扭,多边形传动部件2a和多边形的安装孔52a均优先采用正六边形。多边形传动部2a还可采用花键或齿轮。
本实用新型的电磁制动器5为失电刹,即:当固定单元获电时,固定单元产生磁力使活动单元向固定单元移动,进而使刹车盘52与静盘和活动单元处于分离状态,当固定单元失电时,固定单元失去磁力,活动单元则向刹车盘52移动,使刹车盘52被压紧在静盘52和活动单元之间,由于刹车盘52与外转子电机2在形成周向固定,因此,当刹车盘52被压紧在静盘和活动单元之间时,对外转子电机2产生制动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电磁主体50、隔套55、第一紧固件56,电磁主体50包括电磁铁,电磁铁在得电后用于产生使活动单元向电磁主体50移动的电磁吸附力。所述活动单元包括动盘51、弹簧54,动盘51上设有通孔51a,所述隔套55穿过动盘51上的通孔51a并与通孔51a间隙配合,当动盘51在电磁主体50与刹车盘52之间运动时,隔套55对动盘51形成导向的作用。
隔套55的两端分别与电磁主体50和静盘53配合,优选地,隔套55的一端与电磁主体50的轴向端面抵顶,隔套55的另一端与静盘53抵顶,通过隔套55将电磁主体50和静盘53分隔,并在电磁主体50和静盘53之间形成容纳动盘51和刹车盘52的容纳空间。
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电磁主体50和动盘51配合,电磁主体50上设有第一装配孔,弹簧54的一部分位于第一装配孔50b内,弹簧54的一端与第一装配孔的孔底抵顶,弹簧54的另一端与动盘51抵顶,当电磁主体50通电产生磁性吸附力使动盘51向电磁主体50通移动时,动盘51使弹簧54压缩,进而弹簧54积蓄弹性势能,当电磁主体50失电失去磁性吸附力时,弹簧54伸张,弹簧54释放积蓄的弹性势能,弹簧54推动动盘51向刹车盘52移动,最终使刹车盘52压紧在动盘51与静盘53之间,由于刹车盘52双面都有摩擦材料,增大了摩擦面积,使摩擦力矩增大。
第一紧固件56穿过静盘53、隔套55并与电磁主体50紧固,使静盘53与固定单元连接成一体。本实施例中,第一紧固件56为第一螺钉,电磁主体50上设有第一螺纹孔50a,隔套55与电磁主体50配合后与第一螺纹孔50a对应,第一螺钉的螺纹端与第一螺纹孔50a螺纹连接,静盘53与第一螺钉的头部配合,静盘53上设有台阶孔,第一螺钉的头部与台阶孔配合。
通过第一紧固件56使静盘53与固定单元连接成一体,由于第一紧固件56对静盘53形成了支撑作用力,因此不需要使静盘53通过外转子电机2进行支撑,也不需要使电磁制动器5与外转子电机2有轴向方向的连接,电磁制动器5相对外转子电机2可以沿轴向方向移动,从而,电磁制动器5相对外转子电机2为独立的部分,当动盘51、刹车盘52、静盘53当中任何一个部件无法继续使用时,由于电磁制动器5相对外转子电机2可以沿轴向方向移动,在拆卸过程中,可以单独将电磁制动器5整体地进行拆卸,而且在拆卸过程中,电磁制动器5将不会像背景技术中那样受到外转子电机2的牵制,即在拆卸电磁制动器5时,不会要求将外转子电机2的端盖也进行拆卸。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具有省时省力,以及降低劳动强度的优点。
所述外转子电机2的轴向端面上设有肩部2b,所述静盘53与肩部2b间隙配合。肩部2b位于多边形传动部件2a与外转子电机2的轴向端面之间,优选地,肩部2b与多边形传动部件2a以及外转子电机2的端盖通过浇铸整体成型(多边形传动部2a与肩部2b也可以通过螺钉固定或其他方式联接)。肩部2b的外径大于多边形传动部件2a的外径,由于多边形传动部件2a与肩部2b一体成型,因此通过肩部2b有利于增加形传动部件2a的强度。
所述轴1上设有第一肩部1a,第一肩部1a对固定单元的一端形成轴向定位,固定单元还包括与电磁主体50固定的第一轴承座57,电磁主体50的一端与第一肩部1a抵顶,从而电磁主体50的一端被第一肩部1a轴向定位,第一轴承座57的一端与电磁主体50的另一端固定,第一轴承座57的外径小于电磁主体50的外径。
所述外轮毂4包括第一端盖4a、第二端盖4b、中间轮毂4c、第一轴承4d、第二轴承4e,中间轮毂4c位于第一端盖4a与第二端盖4b之间且与第一端盖4a与第二端盖4b固定,例如中间轮毂4c采用螺钉分别与第一端盖4a与第二端盖4b固定,第一端盖4a和第二端盖4b的内表面上均设有轴承腔室,第一轴承座57与第一轴承4d均位于第一端盖4a的轴承腔室中,第一轴承4d套在第一轴承座57上,第一轴承4d或者第一端盖4a上的轴承腔室的端部对第一轴承座57形成轴向定位,由此使得固定单元的两端均获得轴向定位,防止固定单元轴向窜动,第二轴承4e位于第二端盖4b的轴承腔室中并与行星传动机构3配合。
轴1上设有套管1b,所述第二轴承4e与套管1b配合,套管1b的一端与行星传动机构3的一端抵顶,套管1b的另一端与第二端盖4b抵顶。
当动盘51、刹车盘52、静盘53当中任何一个部件无法继续使用而需要更换时,将固定连接第一端盖4a与中间轮毂4c的螺钉拆卸,使第一端盖4a卸下,由于电磁制动器5为独立体,且由于电磁主体50的一端被第一肩部1a轴向定位,第一轴承座57的一端与电磁主体50的另一端固定,电磁主体50与轴1不存在轴向固定,因此,可以直接将电磁制动器5整体从轴1上拆卸下来,由此可见,上述结构进一步优化了电磁制动器5安装及拆卸的便利性。
行星传动机构3的一端设有第二轴承座3a,第二轴承座3a套在轴1上,第二轴承座3a穿过第二端盖4b的轴承腔室并暴露在外轮毂4的外部,所述第二轴承4e与第二轴承座3a配合。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使活动单元与刹车盘52结合或分离的手动旋转控制机构,手动旋转控制机构包括连杆58、第二紧固件59、手动旋转组件,所述固定单元上设有第一通孔50c,第一通孔50c贯通电磁主体50和第一轴承座57,连杆58与第一通孔50c间隙配合,第二紧固件59穿过动盘51后与连杆58一端固定,当连杆58受到轴向的作用力时,连杆58在第一通孔50c内可以轴向移动,连杆58通过第二紧固件59带动动盘51轴向移动,使动盘51与刹车盘52结合或分离。
第二紧固件59为螺钉,连杆58的一端设有螺孔,第二紧固件59与连杆58上的螺孔螺纹连接,在动盘51上设有第三通孔51b,第三通孔51b优先采用台阶孔,由于第三通孔51b的两端的孔径大于中间部位的孔径,第二紧固件59穿过动盘51上的第三通孔51b后与连杆58上的螺孔螺纹连接,从而使动盘51与连杆58配合。
所述连杆58与手动旋转组件配合,手动旋转组件与固定单元配合,手动旋转组件旋转时沿固定单元轴向移动并通过连杆58及第二紧固件59驱使动盘51与刹车盘52结合或分离。
手动旋转组件包括传动盘60、球状部件61、连接盘62、手柄63,传动盘60的一端设有凹槽,传动盘60的另一端设有环状凸台60a,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轴承座57上还设有导向部57a,所述环状凸台60a与导向部57a滑动配合,导向部57a的外径小于第一轴承座57的外径,当传动盘60和环状凸台60a轴向移动时,导向部57a可以对传动盘60和环状凸台60a进行导向。
传动盘60上还设有腰形孔60b,球状部件61的一部分与传动盘60上的凹槽60e配合,固定单元上设有结合槽50d,球状部件61的另一部分与结合槽50d结合或分离,连接盘62套在环状凸台60a上,所述连杆58穿过腰形孔60b后与连接盘62固定,连杆58与连接盘62通过第三紧固件65固定,第三紧固件65优先采用螺钉。
本实用新型中,手柄63与环状凸台60a固定,所述环状凸台60a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缺口60c,所述手柄63包括手柄本体63a、连接环63b、径向凸起63c,手柄本体63a与连接环63b固定,环状凸台60a上设有第二通孔60d,连接环63b位于第二通孔60d内,径向凸起63c以及手柄本体63a分别与缺口60c配合。
所述手动旋转组件还包括与手柄63上的径向凸起63c结合时向设备发送信号的信号发送部件64,信号发送部件64固定在连接盘62上。信号发送部件64为一个开关,例如行程开关。信号发送部件64也可以无线通讯模块,例如蓝牙模块。信号发送部件64还可以采用霍尔开关等。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几种状态:
第一种,上电解除刹车:假如在设备(例如载重车辆、电动自行车、搬运车、地牛、轮椅等)上安装轮毂电机后,设备上通常安装有控制器(属于现有技术),与轮毂电机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操作人员发送的指令信号控制轮毂电机工作,控制器在图中未示出)通电状态时,控制器则会向电磁主体50输出得电的控制信号,使电磁主体50得电,电磁主体50产生电磁吸力使动盘51向电磁主体50移动,进而使动盘51与刹车盘52分离,动盘51在向电磁主体50移动的过程中,动盘51压缩弹簧54,使弹簧54积蓄弹性势能。
第二种,断电刹车:如果操控者认为需要刹车时,则会向控制器发送刹车信号,例如通过两轮电动车上的刹车手柄向控制器发送使电磁主体50断电的控制信号,从而使电磁主体50失电,电磁主体50不再产生电磁吸力,弹簧54积蓄的弹性势能释放,弹簧54推动动盘51向刹车盘52移动,使动盘51与刹车盘52结合形成刹车状态。
由上述可见,本实用新型为失电刹,即电磁制动器5处于得电状态时不会刹车,当电磁制动器5处于断电状态时则构成刹车状态,第一种和第二种状态总体称之为电动控制状态。
然而,当电磁主体50处于失效状态或者设备整体处于断电状态断电时,根据上述可知电磁主体50处于失电状态时,如果此时需要移动设备(例如载重车辆、电动自行车、搬运车、地牛、轮椅等)停放的位置,由于动盘51与刹车盘52处于结合而形成刹车状态,在此情况下很难移动,此时需要借助手动旋转控制机构,解除刹车状态。
第三种,借助手动旋转控制机构解除刹车状态,即手动控制状态:旋转手柄本体63a,手柄本体63a将扭力传递给环状凸台60a,从而使传动盘60旋转,假设球状部件61的初始位置与结合槽50d结合,由于球状部件61安装在凹槽60e中,传动盘60旋转带动球状部件61移动,从而使球状部件61从结合槽50d中分离出来,此时,由于传动盘60与第一轴承座57的距离小于球状部件61暴露在凹槽60e外部部分的高度,因此,球状部件61对第一轴承座57和传动盘60产生挤压作用力,由于第一轴承座57是固定不动的,因此球状部件61产生的挤压作用力只能驱动传动盘60向手动旋转组件的外侧轴向运动,从而传动盘60带动连接盘62以及连杆58轴向移动,连杆58带动动盘52向电磁主体50移动,动盘52与刹车盘52处于分离状态,在此过程中,动盘52压缩弹簧54使弹簧54积蓄弹性势能。
手柄本体63a在旋转时,手柄63整体旋转,因此,径向凸起63c周向移动,其中一个径向凸起63c与信号发送部件64形成配合,即径向凸起63c与信号发送部件64的触发部形成抵顶,信号发送部件64处于接通状态,由于信号发送部件64与控制器电性连接,因此,控制器在获得信号发送部件64处于接通的状态后,判断操作者通过手动旋转控制机构解除刹车状态,为了安全,控制器则控制轮毂电机整体处于失电状态,避免在手动移动设备过程中不小心启动轮毂电机而发生意外事故。
另外,由于连杆58穿过腰形孔60b与连接盘62连接,传动盘60在旋转过程中,连杆58和连接盘62并不会跟随传动盘60旋转,而传动盘60旋转时是通过腰形孔60b的让位作用,避免传动盘60与连杆58发生干涉。
第四种,使手动旋转控制机构复位以恢复到电动控制状态:反向手柄本体63a使传动盘60反向旋转,传动盘60旋转带动球状部件61反向移动,球状部件61与结合槽50d结合后,由于传动盘60与第一轴承座57之间的间距变小,弹簧54积蓄的弹性势能释放,弹簧54推动动盘52带动连杆58轴向移动,同时动盘51向刹车盘52移动,此时动盘51是否与刹车盘52进行结合,由上述的第一种或第二种状态决定。
由于反向旋转了手柄本体63a,从而使径向凸起63c与信号发送部件64分离,信号发送部件64处于断开状态,控制器在获得信号发送部件64处于断开的状态后,判断出操作者使电磁制动器从手动控制状态恢复到电动控制状态,控制器撤消轮毂电机整体处于失电状态的控制,此时是否使轮毂电机上电由操作者决定。
Claims (9)
1.一种轮毂电机,包括:轴(1);
用于产生扭矩的外转子电机(2),外转子电机(2)设置在轴(1)上;
与轴(1)配合的行星传动机构(3),外转子电机(2)与行星传动机构(3)连接;
用于接收行星传动机构(3)的扭矩且可绕轴(1)旋转的外轮毂(4),外轮毂(4)环绕在外转子电机(2)的周围,行星传动机构(3)与外轮毂(4)配合;
设置在轴(1)上且位于外轮毂(4)内的电磁制动器(5),轴(1)穿过电磁制动器(5),其特征在于,电磁制动器(5)包括制动驱动机构、静盘(53)、可沿外转子电机(2)轴向移动且随外转子电机(2)旋转的刹车盘(52),制动驱动机构包括活动单元、产生电磁作用力的固定单元,固定单元与轴(1)固定,活动单元与固定单元间隙配合并于固定单元在失电和得电之间切换时形成往复直线运动,刹车盘(52)位于活动单元与静盘(53)之间并与外转子电机(2)周向固定,静盘(53)与所述固定单元连接成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电磁主体(50)、隔套(55)、第一紧固件(56),所述活动单元包括动盘(51)、弹簧(54),动盘(51)上设有通孔(51a),所述隔套(55)穿过动盘(51)上的通孔(51a)并与通孔(51a)间隙配合,隔套(55)的两端分别与电磁主体(50)和静盘(53)配合,弹簧(54)的两端分别与电磁主体(50)和动盘(51)配合,第一紧固件(56)穿过静盘(53)、隔套(55)并与电磁主体(50)紧固,使静盘(53)与固定单元连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电机(2)的一端设有多边形传动部件(2a),所述刹车盘(52)上设有孔壁为多边形的安装孔(52a),安装孔(52a)与多边形传动部件(2a)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电机(2)的轴向端面上设有肩部(2b),所述静盘(53)与肩部(2b)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1)上设有第一肩部(1a),第一肩部(1a)对固定单元的一端形成轴向定位,固定单元还包括与电磁主体(50)固定的第一轴承座(57);
所述外轮毂(4)包括第一端盖(4a)、第二端盖(4b)、中间轮毂(4c)、第一轴承(4d)、第二轴承(4e),中间轮毂(4c)位于第一端盖(4a)与第二端盖(4b)之间且与第一端盖(4a)与第二端盖(4b)固定,第一端盖(4a)和第二端盖(4b)的内表面上均设有轴承腔室,第一轴承座(57)与第一轴承(4d)均位于第一端盖(4a)的轴承腔室中,第一轴承(4d)套在第一轴承座(57)上,第一轴承(4d)或者第一端盖(4a)上的轴承腔室的端部对第一轴承座(57)形成轴向定位,第二轴承(4e)位于第二端盖(4b)的轴承腔室中并与行星传动机构(3)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使活动单元与刹车盘(52)结合或分离的手动旋转控制机构,手动旋转控制机构包括:
连杆(58),固定单元上设有第一通孔(50c),连杆(58)与第一通孔(50c)间隙配合;
第二紧固件(59),第二紧固件(59)穿过动盘(51)后与连杆(58)一端固定;
手动旋转组件,所述连杆(58)与手动旋转组件配合,手动旋转组件与固定单元配合,手动旋转组件旋转时沿固定单元轴向移动并通过连杆及第二紧固件(59)驱使动盘(51)与刹车盘(52)结合或分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手动旋转组件包括:
传动盘(60),传动盘(60)的一端设有凹槽,传动盘(60)的另一端设有环状凸台(60a),传动盘(60)上还设有腰形孔(60b);
球状部件(61),球状部件(61)的一部分与传动盘(60)上的凹槽配合,固定单元上设有结合槽(50d),球状部件(61)的另一部分与结合槽(50d)结合或分离;
连接盘(62),连接盘(62)套在环状凸台(60a)上,所述连杆(58)穿过腰形孔(60b)后与连接盘(62)固定;
手柄(63),手柄(63)与环状凸台(60a)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状凸台(60a)的端面上设有多个缺口(60c),所述手柄(63)包括手柄本体(63a)、连接环(63b)、径向凸起(63c),手柄本体(63a)与连接环(63b)固定,环状凸台(60a)上设有第二通孔(60d),连接环(63b)位于第二通孔(60d)内,径向凸起(63c)以及手柄本体(63a)分别与缺口(60c)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轮毂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旋转组件还包括与手柄(63)上的径向凸起(63c)结合时向设备发送的信号发送部件(64),信号发送部件(64)固定在连接盘(62)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92334.3U CN220043150U (zh) | 2023-06-21 | 2023-06-21 | 一种轮毂电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592334.3U CN220043150U (zh) | 2023-06-21 | 2023-06-21 | 一种轮毂电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43150U true CN220043150U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87249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592334.3U Active CN220043150U (zh) | 2023-06-21 | 2023-06-21 | 一种轮毂电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43150U (zh) |
-
2023
- 2023-06-21 CN CN202321592334.3U patent/CN22004315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5796192A (en) | Energy-saving electric drive for small vehicles | |
CA2292574C (en) | Electric motor with internal brake | |
EP2741933B1 (en) | In-wheel motor with brake | |
KR101255885B1 (ko) | 일체형 스핀들-캐리어 전기 휘일 드라이브 | |
CN109962570B (zh) | 一种代步车电机 | |
CN212825484U (zh) | 一种协作机器人关节传动结构 | |
JP3711323B2 (ja) | 車両用交流回転電機 | |
JP3220898U (ja) | 非通電制動の外部ロータモータ | |
JP4659461B2 (ja) | 車両用ホイールモータ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 |
CN105048707A (zh) | 带失电制动的直流无刷轮毂电机 | |
CN220043150U (zh) | 一种轮毂电机 | |
CN201051694Y (zh) | 无刷电动轮毂 | |
CN108270318B (zh) | 电动轮椅轮毂电机 | |
JP2003095181A (ja) | 電動アシスト自転車 | |
CN211183696U (zh) | 电机刹车装置 | |
CN113098156B (zh) | 一种大扭矩制动轮毂电机 | |
CN216805104U (zh) | 一种电动轮毂 | |
CN220056240U (zh) | 电动地牛 | |
CN115817139A (zh) | 一种重卡换电上框的锁紧结构 | |
JP2002186115A (ja) | 電気自動車の駆動装置 | |
JP2023537312A (ja) | 電気機械式ブレーキ装置のための駆動装置、ブレーキ装置 | |
CN116639631A (zh) | 电动地牛 | |
CN213243746U (zh) | 一种带电磁刹车的永磁无刷减速电机 | |
CN213879543U (zh) | 失电制动外转子轮毂电机 | |
CN211252751U (zh) | 一种快装型农用拖拉机电动换向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