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3005U - 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3005U
CN220043005U CN202320530154.6U CN202320530154U CN220043005U CN 220043005 U CN220043005 U CN 220043005U CN 202320530154 U CN202320530154 U CN 202320530154U CN 220043005 U CN220043005 U CN 220043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aperture
light guide
vehicle
charging h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0154.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军
舒明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hounuoxin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hounuoxin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hounuoxin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hounuoxin Electronics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3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3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s Of Lighting Devices For Vehicle Interiors, Mounting And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所述车载充电器具有外壳、电路板、透光圈体,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内具有扩充腔,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发光元件及充电头,所述透光圈体设于所述扩充腔上端敞口内边缘处,所述透光圈体具有相互衔接的第一光圈部、第二光圈部、每个光圈部分别具有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近光部和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远光部,至少一个光圈部具有导光束,所述导光束由对应光圈部的近光部向该光圈部的远光部延伸。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光亮射至所述第一光圈部及所述第二光圈部,所述第一光圈部经所述导光束将光亮传递至所述第一远光部,使所述车载充电器整体光亮均匀。

Description

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载电子产品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车载充电器被广泛应用,呈现出多功能性、便携性、时尚性的特征。车载充电器是为了方便用车载电源随时随地为数码产品充电的配件,为节省电池的开销,确保安全使用。
夜间行车过程中易于快速准确地对充电头进行定位,通常会在车载充电器上设置光圈,然而针对单PCB板加USB母座的带光圈车载充电器来说,因为USB母座太高会挡住LED等光从透光圈而产生阴影区,出现局部亮度偏暗的现象,因此很难做到整个光圈的光亮度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节省物料损耗成本低廉,能够使整个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
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所述车载充电器具有外壳、电路板、透光圈体,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内具有扩充腔,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发光元件及充电头,所述透光圈体设于所述扩充腔上端敞口内边缘处,所述透光圈体具有相互衔接的第一光圈部、第二光圈部,每个光圈部分别具有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近光部和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远光部,至少一个光圈部具有导光束,所述导光束由对应光圈部的近光部向该光圈部的远光部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圈部具有第一近光部和第一远光部,所述导光束具有两条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远光部两侧,所述导光束为光纤条。
进一步地,每条所述导光束两侧分别有内挡块和外挡块,所述内挡块位于所述近光部一侧并位于导光束内侧,所述外挡块设于所述光圈部内侧并位于导光束外侧,所述内挡块和外挡块之间设有放置导光束的定位槽,所述内挡块、外挡块和定位槽配合定位所述导光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光圈和所述第二光圈之间具有限位槽,所述电路板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光圈部和所述第二光圈部在所述限位槽处相互衔接,所述第一光圈部和所述第二光圈部分别为半圆弧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光圈部具有三角槽及第二远光部,所述三角槽设于所述限位槽的侧边,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射至所述第二远光部和/或由所述三角槽折射至所述第二远光部。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圈体为上阔下窄的漏斗形结构,所述透光圈体上端具有凸圈,所述透光圈体放置于所述扩充腔时,所述凸圈抵在所述扩充腔开口处,所述透光圈体在远离所述凸圈的背面具有多根向内延伸的插舌,所述插舌抵设于所述扩充腔内。
进一步地,所述导光束为光纤束,所述导光束具有入光端朝向所述发光元件以接入光,所述导光束为弯曲状。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头包括第一充电头和第二充电头,所述第一充电头和所述第二充电头分别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充电头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充电头,两条所述导光束设于所述第一充电头相对应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元件具有多个,分别安装于每个所述第一充电头和所述第二充电头之间,两个光圈衔接处,也是电路板顶端正面和背面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透光圈体装配有上盖,所述上盖具有多个充电孔,当所述上盖与所述透光圈体装配时,所述充电头分别穿设于所述充电孔。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具有数根限位柱、槽口及下端开口,所述限位柱设于所述外壳内侧壁面并与所述插舌相互配合使用,所述槽口设于所述外壳侧壁面,所述槽口嵌设有负极弹片,所述下端开口具有正极弹头,所述外壳插设于车辆点烟器,所述外壳为筒状,所述外壳与车辆点烟器直径和高度相符。
上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所述发光元件发出光亮射至所述第一光圈部及所述第二光圈部,所述第一光圈部经所述导光束将光亮传递至所述第一远光部,使所述车载充电器整体光亮均匀,便于车辆在黑夜中行驶时能够快速准确寻找到车载充电器给电子产品进行充电,所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结构简单、体型小巧、轻便、占据的空间小,不会影响驾驶操作。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除上盖后局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爆炸示意图。
其中,
100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
20外壳:21槽口、22上盖、25负极弹片;
23电路板:231第一充电头、232第二充电头、233发光元件;
24透光圈体、241第一光圈部、241a导光束、241b近光部、241c第一远光部、241d内挡块、241e外挡块;242第二光圈部、242a三角槽、242b第二远光部、243限位槽、244插舌、245定位槽、2410入光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是代表性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不应被解释成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100,所述车载充电器具有外壳20、电路板23、透光圈体24,所述外壳20内部具有供所述电路板23、所述透光圈体24放置的扩充腔,所述电路板23上安装有发光元件233及充电头,所述透光圈体24设于所述扩充腔上端敞口内边缘处,所述透光圈体24具有相互衔接的第一光圈部241、第二光圈部242、靠近所述发光元件233的近光部241b和远离所述发光元件233的第一远光部241c,所述第一光圈部241内侧设有导光束241a,所述导光束241a由所述近光部241b向所述第一远光部241c延伸。所述发光元件233发出光亮射至所述第一光圈部241及所述第二光圈部242,所述第一光圈部241经所述导光束241a将光亮传递至所述第一远光部241c,使所述第一光圈部241的所述第一远光部241c也相当于有一个光源,从而照亮所述第一光圈部241的所述第一远光部241c,使得所述车载充电器整体光亮均匀,所述导光束241a由所述近光部241b向所述第一远光部241c延伸的结构设置不仅能够避让充电头还有利于节省空间,所述透光圈由导光材料制成,所述发光元件233优选为一种和/或多种相同或不同颜色的LED灯,当车充主体插接在点烟器时,发光元件233发出光亮。第一光圈部241、第二光圈部242分别为半圆弧,两者衔接合成为一个圆形透光圈体24。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圈部241具有第一近光部241b和第一远光部241c,所述导光束241a具有两条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远光部241c两侧,所述导光束241a在靠近所述近光部241b的部位厚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一远光部241c的部位的厚度。通过所述导光束241a拉近LED灯光的吸收距离,LED灯光进入所述第一透光圈体24两侧的所述导光束241a后经多次折射和反射至USB背光阴影区,使光圈整体亮度均匀。
优选地,每条所述导光束241a两侧分别有内挡块241d和外挡块241e,所述内挡块241d位于所述近光部241b一侧并位于导光束241a内侧,所述外挡块241e设于所述光圈部内侧并位于导光束241a外侧,所述内挡块241d和外挡块241e之间设有放置导光束241a的定位槽245,所述内挡块、外挡块和定位槽245配合定位所述导光束21。所述发光元件233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发光束241a传导到所述第一远光部241c,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光圈部241光亮均匀。所述导光束241a优选为光纤束,所述导光束241a具有入光端2410朝向所述发光元件233以接入光,所述导光束241a为弯曲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光圈和所述第二光圈之间具有限位槽243,所述电路板23插设于所述限位槽243内。所述电路板23插设于所述限位槽243内有利于节省空间。所述第一光圈部241和所述第二光圈部242在所述限位槽243处相互衔接,所述第一光圈部241和所述第二光圈部242分别为半圆弧形。
优选地,所述第二光圈部242具有三角槽242a及第二远光部242b,所述三角槽242a设于所述限位槽243的侧边,所述发光元件233发出的光线射至所述第二远光部242b和/或由所述三角槽242a折射至所述第二远光部242b。所述三角槽242a的设置能够补充光亮,使得所述第二光圈部242光亮更加均匀。
优选地,所述透光圈体24为上阔下窄的漏斗形结构,所述透光圈体24上端具有凸圈,所述透光圈体24放置于所述扩充腔时,所述凸圈抵在所述扩充腔开口处,所述透光圈体24在远离所述凸圈的背面具有多根向内延伸的插舌244,所述插舌244抵设于所述扩充腔内。
优选地,所述充电头包括第一充电头231和第二充电头232,所述第一充电头231和所述第二充电头232分别安装于所述电路板23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充电头231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充电头232,两条所述导光束241a设于所述第一充电头231相对应两侧。具体地,所述第一充电头231为USB接口,所述第二充电头232为type-C接口,所述第一充电头231与所述第一光圈部241相对应,所述第二充电头232与所述第二光圈部242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发光元件233具有多个,分别安装于每个所述第一充电头231和所述第二充电头232之间,两个光圈衔接处,也是所述电路板23顶端正面和背面两侧。本实施例中,在电路板233的顶端两侧面分别设有两个发光元件233,例如,电路板233的顶端四个角的每个角上分别设有一个LED灯。具体地,所述USB接口和所述type-C接口的左右两侧各安装一个LED灯能够节省,但是由于USB接口母座较高,较宽,仅仅左右两侧一个LED会导致所述远光部出现背光的阴影区,通过所述第一光圈部241设置两条所述导光束241a,所述导光束241a上开设的内挡块241d及外挡块241e,将所述LED灯发出的光亮经过所述内挡块241d折射至所述外挡块241e后反射沿所述导光束241a传递到所述第一远光部241c使得所述第一光圈部241光亮均匀,从而消除所述第一远光部241c的阴影区。
优选地,所述透光圈体24装配有上盖22,所述上盖22具有多个充电孔,当所述上盖22与所述透光圈体24装配时,所述充电头分别穿设于所述充电孔。所述上盖22将所述透光圈体24、所述电路板23及所述充电头固定在所述车载充电器的扩充腔内。
优选地,所述外壳20具有数根限位柱、槽口21及下端开口,所述限位柱设于所述外壳20内侧壁面并与所述插舌244相互配合使用,所述槽口21设于所述外壳20侧壁面,所述槽口21嵌设有负极弹片25,所述下端开口具有正极弹头,所述外壳插设于车辆点烟器,所述外壳为筒状,所述外壳与车辆点烟器直径和高度相符。所述限位柱用于抵挡所述插舌244,使所述透光圈体24固定在所述扩充腔内不会随意转动。
上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100,将所述电路板23、所述透光圈体24放置的扩充腔,电路板23上分别安装有USB接口,所述第二充电头232为type-C接口,分别在上述充电接口两次安装一个LED灯从而节省空间,但是由于USB接口母座较高,仅仅左右两侧安装一个LED会导致所述远光部出现背光的阴影区,于是通过所述第一光圈部241设置两条所述导光束241a,所述导光束241a上开设的内挡块241d及外挡块241e,将所述LED灯发出的光亮经过所述内挡块241d折射至所述外挡块241e后反射沿所述导光束241a传递到所述第一远光部241c使得所述第一光圈部241光亮均匀,从而消除所述第一远光部241c的阴影区,所述第二透光圈开设有三角槽242a能够补充光亮,使得所述第二光圈部242光亮更加均匀;所述限位柱与所述插舌244相互配合使用使得所述透光圈体24固定在所述扩充腔内不会随意转动,将上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100插接于点烟器时,所述电路板23通电,所述电路板23上的所述发光元件233发出光亮,所述透光圈体24透出射出均匀的光亮,方便车辆在夜间行驶时能够快速准确地给电子产品充电,该车载充电器小巧轻便、占据空间小,不影响驾驶操作。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可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充电器具有外壳、电路板、透光圈体,所述电路板安装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内具有扩充腔,所述电路板上安装有发光元件及充电头,所述透光圈体设于所述扩充腔上端敞口内边缘处,所述透光圈体具有相互衔接的第一光圈部、第二光圈部,每个光圈部分别具有靠近所述发光元件的近光部和远离所述发光元件的远光部,至少一个光圈部内侧设有导光束,所述导光束由对应光圈部的近光部向该光圈部的远光部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圈部具有第一近光部和第一远光部,所述导光束具有两条并分别设于所述第一远光部两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导光束两侧分别有内挡块和外挡块,所述内挡块位于所述近光部一侧并位于导光束内侧,所述外挡块设于所述光圈部内侧并位于导光束外侧,所述内挡块和外挡块之间设有放置导光束的定位槽,所述内挡块、外挡块和定位槽配合定位所述导光束。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圈和所述第二光圈之间具有限位槽,所述电路板插设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一光圈部和所述第二光圈部在所述限位槽处相互衔接,所述第一光圈部和所述第二光圈部分别为半圆弧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圈部具有三角槽及第二远光部,所述三角槽设于所述限位槽的侧边,所述发光元件发出的光线射至所述第二远光部和/或由所述三角槽折射至所述第二远光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圈体为上阔下窄的漏斗形结构,所述透光圈体上端具有凸圈,所述透光圈体放置于所述扩充腔时,所述凸圈抵在所述扩充腔开口处,所述透光圈体在远离所述凸圈的背面具有多根向内延伸的插舌,所述插舌抵设于所述扩充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束为光纤束,所述导光束具有入光端朝向所述发光元件以接入光,所述导光束为弯曲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头包括第一充电头和第二充电头,所述第一充电头和所述第二充电头分别安装于所述电路板的正面和背面,所述第一充电头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充电头,两条所述导光束设于所述第一充电头相对应两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具有多个,分别安装于每个所述第一充电头和所述第二充电头之间,两个光圈衔接处,也是电路板顶端正面和背面两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圈体装配有上盖,所述上盖具有多个充电孔,所述上盖与所述透光圈体装配时,所述充电头分别穿设于所述充电孔,所述外壳具有数根限位柱、槽口及下端开口,所述限位柱设于所述外壳内侧壁面并与所述插舌相互配合使用,所述槽口设于所述外壳侧壁面,所述槽口嵌设有负极弹片,所述下端开口具有正极弹头,所述外壳插设于车辆点烟器,所述外壳为筒状,所述外壳与车辆点烟器直径和高度相符。
CN202320530154.6U 2023-01-11 2023-03-17 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 Active CN2200430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81696X 2023-01-11
CN202320081696 2023-01-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3005U true CN220043005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69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0154.6U Active CN220043005U (zh) 2023-01-11 2023-03-17 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3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30015865A (ko) 차량용 등기구
CN220043005U (zh) 一种光圈均匀发亮的车载充电器
CN104728724A (zh) 用于车辆的时钟的照明装置
US10378722B2 (en) Lighting system, in particular for a motor vehicle lighting member,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Ds
KR101910356B1 (ko) 이너부재를 포함한 차량용 램프
CN109027726B (zh) 夜灯
KR20210001253U (ko) 차량용 번호판 led등
CN211450768U (zh) 灯罩和灯具
CN104566098B (zh) 车灯装置
CN221035418U (zh) 灯具
CN213334244U (zh) 一种摩托车后牌照板照明装置
CN217482571U (zh) 一种利用瑞利散射原理研发的蓝天灯
CN216281162U (zh) 一种摩托车尾灯
CN220958208U (zh) 地灯
CN211625128U (zh) 一种新型电瓶车大灯
CN112268263B (zh) 一种汽车动态发光尾灯
JP2015089737A (ja) Ledライセンスランプ
CN218213508U (zh) 一种车载usb氛围灯导光件
CN212673115U (zh) 电子蜡烛投影灯
CN211780864U (zh) 一种透镜组件及照明灯具
JPH0129926Y2 (zh)
CN217978662U (zh) 汽车Logo灯
CN214790896U (zh) 透镜结构
KR820001810Y1 (ko) 플 레 쉬
CN216716087U (zh) 一种日行灯的透镜模组及汽车用日行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