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40895U - 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 - Google Patents

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40895U
CN220040895U CN202321191872.1U CN202321191872U CN220040895U CN 220040895 U CN220040895 U CN 220040895U CN 202321191872 U CN202321191872 U CN 202321191872U CN 220040895 U CN220040895 U CN 220040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zone
area
contact lens
peripheral
central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187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凯
吴怡璁
林文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ighten Optix Corp
Original Assignee
Brighten Opti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ighten Optix Corp filed Critical Brighten Optix Corp
Priority to CN20232119187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40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40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40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该隐形眼镜镜片包括中央光学区、围绕该中央光学区外部的周边定位区及围绕该周边定位区外部的边弧区,并沿着中央光学区外部呈轴向旋转,而于周边定位区表面依序取得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并依据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于周边定位区取得复数预定厚度数值,则可依据复数预定厚度数值,为于周边定位区制成符合该预定厚度数值的厚度即可于周边定位区,形成具有该至少一个不同厚度的表面,而供制成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达到配戴隐形眼镜镜片时形成稳固定位、不易偏位的目的。

Description

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尤其是指通过周边定位区的不同厚度供稳定配戴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是于隐形眼镜镜片的周边定位区并沿着中央光学区外部轴向旋转,而于周边定位区依序取得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一个的预设厚度区域、预设厚度值,以供制成周边定位区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厚度的前表面,达到配戴稳定、不易偏位的目的。
背景技术
随着各种电子、电气产品的研发、创新,带给人们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许多便捷,尤其是电子产品的大量问世,更造成在通讯及因特网的应用的普及化,以致许多人沉浸在电子产品的使用领域中,长时间大量应用电子产品,不论是上班族、学生族群或是中老年人等,涵盖的范围也相当广泛,进而衍生出低头族的现象,也因此造就许多人的眼睛视力减损、伤害等情况日趋严重,近视人口也就相对提高。
再者,人们之所以会发生近视(Myopia,亦称short-sightedness),是由于眼睛的光线曲折能力与眼睛的长度不匹配所导致,其可能是眼轴超长或角膜弧度过陡,当眼睛总焦度太高或太强时,会导致从远程物体传来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进而造成视物成像点落在视网膜前方处,导致视物成像时产生模糊的情况,所以为了矫正近视需要降低眼睛光线的曲折能力,由于角膜的光线曲折能力约占全眼的80%,所以仅须降低角膜的屈光力便可达到矫正近视的效用。
而用于矫正屈光不正的方式主要有配戴眼镜矫正、配戴隐形眼镜镜片矫正、角膜近视手术或配戴角膜塑型片矫正这几种方法,但许多人为了方便日常生活作息,大都选择配戴隐形眼镜镜片矫正眼睛的视力,然而,目前大多数人配戴的隐形眼镜镜片时,都是让隐形眼镜镜片直接浮贴在眼球的角膜外部,然而,隐形眼镜镜片属于相当轻、薄、小的镜片,配戴在眼球的角膜外容易因眼球转动或者眼皮的眨动、摆晃,导致隐形眼镜镜片在眼球上滑动位移、或者自眼球上脱离、掉落,配戴时相当不稳定,急需予以改善。
是以,如何解决目前隐形眼镜镜片配戴时不稳定、容易偏位的问题与困扰,且随着眼球转动导致隐形眼镜镜片滑动位移等的麻烦与缺失,即为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其中该隐形眼镜镜片包括中央光学区、围绕该中央光学区外部的周边定位区及围绕该周边定位区外部的边弧区,并沿着中央光学区外部呈轴向环绕旋转,而于周边定位区依序取得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并依据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于周边定位区取得复数预定厚度数值,则可依据复数预定厚度数值,为于周边定位区制成符合该预定厚度数值的厚度即可于周边定位区,形成具有该至少一个不同厚度的表面,而供制成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达到配戴隐形眼镜镜片时形成稳固定位、不易偏位的目的,且不易随着眼球转动而致滑动位移,具有稳定隐形眼镜镜片的功效。
其中,中央光学区及边弧区为球面、非球面、散光、多焦点散光或自由曲面的光学设计,该隐形眼镜镜片的表面(可为前表面),可沿中央光学区外部轴向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旋转方式,而于周边定位区沿顺时针或该逆时针方向,依序取得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以形成至少一个不同厚度的规则或不规则表面;且该中央光学区,为一段或多段的曲率设计方式,进行计算该中央光学区的最高点距离(Sag),则由方程式(一):[毫米(mm)],进行计算,其中该R0为该中央光学区的该最高点的曲率,该p=1-e2,该e为离心率,y为中央光学区的半径;而该中央光学区的边缘b(bordering)[与该周边定位区衔接的圆周边缘],则隐形眼镜镜片可沿中央光学区外部呈轴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由中央光学区往外至边弧区之间的该周边定位区取得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该周边定位区,其表面的该预设至少一个厚度区域的不同厚度环形厚度曲线位置,其计算的方式为该预设至少一个厚度区域的角度与厚度的该函数z=f(x),即该函数f(x)中任何一个点a符合方程式(二):/>且/>其中该函数z可为任意的函数z=f(θ);则该函数z,供作为计算该周边定位区的该表面的该预设至少一个厚度区域的不同厚度的非球面方程式该函数z:
另,或可通过方程式(三):[毫米(mm)],计算出该函数z=f(θ)的该非球面角度(θ),其中Q为该函数z的该周边定位区的该表面非球面上的任意一个点a的坐标位置;或者该隐形眼镜镜片可沿中央光学区外部轴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再由边弧区向内至中央光学区之间的周边定位区取得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
其中,该位于周边定位区的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为可沿着中央光学区外部呈轴向以正弦波形、锯齿形、梯形或自由曲线等曲线方式,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而取得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隐形眼镜镜片厚度变化曲线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隐形眼镜镜片平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隐形眼镜镜片厚度变化曲线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隐形眼镜镜片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隐形眼镜镜片厚度变化曲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隐形眼镜镜片平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隐形眼镜镜片厚度变化曲线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的隐形眼镜镜片平面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隐形眼镜镜片的局部侧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隐形眼镜镜片的周边定位区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隐形眼镜镜片设计曲线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五实施例的隐形眼镜镜片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隐形眼镜镜片;11-中央光学区;12-周边定位区;121-厚度区域;13-边弧区;14-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构造、实施的方法等,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所示,由图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该隐形眼镜镜片1为包括中央光学区11、围绕中央光学区11外部的周边定位区12及围绕周边定位区12外部的边弧区13,可依据下列步骤实施进行设计,其中:
(A01)该隐形眼镜镜片1可沿着中央光学区11外部呈轴向环绕旋转,而于周边定位区12依序取得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预设厚度区域121。
(A02)依据该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预设厚度区域121,于周边定位区12取得复数预定厚度数值。
(A03)依据复数预定厚度数值,为于周边定位区12制成符合预定厚度数值的厚度。
(A04)则于周边定位区12,形成具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厚度的表面14。
(A05)以供制成隐形眼镜镜片1的稳定结构。
而上述本实用新型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该隐形眼镜镜片1包括有中央光学区11、周边定位区12及边弧区13,其中:
该中央光学区11位于隐形眼镜镜片1的中央位置。
该周边定位区12围绕于中央光学区11外部。
该边弧区13围绕于周边定位区12外部。
且上述该周边定位区12沿着轴向环绕中央光学区11外部、边弧区13内部,以形成具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厚度的表面14。
则上述本实用新型隐形眼镜镜片1的周边定位区12的表面14,系可为周边定位区12的前表面(未接触眼睛角膜的隐形眼镜镜片1外表面),可沿中央光学区11外部呈轴向以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旋转方式,而于周边定位区12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依序取得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预设厚度区域121,以于周边定位区12形成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厚度的规则或不规则的弧曲状表面14;且隐形眼镜镜片1可沿中央光学区11外部呈轴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旋转方式,并由中央光学区11往外至边弧区13之间的周边定位区12取得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预设厚度区域121;或者隐形眼镜镜片1可沿中央光学区11外部呈轴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旋转方式,再由边弧区13向内至中央光学区11之间的周边定位区12、取得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预设厚度区域121。
且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隐形眼镜镜片1,位于周边定位区12的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预设厚度区域121,为可沿着中央光学区11外部呈轴向以正弦波形、锯齿形、梯形或自由曲线等的曲线方式,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而取得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预设厚度区域121,依据曲线位置所对应的厚度数值(请同时参考图1、图3、图5、图7所示,其中:X向为隐形眼镜的角度[度(°),degree],Y轴向为预设厚度区域121的厚度数值[thickness,单位:毫米(mm)]),以供于该隐形眼镜镜片1的周边定位区12处,制成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厚度的表面14,为沿着周边定位区12呈现规则或不规则状的弧曲状延伸、形成至少一个或一个弧凸状的预设厚度区域121(请同时参考图2、图4、图6、图8所示,X、Y轴向为分别对应隐形眼镜镜片1位置的角度(X轴)及厚度数值(Y轴),其单位均为:毫米[mm])的弧曲状表面14,以此增加隐形眼镜镜片1的质量,则供隐形眼镜镜片1稳定配戴于预设使用者眼睛的角膜处、配合眼睑眨动或眼球滑移等,可确保隐形眼镜镜片1不易滑动、偏位或位移等,达到隐形眼镜镜片1易于定位在眼睛的角膜处的目的。
则上述该隐形眼镜镜片1的中央光学区11,可为一段或多段等的曲率设计方式,进行计算中央光学区11的最高点[T的高度距离(Sag)毫米(mm),请同时参阅图9所示],可通过方程式(一):
[毫米(mm)],进行计算该距离(Sag,单位:mm),其中R0为中央光学区11的最高点(T)的曲率,p=1-e2,e为离心率,而y为中央光学区11的半径,单位:毫米(mm);该中央光学区11的边缘b(bordering)[与周边定位区12衔接的圆周边缘],为可由隐形眼镜镜片1直径与边缘曲率进行回推计算[此计算不为本实用新型的必要技术内容,故未揭示计算方式]。
至于该隐形眼镜镜片1的周边定位区12进行设计时,可通过下列计算的步骤予以实施:
(一)先决定周边定位区12范围中,环形厚度曲线的位置[可为一个或多个等]。
(二)决定该环形厚度曲线的设计[可为一个或多个等]。
(三)计算周边定位区12的最末点、边缘设计起点等。
(四)通过三组以上数据,包括:周边定位区12范围的最末点、厚度曲线设计、边缘设计起点等,可于不同轴向设计出优化的曲线。
(五)重复上述步骤(四),即可逐步完成周边定位区12的范围内,由0°~360°所呈现的放射状的不同厚度变化。
因此,可通过上述各步骤的实施,上述该隐形眼镜镜片1的周边定位区12,其表面14的预设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厚度区域121的不同厚度环形厚度曲线位置,其计算的方式为预设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厚度区域121的角度与厚度的函数z=f(x),即该函数f(x)中任何一个点a符合方程式(二):且/>其中函数z可为任意的函数z=f(θ),例如:多项式[polynomial]、指数函数[exponential]、傅立叶[Fourier]、高斯[gaussian]、正弦和[sum of sine]或威布尔[Weibull]等供应用的方程式。
再者,上述该函数z,可供作为计算周边定位区12的表面14的预设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厚度区域121的不同厚度的非球面方程式函数z:[毫米(mm)]。
而上述该非球面方程式z中,"C=1/R,R为非球面顶点的曲率半径"、"k=1-e,e为偏心率"、"k=1时,表示双曲面"、"k=-1时,表示抛物面"、"0>k>-1,表示以椭圆的长轴对称的半椭圆球面"、"k>0,表示以椭圆的短轴对称的半椭圆球面"、"k=0,表示为球面";该A1、A2、A3~An等,为周边定位区12的表面14上所取得的任意一个点[a,上述该函数z=f(x)的任意一个点a]。
另,或可通过方程式(三):[毫米(mm)],计算出函数z=f(θ)的非球面角度(θ),其中Q为函数z的周边定位区12的表面14非球面上的任意一个点a[Q(x,y),笛卡尔坐标;Q(r,θ),极坐标]的坐标位置(请同时参阅图10所示),该方程式(三)为尼克公式的应用。
通过重复上述该非球面方程式z或方程式(三)的计算,分别可计算出周边定位区12由0°~360°所呈现的放射状的预设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厚度区域121的不同厚度变化,以获取隐形眼镜镜片1的周边定位区12中的表面14上预设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厚度区域121的设计。
则本案较佳实施例之一,欲决定周边定位区12的表面14上预设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厚度区域121的设计时,可预设环形厚度曲线的位置其半径(r)=6.8(请同时参阅图11、图12所示,图11中的水平横轴为:x,垂直纵轴即为:y)。
进行预设环形厚度曲线的设计模式,表示周边定位区12在不同轴向的厚度变化,则由函数limx→a+f(x)=f(a),且limx→a-f(x)=f(a),则由上述预设环形厚度曲线的位置其半径(r)=6.8代入该函数中,即可获得:f(50.001)=1.005,f(49.999)=1.005,再通过上述方程式(一)[毫米(mm)]进行计算,可获得周边定位区12上该预设环形厚度曲线[半径(r)=6.8毫米(mm)]的最末点为(5,1.47951),起始点则为(7.4,4.275574)。
进一步计算预设环形厚度曲线的各轴度轴向的概念,假设选用基础球面程序:(x-x0)2+(y-y0)2,厚度曲线设计点(6.8,3.050021)[可由厚度函数取得],则由上述预设环形厚度曲线的最末点为(5,1.47951)、起始点(7.4,4.275574)及厚度曲线设计点(6.8,3.050021)等,三点即可计算出函数(x-x0)2+(y-y0)2=r2的数值范围,其中该基础球面程序中的变量x:5~7.4mm,而该变数y:1.47951~4.275574mm,通过配合上列图表以完成预设环形厚度曲线的设计,并可获得周边定位区12的表面14上预设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厚度区域121的设计[上列各计算程序的单位均为:毫米(mm)],位于周边定位区12的表面14上的数字[请同时参阅图2、图4、图6、图8、图12所示],即为预设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厚度区域121的设计厚度尺寸[上列示意图中,各程序中的单位均为:毫米(mm)]。
再者,上述本实用新型的隐形眼镜镜片1,位于周边定位区12的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预设厚度区域121,可依据预设使用者的眼睛情况进行设计,如:左眼或右眼的相同或不同的近视度数、远视度数、散光度数、老花眼度数或眼睑的形状等,在隐形眼镜镜片1的周边定位区12设计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预设厚度区域121,因位于周边定位区12的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预设厚度区域121呈现相异或相同的厚度数值,符合眼球的移动(上、下或左、右等移动)或眼球与眼睑之间的眨眼动作,以配合眼睑眨眼时接触隐形眼镜镜片1的情形,不易推移隐形眼镜镜片1发生滑动或位移等情况,可供隐形眼镜镜片1更稳固配戴、定位于预设使用者的眼睛角膜处、不易偏位,达到稳定附着定位于眼睛角膜处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故举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合予陈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上述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于实际实施、使用时,为确实能达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实用新型诚为一实用性优异的实用新型。

Claims (5)

1.一种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光学区、周边定位区及边弧区,其中:
该中央光学区位于该隐形眼镜镜片中央位置;
该周边定位区围绕于该中央光学区外部,且该周边定位区沿着轴向环绕该中央光学区外部、该边弧区内部,而形成具有至少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厚度的表面;及
该边弧区围绕于该周边定位区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中央光学区及该边弧区为球面、非球面、散光或自由曲面的光学设计,且该隐形眼镜镜片的该表面为前表面,沿该中央光学区外部轴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而于该周边定位区沿该顺时针或该逆时针方向,依序取得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以形成该至少一个不同厚度的规则或不规则表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隐形眼镜镜片沿该中央光学区外部呈轴向的该顺时针或该逆时针旋转,并由该中央光学区往外至该边弧区之间的该周边定位区取得该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隐形眼镜镜片沿该中央光学区外部呈轴向的该顺时针或该逆时针旋转,且由该边弧区向内至该中央光学区之间的该周边定位区取得该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为沿该中央光学区外部呈轴向以正弦波形、锯齿形、梯形或自由曲线的方式,呈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而取得该至少一个预设厚度区域。
CN202321191872.1U 2023-05-17 2023-05-17 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 Active CN220040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1872.1U CN220040895U (zh) 2023-05-17 2023-05-17 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1872.1U CN220040895U (zh) 2023-05-17 2023-05-17 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40895U true CN220040895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5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1872.1U Active CN220040895U (zh) 2023-05-17 2023-05-17 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40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955566B1 (en) Toric lens
EP3362844B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 three dimensional performance of an ophthalmic lens; associated method of calculating an ophthalmic lens
US8668331B2 (en) Method for designing non-round soft contact lenses
EP1697785B1 (en) Shaped non-corrective eyewear lense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same
JP2007510960A (ja) 交代視型の二焦点装着モダリティ
CN113900275B (zh) 一种眼镜片及框架眼镜
JP6515098B2 (ja)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EP3153913B1 (en) Progressive power lens
CN220040895U (zh) 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
JP2016026324A (ja) 眼鏡用レンズ、眼鏡、眼鏡レンズの設計方法、及び設計装置
CN215384897U (zh) 折射型人工晶状体
JP2002372689A (ja)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及び眼鏡レンズ
CN210155447U (zh) 一种多功能硬性角膜接触镜
CN114326149A (zh) 一种眼镜片结构及其设计方法
JP2002323681A (ja)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TWM651374U (zh) 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
JP3688001B2 (ja) マルチフォーカル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US20220082862A1 (en) Multi-curve multi-section alignment structure for orthokeratology lens and method thereof
JP3240621U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US20240111178A1 (en) Contact lens
KR100504388B1 (ko) 비축 비구면 다초점 광학 렌즈
JP2004109813A (ja)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及びその設計方法
TW202319813A (zh) 由角膜塑型術所衍生的近視管理軟式隱形眼鏡設計方法
CN113671724A (zh) 角膜塑形镜非球面光学区的制备方法
CN114830014A (zh) 眼镜镜片、眼镜镜片的设计方法、以及眼镜镜片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