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651374U - 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 - Google Patents

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651374U
TWM651374U TW112203137U TW112203137U TWM651374U TW M651374 U TWM651374 U TW M651374U TW 112203137 U TW112203137 U TW 112203137U TW 112203137 U TW112203137 U TW 112203137U TW M651374 U TWM651374 U TW M651374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lens
zone
central optical
lens
peripheral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2031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文凱
吳怡璁
林文賓
Original Assignee
亨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亨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亨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22031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651374U/zh
Publication of TWM65137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651374U/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創作為有關一種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該隱形眼鏡鏡片包括中央光學區、圍繞該中央光學區外部之周邊定位區及圍繞該周邊定位區外部之邊弧區,並沿著中央光學區外部呈軸向旋轉,而於周邊定位區表面依序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一個之預設厚度區域,並依據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預設厚度區域,於周邊定位區取得複數預定厚度數值,則可依據複數預定厚度數值,為於周邊定位區製成符合該預定厚度數值之厚度即可於周邊定位區,形成具有該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不同厚度的表面,而供製成隱形眼鏡鏡片的穩定結構,達到配戴隱形眼鏡鏡片時形成穩固定位、不易偏位之目的。

Description

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
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由指藉由周邊定位區的不同厚度供穩定配戴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係於隱形眼鏡鏡片的周邊定位區並沿著中央光學區外部軸向旋轉,而於周邊定位區依序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一個之預設厚度區域、預設厚度值,以供製成周邊定位區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不同厚度的前表面,達到配戴穩定、不易偏位之目的。
按,隨著各種電子、電氣產品的研發,創新,帶給人們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上許多便捷,尤其是電子產品的大量問世,更造成在通訊及網際網路的應用的普及化,以致許多人沉浸在電子產品的使用領域中,長時間大量應用電子產品,不論是上班族、學生族群或是中老年人等,涵蓋的範圍也相當廣泛,進而衍生出低頭族的現象,也因此造就許多人的眼睛視力減損、傷害等情況日趨嚴重,近視人口也就相對提高。
再者,人們之所以會發生近視(Myopia,亦稱short-sightedness),是由於眼睛的光線曲折能力與眼睛的長度不匹配所導致,其可能是眼軸超長或角膜弧度過陡,當眼睛總焦度太高或太強時,會導致從遠端物體傳來之光線聚焦在視網膜之前,進而造 成視物成像點落在視網膜前方處,導致視物成像時產生模糊之情況,所以為了矯正近視需要降低眼睛光線的曲折能力,由於角膜的光線曲折能力約佔全眼的80%,所以僅須降低角膜的屈光力便可達到矯正近視之效用。
而用於矯正屈光不正的方式主要有配戴眼鏡矯正、配戴隱形眼鏡鏡片矯正、角膜近視手術或配戴角膜塑型片矯正這幾種方法,但許多人為了方便日常生活作息,大都選擇配戴隱形眼鏡鏡片矯正眼睛的視力,然而,目前大多數人配戴的隱形眼鏡鏡片時,都是讓隱形眼鏡鏡片直接浮貼在眼球的角膜外部,惟,隱形眼鏡鏡片屬於相當輕、薄、小的鏡片,配戴在眼球的角膜外容易因眼球轉動或者眼皮的眨動、擺晃,導致隱形眼鏡鏡片在眼球上滑動位移、或者自眼球上脫離、掉落,配戴時相當不穩定,急需予以改善。
是以,如何解決目前隱形眼鏡鏡片配戴時不穩定、容易偏位之問題與困擾,且隨著眼球轉動導致隱形眼鏡鏡片滑動位移等之麻煩與缺失,即為從事此行業之相關廠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故,創作人有鑑於上述之問題與缺失,乃蒐集相關資料,經由多方評估及考量,並以從事於此行業累積之多年經驗,經由不斷創設及修改,始設計出此種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的新型專利誕生。
本創作之主要目的乃在於該隱形眼鏡鏡片係包括中央光學區、圍繞該中央光學區外部之周邊定位區及圍繞該周邊定位區外部之邊弧區,並沿著中央光學區外部呈軸向環繞旋轉,而於周邊定位區依序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一個之預設厚度區域,並依據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預設 厚度區域,於周邊定位區取得複數預定厚度數值,則可依據複數預定厚度數值,為於周邊定位區製成符合該預定厚度數值之厚度即可於周邊定位區,形成具有該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不同厚度的表面,而供製成隱形眼鏡鏡片的穩定結構,達到配戴隱形眼鏡鏡片時形成穩固定位、不易偏位之目的,且不易隨著眼球轉動而致滑動位移,具有穩定隱形眼鏡鏡片之功效。
本創作之又一目的乃在於該隱形眼鏡鏡片的表面(可為前表面),係可沿中央光學區外部軸向以順時針或逆時針等旋轉方式,而於周邊定位區沿順時針或該逆時針方向,依序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一個之預設厚度區域,以形成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不同厚度的規則或不規則表面;且該中央光學區,係為一段或多段之曲率設計方式,進行計算該中央光學區的最高點距離(Sag),則由方程式(一):
Figure 112203137-A0305-02-0005-1
〔公釐(mm)〕,進行計算,其中該R0為該中央光學區的該最高點之曲率,該p=1-e2,該e為離心率,y為中央光學區之半徑;而該中央光學區之邊緣b(bordering)〔與該周邊定位區銜接的圓周邊緣〕,則隱形眼鏡鏡片係可沿中央光學區外部呈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並由中央光學區往外至邊弧區之間的該周邊定位區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預設厚度區域;該周邊定位區,其表面的該預設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厚度區域的不同厚度環形厚度曲線位置,其計算之方式為該預設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厚度區域的角度與厚度之該函數z=f(x),即該函數f(x)中任何一個點a符合方程式(二):
Figure 112203137-A0305-02-0005-2
Figure 112203137-A0305-02-0005-3
,其中該函數z可為任意的函數z =f(θ);則該函數z,係供作為計算該周邊定位區的該表面之該預設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厚度區域的不同厚度之非球面方程式該函數z:
Figure 112203137-A0305-02-0006-4
;另,或可藉由方程式(三):
Figure 112203137-A0305-02-0006-5
〔公釐(mm)〕,計算出該函數z=f(θ)的該非球面角度(θ),其中Q為該函數z的該周邊定位區的該表面非球面上之任意一個點a的座標位置;或者該隱形眼鏡鏡片可沿中央光學區外部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再由邊弧區向內至中央光學區之間的周邊定位區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預設厚度區域。
本創作之再一目的乃在於該位於周邊定位區的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預設厚度區域,為可沿著中央光學區外部呈軸向以正弦波形、鋸齒形、梯形或自由曲線等曲線方式,呈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而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預設厚度區域。
1:隱形眼鏡鏡片
11:中央光學區
12:周邊定位區
121:厚度區域
13:邊弧區
14:表面
[第1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隱形眼鏡鏡片厚度變化曲線圖。
[第2圖]係為本創作第一實施例之隱形眼鏡鏡片平面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隱形眼鏡鏡片厚度變化曲線圖。
[第4圖]係為本創作第二實施例之隱形眼鏡鏡片平面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隱形眼鏡鏡片厚度變化曲線圖。
[第6圖]係為本創作第三實施例之隱形眼鏡鏡片平面示意圖。
[第7圖]係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隱形眼鏡鏡片厚度變化曲線圖。
[第8圖]係為本創作第四實施例之隱形眼鏡鏡片平面示意圖。
[第9圖]係為本創作隱形眼鏡鏡片之局部側視圖。
[第10圖]係為本創作隱形眼鏡鏡片之周邊定位區示意圖。
[第11圖]係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隱形眼鏡鏡片設計曲線圖。
[第12圖]係為本創作第五實施例之隱形眼鏡鏡片平面示意圖。
為達成上述目的與功效,本創作所採用之技術手段及其構造、實施之方法等,茲繪圖就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詳加說明其特徵與功能如下,俾利完全瞭解。
請參閱第1、2、3、4、5、6、7、8、9、10圖所示,由圖中所示可以清楚看出,本創作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該隱形眼鏡鏡片1為包括位於表面中央位置之中央光學區11〔呈圓形狀(可為正圓形或橢圓形等)〕、圍繞中央光學區11外部之周邊定位區12〔呈環形狀(可為圓環狀或橢圓環狀等)〕及圍繞周邊定位區12外部之邊弧區13〔呈環形狀(可為圓環狀或橢圓環狀等)〕,係可依據下列步驟實施進行設計,其中:
(A01)該隱形眼鏡鏡片1可沿著中央光學區11外部呈軸向環繞旋轉,而於周邊定位區12依序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一個之預設厚度區域121。
(A02)依據該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預設厚度區域121,於周邊定位區12取得複數預定厚度數值。
(A03)依據複數預定厚度數值,為於周邊定位區12製成符合預定厚度數值之厚度。
(A04)則於周邊定位區12,形成具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不同厚度的表面14。
(A05)以供製成隱形眼鏡鏡片1的穩定結構。
而上述本創作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該隱形眼鏡鏡片1係包括有中央光學區11、周邊定位區12及邊弧區13,其中: 該中央光學區11、呈圓形狀(可為正圓形或橢圓形等)係位於隱形眼鏡鏡片1的表面中央位置。
該周邊定位區12圍繞於中央光學區11外部、呈環形狀(可為圓環狀或橢圓環狀等)。
該邊弧區13係圍繞於周邊定位區12外部、亦呈環形狀(可為圓環狀或橢圓環狀等)。
且上述該周邊定位區12沿著軸向環繞中央光學區11外部、邊弧區13內部,以形成具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不同厚度之表面14。
則上述本創作隱形眼鏡鏡片1的周邊定位區12之表面14,係可為周邊定位區12之前表面(未接觸眼睛角膜的隱形眼鏡鏡片1外表面),可沿中央光學區11外部呈軸向以順時針或逆時針等旋轉方式,而於周邊定位區12沿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依序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一個之預設厚度區域121,以於周邊定位區12形成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不同厚度的規則或不規則的弧曲狀表面14;且隱形眼鏡鏡片1係可沿中央光學區11外部呈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等旋轉方式,並由中央光學區11往外至邊弧區13之間的周邊定位區12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預設厚度區域121;或者隱形眼鏡鏡片1可沿中央光學區11外部呈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等旋轉方式 ,再由邊弧區13向內至中央光學區11之間的周邊定位區12、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預設厚度區域121。
且上述本創作之隱形眼鏡鏡片1,位於周邊定位區12的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預設厚度區域121,為可沿著中央光學區11外部呈軸向以正弦波形、鋸齒形、梯形或自由曲線等之曲線方式,呈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而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預設厚度區域121,依據曲線位置所對應的厚度數值(請同時參考第1、3、5、7圖所示,其中:X向為隱形眼鏡之角度[度(°),degree],Y軸向為預設厚度區域121之厚度數值[thickness,單位:公釐(mm)]),以供於該隱形眼鏡鏡片1的周邊定位區12處,製成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厚度的表面14,為沿著周邊定位區12呈現規則或不規則狀的弧曲狀延伸、形成至少一個或一個弧凸狀的預設厚度區域121(請同時參考第2、4、6、8圖所示,X、Y軸向為分別對應隱形眼鏡鏡片1位置的角度(X軸)及厚度數值(Y軸),其單位均為:公釐[mm])的弧曲狀表面14,藉以增加隱形眼鏡鏡片1的質量,則供隱形眼鏡鏡片1穩定配戴於預設使用者眼睛的角膜處、配合眼瞼眨動或眼球滑移等,可確保隱形眼鏡鏡片1不易滑動、偏位或位移等,達到隱形眼鏡鏡片1易於定位在眼睛的角膜處之目的。
則上述該隱形眼鏡鏡片1的中央光學區11,可為一段或多段等之曲率設計方式,進行計算中央光學區11的最高點〔T之高度距離(Sag)公釐(mm),請同時參閱第9圖所示〕,可透過方程式(一):
Figure 112203137-A0305-02-0009-6
〔公釐(mm)〕,進行計算該距離(Sag,單位:mm),其中R0為中央光學區11的最高點(T)之曲率,p=1-e2,e為離心 率,而y為中央光學區11之半徑,單位:公釐(mm);該中央光學區11之邊緣b(bordering)〔與周邊定位區12銜接的圓周邊緣〕,為可由隱形眼鏡鏡片1直徑與邊緣曲率進行回推計算〔此計算不為本創作之必要技術內容,故未揭示計算方式〕。
至於該隱形眼鏡鏡片1的周邊定位區12進行設計時,可透過下列計算之步驟予以實施:
(一)先決定周邊定位區12範圍中,環形厚度曲線的位置〔可為一個或多個等〕。
(二)決定該環形厚度曲線的設計〔可為一個或多個等〕。
(三)計算周邊定位區12的最末點、邊緣設計起點等。
(四)透過三組以上數據:周邊定位區12範圍的最末點、厚度曲線設計、邊緣設計起點等,可於不同軸向設計出最佳化之曲線。
(五)重複上述步驟(四),即可逐步完成周邊定位區12的範圍內,由0°~360°所呈現的放射狀之不同厚度變化。
因此,可藉由上述各步驟的實施,上述該隱形眼鏡鏡片1的周邊定位區12,其表面14的預設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厚度區域121的不同厚度環形厚度曲線位置,其計算之方式為預設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厚度區域121的角度與厚度之函數z=f(x),即該函數f(x)中任何一個點a符合方程式(二):
Figure 112203137-A0305-02-0010-7
Figure 112203137-A0305-02-0010-8
,其中函數z可為任意的函數z=f(θ),例如:多項式〔polynomial〕、指數函數〔exponential 〕、傅立葉〔Fourier〕、高斯〔gaussian〕、正弦和〔sum of sine〕或威布爾〔Weibull〕等供應用之方程式。
再者,上述該函數z,可供作為計算周邊定位區12的表面14之預設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厚度區域121的不同厚度之非球面方程式函數z:
Figure 112203137-A0305-02-0011-9
〔公釐(mm)〕。
而上述該非球面方程式z中,"C=1/R,R為非球面頂點的曲率半徑"、"k=1-e,e為偏心率"、"k=1時,表示雙曲面"、"k=-1時,表示拋物面"、"0>k>-1,表示以橢圓的長軸對稱的半橢圓球面"、"k>0,表示以橢圓的短軸對稱的半橢圓球面"、"k=0,表示為球面";該A1、A2、A3~An等,為周邊定位區12的表面14上所取得的任意一個點〔a,上述該函數z=f(x)的任意一個點a〕。
另,或可藉由方程式(三):
Figure 112203137-A0305-02-0011-10
〔公釐(mm)〕,計算出函數z=f(θ)的非球面角度(θ),其中Q為函數z的周邊定位區12的表面14非球面上之任意一個點a〔Q(x,y),笛卡爾座標;Q(r,θ),極座標〕的座標位置(請同時參閱第10圖所示),該方程式(三)為尼克公式之應用。
藉由重複上述該非球面方程式z或方程式(三)的計算,分別可計算出周邊定位區12由0°~360°所呈現的放射狀之預設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厚度區域121的不同厚度變化,以獲取隱形眼鏡鏡片1的周邊定位區12中的表面14上預設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厚度區域121之設計。
則本案較佳實施例之一,欲決定周邊定位區12之表面14上預設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厚度區域121之設計時,可預設環形厚度曲線的位置其半徑(r)=6.8(請同時參閱第11、12圖所示,第11圖中之水平橫軸為:x,垂直縱軸即為:y)。
進行預設環形厚度曲線的設計模式,表示周邊定位區12在不同軸向的厚度變化,則由函數limx→a+ f(x)=f(a),且limx→a- f(x)=f(a),則由上述預設環形厚度曲線的位置其半徑(r)=6.8代入該函數中,即可獲得:f(50.001)=1.005,f(49.999)=1.005,再藉由上述方程式(一)〔
Figure 112203137-A0305-02-0012-11
公釐(mm)〕進行計算,可獲得周邊定位區12上該預設環形厚度曲線〔半徑(r)=6.8公釐(mm)〕的最末點為(5,1.47951),起始點則為(7.4,4.275574)。
進一步計算預設環形厚度曲線的各軸度軸向的概念,假設選用基礎球面程式:(x-x0)2+(y-y0)2,厚度曲線設計點(6.8,3.050021)〔可由厚度函數取得〕,則由上述預設環形厚度曲線的最末點為(5,1.47951)、起始點(7.4,4.275574)及厚度曲線設計點(6.8,3.050021)等,三點即可計算出函數(x-x0)2+(y-y0)2=r2之數值範圍,其中該基礎球面程式中之變數x:5~7.4mm,而該變數y:1.47951~4.275574mm,藉由配合上列圖表以完成預設環形厚度曲線的設計,並可獲得周邊定位區12之表面14上預設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厚度區域121之設計〔上列各計算程式之單位均為:公釐(mm)〕,位於周邊定位區12之表面14上的數字〔請同時參閱第2、4、6、8、12圖所示〕,即為預設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厚度區域121之設計 厚度尺寸〔上列示意圖中,各程式中之單位均為:公釐(mm)〕。
再者,上述本創作之隱形眼鏡鏡片1,位於周邊定位區12的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預設厚度區域121,可依據預設使用者的眼睛情況進行設計,如:左眼或右眼的相同或不同之近視度數、遠視度數、散光度數、老花眼度數或眼瞼的形狀等,在隱形眼鏡鏡片1的周邊定位區12設計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預設厚度區域121,因位於周邊定位區12的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預設厚度區域121呈現相異或相同的厚度數值,符合眼球的移動(上、下或左、右等移動)或眼球與眼瞼之間的眨眼動作,以配合眼瞼眨眼時接觸隱形眼鏡鏡片1的情形,不易推移隱形眼鏡鏡片1發生滑動或位移等情況,可供隱形眼鏡鏡片1更穩固配戴、定位於預設使用者的眼睛角膜處、不易偏位,達到穩定附著定位於眼睛角膜處之目的。
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而已,非因此即侷限本創作之專利範圍,故舉凡運用本創作說明書及圖式內容所為之簡易修飾及等效結構變化,均應同理包含於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內,合予陳明。
綜上所述,本創作上述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於實際實施、使用時,為確實能達到其功效及目的,故本創作誠為一實用性優異之創作,為符合新型專利之申請要件,爰依法提出申請,盼審委早日賜准本案,以保障創作人之辛苦創作,倘若 鈞局審委有任何稽疑,請不吝來函指示,創作人定當竭力配合,實感德便。
1:隱形眼鏡鏡片
11:中央光學區
12:周邊定位區
121:厚度區域
13:邊弧區
14:表面

Claims (5)

  1. 一種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係包括中央光學區、周邊定位區及邊弧區,其中:該中央光學區、呈圓形狀係位於該隱形眼鏡鏡片之表面中央位置;該周邊定位區圍繞於該中央光學區外部、亦呈環形狀,且該周邊定位區沿著軸向環繞該中央光學區外部、該邊弧區內部,而形成具有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不同厚度之表面;及該邊弧區係圍繞於該周邊定位區外部、呈環形狀。
  2. 如請求項1所述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其中該中央光學區及該邊弧區係為球面、非球面、散光、多焦點散光或自由曲面之光學設計,且該隱形眼鏡鏡片的該表面係為前表面,沿該中央光學區外部軸向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而於該周邊定位區沿該順時針或該逆時針方向,依序取得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一個之預設厚度區域,以形成該至少一個不同厚度之規則或不規則表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其中該隱形眼鏡鏡片沿該中央光學區外部呈軸向的該順時針或該逆時針旋轉,並由該中央光學區往外至該邊弧區之間的該周邊定位區取得該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預設厚度區域。
  4. 如請求項2所述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其中該隱形眼鏡鏡片沿該中央光學區外部呈軸向的該順時針或該逆時針旋轉,且由該邊弧區向內至該中央光學區之間的該周邊定位區取得該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預設厚度區域。
  5. 如請求項2所述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其中該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預設厚度區域,為沿該中央光學區外部呈軸向以正弦波形、鋸齒形、梯形或自由曲線之方式,呈順時針或逆時針旋轉,而取得該至少一個或一個以上之預設厚度區域。
TW112203137U 2023-04-06 2023-04-06 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 TWM65137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3137U TWM651374U (zh) 2023-04-06 2023-04-06 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2203137U TWM651374U (zh) 2023-04-06 2023-04-06 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651374U true TWM651374U (zh) 2024-02-11

Family

ID=908234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203137U TWM651374U (zh) 2023-04-06 2023-04-06 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M65137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989784B2 (ja) 非円形ソフトコンタクトレンズの設計方法
US6176579B1 (en) Bifocal contact lens with toric transition
US20210341754A1 (en) Ophthalmic Lenses for Reducing, Minimizing, and/or Eliminating Interference on In-Focus Images by Out-of-Focus Light
CN103180777B (zh) 非对称平移式远视接触镜片
RU2567594C2 (ru) Контактная линза с улучшенными характеристиками посадки
JP5952541B2 (ja) 光学レンズ、光学レンズの設計方法、および光学レンズの製造装置
CN103180776A (zh) 平移式远视接触镜片
JP2022076002A (ja) 低輻輳眼鏡
CN109073914A (zh) 隐形眼镜及其制造方法
JP6515098B2 (ja) 累進屈折力レンズ
TWM651374U (zh) 隱形眼鏡鏡片之穩定結構
CN220040895U (zh) 隐形眼镜镜片的稳定结构
TWM598958U (zh) 利用e値控制眼球成長速度之非球面鏡片
US9746694B2 (en) Lens set, method of designing le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lens
JP3688001B2 (ja) マルチフォーカル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TWI739173B (zh) 利用e値控制眼球成長速度之非球面鏡片製造方法
US20220082862A1 (en) Multi-curve multi-section alignment structure for orthokeratology lens and method thereof
TWI812272B (zh) 角膜塑型片的光心及多弧段鏡片之設計結構
CN216901184U (zh) 角膜塑形镜
TWI748612B (zh) 角膜塑型鏡片在平行弧(Alignment Curve)之結構
JP3681428B2 (ja) マルチフォーカル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JP2010513985A5 (zh)
JP2008090103A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JP2001033738A (ja)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4109813A (ja) 累進多焦点レンズ及びその設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