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0776A - 平移式远视接触镜片 - Google Patents

平移式远视接触镜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3180776A
CN103180776A CN2011800462541A CN201180046254A CN103180776A CN 103180776 A CN103180776 A CN 103180776A CN 2011800462541 A CN2011800462541 A CN 2011800462541A CN 201180046254 A CN201180046254 A CN 201180046254A CN 103180776 A CN103180776 A CN 103180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stum
pseudo
eyeglass
lens according
haptic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800462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3180776B (zh
Inventor
J.H.罗夫曼
P.F.朱宾
E.V.梅内泽斯
P.Y.格尔利根
T.A.克卢特巴克
K.A.彻哈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and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Original Assignee
Johnson and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son and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filed Critical Johnson and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Publication of CN103180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0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3180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3180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8Means for stabilising the orientation of lenses in the ey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1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bifocal; multifoc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1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bifocal; multifocal
    • G02C7/043Translating typ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02C7/061Spectacle lenses with progressively varying focal power
    • G02C7/063Shape of the progressive surface
    • G02C7/066Shape, location or size of the viewing zon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矫正远视的镜片,所述镜片为具有伪平截体的平移式、多焦点接触镜片,所述伪平截体围绕垂直子午线不对称。

Description

平移式远视接触镜片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为非临时性专利申请,其要求2007年9月27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61/386,951的优先权。将上述专利申请以引用的方式全文并入本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眼睛调节或弯曲自然晶状体以聚焦在离观察者相对较近的物体上的能力变弱。这种情况被称为远视。可佩戴接触镜片以解决远视问题。在一种类型的此类镜片中,围绕镜片的几何中心同心地布置远距视区和近距视区。穿过镜片的光学区的光集中和聚焦在眼睛中的多于一个点处。
在另一种类型的镜片(分段镜片)中,近距视区和远距视区不是围绕镜片的几何中心同心的。分段镜片的佩戴者能够触及镜片的近距视区,因为镜片被构造成允许自身相对于佩戴者眼睛的瞳孔平移或者竖直地运动。当佩戴镜片的人向下转移目光以进行阅读时,镜片竖直地运动。这向上地定位佩戴者目光的中心内的近视部分。穿过光学区的光中的基本上全部可基于目光而聚焦在眼睛中的单个点处。
一种类型的平移式镜片具有平截形状。即,不同于呈连续圆形或椭圆形的大多数镜片,平截型接触镜片的下部通过切断或缩短镜片的该部分而变平。这在镜片的底部处产生基本上平坦的、较厚的边缘。此类镜片的示例性描述包括US7,543,935、US7,430,930、US7,052,132、US4,549,794,所述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遗憾的是,接触镜片例如这些镜片上的相对平坦的边缘趋于降低舒适性。希望获得具有改善舒适性的平移式接触镜片。
另一种类型的平移式镜片具有以下外部形状,所述外部形状为连续圆形或椭圆形的,但包括围绕中心光学区周边的显著增厚部分。此增厚部分旨在接触下眼睑并且随着眨眼而平移。此类镜片的示例性参考文献描述于US7,040,757和US20100171924中,所述专利申请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在这些例子中,光学区外面的镜片的周边部分的厚度对于平行于镜片的垂直子午线的子午线而言为大体上均匀的,并且根据本发明的镜片相对于穿过垂直子午线的平面而言表现出镜面对称性。
US7,216,978表明,对于眨眼期间的上下眨动,上眼睑和下眼睑并不严格地沿竖直方向运动。上眼睑在眨眼期间基本上竖直地运动且具有小的鼻侧分量,而下眼睑在眨眼期间基本上水平地运动,从而朝鼻侧运动。另外,上眼睑和下眼睑相对于穿过垂直子午线的平面并不对称。
可利用不同的函数产生镜片表面。例如,US3,187,338和US5,975,694描述了正弦函数;US6,843,563使用三次多项式函数,并且US5,650,838使用正切函数;在US6,540,353中,镜片表面通过利用在光学区中的小距离之上的快速焦度变化而产生,并且在US5,608,471中,镜片表面上的快速过渡由直线性函数产生。
在US7,004,585中,平移式镜片的远距中心和近距中心均位于光学区的竖直二等分线上。
将为有利的是具有含以下结构的接触镜片,所述结构完全地接合佩戴者的下眼睑以有利于镜片平移并且提供改善的佩戴舒适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平移式接触镜片,所述平移式接触镜片包括围绕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结构。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此结构为伪平截体。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基本上在镜片的水平子午线下方。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光学区为围绕镜片的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和光学区均为围绕镜片的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在鼻侧向上旋转并且为围绕镜片的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在鼻侧向上旋转约1度至15度并且优选约7度至8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在鼻侧向下旋转约1度至10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光学区与伪平截体旋转地对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光学区不与伪平截体旋转地对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光学区朝鼻侧水平地嵌入并且为围绕镜片的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光学区在鼻侧向上旋转并且为围绕镜片的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由多于一个隆起区构成。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当伪平截体为其最大厚度的至少约80%时,所述伪平截体的角距介于约40至约100度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的高度或周向角距随折射力验光值的变化而改变。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在围绕镜片的任何子午线处的峰厚度值的径向位置是基本上恒定的,所述弧是围绕镜片中心的同心圆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在围绕镜片的任何子午线处的峰厚度值的径向位置是可变的,所述弧不是围绕镜片中心的同心圆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镜片的外周边不是圆形的并且不是围绕镜片中心同心的。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的斜面部分的宽度介于约50微米和约500微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斜面凸缘接合部的位置介于约5mm至约7mm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透镜斜面接合部处的最大径向厚度介于约300微米和约600微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斜面凸缘接合部处的最大径向厚度介于约75微米和约250微米之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的设计基于群体、亚群体或群组的测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的设计基于单个个体的测量。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的设计基于应用在固定定义点之间的数学平滑函数。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的设计基于数学平滑函数,所述数学平滑函数基于来自衍生自应用在固定定义点之间的sin2函数的数值的标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伪平截体的设计基于数学平滑函数,所述数学平滑函数基于来自下列公式的标定:
公式1]  T3=T1+(T2-T1)*(Sin((P3-P1)/(P2-P1)*90))n
其中P1为镜片中心至光学透镜接合部的距离,并且T1为光学透镜接合部处的厚度,P2为镜片中心至透镜斜面接合部的距离并且T2为透镜接合部处的厚度。P3和T3为距镜片中心的任意距离和任意位置处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n的优选值介于约1.25和约4之间。n的更优选值介于约1.5和约2.5之间。n的最优选值为2。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镜片的表面或其一部分通过以下方式产生:指定镜片上的两个点处的固定厚度并且随后标定所述点之间的平滑表面,所述标定采用对介于约1.25和约4之间的指数幂取正弦或余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镜片的表面或其一部分通过以下方式产生:指定镜片上的两个点处的固定厚度并且随后标定所述点之间的平滑表面,所述标定采用对为约2的指数幂取正弦或余弦。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根据本发明的伪平截体包括细长的弓形增厚部分,所述细长的弓形增厚部分位于镜片中、光学区的周边但在边缘之内,其中所述增厚部分为关于镜片的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并且所述增厚部分与下眼睑接合以实现在眼睛上的平移。
附图说明
图1描述了通常存在的眼睑不对称性。
图2以平面图形式描述了本发明的镜片的一个实施例。
图3描述了本发明的镜片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阴影色调表示厚度。
图4以平面图形式描述了本发明的镜片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5描述了本发明的镜片的一个实施例,其中阴影色调表示厚度。
图6以平面图形式描述了本发明的镜片的另一个实施例。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伪平截体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矫正远视的方法、用于此类矫正的接触镜片、以及用于制备本发明的镜片的方法。本发明的镜片为具有伪平截体的平移式、多焦点接触镜片。本发明的伪平截体为围绕镜片的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本发明的平移式接触镜片为不具有围绕其最外周边的基本上平坦的部分或直部的镜片。周边可是基本上圆形的或平滑的和连续的;或其可为不对称的。本发明的镜片包括光学区、从光学区径向向外定位的周边伪平截体、以及从周边区径向向外定位且涵盖镜片边缘的边缘区。
“光学区”被定义为镜片的基本上中心部分,其包括用于佩戴者的屈光不正和远视的视力矫正。“屈光不正”被定义为通常在远距离处提供良好视敏度所需的光焦度。已经认识到,这将包括近视眼或远视眼、以及与这两者中任一者并存的散光眼。通过以下方式来矫正远视:将代数正光焦度添加到光学区的一部分以矫正佩戴者的近视视敏度要求。已经认识到,可通过折射装置、或衍射装置、或者这两者来产生这些光焦度。
光学区包括至少一个近距视区和优选至少一个远距视区。作为另外一种选择,光学区具有多于一个远距视区和/或多于一个近距视区;优选地,一个远距视区基本上位于镜片的水平子午线处或水平子午线上方,并且近距视区位于水平子午线处或水平子午线下方。任选地,镜片的光学区具有一个或多个中距视区。中距视区包括局部或小部分远视增加的焦度。光学区可为相对于镜片的垂直子午线对称或不对称的。优选地,其为竖直不对称的。“光学区”为远距视区、近距视区、以及任选中距视区的组合。远距视区、近距视区、以及任选中距视区之间的过渡区可为突变的并且发生在极小的距离之上(如在阶跃焦度变化中所见),或者可为平滑的并且发生在较大距离之上(如在渐进焦度变化中)。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过渡区为尽可能突变的,以避免佩戴者的不适性并且还最小化所需的平移。
“远距视区”为以下区,所述区提供将镜片佩戴者的远距视敏度矫正到理想程度所需的远距光焦度或者折光力数值。“近距视区”为以下区,所述区提供将佩戴者的近距视敏度矫正到理想程度所需的近距光焦度或者折光力数值。“中距视区”为以下区,所述区提供矫正用于观察通常位于佩戴者的优选远距视区范围和近距视区范围之间的物体的佩戴者的中距视敏度所需的光焦度或者折光力数值。“多焦点平移式接触镜片”是指包括双焦点、三焦点、或多焦点光学件的平移式接触镜片。
“垂直子午线”被定义为从镜片的下边缘通过镜片几何中心穿行到镜片的上边缘的线。“水平子午线”被定义为从镜片的鼻侧边缘通过镜片几何中心穿行到镜片的颞侧边缘的线。“镜片中心”存在于水平子午线和垂直子午线的交点处。
“伪平截体”为放置在镜片的前表面上的位于围绕光学区和光学区接合部的周边区中的设计结构,其允许镜片随目光方向的改变而在眼睛上平移或运动,因此使得远距视力或近距视力得到矫正。此结构通过与下眼睑相互作用而参与镜片的平移,使得当目光向下偏移时,眼睑引起镜片沿眼睛的上部的方向运动。当目光向上偏移时,眼睑引起镜片沿眼睛的下部的方向运动。优选地,当目光向下偏移时,通过下眼睑推压伪平截体来产生镜片的平移。
具有根据本发明的伪平截体的镜片在其下部并不是平截的并且优选地在围绕其周边的任何位置处均不是平截的或平坦的。用于根据本发明的镜片的伪平截体包括透镜部分、透镜斜面接合部、斜面部分、斜面凸缘接合部、和凸缘部分,并且为围绕镜片的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伪平截体包括细长的弓形增厚部分,所述细长的弓形增厚部分位于镜片中、光学区的周边但在边缘之内,其中所述增厚部分为关于镜片的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并且所述增厚部分接合下眼睑以实现在眼睛上的平移。
“透镜部分”为从中心径向向外延伸的开始于光学区透镜接合部处的接合部并且终止于透镜斜面接合部的镜片表面的一部分。“斜面部分”为从中心径向向外延伸的开始于透镜斜面接合部处的接合部并且终止于斜面凸缘接合部的镜片表面的一部分。“凸缘部分”为从中心径向向外延伸的开始于斜面凸缘接合部并且终止于镜片边缘的镜片表面的一部分。
“透镜斜面接合部”为镜片表面的透镜部分和斜面部分之间的接合部。“斜面凸缘接合部”为镜片表面的斜面部分与凸缘部分之间的接合部。“径向厚度”为在后表面上的任何位置处从后表面的切线到前表面测得的镜片厚度。“光学透镜接合部”为近距光学区或远距光学区与透镜部分之间的接合部。
上文所述的伪平截体通常为镜片的增厚部分(相对于光学区的其余部分的厚度而言)并且通常具有陡峭部分。伪平截体的主要部分优选地位于镜片的水平子午线(从右到左/从颞侧到鼻侧(反之亦然)沿中间穿过镜片的直径)下方。更优选地,伪平截体的最厚部分相对于水平子午线而言主要位于镜片的下三分之一处,为弯曲的,并且被设置为通常在使用时具有与下眼睑一致的形状。凸缘和镜片边缘的最周边部分预期定位于下眼睑下面,并且优选为尽量薄的。更优选地,它们为150μ或更薄。
另外优选的是,伪平截体为围绕镜片的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且偏向镜片的下部或鼻侧部分。这有助于镜片与下眼睑的相互作用。在大多数情况下,上眼睑和下眼睑的形状或曲率为相对于穿过眼睛的垂直子午线的平面不对称的。另外,上眼睑基本上竖直地运动,在眨眼期间具有小的鼻侧分量,并且下眼睑基本上水平地运动,从而在眨眼期间朝鼻侧运动。人与人之间在其眼睑解剖中存在可测量的差异,具体地讲,在上眼睑和下眼睑形状、以及两个眼睑之间的睑裂中存在可测量的差异。不对称性伪平截体可基于群体或亚群体平均值进行设计或者针对单个佩戴者进行定制设计。
图1描述了如面向患者所见的典型右眼的主要结构。竖直瞳孔轴33竖直地等分瞳孔36,并且相似地,水平瞳孔轴34水平地等分瞳孔。瞳孔中心位于竖直瞳孔轴33和水平瞳孔轴34的交点处。围绕瞳孔的是虹膜35。以典型表征绘制出上眼睑边缘31和下眼睑边缘32。应该指出的是,两个眼睑既不与瞳孔36的边缘水平地相切,也不与平行于水平瞳孔轴34绘制的线相切。在图1中,鼻部的位置示为“N”。
已经发现,眼睑通常相对于瞳孔36的边缘为倾斜的,或者与平行于水平瞳孔轴34绘制的线相切。最常见的是,两个眼睑均为如图1所示在鼻侧向上倾斜的。在大群体样本中,已经发现,当眼睛向下旋转约30°到达阅读位置时,上眼睑边缘31的平均倾斜度为在鼻侧向上约5°,且至多为在鼻侧向上约15°。“在鼻侧向上”是指眼睑边缘在鼻侧上倾斜或旋转的较高。按照类似的方式,已经发现,当眼睛向下旋转约30°到达阅读位置时,下眼睑边缘32的平均倾斜度为在鼻侧向上约7°,且至多为在鼻侧向上约15°。
由于眼睑边缘相对于水平子午线或者平行于水平子午线的线为倾斜的和不对称的,所以有利的是构造以下平移式接触镜片,所述平移式接触镜片具有配合眼睑位置的不对称光学件和伪平截体以便较好地接合接触镜片并且允许竖直平移。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参见图2,镜片10具有前表面(如图所示)和后表面(未示出)。镜片10的最外周边为围绕垂直子午线110和镜片中心120对称的。线100和110分别表示镜片的水平(或0-180度)子午线和垂直(或90-270度)子午线。镜片中心120位于水平线100和垂直线110的交点处。远距光学区14和近距光学区13位于镜片的前表面上,这两个光学区均终止于光学透镜接合部11。
伪平截体21位于光学透镜接合部11的周边。所述伪平截体21包括透镜部分15、透镜斜面接合部18、斜面部分12、斜面凸缘接合部19、和凸缘部分20。在所述伪平截体21内,透镜部分15围绕光学透镜接合部11。透镜斜面接合部18围绕透镜部分15。此外,斜面部分12围绕透镜斜面接合部18。斜面部分12由斜面凸缘接合部19和凸缘部分20围绕。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为围绕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以及远距光学区14和近距光学区13在鼻侧向上倾斜约1至15°。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以及远距光学区14和近距光学区13在鼻侧向上倾斜约7至8°。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以及远距光学区14和近距光学区13在鼻侧向上倾斜约7至8°,并且光学区14、13中的两者在鼻侧嵌入约0.5至1.5m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仅近距光学区13在鼻侧嵌入约0.5至1.5mm。
为方便起见,将整个图2中的各个区的边界示为不连续线。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边界可为融合的或者非球形的。利用标度函数来平滑边界,所述标度函数通过以下方式产生:指定镜片上的两个点处的固定厚度并且随后标定所述点之间的平滑表面,所述标定采用对优选介于约1.25和约4之间且更优选数值为约2的指数幂取正弦或余弦。
再次参见以周边方式描述的图2,伪平截体21在线16和17之间具有最大径向厚度。线16和17表示其中径向厚度为最大厚度的至少约80%的位置。线16和17之间对向的夹角可介于约40°和约100°之间,优选为约60°。在此例子中,具有最大径向厚度的区域为围绕垂直子午线110不对称的并且为连续的。具有最大厚度的区域从垂直子午线110逆时针旋转20°。斜面部分12的宽度可介于约50μ和约500μ之间,优选为约100μ。透镜斜面接合部18处的径向厚度介于约300μ至600μ之间,优选约介于约450μ至约475μ之间。斜面凸缘接合部19处的径向厚度介于约75μ至250μ之间,优选约介于约120μ至约175μ之间。
再次参见图2,透镜部分15的径向厚度是通过使用数学函数获得的,其中sin2函数为优选的。透镜部分15的径向厚度和宽度是可变的。光学透镜接合部11处的径向厚度随患者的屈光力验光值而改变。斜面部分12的径向厚度是通过使用数学函数获得的,其中sin2函数为优选的。斜面部分12的径向厚度和宽度是可变的。凸缘部分20的宽度是可变的,如通过斜面凸缘接合部19距镜片中心120的距离所限定。凸缘部分20可通过sin2函数来进行数学性地描述或者其可为球形或非球形的。凸缘部分20优选地具有介于约0.2mm至约1.4mm之间的宽度。
参见图3,将在图2中以平面图描述的镜片10示为厚度图。较厚的部分具有较深的阴影色调,并且较薄的部分具有较淡的阴影色调。伪平截体21在其中点23处为连续的。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4,镜片10具有前表面(如图所示)和后表面(未示出)。镜片10的最外周边为围绕垂直子午线110和镜片中心120对称的。线100和110分别表示镜片的水平(或0-180度)子午线和垂直(或90-270度)子午线。镜片中心120位于水平线100和垂直线110的交点处。远距光学区14和近距光学区13位于镜片的前表面上,这两个光学区均终止于光学透镜接合部11。
伪平截体21位于光学透镜接合部11的周边。所述伪平截体21包括透镜部分15、透镜斜面接合部18、斜面部分12、斜面凸缘接合部19、和凸缘部分20。在所述伪平截体21内,透镜部分15围绕光学透镜接合部11。透镜斜面接合部18围绕透镜部分15。此外,斜面部分12围绕透镜斜面接合部18。斜面部分12由斜面凸缘接合部19和凸缘部分20围绕。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为围绕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以及远距光学区14和近距光学区13在鼻侧向上倾斜约1至15°。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以及远距光学区14和近距光学区13在鼻侧向上倾斜约7至8°。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以及远距光学区14和近距光学区13在鼻侧向上倾斜约7至8°,并且光学区14、13中的两者在鼻侧嵌入约0.5至1.5m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仅近距光学区13在鼻侧嵌入约0.5至1.5mm。
为方便起见,将整个图4中的各个区的边界示为不连续线。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边界可为融合的或者非球形的。利用标度函数来平滑边界,所述标度函数通过以下方式产生:指定镜片上的两个点处的固定厚度并且随后标定所述点之间的平滑表面,所述标定采用对优选介于约1.25和约4之间且更优选数值为约2的指数幂取正弦或余弦。
再次参见以周边方式描述的图4,伪平截体21在线16和17之间具有最大径向厚度。线16和17表示其中径向厚度为最大厚度的至少约80%的位置。线16和17之间对向的夹角可介于约40°和约100°之间,优选为约60°。在此例子中,具有最大径向厚度的区域为围绕垂直子午线110不对称的并且为连续的。具有最大厚度的区域从垂直子午线110逆时针旋转20°。斜面部分12的宽度可介于约50μ和约500μ之间,优选为约100μ。透镜斜面接合部18处的径向厚度介于约300μ至600μ之间,优选约介于约450μ至约475μ之间。斜面凸缘接合部19处的径向厚度介于约75μ至250μ之间,优选约介于约120μ至约175μ之间。
再次参见图4,透镜部分15的径向厚度是通过使用数学函数获得的,其中sin2函数为优选的。透镜部分15的径向厚度和宽度是可变的。光学透镜接合部11处的径向厚度随患者的屈光力验光值而改变。斜面部分12的径向厚度是通过使用数学函数获得的,其中sin2函数为优选的。斜面部分12的径向厚度和宽度是可变的。凸缘部分20的宽度是可变的,如通过斜面凸缘接合部19距镜片中心120的距离所限定。凸缘部分20可通过sin2函数来进行数学性地描述或者其可为球形或非球形的。凸缘部分20优选地具有介于约0.2mm至约1.4mm之间的宽度。
参见图5,将在图4中以平面图描述的镜片10被示为厚度图。较厚的部分具有较深的阴影色调,并且较薄的部分具有较淡的阴影色调。伪平截体21在其中点23处为不连续的,并且过渡区21被分解成多个块。
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6,镜片10具有前表面(如图所示)和后表面(未示出)。线100和110分别表示镜片的水平(或0-180度)子午线和垂直(或90-270度)子午线。镜片中120位于水平线100和垂直线110的交点处。镜片10的外周边不是圆形的并且不是围绕镜片中心120同心的,整个镜片10为围绕垂直子午线110不对称的。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对于所述镜片的在水平子午线100的上方的部分,镜片10为围绕垂直子午线110对称的;并且对于镜片的在所述水平子午线100的下方的部分,镜片10为围绕垂直子午线110不对称的。远距光学区14和近距光学区13位于镜片的前表面上,这两个光学区均终止于光学透镜接合部11。
伪平截体21位于光学透镜接合部11的周边。所述伪平截体21包括透镜部分15、透镜斜面接合部18、斜面部分12、斜面凸缘接合部19、和凸缘部分20。在所述伪平截体21内,透镜部分15围绕光学透镜接合部11。透镜斜面接合部18围绕透镜部分15。此外,斜面部分12围绕透镜斜面接合部18。斜面部分12由斜面凸缘接合部19和凸缘部分20围绕。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为围绕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以及远距光学区14和近距光学区13在鼻侧向上倾斜约1至15°。在更优选的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以及远距光学区14和近距光学区13在鼻侧向上倾斜约7至8°。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以及远距光学区14和近距光学区13在鼻侧向上倾斜约7至8°,并且光学区14、13中的两者在鼻侧嵌入约0.5至1.5mm。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仅近距光学区13在鼻侧嵌入约0.5至1.5mm。
为方便起见,将所有附图中的各个区的边界示为不连续线。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边界可为融合的或者非球形的。利用标度函数来平滑边界,所述标度函数通过以下方式产生:指定镜片上的两个点处的固定厚度并且随后标定所述点之间的平滑表面,所述标定采用对优选介于约1.25和约4之间且更优选数值为约2的指数幂取正弦或余弦。
再次参见以周边方式描述的图6,伪平截体21在线16和17之间具有最大径向厚度。线16和17表示其中径向厚度为最大厚度的至少约80%的位置。线16和17之间对向的夹角可介于约40°和约100°之间,优选为约60°。在此例子中,具有最大径向厚度的区域为围绕垂直子午线110不对称的并且为连续的。具有最大厚度的区域从垂直子午线110逆时针旋转20°。斜面部分12的宽度可介于约50μ和约500μ之间,优选为约100μ。透镜斜面接合部18处的径向厚度介于约300μ至600μ之间,优选约介于约450μ至约475μ之间。斜面凸缘接合部19处的径向厚度介于约75μ至250μ之间,优选约介于约120μ至约175μ之间。
再次参见图6,透镜部分15的径向厚度是通过使用数学函数获得的,其中sin2函数为优选的。透镜部分15的径向厚度和宽度是可变的。光学透镜接合部11处的径向厚度随患者的屈光力验光值而改变。斜面部分12的径向厚度是通过使用数学函数获得的,其中sin2函数为优选的。斜面部分12的径向厚度和宽度是可变的。凸缘部分20的宽度是可变的,如通过斜面凸缘接合部19距镜片中心120的距离所限定。凸缘部分20可通过sin2函数来进行数学性地描述或者其可为球形或非球形的。凸缘部分20优选地具有介于约0.2mm至约1.4mm之间的宽度。
参见图7,其示出了沿镜片10的下部的、从镜片中心穿过根据图1的镜片的伪平截体21的最厚部分的横截面图。示出的最内区为近距光学区13,其终止于光学透镜接合部11。透镜部分15位于光学透镜接合部11的外面。透镜斜面接合部18围绕透镜部分15。此外,斜面部分12围绕透镜斜面接合部18。斜面部分12由斜面凸缘接合部19和凸缘部分20围绕。在22处存在任意厚度。用于根据本发明的镜片的伪平截体21被构造为具有透镜部分15、透镜斜面接合部18、斜面部分12、斜面凸缘接合部19、和凸缘部分20。
再次参见图7,通过标定数学平滑函数来描述镜片的厚度以便在镜片10的表面上实现平滑和连续的厚度变化。尽管本领域中已知多个此类函数,但已发现使用基于sine2的标度为最佳的,因为其具有以下优点:不含斜率的突变且在其中点处具有0.5的值。相比之下,使用直线函数来接合两个区段还将产生0.5的中点值,其将在两个最外端点处具有突变接合部。标定值来自第一象限的正弦函数,然而已经认识到,也可使用第四象限的余弦值。
在本发明中,再次参见图7,采用sin2函数的标定通过以下方式完成:定义镜片在若干固定点处的所需厚度并且计算表面在这些点之间的任何点处的厚度。在一个例子中,将光学透镜接合部11处的厚度固定为137μ同时将透镜斜面接合部18处的厚度固定为460μ。这可示于公式1中,其中P1为镜片中心至光学透镜接合部11的距离,并且T1为光学透镜接合部11处的厚度。相似地,P2为镜片中心至透镜斜面接合部18的距离并且T2为透镜接合部18处的厚度。P3和T3为距镜片中心的任意距离和此位置22处的厚度。
公式1]    T3=T1+(T2-T1)*(Sin((P3-P1)/(P2-P1)*90))n
n的优选值介于约1.25和约4之间。n的更优选值介于约1.5和约2.5之间。n的最优选值为2。尽管此例子以距镜片10中心的径向方式描述平滑的厚度变化,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使用周向方式来描述厚度和厚度变化。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基本上位于镜片的水平子午线100下方。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由多于一个隆起区构成。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基于来自个体佩戴者的数据而具有不同的高度或周向角距。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在围绕镜片的任何子午线处的峰厚度值的径向位置是基本上恒定的,所述弧为围绕镜片中心的同心圆的一部分。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伪平截体21在围绕镜片的任何子午线处的峰厚度值的径向位置是可变的,所述弧不是围绕镜片中心的同心圆的一部分。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镜片10的外周边是基本上圆形的、或者以围绕镜片中心120的恒定半径同心。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镜片10的外周边不是圆形的并且不是围绕镜片中心120同心的。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根据群体平均值来确定伪平截体21的斜率、宽度、和高度参数。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根据来自个体佩戴者的数据来确定伪平截体21的斜率、宽度、和高度参数。在另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根据折射力验光数据来确定伪平截体21的斜率、宽度、和高度参数。
镜片的一个或多个光学区13、14通常由非光学的透镜区围绕。光学区13、14具有至少一个近距视区和一个远距视区,例如在美国专利7,503,652中所述,该专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可能存在视区的多种不同形状。光学件可为双焦点的、三焦点的、或者具有甚至更多个视区。光学区的形状可为圆形或非圆形的;弓形的、直线形的、多个同心形的、径向变化同心形的、渐变式幂函数形的和几何嵌入区段形的。
根据本发明的多焦点平移式接触镜片的前表面和后表面中的至少一个的光学区可包括远距视区、中距视区和近距视区。多焦点平移式接触镜片可提供主要目光(如驾驶)处的远距视力矫正、半下视目光(如在计算机上工作)处的中距视力矫正、和全下视目光(如读书和读报纸)处的近距视力矫正。
在一个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多焦点平移式镜片中的中距视区为渐变焦度区,其具有从远距视力连续变化到近距视力的光焦度。当眼睛从注视远距离处的物体(主要目光)变化到注视中间距离处的物体(部分下视或半下视目光)或者变化到注视附近物体(全下视目光)时,具有渐变焦度区的三焦点平移式接触镜片或多焦点平移式接触镜片的有效使用需要在眼睛表面上不同程度的平移。这是通过存在的伪平截体来控制的。
本发明的镜片可任选地包括用于取向镜片以实现稳定化的结构。这些结构附加在伪平截体之外并且用于确保伪平截体在佩戴时位于邻近下眼睑的镜片底部。稳定化或取向结构包括稳定化区、棱镜压载、截变体、动态稳定化等等。
本发明的接触镜片可为硬质或软性镜片,但优选为软性接触镜片。优选地使用由适于制备此类镜片的任何材料制成的软性接触镜片。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形成软性接触镜片的合适的优选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硅氧烷弹性体、含硅氧烷的大分子单体、水凝胶、含硅氧烷的水凝胶等,以及它们的组合,所述含硅氧烷的大分子单体包括但不限于美国专利No.5,371,147、5,314,960和5,057,578中所公开的那些,所述专利全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更优选地,镜片材料包含硅氧烷官能团(包括但不限于聚二甲基硅氧烷大分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聚烷基硅氧烷、以及它们的混合物)、由含羟基、羧基、或它们的组合的单体制成的硅氧烷水凝胶或水凝胶。制备软性接触镜片的材料是为人们所熟知的并且可商购获得的。优选地,所述材料为senofilcon、narafilon、acquafilcon、etafilcon、genfilcon、lenefilcon、balafilcon、或lotrafilcon。
除了远距光焦度和近距光焦度之外,本发明的镜片可具有结合到表面上的多种矫正光学特性中的任何一种,例如用于矫正散光眼的柱镜度、或用于矫正视轴矫正问题或眼能动性问题的棱镜光焦度。
可以通过以下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实例
实例1假想例
提供根据图2的senofilcon镜片。再次参见图2,伪平截体21具有最大径向厚度,其中该径向厚度为约462微米的最大厚度的约80%。在此实例中,具有最大径向厚度的区域为围绕垂直子午线110对称的并且为连续的。从镜片中心120沿子午线截取,其中透镜斜面厚度为最大值,透镜部分15的宽度为约2.625mm,斜面部分12的宽度为约0.40mm,并且凸缘部分20的宽度为约0.20mm。透镜斜面接合部18处的径向厚度为460μ。斜面凸缘接合部19处的径向厚度介于约120μ至289μ之间。透镜部分15的径向厚度是通过使用sin2函数获得的。斜面部分12的径向厚度是通过使用sin2函数获得的。凸缘部分20是通过sin2函数进行数学性地描述的或者其可为球形或非球形的。根据此实例的镜片在眼睛上平移约1mm并且对于佩戴者而言是舒适的。
实例2假想例
提供根据图2的senofilcon镜片。再次参见图2,伪平截体21具有最大径向厚度,其中该径向厚度为约462°的最大厚度的约80%。在此实例中,具有最大径向厚度的区域为围绕垂直子午线110不对称的并且为连续的。从镜片中心120沿子午线截取,其中透镜斜面厚度为最大值,透镜部分15的宽度为约1.25mm,斜面部分12的宽度为约100μ,并且凸缘部分20的宽度为约1.4mm。透镜斜面接合部18处的径向厚度为460μ。斜面凸缘接合部19处的径向厚度介于约120μ至289μ之间。透镜部分15的径向厚度是通过使用sin2函数获得的。斜面部分12的径向厚度是通过使用sin2函数获得的。凸缘部分20是通过sin2函数进行数学性地描述的或者其可为球形或非球形的。根据此实例的镜片在眼睛上平移约1mm并且对于佩戴者而言是舒适的。
实例3假想例
提供根据图2的senofilcon镜片。再次参见图2,伪平截体21具有最大径向厚度,其中该径向厚度为约462°的最大厚度的约80%。在此实例中,具有最大径向厚度的区域为围绕垂直子午线110对称的并且为不连续的。从镜片中心120沿子午线截取,其中透镜斜面厚度为最大值,透镜部分15的宽度为约2.25mm,斜面部分12的宽度为约200μ,并且凸缘部分20的宽度为约0.60mm。透镜斜面接合部18处的径向厚度为460μ。斜面凸缘接合部19处的径向厚度介于约120μ至289μ之间。透镜部分15的径向厚度是通过使用sin2函数获得的。斜面部分12的径向厚度是通过使用sin2函数获得的。凸缘部分20是通过sin2函数进行数学性地描述的或者其可为球形或非球形的。根据此实例的镜片在眼睛上平移约1mm并且对于佩戴者而言是舒适的。

Claims (28)

1. 一种设计或制造平移式远视接触镜片的方法,所述镜片包括光学区以及围绕所述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伪平截体,其中所述伪平截体包括细长的弓形增厚部分,所述细长的弓形增厚部分位于所述镜片中、所述光学区的周边但在所述边缘之内,其中所述增厚部分为关于所述镜片的所述垂直子午线不对称的。
2. 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制备的平移式远视接触镜片。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在鼻侧向上旋转。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在鼻侧向上旋转1度至15度。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在鼻侧向上旋转约7度至8度。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在鼻侧向下旋转。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在鼻侧向下旋转约1度至10度。
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和光学区是以基本上相同的量旋转地对齐的。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和光学区不是以基本上相同的量旋转地对齐的。
1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光学区朝鼻侧水平地嵌入。
1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光学区在鼻侧向上旋转。
1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光学区朝鼻侧水平地嵌入并且在鼻侧向上旋转。
13. 根据权利要求2和4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光学区朝鼻侧水平地嵌入并且在鼻侧向上旋转并且还向上运动。
1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由单个隆起区构成。
1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由多于一个隆起区构成。
1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当所述伪平截体为其最大厚度的80%时,所述伪平截体的角距介于周向围绕所述镜片的40度和100度之间。
1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的高度或周向角距随折射力验光值的变化而改变。
1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的高度或周向角距基于来自个体佩戴者的数据而改变。
1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的高度或周向角距基于来自群体、亚群体、或群组的数据而改变。
20.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在围绕所述镜片的任何子午线处的峰厚度值的径向位置是基本上恒定的,所述弧是围绕所述镜片中心的同心圆的一部分。
21.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伪平截体在围绕所述镜片的任何子午线处的峰厚度值的径向位置是可变的,所述弧不是围绕所述镜片中心的同心圆的一部分。
2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镜片的外周边是基本上圆形的,或者以围绕所述镜片中心的恒定半径同心。
2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镜片的外周边不是圆形的,并且不是围绕所述镜片中心同心的。
2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斜面部分的宽度介于约50μ至约500μ之间。
25.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斜面凸缘接合部的位置介于约5mm至约7mm之间。
2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透镜斜面接合部的最大径向厚度介于约300μ至约600μ之间。
27.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所述斜面凸缘接合部的厚度介于约75μ至约250μ之间。
28.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触镜片,其中当所述镜片佩戴在眼睛上时,所述增厚部分与所述佩戴者的下眼脸接合以实现在所述眼睛上的平移。
CN201180046254.1A 2010-09-27 2011-09-23 平移式远视接触镜片 Active CN10318077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8695110P 2010-09-27 2010-09-27
US61/386951 2010-09-27
PCT/US2011/052971 WO2012044534A1 (en) 2010-09-27 2011-09-23 Translating presbyopic contact len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3180776A true CN103180776A (zh) 2013-06-26
CN103180776B CN103180776B (zh) 2015-11-25

Family

ID=447597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46254.1A Active CN103180776B (zh) 2010-09-27 2011-09-23 平移式远视接触镜片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1) US9158129B2 (zh)
EP (1) EP2622403A1 (zh)
JP (1) JP5992420B2 (zh)
KR (1) KR101878215B1 (zh)
CN (1) CN103180776B (zh)
AR (1) AR083131A1 (zh)
AU (1) AU2011307360B2 (zh)
BR (1) BR112013007153A2 (zh)
CA (1) CA2812206C (zh)
RU (1) RU2562697C2 (zh)
SG (1) SG188193A1 (zh)
TW (1) TWI587019B (zh)
WO (1) WO201204453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6522A (zh) * 2015-11-16 2017-06-27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具有优化性能的截短平移式接触镜片和设计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17464B2 (en) 2008-08-20 2016-08-1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forming a translating multifocal contact lens having a lower-lid contact surface
SG10201508107WA (en) * 2012-03-30 2015-10-29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translating multifocal contact lens
EP2645158A3 (en) * 2012-03-30 2014-03-05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variations of a lower-lid contact surface and under-lid support structures of a translating multifocal contact lens
TWI588560B (zh) 2012-04-05 2017-06-21 布萊恩荷登視覺協會 用於屈光不正之鏡片、裝置、方法及系統
US9201250B2 (en) 2012-10-17 2015-12-01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Lenses,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fractive error
US9541773B2 (en) 2012-10-17 2017-01-10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Lenses, devic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efractive error
US8888277B2 (en) * 2012-10-26 2014-11-18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Contact lens with improved fitting characteristics
CN106255919A (zh) * 2014-01-28 2016-12-21 普雷斯白视觉有限公司 用于视力矫正的透镜系统
US10786959B2 (en) * 2016-07-18 2020-09-29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old for contact lens with non-rotationally symmetric rim or edge
US11029537B2 (en) * 2019-05-14 2021-06-08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Soft contact lens with new stabilization zones for improved angular stability and comfor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3774A (en) * 1981-09-28 1986-03-04 Vistakon, Inc. Soft toric contact lens
US4869587A (en) * 1987-12-16 1989-09-26 Breger Joseph L Presbyopic contact lens
US5100225A (en) * 1990-04-19 1992-03-31 Heinrich Wohlk, Institut fur Contactlinsen GmbH & Co. Contact lens having position stabilization
JPH0744368U (ja) * 1982-08-19 1995-11-14 ジヨンソン・アンド・ジヨンソン・ビジヨン・プロダクツ・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複焦点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WO1998053360A1 (en) * 1997-05-23 1998-11-26 Aspect Vision Care Ltd. Decentered bifocal contact lenses
EP0942312A2 (en) * 1998-03-11 1999-09-15 Menicon Co., Ltd. Multifocal ocular lens having intermediate region with continuously varying optical power
US20040017542A1 (en) * 2002-07-24 2004-01-29 Lindacher Joseph Michael Translating contact lens having a ramped ridge
CN1755425A (zh) * 2000-03-31 2006-04-05 眼科科学公司 贴目镜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87338A (en) 1962-02-19 1965-06-01 Neefe Hamilton Res Company Corneal contact lens of wide fitting range with sine curve concave surface
US4549794A (en) 1983-05-05 1985-10-29 Schering Corporation Hydrophilic bifocal contact lens
GB8829819D0 (en) * 1988-12-21 1989-02-15 Freeman Michael H Lenses and mirrors
US5057578A (en) 1990-04-10 1991-10-15 E. 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mpany Silicone-containing block copolymers and macromonomers
US5314960A (en) 1990-04-10 1994-05-24 Permeable Technologies, Inc. Silicone-containing polymers, oxygen permeable hydrophilic contact lenses and methods for making these lenses and treating patients with visual impairment
US5371147A (en) 1990-10-11 1994-12-06 Permeable Technologies, Inc. Silicone-containing acrylic star polymers, block copolymers and macromonomers
JPH0744368A (ja) 1993-07-29 1995-02-14 Hitachi Ltd 組合せモデルの編集システム
JP3225141B2 (ja) * 1993-10-13 2001-11-05 新樹 安藤 眼球運動速度測定用刺激装置及び眼球運動速度測定装置
TW275112B (en) * 1995-03-15 1996-05-01 Ciba Geigy Ag Rotationally stabilized contact lens and methods of lens stabilization
US5650838A (en) 1995-05-04 1997-07-22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Products, Inc. Programmable smooth junctions on lenses
US5608471A (en) 1995-07-03 1997-03-04 Westcon Contact Lens Co., Inc. Soft, bifocal contact lens
CN1198221A (zh) 1995-09-29 1998-11-04 伯利乌·巴哈马有限公司 隐形眼镜及其配镜方法
US5975694A (en) 1996-07-01 1999-11-02 Bausch & Lomb Incorporated Contact len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7052132B2 (en) 1999-12-16 2006-05-30 Iolco Pty Ltd. Soft multifocal contact lens
US6467903B1 (en) * 2000-03-31 2002-10-22 Ocular Sciences, Inc. Contact lens having a uniform horizontal thickness profile
US6843563B2 (en) 2002-07-31 2005-01-18 Bausch And Lomb, Inc. Smoothly blended optical surfaces
AU2003260369A1 (en) 2002-08-06 2004-02-25 Novartis Ag Contact lenses
US7004585B2 (en) 2003-02-11 2006-02-28 Novartis Ag Ophthalmic lens having an optical zone blend design
DE102004015083A1 (de) 2004-03-25 2005-10-13 Endress + Hauser Wetzer Gmbh + Co Kg Probenehmer zur Entnahme einer definierten Probemenge eines fluiden Mediums aus einer Probe-Entnahmestelle
JP4272587B2 (ja) 2004-05-24 2009-06-03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組合式調理ユニットの連結被装部材
EP1784681A2 (en) * 2004-08-04 2007-05-16 Novartis AG Soft contact lenses with stiffening rib features therein
US7216978B2 (en) 2005-06-08 2007-05-15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ethod for evaluating eyelid movement and contact lens position
US7503652B2 (en) 2006-06-29 2009-03-17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Translating multifocal ophthalmic lenses
FR2921163B1 (fr) 2007-09-19 2009-12-25 Precilens Lab Lentille de contact stabilisee.
JP4442927B2 (ja) * 2008-01-24 2010-03-31 株式会社メニコン 傾斜装用型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US8646908B2 (en) 2008-03-04 2014-02-11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Rotationally stabilized contact lenses and methods for their design
JP5410739B2 (ja) * 2008-12-01 2014-02-05 株式会社ニデック 多焦点眼内レンズ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3774A (en) * 1981-09-28 1986-03-04 Vistakon, Inc. Soft toric contact lens
JPH0744368U (ja) * 1982-08-19 1995-11-14 ジヨンソン・アンド・ジヨンソン・ビジヨン・プロダクツ・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複焦点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US4869587A (en) * 1987-12-16 1989-09-26 Breger Joseph L Presbyopic contact lens
US5100225A (en) * 1990-04-19 1992-03-31 Heinrich Wohlk, Institut fur Contactlinsen GmbH & Co. Contact lens having position stabilization
WO1998053360A1 (en) * 1997-05-23 1998-11-26 Aspect Vision Care Ltd. Decentered bifocal contact lenses
EP0942312A2 (en) * 1998-03-11 1999-09-15 Menicon Co., Ltd. Multifocal ocular lens having intermediate region with continuously varying optical power
CN1755425A (zh) * 2000-03-31 2006-04-05 眼科科学公司 贴目镜片
US20040017542A1 (en) * 2002-07-24 2004-01-29 Lindacher Joseph Michael Translating contact lens having a ramped ridg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96522A (zh) * 2015-11-16 2017-06-27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具有优化性能的截短平移式接触镜片和设计方法
CN106896522B (zh) * 2015-11-16 2021-06-08 庄臣及庄臣视力保护公司 具有优化性能的截短平移式接触镜片和设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2044534A1 (en) 2012-04-05
TWI587019B (zh) 2017-06-11
AR083131A1 (es) 2013-01-30
CA2812206C (en) 2018-08-21
RU2562697C2 (ru) 2015-09-10
KR101878215B1 (ko) 2018-07-16
JP5992420B2 (ja) 2016-09-14
EP2622403A1 (en) 2013-08-07
BR112013007153A2 (pt) 2016-06-14
RU2013119613A (ru) 2014-11-10
US20120075581A1 (en) 2012-03-29
US9158129B2 (en) 2015-10-13
KR20130139939A (ko) 2013-12-23
SG188193A1 (en) 2013-04-30
AU2011307360B2 (en) 2014-06-26
CN103180776B (zh) 2015-11-25
TW201227049A (en) 2012-07-01
CA2812206A1 (en) 2012-04-05
JP2013537985A (ja) 2013-10-07
AU2011307360A1 (en) 2013-05-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0777B (zh) 非对称平移式远视接触镜片
CN103180776B (zh) 平移式远视接触镜片
KR101921886B1 (ko) 교대보기 노안용 콘택트 렌즈 쌍
CN103168267B (zh) 平移式远视接触镜片
JP2013537984A5 (zh)
JP2013537985A5 (zh)
JP2013537983A5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