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7175U - 角码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 Google Patents

角码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7175U
CN220037175U CN202223120199.0U CN202223120199U CN220037175U CN 220037175 U CN220037175 U CN 220037175U CN 202223120199 U CN202223120199 U CN 202223120199U CN 220037175 U CN220037175 U CN 2200371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wall
corner brace
top wall
frame
exten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12019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磊
付传国
王凯
杨智
石刚
许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adian Solar Inc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Original Assignee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SI Cells Co Ltd, Canadian Solar Manufacturing Changshu Inc, Atlas Sunshine Power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SI Cell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12019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71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71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71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码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其中,所述角码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端部的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和本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弧状。本实用新型的弧状的连接部与延伸部的结合,使得所述角码在安装边框的过程中,不仅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连接部较光滑的设计,有效地避免角码的端部划伤边框或者操作人员,同时,也避免出现边框的端缘对角码造成擦伤的现象,进而确保角码及边框表面的保护层的完整及操作人员的安全,进而实现光伏组件的安全性能。

Description

角码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码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光伏组件的机械载荷能力,行业内开始使用钢边框来代替常规的铝边框。然而,钢边框在组框连接时,所使用的角连接件容易被边框上的锋利边割伤,导致防腐蚀所用的镀层被刮除、露出基材,角码连接件在外部环境下工作,被割伤部位容易锈蚀,导致边框失效风险。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角码及具有其的及光伏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码及具有其的及光伏组件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码,所述角码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端部的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和本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为弧状。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的弧度尺寸不大于所述连接部所在圆的周长的四分之一。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顶壁、底壁、所述防护结构设于顶壁和/或底壁上,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顶壁或底壁平行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顶壁上的延伸部到顶壁的直线距离为0.5倍至2倍的顶壁的厚度,底壁上的延伸部到底壁的直线距离为0.5倍至2倍的底壁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远离连接部的端面为弧面设计。
进一步地,所述底壁上间隔设有通孔和/或凸起,所述凸起自所述底壁朝向背离顶壁的方向突伸。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呈L型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通孔和凸起间隔设在第一本体上或第二本体上;
或者,所述通孔均设于第一本体上或者第二本体上,所述凸起均设于第二本体或者第一本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呈L型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扣持孔;
第二本体上设有朝向第一本体延伸的扣持臂、连接于扣持臂末端的扣持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结合状态下,扣持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本体的上方或者下方,所述扣持部沿上下方向伸入扣持孔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本体具有与第二本体对接的对接面,所述对接面与第一本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介于30°~60°,所述扣持孔呈长条状,且所述扣持孔的长度方向与对接面平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设于所述层压件四周的边框、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边框的上述的角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角码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角码通过设置弧状的连接部和延伸部配合,使得所述角码在安装边框的过程中,不仅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连接部还有效地避免角码的端部划伤边框或者操作人员,确保角码表面保护层的完整及操作人员的安全,进而实现光伏组件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角码一个实施例的角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角码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角码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角码另一个实施例的角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角码另一个实施例的角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角码另一个实施例的角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角码另一个实施例的角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光伏组件的一个实施例中光伏组件的边框和角码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其中,1-角码,10-本体,11-顶壁,12-底壁,13-侧壁,14-通孔,15-凸起,16-第一本体,161-扣持孔,162-限位部,163-对接面,17-第二本体,171-扣持臂,172-扣持部,18-防护结构,181-延伸部,182-连接部,2-边框,21-固定腔,22-安装腔,23-边框凸起,24-边框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辅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图示中,为了便于图示,结构或部分的某些尺寸会相对于其它结构部分夸大,因此,仅用于图示本实用新型主题的基本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角码1,所述角码1用于安装光伏组件的相邻两个边框2,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角码1包括本体10、设于所述本体10端部的防护结构18,所述防护结构18包括延伸部181、连接于所述延伸部181和本体10的连接部182,所述连接部182为弧状。本实用新型的弧状的连接部182与延伸部181的结合,使得所述角码1在安装边框2的过程中,不仅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连接部182的壁面较光滑而有效地避免角码1的端部划伤边框2或者操作人员,同时,也避免出现边框2的端缘对角码1造成擦伤的现象,进而确保角码2及边框1表面的保护层的完整及操作人员的安全,进而实现光伏组件的安全性能。
所述本体包括呈L型设置的第一本体16和第二本体17,在与所述边框2配合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本体16和第二本体17分别伸入相邻的两个边框2内,以将相邻的两个边框2固定在一起,围设于光伏组件的层压件的四周,提升光伏组件的抗负载的能力。
所述第一本体16和第二本体17均包括顶壁11、底壁12、连接所述顶壁11和底壁12相同侧的侧壁13,与边框2配合的过程中,所述顶壁11和底壁12分别设于边框2内,侧壁13位于边框2的外侧面,起到上下支撑边框2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结构18设于顶壁11和/或底壁12上,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结构18优选同时设于顶壁11和底壁12上,起到上下同时保护角码1的作用。
优先地,所述连接部182的弧度尺寸不大于所述连接部182所在圆的周长的四分之一,在所述角码1加工成型的过程中,对连接部182直接弯折成型,连接部182合适的弧度使得所述延伸部181与所述顶壁11或底壁12平行设置,以实现延伸部181的导向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顶壁11上的延伸部181到顶壁11的直线距离为0.5倍至2倍的顶壁11的厚度,底壁12上的延伸部181到底壁12的直线距离为0.5倍至2倍的底壁12的厚度,易于防护结构18的弯折成型,实现所述防护结构18的避让功能。
进一步地,所述延伸部181远离连接部182的端面为弧面设计,在与边框2配合的过程中,防止因延伸部181的端部太锋利而出现的划伤边框2的现象。
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7所示,所述底壁12上间隔设有通孔14和/或凸起15,以便于和所述边框2实现凹凸配合,具体地,所述边框2设有可伸入通孔14的边框凸起23、供所述凸起15伸入的边框通孔24,所述底壁12和边框2相互凹凸配合,以提升所述角码1和边框2的结合强度。
本实施例中,所述凸起15自所述底壁12朝向背离顶壁11的方向突伸,以方便伸至边框通孔24中。优选地,所述凸起15的端部为倒角设计,以利于和边框2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4、图7所示,所述通孔14和凸起15间隔设在第一本体16上或第二本体17上;即,通孔14和凸起15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本体16上或者同时设置在第二本体17上,通孔14和凸起15的相对位置关系不限定,此种设计使得角码1和边框2之间的配合受力平衡且均匀。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通孔14均设于第一本体16上,所述凸起15均设于第二本体17上;或者所述通孔14均设于第二本体17上,所述凸起15均设于第一本体16上。本实施例中的凸起15或者通孔14均设于第一本体16或者第二本体17的设计,工艺简单易于成型,均可以实现所述角码1和边框2的固定。
进一步地,第一本体16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扣持孔161;第二本体17上设有朝向第一本体16延伸的扣持臂171、连接于扣持臂171末端的扣持部172,第一本体16和第二本体17结合状态下,扣持臂171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本体16的上方或者下方,所述扣持部172沿上下方向伸入扣持孔161内。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16具有与第二本体17对接的对接面163,所述对接面163与第一本体16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介于30°~60°,优选为45°,使得第一本体16和第二本体17以所述对接面163所在的直线呈轴对称设置,使第一本体16和第二本体17之间的受力均衡。
所述扣持孔161呈长条状,且所述扣持孔161的长度方向与对接面163平行。即,在垂直于对接面163的方向增加所述扣持部172与扣持孔161的接触面积,增加第一本体16和第二本体17之间的结合强度。
优选地,所述扣持臂171和扣持部172之间的夹角小于90°,使得扣持臂171和扣持部172之间形成可以限制第一本体16的限位空间,使得扣持部172不容易自扣持孔161内脱落,进而,提升第一本体16和第二本体17之间的结合强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7所示,所述扣持臂171自所述顶壁11或者底壁12的外表面水平延伸,以确保所述顶壁11或者底壁12上表面的平整,利于顶壁11或者底壁12伸入边框2内且和边框2无缝隙接触,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壁11或者底壁12均具有位于所述扣持孔161和对接面163之间的限位部162,所述限位部162为成型拉伸形成,即,将扣持孔161和对接面163之间的顶壁11或底壁12通过高温拉伸后向内凹陷,以形成收容所述扣持臂171的收容槽(未图示),以为扣持臂171的上端不超过顶壁11或底壁12的外表面而提供让位空间,顶壁11上的扣持臂171位于收容槽内且支撑在限位部162上,所述扣持部172自上向下伸入所述扣持孔161内,底壁12上的扣持臂171位于收容槽内,所述扣持部172自下向上伸入扣持孔161内,实现第一本体16和第二本体17的扣持对接固定,本实施例的顶壁11或者底壁12的外表面比较平整、简洁。
作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6所示,所述扣持臂171自所述底壁12或者顶壁11的内表面倾斜延伸,本实施例中的扣持臂171经冲孔折弯形成后成型于所述底壁12或者顶壁11的内表面,底壁12上的扣持部172自上向下伸入所述扣持孔161内,所述扣持部172的端部与所述底壁12的外表面齐平,顶壁11上的扣持部172自下向上伸入扣持孔161内,所述扣持部172的端部与所述顶壁11的外表面齐平,利于顶壁11或底壁12伸入边框2内且和边框2无缝隙接触,本实施例工艺简单,第一本体16和第二本体17之间的结合强度较强。
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162和所述顶壁11或者底壁12在同一平面上,不需要为扣持臂171提供让位空间。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以上两个实施例的扣持臂171和扣持部172的设计不仅仅为单个实施例,还可以是两个实施例的自由组合,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如图8和图9所示,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层压件(未图示)、围设于所述层压件四周的边框2、用于固定连接相邻两个边框2的上述的角码1,以实现边框2对层压件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具体地,所述边框2包括用以固定所述层压件的固定腔21、用于和所述角码1配合的安装腔22,所述固定腔21和安装腔22上下设置,开口相反,所述安装腔22的底板设有与所述通孔对应配合的边框凸起23、与凸起对应配合的边框通孔24,所述边框凸起23也为倒角设计,利于和通孔配合。
所述边框2和所述角码1配合时,所述角码1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分别伸入到相邻的两个边框2的安装腔22内,其中,顶壁和底壁伸入安装腔22的过程中,顶壁和底壁上的防护结构可以有效地避免和边框的端缘产生擦伤,侧壁位于安装腔22的外侧,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由于扣持部和扣持孔之间的结合使得所述角码1自身的结构较强,进而提升边框2的强度。同时,底壁上的通孔和边框凸起23配合,底壁上的凸起和边框通孔24配合,以实现角码1和边框2的紧固配合,进一步地提升边框2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光伏组件的抗负载的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角码1通过设置弧状的连接部182和延伸部181
配合,使得所述角码1在安装边框2的过程中,防护结构18不仅起到导向的作用,所述连接部182光滑的壁面还有效地避免角码1的端部划伤边框2或者操作人员,确保角码1表面保护层的完整及操作人员的安全,进而实现光伏组件的安全性能。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例。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例的具体说明,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例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码包括本体、设于所述本体端部的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延伸部和本体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外表面为弧状,且所述连接部自所述本体端部朝向本体弯曲,使得延伸部沿本体的厚度方向不超过所述本体的侧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弧度尺寸不大于所述连接部所在圆的周长的四分之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顶壁、底壁、所述防护结构设于顶壁和/或底壁上,所述延伸部与所述顶壁或底壁平行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上的延伸部到顶壁的直线距离为0.5倍至2倍的顶壁的厚度,底壁上的延伸部到底壁的直线距离为0.5倍至2倍的底壁的厚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远离连接部的端面为弧面设计。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壁上间隔设有通孔和/或凸起,所述凸起自所述底壁朝向背离顶壁的方向突伸。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呈L型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通孔和凸起间隔设在第一本体上或第二本体上;
或者,所述通孔均设于第一本体上或者第二本体上,所述凸起均设于第二本体或者第一本体上。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呈L型设置的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第一本体上设有沿上下方向贯穿的扣持孔;第二本体上设有朝向第一本体延伸的扣持臂、连接于扣持臂末端的扣持部,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结合状态下,扣持臂的至少一部分位于第一本体的上方或者下方,所述扣持部沿上下方向伸入扣持孔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角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具有与第二本体对接的对接面,所述对接面与第一本体的延伸方向的夹角介于30°~60°,所述扣持孔呈长条状,且所述扣持孔的长度方向与对接面平行。
10.一种光伏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压件、设于所述层压件四周的边框、固定连接于相邻两个边框的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角码。
CN202223120199.0U 2022-11-23 2022-11-23 角码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Active CN2200371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0199.0U CN220037175U (zh) 2022-11-23 2022-11-23 角码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120199.0U CN220037175U (zh) 2022-11-23 2022-11-23 角码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7175U true CN220037175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0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120199.0U Active CN220037175U (zh) 2022-11-23 2022-11-23 角码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71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037175U (zh) 角码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KR20150001376U (ko) 섀시 조립용 정션
CN213778837U (zh) 一种异型钢专用检具
CN219529490U (zh) 角码及具有其的光伏组件
CN217970739U (zh) 用于边框的护角
CN210311847U (zh) 一种不锈钢水箱拼板
CN213936644U (zh) 连接器用快速成型金属护罩
CN216922372U (zh) 机舱罩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1507102U (zh) 铝合金型材组件
CN201335059Y (zh) 板材拐角连接件
CN220523858U (zh) 一种密封扁钢
CN219204425U (zh) 新型光伏组件边框装配用钢角码
CN214378828U (zh) 一种天线固定装置及车辆
CN220054850U (zh) 一种箱体边角用的保护件
CN218236576U (zh) 一种u型弯头玛钢管件
CN212248989U (zh) 一种金属复合板
CN220843716U (zh) 一种护角
CN216286062U (zh) 一种显示模组用框架及显示模组
CN220107905U (zh) 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系统
CN212534861U (zh) 一种木饰面板拼接结构
KR102324034B1 (ko) 투명방음판 파손방지 기능이 강화된 방음판 프레임 결합부재, 이를 포함하는 투명형 방음판 구조물 및 투명형 방음판 구조물의 시공 방법
CN219227927U (zh) 一种可折弯90度金属pcb线路板
CN214835945U (zh) 一种门窗胶条转角密封装置
CN220184956U (zh) 隐藏压线结构及窗框
CN211780140U (zh) 一体成型金属边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