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7905U - 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7905U
CN220107905U CN202320533621.0U CN202320533621U CN220107905U CN 220107905 U CN220107905 U CN 220107905U CN 202320533621 U CN202320533621 U CN 202320533621U CN 220107905 U CN220107905 U CN 2201079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nding
subsection
photovoltaic
bending structure
mounting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33621.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涂中东
武谦
余永林
冯春暖
吕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gi Green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33621.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79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79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79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系统,涉及光伏设备领域,包括:用于容纳光伏层压件的安装槽;以及设置在安装槽下方的第一弯折结构;第一弯折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部、第二分部和第三分部;第一分部、第二分部和第三分部构成横截面为C形的第一弯折本体结构,第三分部的末端连接有朝向安装槽方向弯折的限位部,檩条上设置有第二弯折结构,通过第一弯折结构和第二弯折结构的卡接和限位固定,边框与檩条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不需要额外的紧固件、夹具等器具即可完成光伏层压件在屋面上的装配,安装难度较低且安装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伏层压件可以相互拼接使用,光伏层压件可以提供清洁能源。
目前,在固定光伏层压件时,每个光伏层压件具有4个固定位置,这些固定位置需要配合夹具、紧固件等器件实现安装。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问题:需要采用较多的额外器件实现光伏层压件的安装固定,造成工时消耗较大,安装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工时消耗较大,安装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边框,所述边框包括:
用于容纳光伏层压件的安装槽;
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下方的第一弯折结构;
所述第一弯折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部、第二分部和第三分部;
所述第一分部、所述第二分部和所述第三分部构成横截面为C形的第一弯折本体结构;
所述第三分部的末端,连接有朝向所述安装槽方向弯折的限位部。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四分部、第五分部和第六分部;
所述第四分部、所述第五分部和所述第六分部构成横截面为C形的安装槽本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C形的第一弯折本体结构的开口方向与所述C形的安装槽本体结构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六分部靠近开口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部靠近开口侧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二分部的连接处比所述第六分部与所述第五分部的连接处更靠近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六分部的连接处。
可选的,所述第四分部的末端连接有弯折折边;
所述弯折折边的弯折角度为180度,且所述弯折折边的弯折方向朝向所述第五分部。
可选的,所述C形的第一弯折本体结构的内部高度为6-10mm,所述限位部从所述第三分部的末端至所述限位部的末端的延伸长度为1-3mm,所述限位部到所述第二分部的距离为2-5mm。
可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高度为5-7mm,所述安装槽的深度为9-15mm。
可选的,所述边框为钢板冷弯或辊压形成的一体结构。
可选的,所述钢板的厚度为0.5-1.5mm。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光伏层压件、檩条,以及所述的光伏边框;
所述檩条包括形成U形结构的水平段和两个竖直段;
每一所述竖直段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弯折结构,所述第二弯折结构朝向所述檩条的内侧弯折;
所述第一弯折结构和所述第二弯折结构卡接,以固定连接所述边框与所述檩条。
可选的,所述第二弯折结构卡入所述第一弯折结构中,并过盈配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弯折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本体结构的所述内部高度,且高度差值大于等于0.5mm。
可选的,所述第二弯折结构的弯折长度为6.5-10.5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边框的上部是一个朝向光伏层压件的侧边开口的安装槽,边框的下部是具有限位部的第一弯折结构,而檩条的上端则是一个与第一弯折结构匹配的第二弯折结构,具有限位部的第一弯折结构和第二弯折结构可以相互卡接并限位固定,从而实现边框与檩条的固定连接。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边框的结构设计,一个檩条可以对相邻两个光伏层压件的侧边实现固定连接,且这种连接方式不需要额外的紧固件、夹具等器具,安装难度较低且安装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光伏边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光伏边框与檩条的装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光伏边框与檩条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光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另一种光伏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的是,还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边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边框包括:用于容纳光伏层压件的安装槽A,安装槽A设置在边框上方的侧面,以及设置在边框下方的第一弯折结构11;第一弯折结构1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部111、第二分部112和第三分部113;第一分部111、第二分部112和第三分部113构成横截面为C形的第一弯折本体结构,第三分部113的末端,连接有朝向安装槽A方向弯折的限位部B。
进一步的参照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边框与檩条的装配示意图,安装槽A沿边框的长度方向延伸,且安装槽A的槽口面向光伏层压件20的侧边;檩条30中对应第一弯折结构1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弯折结构31,通过第一弯折结构11和第二弯折结构31的卡接,边框10与檩条30固定连接。另外,第三分部113的末端的限位部B,则具体可以与第二弯折结构31的末端弯折配合,起到卡接时限位防脱落的作用,这种结构设计,可以提高第一弯折结构与第二弯折结构卡接时的卡接牢固度和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檩条30的下端与支撑平面固定连接,檩条30的上端则可以用于承载并固定光伏层压件20的侧边,从而实现将光伏层压件铺设在支撑平面上,实现光伏发电。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边框10结构,边框10的上部是一个朝向光伏层压件20的侧边开口的安装槽A,安装槽A沿边框10的长度方向延伸,光伏层压件20的侧边可以设置在安装槽A中,并在安装槽A中剩余位置注胶填充,实现光伏层压件20与边框10的装配,进一步的,边框10的下部可以一体设置有第一弯折结构11,构成第一弯折结构11的第一分部111、第二分部112和第三分部113依次连接形成横截面为C形的第一弯折本体结构,从而形成一个弯钩状结构,而檩条30的上端则是一个与第一弯折结构11匹配的第二弯折结构31,第一弯折结构11和第二弯折结构31可以相互卡接,从而实现边框10与檩条30的固定连接。
如图2所示,一个檩条30的上端具有两个第二弯折结构31,其中一个第二弯折结构31可以与一个光伏层压件20的边框10的第一弯折结构11卡接,而另一个第二弯折结构31可以与相邻另一个光伏层压件20的边框10的第一弯折结构11卡接,从而通过边框10的结构设计,一个檩条30可以对相邻两个光伏层压件20的侧边实现固定连接,且这种连接方式不需要额外的紧固件、夹具等器具,安装难度较低且安装效率高。
具体的,第一弯折结构11是由四次弯折形成的,具体的,从安装槽A的下侧壁延伸并向内侧弯折180度,形成第一分部111,之后继续向下弯折90度,形成第二分部112,再向外侧弯折90度,形成第三分部113,最后朝向靠近光伏层压件20的背光面的方向弯折,从而实现第一弯折结构的构建,弯折完成后,第一弯折结构11即形成了一个弯钩状结构,从而可以与檩条中对应的第二弯折结构实现卡接。优选的,第一分部111、第二分部112、第三分部113相互垂直。
另外,参照图2,可以将第一弯折本体结构的内侧高度h1设计为略小于檩条中第二弯折结构的高度h2,因此光伏层压件旋转安装后会与檩条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弯折结构和第二弯折结构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连接稳固性更强,从而提升了承载性能。具体的,参照图2,过盈配合的实现包括:将第一弯折结构的内侧高度h1与第二弯折结构的高度h2之间的差值大于或等于0.5mm,这种结构设计,可以实现第一弯折结构与第二弯折结构的过盈配合。
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光伏边框与檩条的装配示意图,在光伏层压件安装时,一侧的光伏层压件20连带边框10抬起并倾斜一定角度(10°-45°),使得边框10的第一弯折结构11卡入檩条30同一侧的第二弯折结构31,卡入后,再将抬起的光伏层压件20放下,完成一侧光伏层压件的安装,相邻另一侧的光伏层压件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安装,从而实现一个檩条对相邻两个光伏层压件的侧边的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边框的上部是一个朝向光伏层压件的侧边开口的安装槽,边框的下部是具有限位部的第一弯折结构,而檩条的上端则是一个与第一弯折结构匹配的第二弯折结构,具有限位部的第一弯折结构和第二弯折结构可以相互卡接并限位固定,且二者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实现边框与檩条的固定连接。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边框的结构设计,一个檩条可以对相邻两个光伏层压件的侧边实现固定连接,且这种连接方式不需要额外的紧固件、夹具等器具,安装难度较低且安装效率高。
可选地,参照图1,安装槽A包括:侧边依次连接的第四分部101、第五分部102和第六分部103;第四分部101、第五分部102和第六分部103构成横截面为C形的安装槽本体结构。优选的,第四分部101垂直于第五分部102,第五分部102垂直于第六分部103;第四分部101用于与光伏层压件20的受光面接触,第五分部102用于与光伏层压件20的侧面接触,第六分部103用于与光伏层压件20的背光面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边框10的安装槽A本体结构具体可以采用侧边依次连接的第四分部101、第五分部102和第六分部103,这样可以形成一个用于固定光伏层压件的侧边的安装槽本体结构,光伏层压件的侧边嵌设在安装槽中后,可以在安装槽中剩余空间注胶填充,实现光伏层压件与边框的固定装配。
可选地,参照图1,C形的第一弯折本体结构的开口方向与C形的安装槽本体结构的开口方向相同,第六分部103靠近开口侧的一端与第一分部111靠近开口侧的一端相连,第一分部111与第二分部112的连接处比第六分部103与第五分部102的连接处更靠近第一分部111与第六分部103的连接处。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C形的第一弯折本体结构的开口方向与C形的安装槽本体结构的开口方向相同,这样可以让安装槽A在连接光伏层压件的侧边的基础上,使得第一弯折结构11可以在同侧方向上与第二弯折结构31进行相互卡接,另外,第一分部111与第二分部112的连接处比第六分部103与第五分部102的连接处更靠近第一分部111与第六分部103的连接处,这种结构设计使得相较于第六分部103与第一分部111的连接处至第六分部103与第五分部102的连接处之间的距离,安装槽A可以具有更深的槽深去容纳光伏层压件的侧边。
可选地,参照图1,第四分部101的末端连接有弯折折边C;弯折折边C的弯折角度为180度,且弯折折边C的弯折方向朝向第五分部102。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四分部101背离第五分部102的一侧的180度弯折折边C,可以在光伏层压件20的侧边嵌设在安装槽A中,并在安装槽A中剩余空间注胶填充后,起到防止安装槽A中多余胶体溢出的作用,防溢胶功能可以降低多余胶体溢出到光伏层压件受光面的几率,从而提升光伏层压件的表面清洁度。
可选地,参照图1,第一分部111、第二分部112、第三分部113组合形成的横截面为C形的第一弯折本体结构的内部高度为6-10mm,限位部B从所述第三分部113的末端至限位部B的末端的延伸长度L1为1-3mm,限位部B到第二分部112的距离L2为2-5mm。
可选地,参照图1,安装槽A的的内部高度h3为5-7mm,安装槽A的深度d1为9-15mm。
可选地,边框10由钢板通过冷弯或辊压形成的一体结构。
可选的,钢板的厚度为0.5-1.5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边框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将一个钢板弯折7次即可得到如图1所示的边框结构,整体弯折可以采用冷弯或辊压工艺,工艺实现简单,生产效率较高。
参照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光伏层压件20、檩条30,以及光伏层压件20的边框10;檩条30包括形成U形结构的水平段301和两个竖直段302,两个竖直段302分别设置在水平段301的相对两侧;每一竖直段302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弯折结构31,第二弯折结构31朝向檩条30的内侧弯折,光伏层压件20的侧边设置在边框10上部的安装槽A中;通过第一弯折结构11的和第二弯折结构31的卡接,以固定连接边框10与檩条30。
可选的,第二弯折结构31的弯折长度为6.5-10.5mm;檩条30的底部通过自攻钉40与屋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第二弯折结构31卡入第一弯折结构11中,并过盈配合连接。
可选的,第二弯折结构31的高度大于第一弯折本体11结构的内部高度,且高度差值大于或等于0.5mm。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个檩条30的上端具有两个第二弯折结构31,其中一个第二弯折结构31可以与一个光伏层压件20的边框10的第一弯折结构11卡接,而另一个第二弯折结构31可以与相邻另一个光伏层压件20的边框10的第一弯折结构11卡接,从而通过边框10的结构设计,一个檩条30可以对相邻两个光伏层压件20的侧边实现固定连接。另外,可以将第一弯折结构11的内侧高度h1设计为略小于檩条中第二弯折结构31的高度h2,因此光伏层压件旋转安装后会与檩条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弯折结构和第二弯折结构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连接稳固性更强,从而提升了承载性能。具体的,参照图2,过盈配合的实现包括:将第一弯折结构的内侧高度h1与第二弯折结构的高度h2之间的差值为0-2mm,这种结构设计,可以实现第一弯折结构与第二弯折结构的过盈配合。
进一步参照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光伏系统,在光伏层压件安装时,一侧的光伏层压件20连带边框10抬起并倾斜一定角度,使得边框10的第一弯折结构11卡入檩条30同一侧的第二弯折结构31,卡入后,再将抬起的光伏层压件20放下,完成一侧光伏层压件的安装,相邻另一侧的光伏层压件可以按照同样的方式进行安装,安装后得到图4所示结构,从而实现一个檩条对相邻两个光伏层压件的侧边的固定连接。
综上,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通过边框的上部是一个朝向光伏层压件的侧边开口的安装槽,边框的下部是具有限位部的第一弯折结构,而檩条的上端则是一个与第一弯折结构匹配的第二弯折结构,具有限位部的第一弯折结构和第二弯折结构可以相互卡接并限位固定,从而实现边框与檩条的固定连接。从而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边框的结构设计,一个檩条可以对相邻两个光伏层压件的侧边实现固定连接,且这种连接方式不需要额外的紧固件、夹具等器具,安装难度较低且安装效率高。另外,第一弯折结构和第二弯折结构形成过盈配合,从而可以使得第一弯折结构和第二弯折结构之间的配合更加紧密,连接稳固性更强,从而提升了承载性能。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包括:
用于容纳光伏层压件的安装槽;
以及设置在所述安装槽下方的第一弯折结构;
所述第一弯折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分部、第二分部和第三分部;
所述第一分部、所述第二分部和所述第三分部构成横截面为C形的第一弯折本体结构;
所述第三分部的末端,连接有朝向所述安装槽方向弯折的限位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包括:
依次连接的第四分部、第五分部和第六分部;
所述第四分部、所述第五分部和所述第六分部构成横截面为C形的安装槽本体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的第一弯折本体结构的开口方向与所述C形的安装槽本体结构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六分部靠近开口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分部靠近开口侧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二分部的连接处比所述第六分部与所述第五分部的连接处更靠近所述第一分部与所述第六分部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分部的末端连接有弯折折边;
所述弯折折边的弯折角度为180度,且所述弯折折边的弯折方向朝向所述第五分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C形的第一弯折本体结构的内部高度为6-10mm,所述限位部从所述第三分部的末端至所述限位部的末端的延伸长度为1-3mm,所述限位部到所述第二分部的距离为2-5m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内部高度为5-7mm,所述安装槽的深度为9-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为钢板冷弯或辊压形成的一体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边框,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的厚度为0.5-1.5mm。
9.一种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层压件、檩条,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光伏边框;
所述檩条包括形成U形结构的水平段和两个竖直段;
每一所述竖直段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弯折结构,所述第二弯折结构朝向所述檩条的内侧弯折;
所述第一弯折结构和所述第二弯折结构卡接,以固定连接所述边框与所述檩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弯折结构卡入所述第一弯折结构中,并过盈配合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结构的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弯折本体结构的所述内部高度,且高度差值大于或等于0.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弯折结构的弯折长度为6.5-10.5mm。
CN202320533621.0U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系统 Active CN2201079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3621.0U CN220107905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33621.0U CN220107905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7905U true CN220107905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1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33621.0U Active CN220107905U (zh) 2023-03-17 2023-03-17 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79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465406B1 (ja) 連結部材
US9188365B2 (en) Frame for supporting solar module
AU2008345895B2 (en) Solar cell module
CN102142472A (zh) 太阳能模块支架
CN105178522A (zh) 一种坡屋面光伏建筑一体化安装构造
EP2341554A2 (en) Solar panel tile structure and combination thereof
CN220107905U (zh) 一种光伏边框及光伏系统
JP2005347291A (ja) 太陽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7965095B (zh) 玻璃屋面结构
CN118100766A (zh) 一种双玻光伏组件及光伏发电组
CN111561110A (zh) 一种屋顶光伏建筑一体化系统及快装夹具
IE20100368A1 (en) A panel
CN213340391U (zh) Bipv瓦型板、光伏组件的边框、安装结构及光伏设备
CN213186004U (zh) 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光伏组件及其系统
CN213186008U (zh) 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及光伏组件
CN213585646U (zh) 适于建筑光伏一体化的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及其系统
CN115217275A (zh) 一种光伏发电屋面模块及光伏发电屋面结构
CN205012577U (zh) 一种坡屋面光伏建筑一体化安装构造
CN102214713A (zh) 一体化太阳能光伏组件
CN217000458U (zh) 隐藏式金属面板、金属屋面及金属外墙
CN219372330U (zh) 一种屋顶bipv光伏组件
CN212850350U (zh) 屋面光伏系统
CN213661517U (zh) 光伏组件安装机构、光伏组件及其系统
CN220775745U (zh) 一种背面无遮挡边框及轻量化高双面率双玻组件
CN220754695U (zh) 型材组件、盖板和光伏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