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5572U -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5572U
CN220035572U CN202321491054.3U CN202321491054U CN220035572U CN 220035572 U CN220035572 U CN 220035572U CN 202321491054 U CN202321491054 U CN 202321491054U CN 220035572 U CN220035572 U CN 2200355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oad
pipe
well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105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玉
陶慕慈
陶红丰
吴嫣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sgreenc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sgreen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sgreenc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sgreenc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105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55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55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55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其包括路基、收集单元、过滤单元及喷雾单元,所述路基的表面铺设有道路,所述路基上并位于所述道路的两侧边且沿着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排水沟;所述收集单元包括若干个集水井,各个所述集水井均沿着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间隔埋设于所述道路两侧的所述路基内,各个所述集水井的进口端均与所述排水沟连通;所述过滤单元包括若干个过滤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下雨时,可将道路中的水体充分收集起来,并进行净化处理,一方面可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又可在晴天时,利用收集的雨水直接对路面上方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节约了水资源。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雨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地球气候的变化的严峻形势,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以及保护环境便成为了当今科学家重点研究的内容。对城市而言,为了解决城市的缺水以及洪涝灾害问题,人们开始把目光放到雨水收集利用上。目前,城市建设中规划了一些雨水收集系统(如申请号为202011232859.7中公开的一种面向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用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对城市的水资源循环起到了作用,但是我国城镇道路排水设计还是以“排”为主要思想,由于道路上来来往往行驶的汽车较多,晴天时,道路上方的灰尘较大,需要使用洒水车向道路上方喷洒水雾,以对道路上方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非常的浪费水资源,因此亟需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在下雨时,将城市道路中的水体充分收集起来,并进行净化处理,一方面可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又可在晴天时,利用收集的雨水直接对路面上方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道路上来来往往行驶的汽车较多,晴天时,道路上方的灰尘较大,需要使用洒水车向道路上方喷洒水雾,以对道路上方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非常的浪费水资源,因此,亟需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在下雨时,将城市道路中的水体充分收集起来,并进行净化处理,一方面可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又可在晴天时,利用收集的雨水直接对路面上方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包括:
路基,所述路基的表面铺设有道路,所述路基上并位于所述道路的两侧边且沿着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排水沟;
收集单元,其包括若干个集水井,各个所述集水井均沿着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间隔埋设于所述道路两侧的所述路基内,各个所述集水井的进口端均与所述排水沟连通;
过滤单元,其包括若干个过滤件,各个所述过滤件分别嵌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集水井内;
喷雾单元,其包括若干个喷嘴及若干个驱动泵,各个所述喷嘴均沿着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道路的两侧边,各个所述驱动泵的进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集水井的出口端连通,各个所述驱动泵的出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喷嘴的进口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井包括井管及井盖,所述井管的底部为封口设置,所述井管的顶部为开口设置,并伸出至地面,所述井盖盖设于所述井管的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井管上开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各个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排水沟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件包括筛板及连接杆,所述筛板贴合于所述出水口处,所述筛板的表面具有筛网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筛板上,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井管上。
进一步的,所述集水井还包括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相对固定于所述井管的上端并靠近开口处,两个所述卡槽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具有一T形结构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竖直部分穿过所述通道,所述连接部的水平部分的两端分别卡设于相对应的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单元还包括清污板及钢绳,所述清污板密封滑动设置于所述井管内,所述清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滤孔,所述钢绳的上端与所述井盖固定连接,所述钢绳的下端与所述清污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清污板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单元还包括两个储水池,两个所述储水池均沿着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埋设于所述道路两侧的所述路基内,各个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储水池连通,各个所述驱动泵的进口端均与所述储水池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收集单元还包括若干个进污管、若干个连接管及若干个出水管,各个所述进污管的一端均与所述排水沟连通,各个所述进污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进水口连通,各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出水口连通,各个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储水池连通,各个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储水池连通,各个所述驱动泵的进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喷雾单元还包括若干个喷淋管,各个所述喷淋管均竖直设置,各个所述喷淋管的下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驱动泵的出口端连通,各个所述喷淋管的上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喷嘴的进口端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在下雨时,道路上的雨水沿着两侧的排水沟分别进入各个集水井内,并在各个集水井内经过沉淀及相对应的过滤件的过滤等净化处理后,在晴天时,通过各个驱动泵将相对应的集水井内的雨水抽至相对应的喷嘴,并通过喷嘴向道路上空喷射水雾,从而可以对道路上方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本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在下雨时,可将道路中的水体充分收集起来,并进行净化处理,一方面可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又可在晴天时,利用收集的雨水直接对路面上方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节约了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3中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路基、110-道路、120-排水沟、200-收集单元、210-集水井、211-井管、2111-进水口、2112-出水口、212-井盖、213-卡槽、214-通道、220-储水池、230-进污管、240-连接管、250-出水管、300-过滤单元、310-过滤件、311-筛板、312-连接杆、3121-连接部、320-清污板、321-滤孔、330-钢绳、400-喷雾单元、410-喷嘴、420-驱动泵、430-喷淋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市道路110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路基100、收集单元200、过滤单元300及喷雾单元400,所述路基100的表面铺设有道路110,所述路基100上并位于所述道路110的两侧边且沿着所述道路110的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排水沟120;所述收集单元200包括若干个集水井210,各个所述集水井210均沿着所述道路110的长度方向间隔埋设于所述道路110两侧的所述路基100内,各个所述集水井210的进口端均与所述排水沟120连通;所述过滤单元300包括若干个过滤件310,各个所述过滤件310分别嵌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集水井210内;所述喷雾单元400包括若干个喷嘴410及若干个驱动泵420,各个所述喷嘴410均沿着所述道路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道路110的两侧边,各个所述驱动泵420的进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集水井210的出口端连通,各个所述驱动泵420的出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喷嘴410的进口端连通。
在使用时,可向各个所述集水井210内分别投入适量氧化药剂,在下雨时,所述道路110上的雨水沿着两侧的所述排水沟120分别进入各个所述集水井210内,并在各个所述集水井210内经过沉淀、氧化及相对应的所述过滤件310的过滤等净化处理后,在晴天时,通过各个所述驱动泵420将相对应的所述集水井210内的雨水抽至相对应的所述喷嘴410,并通过所述喷嘴410向所述道路110上空喷射水雾,从而可以对所述道路110上方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本城市道路110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在下雨时,可将所述道路110中的水体充分收集起来,并进行净化处理,一方面可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又可在晴天时,利用收集的雨水直接对路面上方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节约了水资源。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所述集水井210包括井管211及井盖212,所述井管211的底部为封口设置,所述井管211的顶部为开口设置,并伸出至地面,所述井盖212盖设于所述井管211的开口处,以便通过将所述井盖212从所述井管211的开口处移开后,可以向所述井管211内加入适量氧化药剂,并且可以通过所述清污板320对所述井管211内进行清污处理。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井管211上开设有进水口2111及出水口2112,各个所述进水口2111均与所述排水沟120连通,从而实现各个所述井管211均与所述排水沟120连通,所述排水沟120内的雨水可以进入各个所述井管211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4,所述出水口2112位于所述进水口2111的上方,以使得所述进入所述井管211内的雨水可以在所述井管211内实现沉降处理,并使得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可以沉积在所述井管211的底部。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过滤件310包括筛板311及连接杆312,所述筛板311贴合于所述出水口2112处,所述筛板311的表面具有筛网结构,以使所述井管211内的雨水经过所述筛板311上的筛网过滤后沿着所述出水口2112排出,所述连接杆312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筛板311上,所述连接杆312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井管211上,从而便于对所述筛板311进行更换,以保证所述筛板311的过滤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所述集水井210还包括两个卡槽213,两个所述卡槽213相对固定于所述井管211的上端并靠近开口处,两个所述卡槽213之间形成一通道214,所述连接杆312的上端具有一T形结构的连接部3121,所述连接部3121的竖直部分穿过所述通道214,所述连接部3121的水平部分的两端分别卡设于相对应的所述卡槽213内,从而使得所述连接杆312的上端实现与所述井管211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对所述筛板311进行更换时,将所述连接部3121向上提,使其离开所述卡槽213,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连接部3121,从而可以解除所述连接杆312的上端与所述井管211的可拆卸连接,方便对所述筛板311进行更换。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过滤单元300还包括清污板320及钢绳330,所述清污板320密封滑动设置于所述井管211内,所述清污板320上开设有若干个滤孔321,所述钢绳330的上端与所述井盖212固定连接,所述钢绳330的下端与所述清污板320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清污板320位于所述进水口2111的下方,从而使得雨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可以沉积在所述清污板320,当需要对所述井管211内的污泥进行清污处理时,只需将所述筛板311拿出,再通过所述钢绳330将所述清污板320拉至靠近所述井管211的开口处即可对所述清污板320上的污泥进行清除,避免了所述集水井210的底部聚集过多的污泥而具有较差的净化效果,在所述清污板320向上移动的过程中,雨水可以沿着各个所述滤孔321排入所述清污板320的下方。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3和图4,所述收集单元200还包括两个储水池220,两个所述储水池220均沿着所述道路110的长度方向埋设于所述道路110两侧的所述路基100内,各个所述出水口2112均与所述储水池220连通,各个所述驱动泵420的进口端均与所述储水池220连通,以使在各个所述集水井210内经过净化处理后的雨水流入所述储水池220进行存储。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2和图3,所述收集单元200还包括若干个进污管230、若干个连接管240及若干个出水管250,各个所述进污管230的一端均与所述排水沟120连通,各个所述进污管230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进水口2111连通,从而实现各个所述集水井210分别通过相对应的所述进污管230实现与所述排水沟120的连通,各个所述连接管240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出水口2112连通,各个所述连接管240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储水池220连通,从而实现各个所述集水井210可以通过相对应的所述连接管240实现与所述储水池220的连通,各个所述出水管250的一端均与所述储水池220连通,各个所述驱动泵420的进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出水管250的另一端连通,从而实现各个所述驱动泵420可以通过相对应的所述出水管250实现与所述储水池220的连通。
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请参考图2和图3,所述喷雾单元400还包括若干个喷淋管430,各个所述喷淋管430均竖直设置,各个所述喷淋管430的下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驱动泵420的出口端连通,各个所述喷淋管430的上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喷嘴410的进口端连通,从而可以使得各个所述喷嘴410的进口端可以通过相对应的所述喷淋管430实现与相对应的所述驱动泵420的出口端进行连通,并可通过所述喷淋管430设置所述喷嘴410的安装位置,以使得所述喷嘴410可以具有较好的喷雾降尘效果。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以下结合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在使用时,可将所述井盖212从所述井管211的开口处移开后,向所述井管211内加入适量氧化药剂,在下雨时,所述道路110上的雨水沿着两侧的所述排水沟120分别进入各个所述进污管230内,并沿着各个所述进污管230分别进入相对应的各个所述集水井210内,雨水在各个所述集水井210内经过沉淀、氧化及相对应的所述过滤件310的过滤等净化处理后,分别沿着各个所述连接管240进入所述储水池220中存储起来,在晴天时,通过各个所述驱动泵420可以所述储水池220内的雨水通过相对应的各个所述出水管250及所述喷淋管430抽至相对应的所述喷嘴410,并通过所述喷嘴410向所述道路110上空喷射水雾,从而可以对所述道路110上方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本城市道路110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在下雨时,可将所述道路110中的水体充分收集起来,并进行净化处理,一方面可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又可在晴天时,利用收集的雨水直接对路面上方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节约了水资源。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城市道路110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具有以下
有益效果:
(1)当需要对所述筛板311进行更换时,将所述连接部3121向上提,使其离开所述卡槽213,并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所述连接部3121,从而可以解除所述连接杆312的上端与所述井管211的可拆卸连接,方便对所述筛板311进行更换,以保证所述筛板311的过滤效果;
(2)当需要对所述井管211内的污泥进行清污处理时,只需将所述筛板311拿出,再通过所述钢绳330将所述清污板320拉至靠近所述井管211的开口处即可对所述清污板320上的污泥进行清除,避免了所述集水井210的底部聚集过多的污泥而具有较差的净化效果;
(3)本城市道路110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在下雨时,可将所述道路110中的水体充分收集起来,并进行净化处理,一方面可减轻市政雨水管网的负荷,另一方面,又可在晴天时,利用收集的雨水直接对路面上方的空气进行降尘处理,节约了水资源。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作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路基,所述路基的表面铺设有道路,所述路基上并位于所述道路的两侧边且沿着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分别开设有一排水沟;
收集单元,其包括若干个集水井,各个所述集水井均沿着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间隔埋设于所述道路两侧的所述路基内,各个所述集水井的进口端均与所述排水沟连通;
过滤单元,其包括若干个过滤件,各个所述过滤件分别嵌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集水井内;
喷雾单元,其包括若干个喷嘴及若干个驱动泵,各个所述喷嘴均沿着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于所述道路的两侧边,各个所述驱动泵的进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集水井的出口端连通,各个所述驱动泵的出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喷嘴的进口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包括井管及井盖,所述井管的底部为封口设置,所述井管的顶部为开口设置,并伸出至地面,所述井盖盖设于所述井管的开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井管上开设有进水口及出水口,各个所述进水口均与所述排水沟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件包括筛板及连接杆,所述筛板贴合于所述出水口处,所述筛板的表面具有筛网结构,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固定于所述筛板上,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井管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还包括两个卡槽,两个所述卡槽相对固定于所述井管的上端并靠近开口处,两个所述卡槽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具有一T形结构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竖直部分穿过所述通道,所述连接部的水平部分的两端分别卡设于相对应的所述卡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还包括清污板及钢绳,所述清污板密封滑动设置于所述井管内,所述清污板上开设有若干个滤孔,所述钢绳的上端与所述井盖固定连接,所述钢绳的下端与所述清污板固定连接,以使所述清污板位于所述进水口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单元还包括两个储水池,两个所述储水池均沿着所述道路的长度方向埋设于所述道路两侧的所述路基内,各个所述出水口均与所述储水池连通,各个所述驱动泵的进口端均与所述储水池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单元还包括若干个进污管、若干个连接管及若干个出水管,各个所述进污管的一端均与所述排水沟连通,各个所述进污管的另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进水口连通,各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出水口连通,各个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均与所述储水池连通,各个所述出水管的一端均与所述储水池连通,各个所述驱动泵的进口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单元还包括若干个喷淋管,各个所述喷淋管均竖直设置,各个所述喷淋管的下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驱动泵的出口端连通,各个所述喷淋管的上端分别与相对应的所述喷嘴的进口端连通。
CN202321491054.3U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Active CN2200355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1054.3U CN220035572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1054.3U CN220035572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5572U true CN220035572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201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1054.3U Active CN220035572U (zh) 2023-06-12 2023-06-12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55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456412U (zh) 一种智能雨水收集回用系统
CN205636879U (zh) 高架桥雨水收集、净化及利用系统装置
CN213233125U (zh) 一种桥梁排水装置
CN210529412U (zh) 一种超大广场海绵城市一体化雨水回收利用系统
CN209353440U (zh)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CN111622037B (zh) 海绵城市生态市政道路
CN220035572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净化利用系统
CN112982560A (zh) 一种用于园林灌溉的雨水回收利用装置
CN209179162U (zh) 一种用于海绵城市下沉式绿地前雨水口过滤的装置
CN108343139A (zh) 一种固定式水资源循环利用道路冲洗系统
CN212505677U (zh) 一种公路路基排水装置
CN212053146U (zh) 一种新型市政排水用方便清理式集雨槽
CN112031169A (zh) 有雨水收集功能的拼装式箱式房
CN218877191U (zh) 一种施工工地渣土车无尘化自动清洗设备
CN213329218U (zh) 一种多级雨水收集装置
CN218970127U (zh) 一种海绵城市花园雨水过滤回收利用系统
CN211973736U (zh) 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CN214005880U (zh)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装置
CN211496966U (zh) 一种园林种植用水循环利用装置
CN210766991U (zh) 一种改进型的建筑节能雨水收集装置
CN219972847U (zh) 一种蓄水排水一体化海绵城市路面结构
CN213772771U (zh) 一种海绵城市的路面结构
CN217000044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两侧雨水疏通系统
CN217053700U (zh) 一种海绵城市建筑蓄水装置
CN216006481U (zh) 一种雨水导向收集的海绵道路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