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973736U - 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 Google Patents

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973736U
CN211973736U CN202020505300.6U CN202020505300U CN211973736U CN 211973736 U CN211973736 U CN 211973736U CN 202020505300 U CN202020505300 U CN 202020505300U CN 211973736 U CN211973736 U CN 2119737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silting
rainwater
recovery system
pond
closing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50530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友
李团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Jiuwan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Jiuwan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Jiuwan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Jiuwanl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050530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9737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9737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9737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设于道路一侧的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连通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喷淋管,所述雨水收集池的一侧连通有顶部呈开口设置的沉沙池,所述沉沙池的开口贯通道路路面,所述沉沙池的开口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开设有若干个过水孔,所述封盖的下方设置有雨水过滤装置,所述沉沙池内设置有清淤装置,该技术具有节约水资源的优点。

Description

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市政道路在城市建设中至关重要,市政道路的建设使得城市互相连通,交通发达,市政道路可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和专业公路等,市政道路建设中一般会在道路的两侧增设绿化带,以起到消除驾驶人的视觉疲劳、净化环境、美化城市、滞尘降噪等作用。
但是目前,市政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通常是接引自来水进行灌溉,造成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具有节约水资源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包括设于道路一侧的雨水收集池,所述雨水收集池连通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出水口连接有喷淋管,所述雨水收集池的一侧连通有顶部呈开口设置的沉沙池,所述沉沙池的开口贯通道路路面,所述沉沙池的开口设置有封盖,所述封盖开设有若干个过水孔,所述封盖的下方设置有雨水过滤装置,所述沉沙池内设置有清淤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雨天时,雨水从封盖的过水孔流向沉沙池,雨水过滤装置过滤掉部分枯叶树枝等垃圾,过滤后的雨水经过沉沙池沉沙后,雨水流向雨水收集池进行收集,浇灌绿化带时,可利用抽水泵抽送雨水收集池内的雨水浇灌绿化带,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沙池的开口处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封盖卡接配合于所述卡接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封盖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在沉沙池的开口处,以便于拆除封盖进而对沉沙池进行清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雨水过滤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封盖的底面的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滤网对雨水进行过滤,减少枯枝落叶等垃圾掉入沉沙池内,减少沉沙池内的垃圾堆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滤网呈漏斗状设置,所述滤网的边沿抵触于所述封盖的底面,所述封盖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滤网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滤网呈漏斗状设置,以使隔挡的杂质垃圾能够冗积在滤网的中心位置,进而使得拆除滤网时,减少滤网上的杂质垃圾掉落至沉沙池的池底。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封盖的底面的固定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滤网的套筒,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固定杆,所述套筒与固定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套筒与固定杆通过螺栓连接固定,以便于对滤网进行拆装,进而便于工作人员对滤网进行更换和维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沉沙池的一侧还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设置有用于封堵排污口的堵头。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清洗沉沙池时,沉积在沉沙池内的淤泥可从排污口排出,方便清淤,同时,清理完成后,再通过堵头堵住排污口,进而储存雨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沉沙池内的条形刮板,所述刮板位于沉沙池内与排污口相对的一侧,所述刮板抵触所述沉沙池的池底,所述刮板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杆的顶端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沿刮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沉沙池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设置有导轨,所述刮板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所述导轨。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沉沙池长时间使用后会沉积较多的砂石淤泥,通过推动横杆移动,以使刮板向靠近排污口的一侧移动,并将沉沙池的池底的淤泥推动至排污口,淤泥从排污口排出,达到清理淤泥的目的,而增设导轨对横杆起到限位的作用,使得横杆的滑动更稳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横杆上设置有清淤管,所述清淤管沿横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杆的侧壁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向下朝向所述沉沙池的池底。
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通过对沉沙池的池底喷水辅助,使得清淤效果更好,淤泥清洗更彻底。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雨天时,雨水从封盖的过水孔流向沉沙池,雨水通过滤网过滤掉部分枯叶树枝等垃圾,过滤后的雨水经过沉沙池沉沙后,雨水流向雨水收集池进行收集,浇灌绿化带时,可利用抽水泵抽送雨水收集池内的雨水浇灌绿化带,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封盖、滤网及沉沙池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中:1、沉沙池;2、封盖;3、过水孔;4、安装圈;5、卡接部;6、滤网;7、固定杆;8、套筒;9、螺栓;10、螺纹孔;11、穿孔;12、限位槽;13、排污口;14、堵头;15、横杆;16、导轨;17、连接杆;18、刮板;19、导向杆;20、雨水收集池;21、连通管;22、抽水泵;23、喷淋管;24、清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设在道路的一侧沉沙池1,沉沙池1呈方体状设置。沉沙池1的一侧连通有雨水收集池20,雨水收集池20与沉沙池1的顶部连通有一根连通管21。雨水收集池20的一侧连接有抽水泵22,抽水泵22的进水口与雨水收集池20连通,出水口连接有用于浇灌绿化带的喷淋管23,利用雨水收集池20内的雨水对绿化带进行浇灌,减少自来水的使用,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结合图2,沉沙池1的顶部呈开口设置,沉沙池1的顶部设有用于盖合沉沙池1的开口的封盖2,封盖2周向均匀分布有过水孔3。本实施例中,沉沙池1的开口处固定有安装圈4,安装圈4上设有卡接部5,卡接部5与封盖2的边沿卡接配合。
封盖2的下方设有雨水过滤装置,雨水过滤装置包括可拆卸连接在封盖2的底面的滤网6,滤网6呈漏斗状设置,滤网6的边沿抵触于封盖2的底面。此外,封盖2的底面设有用于固定滤网6的固定组件。
如图2所示,固定组件包括一端连接在封盖2的底面的固定杆7,固定杆7沿竖直方向设置,固定杆7的顶端固定连接于封盖2的底面,且固定杆7沿滤网6的中心线贯穿滤网6。固定组件还包括与滤网6焊接的套筒8,套筒8套接在固定杆7上,且套筒8与固定杆7通过螺栓9固定。本实施例中,固定杆7的侧壁开设有与螺栓9螺纹配合的螺纹孔10,套筒8的侧壁开设有供螺栓9穿设的穿孔11,螺栓9穿过穿孔11后与螺纹孔10螺纹连接实现套筒8与固定杆7的连接固定,进而实现滤网6的固定。固定杆7的侧壁开设有限位槽12,套筒8的内壁固定有与限位槽12插接配合的限位块(图中未示出),限位槽12与限位块插接配合后,螺纹孔10与穿孔11对齐。
如图2所示,沉沙池1的内壁开设有排污口13,以便于清理沉沙池1内的淤泥时,淤泥能够从排污口13排出。同时,在排污口13处增设有用于封堵排污口13的堵头14。
此外,如图2所示,沉沙池1内还设有用于将沉沙池1内的淤泥从排污口13排出的清淤装置。具体的,清淤装置包括设在沉沙池1内的横杆15,横杆15位于与排污口13相对的一侧,横杆15的两端分别于沉沙池1的两个相对的内壁滑移连接。本实施例中,沉沙池1的两个相对的内壁水平设置有导轨16,横杆15的两端分别与两根导轨16滑移连接。
横杆15的中部连接有连接杆17,连接杆17竖直设置,连接杆17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横杆15,连接杆17的底端连接有刮板18,刮板18抵触于沉沙池1的池底。沉沙池1的池底还设有两根水平的导向杆19,两根导向杆19分别位于沉沙池1的两个相对的内壁,且两根导向杆19分别贯穿且滑移连接于刮板18的两端,刮板18可沿导向杆19在排污口13的一侧向远离排污口13的一侧之间来回移动。
横杆15上沿横杆15的长度方向设有清淤管24,清淤管24的侧壁均匀分布有喷淋头,喷淋头向下朝向沉沙池1的池底。
总的工作过程:雨天时,雨水从封盖2的过水孔3流向沉沙池1,雨水通过滤网6过滤掉部分枯叶树枝等垃圾,过滤后的雨水经过沉沙池1沉沙后,雨水流向雨水收集池20进行收集,浇灌绿化带时,可利用抽水泵22抽送雨水收集池20内的雨水浇灌绿化带,以减少自来水的使用,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8)

1.一种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包括设于道路一侧的雨水收集池(20),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收集池(20)连通有抽水泵(22),所述抽水泵(22)的出水口连接有喷淋管(23),所述雨水收集池(20)的一侧连通有顶部呈开口设置的沉沙池(1),所述沉沙池(1)的开口贯通道路路面,所述沉沙池(1)的开口设置有封盖(2),所述封盖(2)开设有若干个过水孔(3),所述封盖(2)的下方设置有雨水过滤装置,所述沉沙池(1)内设置有清淤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池(1)的开口处设置有卡接部(5),所述封盖(2)卡接配合于所述卡接部(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过滤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封盖(2)的底面的滤网(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6)呈漏斗状设置,所述滤网(6)的边沿抵触于所述封盖(2)的底面,所述封盖(2)的底面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滤网(6)的固定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封盖(2)的底面的固定杆(7)以及设置于所述滤网(6)的套筒(8),所述套筒(8)套设于所述固定杆(7),所述套筒(8)与固定杆(7)之间通过螺栓(9)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沙池(1)的一侧还开设有排污口(13),所述排污口(13)设置有用于封堵排污口(13)的堵头(1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淤装置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沉沙池(1)内的条形刮板(18),所述刮板(18)位于沉沙池(1)内与排污口(13)相对的一侧,所述刮板(18)抵触所述沉沙池(1)的池底,所述刮板(18)连接有连接杆(17),所述连接杆(17)竖直设置,所述连接杆(17)的顶端设置有横杆(15),所述横杆(15)沿刮板(18)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沉沙池(1)的两个相对的侧壁设置有导轨(16),所述刮板(18)的两端分别滑移连接于两个所述导轨(1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15)上设置有清淤管(24),所述清淤管(24)沿横杆(15)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横杆(15)的侧壁设置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向下朝向所述沉沙池(1)的池底。
CN202020505300.6U 2020-04-08 2020-04-08 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Active CN2119737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5300.6U CN211973736U (zh) 2020-04-08 2020-04-08 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505300.6U CN211973736U (zh) 2020-04-08 2020-04-08 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973736U true CN211973736U (zh) 2020-11-20

Family

ID=733835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505300.6U Active CN211973736U (zh) 2020-04-08 2020-04-08 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9737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2585B (zh) 桥梁桥面污水处理装置
CN205636879U (zh) 高架桥雨水收集、净化及利用系统装置
CN213508829U (zh) 一种市政工程道路排水过滤系统
CN104032696B (zh) 一种道路冲洗方法和冲洗系统
CN211897679U (zh) 一种新型海绵城市道路系统
CN206368078U (zh) 一种带隔油池的煤场废水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5357488U (zh) 用于屋顶绿化草坪的灌溉装置
CN210202763U (zh) 一种海绵城市绿化带
CN211973736U (zh) 市政道路雨水回收系统
CN216379876U (zh) 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
CN210031499U (zh)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CN206483238U (zh) 一种用于生态园林雨水循环利用系统的过滤结构
CN211312791U (zh) 一种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的清污分流装置
CN205822328U (zh) 一种雨洪利用装置
CN214459282U (zh) 一种稳固型市政道路透水铺装结构
CN207484649U (zh) 道路雨水渗滤装置
CN205061812U (zh) 多级雨水生物处理装置
CN215976831U (zh) 一种可检可修的城市桥梁隐藏式排水系统
CN218789472U (zh) 一种海绵城市用道路中间绿化带
CN210151516U (zh) 一种生态园林道路排水装置
CN214362667U (zh) 一种市政道路下凹绿化带收水净水装置
CN219638080U (zh) 一种雨水口过滤结构
CN216586653U (zh) 一种箱式生态景观挡墙
CN218561188U (zh) 一种水收集综合利用装置
CN220580141U (zh) 一种道路排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Floor 3, No. 72, Huaqiao Xincun 8th Road, Jiangcheng District, Yang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residence application)

Patentee after: Guangdong Jiuwanli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29500 area a, 4th floor, No.13, building B1, Huayuan garden, No.8, Xinjiang north road, Jiangcheng District, Yangjiang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Jiuwanli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