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79876U - 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79876U
CN216379876U CN202123183965.3U CN202123183965U CN216379876U CN 216379876 U CN216379876 U CN 216379876U CN 202123183965 U CN202123183965 U CN 202123183965U CN 216379876 U CN216379876 U CN 2163798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l
filter
partition plate
water
rop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8396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倪丽君
高明
吴苏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Ni Ha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Ni 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Ni Ha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Ni Ha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8396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798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798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798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包括沉淀井和过滤井,所述沉淀井和过滤井之间通过水泵和水管相互连通,所述过滤井的顶部固定安装数根滤水绳,所述过滤井的内部还横向设置有隔板和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滤水绳贯穿隔板并延伸至隔板的底部,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绕滤水绳做圆周运动,所述转杆靠近滤水绳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毛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雨污分流装置对初期雨水引流并进行雨污分离处理,减小水处理负担、提升水处理针对性,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物的同时完成污染物和雨水的分离排放,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修且位于安装与地下,不影响美观,也节约了地上空间。

Description

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排水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多数城市建设已经改变了原始下垫面的结构,大量硬质地面取代了具有渗透能力的天然地面,导致雨水通过径流排入管网,对管网造成冲击,出现大量内涝的情况。同时,雨水径流对硬质下垫面的冲刷作用使大量污染物进入排放水体,导致了较为严重的面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包括沉淀井和过滤井,所述沉淀井和过滤井之间通过水泵和水管相互连通,所述过滤井的顶部固定安装数根滤水绳,所述过滤井的内部还横向设置有隔板和过滤板,所述过滤板位于隔板的下方,所述滤水绳贯穿隔板并延伸至隔板的底部,所述隔板的顶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绕滤水绳做圆周运动,所述转杆靠近滤水绳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毛刷,所述过滤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上活动安装有刮板,所述沉淀井和过滤井上均设置有泥沙排泄口,所述过滤井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沉淀井的内部还设置有净化装置,所述净化装置由上至下共包括两层将沉淀井分割为三层结构,所述净化装置具体为漏斗状的净化板构成,所述净化板内填充有木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刮板的数量若干,且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排列,所述刮板通过外接驱动结构进行驱动,所述外接驱动结构具体为伺服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管由主管道和分管道两部分组成,所述分管道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插入沉淀井的不同深度,三个所述分管道与主管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电磁阀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泥沙排泄口位于沉淀井的边缘靠近底部的位置,且外接泥沙排泄管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利用雨污分流装置对初期雨水引流并进行雨污分离处理,减小水处理负担、提升水处理针对性,可以有效的控制污染物的同时完成污染物和雨水的分离排放;
2、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修且位于安装与地下,不影响美观,也节约了地上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沉淀井;2、过滤井;3、水泵;4、水管;5、滤水绳;6、隔板;7、过滤板;8、毛刷;9、横杆;10、刮板;11、泥沙排泄口;12、排水口;13、净化装置;14、电磁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包括沉淀井1和过滤井2,所述沉淀井1和过滤井2之间通过水泵3和水管4相互连通,所述过滤井2的顶部固定安装数根滤水绳5,所述过滤井2的内部还横向设置有隔板6和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位于隔板6的下方,所述滤水绳5贯穿隔板6并延伸至隔板6的底部,所述隔板6的顶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绕滤水绳5做圆周运动,所述转杆靠近滤水绳5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毛刷8,所述过滤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杆9,所述横杆9上活动安装有刮板10,所述沉淀井1和过滤井2上均设置有泥沙排泄口11,所述过滤井2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口12。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沉淀井1的内部还设置有净化装置13,所述净化装置13由上至下共包括两层将沉淀井1分割为三层结构,所述净化装置13具体为漏斗状的净化板构成,所述净化板内填充有木炭。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刮板10的数量若干,且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排列,所述刮板10通过外接驱动结构进行驱动,所述外接驱动结构具体为伺服电机。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水管4由主管道和分管道两部分组成,所述分管道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插入沉淀井1的不同深度,三个所述分管道与主管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电磁阀门14。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泥沙排泄口11位于沉淀井1的边缘靠近底部的位置,且外接泥沙排泄管道。
实施例:
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包括沉淀井1和过滤井2,所述沉淀井1和过滤井2之间通过水泵3和水管4相互连通,所述过滤井2的顶部固定安装数根滤水绳5,所述过滤井2的内部还横向设置有隔板6和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位于隔板6的下方,所述滤水绳5贯穿隔板6并延伸至隔板6的底部,所述隔板6的顶部设置有转杆7,所述转杆7绕滤水绳5做圆周运动,所述转杆7靠近滤水绳5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毛刷8,所述过滤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杆9,所述横杆9上活动安装有刮板10,所述沉淀井1和过滤井2上均设置有泥沙排泄口11,所述过滤井2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口12,雨水通过各种地下管道进到沉淀井1内,首先污水会在沉淀井1内不断沉淀并最终落在沉淀井1的底部,且越靠近顶部则越清澈,这是通过不同深度的分管道可以想对应的抽取不同位置的污水,由于净化装置13呈漏斗状结构,所以在水泵3抽水时,泥沙不容易透过净化板流窜出来,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防止过多的泥沙进入过滤井2内,当污水进入过滤井2,会慢慢透过滤水绳5不断的渗入到隔板6的下方区域,且在渗透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转杆7带动毛刷8来清理附着在滤水绳5表面的泥沙,以保持最大的渗透效果,最后渗透下来的雨水经过过滤板7进行最终的过滤,这样就完成了初步的雨污分离,并最终将泥沙和过滤水分别排出即可。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包括沉淀井(1)和过滤井(2),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井(1)和过滤井(2)之间通过水泵(3)和水管(4)相互连通,所述过滤井(2)的顶部固定安装数根滤水绳(5),所述过滤井(2)的内部还横向设置有隔板(6)和过滤板(7),所述过滤板(7)位于隔板(6)的下方,所述滤水绳(5)贯穿隔板(6)并延伸至隔板(6)的底部,所述隔板(6)的顶部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绕滤水绳(5)做圆周运动,所述转杆靠近滤水绳(5)的一侧还固定安装有毛刷(8),所述过滤板(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横杆(9),所述横杆(9)上活动安装有刮板(10),所述沉淀井(1)和过滤井(2)上均设置有泥沙排泄口(11),所述过滤井(2)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井(1)的内部还设置有净化装置(13),所述净化装置(13)由上至下共包括两层将沉淀井(1)分割为三层结构,所述净化装置(13)具体为漏斗状的净化板构成,所述净化板内填充有木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10)的数量若干,且从左至右依次呈线性排列,所述刮板(10)通过外接驱动结构进行驱动,所述外接驱动结构具体为伺服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管(4)由主管道和分管道两部分组成,所述分管道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插入沉淀井(1)的不同深度,三个所述分管道与主管道的连接处均设置有电磁阀门(1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沙排泄口(11)位于沉淀井(1)的边缘靠近底部的位置,且外接泥沙排泄管道。
CN202123183965.3U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 Active CN2163798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83965.3U CN216379876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83965.3U CN216379876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79876U true CN216379876U (zh) 2022-04-26

Family

ID=812367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83965.3U Active CN216379876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7987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5421A (zh) * 2022-11-02 2022-12-16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水利施工污水处理机构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475421A (zh) * 2022-11-02 2022-12-16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水利施工污水处理机构
CN115475421B (zh) * 2022-11-02 2023-02-21 河北工程大学 一种水利施工污水处理机构
US11845684B1 (en) 2022-11-02 2023-12-19 Hohai University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sewage treatment mechanism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8601B (zh) 树池、采用该树池对径流雨水进行渗滤处理的方法
CN103758201A (zh) 带淹没涵管的地表径流雨水蓄净一体化装置及方法
CN102247728A (zh) 一种初雨处理系统
CN111101585A (zh) 道路雨水径流污染控制与净化系统
CN106638882A (zh) 雨水收集利用系统
CN216379876U (zh) 一种雨污分流收集装置
CN105174635A (zh) 多级雨水生物处理装置
CN209353440U (zh)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CN105174478A (zh) 生物过滤器
CN207429843U (zh) 一种低水损雨水过滤池
CN110130469A (zh) 一种环保型多级过滤雨水口一体化装置
CN211037136U (zh) 一种市政园林雨水收集系统
CN205061699U (zh) 生物过滤器
KR101202895B1 (ko) 빗물 저류 장치
CN202730707U (zh) 排洪河道初期雨水拦截和分流及后期雨水分离系统
CN207546007U (zh) 一种雨水径流调节与污染物去除系统
CN208320136U (zh) 一种用于雨水调节池的动态过滤分离系统
CN207469409U (zh) 一种雨水井生物过滤系统
CN107806171A (zh) 一种一体化增强型雨水花园
CN209989896U (zh) 一种合流污水截流净化装置
CN210194808U (zh) 城市雨污分流系统
CN208965676U (zh) 一种防堵塞排水管道系统
CN203113501U (zh) 一种过滤导流池
CN207435257U (zh) 一种一体化雨水处理装置
CN205061812U (zh) 多级雨水生物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