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353440U -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 Google Patents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353440U CN209353440U CN201821868118.6U CN201821868118U CN209353440U CN 209353440 U CN209353440 U CN 209353440U CN 201821868118 U CN201821868118 U CN 201821868118U CN 209353440 U CN209353440 U CN 20935344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reservoir
- water outlet
- extraction system
- sponge c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包括:蓄水池,与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管连接,其底部设置有出水口,蓄水池下方设置有与出水口连通的腔室,腔室还与市政污水管连通,蓄水池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雨水篦子;挡水结构,其设置在蓄水池内,包括依次连接浮球、弹簧以及挡水板,弹簧的一端与浮球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依次穿过雨水篦子、出水口与挡水板连接,挡水板位于腔室中,在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下,浮球被阻挡在雨水篦子上且挡水板与出水口分离,挡水板的尺寸大于出水口的尺寸;以及排水池,其通过第一水泵与蓄水池连接,排水池还通过管道与市政用水设施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实现初期雨水的分流和弃流,降低污水处理负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当前国际上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理念。“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将海绵比喻成城市建设,希望在面对暴雨等强降水气候的情况下,城市能够化身为一大块具有极强吸水能力的“海绵”,充分收集和利用大量的雨水资源,此后通过运用一系列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净化和“二次处理”,为城市绿化、道路清扫等提供必要用水。因此在“海绵城市”理念之下,市政排水工程需要从以往的快速排水、就近排水转变为集渗透功能、蓄水功能、净化功能、用水功能和排水功能等于一身的综合排水工程,使得城市在面对强降雨等天气情况下,能够迅速展现出自身的“海绵”功能,进而有效防止城市出现内涝和雨水径流污染等问题。降雨的雨水分为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雨水,其中初期雨水指降雨初期时的雨水,由于降雨初期,雨水溶解了空气中的大量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工厂废气等污染性气体,降落地面后,又由于冲刷屋面、沥青混凝土道路等,使得前期雨水中含有大量的污染物质,前期雨水的污染程度较高,甚至超出普通城经过简单的过滤处理后可以直接排入自然承受水体或二次利用。如果将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一同汇流至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需要对所有雨水进行处理,增加其处理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该雨水蓄排系统能将初期雨水和中后期雨水分开处理,降低污染,减小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担。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包括:
蓄水池,其与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管连接,所述蓄水池底部内壁设置有一出水口,所述蓄水池下方设置有与其连接的腔室,所述腔室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腔室还与市政污水管连通,所述蓄水池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一雨水篦子;
挡水结构,其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内,所述挡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浮球、弹簧以及挡水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浮球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雨水篦子、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挡水板连接,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腔室中,在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下,所述浮球被阻挡在所述雨水篦子上且所述挡水板与所述出水口分离以将所述出水口打开,所述挡水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水口的尺寸;以及
排水池,其通过第一水泵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排水池还通过管道与市政用水设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挡水板朝向所述出水口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配合的橡胶密封圈。
进一步地,还包括副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溢流口,所述蓄水池通过溢流口与所述副蓄水池连通,所述副蓄水池也通过第一水泵与所述排水池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蓄水池侧壁上的一端高于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副蓄水池侧壁上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设置有多个支架,所述蓄水池的每个侧壁对应一个所述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上均设置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朝向所述支架对应的所述蓄水池侧壁设置,每个所述支架上的所述多个喷嘴均通过抽水管与第二水泵连接,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水池连通,每根所述抽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池通过管道与市政绿化带上的喷淋装置连通,用于为绿化带供水。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雨水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蓄水池下部的每个侧壁上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挡块,每个所述挡块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雨水篦子边框形状配合的卡槽以使得所述雨水篦子卡扣在所述挡块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初期的雨水通过出水口流至市政污水管中,而将中后期的雨水截留在蓄水池中,然后在蓄水池中沉淀再经水泵泵至排水池中,最后将排水池中的雨水通过管道送至市政用水设施中,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实现初期雨水的分流和弃流,降低城市降雨期间污水处理负担;当蓄水池中的雨水被泵至排水池中时,蓄水池中的液面逐渐下降,当液面下降至雨水篦子以下时,出水口被打开,蓄水池中的雨水携带蓄水池底部被沉淀下来的沉淀物一起通过出水口排至污水处理厂中被处理,从而防止蓄水池中的沉淀物发酵而发生恶臭;此外,本实用新型的蓄水池中的雨水篦子除了起到限制浮球下移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过滤杂物的作用,防止杂物堵塞出水口和腔室而影响整个蓄水结构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雨水蓄排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雨水量大时蓄水池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包括:
蓄水池1,其与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管2连接,所述蓄水池1底部内壁设置有一出水口10,所述蓄水池1下方设置有与其连接的腔室11,所述腔室11与所述出水口10连通,所述腔室11还与市政污水管3连通,所述蓄水池1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一雨水篦子12;
挡水结构,其设置在所述蓄水池1内,所述挡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浮球40、弹簧41以及挡水板42,所述弹簧41的一端与所述浮球40连接,所述弹簧4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雨水篦子12、所述出水口10与所述挡水板42连接,所述挡水板42位于所述腔室11中,在弹簧41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下,所述浮球40被阻挡在所述雨水篦子12上且所述挡水板42与所述出水口10分离以将所述出水口10打开,所述挡水板41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水口10的尺寸;以及
排水池5,其通过第一水泵6与所述蓄水池1连接,所述排水池5还通过管道与市政用水设施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下雨时,雨水通过市政雨水收集管2进入到蓄水池1中,蓄水池1的底部开有一个小的出水口10。初期降雨时,雨量较小,蓄水池1中水位不足以将浮球40浮起,此时,弹簧41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与弹簧41连接的挡水板42与出水口10分离从而将出水口10打开,初期的降雨从出水口10流至腔室11中,再从腔室11流至市政污水管3中,从而被污水处理厂收集处理。随着逐渐降雨,雨水量越来越大,蓄水池1中的液面也来越高,浮球40浮起,浮球40在浮力的作用下逐渐上移至脱离雨水篦子11从而带动与其连接的弹簧41和挡水板42上移。当蓄水池1中的水面上升至一定的高度时,在水的浮力作用下,浮球40拉伸弹簧41,弹簧带动挡水板42上移到挡水板42与紧紧地抵靠在出水口10处进而关闭出水口10,从而使得中后期的雨水被截留在蓄水池1中。被截留的中后期雨水在蓄水池1中沉淀,沉淀后再通过第一水泵6泵至排水池5中,排水池5中的雨水通过管道被送至市政用水设施中,进行二次利用,从而实现初期雨水的分流和弃流,降低城市降雨期间污水处理负担。当蓄水池1中的雨水被泵至排水池5中时,蓄水池1中的液面逐渐下降,当液面将至雨水篦子12以下时,出水口10被打开,蓄水池1中的雨水携带蓄水池底部被沉淀下来的沉淀物一起通过出水口10排至污水处理厂中被处理,从而防止蓄水池1中的沉淀物发酵而发生恶臭。此外,蓄水池1中的雨水篦子12除了起到限制浮球40下移的作用,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过滤杂物的作用,防止杂物堵塞出水口10和腔室11而影响整个蓄水结构的使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挡水板42朝向所述出水口10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10配合的橡胶密封圈,这样可以防止被截留的中后期雨水从出水口10中漏出。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副蓄水池7,所述蓄水池7上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溢流口8,所述蓄水池1通过溢流口8与所述副蓄水池7连通,所述副蓄水池7也通过第一水泵6与所述排水池5连通。当降雨量很大时,蓄水池1无法容纳收集的全部雨水,这时容纳不下的雨水从溢流口8流至副蓄水池7中,第一水泵6为双吸水泵,其两个进水口分别与蓄水池1和副蓄水池7连通。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溢流口8位于所述蓄水池1侧壁上的一端高于所述溢流口8位于所述副蓄水池7侧壁上的一端,这样便于蓄水池1中多余的雨水流至副蓄水池7中。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蓄水池1设置有多个支架,所述蓄水池1的每个侧壁对应一个所述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上均设置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朝向所述支架对应的所述蓄水池1侧壁设置,每个所述支架上的所述多个喷嘴均通过抽水管与第二水泵连接,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水池5连通,每根所述抽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蓄水池1的4个侧壁上均对应设置有一个支架,每个支架上沿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喷嘴,每个支架上的多个喷嘴均朝向该支架对应的蓄水池1侧壁设置,每个支架上的多个喷嘴均通过一根抽水管与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上的总出水管连通,每根抽水管上设置有一个阀门,用于控制水的开关。当蓄水池1使用时间较长时,其四个侧壁上会附着有污浊物,如果长期不清理会发生恶臭,因此需要定期清理。当清洗侧壁时,排尽蓄水池1中的水,打开其中一个侧壁对应的抽水管上的阀门,关闭其他3根抽水管的阀门,打开第二水泵,第二水泵从排水池5中抽取水经过多个喷嘴对侧壁进行冲洗,冲洗后的水经过出水口10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其他三个侧壁清洗方法同上。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排水池5通过管道与市政绿化带上的喷淋装置连通,用于为绿化带供水,从而实现雨水的二次利用。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蓄水池1与所述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管2的连接处设置有雨水过滤网9,将雨水中的杂物进行过滤防止堵塞蓄水池1中的出水口10。
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蓄水池1下部的每个侧壁上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挡块,每个所述挡块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雨水篦子12边框形状配合的卡槽以使得所述雨水篦子12卡扣在所述挡块上。这种卡扣连接方式方便雨水篦子12的安装和拆卸,从而便于后期的维修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8)
1.一种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路雨水蓄排系统包括:
蓄水池,其与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管连接,所述蓄水池底部内壁设置有一出水口,所述蓄水池下方设置有与其连接的腔室,所述腔室与所述出水口连通,所述腔室还与市政污水管连通,所述蓄水池下部的内壁上设置有一雨水篦子;
挡水结构,其设置在所述蓄水池内,所述挡水结构包括依次连接浮球、弹簧以及挡水板,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浮球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雨水篦子、所述出水口与所述挡水板连接,所述挡水板位于所述腔室中,在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下,所述浮球被阻挡在所述雨水篦子上且所述挡水板与所述出水口分离以将所述出水口打开,所述挡水板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水口的尺寸;以及
排水池,其通过第一水泵与所述蓄水池连接,所述排水池还通过管道与市政用水设施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朝向所述出水口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出水口配合的橡胶密封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副蓄水池,所述蓄水池上部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溢流口,所述蓄水池通过溢流口与所述副蓄水池连通,所述副蓄水池也通过第一水泵与所述排水池连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蓄水池侧壁上的一端高于所述溢流口位于所述副蓄水池侧壁上的一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设置有多个支架,所述蓄水池的每个侧壁对应一个所述支架,每个所述支架上均设置多个喷嘴,所述多个喷嘴朝向所述支架对应的所述蓄水池侧壁设置,每个所述支架上的所述多个喷嘴均通过抽水管与第二水泵连接,所述第二水泵通过管道与所述排水池连通,每根所述抽水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池通过管道与市政绿化带上的喷淋装置连通,用于为绿化带供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与所述市政道路雨水收集管的连接处设置有雨水过滤网。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池下部的每个侧壁上均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多个挡块,每个所述挡块上均设置有与所述雨水篦子边框形状配合的卡槽以使得所述雨水篦子卡扣在所述挡块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68118.6U CN209353440U (zh) | 2018-11-13 | 2018-11-13 |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868118.6U CN209353440U (zh) | 2018-11-13 | 2018-11-13 |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353440U true CN209353440U (zh) | 2019-09-06 |
Family
ID=67783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868118.6U Active CN209353440U (zh) | 2018-11-13 | 2018-11-13 |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353440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05589A (zh) * | 2020-06-24 | 2020-09-25 | 水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空心可透水路缘石的雨水收集系统 |
CN112081225A (zh) * | 2020-09-11 | 2020-12-15 | 江苏千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净化系统及施工方法 |
CN113914412A (zh) * | 2021-09-16 | 2022-01-11 | 江苏沃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
-
2018
- 2018-11-13 CN CN201821868118.6U patent/CN20935344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05589A (zh) * | 2020-06-24 | 2020-09-25 | 水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空心可透水路缘石的雨水收集系统 |
CN111705589B (zh) * | 2020-06-24 | 2021-11-16 | 水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空心可透水路缘石的雨水收集系统 |
CN112081225A (zh) * | 2020-09-11 | 2020-12-15 | 江苏千城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截留净化系统及施工方法 |
CN113914412A (zh) * | 2021-09-16 | 2022-01-11 | 江苏沃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
CN113914412B (zh) * | 2021-09-16 | 2022-08-26 | 江苏沃越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海绵城市收蓄排水道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30055A (zh) | 雨水收集净化处理回用系统 | |
CN209353440U (zh) | 适用于海绵城市的道路雨水蓄排系统 | |
KR101056650B1 (ko) | 건축물 지붕을 이용한 빗물 집수 종합처리장치 | |
CN206481741U (zh) | 一种生态园林雨水循环利用系统 | |
CN205636879U (zh) | 高架桥雨水收集、净化及利用系统装置 | |
CN105350607B (zh) | 一种城市雨水收集再利用系统 | |
CN111705866B (zh) | 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排放系统 | |
KR100623432B1 (ko) | 호수 또는 저수지의 수질보전 및 개선방법과 그 장치 | |
CN111705589B (zh) | 一种空心可透水路缘石的雨水收集系统 | |
CN206486967U (zh) | 一种海绵城市水循环系统 | |
CN211817483U (zh) | 一种建筑物雨水自动分流过滤水斗 | |
CN206385597U (zh) |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 |
TWM446788U (zh) | 水力式雨水自動回收裝置 | |
CN103726566A (zh) | 雨水处理系统 | |
CN206706890U (zh) | 一种海绵城市屋面雨水延时分流回收系统 | |
CN112551820A (zh) | 一种城市雨水分流、净化系统 | |
CN113374024A (zh) | 一种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 |
CN210031499U (zh) | 一种桥梁排水系统 | |
CN207176864U (zh) | 用于海绵城市的雨水收集系统 | |
CN112982557A (zh) | 一种园林雨水收集再利用设备 | |
CN207582617U (zh) | 一种带有初雨调蓄池和在线处理调蓄池的排水系统 | |
CN207499101U (zh) | 一种高架桥下雨水收集处理系统 | |
CN212127904U (zh) | 可自动冲洗的雨水净化收集系统 | |
CN205975936U (zh) | 一种罐顶雨水分流收集系统 | |
CN214015254U (zh) | 一种新型农业节能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