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5196U - 连续梁造桥机 - Google Patents

连续梁造桥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5196U
CN220035196U CN202320346077.9U CN202320346077U CN220035196U CN 220035196 U CN220035196 U CN 220035196U CN 202320346077 U CN202320346077 U CN 202320346077U CN 220035196 U CN220035196 U CN 2200351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brication machine
main beam
bridge fabrication
side sill
steel str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46077.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祝
郭波
姜敏
周光忠
杨建福
万鹏
罗九林
孙野
朵君泰
胡莲
张兆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 Ltd CRC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 Ltd CRC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Corp Ltd CRC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Fifth Survey and Design Institut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46077.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51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51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51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od-Shaped Construction Members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梁造桥机包括后锚固定系统、主梁、下纵梁、张拉机构及反向柱;后锚固定系统用于与梁体的已浇筑段相锚固,主梁与后锚固定系统相连接;下纵梁设置于主梁的下方;张拉机构设置于主梁与下纵梁之间,且张拉机构被配置为对钢绞线的两端进行固定;反向柱的一端与主梁的悬臂端相连接,反向柱相对的另一端与下纵梁相连接,反向柱被配置为能够调节主梁和下纵梁之间的距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续梁造桥机,对钢绞线张拉施工完毕后,可以随着主梁的行进,从而简化了施工过程,并且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Description

连续梁造桥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连续梁造桥机。
背景技术
连续梁桥梁施工装备采用悬臂灌注造桥机,造桥机浇筑完成后,再施工竖向预应力筋,竖向预应力能够有效克服荷载引起的主拉应力,从而抑制腹板裂缝的发展,提高桥梁的耐久性;目前的箱梁桥竖向预应力采用后张法施工,材质为精轧螺纹钢筋,然而,精轧螺纹钢筋没有明显的屈服点,破坏前无任何先兆,属脆性断裂,且碰火后脆性断裂强度急剧下降,磕碰后易出现母材缺陷,易脆易断,因此先张预应力具有较强的优势,先张预应力法为在梁体浇筑前采用张拉设备与造桥机配合使用,实现钢绞线的张拉,具体的先采用张拉设备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然后在造桥机浇筑时,将钢绞线与梁体混凝土结合,使梁体产生竖向预应力,在采用张拉设备与造桥机相配合使用时,张拉设备需要单独架设,且不能随着造桥机一起行进,这样施工相对较为复杂,影响施工速度;另外,由于造桥机需要与张拉设备配合使用,所以造桥机自身无法实现预应力钢绞张拉功能、卸载的问题,造桥机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连续梁造桥机,以解决在采用张拉设备与造桥机相配合使用时,张拉设备需要单独架设,且不能随着造桥机一起行进,这样施工相对较为复杂,影响施工速度的问题,以及由于造桥机需要与张拉设备配合使用,所以造桥机自身无法实现预应力钢绞张拉功能、卸载的问题,造桥机的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续梁造桥机,包括后锚固定系统,所述后锚固定系统用于与梁体的已浇筑段相锚固,所述连续梁造桥机还包括:
主梁,所述主梁与所述后锚固定系统相连接;
下纵梁,所述下纵梁设置于所述主梁的下方;
张拉机构,所述张拉机构设置于所述主梁与所述下纵梁之间,且所述张拉机构被配置为对钢绞线的两端进行固定;以及
反向柱,所述反向柱的一端与所述主梁的悬臂端相连接,所述反向柱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纵梁相连接,所述反向柱被配置为能够调节所述主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的距离。
可选地,所述反向柱包括立柱、回转驱动、螺母、螺柱和铰座,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主梁相连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回转驱动的一侧连接,所述回转驱动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柱螺纹配合,所述螺柱与所述铰座相铰接,所述铰座与所述下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回转驱动被配置为带动所述螺母转动,使得位于所述主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的所述反向柱的部分结构的长度发生改变,以调节所述主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的距离。这样由于螺母与螺柱通过螺纹配合,因此可以提供较大的转矩,并且由于铰座与下纵梁固定连接,且立柱的一端与主梁相连接,所以当主梁和下纵梁之间的反向柱的部分结构的长度发生改变时,可以实现主梁与下纵梁之间的距离的调节。
可选地,所述立柱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回转驱动的套筒部中,且所述立柱的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套筒部的底部相抵接,所述螺柱的至少部分结构伸入所述套筒部中,且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柱之间通过所述套筒部的底部相隔开。这样通过套筒部便于实现对立柱的另一端的端部的支撑,从而当回转驱动转动时,套筒部转动,从而使得螺柱伸入套筒部的长度发生改变,从而调节主梁和下纵梁之间的反向柱的部分结构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反向柱为伸缩结构。这样可以简化反向柱的结构,方便实现主梁与下纵梁之间的距离的调节。
可选地,所述张拉机构包括穿心式液压千斤顶、拉杆和固定楔块,所述穿心式液压千斤顶设置于所述主梁的上表面,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穿心式液压千斤顶相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钢绞线的一端的锚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楔块被配为与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的锚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楔块位于所述下纵梁的下表面。这样通过由穿心式千斤顶对拉杆张拉,从而使钢绞线产生拉力,在混凝土浇筑后,将钢绞线的两端的锚固件及钢绞线埋入梁体,产生竖向预应力。
可选地,所述主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这样便于安装多个拉杆,从而利于通过拉杆实现预应力张拉。
可选地,所述下纵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下纵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这样便于安装多个拉杆,从而利于通过拉杆实现预应力张拉。
可选地,所述张拉机构还包括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穿心式液压千斤顶与所述拉杆的一端之间。这样通过拉力传感器以检测对钢绞线施加的拉力,从而可以较精确的对预应力进行测量,以保证对钢绞线施加的预应力满足施工要求。
可选地,所述下纵梁的上表面设置有锚盒,所述锚盒中设置穿孔,以供所述钢绞线穿过,所述锚盒用于为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的锚固件提供容置空间。述样锚盒为钢绞线的另一端的锚固件提供容置空间,并且能过锚盒方便实现钢铰线的安装。
可选地,所述的连续梁造桥机还包括后支撑,所述后支撑与所述下纵梁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后支撑被配置为与所述已浇筑段相抵接。这样当回转驱动带动螺母转动时,后支撑能够与梁体的已浇筑段相紧密连接,从而利于张拉机构对钢绞线的张拉。
采用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连续梁造桥机,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续梁造桥机,通过后锚固定系统与梁体的已浇筑段之间相锚固,以实现连续梁造桥机施工时的稳定性,通过在主梁和下纵梁之间设置能够调节距离的反向柱,以适应不同的梁体的高度,并且还可以为张拉机构对钢绞线的张拉固定提供支撑;同时利于张拉机构对钢绞线的张拉,以通过先张预应力的方式在梁体浇筑前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使梁体产生竖向预应力,保证了梁体中钢绞线的强度,避免断裂,保证了梁体的稳定性,由于张拉机构设置于主梁与下纵梁之间,因此当对钢绞线张拉施工完毕后,可以随着主梁的行进,从而简化了施工过程,并且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再者,本申请的连续梁造桥机对自身的结构进行改进,还设计了张拉机构,使得其能够实现预应力钢绞线张拉及卸载,并且可用于先张预应力连续梁施工,也可用于后张法连续梁施工,提高了造桥机的适用范围。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梁造桥机的主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梁造桥机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梁造桥机的断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反向柱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张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锚盒与模板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1、后锚固定系统;2、主梁;3、行走系统;4、张拉机构;5、悬臂端;6、反向柱;7、下纵梁;8、模板;9、后支撑;10、门架;11、已浇筑段;41、穿心式液压千斤顶;42、拉杆;43、锚固件;44、钢绞线;45、固定楔块;61、立柱;62、螺柱;63、回转驱动;64、螺母;65、铰座;66、套筒部;81、锚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参见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连续梁造桥机,其包括:后锚固定系统1、主梁2、下纵梁7、张拉机构4和反向柱6;后锚固定系统1与梁体的已浇筑段11之间相锚固;主梁2与后锚固定系统1相连接;下纵梁7设置于主梁2的下方;张拉机构4设置于主梁2与下纵梁7之间,且张拉机构4被配置为对钢绞线44的两端进行固定,以实现对钢绞线44的张拉;反向柱6的一端与主梁2的悬臂端5相连接,反向柱6相对的另一端与下纵梁7相连接,反向柱6被配置为能够调节主梁2和下纵梁7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梁2还具有与悬臂端5相对的锚固端,后锚固定系统1安装于主梁2的锚固端,这样在施工时,利于保证主梁2的稳定性。主梁2、反向柱6、下纵梁7和已浇筑段形成框架结构,用于承受钢绞线44张拉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续梁造桥机,通过将张拉机构4集成于连续梁造桥机上,使得连续梁造桥机不仅具有浇筑梁体的功能,还具有实现对钢绞线44进行先张预应力的功能;并且通过后锚固定系统1与梁体的已浇筑段11之间相锚固,以实现连续梁造桥机施工时的稳定性,通过在主梁2和下纵梁7之间设置能够调节距离的反向柱6,以适应不同的梁体的高度,并且还可以为张拉机构4对钢绞线44的张拉固定提供支撑;同时利于张拉机构4对钢绞线44的张拉,以通过先张预应力的方式在梁体浇筑前将预应力钢绞线44张拉,使梁体产生竖向预应力,由于张拉机构4设置于主梁2与下纵梁7之间,因此当对钢绞线44张拉施工完毕后,可以随着主梁2的行进,从而简化了施工过程,并且有利于提高施工速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续梁造桥机还包括行走系统3,行走系统3安装于主梁2的下方,且行走系统3远离主梁2的悬臂端,行走系统3靠近主梁2的锚固端,行走系统3用于带动主梁2行走,这样方便连续梁造桥机的行走。连续梁造桥机还包括门架10,门架10与主梁2相连接,这样方便对梁体的模板8进行架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后锚固定系统1、行走系统3和门架10均未进行改进,且其为现有技术,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详细对其进行阐述。
参见图1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张拉机构4包括穿心式液压千斤顶41、拉杆42和固定楔块45,穿心式液压千斤顶41设置于主梁2的上表面,拉杆42的一端与穿心式液压千斤顶41相连接,拉杆42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钢绞线44的一端的锚固件43可拆卸连接,固定楔块45被配为与钢绞线44的另一端的锚固件43可拆卸连接,固定楔块45位于下纵梁7的下表面,这样通过由穿心式千斤顶对拉杆42张拉,从而使钢绞线44产生拉力,在混凝土浇筑后,将钢绞线44的两端的锚固件43及钢绞线44埋入梁体,产生竖向预应力。需要说明的是,锚固件43为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不再详细描述;在另外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张拉机构4还包括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位于穿心式液压千斤顶41与拉杆42的一端之间,即拉力传感器分别与穿心式液压千斤顶41与拉杆相连接;通过拉力传感器以检测对钢绞线44施加的拉力,从而可以较精确的对预应力进行测量,以保证对钢绞线44施加的预应力满足施工要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张拉机构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张拉机构4沿主梁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这样利于提高主梁2的结构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连续梁造桥机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拉力传感器及穿心式液压千斤顶41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穿心式液压千斤顶41的工作,当拉力传感器检测拉力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使穿心式液压千斤顶41停止,以保持穿心式液压千斤顶41对钢绞线44当前的拉力值;控制器可以为PLC控制器、单片机控制器或电脑。
参见图1和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主梁2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第一通孔沿主梁2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拉杆42穿设于第一通孔中,下纵梁7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第二通孔沿下纵梁7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多个第一通孔与多个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钢绞线44的这样利于通过拉杆42实现对钢绞线44的张拉;在一个实施例中,模板8的上表面设置有锚盒81,模板8位于下纵梁7的上表面;锚盒81用于为钢绞线44的另一端的锚固件43提供容置空间,锚盒81可以预留于梁体中;锚盒81中设置穿孔,以供钢绞线44穿过,锚盒81位于模板8的上表面,钢绞线44的另一端锚固件43可以位于锚盒81中。钢绞线44的另一端穿过锚固件43后再与固定楔块45可拆卸相连接。通过张拉机构4使钢绞线44产生拉力后,在混凝土浇筑后,将锚固件43、钢绞线44埋入梁体,产生竖向预应力。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钢绞线44的另一端的锚固件43可以与另一个拉杆42可拆卸连接,固定楔块45与另一个拉杆42之间可拆卸连接;固定楔块45还可以为钢丝绳夹头。
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向柱6包括立柱61、回转驱动63、螺母64、螺柱62和铰座65,立柱61的一端与主梁2相连接,立柱61的另一端与回转驱动63的一侧连接,回转驱动63相对的另一侧与螺母64固定连接,螺母64与螺柱62螺纹配合,由于螺母64与螺柱62通过螺纹配合,因此可以提供较大的转矩;螺柱62与铰座65相铰接,铰座65与下纵梁7固定连接;回转驱动63被配置为带动螺母64转动,这样实现主梁2与下纵梁7之间的距离调节,以及对钢绞线44的拉紧。在一个实施例中,立柱61的另一端插入回转驱动63的套筒部66中,且立柱61的另一端的端部与回转驱动63的套筒部66的底部相抵接,立柱61的另一端与螺柱62之间通过套筒部66的底部相隔开,回转驱动63能够相对于立柱转动,这样当回转驱动63与螺母64一起转动时,螺柱62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伸入或退出螺母64,由于螺柱62伸入或退出螺母64,且套筒部66的底部能够用来支撑立柱61的另一端部,因此当回转驱动63转动时,能够实现调节主梁2与下纵梁7之间的距离;沿立柱61的轴向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通过不同的第三通孔与铰轴的配合,实现立柱61与主梁2之间的铰接,由于螺柱62的长度有限,因此通过铰轴穿过一个第三通孔与主梁2相铰接,可以预先调节主梁2与下梁之间的距离,再通过回转驱动63,实现主梁2与下纵梁7之间的张紧;立柱61包括相对两个子段,其中一个子段设置有多个第三通孔,且该子段与主梁2相铰接,另一个子段与回转驱动63固定连接,两个子段之间相插接以实现两个子段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回转驱动63可以具有外齿圈,外齿圈与一电机通过齿轮相传动。
参见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连续梁造桥机还包括后支撑9,后支撑9与下纵梁7的一端相连接,反向柱6相对的另一端相连接与下纵梁7相对的另一端相连接,后支撑9被配置为与梁体的已浇筑段11相抵接,这样当回转驱动63带动螺母64转动时,后支撑9能够与梁体的已浇筑段11相紧密连接,从而利于张拉机构4对钢绞线44的张拉。
在一些其它实施例中,反向柱6还可以为伸缩结构,伸缩结构为气缸或液压缸。伸缩结构的一端与主梁2相铰接,伸缩结构的另一端与下纵梁7相铰接,这样可以简化反向柱的结构,方便实现下纵梁7与主梁2之间的距离的调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申请的连续梁造桥机的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S101:连续梁造桥机走行到位后,立模板8,调整标高,绑扎混凝土钢筋;
步骤S102:调整反向柱6的高度适应梁体截面变化,安装预应力钢绞线44并通过张拉机构4进行张拉,达到预设预应力;
步骤S103:浇筑混凝土梁段;
步骤S104:待混凝土梁段达到设计强度后,此时,预应力钢绞线44与混凝土实现固结。
步骤S105:拆除张拉机构4的拉杆42,并放张预应力筋,并拆除固定楔块45。
步骤S106:连续梁造桥机脱模,准备转移至下一节段浇筑。
步骤S107:连续梁造桥机移动至下一节段后,将上一节段预应力处梁面抹平。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的连续梁造桥机至少具有以下效果:1、其可用于先张预应力连续梁施工,也可用于后张法连续梁施工,提高了造桥机的适用范围;2、其解决了现有造桥机无法实现预应力钢绞线44张拉功能、卸载的问题。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连续梁造桥机,包括:后锚固定系统,所述后锚固定系统用于与梁体的已浇筑段相锚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梁造桥机还包括:
主梁,所述主梁与所述后锚固定系统相连接;
下纵梁,所述下纵梁设置于所述主梁的下方;
张拉机构,所述张拉机构设置于所述主梁与所述下纵梁之间,且所述张拉机构被配置为对钢绞线的两端进行固定;以及
反向柱,所述反向柱的一端与所述主梁的悬臂端相连接,所述反向柱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下纵梁相连接,所述反向柱被配置为能够调节所述主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造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柱包括立柱、回转驱动、螺母、螺柱和铰座,所述立柱的一端与所述主梁相连接,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回转驱动的一侧连接,所述回转驱动相对的另一侧与所述螺母固定连接,所述螺母与所述螺柱螺纹配合,所述螺柱与所述铰座相铰接,所述铰座与所述下纵梁固定连接;所述回转驱动被配置为带动所述螺母转动,使得位于所述主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的所述反向柱的部分结构的长度发生改变,以调节所述主梁和所述下纵梁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续梁造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的另一端插入所述回转驱动的套筒部中,且所述立柱的另一端的端部与所述套筒部的底部相抵接,所述螺柱的至少部分结构伸入所述套筒部中,且所述立柱的另一端与所述螺柱之间通过所述套筒部的底部相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梁造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柱为伸缩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梁造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机构包括穿心式液压千斤顶、拉杆和固定楔块,所述穿心式液压千斤顶设置于所述主梁的上表面,所述拉杆的一端与所述穿心式液压千斤顶相连接,所述拉杆的另一端被配置为与钢绞线的一端的锚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楔块被配为与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的锚固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楔块位于所述下纵梁的下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梁造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沿所述主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所述拉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续梁造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二通孔沿所述下纵梁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梁造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机构还包括拉力传感器,所述拉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穿心式液压千斤顶与所述拉杆的一端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梁造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纵梁的上表面设置有锚盒,所述锚盒中设置穿孔,以供所述钢绞线穿过,所述锚盒用于为所述钢绞线的另一端的锚固件提供容置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连续梁造桥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支撑,所述后支撑与所述下纵梁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后支撑被配置为与所述已浇筑段相抵接。
CN202320346077.9U 2023-02-15 2023-02-15 连续梁造桥机 Active CN2200351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6077.9U CN220035196U (zh) 2023-02-15 2023-02-15 连续梁造桥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46077.9U CN220035196U (zh) 2023-02-15 2023-02-15 连续梁造桥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5196U true CN220035196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29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46077.9U Active CN220035196U (zh) 2023-02-15 2023-02-15 连续梁造桥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51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702910B (zh) 一种双塔双索面矮塔斜拉桥的主梁施工工艺
CN106193584B (zh) 一种自支撑组合大钢模板及其防火墙施工方法
CN204877479U (zh) 一种竖井衬砌用液压滑模
JP2010501743A (ja) 橋の折曲げ工法
CN105134220B (zh) 一种竖井衬砌用液压滑模
CN111677327A (zh) 一种预应力撑杆加固混凝土梁结构
CN107905111B (zh) 一种刚构连续梁边跨施工工艺
CN102395731B (zh) 架空模板移动起重机及方法
CN110685214A (zh) 桩柱一体式桥梁下部结构、施工装置及方法
CN109440929A (zh) 一种屋盖预应力拱板高空张拉预制牵引安装施工方法
CN110820602A (zh) 一种单台节段箱梁架桥机及其操作方法
JP3177219B2 (ja) 柱状構造物の補強方法及び補強線材巻回装置
CN220035196U (zh) 连续梁造桥机
CN112411987A (zh) 一种防倾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108487080A (zh) 超大跨度t型刚构梁边敦支撑垫石逆作施工方法
CN105401532B (zh) 一种牵引摩擦式锚固吊杆更换用装置及其用于钢管拱桥吊杆更换的方法
CN114561873B (zh) 桥梁高墩施工方法
RU2205914C1 (ru) Способ уширения мостового сооружения
CN201665942U (zh) 整体钢筋混凝土预应力空心板张拉机
CN211472142U (zh) 一种转体斜拉桥桥墩及其加固装置
CN112411988A (zh) 一种新型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CN206769393U (zh) 高层结构逐层变截面异形悬臂梁板模板支承结构
JP2002004225A (ja) Pc橋の張出架設方法及び装置
CN210316553U (zh) 一种造型柱模板加固结构
JP2734985B2 (ja) 片持式シェッドとその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