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31136U - 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31136U
CN220031136U CN202321254494.7U CN202321254494U CN220031136U CN 220031136 U CN220031136 U CN 220031136U CN 202321254494 U CN202321254494 U CN 202321254494U CN 220031136 U CN220031136 U CN 2200311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 film
fixedly connected
cooling
box
w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5449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晔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Jingyao Packag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Jingyao Packag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Jingyao Packag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Jingyao Packagi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5449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311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311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311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rus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包括防尘箱和冷却机构,所述防尘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直筒,所述直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直筒的上端面并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中心处水平固定穿插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上对称啮合连接有两个螺纹套。本实用新型,通过减速电机、蜗杆和蜗轮的配合设置,可以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通过螺纹套、推杆和连接杆的配合设置,可以带动固定板上下移动,固定板通过安装板会带动张紧辊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对塑料薄膜的张紧力进行调节,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薄膜冷却定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薄膜是用聚氯乙烯、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以及其他树脂制成的薄膜,用于包装,以及用作覆膜层。塑料包装及塑料包装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特别是复合塑料软包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领域。塑料薄膜生产过程中,熔融的塑料熔液从模具挤出,形成塑料薄膜(刚从吹塑机的模具挤出时形成膜泡,膜泡进一步吹胀而形成薄膜),薄膜冷却后固化成型,最后由收卷轴收卷。
现有公开号为CN216831838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塑料薄膜热定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热定型组件,所述热定型组件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冷却定型组件;所述热定型组件包括下热定型箱体和上热定型箱体,所述下热定型箱体的底部固定在机架上,下热定型箱体的顶部设置有上热定型箱体,所述上热定型箱体通过升降组件与机架连接,所述下热定型箱体靠近冷却定型组件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引导辊,下热定型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的上方设置有多个输送辊。本实用新型的设置有热定型组件,能够对塑料薄膜进行热定型,降低薄膜表面张力和内应力。
通过上述装置可以对塑料薄膜进行冷却成型,但是上述装置中不能根据需求对塑料薄膜的张紧力进行调节,无法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从而降低了装置的适用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过上述装置可以对塑料薄膜进行冷却成型,但是上述装置中不能根据需求对塑料薄膜的张紧力进行调节,无法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从而降低了装置的适用性”的缺陷,从而提出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包括防尘箱和冷却机构,所述防尘箱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直筒,所述直筒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直筒的上端面并固定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上啮合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的中心处水平固定穿插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上对称啮合连接有两个螺纹套,每个所述螺纹套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直筒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孔,每个所述推杆的上端均贯穿滑孔并固定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上端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上端共同转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接有张紧辊,所述张紧辊上设置有塑料薄膜本体。
优选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固定连接在防尘箱的内壁上,所述冷却箱的内壁中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冷风机,所述冷却箱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上端贯穿防尘箱的上端面,所述风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防尘箱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加热辊和牵引辊,所述塑料薄膜本体滑动滑动连接在加热辊和牵引辊的侧壁上。
优选的,所述减速电机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的下端面上。
优选的,所述蜗杆的下端和双向螺纹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直筒的内壁上,两个所述推杆均滑动连接在滑孔中。
优选的,所述冷却箱和防尘箱的左右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塑料薄膜本体的两端均贯穿通孔并滑动连接在通孔中,所述防尘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关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减速电机、蜗杆和蜗轮的配合设置,可以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双向螺纹杆通过螺纹套、推杆和连接杆的配合设置,可以带动固定板上下移动,固定板通过安装板会带动张紧辊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对塑料薄膜的张紧力进行调节,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的正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中安装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尘箱、2直筒、3减速电机、4蜗杆、5蜗轮、6双向螺纹杆、7螺纹套、8推杆、9连接杆、10固定板、11伸缩杆、12安装板、13转动杆、14张紧辊、15塑料薄膜本体、16牵引辊、17冷却箱、18冷风机、19加热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显然,描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3,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包括防尘箱1和冷却机构,防尘箱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直筒2,直筒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3,减速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直筒2的上端面并固定连接有蜗杆4,蜗杆4上啮合连接有蜗轮5,蜗轮5的中心处水平固定穿插有双向螺纹杆6,双向螺纹杆6上对称啮合连接有两个螺纹套7,每个螺纹套7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推杆8,直筒2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孔,每个推杆8的上端均贯穿滑孔并固定连接有滑块,每个滑块的上端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两个连接杆9的上端共同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0,固定板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安装板12上端面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转动杆13上固定套接有张紧辊14,张紧辊14上设置有塑料薄膜本体15,通过减速电机3、蜗杆4和蜗轮5的配合设置,可以带动双向螺纹杆6转动,双向螺纹杆6通过螺纹套7、推杆8和连接杆9的配合设置,可以带动固定板10上下移动,固定板10通过安装板12会带动张紧辊14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对塑料薄膜的张紧力进行调节,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其中,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箱17,冷却箱17固定连接在防尘箱1的内壁上,冷却箱17的内壁中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冷风机18,冷却箱17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风管,风管的上端贯穿防尘箱1的上端面,风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网,通过过滤网可以起到过滤灰尘的作用。
其中,防尘箱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加热辊19和牵引辊16,塑料薄膜本体15滑动滑动连接在加热辊19和牵引辊16的侧壁上,通过加热辊19可以对塑料薄膜本体15进行加热。
其中,减速电机3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罩,固定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伸缩杆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0的下端面上,伸缩杆11可以对固定板10起到限位支撑的作用。
其中,蜗杆4的下端和双向螺纹杆6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直筒2的内壁上,两个推杆8均滑动连接在滑孔中,蜗杆4可以带动蜗轮5转动。
其中,冷却箱17和防尘箱1的左右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塑料薄膜本体15的两端均贯穿通孔并滑动连接在通孔中,防尘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关门,塑料薄膜本体15滑动连接在通孔中。
本实用新型中,装置工作时,塑料薄膜本体15经过防尘箱1并抵在加热辊19、张紧辊14和牵引辊16上,通过加热辊19可以对塑料薄膜本体15进行加热,通过张紧辊14可以对塑料薄膜提供张紧力,对塑料薄膜本体15进行拉伸,充分释放塑料薄膜本体15的张力,通过牵引辊16可以对塑料薄膜本体15进行牵引导向,通过冷却箱17内的冷风机18可以对塑料薄膜本体15进行冷却定型;
进一步的,启动减速电机3、其输出端会带动蜗杆4转动,蜗杆4会带动蜗轮5转动,其中蜗杆4和蜗轮5之间具有反向自锁功能,防止蜗轮5反向带动蜗杆4转动,蜗轮5会带动双向螺纹杆6转动,双向螺纹杆6会带动两个螺纹套7相对移动,螺纹套7会通过推杆8和连接杆9推动固定板10上下移动,固定板10会通过安装板12带动张紧辊14上下移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对塑料薄膜的张紧力进行调节,满足不同的生产需求,从而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包括防尘箱(1)和冷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箱(1)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直筒(2),所述直筒(2)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减速电机(3),所述减速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直筒(2)的上端面并固定连接有蜗杆(4),所述蜗杆(4)上啮合连接有蜗轮(5),所述蜗轮(5)的中心处水平固定穿插有双向螺纹杆(6),所述双向螺纹杆(6)上对称啮合连接有两个螺纹套(7),每个所述螺纹套(7)的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推杆(8),所述直筒(2)的上端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孔,每个所述推杆(8)的上端均贯穿滑孔并固定连接有滑块,每个所述滑块的上端面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9),两个所述连接杆(9)的上端共同转动连接有固定板(10),所述固定板(10)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2),所述安装板(12)上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3),所述转动杆(13)上固定套接有张紧辊(14),所述张紧辊(14)上设置有塑料薄膜本体(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箱(17),所述冷却箱(17)固定连接在防尘箱(1)的内壁上,所述冷却箱(17)的内壁中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冷风机(18),所述冷却箱(17)的上端面固定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的上端贯穿防尘箱(1)的上端面,所述风管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箱(1)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加热辊(19)和牵引辊(16),所述塑料薄膜本体(15)滑动滑动连接在加热辊(19)和牵引辊(16)的侧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3)上固定套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1),所述伸缩杆(11)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在固定板(10)的下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4)的下端和双向螺纹杆(6)的两端均转动连接在直筒(2)的内壁上,两个所述推杆(8)均滑动连接在滑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17)和防尘箱(1)的左右两侧均对称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塑料薄膜本体(15)的两端均贯穿通孔并滑动连接在通孔中,所述防尘箱(1)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关门。
CN202321254494.7U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 Active CN2200311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4494.7U CN220031136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54494.7U CN220031136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31136U true CN220031136U (zh) 2023-11-17

Family

ID=887345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54494.7U Active CN220031136U (zh) 2023-05-23 2023-05-23 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311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231502B (zh) 一种多层共挤水冷吹塑薄膜机组
CN114368176B (zh) 双向拉伸聚乙烯热封薄膜的制备工艺及自动化流水线
CN220031136U (zh) 一种塑料薄膜定型冷却装置
CN212334080U (zh) 一种生产聚氨酯薄膜的吹塑机收卷设备
CN117162418A (zh) 一种塑料的制作加工成型工艺
CN215921077U (zh) 一种双色聚丙烯片材成型装置
CN214395120U (zh) 一种塑料瓶吹气拉伸注塑成型模具
CN214239466U (zh) 一种塑料挤出机的喂料装置
CN213891227U (zh) 一种塑料包装桶吹塑机用下料装置
CN203267174U (zh) 一种多层共挤水冷吹塑薄膜机组
CN208484208U (zh) 一种用于吹瓶机的传输装置
CN214082778U (zh) 一种改进的包装袋挤压吹膜装置
CN112060536A (zh) 一种上下双层间距可调节双伺服冰箱门封牵引装置
CN220907362U (zh) 一种具有分离功能的玻璃制品用吹泡机
CN220348908U (zh) 注塑机分穴设备
CN219883223U (zh) 一种pet塑料片生产设备
CN219311970U (zh) 一种pvc片材挤出生产设备
CN205668382U (zh) 一种塑料瓶生产线的传输装置
CN217395740U (zh) 一种多层共挤mdo拉伸收缩pof薄膜生产设备
CN219806476U (zh) 一种快速冷却成型装置
CN219564120U (zh) 一种吹膜机的出膜导向装置
CN215243183U (zh) 新型纸盒成型设备的下模装置
CN215619613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生产用便于取件的注塑模具
CN219727176U (zh) 一种高分子片材挤出用拉伸机构
CN216732990U (zh) 一种铝膜吹膜后节能环保冷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