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5109U - 手术器械 - Google Patents
手术器械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25109U CN220025109U CN202320456737.9U CN202320456737U CN220025109U CN 220025109 U CN220025109 U CN 220025109U CN 202320456737 U CN202320456737 U CN 202320456737U CN 220025109 U CN220025109 U CN 22002510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urgical instrument
- distal
- trigger
- pusher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4
- 238000010304 fi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5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7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4888 barrier fun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12260 Accidental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81 depres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636 effe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356 surgical procedur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966 trim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94 depressogen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手术器械,该手术器械用于将工具组件的钉仓中的钉施加到组织上并致使钉在工具组件的钉砧的引导下成型。该手术器械包括:扳机;以及致动机构,包括在远‑近方向上可移动的运动件,其中随着扳机从其初始位置移动至其终止位置,运动件在扳机的驱动下向远侧方向由其第一位置移动至第其二位置,使得致动机构致使工具组件由其第一状态切换至其第二状态,以缩短钉仓和钉砧的间距。根据这种构造,本公开提供的手术器械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和较少的构件数量,这有利于降低整体尺寸、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并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在手术中对组织进行钉紧(和切割)的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在一些外科手术中,需要使用手术器械将工具组件的钉仓中的钉施加到组织上并致使钉在工具组件的钉砧的引导下成型,以对患者的组织进行钉紧。传统的对组织进行钉紧的手术器械的结构通常较为复杂且构件数量较多,这会抬高制造成本,增大整体尺寸和重量,并降低可靠性。因此,对于简化这类手术器械的结构和减少构件数量,本领域存在持续的改进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公开提供一种手术器械,其具有较为简单的机构和较少的构件数量。
该手术器械用于将工具组件的钉仓中的钉施加到组织上并致使钉在工具组件的钉砧的引导下成型。该手术器械包括:扳机;以及致动机构,包括在远-近方向上可移动的运动件,其中随着扳机从其初始位置移动至其终止位置,运动件在扳机的驱动下向远侧方向由其第一位置移动至第其二位置,使得致动机构致使工具组件由其第一状态切换至其第二状态,以缩短钉仓和钉砧的间距。
根据这种构造,本公开提供的手术器械具有较为简单的结构和较少的构件数量,这有利于降低整体尺寸、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并有利于提高可靠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手术器械还包括击发机构,击发机构包括推动件和第一施力件,推动件位于运动件的外侧且沿远-近方向可移动,第一施力件向内侧方向对推动件施力,其中在运动件从其第一位置移动至其第二位置的过程中,运动件和扳机依次支撑推动件,使得推动件克服第一施力件的施加力而保持在扳机的移动路径之外,以避免推动件被扳机向远侧方向推动;当运动件到达第二位置且扳机返回其初始位置后,第一施力件将推动件推入扳机的移动路径,使得随着扳机从其初始位置移动至其终止位置,推动件被扳机推动而向远侧方向移动,以致使工具组件击发。
通过推动件和第一施力件,实现了利用一个扳机来依次地驱动致动机构和击发机构。相较于采用两个扳机来分别驱动致动机构和击发机构,这种实现方式能够减少手术器械的构件的数量,进而有利于降低手术器械的整体尺寸、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并有利于提高手术器械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运动件的用于支撑推动件的外侧面与扳机的用于支撑推动件的外侧面基本平齐;或者运动件的用于支撑推动件的外侧面凸出超过扳机的用于支撑推动件的外侧面。
这样,在运动件在扳机的驱动下由其第一位置运动到其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推动件能够从被运动件支撑平顺地过渡至由扳机支撑,以确保扳机将不会向远侧方向推动推动件。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推动件设有支腿,手术器械还包括导向件,导向件被构造为在运动件向近侧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与支腿配合,以引导推动件向外侧方向偏移而离开扳机的运动路径,并阻止推动件再次进入扳机的运动路径。
一次手术中,在工具组件被击发后,通常不希望工具组件被再次意外地击发。例如,若工具组件被再次意外地击发,工具组件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意外的伤害。例如,刀具可能被再次被推出而会割伤组织。上述实现方式中,在击发机构复位的过程中,通过支腿和导向件的配合,推动件将离开扳机的运动路径。在击发机构完成复位后,支腿与导向件的配合将阻止推动件再一次进入扳机的运动路径中。这样,在完成击发后,即使医生再次意外地操作扳机,工具组件也不会被再次意外地击发。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腿包括导向部,导向部被构造为随着向近侧方向延伸而逐渐向外侧方向倾斜。
通过这种构造的导向部,支腿将允许推动件在扳机的推动下向远侧方向运动以击发工具组件,并能够在击发后推动件向近侧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引导推动件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偏移而离开扳机的运动路径。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腿还包括保持部,保持部位于导向部的远端处,保持部被构造为抵靠导向件而阻止推动件再次进入扳机的运动路径。
当推动件向近侧方向移动至其极限位置后,保持部将抵靠导向件,从而阻止推动件再次进入扳机的运动路径。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向件具有位于其外侧的且与导向部配合的导向面,导向面被构造为随着向近侧方向延伸而逐渐向外侧方向倾斜。
导向面可以被构造为随着向近侧方向延伸而逐渐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倾斜。导向面的这种构造有利于增大推动件在导向件的引导下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偏移的距离。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导向件的内侧面被构造为与远-近方向大致平行。
因此,导向件的内侧面的这种构造有利于减小推动件在导向件的引导下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偏移的距离。若推动件过多地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偏移,则可能会与其它构件(例如支架的细长部)挤压而造成支腿损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手术器械还包括外壳,外壳的内侧面设有沿远-近方向延伸的引导槽,推动件置于引导槽内以被引导槽沿远-近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其中推动件包括两个支腿,两个支腿分别位于推动件在高度方向上的两侧,致动机构包括两个导向件,两个导向件分别设于引导槽在高度方上的两个侧壁上以分别与两个支腿配合。
通过这种构造,推动件的运动过程将更为稳定、平顺。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手术器械还包括外壳,外壳的内侧面设有沿远-近方向延伸的引导槽,推动件置于引导槽内以被引导槽沿远-近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其中引导槽包括在远侧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第一段槽和第二段槽,第二段槽的底面凸出超过第一段槽的底面;在推动件的运动过程中,推动件的远端位于第二段槽内。
在推动件的移动过程中,推动件的远端可以位于第二段槽中,以确保其远端始终与作用件的近端相抵靠。第一段槽能够为推动件的近端提供避让空间,以允许推动件位于扳机的移动路径之外。此外,根据这种构造,外壳仅在第一段槽处的厚度较薄,这有利于保证外壳具有足够的强度。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引导槽还包括位于第一段槽和第二段槽之间的第三段槽,第三段槽的底面为从第一段槽的底面延伸至第二段槽的底面的坡面。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当推动件在远-近方向上移动时,施力件与外壳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且施力件被外壳卡滞的风险也较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推动件在其外侧设有安置槽,第一施力件被构造为弹片,弹片的两端置于安置槽内以跟随推动件在远-近方向上移动,其中弹片的中部向其外侧隆起以形成具有平滑的弧状的外侧面。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当推动件在远-近方向上移动时,施力件与外壳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且施力件被外壳卡滞的风险也较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推动件在其近端处设有向其内侧凸出的凸出部。
根据这种构造,推动件的近端的厚度将较大,即推动件的近端面的宽度较大。这样,在推动件被扳机推动的过程中,推动件与扳机的接触面积将较大,这有利于提高推动的过程的稳定性,确保推动过程中推动件与扳机的结合足够稳定和可靠。此外,根据这种构造,当推动件被运动件或扳机支撑时,推动件与运动件或扳机的接触面积较小(仅凸出部的内侧面与它们接触),这有利于减少运动件或扳机与推动件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从而使得驱动运动件向远侧方向移动的过程更省力。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击发机构还包括在推动件和工具组件之间延伸的作用件,其中随着推动件向远侧方向移动,推动件推动作用件使其向远侧方向移动,以击发工具组件。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击发机构还包括第二施力件,第二施力件被构造为向近侧方向对作用件施力。
在完成击发后,在第二施力件的施加力的作用下,作用件将向近侧方向移动,并带动推动件向近侧方向移动,使得击发机构复位,并使得工具组件的击发件(和刀具)复位。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工具组件还包括击发件,作用件被构造为向远侧方向推动击发件,使得击发件将钉向远侧方向从钉仓中推出以致使工具组件击发。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钉仓内还设有刀具,击发件被构造为将钉和刀具向远侧方向从钉仓中推出以致使工具组件击发。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致动机构还包括:定滑轮;支架,在远-近方向上可移动,钉砧和钉仓中的一者固定于支架且位于另一者远侧;以及挠性件,卷绕于定滑轮,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至运动件和支架,使得随着运动件在扳机的推动下向远侧方向运动,挠性件拉动支架向近侧方向由其第一位置移动至其第二位置以将工具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这样一来,随着运动件在扳机的推动下向远侧方向运动,挠性件将拉动支架向近侧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将工具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这种实现方式有利于简化致动机构的结构并减少致动机构构件数量,因而有利于降低手术器械的整体尺寸、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并有利于提高手术器械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架包括沿远-近方向延伸细长部,运动件套设在细长部上,以沿远-近方向可滑动地被细长部支撑。
这种构造有利于简化手术器械的结构,减少手术器械的构件的数量。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致动机构还包括第三施力件,第三施力件被构造为向远侧方向对运动件施力。
在第三施力件的施加力的作用下,连接于运动件的挠性件将保持张紧,这有利于避免挠性件意外地从滑轮上脱落。此外,在医生操作扳机驱动致动机构向远侧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施力件施加在运动件上的力将会使得医生的操作更省力。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致动机构还包括:第四施力件,被构造为向远侧方向对支架施力;以及阻挡件,被构造为当支架到达其第二位置后,阻挡运动件的向近侧方向的运动,以限制支架返回其第一位置。
这样一来,在将工具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即使医生松开扳机,工具组件将仍保持在第二状态,这为医生进行后续操作提供了方便和条件。在完成后续操作后,医生可以操作阻挡件,使其释放运动件。在被释放后,运动件将在第四施力件的施加力的作用下向近侧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支架返回其第一位置,进而致使工具组件切换至第一状态以释放钉仓和钉砧之间的组织。由此可见,通过第四施力件和阻挡件,闭合和打开工具组件的操作将会更加方便和可靠。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阻挡件包括:操作部,被构造为供医生操作,且绕第一轴线可枢转地被支撑;阻挡部,被构造为阻挡运动件的向近侧方向的运动,且绕与第一轴线基本平行的第二轴线可枢转地被支撑;以及连接部,其在操作部和阻挡部之间延伸且与二者一体形成,并被构造为当操作部被转动时形变而致使阻挡部转动,以释放运动件。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仅一个构件(即阻挡件)便能够实现可释放地阻挡运动件的向近侧方向的运动。因此,这种实现方式有利于减少手术器械的构件的数量,进而有利于降低手术器械的整体尺寸、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并有利于提高手术器械的可靠性。
在一个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手术器械还包括外壳,支架沿远-近方向可移动地被外壳支撑,钉仓和钉砧中的一者固定于支架且另一者固定于外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公开的某些实施例,不应看作是对范围的设有。
还应当理解,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还应当理解,附图仅是示意性的,附图中的要素的尺寸和比例不一定精确。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手术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图1中的手术器械的内部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示出了图1中的手术器械的内部构造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示出了图1中的手术器械的内部构造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是示出了图1中的手术器械的内部构造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运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运动件的分解示意图。
图8是从另一个视向观察的图6中的运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示出了图1中的手术器械的微调机构和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了图1中的手术器械的击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了图10中的击发机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了图10中的击发机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3是示出了图10中的击发机构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0中的击发机构的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从另一个视向观察的图14中的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示出了图1中的手术器械的外壳的一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示出了沿图16中A-A线截取的示意性剖视图。
图18是示出了当图14中的推动件向远侧方向运动时,其支腿与导向件的配合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19是示出了当图14中的推动件向近侧方向运动时,其支腿与导向件的配合过程中的示意图。
图20是示出了图14中的推动件和置于其安置槽内的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是图10中的击发机构的作用件的远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22是示出了拆下工具组件后的图1中的手术器械的结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的工具组件的示意性分解示意图。
图24是示出了图22中的工具组件、作用件和接合操作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5是示出了图22中的工具组件、作用件和接合操作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示例性地描述。应当理解,本公开的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不应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这里阐述的实施例仅是为了更加透彻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
手术器械的整体构造
本公开提供一种手术器械10,其能够将配设于其上的工具组件20由打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并能够击发工具组件20。参考图1至图5,手术器械10可以包括外壳11、扳机12、致动机构13、微调机构14和击发机构15。
工具组件20包括钉仓21和钉砧22。钉仓21内存放有待成型的钉。在某些示例中,钉仓21内还可以存放有用于切割组织的刀具。例如,工具组件20可以设于手术器械10的远端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术语“近”可以用于大致地指示要素(装置、构件或部分)的更接近医生的端、侧或部分;术语“远”可以用于大致地指示要素的距离医生更远的端、侧或部分。此外,在本公开的附图中,箭头X+可以用于指示远-近方向的远侧,箭头X-可以用于指示远-近方向的近侧。
外壳11可以限定把手111,把手111被构造为供医生握持。例如,外壳11可以由一对半壳体11-1,11-2组成。一对半壳体11-1,11-2可拆卸地装配在一起,以形成一个大致封闭的内部空间。
扳机12被构造为供医生操作,并被构造为在其初始位置和其终止位置之间位移。例如,扳机12可以被外壳11可枢转地支撑,以能够在其初始位置和其终止位置之间移动。在图2中,扳机12位于与把手111间距较大的初始位置。在图3中,扳机12位于与把手111间距较小的终止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某个构件的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并不必然为该构件的可移动范围内的两个相对的极限位置。
在一个示例中,手术器械10还可以包括复位件121,复位件121被构造为将扳机12复位至其初始位置。在一个示例中,复位件121可以为拉伸弹簧121,其一端可以连接于扳机12且另一端可以连接至设于外壳11的内表面上的凸柱。
致动机构13被构造为在扳机12的驱动下,致使钉仓21和钉砧22相对运动,以将工具组件2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进而缩短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也就是说,当工具组件20处于第一状态时,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较大;当工具组件20处于第二状态时,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较小。在图2中,工具组件20处于第一状态,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为D1。在图3中,工具组件20处于第二状态,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为D2,D1大于D2。
微调机构14可以包括微调操作件141,微调操作件141被构造为供医生操作。微调机构14可以被构造为:当工具组件20处于第二状态时,随着微调操作件141被操作,微调机构14对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进行微调整,以进一步缩短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也就是说,在工具组件20被切换至第二状态后,随着医生操作微调操作件141,微调机构14将逐渐地(或者说连续地)缩短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使得钉仓21与钉砧的间距与待处理的组织的厚度相适配。
为了方便描述,下文中,将微调机构14调整后的工具组件20的状态称为第三状态。也就是说,微调机构14能够通过对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进行微调而将工具组件20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三状态,进而使得微调后的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与待处理的组织的厚度相适配。也就是说,工具组件20的第三状态并不是一个特定的状态,而是一个当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与待处理的组织的厚度相适配时的状态。换句话说,工具组件20的第三状态是根据待处理的组织的厚度确定的。在图3中,工具组件20处于第三状态,其中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为D3,D2大于D3。
在本公开中,工具组件20的第一状态可以为打开状态,工具组件20的第二状态可以为预闭合状态,工具组件20的第三状态可以为闭合状态。
应当理解,当工具组件20处于闭合状态时,钉仓21和钉砧22的间距并非等于零。医生可以根据临床经验来确定与待处理组织的厚度相匹配的间距。该间距不宜过大,以确保组织不会从钉仓21和钉砧22之间意外地脱出,并且该间距不宜过小,以确保组织不会因被钉仓21与钉砧22过度挤压而损伤。此外,该间距应该被设置为在该间距下,钉能够良好成型且组织能够被良好地钉紧。此外,在钉仓21内设有刀具的示例中,该间距还应确保刀具能够有效地切断组织。
通过致动机构13和微调机构14,在将组织置于钉仓21和钉砧22之间后,医生可以通过操作扳机12,将工具组件20由打开状态切换至预闭合状态,以较大幅度地缩短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接着,医生可以通过操作微调操作件141,对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进行微调,以将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逐渐地(或者说连续地)缩短至与待处理的组织的厚度相适配,进而将工具组件20切换至闭合状态。根据这种构造,手术器械10能够较佳地适用于不同厚度的组织,并能够较为快速和方便地将工具组件20由打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的其它示例中,手术器械10可以不包括微调机构14。具体而言,致动机构13可以直接地(或者说,一步地)将工具组件20由打开状态切换至闭合状态。在这些示例中,工具组件20的第一状态为打开状态,工具组件20的第二状态为闭合状态。
击发机构12被构造为致使工具组件20击发。当工具组件20击发时,钉被推出钉仓22并在钉砧22引导下成型,进而将组织钉紧。在钉仓21内设有刀具的示例中,当工具组件20被击发时,刀具和钉一同被推出,从而切割和钉紧组织。例如,击发机构15可以由扳机12驱动。也就是说,致动机构13和击发机构15可以由同一个扳机12驱动。当然,在其它示例中,手术器械10可以包括两个扳机12,两个扳机12可以分别用于驱动致动机构13和击发机构15。
以上,对手术器械10的整体构造进行了示例性描述。下面,分别对手术器械10的不同组成部分的构造进行示例性的描述。
致动机构的构造
参考图2和图3,致动机构13可以包括支架131,支架131能够被扳机12驱动而向近侧方向移动。例如,支架131可以被外壳11可移动地支撑,以能够在远-近方向上相对外壳11移动。钉仓21可以固定于外壳11,钉砧22可以固定于支架131,并且钉砧22可以位于钉仓21远侧并与钉仓21相对。
根据这种构造,随着支架131在扳机12的驱动下向近侧方向由其第一位置(即图2中的位置)移动至其第二位置(即图3中的位置),钉砧22将跟随支架131向近侧方向移动,从而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将被缩短,进而工具组件20将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可以理解,在其它示例中,钉仓21可以固定于支架131,钉砧22可以固定于外壳111,且钉仓21可以位于钉砧22的远侧。这种方式同样可以实现通过向近侧方向移动支架131而缩短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一个要素被另一个要素支撑,可以是指前者被后者直接支撑,也可以是指前者被后者间接地支撑,即前者被一个中间要素支撑,该中间要素被后者支撑。此外,在本公开中,当一个要素被描述为可移动且上下文中并未明示其相对于哪个对象可以移动时,可以认为该要素相对外壳11可移动。
本公开对支架131的构造不做具体设有。例如,参考图2,支架131可以包括框架部1311和细长部1312。细长部1312可以在远-近方向上延伸,框架部1311可以位于细长部1312的远端。框架部1311可以至少部分暴露在外壳11外,并位于外壳11的远端的远侧。钉仓21和钉砧22中的一者可以固定在框架部1311上,另一者可以固定在外壳11的远端。例如,框架部1311可以大致地呈矩形,钉仓21和钉砧22二者可以均位于框架部1311的内侧。框架部1311所在的圆弧直径不大于36mm,以保证对大多数人体组织进行吻合时能保证吻合后组织更顺应自然腔道的形态。
对于扳机12驱动支架131的方式,本公开不做具体限制。例如,扳机12可以直接向近侧方向推动支架131。又如,扳机12可以通过传动机构来间接地驱动支架131向近侧运动。例如,传动机构可以,但不限于,选自连杆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链传动机构以及带传动机构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继续参考图2和图3,致动机构13还可以包括运动件132、定滑轮133和挠性件134。运动件132能够在扳机12的推动下向远侧方向移动。挠性件134的两端分别连接至运动件132和支架131,且挠性件134卷绕于定滑轮133以改变挠性件134的拉动方向。这样一来,随着运动件132在扳机12的推动下向远侧方向运动,挠性件134将拉动支架131向近侧方向移动,从而能够将工具组件2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这种实现方式有利于简化致动机构13的结构并减少致动机构13构件数量,因而有利于降低手术器械10的整体尺寸、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并有利于提高手术器械10的可靠性。
在一个示例中,挠性件134可以为钢丝绳。在一个示例中,运动件132可以套设在细长部1312上以由细长部1312支撑,并能够沿细长部1312的延伸方向(即远-近方向)滑动。这种构造有利于简化手术器械10的结构,减少手术器械10的构件的数量。
继续参见图2和图3,致动机构13还可以包括施力件135(即第三施力件),施力件135被构造为向远侧方向对运动件132施力。在施力件135的施加力的作用下,连接于运动件132的挠性件134将保持张紧,这有利于避免挠性件134意外地从滑轮133上脱落。此外,在医生操作扳机12驱动致动机构13向远侧方向运动的过程中,施力件135施加在运动件132上的力将会使得医生的操作更省力。
本公开对施力件135的实现方式不做具体设有。例如,施力件135可以为拉伸弹簧135。拉伸弹簧135的一端可以连接至运动件132,拉伸弹簧135的另一端可以连接至设于外壳11的内表面上的凸柱。
继续参考图2和图3,致动机构13还可以包括施力件136(即第四施力件)和阻挡件137。施力件136被构造为向远侧方向对支架131施力。阻挡件137被构造为当支架131到达其第二位置后,阻挡运动件132的向近侧方向的运动,以将支架131保持在其第二位置。
随着运动件132在扳机12的驱动下向远侧方向由其第一位置移动至其第二位置,支架131克服施力件136的施加力而向近侧方向移动。在支架131到达其第二位置后,阻挡件137将阻挡运动件132,以避免运动件112在施力件136的施加力的作用下向近侧方向移动,进而可释放地限制支架131由其第二位置返回其第一位置。
这样一来,在将工具组件2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即使医生松开扳机12,工具组件20将仍保持在第二状态,这为医生进行后续操作提供了方便和条件。在完成后续操作后,医生可以操作阻挡件137,使其释放运动件132。在被释放后,运动件132将在施力件136的施加力的作用下向近侧方向运动,从而带动支架131返回其第一位置,进而致使工具组件20切换至第一状态以释放钉仓21和钉砧22之间的组织。由此可见,通过施力件136和阻挡件137,闭合和打开工具组件20的操作将会更加方便和可靠。
本公开对于阻挡件137的实现方式不做具体设有。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参考图3,阻挡件137可以包括操作部1371、阻挡部1372和连接部1373。操作部1371被构造为供医生操作。阻挡部1372被构造为阻挡运动件132的向近侧方向的运动(当支架131位于其第二位置时)。阻挡部1372和操作部1371分别绕一对大致平行的枢转轴a1,a2可枢转地被支撑(例如,被外壳11支撑)。连接部1373在操作部1371和阻挡部1372之间延伸且与二者一体成型,并被构造为当操作部1371被转动时,发生形变而致使阻挡部1372转动,以释放运动件132。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仅一个构件(即阻挡件137)便能够实现可释放地阻挡运动件132的向近侧方向的运动。因此,这种实现方式有利于减少手术器械10的构件的数量,进而有利于降低手术器械10的整体尺寸、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并有利于提高手术器械10的可靠性。
可以理解,阻挡件137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并不限于上述。例如,在其它示例中,阻挡件也可以被实现为弹簧和卡指的组合。
本公开对于运动件132的构造不做具体设有。在一个示例中,参考图6,运动件132的近端设有一对渐扩面1321,一对渐扩面1321在宽度方向上间隔布置,并且被构造为随着向近侧方向延伸而二者的间距逐渐增大。在操作扳机12来驱动运动件132时,一对渐扩面1321能够引导扳机12,使得扳机12更好地与运动件132对准。
参考图7和图8,运动件132可以包括两部分1322,1323,两部分1322,1323可拆卸地装配在一起以构成运动件132。例如,两部分1322,1323可以通过分别设于二者上的插柱1324和插孔1325来实现可拆卸地装配在一起。例如,两部分1322,1323可以共同限定一供支架131的细长部1312穿过的通过孔1326,以方便将运动件132套设在支架131的细长部1312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宽度方向可以是指与远-近方向正交的方向。在本公开的附图中,箭头Y+可以用于指示宽度方向的一侧,箭头X-可以用于指示宽度方向的另一侧。
以上,对致动机构进行了举例说明。可以理解,致动机构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并不限于上述。本公开对致动机构的构造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在扳机的驱动下缩短钉仓和钉砧之间的间距即可。
例如,在某些示例中,运动件可以通过其它的传动机构来驱动支架。该传动机构只要能将运动件的向远侧方向的运动转换为支架的向近侧方向的运动即可。例如,该传动机构可以包括分别固定于支架和运动件的一对齿条,并包括在一对齿条之间且与二者啮合的齿轮。
又如,在某些示例中,致动机构可以不包括支架,运动件可以直接驱动钉仓和钉砧中的一者或两者,或者运动件可以通过其它传动机构来驱动钉仓和钉砧中的一者或两者,以缩短二者的间距,进而将工具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微调机构的构造
参考图2至图4,微调机构14可以通过驱动支架131进一步向近侧方向移动,来对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进行微调整。也就是说,微调机构14可以被构造为:当支架131到达第二位置后,微调机构14驱动支架131向近侧方向移动而对钉砧22与钉仓21的间距进行微调整。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微调机构14使用了致动机构13的支架131来实现其与工具组件20之间的传动,这有利于减少手术器械10的构件的数量,进而有利于降低手术器械10的整体尺寸、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并有利于提高手术器械10的可靠性。
当然,在其它示例中,微调机构14也可以不使用致动机构13的构件,而是通过其它的传动机构来驱动钉仓21和钉砧22中的一者和两者,进而实现对二者间距的微调整。
微调机构14驱动支架131的方式有很多种。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继续参考图2至图4,支架131可以包括螺合部1313,微调机构14还可以包括微调件142。微调操作件141被构造为在被操作时驱动微调件142转动。微调件142被构造为与螺合部1313螺合,使得随着微调件142被转动,微调件142驱动支架12向近侧方向移动。在一个示例中,螺合部1313可以设有外螺纹,微调件142可以设有内螺纹。在其它示例中,螺合部1313可以设有内螺纹,微调件142可以设有外螺纹。
这种实现方式具有诸多优点。首先,这种实现方式具有较大的降速传动比,能够保证较高的调整精度。也就是说,即使将微调件142转过一个较大的角度,支架131也仅会向近侧方向移动一个较小的距离,这使得医生能够精确地、平顺地对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进行微调整。此外,在支架131被微调件142驱动而向近侧方向移动后,即使医生松开微调操作件141,支架131也不会脱离微调件142而意外地返回其第二位置。因此,这种实现方式的安全性较高。此外,由于这种实现方式具有较大的降速传动比,因此转动微调操作件141的操作较为省力。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在上述示例中,微调操作件141和微调件142是两个相互独立的构件,但是在其它示例中,微调操作件141和微调件142也可以为一个构件的两个部分,或者说,微调操作件141和微调件142可以一体形成。
可以理解,微调机构14驱动支架131的方式并不限于上述。例如,在某些示例中,微调机构14可以包括棘轮和棘爪,支架131可以设有与棘轮啮合的齿条部,这样便可以通过转动棘轮来可锁止地驱动支架131向近侧方向移动。又如,在某些示例中,微调机构14可以包括蜗轮和蜗杆,支架131可以设有与蜗轮啮合的齿条部,从而可以通过转动蜗杆来驱动蜗轮并通过蜗轮来驱动齿条,进而实现可锁止地驱动支架131向近侧方向移动。又如,在某些示例中,微调机构14可以通过驱动运动件132向远侧方向移动来驱动支架131向近侧方向移动。
继续参考图2至图4,微调操作件141设有容置空间1411,微调件142收容在容置空间1411内。微调件142被构造为在远-近方向上相对微调操作件141可移动,并被构造为跟随微调操作件141转动。微调件142位于螺合部1313的近侧,使得当支架131位于其第一位置时,微调件142与螺合部1313相间隔(如图2所示),并且当支架131位于其第二位置时,微调件142与螺合部1313相抵靠(如图3所示)。例如,螺合部1313可以位于支架131的近端处。微调机构14还可以包括施力件143。施力件143向远侧方向对微调件142施力,使得当支架131位于其第二位置时,施力件143将微调件142压靠在螺合部1313上。根据这种构造,当支架131位于其第二位置时,转动微调操作件141便能够致使微调件142与螺合部1313螺合。这种实现方式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
继续参考图2至图4,微调操作件141还设有从容置空间1411延伸至微调操作件141的近端面的露出孔1412。微调机构14还包括指示件144,指示件144包括位于其外周的凸缘部1441。施力件143可以为弹性件143。弹性件143位于微调件142的近侧,凸缘部1441位于微调件142和弹性件143之间。随着微调机构14驱动支架131向近侧方向移动,支架131压靠于指示件144,使得指示件144的一部分经露出孔1412伸出到微调操作件141外,以指示钉砧22与钉仓21的间距。
如图2所示,当工具组件20处于第一状态时,微调件142与螺合部1313相间隔,在弹性件143的迫压下,指示件144收缩在微调操作件141内。据此,医生可以判断出工具组件20当前处于第一状态。
如图3所示,当工具组件20切换至第二状态后,螺合部1313压靠于微调件142,使得弹性件143被压缩,指示件144部分地伸出到露出孔1412外。据此,医生可以判断出工具组件20已切换至第二状态。
接着,随着转动微调操作件141,微调件142与螺合部1313开始螺合,使得微调件142逐渐向远侧方向移动,进而使得指示件144在弹性件143的迫压下向远侧方向移动,指示件144的露出部分的尺寸逐渐减小。在这一过程中,支架131并未向近侧方向移动。因此,在这一过程中,医生可以相对快速地转动微调操作件141,以使微调机构14快速走完空行程。
接着,如图4所示,当微调件142到达远侧方向上的极限位置后,随着继续转动微调操作件141,微调件142不再向远侧方向移动,指示件144也不再继续向远侧方向移动,并且指示件144开始在螺合部1313的迫压下逐渐向近侧方向移动。在这一过程中,指示件144露出的部分的尺寸不再继续减小,而是开始逐渐增大。据此,医生可以判断出支架131已经开始向近侧方向移动,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已经开始减小。基于这样的判断,医生可以减缓转动微调操作件141的速度,以精准地调节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并依据指示件144露出的部分的尺寸来判断钉仓21与钉砧22的间距。
根据这种构造,指示件144将能够帮助医生相对准确地判断工具组件20的状态和钉仓和钉砧的间距。
微调操作件141可以被外壳11可转动地支撑。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参见图9,微调操作件141可以由两部分1413,1414组成。两部分1413,1414可拆卸地装配在一起而构成微调操作件141。例如,容置空间1411可以由两部分1413,1414共同限定,使得当两部分1413,1414被拆开后,容置空间1411敞开。通过这种构造,微调件142、施力件143和指示件144能够被较为方便地放置到容置空间1411中。部分1414包括间隔布置地一对肩部1415,1416和位于二者之间的轴颈部1417。一对半壳体11-1,11-2共同限定一轴孔116。当一对半壳体11-1,11-2装配在一起构成外壳11后,轴颈部1417可转动地置于轴孔116内,且一对肩部1415,1416分别位于外壳11的内侧和外侧。这样,外壳11将可转动地支撑微调操作件141。
击发机构的构造
参考图5和图10至图13,击发机构15可以包括推动件151、施力件152(即第一施力件)以及作用件153。推动件151位于运动件132在宽度方上的外侧,并且推动件151在远-近方向上可移动。施力件152被构造为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对推动件151施力。推动件151位于作用件153的近侧并与作用件153的近端相抵靠。作用件153具有细长的构造,其从推动件151处延伸至工具组件20处。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某个构件在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可以是指该构件在宽度方向上的背离运动件132的一侧;某个构件在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可以是指该构件在宽度方向上的面对运动件132的一侧。例如,在描述运动件132、推动件151、施力件152和扳机12的位置关系时,外侧可以是指图中所示的Y-侧,内侧可以是指图中所示的Y+侧。
如图10所示,当在运动件132位于其第一位置时,即当工具组件20处于第一状态时,运动件132支撑推动件151,使得推动件151克服施力件152的施加力而保持在扳机12的移动路径之外。
如图10和图11所示,随着扳机12第一次被操作,扳机12推动运动件132,使得运动件132向远侧方向由其第一位置移动至其第二位置,进而工具组件20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在这一过程中,运动件132和扳机12依次支撑推动件151,使得推动件151克服施力件152的施加力而保持在扳机12的移动路径之外,以避免推动件151被扳机12向远侧方向推动。
如图11和图12所示,当扳机12被释放后,运动件132停留在其第二位置,扳机12在复位件121的驱动下返回至其初始位置。这时,运动件132和扳机12将不再支撑推动件151,施力件152将推动件151推入扳机12的移动路径。例如,此时,推动件151可以在施力件152的施加力的作用下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移动至与支架131(细长部1312)抵靠。
如图12和图13所示,由于推动件151已进入到扳机12的移动路径中,因此随着扳机12第二次被操作,推动件151将在扳机12的推动下向远侧方向由移动,以推动作用件153向远侧方向移动,进而致使工具组件20击发。
通过推动件151和施力件152,实现了利用一个扳机12来依次地驱动致动机构13和击发机构15。相较于采用两个扳机12来分别驱动致动机构13和击发机构15,上述实现方式能够减少手术器械10的构件的数量,进而有利于降低手术器械10的整体尺寸、整体重量和制造成本,并有利于提高手术器械10的可靠性。
重新参考图5,运动件132具有用于支撑推动件151的外侧面1327,扳机12具有用于支撑推动件151的外侧面122。运动件132的外侧面1327可以与扳机12的外侧面122基本平齐(例如,二者的距离可以小于2mm)。或者,运动件132的外侧面1327可以凸出超过扳机12的外侧面122。这样,在运动件132在扳机12的驱动下由其第一位置运动到其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推动件151能够从被运动件132支撑平顺地过渡至由扳机12支撑,以确保扳机12将不会向远侧方向推动推动件151。
参考图14至图17,推动件151可以设有支腿1511,手术器械10还可以包括导向件112。导向件112被构造为:在推动件151向近侧方向移动过程中(即击发后复位的过程中),导向件112与支腿1511配合,以引导推动件151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偏移而离开扳机12的运动路径并阻止推动件151再次进入扳机12的运动路径。
一次手术中,在工具组件20被击发后,通常不希望工具组件20被再次意外地击发。例如,若工具组件20被再次意外地击发,工具组件20可能会对患者造成意外的伤害。例如,刀具可能被再次被推出而会割伤组织。上述实现方式中,在击发机构15复位的过程中,通过支腿1511和导向件112的配合,推动件151将离开扳机12的运动路径。在击发机构15完成复位后,支腿1511与导向件112的配合将阻止推动件151再一次进入扳机12的运动路径中。这样,在完成击发后,即使医生再次意外地操作扳机12,工具组件20也不会被再次意外地击发。
参考图14至图19,支腿1511可以包括导向部1512,导向部1512被构造为随着向近侧方向延伸而逐渐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倾斜。
根据导向部1512的这种构造,如图18所示,在推动件151向远侧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当导向部1512与导向件112相遇时,导向部1512的远端比导向件112近端更靠内侧。这样一来,随着推动件151向远侧方向继续移动,导向件112将引导推动件151向内侧偏移,使得导向部1512在导向件112的内侧绕过导向件112,进而允许推动件151在扳机12的驱动下向远侧方向移动以击发工具组件20。
此外,根据导向部1512的这种构造,如图19所示,在推动件151向近侧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当导向部1512与导向件112相遇时,导向部1512的近端比导向件112远端更靠外侧。这样一来,随着推动件151向近侧方向继续移动,导向件112将引导推动件151向外侧偏移,使得导向部1512在导向件112的外侧绕过导向件112,进而致使推动件151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偏移以离开扳机12的移动路径。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通过这种构造的导向部1512,支腿1511将允许推动件151在扳机12的推动下向远侧方向运动以击发工具组件20,并能够在击发后推动件151向近侧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引导推动件151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偏移而离开扳机12的运动路径。
参考图14至图19,支腿1511还可以包括保持部1513,保持部1513位于导向部1512的远端处,并且保持部1513被构造为抵靠导向件112而阻止推动件151进入扳机12的运动路径。如图19所示,当推动件151向近侧方向移动至其极限位置后,保持部1513将抵靠导向件112,从而阻止推动件151再次进入扳机12的运动路径。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对保持部1513的构造不做具体限定,只要保持部1513能够抵靠导向件112而阻止推动件151再次进入扳机12的运动路径即可。作为一个非限制性的示例,保持部1513可以被构造为与远-近方向大致平行,以使得其能够更稳定地与导向件112相抵靠。
继续参考图14至图19,导向件112具有位于其外侧的导向面1121。导向面1121被构造为与支腿1511配合。具体而言,在推动件151向近侧方向运动的过程中,导向面1121与导向部1512配合而引导推动件151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偏移;当推动件151向近侧方向运动至其极限位置后,导向面1121的近端与保持部1513相抵靠而阻止推动件151进入扳机12的运动路径。导向面1121可以被构造为随着向近侧方向延伸而逐渐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倾斜。导向面1121的这种构造有利于增大推动件151在导向件112的引导下向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偏移的距离。
继续参考图14至图19,导向件112的内侧面1122可以被构造为与远-近方向大致平行。在推动件151向远侧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导向件112的内侧面1122与支腿1511(的导向部1512)接触。由于导向件112的内侧面1122被构造为与远-近方向大致平行,因此其将不会或较少地导致推动件151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偏移。因此,导向件112的内侧面1122的这种构造有利于减小推动件151在导向件112的引导下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偏移的距离。若推动件151过多地向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偏移,则可能会与其它构件(例如支架131的细长部1312)挤压而造成支腿1511损坏。
导向件112的实现方式有多种,本公开对此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导向件112可以为形成在外壳11的内表面上的凸起。当然,在其它示例中,导向件112也可以为安装在外壳11上的独立的构件。
作为一种实现方式,参考图16,外壳11的内表面上可以设有引导槽113,引导槽113在远-近方向上延伸。推动件151置于引导槽113内,以在引导槽113的引导下在远-近方向上移动。例如,引导槽113在远-近方向上的两个端面1131可以分别限定推动件151的在远-近方向上的两个极限位置。
推动件151可以包括两个支腿1511,两个支腿1511可以分别位于推动件151在高度方向上的两侧。对应地,致动机构13包括两个导向件112,两个导向件112分别设于引导槽113在高度方上的两个侧壁1132上以分别与两个支腿1511配合。通过这种构造,推动件151的运动过程将更为稳定、平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中,高度方向可以是指与远-近方向和宽度方向二者均正交的方向。在本公开的附图中,箭头Z+可以用于指示高度方向的一侧,箭头Z-可以用于指示高度方向的另一侧。
参考图16和图17,引导槽113可以包括在远侧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第一段槽和第二段槽,第二段槽的底面1134凸出超过第一段槽的底面1133。在推动件151的移动过程中,推动件151的远端可以位于第二段槽中,以确保其远端始终与作用件153的近端相抵靠。第一段槽能够为推动件151的近端提供避让空间,以允许推动件151位于扳机12的移动路径之外。此外,根据这种构造,外壳11仅在第一段槽处的厚度较薄,这有利于保证外壳11具有足够的强度。
参考图16和图17,引导槽113还包括位于第一段槽和第二端槽之间的第三段槽,第三段槽的底面1135被构造为从第一段槽的底面1133延伸至第二段槽的底面1134的坡面1135。在推动件151在远-近方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坡面1135有利于减小推动件151和施力件152被卡滞的风险。
参考图14和图20,推动件151在其外侧设有安置槽1514。施力件152被构造为弹片152。弹片152的两端置于安置槽1514内,以跟随推动件151在远-近方向上移动。弹片152的中部向其外侧隆起以形成具有平滑的弧状的外侧面1521,外侧面1521抵靠在外壳11的内表面上。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当推动件151在远-近方向上移动时,施力件152与外壳11的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且施力件152被外壳11卡滞的风险也较小。
参考图5和图15,推动件151还设有凸出部1515,凸出部1515位于推动件151的近端处且向推动件151在宽度方向上的内侧凸出。推动件151被构造为通过凸出部1515来被运动件132和扳机12支撑。也就是说,当运动件132位于其第一位置时,凸出部1515与运动件132的外表面1327相抵靠,使得推动件151被运动件132支撑;在运动件132由其第一位置时移动至其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凸出部1515依次与运动件132的外表面1327和扳机12的外表面122相抵靠,使得推动件151依次被运动件132和扳机12支撑。
根据这种构造,推动件151的近端的厚度将较大,即推动件151的近端面1516的宽度较大。这样,在推动件151被扳机12推动的过程中,推动件151与扳机12的接触面积将较大,这有利于提高推动的过程的稳定性,确保推动过程中推动件151与扳机12的结合足够稳定和可靠。此外,根据这种构造,当推动件151被运动件132或扳机12支撑时,推动件151与运动件132或扳机12的接触面积较小(仅凸出部1515的内侧面与它们接触),这有利于减少运动件132或扳机12与推动件151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从而使得驱动运动件132向远侧方向移动的过程更省力。
参考图5,击发机构15还可以包括施力件154(即第二施力件),施力件154被构造为向近侧方向对作用件153施力。这样,在完成击发后,在施力件154的施加力的作用下,作用件153将向近侧方向移动,并带动推动件151向近侧方向移动,使得击发机构15复位,并使得工具组件20的击发件(和刀具)复位。
作为一个示例,施力件154可以为压缩弹簧154。压缩弹簧154的一端可以抵靠作用件153,另一端可以抵靠外壳11的支撑结构。
以上,对击发机构进行了举例说明。应当理解,击发机构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并不限于上述。本公开对击发机构的构造不做具体限制,只要能在扳机的驱动致使工具组件击发即可。
例如,在某些示例中,击发机构可以不包括作用件,推动件可以从扳机处延伸至工具组件处,以在扳机的驱动下直接击发工具组件,或者推动件可以通过其它构件或机构与工具组件传动连结,以在扳机的驱动下间接地击发工具组件。
又如,在某些示例中,击发机构可以不包括推动件,扳机可以直接驱动作用件。在该示例中,手术器械可以包括两个扳机,两个扳机可以分别用于驱动致动机构和击发机构。
工具组件及手术器械的其它部分的构造
工具组件20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手术器械10上,使得手术器械10可以通过更换工具组件20来被多次使用。图21示出了将工具组件20拆下后的手术器械10。当然,在某些示例中,工具组件20可以被构造为无法通过不破坏手术器械10的方式从其上拆下,即手术器械10也可以是一次性的。
参考图22,工具组件20可以包括钉仓21、钉砧22和击发件23。钉仓21内可以存放有钉24。在某些示例中,钉仓21内还可以设有刀具25。刀具25可以与击发件23传动连结,以跟随击发件23在远-近方向上移动。
参考图22,工具组件20在安装至手术器械10时,即在工具组件位于第一状态时,钉仓21与钉砧22被限定于支架的远端部,且处于相互远离的稳定状态。钉仓21、钉砧22及滑柱26共同围设成窗口,与便于手术时组织容易进入窗口空间内,便于医生操作调整,且窗口能提供的术野便于观察。
击发件23可以与击发机构15的作用件153传动连结,以跟随作用件153在远-近方向上移动。当作用件153向远侧方向移动时,击发件23在作用件153的推动下向远侧方向移动并将钉24和刀具25从钉仓21中推出,从而击发工具组件20。击发后,随着作用件153向近侧方向移动,击发件23在作用件153驱动下向近侧方向移动,并带动刀具25使其返回到钉仓21内,以避免刀具25意外地割伤组织。
为了方便、快速地将工具组件20安装到手术器械10上或从手术器械10上拆下,击发件23可以被构造为与作用件153可拆卸地卡合而与作用件153传动连结。
参考图21至图25,作用件153包括设于其远端的卡合部1531,击发件23包括与卡合部1531相适配的配合部231。卡合部1531被构造为与配合部231可拆卸地卡合,使得击发件23在远-近方向上跟随作用件153移动。
手术器械10还可以包括接合操作件16,接合操作件16被构造为供医生操作。接合操作件16包括迫压部161。
在安装过程中,当接合操作件16被操作时,迫压部161迫压作用件153,使得作用件153的远端向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即Y-侧)偏移而避开向近侧方向移动的击发件23,进而允许击发件23向近侧方向移动至配合部231与卡合部1531能够卡合的目标位置。在接合操作件16被释放后,作用件153的远端复位,使得卡合部1531与位于目标位置的配合部231卡合。
在拆卸过程中,当接合操作件16被操作时,迫压部161迫压作用件153,使得作用件153的远端向宽度方向上的一侧偏移而避开击发件23,进而使得卡合部1531与配合部231分离。接着,可以向远侧方向移动工具组件20,以将工具组件20从手术器械10上拆下。
由此可见,通过这种实现方式,工具组件20能够被方便、快速地安装到手术器械10上或从手术器械10上拆下。
继续参考图21至图25,接合操作件16还可以包括止挡部162,钉仓21还包括限制部211。止挡部162被构造为与限制部211接合,以避免钉仓21通过向远侧方移动而与接合操作件16分离。
在安装过程中,当接合操作件16被操作时,迫压部161迫压作用件153,使得作用件153偏移而避开向近侧方向移动的击发件23,并且止挡部162偏移而避开向近侧方向移动的钉仓21,进而允许击发件23向近侧方向移动至配合部231与卡合部1531能够卡合的目标位置,并允许和钉仓21向近侧方向移动至止挡部162能够与限制部211接合的位置。接着,在接合操作件16被释放后,作用件153的远端复位以使卡合部1531与配合部231卡合,并且止挡部162复位而与限制部211接合。
在拆卸过程中,当接合操作件16被操作时,作用件153的远端在迫压部161的迫压下偏移而避开击发件23而使卡合部1531与配合部231分离,并且止挡部162偏移而避开钉仓21而使止挡部162与限制部211分离。接着,可以向远侧方向移动工具组件20,以将工具组件20从手术器械10上拆下。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安装时,仅通过对接合操作件16进行一次操作,便能够将作用件153连结至击发件23并将钉仓21连结至接合操作件16。拆卸时,仅通过对接合操作件16进行一次操作,便能够将作用件153击发件23分离并将钉仓21与接合操作件16分离。由此可见,通过这种实现方式,工具组件20能够被更为方便、快速地安装到手术器械10上或从手术器械10上拆下。
继续参考图21至图25,接合操作件16可以绕枢转轴线a3可转动地被支撑。迫压部161和止挡部162可以分别位于枢转轴线a3的两侧,使得当接合操作件16被操作而绕枢转轴线a3转动时(例如,沿图24和图25中的逆时针方向转动),卡合部1531与止挡部162彼此远离(例如,卡合部1531向Y-侧移动偏移,而止挡部162向Y+侧移动偏移)。
在这种实现方式中,当接合操作件16被操作时卡合部1531与止挡部162彼此远离,这使得卡合部1531与止挡部162之间的空间较宽阔,从而在安装时,钉仓21和击发件23能够被较为方便地移动至目标位置,并且在拆卸时,钉仓21和击发件23能够被较为方便地从目标位置被移开。由此可见,通过这种实现方式,工具组件20能够被更为方便、快速地安装到手术器械10上或从手术器械10上拆下。
参考图24和图25,手术器械10还可以包括压缩弹簧163,压缩弹簧163套设在迫压部161上。压缩弹簧163被构造为未被压缩时的长度大于迫压部161的长度,使得当接合操作件16未被操作时,压缩弹簧163的两端分别迫压作用件153和接合操作件16。根据这种构造,当接合操作件16未被操作时,在压缩弹簧163的迫压下,接合操作件16将被保持在未被操作时的极限位置,以保持止挡部162和限制部211的良好接合。
继续参考图21至图25,接合操作件16可以绕枢转轴线a3可转动地被外壳11支撑。具体而言,外壳11设有转轴部114,转轴部114设有枢转轴线a3,接合操作件16包括枢转部164,枢转部164地被转轴部114可枢转支撑。这种实现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和连结可靠等诸多优点。
本公开对于卡合部1531和配合部231的构造不做具体限制,二者只要能够可拆卸地卡合即可。作为一个示例,继续参考图21至图25,作用件153可以包括两个卡合部1531,两个卡合部1531位于作用件153的远端处且分别位于作用件153在高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个卡合部1531为在高度方向上凸出的凸块1531。击发件23可以设有分别与两个卡合部1531对应的两个配合部231,每个配合部231被构造为与一对应的卡合部1531适配的凹陷部231。这种实现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和连结可靠等诸多优点。
本公开对于止挡部162和限制部211的构造不做具体限制,二者只要能够可拆卸地接合即可。作为一个示例,继续参考图21至图25,止挡部162被构造为卡块162,和限制部211被构造为与卡块162相适配的卡槽211或卡孔211。这种实现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和连结可靠等诸多优点。
继续参考图21至图25,钉仓21的近端可以设有插入部212,外壳11的远端可以设有与插入部212的相适配的接收部115,接收部115可以被构造为供插入部212插入以支撑钉仓21。
在将插入部212插入到接收部115中后,接收部115将为钉仓21提供多个方向(例如高度方向和宽度方)的支撑。同时,止挡部162与限制部211的接合能够限制钉仓21在远-近方向上移动。这样一来,便可以将钉仓21固定于外壳11。
在装配时,可以按压接合操作件16并将钉仓21向近侧方向插入到接收部115中,然后再松开接合操作件16,便可以将钉仓21固定安装到外壳11上,并将击发件23与作用件153传动连结。
在拆卸时,可以按压接合操作件16并向远侧方向拉动钉仓21,便可以将钉仓21从外壳11上拆卸下来,并使击发件23与作用件153分离。
参考图21和22,工具组件20还可以包括滑柱26,滑柱26可滑动地插设于钉仓21设有的滑道(未示出)内。钉砧22可以被构造为可拆卸地固定于框架部1311(例如,通过卡合的方式)而与钉仓21相面对。
在装配时,可以先将工具组件20放置到框架部1311和外壳11的远端之间,接着,可以将钉仓21固定于外壳11,接着,可以向远侧方向拉动钉砧22而将钉砧22移动到与框架部1311的面对外壳11的远端的部分处,接着,可以将钉砧22固定于框架部1311,完成工具组件20的安装。
在拆卸时,可以先按压接合操作件16并向远侧方向拉动钉仓21而将其从外壳21上拆卸下来,接着,可以将钉砧22从框架部1311上拆卸下来。
这种实现方式具有结构简单、拆卸方便和连结可靠等诸多优点。
应当理解,本公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根据”是“至少部分地根据”。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一对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一对另外的实施例”。
应当理解,虽然术语“第一”或“第二”等可能在本公开中用来描述各种元素(如第一施力件和第二施力件),但这些元素不被这些术语所设有,这些术语只是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公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3)
1.一种手术器械,用于将工具组件的钉仓中的钉施加到组织上并致使所述钉在所述工具组件的钉砧的引导下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器械包括:
扳机;以及
致动机构,包括在远-近方向上可移动的运动件,其中
随着所述扳机从其初始位置移动至其终止位置,所述运动件在所述扳机的驱动下向远侧方向由其第一位置移动至第其二位置,使得所述致动机构致使所述工具组件由其第一状态切换至其第二状态,以缩短所述钉仓和所述钉砧的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器械还包括击发机构,所述击发机构包括推动件和第一施力件,所述推动件位于所述运动件的外侧且沿所述远-近方向可移动,所述第一施力件向内侧方向对所述推动件施力,其中
在所述运动件从其第一位置移动至其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所述运动件和所述扳机依次支撑所述推动件,使得所述推动件克服所述第一施力件的施加力而保持在所述扳机的移动路径之外,以避免所述推动件被所述扳机向所述远侧方向推动;
当所述运动件到达所述第二位置且所述扳机返回其初始位置后,所述第一施力件将所述推动件推入所述扳机的移动路径,使得随着所述扳机从其初始位置移动至其终止位置,所述推动件被所述扳机推动而向所述远侧方向移动,以致使所述工具组件击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件的用于支撑所述推动件的外侧面与所述扳机的用于支撑所述推动件的外侧面基本平齐;或者所述运动件的用于支撑所述推动件的外侧面凸出超过所述扳机的用于支撑所述推动件的外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设有支腿,所述手术器械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被构造为在所述运动件向近侧方向移动的过程中,与所述支腿配合,以引导所述推动件向外侧方向偏移而离开所述扳机的运动路径,并阻止所述推动件再次进入所述扳机的运动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被构造为随着向所述近侧方向延伸而逐渐向所述外侧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还包括保持部,所述保持部位于所述导向部的远端处,所述保持部被构造为抵靠所述导向件而阻止所述推动件再次进入所述扳机的运动路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具有位于其外侧的且与所述导向部配合的导向面,所述导向面被构造为随着向所述近侧方向延伸而逐渐向所述外侧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件的内侧面被构造为与所述远-近方向大致平行。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器械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面设有沿所述远-近方向延伸的引导槽,所述推动件置于所述引导槽内以被所述引导槽沿所述远-近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其中
所述推动件包括两个所述支腿,两个所述支腿分别位于所述推动件在高度方向上的两侧,所述致动机构包括两个所述导向件,两个所述导向件分别设于所述引导槽在所述高度方上的两个侧壁上以分别与两个所述支腿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器械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侧面设有沿所述远-近方向延伸的引导槽,所述推动件置于所述引导槽内以被所述引导槽沿所述远-近方向可移动地支撑,其中
所述引导槽包括在所述远侧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第一段槽和第二段槽,所述第二段槽的底面凸出超过第一段槽的底面;在所述推动件的运动过程中,所述推动件的远端位于所述第二段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槽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段槽和所述第二段槽之间的第三段槽,所述第三段槽的底面为从所述第一段槽的底面延伸至所述第二段槽的底面的坡面。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在其外侧设有安置槽,所述第一施力件被构造为弹片,所述弹片的两端置于所述安置槽内以跟随所述推动件在所述远-近方向上移动,其中所述弹片的中部向其外侧隆起以形成具有平滑的弧状的外侧面。
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件在其近端处设有向其内侧凸出的凸出部。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机构还包括在所述推动件和所述工具组件之间延伸的作用件,其中随着所述推动件向所述远侧方向移动,所述推动件推动所述作用件使其向所述远侧方向移动,以击发所述工具组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击发机构还包括第二施力件,所述第二施力件被构造为向近侧方向对所述作用件施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具组件还包括击发件,所述作用件被构造为向所述远侧方向推动所述击发件,使得所述击发件将所述钉向所述远侧方向从所述钉仓中推出以致使所述工具组件击发。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钉仓内还设有刀具,所述击发件被构造为将所述钉和所述刀具向所述远侧方向从所述钉仓中推出以致使所述工具组件击发。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还包括:
定滑轮;
支架,在所述远-近方向上可移动,所述钉砧和所述钉仓中的一者固定于所述支架且位于另一者远侧;以及
挠性件,卷绕于所述定滑轮,且其两端分别连接至所述运动件和所述支架,使得随着所述运动件在所述扳机的推动下向所述远侧方向运动,所述挠性件拉动所述支架向近侧方向由其第一位置移动至其第二位置以将所述工具组件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沿所述远-近方向延伸细长部,所述运动件套设在所述细长部上,以沿所述远-近方向可滑动地被所述细长部支撑。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还包括第三施力件,所述第三施力件被构造为向所述远侧方向对所述运动件施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还包括:
第四施力件,被构造为向所述远侧方向对所述支架施力;以及
阻挡件,被构造为当所述支架到达其第二位置后,阻挡所述运动件的向所述近侧方向的运动,以限制所述支架返回其第一位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件包括:
操作部,被构造为供医生操作,且绕第一轴线可枢转地被支撑;
阻挡部,被构造为阻挡所述运动件的向所述近侧方向的运动,且绕与所述第一轴线基本平行的第二轴线可枢转地被支撑;以及
连接部,其在所述操作部和所述阻挡部之间延伸且与二者一体形成,并被构造为当所述操作部被转动时形变而致使所述阻挡部转动,以释放所述运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术器械还包括外壳,所述支架沿远-近方向可移动地被所述外壳支撑,所述钉仓和所述钉砧中的一者固定于所述支架且另一者固定于所述外壳。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56737.9U CN220025109U (zh) | 2023-03-10 | 2023-03-10 | 手术器械 |
PCT/CN2024/080424 WO2024188140A1 (zh) | 2023-03-10 | 2024-03-07 | 手术器械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0456737.9U CN220025109U (zh) | 2023-03-10 | 2023-03-10 | 手术器械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25109U true CN220025109U (zh) | 2023-11-17 |
Family
ID=88723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0456737.9U Active CN220025109U (zh) | 2023-03-10 | 2023-03-10 | 手术器械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25109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88140A1 (zh) * | 2023-03-10 | 2024-09-19 | 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手术器械 |
WO2024188181A1 (zh) * | 2023-03-10 | 2024-09-19 | 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手术器械 |
WO2024188131A1 (zh) * | 2023-03-10 | 2024-09-19 | 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手术器械 |
-
2023
- 2023-03-10 CN CN202320456737.9U patent/CN22002510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88140A1 (zh) * | 2023-03-10 | 2024-09-19 | 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手术器械 |
WO2024188181A1 (zh) * | 2023-03-10 | 2024-09-19 | 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手术器械 |
WO2024188131A1 (zh) * | 2023-03-10 | 2024-09-19 | 天臣国际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手术器械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20025109U (zh) | 手术器械 | |
CN220025110U (zh) | 手术器械 | |
CN220158315U (zh) | 手术器械和工具组件 | |
US20230181189A1 (en) | Surgical stapling device with powered handle assembly | |
CN112888376B (zh) | 用于线性外科缝合器的脱离机构 | |
US9668733B2 (en) | Stapling device with features to prevent inadvertent firing of staples | |
US8479967B2 (en) | Surgical stapling apparatus with powered retraction | |
US8128643B2 (en) | Apparatus for applying surgical clips | |
CA2561242C (en) | Surgical stapling instrument having preloaded firing assistance mechanism | |
JP2004344659A (ja) | 誤発射防止用の単一ロックアウト機構を備えた外科用ステープラ | |
CN220025113U (zh) | 手术器械 | |
CN217907878U (zh) | 平台组件及吻合器 | |
CN217040204U (zh) | 用于外科装置的手柄组合件和外科装置 | |
JP7441842B2 (ja) | 触発機構及びステープラー | |
CN218684551U (zh) | 闭合驱动机构及医用吻合器 | |
JP2022517310A (ja) | 手術器具のセキュリティ装置 | |
CN209996389U (zh) | 击发机构及吻合器 | |
CN218684549U (zh) | 平台组件及吻合器 | |
CN118614976A (zh) | 手术器械 | |
CN118614975A (zh) | 手术器械 | |
CN118614977A (zh) | 手术器械 | |
RU2738427C1 (ru) | Узел рукоятки и сшивающий аппарат, содержащий этот узел | |
WO2024188140A1 (zh) | 手术器械 | |
WO2024188181A1 (zh) | 手术器械 | |
WO2024188131A1 (zh) | 手术器械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