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21672U - 连接器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21672U
CN220021672U CN202321016838.0U CN202321016838U CN220021672U CN 220021672 U CN220021672 U CN 220021672U CN 202321016838 U CN202321016838 U CN 202321016838U CN 220021672 U CN220021672 U CN 2200216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slot
base
terminal
ut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1683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增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1683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216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216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216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及车辆,连接器包括主体和端子,主体包括外壳和底座,外壳设置有容置空间,底座容纳于容置空间并与外壳相连,底座设有连接槽;端子包括相连的配合部和插接部,插接部插设于连接槽并与底座相连,配合部设有供连接件伸入的插槽,插槽上设有多个沿插槽周向排布的用于对连接件限位的卡爪。通过在端子上设有供连接件插入的插槽,利用处于插槽的外周或内壁的多个卡爪对连接件进行限位,能够提供连接器与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

Description

连接器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连接器中端子与铜排连接时,通过螺丝连接端子和铜排,或者,通过焊接将端子和铜排连接在一起,通过螺丝连接端子和铜排,在长期震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松动。而焊接端子和铜排常出现虚焊的情况,会导致端子与铜排的连接不稳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稳定性高的连接器及车辆。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其包括主体和端子,所述主体包括外壳和底座,所述外壳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底座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底座设有连接槽;所述端子包括相连的配合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连接槽并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配合部设有供连接件伸入的插槽,所述插槽上设有多个沿所述插槽周向排布的用于对所述连接件限位的卡爪。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各个所述卡爪均弯曲设置并延伸出所述插槽外,每个所述卡爪的末端均位于所述插槽的同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卡爪自其根部到其末端逐渐向所述插槽的轴线靠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卡爪的弯曲处形成圆角,有利于卡爪与连接件接触,提高端子与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部的侧身表面设有固定凸牙和凸台,所述固定凸牙与所述连接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凸台与所述底座相抵接,所述固定凸牙和所述凸台相比,所述固定凸牙更远离于所述配合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部的侧身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固定凸牙相比,所述导向斜面更远离于所述配合部,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连接槽的内壁活动接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屏蔽片,所述屏蔽片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并与所述底座相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金属件面接触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根部到所述凸起的顶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连接槽的插设方向相反,所述凸起的顶部设有接触平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屏蔽片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外壳卡接,屏蔽片能够通过卡扣与外壳稳固相连。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多个孔套,所述外壳设有数量与所述孔套数量相对应的固定槽,每个所述孔套分别设置于与之对应的固定槽内,所述孔套的轴向与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连接槽的插设方向平行。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孔套呈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孔套沿其轴向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凹槽。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有至少两条凸筋,所述外壳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密封圈的装配槽,连接器包括有密封圈,能够起到防水的作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连接器。
在实施例中,通过在端子上设有供连接件插入的插槽,利用处于插槽的外周或内壁的多个卡爪对连接件进行限位,能够提供连接器与连接件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子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片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主体;110-外壳;111-固定槽;120-底座;130-容置空间;
200-屏蔽片;210-凸起;211-接触平面;220-卡扣;
300-端子;300a-插接部;300b-配合部;310-插槽;320-卡爪;321-圆角;330-固定凸牙;340-凸台;350-导向斜面;
400-孔套;410-凹槽;
500-密封圈;510-凸筋;
60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实用新型中在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目前,连接器中端子与铜排连接时,通过螺丝连接端子和铜排,或者,通过焊接将端子和铜排连接在一起,通过螺丝连接端子和铜排,在长期震动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松动。而焊接端子和铜排常出现虚焊的情况,会导致端子与铜排的连接不稳固。
当连接器应用到车辆等用电设备中时,连接器会长期处于震动状态,若连接器中的端子与铜排连接不稳定,会影响用电设备的使用状态。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车辆可以是电动汽车、电动摩托车等等。车辆包括多个电子元件和连接器,车辆中的至少两个电子设备通过连接器相连。
示例性地,电子元件可以是电池电源、电动机、空调等,电动汽车中的电动机可以通过连接器与电池电源相连,以使得电池电源为电动机供电,进而驱动电动车辆。电动汽车中的空调也可以通过连接器与电池电源相连,以使得电池电源为空调供电,进而起到空调。
请参见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分解示意图,连接器包括主体100、屏蔽片200和端子300,主体100包括外壳110和底座120,外壳110设有容置空间130,底座120容纳于容置空间130并与所述外壳110相连。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底座120的第一端与容置空间130的底部相连,底座120的第二端伸出容置空间130。底座设有沿Y轴方向凹陷的连接槽。
屏蔽片200设置于容置空间130中,屏蔽片200半包围或全包围底座120,屏蔽片200的外壁与外壳110的内壁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屏蔽片200可以通弯折形成半包围结构。
端子300包括插接部300a和配合部300b,插接部300a与配合部300b固定相连,需要说明的是,插接部300a和配合部300b可以连为一体以形成端子。
其中,插接部300a沿Y轴方向插入连接槽中,配合部300b处于连接槽之外,配合部300b设有供连接件600伸入的插槽310,插槽310的内壁设有多个沿插槽310周向排布的用于对连接件600限位的卡爪320。其中,端子300与底座120电连接。底座120与外壳110相连,外壳110用于固定底座120,但两者相互不通电。
连接件600可以是铜排本体,连接件600也可以为用于连接端子300和铜排的中间元件。
以连接件600为铜排本体为例,铜排本体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固定相连,第一部分伸入插槽310中,多个卡爪320环绕于第一部分外围,并与第一部分接触,以对第一部分进行限位。
请参见图1和图2,插槽310沿轴向的截面大致呈圆形,插槽310的轴向与Y轴方向不平行,插槽310的轴向可以与Y轴方向垂直,具体地,插槽310的轴向可以与Z轴方向平行。插槽310供连接件600贯穿,其中,多个卡爪320处于连接件600的外围,能够对连接件600进行限位,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卡爪320中至少部分卡爪320的内壁与连接件600的外壁相接触,且与连接件600相接触的卡爪320与连接件600之间存在一定压力,多个卡爪320能够有效阻碍连接件600伸出插槽310。
连接件600伸入端子300的插槽310并被所述插槽310限位后,可以通过外部固定件固定连接件600的位置,使得连接件600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当端子300的位置也被固定时,端子300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当连接器应用于常发生震动的用电设备中时,例如车辆,由于连接件600的位置不发生改变,且端子300的位置不发生改变,当连接件600和端子300随车辆震动时,插槽310能够为连接件600提供一定的震动空间,而卡爪320能够限制连接件600在震动时振幅过大而脱出插槽310,进而提高端子300与连接件600的连接稳定性。
在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端子300可以一体成型,在形成插槽310和卡爪320时,可以使端子300中划设一个圆形区域,将端子300中这个圆形区域的分割为多个卡爪320,多个卡爪320沿圆形区域的内周周向分布,将多个卡爪320弯折以形成插槽310。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端子300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端子300分别对应阳极极片和阴极极片,底座120可以设有两个连接槽,两个端子300分别伸入两个连接槽中。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子的局部示意图;卡爪320弯曲并延伸至插槽310外时,每个所述卡爪320的末端均位于插槽310的同一侧。示例性的,若每个卡爪320的末端朝远离插槽310的第一端所在方向延伸并伸出至插槽310,连接件600自插槽310的第一端贯穿插槽310,多个卡爪320对连接件600进行限位。若每个卡爪320的末端朝远离插槽310的第二端所在方向延伸并伸出至插槽310,连接件600自插槽310的第二端贯穿插槽310,多个卡爪320对连接件600进行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每个卡爪320在延伸出插槽310时,沿插槽310的轴线方向,卡爪320自其根部到其末端逐渐向插槽310的轴线靠拢;可以理解的,多个卡爪320可以起到导向作用,以方便连接件600贯穿插槽310,并使连接件600难以从插槽310中穿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卡爪320的根部可以与插槽310的内壁相连,卡爪320的根部处弯曲并可以形成圆角321,能够方便连接件600插入插槽310中,同时可以提高连接件600和端子300的接触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连接件600中伸入插槽310的第一部分可以是圆柱形。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卡爪320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卡爪320的数量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四个,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对卡爪320的数量作具体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连接器的剖视图,端子300大致呈长条形,其中,插接部300a和配合部300b沿Y轴方向排布并相连。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插接部300a的侧身表面设有固定凸牙330和凸台340,需要说明的是,插接部300a远离配合部300b的端面为插接部300a端面,插接部300a中处于插接部300a端面和配合部300b之间的表面为插接部300a的侧身表面。固定凸牙330可以自插接部300a的侧身表面向外凸起,固定凸牙330呈齿状。凸台340可以自插接部300a的侧身表面向外凸起。其中,固定凸牙330的凸起方向与Y轴方向不平行,凸台340的凸起方向与Y轴相垂直。示例性的,固定凸牙330的凸起方向可以与X轴平行,凸台340的凸起方向可以与X轴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固定凸牙330与连接槽的内壁相接触,以提高插接部300a与底座的接触稳定性。所述固定凸牙330和所述凸台340相比,所述固定凸牙330更远离于所述配合部300b。所述凸台340与所述底座120相抵接,可以限制插接部300a插入至连接槽的深度。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为方便端子300插入底座120中,端子300中用于伸入底座120的部分设有导向斜面350,所述导向斜面350与所述固定凸牙330相比,所述导向斜面350更远离于所述配合部300b,所述导向斜面350与所述连接槽的内壁活动接触。当需要将插接部300a插入底座120中时,导向斜面350可以起到导向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屏蔽片200半包围底座120或全包围底座120,屏蔽片200的轴向截面大致呈圆形或椭圆形,屏蔽片200的轴向(Y轴方向)与端子300插设于底座120的插设方向平行。
请参见图1和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屏蔽片2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沿端子300插设于底座120的插设方向,屏蔽片200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金属件面接触的凸起210,所述凸起210的根部到所述凸起210的顶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接部300a插设于所述连接槽的插设方向相反,凸起210的顶部设有接触平面211。其中,凸起210的接触平面211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以及圆形等。
其中,容置空间130由外壳110的内壁围成,其包括多个侧面和一个底面,外壳110设有开口,开口与容置空间130的底面相对设置。端子300能够穿过开口插设于底座120中。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金属件可以接地,金属件可以是电子元件的金属壳体,连接件600可以是电子元件的铜排,当电子元件与连接器的端子300相连时,电子元件的铜排与连接器的端子300相连,电子元件的金属壳体与屏蔽片200的凸起210进行面接触以实现接地。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屏蔽片200设有卡扣220,卡扣220与所述外壳110卡接。具体的,卡扣220设置于屏蔽片200的外壁,卡扣220的根部与屏蔽片200的外壁固定相连,卡扣220的端部与屏蔽片200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屏蔽片200通过卡扣220与外壳110卡接。
请参见图2,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多个孔套400,所述外壳110设有数量与所述孔套400数量相对应的固定槽111,每个所述孔套400分别设置于与之对应的固定槽111内,所述孔套400的轴向与所述端子300插设于所述底座120的插设方向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孔套400可以大致为中空的圆柱形,在固定槽111中设置孔套400能够方便外壳110与螺丝相连,示例性的,当电子元件与连接器相连时,螺丝可以穿过电子元件的金属壳体并伸入孔套400中,以使得电子元件与连接器稳定相连。
其中,孔套400的轴向与所述端子300插设于所述底座120的插设方向平行,可以理解的,螺丝伸入孔套400的方向与端子300伸入底座120的方向相同,能够方便电子元件与连接器相连,同时,在锁紧螺丝的过程中,电子元件的金属壳体逐步靠近凸起210的接触平面211直至与接触平面211进行面接触。由于金属壳体与凸起210的接触平面211为面接触,能够提高屏蔽片200与电子元件的金属壳体的接触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在将端子300插设于主体100的底座120中,以及将孔套400设置于固定槽111中之后,连接器中主体100、孔套400和端子300通过注塑成型以连接为一体。其中,所述孔套400沿其轴向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凹槽410,在注塑过程中,塑胶料可以填充凹槽410,可有效防止孔套400从外壳110的固定槽111中脱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孔套400中每个端部的凹槽410数量可以为多个,当孔套400中一个端部设有多个凹槽410时,多个凹槽410可以均匀分布于孔套400的该端部,当将连接器中主体100、孔套400和端子300通过注塑成型为一体时,能够使孔套400的受力更为均匀。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500,所述密封圈500设有至少两条凸筋510,所述外壳110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密封圈500的装配槽。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中,密封圈500大致呈腰鼓性,凸筋510处于密封圈500的外壁。当密封圈500设有多条凸筋510时,多条凸筋510可以分布于密封圈500中的两个相背面。密封圈500中两个相背面上的凸筋510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
具体地,当连接器与电子元件相连时,密封圈500处于装配槽中,密封圈500的一个表面的凸筋510与外壳110紧密接触,密封圈500的另一个表面上的凸筋510与电子元件的金属壳体紧密接触,可以起到防水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标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3)

1.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外壳和底座,所述外壳设置有容置空间,所述底座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并与所述外壳相连,所述底座设有连接槽;
端子,所述端子包括相连的配合部和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连接槽并与所述底座相连,所述配合部设有供连接件伸入的插槽,所述插槽上设有多个沿所述插槽周向排布的用于对所述连接件限位的卡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卡爪均弯曲设置并延伸出所述插槽外,每个所述卡爪的末端均位于所述插槽的同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卡爪自其根部到其末端逐渐向所述插槽的轴线靠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弯曲处形成圆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侧身表面设有固定凸牙和凸台,所述固定凸牙与所述连接槽的内壁相接触,所述凸台与所述底座相抵接,所述固定凸牙和所述凸台相比,所述固定凸牙更远离于所述配合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部的侧身表面设有至少一个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固定凸牙相比,所述导向斜面更远离于所述配合部,所述导向斜面与所述连接槽的内壁活动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屏蔽片,所述屏蔽片容纳于所述容置空间并与所述底座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与金属件面接触的凸起,所述凸起的根部到所述凸起的顶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连接槽的插设方向相反,所述凸起的顶部设有接触平面。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片设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外壳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多个孔套,所述外壳设有数量与所述孔套数量相对应的固定槽,每个所述孔套分别设置于与之对应的固定槽内,所述孔套的轴向与所述插接部插设于所述连接槽的插设方向平行。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套呈中空的圆柱形,所述孔套沿其轴向的两个端部均设有凹槽。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有至少两条凸筋,所述外壳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密封圈的装配槽。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
CN202321016838.0U 2023-04-27 2023-04-27 连接器及车辆 Active CN2200216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6838.0U CN220021672U (zh) 2023-04-27 2023-04-27 连接器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16838.0U CN220021672U (zh) 2023-04-27 2023-04-27 连接器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21672U true CN220021672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8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16838.0U Active CN220021672U (zh) 2023-04-27 2023-04-27 连接器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216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331099A1 (en) Charging connector and charging connector assembly production method
US10476209B2 (en) Shield connector
US9293856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US7507125B2 (en) Connector and device equipped with the same
US8657621B2 (en) Connector apparatus
KR101656514B1 (ko) 강도 보강 기능을 구비하는 커넥터 장치
JP7082155B2 (ja) キャップ付きコネクタ
US9231338B2 (en) Variable wire strain relief connector
JP2007242251A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20021672U (zh) 连接器及车辆
CN112217017B (zh) 连接器
CN212304093U (zh) 高压连接器
CN214625474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4478087U (zh) 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CN216121028U (zh) 推拉自锁插头
CN217848378U (zh) 连接器模块和连接器
KR100849029B1 (ko) 내진동 커넥터
CN214428792U (zh) 一种电源插座及电器
CN218731937U (zh) 连接器保护壳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17522281U (zh) 一种电连接头及应用其的电缆
CN216958607U (zh) 高压连接器壳体、高压连接器和高压连接器组件
CN218215819U (zh) 连接器和充电设备
CN218940140U (zh) 密封件、连接器壳体组件和连接器
CN217306797U (zh) 一种多合一连接器
WO2022092078A1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