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17015U - 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17015U
CN220017015U CN202320778621.7U CN202320778621U CN220017015U CN 220017015 U CN220017015 U CN 220017015U CN 202320778621 U CN202320778621 U CN 202320778621U CN 220017015 U CN220017015 U CN 2200170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line
oil
valve
auxiliary
auxiliary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8621.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戚中勇
梅方凯
李芮
邓红雨
徐刚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Sanliu11 Emergenc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Sanliu11 Emergenc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Sanliu11 Emergenc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bei Sanliu11 Emergenc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78621.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170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170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1701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peline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该双向副泵管路包括:副管路、回油管路、两个四通阀以及副泵,副管路上依次布置有第一四通阀、副泵以及第二四通阀,两个四通阀的A接口和B接口分别连通副管路,回油管路包括第一半段和第二半段,第一半段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四通阀的C接口,第二半段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四通阀的D接口。该供油系统包括:主管路、连通管路、主泵以及双向副泵管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副泵管路通过设置两个四通阀和回油管路,在副泵只能单向输送油料的条件下,使副管路具备双向输油能力,可以在副管路上连接小型油罐用于日常使用,拓展了副泵的功能,提高了副泵的使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凡是用来接收、储存和发放原油或原油产品的企业和单位都称为油库。同时,油库也指用以贮存油料的专用设备,因油料具有的特异性用以相对应的油库进行贮藏。油库是协调原油生产、原油加工、成品油供应及运输的纽带,是国家石油储备和供应的基地,它对于保障国防和促进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现在用于供油的主泵由于不具备自吸功能,因此在启动时需要用另外一台较小的副泵对主泵抽真空,使主泵达到启动条件再启动。主泵启动并正常工作后,副泵就可以停止工作了。
现有的副泵只用于启动主泵,在主泵启动后就闲置了,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用于启动主泵的副泵功能单一,利用率不高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该双向副泵管路包括:副管路、回油管路、两个四通阀以及副泵,沿副泵的驱动方向,副管路上依次布置有第一四通阀、副泵以及第二四通阀,两个四通阀的A接口和B接口分别连通副管路,回油管路包括第一半段和第二半段,第一半段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四通阀的C接口,第二半段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四通阀的D接口。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沿副泵的驱动方向,副管路上依次布置有第一阀门、第一四通阀、副泵、第二四通阀以及第二阀门。
进一步的,还包括加油管路和第三阀门,加油管路一端连通位于副泵与第二四通阀之间的副管路,其另一端用于对外供油,第三阀门布置于加油管路上用于控制加油管路的开启与关闭。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副管路上的第一过滤器,第一过滤器位于第一四通阀与副泵之间。
该供油系统包括:主管路、连通管路、主泵以及双向副泵管路,主泵布置于主管路上,连通管路一端连通位于第一四通阀与副泵之间的副管路,连通管路另一端连通位于主泵与主管路出油端之间的主管路。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连通管路上的第四阀门和油气分离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主管路上的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第五阀门位于主管路进油端与主泵之间,第六阀门位于连通管路与主管路出油端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主管路上的第二过滤器,第二过滤器位于第五阀门与主泵之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主管路上的流量计,流量计位于连通管路与第六阀门之间,第六阀门为流量调节阀。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主管路上的取样器,取样器位于流量计和第六阀门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副泵管路通过设置两个四通阀和回油管路,在副泵只能单向输送油料的条件下,使副管路具备双向输油能力,可以在副管路上连接小型油罐用于日常使用,拓展了副泵的功能,提高了副泵的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油系统的副泵不仅能够用于启动主泵,还具有独立于主管路的副管路,其自身就具备输油能力,比现有的副泵功能更加全面。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副泵管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双向副泵管路向外输油时的油路流向图;
图3为图1中双向副泵管路向内受油时的油路流向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油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供油系统的主泵启动时的油路流向图;
图6为图4中供油系统的正常供油时的油路流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具体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其中,附图构成本申请一部分,并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阐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请参见图1与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该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可以应用于输油领域中,用于扩展副泵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用于但不限于输油领域,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用小型副泵启动大型主泵输液系统中。在本实用新型中,仅以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应用于输油领域为例进行说明,而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应用于其他液体输送领域中的原理与应用于输油领域中的原理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请参见图1,本双向副泵管路包括副管路11、回油管路12、第一四通阀21、第二四通阀22以及副泵3。沿副泵的驱动方向,副管路11上依次布置有第一四通阀21、副泵3以及第二四通阀22,两个四通阀的A接口和B接口分别连通副管路11。回油管路包括第一半段121和第二半段122,第一半段121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四通阀的C接口,第二半段122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四通阀的D接口。
除了用于启动主泵外,副泵3还可以利用本双向副泵管路产生其他用途。例如油库中的储油罐十分巨大,连通这些储油罐主泵的输出流量也十分巨大,并不适合使用主泵对油库中的工作车辆进行油料补给。因此可以设置小型的储油罐或7000L油罐车或12000L运加油车来储存工作车辆用的燃油,并将该小型储油罐连通副管路11的左端,副管路11的右端连通外部加油设备,如加油机或加油车。如图2所示,控制两个四通阀的A接口与B接口连通,在副泵3的驱动下,小型储油罐或7000L油罐车或12000L运加油车内的燃油流向如箭头所示,通过副管路11流向加油设备,用于对外加油。当需要对小型储油罐或7000L油罐车或12000L运加油车内补充油料时,如图3所示,控制两个四通阀的A接口与D接口连通,B接口与C接口连通,在副泵3的驱动下,外部的油料流向如箭头所示,从右端流入副管路11,依次经过第一半段121、副管路11的中段、第二半段122,最后从副管路11的左端流入小型储油罐内。
在副泵3只能单向输送油料的条件下,使副管路11具备双向输油能力,可以在副管路11上连接小型油罐用于日常使用,拓展了副泵3的功能,提高了副泵3的使用率。
再次参见图1,在一些实施例中,副管路11上还设置有第一阀门41和第二阀门42,即沿副泵3的驱动方向,副管路11上依次布置有第一阀门41、第一四通阀21、副泵3、第二四通阀22以及第二阀门42。第一阀门41和第二阀门42分别用于控制副管路11两端的开启和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设置有加油管路13和第三阀门43,加油管路13一端连通位于副泵3与第二四通阀22之间的副管路11,另一端用于对外供油,第三阀门43布置于加油管路13上用于控制加油管路13的开启与关闭。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加油管路13,可以将加油与补油分开,即在对外加油时打开第一阀门41和第三阀门43,关闭第二阀门42,利用加油管路13对外加油。在对布置于副管路11左端的小型储油罐补充油料时,打开第一阀门41和第二阀门42,关闭第三阀门43,通过副管路11右端进行补油。
在优选实施例中,副管路11上还设置有第一过滤器51,第一过滤器51位于第一四通阀21与副泵3之间,用于对经过副泵3的油料过滤,避免杂质损坏副泵3。
请参见图4,本供油系统包括主管路14、连通管路15、主泵6以及前述的双向副泵管路,在本申请中以主管路14左端为进油端,连通大型储油罐,右端为出油端连通用油设备进行说明。主泵6布置于主管路14上,连通管路15一端连通位于第一四通阀21与副泵3之间的副管路11,连通管路15另一端连通位于主泵6与主管路14出油端之间的主管路14。
在一些实施例中,连通管路15上还设置有第四阀门44和油气分离器7。第四阀门44用于控制连通管路15的开启与关闭,油气分离器7可以分离油料与空气,避免油料被副泵3抽出。
油气分离器7通常由排气阀、壳体及显示器三大部分组成。油气分离器7的出口与副泵3的入口连接,入口与系统管道相连接,当副泵3开始工作时,管道内的油气混合液经过油气分离器7进口进入油气分离器7,排气阀主阀芯和平衡阀芯在浮球重力的作用下打开排出气体,当主泵2吸入管路中的气体很少时,输送液体也随之进入油气分离器7,气液在油气分离器7中进行分离,气体排出。当管路排净后大量液体吸入到油气分离器7中时,浮球受浮力作用上升关闭排气阀,同时液位在液位显示器上显示,这时就可以关闭副泵3,启动主泵2进行正常的输送作业。在此过程中,副泵3抽出的油液可以通过加油管路13排出,并用油箱等容器收集起来。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管路14上设置有第五阀门45和第六阀门46,其中第五阀门45位于主管路14的进油端与主泵6之间,第六阀门46位于连通管路15与主管路14的出油端之间。第五阀门45和第六阀门46分别用于控制主管路14的进油端和出油端的开启与关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管路14上还设置有第二过滤器52,第二过滤器52位于第五阀门45与主泵6之间。第二过滤器52用于对经过主泵6的油料过滤,避免杂质损坏主泵6。
在优选实施例中,主管路14上还设置有流量计8,流量计8位于连通管路15与第六阀门46之间,并且在该实施例中,第六阀门46为流量调节阀。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流量计8的读数,调整第六阀门46开启的大小,从而控制主管路14的油料输出流量处于合适的范围内。
在优选实施例中,主管路14上还设置有取样器9,取样器位于流量计8与第六阀门46之间,操作人员可以先关小第六阀门46,使主管路14的流量降低至可以使用取样器9的范围内,再对油料取样。
请参见图5,当需要使用副泵3启动主泵6时,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42、第三阀门43关闭,第四阀门44、第五阀门45开启,第六阀门46关闭。在副泵3的作用下,油料和管道内的空气依照途中箭头所示的方向运动,从主管路14的进油端进入,通过连通管路15流入到副管路11内。当完成对主泵6的抽真空,使主泵6达到启动条件后。关闭第四阀门44,开启第六阀门46,启动主泵6并关闭副泵3,在主泵6的作用下,油料依照图6所示的箭头方向沿主管路14运动,向外输送油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向副泵管路通过设置两个四通阀和回油管路,在副泵只能单向输送油料的条件下,使副管路具备双向输油能力,可以在副管路上连接小型油罐用于日常使用,拓展了副泵的功能,提高了副泵的使用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供油系统的副泵不仅能够用于启动主泵,还具有独立于主管路的副管路,其自身就具备输油能力,比现有的副泵功能更加全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副管路、回油管路、两个四通阀以及副泵,沿所述副泵的驱动方向,所述副管路上依次布置有第一四通阀、所述副泵以及第二四通阀,两个所述四通阀的A接口和B接口分别连通所述副管路,所述回油管路包括第一半段和第二半段,所述第一半段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所述四通阀的C接口,所述第二半段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所述四通阀的D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向副泵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沿所述副泵的驱动方向,所述副管路上依次布置有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一四通阀、所述副泵、所述第二四通阀以及所述第二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向副泵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油管路和第三阀门,所述加油管路一端连通位于所述副泵与所述第二四通阀之间的副管路,其另一端用于对外供油,所述第三阀门布置于所述加油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加油管路的开启与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向副泵管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副管路上的第一过滤器,所述第一过滤器位于所述第一四通阀与所述副泵之间。
5.一种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主管路、连通管路、主泵以及如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向副泵管路,所述主泵布置于所述主管路上,所述连通管路一端连通位于所述第一四通阀与所述副泵之间的副管路,所述连通管路另一端连通位于所述主泵与所述主管路出油端之间的主管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连通管路上的第四阀门和油气分离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管路上的第五阀门和第六阀门,所述第五阀门位于所述主管路进油端与所述主泵之间,所述第六阀门位于所述连通管路与所述主管路出油端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管路上的第二过滤器,所述第二过滤器位于所述第五阀门与所述主泵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管路上的流量计,所述流量计位于所述连通管路与所述第六阀门之间,所述第六阀门为流量调节阀。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主管路上的取样器,所述取样器位于所述流量计和所述第六阀门之间。
CN202320778621.7U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 Active CN2200170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8621.7U CN220017015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8621.7U CN220017015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17015U true CN220017015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88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78621.7U Active CN220017015U (zh) 2023-04-10 2023-04-10 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1701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7341B2 (en) Mobile distribution station with additive injector
CN104445038A (zh) 埋地式小型油库
CN220017015U (zh) 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
CN116642133A (zh) 一种双向副泵管路及供油系统
CN207178075U (zh) 一种油泵油路及柴油机动车
CN109339981A (zh) 一种运载火箭煤油箱冷氦的增压系统
CN108238578A (zh) 用于运油车的油路装置和计量方法
CN109442223B (zh) 一种应用于循环管路流动安全的注入与排放回收系统
CN206694821U (zh) 车载储气瓶预压式气液置换气体快速充装系统
JP2008019719A (ja) 液化ガス燃料用貯留装置
CN206860568U (zh) Lng/l‑cng液压增压装置及加气站
CN202868303U (zh) Lng接收站的储存和气化工程输出系统
CN205653156U (zh) 一种应用于电力、石油化工系统的供油、卸油装置
CN204213617U (zh) 撬装式lng两泵双机加注装置
CN207865023U (zh) 一种小型气化站
CN212776778U (zh) Lng加气站
CN219995084U (zh) 一种供油泵站管路系统
CN2640591Y (zh) 乳化液自动配比装置
CN219257689U (zh) 一种无人机高可靠性输油系统
CN110864222A (zh) 汽车总装车间集中供液系统
CN108194831A (zh) 一种液化天然气汽化装置
CN209839675U (zh) 小型液化石油气储配站
CN206069352U (zh) 柴油添加剂输送装置
CN217354341U (zh) 二氧化碳压裂加砂设备及石油机械
CN216002369U (zh) 一种地下无轨油料运输车的油料管路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