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00771U - 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00771U
CN220000771U CN202320810593.2U CN202320810593U CN220000771U CN 220000771 U CN220000771 U CN 220000771U CN 202320810593 U CN202320810593 U CN 202320810593U CN 220000771 U CN220000771 U CN 2200007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nozzle
oil inlet
inlet hole
core
air pa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105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勇
邓武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105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007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007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007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吸嘴部、气道管、密封支架和雾化芯,吸嘴部内为容纳腔体,气道管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气道管上靠近雾化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油孔;雾化芯上靠近气道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油孔,且气道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孔的一端套接于雾化芯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孔的一端;密封支架设置于容纳腔体内且活动套接于气道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孔的一端;当向密封支架施加朝向靠近吸嘴部顶端运动的外力时,密封支架从未封堵第一进油孔和第二进油孔的第一位置运动至封堵第一进油孔和第二进油孔的第二位置。本实用新型实现了运动分离雾化芯,不易出现吸嘴漏油和雾化芯孔堵塞,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气溶胶产生装置中,在该装置工作的过程中,雾化芯与吸嘴部内的气溶胶基质处于可流通状态,雾化芯雾化气溶胶基质产生气溶胶以供用户使用,在该装置非工作状态时,雾化芯始终保持畅通状态,仍与气溶胶基质接触处于可流通状态,这容易出现吸嘴漏油、雾化芯堵塞等问题。
吸嘴漏油可能导致用户误食气溶胶基质,导致使用安全性问题的产生,雾化芯堵塞可能导致雾化时发生意外同样导致使用安全性问题的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旨在解决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或者非工作的状态下,雾化芯始终保持畅通状态,仍与气溶胶基质接触处于可流通状态,容易出现吸嘴漏油、雾化芯堵塞的使用安全性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包括吸嘴部、气道管、密封支架和雾化芯,所述吸嘴部内为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所述气道管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所述气道管上靠近所述雾化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油孔;所述雾化芯上靠近所述气道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油孔,且所述气道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孔的一端套接于所述雾化芯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孔的一端;所述密封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活动套接于所述气道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孔的一端;当向所述密封支架施加朝向靠近所述吸嘴部顶端运动的外力时,所述密封支架从未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的第一位置运动至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的第二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支架包括密封主体和滑柄,所述密封主体上设置有管孔,所述气道管靠近所述雾化芯的一端贯穿所述管孔,所述滑柄卡接于所述吸嘴部底端的滑道上。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主体和所述滑柄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支架还包括密封硅胶,所述密封硅胶环绕所述管孔连接于所述密封主体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滑道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气道管上套接于所述雾化芯的一端的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芯上靠近所述第二进油孔的一端设置有O型圈,所述O型圈用于稳固所述雾化芯与所述气道管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道管靠近所述吸嘴部顶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嘴部的出气孔处。
进一步的,所述雾化芯内部还设置有陶瓷芯和棉芯,所述陶瓷芯设置于所述棉芯内部,所述棉芯用于吸附所述气溶胶基质,所述陶瓷芯雾化所述气溶胶基质。
进一步的,还包括底盖、电极钉和引脚硅胶,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吸嘴部底端,所述电极钉与所述引脚硅胶均设置于所述底盖上。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中,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吸嘴部、气道管、密封支架和雾化芯,所述吸嘴部内为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所述气道管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所述气道管上靠近所述雾化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油孔;所述雾化芯上靠近所述气道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油孔,且所述气道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孔的一端套接于所述雾化芯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孔的一端;所述密封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活动套接于所述气道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孔的一端;当向所述密封支架施加朝向靠近所述吸嘴部顶端运动的外力时,所述密封支架从未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的第一位置运动至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的第二位置。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可直接应用于气溶胶产生装置,实现了运动分离雾化芯,不易出现吸嘴漏油、雾化芯孔堵塞等问题,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的爆炸示意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工作状态时的剖面示意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工作状态转为非工作状态时施加外力的剖面示意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非工作状态转为工作状态时施加外力的示意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未设置底盖的示意结构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10、吸嘴部;11、容纳腔体;12、滑道;13、出气孔;20、气道管;21、第一进油孔;30、密封支架;31、密封主体;32、滑柄;33、管孔;34、密封硅胶;40、雾化芯;41、第二进油孔;42、O型圈;43、棉芯;44、陶瓷芯;50、底盖;51、引脚硅胶;52、电极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一侧」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此外,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结构是以相同标号表示。
应当理解,当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时,术语“包括”和“包含”指示所描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其集合的存在或添加。
还应当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还应当进一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的爆炸示意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工作状态时的剖面示意结构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工作状态转为非工作状态时施加外力的剖面示意结构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非工作状态转为工作状态时施加外力的示意结构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未设置底盖的示意结构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1,包括吸嘴部10、气道管20、密封支架30和雾化芯40,所述吸嘴部10内为容纳腔体11,所述容纳腔体11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所述气道管2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11内,且所述气道管20上靠近所述雾化芯4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油孔21;所述雾化芯40上靠近所述气道管2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油孔41,且所述气道管20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孔21的一端套接于所述雾化芯40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孔41的一端;所述密封支架30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11内且活动套接于所述气道管20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孔21的一端;当向所述密封支架30施加朝向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运动的外力时,所述密封支架30从未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一位置运动至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二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1可配置在任意一种类型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中,当向所述密封支架30施加朝向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运动的外力时,所述密封支架30从未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一位置运动至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二位置,即所述密封支架30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时,途径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运动至合适位置。当所述吸嘴部10顶端置于上方时,所述第一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下方,向所述密封支架30施加朝向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运动的外力后,途径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上方,实现了运动分离雾化芯40,更好地防止吸嘴漏油、雾化芯40堵塞等问题的出现,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所述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1可配置所述主机结构以组成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主机结构设置于所述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1下方,所述主机结构包括电池组件、咪头、电路板组件等。
所述第一进油孔21均匀分布在所述气道管20上靠近所述雾化芯40的一端,所述第二进油孔41均匀分布在所述雾化芯40上靠近所述气道管20的一端。所述第一进油孔21的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直径,所述第一进油孔21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数量,并且所述第一进油孔21的位置与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位置相同。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大小形状和数量不局限于图示中的大小形状和数量,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置。
如图2所示,在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当所述吸嘴部10顶端置于上方时,所述密封支架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下方,存储于所述容纳腔体11内的所述气溶胶基质通过所述气道管20进入所述雾化芯40内部,即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所述气溶胶基质可通过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进入到所述雾化芯40内部,由所述雾化芯40在所述主机结构的作用下雾化所述气溶胶基质产生气溶胶。
如图3所示,在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状态转为非工作状态的过程中,当所述吸嘴部10顶端置于上方时,向所述密封支架30施加朝向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运动的外力,所述密封支架30从未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一位置运动至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二位置,这时,所述密封支架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上方,存储于所述容纳腔体11内的所述气溶胶基质不能通过所述气道管20进入所述雾化芯40内部,即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所述气溶胶基质不可通过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进入到所述雾化芯40内部,实现了运动分离雾化芯40,不易出现吸嘴漏油、雾化芯40堵塞等问题,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如图4所示,在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非工作状态转为工作状态的过程中,当所述吸嘴部10顶端置于上方时,向所述密封支架30施加朝向远离所述吸嘴部10顶端运动的外力,所述密封支架30从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二位置运动至未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一位置,这时,所述密封支架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下方,存储于所述容纳腔体11内的所述气溶胶基质可通过所述气道管20进入所述雾化芯40内部,即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所述气溶胶基质可通过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进入到所述雾化芯40内部,实现了运动分离雾化芯40,不易出现吸嘴漏油、雾化芯40堵塞等问题,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如图2和图3所示,当所述吸嘴部10顶端置于上方时,向所述密封支架30施加朝向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运动的外力时,所述密封支架30从未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一位置运动至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二位置;这时,所述密封支架从所述第一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二位置的高度,即所述第一位置在所述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的下方,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的上方。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密封支架30包括密封主体31和滑柄32,所述密封主体31上设置有管孔33,所述气道管20靠近所述雾化芯40的一端贯穿所述管孔33,所述滑柄32卡接于所述吸嘴部10底端的滑道12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密封支架30为轴对称结构,所述气道管20靠近所述雾化芯40的一端的外直径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管孔33的直径,在向所述密封支架30两端的所述滑柄32施加向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运动的外力时,所述滑柄32运动于所述滑道上,所述密封支架30将所述气溶胶基质与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分离,实现了运动分离雾化芯40,不易出现吸嘴漏油、雾化芯40堵塞等问题,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密封主体31和所述滑柄32一体成型。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当所述吸嘴部10顶端置于上方,向所述密封支架30两端的所述滑柄32施加向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运动的外力时,因所述密封主体31与所述滑柄32一体成型,有效提高了该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管孔密封支架30还包括密封硅胶34,所述密封硅胶34环绕所述管孔33连接于所述密封主体31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密封硅胶34与所述密封主体31固定连接,所述密封支架30为包胶组件,具有不可拆卸性。所述密封硅胶34的设置使所述气道管20和所述密封支架30之间更加密封,在所述气道管20与所述密封支架30之间形成阻尼,不易泄露所述气溶胶基质,也不易误操作,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所述滑柄32上设置有防滑凹槽,在向所述滑柄32施加朝向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运动的外力时,使所述密封支架30更容易受力,有效提高了使用方便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滑道12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气道管20上套接于所述雾化芯40的一端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密封支架30活动运动于所述气道管20上套接于所述雾化芯40的一端,即所述密封支架30活动运动于所述气道管20设置有所述第一进油孔21的一端;所述滑道12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气道管20上套接于所述雾化芯40的一端的长度,所述密封支架30的运动轨迹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滑道12的长度,即所述密封支架30的运动轨迹长度小于所述气道管20上套接于所述雾化芯40的一端的长度,具体地,所述滑道12的长度限制所述密封支架30的运动轨迹长度。这有效提高了该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雾化芯40上靠近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一端设置有O型圈42,所述O型圈42用于稳固所述雾化芯40与所述气道管20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雾化芯40上靠近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一端设置有圈槽,所述圈槽与所述O型圈42相匹配,具体地,所述O型圈42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上下两侧,相应地,所述圈槽也设置于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上下两侧。所述O型圈42和所述圈槽设置于所述雾化芯40靠近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一端是为了使所述雾化芯40与所述气道管20之间的连接更加严密,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气道管20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嘴部10的出气孔13处。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在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状态时,当所述吸嘴部10顶端置于上方时,所述密封支架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下方,存储于所述容纳腔体11内的所述气溶胶基质通过所述气道管20进入所述雾化芯40内部,即所述气溶胶基质可通过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进入到所述雾化芯40内部,由所述雾化芯40在所述主机结构的作用下雾化所述气溶胶基质并产生所述气溶胶,所述气道管20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嘴部10的所述出气孔13处,所述气溶胶途径所述气道管20至所述出气孔13处。
所述气道管20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的一端的外直径小于所述气道管20套接于所述雾化芯40的一端的外直径。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雾化芯40内部还设置有陶瓷芯44和棉芯43,所述陶瓷芯44设置于所述棉芯43内部,所述棉芯43用于吸附所述气溶胶基质,所述陶瓷芯44雾化所述气溶胶基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在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状态时,当所述吸嘴部10顶端置于上方时,所述密封支架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下方,存储于所述容纳腔体11内的所述气溶胶基质通过所述气道管20进入所述雾化芯40内部,即所述气溶胶基质可通过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进入到所述雾化芯40内部,由所述陶瓷芯44雾化所述棉芯43内的所述气溶胶基质并产生所述气溶胶,所述气道管20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嘴部10的所述出气孔13处,所述气溶胶途径所述气道管20至所述出气孔13处。
所述棉芯43套接于所述陶瓷芯44,所述陶瓷芯44通体使用陶瓷材质,较于常规的材质,所述陶瓷芯44的陶瓷材质使用寿命长,有效节约了使用成本。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还包括底盖50、电极钉52和引脚硅胶51,所述底盖50设置于所述吸嘴部10底端,所述电极钉52与所述引脚硅胶51均设置于所述底盖50上。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所述底盖50底端设置有卡扣,所述吸嘴部10底端设置有与所述卡扣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为扣位结构,有效提高了装置稳定性。所述底盖50上设置有与所述电极钉52相适配的电极钉52孔,所述引脚硅胶51设置于所述底盖50上与其相适配的硅胶柱上,所述电极钉52的作用是导电,用于所述电极钉52和所述主机结构之间的导电,所述引脚硅胶51的作用是缓冲所述雾化芯40与所述底盖50之间的硬连接,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含如上所述的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1可配置所述主机结构以组成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所述主机结构设置于所述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1下方,所述主机结构包括电池组件、咪头、电路板组件等。
如图2所示,在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时,当所述吸嘴部10顶端置于上方时,所述密封支架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下方,存储于所述容纳腔体11内的所述气溶胶基质通过所述气道管20进入所述雾化芯40内部,即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所述气溶胶基质可通过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进入到所述雾化芯40内部,存储于所述容纳腔体11内的所述气溶胶基质通过所述气道管20进入所述雾化芯40内部,即所述气溶胶基质可通过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进入到所述雾化芯40内部,由所述陶瓷芯44雾化所述棉芯43内的所述气溶胶基质并产生所述气溶胶,所述气道管20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嘴部10的所述出气孔13处,所述气溶胶途径所述气道管20至所述出气孔13处。
如图3所示,在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工作状态转为非工作状态的过程中,当所述吸嘴部10顶端置于上方时,向所述密封支架30施加朝向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运动的外力,所述密封支架30从未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一位置运动至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二位置,这时,所述密封支架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上方,存储于所述容纳腔体11内的所述气溶胶基质不能通过所述气道管20进入所述雾化芯40内部,即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处于非工作状态,所述气溶胶基质不可通过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进入到所述雾化芯40内部,实现了运动分离雾化芯40,不易出现吸嘴漏油、雾化芯40堵塞等问题,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如图4所示,在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非工作状态转为工作状态的过程中,当所述吸嘴部10顶端置于上方时,向所述密封支架30施加朝向远离所述吸嘴部10顶端运动的外力,所述密封支架30从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二位置运动至未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第一位置,这时,所述密封支架30设置于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的下方,存储于所述容纳腔体11内的所述气溶胶基质可通过所述气道管20进入所述雾化芯40内部,即所述气溶胶产生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所述气溶胶基质可通过所述第一进油孔21和所述第二进油孔41进入到所述雾化芯40内部,由所述陶瓷芯44雾化所述棉芯43内的所述气溶胶基质并产生所述气溶胶,所述气道管20靠近所述吸嘴部10顶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嘴部10的所述出气孔处,所述气溶胶途径所述气道管20至所述出气孔13处,实现了运动分离雾化芯40,不易出现吸嘴漏油、雾化芯40堵塞等问题,有效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吸嘴部、气道管、密封支架和雾化芯,所述吸嘴部内为容纳腔体,所述容纳腔体用于存储气溶胶基质;所述气道管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所述气道管上靠近所述雾化芯的一端设置有第一进油孔;所述雾化芯上靠近所述气道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油孔,且所述气道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孔的一端套接于所述雾化芯上设置有第二进油孔的一端;所述密封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体内且活动套接于所述气道管上设置有第一进油孔的一端;
当向所述密封支架施加朝向靠近所述吸嘴部顶端运动的外力时,所述密封支架从未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的第一位置运动至封堵所述第一进油孔和所述第二进油孔的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支架包括密封主体和滑柄,所述密封主体上设置有管孔,所述气道管靠近所述雾化芯的一端贯穿所述管孔,所述滑柄卡接于所述吸嘴部底端的滑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主体和所述滑柄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支架还包括密封硅胶,所述密封硅胶环绕所述管孔连接于所述密封主体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道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气道管上套接于所述雾化芯的一端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上靠近所述第二进油孔的一端设置有O型圈,所述O型圈用于稳固所述雾化芯与所述气道管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管靠近所述吸嘴部顶端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吸嘴部的出气孔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内部还设置有陶瓷芯和棉芯,所述陶瓷芯设置于所述棉芯内部,所述棉芯用于吸附所述气溶胶基质,所述陶瓷芯雾化所述气溶胶基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盖、电极钉和引脚硅胶,所述底盖设置于所述吸嘴部底端,所述电极钉与所述引脚硅胶均设置于所述底盖上。
10.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
CN202320810593.2U 2023-04-10 2023-04-10 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ctive CN2200007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0593.2U CN220000771U (zh) 2023-04-10 2023-04-10 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10593.2U CN220000771U (zh) 2023-04-10 2023-04-10 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00771U true CN220000771U (zh) 2023-11-14

Family

ID=88676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10593.2U Active CN220000771U (zh) 2023-04-10 2023-04-10 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007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83006B2 (en) Atomizing device comprising airflow passage with bending section
EP3597057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SG134169A1 (en) Powder inhalator
GB0021024D0 (en) Inhalation device
US20190307974A1 (en) Cartridge,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having the same
CN210929622U (zh) 雾化组件及防漏油雾化装置
KR101944875B1 (ko) 더스트 실드를 구비한 휴대용 분무기
CN220000771U (zh) 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JP2024079728A (ja) 圧力噴射方式を有する携帯型化粧液噴射装置
WO2018188674A1 (zh) 一种带触摸显示功能的新型按键开关
CN110089779B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9182816U (zh) 电子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设备
CN111329112A (zh) 密封模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US20240090580A1 (en) Atomizing assembly and atomizing device
CN215958311U (zh) 一种储液组件及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5583156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0197562U (zh) 一种加湿器
CN210275911U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2937911U (zh) 带有锁止结构的旋转式雾化器
CN219146784U (zh) 一种气溶胶发生装置
JP2002009911A (ja) 携帯端末装置
CN218219183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6088847U (zh) 一种雾化器及雾化设备
CN216019093U (zh) 一种雾化器保护装置
CN217743150U (zh) 具有童锁气道的气雾发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