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219183U -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219183U
CN218219183U CN202222133792.2U CN202222133792U CN218219183U CN 218219183 U CN218219183 U CN 218219183U CN 202222133792 U CN202222133792 U CN 202222133792U CN 218219183 U CN218219183 U CN 2182191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hole
atomizer
atomizing core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213379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威
陈立军
牛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oody Vape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13379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2191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2191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2191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该雾化器包括:壳体,其底部设有电极孔,所述电极孔的孔壁设有第一出气孔;电极,与所述电极孔活动连接,所述电极设有气道,且所述气道具有进气端和第二出气孔;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电极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雾化芯,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作加热雾化气溶胶基质;通过对所述电极进行第一方向的按压或拉拔,以及围绕第一方向的旋转施力,可使所述气道与雾化芯实现气路的导通或断开。该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上述雾化器和主机。本实用新型雾化器需要通过按压步骤及旋转步骤才能将电极上的气道与雾化芯实现气路的导通,因而可以更好地防止因儿童误操作而导致雾化器产生气溶胶。

Description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溶胶生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带童锁及调气的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气溶胶是一种悬浮在气体介质中的固态或液态颗粒所组成的气体分散系统。现有的气溶胶产生装置一般都设置有雾化器,雾化器内设有雾化芯,在用户启动装置后,通过雾化芯内的发热件将电能转化为热能,以对装置内的气溶胶基质进行加热,形成可供用户食用的气溶胶。气溶胶基质是一种热可逆材料,一般为液态、固态或凝胶态,通过加热,可将气溶胶基质转化为气溶胶。
现有的雾化器一般在底部设有电极,雾化器与主机的组合,即构成气溶胶产生装置。本气溶胶产生装置中,雾化器底部的电极与主机上的导电端电连接,当用户打开主机上的开关后,主机中的电路通过该电极与雾化器中的雾化芯形成回路,使得雾化器得以工作,产生气溶胶。这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容易在儿童的误操作下工作。
调气机构是设置在雾化器上的一种调节雾化芯的进气量的机构,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的气溶胶流量的大小,调节调气机构,满足用户不同的使用需求。现有的一些实用新型人在雾化器的电极设置气道,通过旋转电极,来控制雾化器的相关气路,当旋转电极,使气路断开后,即便儿童误操作雾化器的电源开关,雾化器也无法产生气溶胶,可以达到一定的童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该雾化器可以更好的防止因儿童误操作而导致雾化器产生气溶胶。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雾化器,其包括:
壳体,其底部设有电极孔,所述电极孔的孔壁设有第一出气孔;
电极,与所述电极孔活动连接,所述电极设有气道,且所述气道具有进气端和第二出气孔;
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电极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
雾化芯,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作加热雾化气溶胶基质;
通过对所述电极进行第一方向的按压或拉拔,以及围绕第一方向的旋转施力,可使所述气道与雾化芯实现气路的导通或断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的侧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电极孔的孔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直滑槽及第一旋转滑槽,所述第一旋转滑槽与所述第一直滑槽的顶端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孔的孔壁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二旋转滑槽,所述第二旋转滑槽与所述第一直滑槽连通、且远离所述第一直滑槽的顶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滑槽设有多个第二凸起,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对所述电极定位,不同的第二凸起对应不同的进气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旋转滑槽设有第三凸起,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并阻止所述电极旋转,所述第三凸起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的凸起高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所述电极与所述雾化器上的雾化芯的导电部处于脱开的状态时,按压所述电极使得所述弹性件变形,可使得所述电极与雾化芯的导电部进入到接触导通的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孔的孔壁还开设有第一液孔,所述第一液孔与雾化芯的进液孔连通,所述电极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雾化器内基质容器的槽孔,所述槽孔的孔壁设有第二液孔,当旋转所述电极,所述第一液孔与第二液孔可将雾化芯的进液通道切断或接通,且可调节雾化芯的进液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部包括外座体和内座体,所述内座体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内座体与所述雾化芯及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所述第一液孔和所述第一出气孔开设于所述内座体,所述电极的侧壁与所述内座体之间形成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气孔与所述雾化芯上的进气孔上下错开,使得雾化芯的外侧形成有纵向气道。
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其包括雾化器和主机,所述雾化器为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雾化器需要通过按压步骤及旋转步骤才能将电极上的气道与雾化芯实现气路的导通,因而可以更好地防止因儿童误操作而导致雾化器产生气溶胶。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雾化器示意图;
图2为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
图4为图2状态下通过按压并旋转电极后的状态图;
图5为图4中B部的放大图;
图6为电极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C-C剖视图;
图8为电极的另一侧面的示意图;
图9为外座体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的D部的放大图;
图11为外座体的剖视图;
图12为图11中E部的放大图;
图13为电极孔孔壁包含两个旋转滑槽及两个直滑槽的示意图;
图14为壳体的结构图;
图15为另一实施例的电极的示意图;
图16为另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一种状态图;
图17为图16的F部的放大图;
图18为另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另一种状态图;
图19为图18的G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雾化器结构的改进,使得需要通过按压步骤及旋转步骤才能将雾化器电极上的气道与雾化芯实现气路的导通,以此实现更好地防止因儿童误操作而导致雾化器产生气溶胶。
图1示意性表示了一实施例雾化器100的外部结构,图2示意性表示了其内部结构,图3对图2中A部做了放大。
本雾化器100包括壳体110,壳体110内设有雾化芯130,雾化芯130用于加热雾化气溶胶基质,壳体110的底部设有电极孔111,电极孔111的孔壁设有第一出气孔112,电极孔112内活动连接有电极120,电极120设有气道122,气道122具有进气端121和第二出气孔123。电极120与壳体110之间设有弹性件180,弹性件180提供使电极120向下的弹力。在图3状态下,第二出气孔123与第一出气孔112处于错开的状态,这使得气道122与雾化芯的进气孔处于断开的状态。
在图3状态下,电极120无法直接转动。需要先向上按压电极120后,电极120才能被转动。
图4及图5示意性表示了电极120被向上按压、再旋转后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第二出气孔123与第一出气孔112对准,从而使得气道122与雾化芯130的进气孔134处于导通的状态。
如图4所示,一实施例的雾化芯130包括包括雾化管133、发热组件131和导电部135。雾化管133通过壳体110底部支撑于壳体110内,与气溶胶基质的容器140之间形成密封,雾化管133具有进液孔132和进气孔134,进液孔132与容器140连通,进气孔134与进气通道连通。发热组件131固定在雾化管133内并对应进液孔132的位置,发热组件131由基体和设置在基体的发热电路组成,基体可以是金属、多孔陶瓷等,发热电路可以采用溅射、印刷、内嵌等方式结合于基体上。导电部135由发热线路延伸至壳体110的底部构成,并与电极120电连接。
如图4所示,一实施例中,雾化芯130的顶端通过导气管150与壳体顶部的吸嘴160相连。
当电极120与主机上的导电部电连接后,主机向发热组件131供电,发热组件131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容器140内的气溶胶基质经进液孔132进入雾化管133,被发热组件131加热气化转化为气溶胶,与此同时,外界气体经电极120上的气道122、第二出气孔123与第一出气孔112,然后从进气孔134进入雾化管133,与气溶胶混合后,沿导气管150输出至吸嘴160,供用户吸食。
需要指出,上述雾化芯130的构造,及从雾化芯到吸嘴之间的出气通道仅为一个示例,它们也可以采用该领域雾化器现有的雾化芯及出气通道。本实用新型中雾化芯及出气通道不受上述具体构造所限。
在图5状态下,先反向旋转电极120,再向下拉拔电极120,即可返回图3所示状态。
可见,上述雾化器100,要将电极120上的气道122与雾化芯130实现气路的导通,需要经过向上按压电极120的步骤及旋转电极120的步骤。儿童的操作通常为简单的单一动作,因此上述雾化器100可以更加可靠地防止因儿童误操作而导致雾化器产生气溶胶。
电极120的上述运动,可以通过电极120与电极孔111之间的导向结构引导实现。图6至图8示意性表示了一实施例电极120的结构,图9至图12示意性表示了一实施例的电极孔111的构造。
参照图7及图8,该实施例的电极120除了上述的气道122、进气端121和第二出气孔123外。电极120的侧部还设置有第一凸起124。参照图11及图12,该实施例的电极孔111,在孔壁设有第一直滑槽1113及第一旋转滑槽1111,所述第一旋转滑槽1111与所述第一直滑槽1113的顶端连通。第一直滑槽1113及第一旋转滑槽1111供第一凸起124在其中滑动,以控制电极120的运动路径。
参照图11及图12,电极孔111的孔壁还设有第二旋转滑槽1112,所述第二旋转滑槽1112与所述第一直滑槽1113连通、且远离所述第一直滑槽1113的顶端。采用该实施方式,当向下拉拔电极120后,可以旋转电极120,使第一凸起124嵌入到第二旋转滑槽1112中,这样,要使第二出气孔123与第一出气孔112对准,需要先旋转电极120,第一凸起124从第二旋转滑槽1112脱出后,再向上按压电极120,然后再旋转电极120,即需要经过两次旋转步骤和一次按压步骤,因此防止儿童误操作的可靠性将更高。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直滑槽1111设置为沿竖向延伸,第一旋转滑槽1111设置为水平周向延伸。本实用新型不受此限制,只要通过对所述电极120进行第一方向的按压或拉拔,以及围绕第一方向的旋转施力,可使所述气道122与雾化芯130实现气路的导通或断开即可。例如,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旋转滑槽1111也可以设置为螺旋状。作为再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还可以在电极孔111的孔壁设置第二直滑槽1116,使第二直滑槽1116的顶端与第二旋转滑槽1112的远离第一直滑槽1113的端部连通,这样则需要经过两次按压或拉拔步骤、及两次旋转步骤,才能将第二出气孔123与第一出气孔112对准,防止儿童误操作的可靠性将会进一步提高。第二直滑槽1116也可以设置为从第二旋转滑槽1112的左端向上延伸。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第二旋转滑槽1112还可以与第一旋转滑槽1111平行设置。可以理解地,还可以将滑槽与第一凸起124调换设置,即:将第一凸起124设置在电极孔的孔壁,而将与第一凸起124配合的各滑槽设置在电极120的侧部。
参照图9及图10,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旋转滑槽1111设有多个第二凸起1115,第二凸起1115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124配合对所述电极120定位,不同的第二凸起1115对应不同的进气量。当第一凸起124与不同的第二凸起1115抵靠配合时,第二出气孔123与第一出气孔112的对准程度不同,或者说重合度不同,因此雾化芯130的进气量不同。
参照图8,一实施例中,电极120的设置有多个第二出气孔123,它们沿周向间隔配置在气道122的侧壁。当第一凸起124与不同的第二凸起1115配合时,有不同数量的第二出气孔123与第一出气孔112对准。作为另外的实施方式,第一出气孔的数量、第二出气孔的数量也可以都为一个,利用电极120旋转时两个出气孔的重合度会变化的原理,实现进气量的调节。
再次参照图9及图10,第一旋转滑槽1111还设有第三凸起1114,第三凸起1114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124配合并阻止所述电极120旋转,所述第三凸起1114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1115的凸起高度。通过第三凸起1114与第一凸起124的配合,可以将电极120锁定在当前进气量的位置。可以理解地,也可以在第二旋转滑槽设置第三凸起,以实现与第一凸起配合对电极120的位置进行锁定。
进一步参照图4及图5,在该状态下,电极120上的气道122与雾化芯130的进气孔134处于导通的状态,此外,电极120还与雾化芯130的导电部135处于接触导通的状态,即电极120在该状态时,雾化芯130的气路及电路均进入导通状态。而在图2及图3状态下,电极120上的气道122与雾化芯130的进气孔134处于断开的状态,此外,电极120与雾化芯130的导电部135也处于断开的状态。可见,上述雾化器100,通过对所述电极120进行第一方向的按压或拉拔,以及围绕第一方向的旋转施力,不但可使所述气道122与雾化芯130实现气路的导通或断开,而且可使电极120与雾化芯130实现电路的导通或断开。因此,可以进一步提高防止因儿童误操作而导致雾化器产生气溶胶的可靠度。
进一步参照图4及图5,一实施例中,第一出气孔112与所述雾化芯130上的进气孔134上下错开,使得雾化芯130的外侧形成有纵向气道1341。第一出气孔112通过该纵向气道1341与所述雾化芯的进气孔134连通,这使得进气通道与雾化管133的接触面积变大,加热时,可增大空气与雾化管133的接触面积及接触时间,有利于雾化芯130的降温。
参照图14,一实施例中,壳体110含壳身113和结合于壳身113下端的底部116,二者组合,构成了基质容器140,基质容器140用于储存热可逆的气溶胶基质,这种基质在被雾化芯130加热后,可转化为气溶胶。底部116还用于固定雾化芯130和电极120。一实施例中,壳体的底部116由外座体115和内座体114组成,雾化芯130和电极120固定于外座体115,外座体115采用刚性材料制成,如硬质塑胶,可保证对雾化芯和电极的可靠支撑,内座体11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如硅胶、橡胶等,内座体114与壳身113的内壁以及雾化芯130的外壁密封结合,使容器14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内座体114和外座体115也可以采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一体式结构,只要选择的材料具有恰当的刚性与弹性,能够保证对雾化芯130和电极120的可靠支撑、且保证容器140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内座体114选择弹性材料,还用于在童锁状态时,实现第二出气孔123(见图3)的密封,结合图2、图3及图11,具体地,将第一出气孔112开设于该内座体114,电极120的侧壁与该内座体114之间形成密封,当第二出气孔123与第一出气孔112错开后,第二出气孔123即被内座体114密封,这样,当气道122与雾化芯在气路上断开后,雾化器内部的气压低于环境气压,可以起到防漏效果。应当理解,该壳体结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例,本实用新型中雾化器的壳体并不局限于此。
再次参照图8,电极120的底端周面设有压花结构125,方便手动旋转电极,调节进气量。
由上可见,上述对雾化器结构的改进,使得需要通过按压步骤及旋转步骤才能将电极上的气道与雾化芯实现气路的导通。这样的操作通常不会被儿童知道,因而可以更好地防止因儿童误操作而导致雾化器产生气溶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实现了气路及电路的双重断开,可靠度更高。
下面的实施例,通过对电极120的操作,将可以对雾化芯从电路、气路和液路三个方面进行导通状态与断开状态的切换。下述实施例中未描述的内容,均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
图15示出了其使用的电极120的结构。本电极120包括气道122,气道122具有进气端121及第二出气孔123,此部分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此外,该电极120的顶部还设有向下的槽孔126,槽孔126的孔壁设有第二液孔125。
图16-图19示出了一实施例的雾化器,其中,图16为电路、气路和液路均断开的状态,图17为图16的局部放大图,图18为电路、气路和液路均导通的状态,图19为图18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施例雾化器包括壳体110、电极120和雾化芯130。壳体110包括壳身和结合于壳身下端的底部,二者组合,还构成了基质容器140。其中,壳体110的底部由外座体和内座体组成,实施方式与前述的实施例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在内座体114的电极孔111的孔壁,更具体地说,是与雾化芯130的进液孔132相对的位置还开设有第一液孔1321,第一液孔1321与雾化芯的进液孔132连通。电极120上的槽孔126与基质容器140连通,从基质容器140、电极120上的槽孔126、电极上的第二液孔125、电极孔111孔壁的第一液孔1321、到雾化芯的进液孔132,构成了雾化芯的进液通道。
图16及图17所示状态下,一方面,电极120上的第二出气孔123与电极孔111孔壁的第一出气孔112处在错开状态,将电极120上的气道122与雾化芯在气路上断开;另一方面,电极120与导电部135处于脱开状态,将电极120与雾化芯在电路在断开;第三方面,第二液孔125与第一液孔1321处在错开状态,将电极120上的槽孔126与雾化芯在液路上断开。由于从气路、电路和液路三个方面均断开,因此该实施例防止因儿童误触发而导致雾化器输出气溶胶的可靠性将更高。
参照图17,第一液孔1321和第一出气孔112开设于所述内座体114,所述电极120的侧壁与所述内座体114之间形成密封。由于内座体114由弹性材料制成,这样,在图17所示状态下,第一液孔1321和第一出气孔112被内座体114封闭,基质容器内部气压低于环境气压,可以起到防漏作用。
在图16及图17状态下,先按压电极120,再旋转电极120,即可进入图18及图19状态。参照图19,在该状态下,电极120上的第二出气孔123与电极孔孔壁的第一出气孔112对准,使得电极120上的气道122与雾化芯的进气孔134连通;电极120与导电部135接触导通;第二液孔125与第一液孔1321对准,将电极120上的槽孔126与雾化芯在液路上导通。一实施例中,通过旋转电极120,可以调节第二液孔125与第一液孔1321的重合度,并同步调节第二出气孔123与第一出气孔112的重合度,从而可以实现对雾化芯进气量及进液量的同步调节。可以理解地,通过对第二液孔125和第二出气孔123的位置、孔径的设计,可以使得进液量和进气量的调节比例相等或不相等。
进液量调节的实现结构与进气量调节的实现结构相同,此处不再说明。
该实施例通过对雾化器100的电极120的操作,可以对雾化芯130从电路、气路和液路三方面实现断开与导通的转换控制,以及对进液量和进气量的同步调节。因此,安全性更高,且操作方便。
将上述雾化器与气溶胶产生装置的主机结合在一起,即构成了气溶胶产生装置。结合后,雾化器的电极与主机上的电路的导电部电连接,使得主机内的电路、雾化器的电极和雾化器内的发热电路形成回路,雾化器能够工作,将其内的气溶胶基质加热转化为气溶胶,与进气通道进入的空气混合后输出,供用户吸食。当不使用时,拆下雾化器,先旋转电极,再拉拔电极,将雾化器从电路、气路和液路三方面断开,或者从电路、气路两方面断开、或者从气路上断开,然后将雾化器与主机再组合。这样,即使儿童误触碰气溶胶产生装置的开关,雾化器也不会启动,而且即便儿童将主机及雾化器拆开,对电极施以旋转操作或者施以按压操作,也不能将电极上的气孔与雾化芯在气路上导通,从而不能使雾化器输出气溶胶,因此实现了更好地防止因儿童误操作而导致输出气溶胶的效果。
如无特别说明,上述“第一”、“第二”等类似术语用于区分相同名称的不同装置,不能解释为含有顺序、主次、重要程度等含义。
上述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些详细的说明仅仅限于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构思下对上述方案进行的各种润饰、等效变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其底部设有电极孔,所述电极孔的孔壁设有第一出气孔;
电极,与所述电极孔活动连接,所述电极设有气道,且所述气道具有进气端和第二出气孔;
弹性件,其设置于所述电极与所述壳体之间;以及
雾化芯,其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作加热雾化气溶胶基质;
通过对所述电极进行第一方向的按压或拉拔,以及围绕第一方向的旋转施力,可使所述气道与雾化芯实现气路的导通或断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的侧部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电极孔的孔壁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一直滑槽及第一旋转滑槽,所述第一旋转滑槽与所述第一直滑槽的顶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孔的孔壁还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的第二旋转滑槽,所述第二旋转滑槽与所述第一直滑槽连通、且远离所述第一直滑槽的顶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滑槽设有多个第二凸起,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对所述电极定位,不同的第二凸起对应不同的进气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滑槽设有第三凸起,用于与所述第一凸起配合并阻止所述电极旋转,所述第三凸起的凸起高度大于所述第二凸起的凸起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电极与所述雾化器上的雾化芯的导电部处于脱开的状态时,按压所述电极使得所述弹性件变形,可使得所述电极与雾化芯的导电部进入到接触导通的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孔的孔壁还开设有第一液孔,所述第一液孔与雾化芯的进液孔连通,所述电极的顶部设有连通所述雾化器内基质容器的槽孔,所述槽孔的孔壁设有第二液孔,当旋转所述电极,所述第一液孔与第二液孔可将雾化芯的进液通道切断或接通,且可调节雾化芯的进液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包括外座体和内座体,所述内座体为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内座体与所述雾化芯及所述壳体的侧壁之间形成密封,所述第一液孔和所述第一出气孔开设于所述内座体,所述电极的侧壁与所述内座体之间形成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气孔与所述雾化芯上的进气孔上下错开,使得雾化芯的外侧形成有纵向气道。
10.一种气溶胶产生装置,包括雾化器和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为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CN202222133792.2U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ctive CN2182191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3792.2U CN218219183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133792.2U CN218219183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219183U true CN218219183U (zh) 2023-01-06

Family

ID=84682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133792.2U Active CN218219183U (zh) 2022-08-12 2022-08-12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2191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71791B2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with an air input amount adjustable by rotating a mouthpiece
CN109602091B (zh) 一种支持多抽吸模式的雾化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US20200029624A1 (en) Atomizer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thereof
KR101109446B1 (ko) 작동 저항을 구비한 연료 공급원 장치
CN115153114A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US20210401044A1 (en) Cartridge, battery device and electronic cigarette
WO2020125666A1 (zh) 一种雾化片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US11744293B2 (en)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8219183U (zh) 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112772996A (zh) 主机、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106388009A (zh) 电子烟
CN116807063A (zh) 烟弹及电子烟
EP4091466A1 (en) Liquid injection structure, atomizer and aerosol generation device thereof
CN215270593U (zh) 可复用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WO2023202215A1 (zh) 壳体组件、雾化机构和雾化器
WO2024045775A1 (zh)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0275888U (zh) 雾化器及电子烟
CN110089779B (zh) 一种电子雾化器
CN211910530U (zh) 雾化组件及电子烟
CN214854355U (zh) 主机、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5583156U (zh) 雾化器以及电子雾化装置
CN218588198U (zh) 电子雾化器
CN220000771U (zh) 运动分离式的吸嘴结构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CN219163218U (zh) 开关结构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CN218790594U (zh)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