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790594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8790594U CN218790594U CN202220520948.XU CN202220520948U CN218790594U CN 218790594 U CN218790594 U CN 218790594U CN 202220520948 U CN202220520948 U CN 202220520948U CN 218790594 U CN218790594 U CN 21879059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nnel
- air
- liquid
- passage
- liquid stor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Spraying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包含吸嘴、外壳体、内壳体、储液仓、转换件和第一密封圈,内壳体的内侧壁内围设有沿雾化器的轴向设置的且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储液仓在外壳体的内侧壁以及内壳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转换件上贯通开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第三通道的其中一个端部为开设于转换件外壁上的进气孔,转换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吸嘴与储液仓的顶侧之间,且吸嘴与第四通道相连通,以使得转换件通过与储液仓发生相对转动来改变气体的流通状态和/或流通路径,可有效解决冷凝液会进入用户口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雾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是一种新型的电子产品,包括雾化器和烟杆,烟杆包括电源和控制电路,电源为雾化器提供电能,雾化器一般由油杯、雾化芯、出气道和进气道等组成,雾化器将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加热雾化从而生成使用者可吸食的烟气。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雾化器,在雾化液加热雾化后很容易在出气道内产生冷凝液。其中,产生冷凝液的原因一般有以下几点:1.雾化后的高温烟雾与出气道的内壁有温差,因此会在出气道内壁冷凝为小液滴;2.小液滴有大有小,在雾化器工作时,当使用者用口吸雾化器时,出气道内的气压小于油腔中的气压,即出气道内的气压为负压状态,因此挂壁在出气道内壁的细小的冷凝液滴容易跟随烟雾和气体被抽向雾化器的出口,并从出气道内壁往上爬升,甚而有时会直接进入使用者口腔内,影响使用者吸食体验;3.雾化芯工作温差过大时会产生液滴炸裂,一些大颗粒冷凝液滴会被直接喷溅到出气道内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解决出气道内壁的细小冷凝液滴容易跟随烟雾和气体被抽向雾化器出口并从出气道内壁往上爬升,或者由于雾化芯工作温差过大时会产生液滴炸裂并直接喷溅到出气道内壁,导致冷凝液滴容易被吸入口腔内,从而影响使用者吸食体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雾化器包括:吸嘴、外壳体、内壳体、储液仓和转换件,内壳体的内侧壁内围设有沿雾化器的轴向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的第一端部和第二通道的第二端部相互连通,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均位于远离吸嘴的位置。储液仓设置于外壳体的内侧壁以及内壳体的外侧壁之间,储液仓内形成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转换件上贯通开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第三通道的其中一个端部为开设于转换件外壁上的进气孔,转换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吸嘴与储液仓的顶侧之间,且吸嘴与第四通道相连通,以使得转换件通过与储液仓发生相对转动来改变气体的流通状态和/或流通路径;储液仓的顶部和转换件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以对流通路径进行密封。
可选地,流通状态包括:气道锁闭状态,气道锁闭状态为转换件旋转至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与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相互错开的状态;和
气道连通状态,气道连通状态为转换件旋转至第一通道至少部分地与第三通道相连通,且第二通道至少部分地与第四通道相连通,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三通道构成进气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和第四通道构成出气通道。
可选地,在气道连通状态下,切换气体流通路径通过将转换件旋转至第一通道至少部分地与第四通道相连通,且第二通道至少部分地与第三通道相连通来实现,相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四通道构成出气通道,相连通的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构成进气通道。
可选地,转换件的底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储液仓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可相对转动至相互对应连接或错位设置,从而改变所述气体的所述流通状态和/或所述流通路径。
可选地,第一连接部沿转换件的周向设置为至少2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磁铁,第二连接部设置为由磁性材料制成的储液仓的顶部,或者,第一连接部设置为由磁性材料制成的转换件的底部,第二连接部沿储液仓的周向设置为至少2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磁铁,或者,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各设置为至少2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磁铁;
在气道连通状态,且进气通道的进气量为最大进气量,出气通道的出气量为最大出气量的情况下:
当其中2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磁铁沿雾化器的周向转动的角度θ为180°时,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发生相互切换,进气通道的进气量为最大进气量,出气通道的出气量为最大出气量;
当转换件相对储液仓的顶部转动的角度θ为90°时,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均处于气道锁闭状态;
当转换件相对储液仓的顶部转动的角度为90°<θ<180°时,进气通道的进气量小于最大进气量,出气通道的出气量小于最大出气量,随着角度θ越接近90°进气通道的进气量和出气通道的出气量均越来越小,随着角度θ越接近180°,进气通道的进气量和出气通道的出气量均越来越大。
可选地,第二连接部为设置于储液仓的顶部的铁层、钴层或镍层;
或者,第一连接部为设置于转换件的底部的铁层、钴层或镍层。
可选地,雾化器还包括一个雾化组件,雾化组件设置于与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连接的位置,并保持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相互连通的通道。
可选地,雾化组件包括发热体和导液体,发热体设置于导液体的上端部;储液仓包括至少一个出液孔,雾化液通过出液孔流至导液体。
可选地,雾化器还包括至少两个雾化组件,第一通道内靠近第一端部的位置和第二通道内靠近第二端部的位置均设有至少一个雾化组件。
可选地,每个雾化组件均包括至少一个发热体和至少一个导液体,发热体和导液体相互连接设置;储液仓包括至少一个出液孔,雾化液通过出液孔流至导液体。
可选地,雾化组件还包括套筒,套筒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每个进液孔分别与一个雾化组件的导液体相连通。
可选地,发热体和导液体相互贴合设置;进液孔沿套筒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列有个,每个依次间隔排列的进液孔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内的导液体相互贴合设置。
可选地,进气孔与进气通道之间形成弯折的进气通道。
可选地,进气孔与进气通道之间形成直通的进气通道。
可选地,第一通道、第二通道、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的内径均相等。
可选地,储液仓顶侧的周缘设置有限位凸起,限位凸起用于在储液仓相对于转换件转动时,对转换件的位置进行限位。
可选地,储液仓的顶侧设有至少一个注液孔,转换件覆盖于至少一个注液孔并密封连接。
可选地,注液孔的数量为两个。
可选地,吸嘴随转换件同步转动,或者,转换件相对于吸嘴发生转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含上述任意一项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雾化器包含吸嘴、外壳体、内壳体、储液仓和转换件,内壳体的内侧壁内围设有沿雾化器的轴向设置的且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储液仓在外壳体的内侧壁以及内壳体的外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转换件上贯通开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第三通道的其中一个端部为开设于转换件外壁上的进气孔,转换件可转动地设置于吸嘴与储液仓的顶侧之间,且吸嘴与第四通道相连通,以使得转换件通过与储液仓发生相对转动来改变气体的流通状态和/或流通路径。由于雾化后的烟雾接触到温度较低的出气通道的内壁而产生挂壁的冷凝液,于是通过转换件切换出气道和进气道,将之前的出气通道切换为进气通道,同时之前的进气通道切换为出气通道,这样,挂壁的冷凝液因出气通道切换为进气通道,会跟随进气的气流再次进行雾化,烟雾经由进气通道切换后的出气通道进入使用者的口中,而当又有冷凝液挂壁与出气通道的内壁时,再次反转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冷凝液再次经过雾化后经反转后的出气通道流出,如此循环往复,可以有效防止气道内部的冷凝液进入用户口部,提升了使用者的吸食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器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沿A-A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沿B-B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转换件旋转90度时的原理图;
图5为图1中转换件转动前的气体和雾化液流通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转换件转动180°后的气体和雾化液流通示意图;
图7为图1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转换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沿C-C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图9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9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雾化器的俯视图;
图14为图13沿D-D的截面示意图;
图15为图13沿E-E的截面示意图;
图16为图13沿E-E的立体截面示意图;
图17为图13中转换件转动前的气体和雾化液流通示意图;
图18为图13中转换件转动180°后的气体和雾化液流通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雾化组件的俯视图;
图20为图19沿F-F的截面示意图;
图21为图19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19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00、进气通道;100、出气通道;1、储液仓;102、内壳体;11、外壳体;111、储液腔;112、连接件;1121、出液孔;113、第二固定座;114、第三固定座;121、第一通道;1211、第一端部;122、第二通道;1222、第二端部;124、注液孔;2、转换件;20、上盖;21、连接端;22、延伸端;201、第一连接部;202、第二连接部;210、限位凸起;211、第三通道;212、第四通道;214、吸嘴;215、第一密封圈;216、第二密封圈;217、进气孔;218、凹槽;3、雾化组件;31、发热体;32、套筒;321、进液孔;322、第一容纳通槽;323、第二容纳通槽;324、第一固定盖;33、导液体;34、第一固定座;35、第一电极;351、第二电极;36、绝缘片;4、通道;I、气流流通路径;J、雾化液流通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根据,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技术方案中,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以读者面向说明书附图为准,读者面向附图的视角方向为正向视角,读者的上部位置为顶部方向,读者的左手位置为左方向,读者的右手位置为右方向。
根据图1~图7、图13~图1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雾化器包括:吸嘴214、外壳体11、内壳体102、储液仓1和转换件2。其中,内壳体102的内侧壁内围设有沿雾化器的轴向设置的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第一通道121具有第一端部1211,第二通道122具有第二端部1222,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22相互连通,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22(如图7所示)均位于远离吸嘴214的位置。也就是,第一通道121的一端和第二通道122的一端设有吸嘴214,第一通道121的另一端和第二通道122的另一端(即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22)相互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吸嘴214和第一通道121、第二通道122上相互连通的一端相对设置。
其中,储液仓1设置于外壳体11的内侧壁以及内壳体102的外侧壁之间,储液仓1内形成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111。或者,储液仓1也可以是单独设置在外壳体11的内侧壁以及内壳体102的外侧壁之间的一个具有储液腔111的仓体。
转换件2上贯通地开设有第三通道211和第四通道212。其中,第三通道211和第四通道212是相互独立设置的,第三通道211的其中一个端部为开设于转换件2的外壁(此处外壁不限于转换件2的周向外壁,也可以是转换件2的端部侧壁)上的进气孔217,转换件2可转动地设置于吸嘴214与储液仓1的顶侧(可理解的是,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是贯穿设置于储液仓1的内部)之间,且吸嘴214与第四通道212相连通,以使得转换件2通过与储液仓1发生相对转动来改变气体的流通状态和/或流通路径。
具体地,转换件2可以绕雾化器的轴线旋转一定的角度,与位于转换件2下部的储液仓1发生相对转动,以切换气体的流通路径,且在转换件2沿着雾化器的轴线相对于储液仓1发生相对转动也可以切换气体的流通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转换件2绕雾化器的轴线旋转时,吸嘴214可随转换件2同步转动,储液仓1为固定不动,即吸嘴214与转换件2是相互固定的,使得转换件2在转动时,吸嘴214也会随着转换件2做同步转动,其中,吸嘴214与转换件2的转动是以储液仓1为参照物,即吸嘴214、转换件2均与储液仓1发生相对转动。
当然,转换件2也可相对于吸嘴214发生转动,此时,储液仓1仍然为固定不动。即吸嘴214与转换件2通过一个转接器件来实现连接,该转接器件可固定在储液仓1的顶侧,而转换件2设置在该转接器件内并可转动地连接于储液仓1上,此时,吸嘴214固定在转接器件上,以在转换件2在转动时,由于储液仓1固定不动,使得与储液仓1固定的转接器件以及吸嘴214也固定不动,即转换件2与吸嘴214和储液仓1均发生相对转动。其中,该转换件2可为调节环,而转接器件为用于安装吸嘴214和调节环的安装座等,在此并不进行限定。
雾化器还可以包含第一密封圈215(如图3所示),第一密封圈215用于密封储液仓1的顶部(或者后述技术方案中的上盖20)和转换件2之间的间隙以保证气体流通路径的密封性。本实施例中,转换件2(具体为转换件2的底部,即转换件2朝向上盖20的一侧)设有容纳第一密封圈215的凹槽218,凹槽218和第一密封圈215相互适配,以使得上盖20和转换件2装配在一起时,第一密封圈215环绕第三通道211和第四通道212设置。
可选地,储液仓1的顶部(上盖20的连接端21)上设有容纳第一密封圈215的凹槽218,凹槽218和第一密封圈215可以为过盈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圈215可以为硅橡胶材质的密封圈或者其它形式的密封部件。凹槽218环绕第三通道211和第四通道212下陷设置于转换件2的底部,转换件2相对于储液仓1(或者吸嘴214和储液仓1)转动90°的时候,即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分别与第三通道211和第四通道212相互错开的时候,此时,第一密封圈215可对上盖20和转换件2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外界空气从上盖20和转换件2的连接端21之间的缝隙直接进入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进一步提升了气道锁闭的密封性。同时,在气道连通状态的时候,第一密封圈215可保证进气道200和出气道100之间的密封性,以使得进气孔217有合理且稳定的进气量,提升用户的吸食体验。
本实施例中,气体的流通状态有两种:一种是气道锁闭状态,一种是气道连通状态。所谓气道锁闭状态,就是转换件2转动至气体无法通过连通的通道,即气体无法从进气孔217进入并从吸嘴214被抽吸到使用者口中,即气道关闭;反之,气道连通状态,则是转换件2转动至气体能够从进气孔217进入并从吸嘴214被抽吸到使用者口中,即气道打开。也就是说,转换件2可以从气道锁闭状态切换为气道连通状态,或者从气道连通状态切换为气道锁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转换件2通过与储液仓1发生相对转动来改变气体的流通状态和/或流通路径的含义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通过转换件2发生的相对转动,可以切换气体的流通路径,例如,进气道切换为出气道,出气道又可以切换为进气道。
2、通过转换件2发生的相对转动,如前所述,可以切换气体的流通状态,即转换件2可以从气道锁闭状态切换为气道连通状态,或者,从气道连通状态切换为气道锁闭状态。
3、通过转换件2发生的相对转动,如前所述,可以在气体处于气道连通的状态下,调整气道连通状态,例如,出气道和进气道越变越窄;或者,出气道和进气道越变越大。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转换件2转动的时候可以同步改变气体的流通状态和流通路径,也可以单独改变气体的流通状态和流通路径。为便于理解,请参照图2至图6,以下举例说明:
当气道处于完全连通状态,且气体流通路径按序依次为第三通道211、第一通道121、第二通道122和第四通道212(如图5所示,路径I为气流流通路径,路径J为雾化液流通路径)时,也即,第三通道211和第一通道121作为进气通道200,第四通道212和第二通道122作为出气通道100时,转换件2绕雾化器的轴线朝向一方向慢慢转动,此时进气通道200和出气通道100都慢慢变窄,也就是说,气道由完全连通状态变为不完全连通状态。此时可以理解为,只有气体的流通状态发生了改变,即由气道的完全连通状态变为气道的不完全连通状态。其中,第四通道212、第二通道122、第三通道211、第一通道121和通道4可以看做是路径I,也就是气流流通的路径,并且,第三通道211和第一通道121主要是外界空气的流通路径,通道4、第四通道212和第二通道122是雾化液雾化后的雾化气体以及外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流通路径。
继续朝同一方向转动转换件2,进气通道200和出气通道100都会完全被封闭,即气道由不完全连通状态变为气道锁闭状态(如图4所示);也就是说,此时切换了气体的流通状态。此时可以理解为,只有气体的流通状态发生了改变,即,由气道的连通状态变为气道的锁闭状态。
接着继续朝同一方向转动转换件2,第三通道211和第二通道122相互接通,此时第二通道122和第三通道211一起,变为了进气通道200,而第四通道212和第一通道121相互接通,即第一通道121和第四通道212一起,变为了出气通道100(如图6所示)。此时可以理解为,不仅气体的流通状态发生了变化,由气道锁闭状态变为了气道连通状态,而且气体的流通路径也发生了变化,之前作为出气通道100的一部分的第二通道122,现在变为了进气通道200的一部分,之前作为进气通道200的一部分的第一通道121,现在则变为了出气通道100的一部分。此时,可以理解为,转换件2与储液仓1发生相对转动,同步改变了气体的流通状态和流通路径。
当继续朝同一方向转动转换件2时,进气通道200和出气通道100都会越来越大,直到第三通道211和第二通道122完全连通,且第四通道212和第一通道121也完全连通时,气道由不完全连通状态变为完全连通状态。气体的流通路径则按序依次变为第三通道211、第二通道122、第一通道121和第四通道212(如图6所示)。此时可以理解为,转换件2的相对转动,仅改变气体的流通状态。
再继续朝同一方向转动转换件2,则气道又会由完全连通状态变为不完全连通状态,再继续转动转换件2,气体的流通状态又会由不完全连通状态切换为气道锁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转换件2可以顺时针转动,也可以逆时针转动,转动的方向可以不仅限于朝一个方向转动来改变气体的流通状态以及流通路径。
基于前述的举例,以下进一步对气体的流通状态进行说明。请再参照图4所示,在气道锁闭状态下,转换件2旋转至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分别与第三通道211和第四通道212相互错开的状态。也就是说,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两者中的任意一个通道均不与第三通道211和第四通道212两者中的任意一个通道相连通。
而在气道连通状态下,转换件2旋转至第一通道121至少部分地与第三通道211相连通,且第二通道122至少部分地与第四通道212相连通(如图5所示)。外界空气通过进气孔217进入第三通道211,第一通道121和第三通道211相连通构成进气通道200,第二通道122和第四通道212构成出气通道100。
在气道连通状态下,切换气体流通路径通过将转换件2旋转至第一通道121至少部分地与第四通道212相连通,且第二通道122至少部分地与第三通道211相连通来实现,相连通的第一通道121和第四通道212构成出气通道100,第二通道122和第三通道211构成进气通道200(如图6所示)。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中任意一个通过转换件2的转动,即可切换为进气通道200或者出气通道100使用,也就是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中任意一个和进气孔217所在的通道相互连通(在本实施例中,第三通道211的外壁设有进气孔217。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进气孔217也可以设置在第四通道212的外壁),即可作为进气通道200,而另一个通道由于与吸嘴214连通,则另一个通道可作为出气通道100。
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由于雾化后的烟雾接触到温度较低的出气通道100的内壁而产生挂壁的冷凝液,于是通过转换件2切换出气道和进气道,将之前的出气通道100切换为进气通道200,同时之前的进气通道切换为出气通道100。这样,挂壁的冷凝液因出气通道100切换为进气通道200,会跟随进气的气流进入后述技术方案中的雾化组件3中再次进行雾化,烟雾经由进气通道200切换后的出气通道100进入使用者的口中。而当又有冷凝液挂壁与出气通道100的内壁时,再次反转进气通道200和出气通道100,冷凝液再次通过进气气流流经雾化组件3,雾化后经反转后的出气通道100流出,如此循环往复,可以有效防止气道内部的冷凝液进入用户口部,提升了使用者的吸食体验。
由上可知,如果将处于完全连通状态下的进气通道200反转切换为完全连通状态下的出气通道100,同时也即将处于完全连通状态下的出气通道100反转切换为完全连通状态下的进气通道200,则转换件2刚好需转动180度角度。而如果将处于完全连通状态下的进气通道200和出气通道100切换为气道锁闭状态,则转换件2需转动的最优选的角度为90度角度。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转换件2的底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201储液仓1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202,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可相对转动至相互对应连接或错位设置,从而改变气体的流通状态和/或流通路径。
优选地,第一连接部201可以沿转换件2的周向设置为至少2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磁铁;第一连接部201设置于转换件2的底部,而第二连接部202则设置为由磁性材料制成的位于储液仓1的顶部。
需要说明的是,该磁性材料可以为铁层、钴层或镍层。
因此,储液仓1的顶部可以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作为第二连接部202,当然,也可以在储液仓1的顶部涂覆一层磁性材料,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此外,第一连接部201也可以沿转换件2的周向设置3个、4个或更多个相互间隔的定位磁铁,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另一种连接方式,第一连接部201可以设置为由磁性材料制成的转换件2的底部,而第二连接部202则沿储液仓1的周向设置为至少2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磁铁,设置于储液仓的顶部。也就是说,转换件2的底部可以由磁性材料制成,并作为第一连接部201;或者,也可以在转换件2的底部涂覆一层磁性材料,具体此处不做限定。此外,第二连接部202也可以沿储液仓1的周向设置3个、4个或更多个相互间隔的定位磁铁,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还有一种连接方式,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可以各设置为至少2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磁铁。当然,第一连接部201和第二连接部202也可以分别设置为3个或更多个相互间隔的定位磁铁,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地,上述磁性材料包含有铁、钴、镍中的一种或几种;或者,上述磁性材料为具有磁性的非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铁氧体磁性材料。
以下为一个具体场景下的例子:
在气道连通状态,且进气通道200(第一通道121和第三通道211组成的通道)的进气量为最大进气量,出气通道100(第二通道122和第四通道212构成的通道)的出气量为最大出气量的情况下:
当设置于转换件2上的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磁铁沿雾化器的周向转动的角度θ为180°时,进气通道200和出气通道100发生相互切换,切换后的进气通道200的进气量为最大进气量,切换后的出气通道100的出气量为最大出气量。
如图4所示,以转换件2顺时针旋转为例,当转换件2相对储液仓1的顶部转动的角度θ为90°时,进气通道200和出气通道100均处于气道锁闭状态,此时,转换件2旋转至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分别与第三通道211和第四通道212相互错开的状态。
当转换件2相对储液仓1的顶部转动的角度θ为90°<θ<180°时(即第一通道121部分地与第三通道211相连通,第二通道122部分地与第四通道212相连通),进气通道200的进气量小于最大进气量,出气通道100的出气量小于最大出气量,随着角度θ越接近90°,进气通道200的进气量和所述出气通道100的出气量均越来越小,随着角度θ越接近180°,进气通道200的进气量和出气通道100的出气量均越来越大。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器还可以包括一个雾化组件3,雾化组件3设置于与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22相连接的位置,并保持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22相互连通的通道4。也就是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22相连接位置处形成通道4(如图5所示),通道4用于连通雾化组件3和第一端部1211和第二端部1222。
雾化组件3包括发热体31和导液体33,储液仓1包括至少一个出液孔1121,雾化液通过出液孔1121流至导液体33。发热体31和导液体33的连接方式有多种,可以设置为磁吸结构的连接方式,也可以设置为卡接结构的机械连接方式,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其中一种连接方式,是将发热体31设置于导液体33的上端部。可选地,导液体33可以为导油棉,也可以为多孔陶瓷体,具体此处不做限定。储液仓1中的雾化液通过导液体33的吸附作用导流并填充整个导液体33,发热体31发热将导液体33上的雾化液加热雾化从而生成使用者可吸食的烟气。可选地,发热体31可以为网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等,网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的发热体31覆盖于导液体33的上端部,加热雾化后的烟气可以从网状结构或片状结构的发热体31处传导到通道4,而后传导至出气通道100中。
发热体31和导液体33可以相互贴合设置,更有利于提升雾化液的雾化速度,提升使用者的使用体验。
优选地,进液孔321沿套筒的轴向可以间隔设置为2个或4个,这样与进气通道200和出气通道100相对的发热体31,都会加热雾化来自导液体33的雾化液而产生烟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进气孔217与进气通道200(例如,第一通道121和第三通道211相连通构成进气通道200)之间形成弯折的进气通道200。具体地,进气孔217可以设置在转换件2的周向侧壁上,即第三通道211和第一通道121连接而成弯折的进气通道200。
或者,进气孔217与进气通道200(例如,第一通道121和第三通道211相连通构成进气通道200)之间形成直通的进气通道200。具体地,进气孔217可以设置在转换件2的顶部侧壁上,即第三通道211和第一通道121连接而成竖直的进气通道200。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通道121、第二通道122、第三通道211和第四通道212的内径可以设置为均相等也可以设置为不相等。
可选地,储液仓1具有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111,储液仓1顶侧的周缘设置有限位凸起210,限位凸起210用于在储液仓1相对于转换件2转动时,对转换件2的位置进行限位以防止转换件2发生晃动。具体地,限位凸起210为设置在内壳体102上背离于储液腔111的一端部外周(或者外壳体11的内周)的凸起,用于转换件2连接在内壳体102的顶部(即储液仓1顶侧或外壳体11的顶部)时,可以将转换件2卡合固定,从而防止转换件2晃动。也就是说,转换件2可在限位凸起210与内壳体102之间形成空间内转动。
请再参照图3所示,雾化器还可以包含上盖20,上盖20包括一体设置的连接端21以及延伸端22,连接端21和转换件2上背离于储液腔111的一端相互连接(可为一体式连接或者可拆卸连接),限位凸起210设置于连接端21上背离于储液腔111的一端,延伸端22为上述实施例中的内壳体102,即在延伸端22的内侧壁内围设有沿雾化器的轴向设置的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
储液仓1的顶侧(或者为上盖20;或者为内壳体102/外壳体11上覆盖于储液仓1的顶侧的端部)还可以设有至少一个注液孔124,转换件2至少覆盖于一个注液孔124并密封连接。具体地,注液孔124设置在内壳体102的顶部位置;可选地,注液孔124设置在外壳体11的顶部位置。
优选地,储液仓1的顶侧(或者为上盖20;或者为内壳体102/外壳体11上覆盖于储液仓1的顶侧的端部)设有两个注液孔124,转换件2覆盖于两个注液孔124并密封连接。两个注液孔124任何一个都可以注油,另一个则作为排气,使注油更加顺畅,不会因为气阻而反油。
可选地,注液孔124的周侧通过第二密封圈216(如图2所示)密封以使得储液仓1(或者为上盖20)的顶部和转换件2之间形成密封,以防止雾化器在平放或倒置时,储液腔111的雾化液从注液孔124中泄露。第二密封圈216可以为硅橡胶材质的密封件,方便拆卸同时密封性更好。可选地,在上盖20的顶部或者转换件2的底部设有限位槽(未图示)用于固定第二密封圈216,即将第二密封圈216安装于限位槽(未图示),以防止转换件2和上盖20之间产生间隙,减少油塞的使用,更节省空间。
如图13至图22所示,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与第一实施例相比较,第二实施例存在以下不同之处。
本实施例中,雾化器至少包括2个雾化组件3,第一通道121内靠近第一端部1211的位置和第二通道122内靠近第二端部1222的位置均设有至少一个雾化组件3。可选地,套筒32设有第一容纳通槽322和第二容纳通槽323(如图12所示)。第一容纳通槽322内部和第二容纳通槽323内部各设有至少一个发热体31和至少一个导液体33,导液体33与发热体31相互连接设置。也即,导液体33与发热体31一一对应接触。第一容纳通槽322和第二容纳通槽323相互连通形成通道4,也就是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通道4之间形成U型通道。
进一步地,第一容纳通槽322内部和第二容纳通槽323内部可以各设有多个发热体31和多个导液体33。
本实施例中,储液仓1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出液孔1121,雾化液通过出液孔1121流至导液体33。
雾化组件3还可以包括套筒32,套筒32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2个进液孔321,每个进液孔321分别与一个雾化组件3的导液体33相连通。
优选地,进液孔321(如图21所示)沿套筒32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列有6个,每3个依次间隔排列的进液孔321分别与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内的导液体33相互贴合设置,用于将储液仓1中的雾化液充分、快速且均匀地导流至雾化组件3。需要说明的是,进液孔321沿套筒32的周向也可以依次间隔排列有4个,每2个依次间隔排列的进液孔321分别与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内的导液体33相互贴合设置。有关进液孔321的个数,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可选地,两个发热体31可以连接同一个第一电极35同时工作,也可以两个发热体31分别连接两个第一电极35,两个发热体31不同时工作。由于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之间是相互连通的,因此在其中一个发热体31所对应的气道作为进气道使用的时候,此发热体31发热工作,而同时,另一个发热体31可以不发热,不发热的发热体31所在的气道作为出气道使用,进而增强产品的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的用户需求。
可选地,雾化器包含连接件112和第二固定座113,连接件112用于将储液仓1接触并对其进行支撑,第二固定座113用于与储液仓1的底部密封连接,并与外壳体11的内壁和连接件112的相互配合形成半封闭的储液腔1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雾化组件3还包含第一电极35、第一固定座34和第一固定盖324,发热体31通过第一固定盖324压置于套筒32的一端,第一固定座34设于套筒32的另一端。优选地,第一电极35贯穿在套筒32的内部,第一电极35的一端连接发热体31,第一电极35的另一端与设于第三固定座114上的第二电极351电连接,第二电极351外设绝缘片36并与电池连接进行通电,以使发热体31可通过第二电极351以及第一电极35与电池进行通电,从而对从导液体33传导过来的雾化液进行加热雾化后形成烟雾,由U型通道传导至吸嘴214。
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相比,除以上结构不同外,其余结构均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包含上述其中一种技术方案中的雾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旋转转换件以切换进气通道和出气通道,即改变气道的流通路径,使得存积在出气通道的冷凝液经过转换后变为位于进气通道的冷凝液,进而跟随进气的气流进入雾化组件进行二次雾化,解决了冷凝液被用户吸入口中的问题;
2、转换件还可以同步调节气道的关闭或者打开状态,方便用户使用;
3、本雾化器通过旋转转换件进而控制气体雾化液的气流量,可以满足用户的多种使用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吸嘴(214);
外壳体(11);
内壳体(102),所述内壳体(102)的内侧壁内围设有沿所述雾化器的轴向设置的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22),所述第一通道(121)的第一端部(1211)和所述第二通道(122)的第二端部(1222)相互连通,所述第一端部(12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22)均位于远离所述吸嘴(214)的位置;
储液仓(1),所述储液仓(1)设置于所述外壳体(11)的内侧壁以及所述内壳体(102)的外侧壁之间,所述储液仓(1)内形成用于储存雾化液的储液腔(111);
转换件(2),所述转换件(2)上贯通开设有相互独立的第三通道(211)和第四通道(212),所述第三通道(211)的其中一个端部为开设于所述转换件(2)外壁上的进气孔(217),所述转换件(2)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吸嘴(214)与所述储液仓(1)的顶侧之间,且所述吸嘴(214)与所述第四通道(212)相连通,以使得所述转换件(2)通过与所述储液仓(1)发生相对转动来改变气体的流通状态和/或流通路径;
第一密封圈(215),所述储液仓(1)的顶部和所述转换件(2)的底部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密封圈(215)以对所述流通路径进行密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通状态包括:
气道锁闭状态,所述气道锁闭状态为所述转换件(2)旋转至所述第一通道(121)和所述第二通道(122)分别与所述第三通道(211)和所述第四通道(212)相互错开的状态;和
气道连通状态,所述气道连通状态为所述转换件(2)旋转至所述第一通道(121)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三通道(211)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通道(122)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四通道(212)相连通,相连通的所述第一通道(121)和所述第三通道(211)构成进气通道(200),相连通的所述第二通道(122)和所述第四通道(212)构成出气通道(1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道连通状态下,切换气体流通路径通过将转换件(2)旋转至所述第一通道(121)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四通道(212)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通道(122)至少部分地与所述第三通道(211)相连通来实现,相连通的第一通道(121)和所述第四通道(212)构成出气通道(100),相连通的所述第二通道(122)和所述第三通道(211)构成进气通道(20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件(2)的底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部(201),所述储液仓(1)的顶部具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部(202),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02)可相对转动至相互对应连接或错位设置,从而改变所述气体的所述流通状态和/或所述流通路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201)沿所述转换件(2)的周向设置为至少2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磁铁,所述第二连接部(202)设置为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所述储液仓(1)的所述顶部,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201)设置为由磁性材料制成的所述转换件(2)的底部,所述第二连接部(202)沿所述储液仓(1)的周向设置为至少2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磁铁;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2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202)各设置为至少2个相对间隔设置的定位磁铁;
在所述气道连通状态,且所述进气通道(200)的进气量为最大进气量,所述出气通道(100)的出气量为最大出气量的情况下:
当其中2个相对间隔设置的所述定位磁铁沿所述雾化器的周向转动的角度θ为180°时,所述进气通道(200)和所述出气通道(100)发生相互切换,所述进气通道(200)的进气量为最大进气量,所述出气通道(100)的出气量为最大出气量;
当所述转换件(2)相对所述储液仓(1)的顶部转动的所述角度θ为90°时,所述进气通道(200)和所述出气通道(100)均处于所述气道锁闭状态;
当所述转换件(2)相对所述储液仓(1)的顶部转动的所述角度θ为90°<θ<180°时,所述进气通道(200)的进气量小于所述最大进气量,所述出气通道(100)的出气量小于所述最大出气量,随着所述角度θ越接近90°,所述进气通道(200)的进气量和所述出气通道(100)的出气量均越来越小,随着所述角度θ越接近180°,所述进气通道(200)的进气量和所述出气通道(100)的出气量均越来越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202)为设置于所述储液仓(1)的顶部的铁层、钴层或镍层;
或者,所述第一连接部(201)为设置于所述转换件(2)的底部的铁层、钴层或镍层。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一个雾化组件(3),所述雾化组件(3)设置于与所述第一端部(12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22)相连接的位置,并保持所述第一端部(1211)和所述第二端部(1222)相互连通的通道(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3)包括发热体(31)和导液体(33),所述发热体(31)设置于所述导液体(33)的上端部;
所述储液仓(1)包括至少一个出液孔(1121),所述雾化液通过所述出液孔(1121)流至所述导液体(33)。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还包括至少两个雾化组件(3),所述第一通道(121)内靠近所述第一端部(1211)的位置和所述第二通道(122)内靠近所述第二端部(1222)的位置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雾化组件(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雾化组件(3)均包括至少一个发热体(31)和至少一个导液体(33),所述发热体(31)和所述导液体(33)相互连接设置;
所述储液仓(1)包括至少一个出液孔(1121),所述雾化液通过所述出液孔(1121)流至所述导液体(33)。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组件(3)还包括套筒(32),所述套筒(32)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2个进液孔(321),每个所述进液孔(321)分别与一个所述雾化组件(3)的所述导液体(33)相连通。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31)和所述导液体(33)相互贴合设置;
所述进液孔(321)沿所述套筒(32)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列有6个,每3个依次间隔排列的所述进液孔(321)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121)和所述第二通道(122)内的所述导液体(33)相互贴合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217)与所述进气通道(200)之间形成弯折的进气通道(200)。
14.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孔(217)与所述进气通道(200)之间形成直通的进气通道(200)。
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121)、所述第二通道(122)、所述第三通道(211)和所述第四通道(212)的内径均相等。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1)顶侧的周缘设置有限位凸起(210),所述限位凸起(210)用于在所述储液仓(1)相对于所述转换件(2)转动时,对所述转换件(2)的位置进行限位。
1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仓(1)的顶侧设有至少一个注液孔(124),所述转换件(2)覆盖于至少一个所述注液孔(124)并密封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液孔(124)的数量为两个。
1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嘴(214)随所述转换件(2)同步转动,或者,所述转换件(2)相对于所述吸嘴(214)发生转动。
20.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雾化装置包含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20948.XU CN218790594U (zh) | 2022-03-09 | 2022-03-09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520948.XU CN218790594U (zh) | 2022-03-09 | 2022-03-09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8790594U true CN218790594U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7259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520948.XU Active CN218790594U (zh) | 2022-03-09 | 2022-03-09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8790594U (zh) |
-
2022
- 2022-03-09 CN CN202220520948.XU patent/CN21879059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757215U (zh) | 发热丝雾化与压电陶瓷雾化并联设置的电子烟雾化器 | |
CN210299478U (zh) | 一种底部进气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 |
CN113545527A (zh) | 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1832828U (zh) | 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114587025A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8790594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4854355U (zh) | 主机、雾化装置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4160108U (zh) | 一种雾化器 | |
WO2022227215A1 (zh) | 一种雾化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06547881U (zh) | 烟弹及具有该烟弹的电子烟 | |
WO2023169146A1 (zh) | 雾化装置及电子烟 | |
CN210017885U (zh) |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 |
CN216723145U (zh) | 具有横置雾化芯的雾化器 | |
CN217446703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5189457U (zh) | 一种雾化装置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215531585U (zh)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214629894U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215189412U (zh) | 一种吸嘴组件及雾化装置 | |
CN213756681U (zh) | 一种电子雾化设备 | |
CN212971653U (zh) | 一种雾化组件、雾化器及电子烟 | |
CN210275882U (zh) | 储液组件、烟弹及其电子烟 | |
CN114451584A (zh) | 一种双芯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8605053U (zh) | 一种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217906329U (zh) | 雾化设备和具有其的雾化装置 | |
CN206403200U (zh) | 雾化芯和包括该雾化芯的雾化器及电子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