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7769U -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7769U
CN219997769U CN202321670642.3U CN202321670642U CN219997769U CN 219997769 U CN219997769 U CN 219997769U CN 202321670642 U CN202321670642 U CN 202321670642U CN 219997769 U CN219997769 U CN 2199977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sing plate
display module
wall surface
side edge
bo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064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碧荣
张儒生
曹春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ttle Sw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064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77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77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77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该显示模组包括壳体、膜片以及压板。壳体具有第一壁面。膜片连接于第一壁面,膜片包括彼此连接的主体部以及伸出部,伸出部包括背离第一壁面的第二壁面。压板贴合于第二壁面,且连接于壳体,压板与壳体共同夹持伸出部。第一壁面背离第二壁面,压板贴合于第二壁面,也就是说压板设于膜片背离壳体一侧,压板进一步连接于壳体,进而使得膜片被夹持于压板与壳体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显示模组的生产效率,还能够起到保护线路的作用,一方面压板能够在伸出部受到拉扯时对线路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大面积的覆盖也能使得压板能够为伸出部提供更好的防潮保护。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背景技术
家用电器中常常设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图文显示模块常与触摸电路一体注塑成型模,触摸电路的线路通过显示模块的出口引出。图文触摸电路的内件线路从显示模块上引出后,为防止引出线路在使用过程中位置发生变动,常需要将引出线路与显示模块进行固定。在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向引出线路打胶的方式将线路固定于显示模块,加工时,需要胶水稳定后才能进入下一加工工序。由于胶水固化稳定所需的时间较长,等待胶水固化会严重降低电器的生产效率,不利于批量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能够将伸出部快速固定于壳体,提高显示模组生产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壳体、膜片以及压板。壳体具有第一壁面,膜片连接于第一壁面,膜片包括彼此连接的主体部以及伸出部,伸出部包括背离第一壁面的第二壁面。压板贴合于第二壁面,且连接于壳体,压板与壳体共同夹持伸出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沿所述伸出部指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壁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伸出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第一端部位于第一侧边背离第二侧边的一侧,第二端部位于第二侧边背离第一侧边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端部与第二端部均连接于壳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板还包括与伸出部沿垂直于第二壁面的方向重合的中间部,沿由伸出部指向主体部的方向,中间部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一端部的宽度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板还包括与伸出部沿垂直于第二壁面的方向重合的中间部,沿由伸出部指向主体部的方向,中间部的宽度尺寸小于第二端部的宽度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伸出部指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壁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壁面设有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分别设于伸出部沿第二方向的两侧,第一端部连接于第一凸台,第二端部连接于第二凸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伸出部指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壁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第一壁面设有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沿第二方向,第一凸台与第二凸台分别设于伸出部的两侧。主体部包括第四侧边,伸出部连接于第四侧边,第四侧边沿由主体部指向伸出部的方向抵接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
在一些实施例中,沿所述伸出部指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壁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压板包括背离主体部的第三侧边,第三侧边具有与第二壁面沿垂直于第二壁面的方向重合的第一段,第一段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包括第四侧边,伸出部连接于第四侧边,第一段平行于第四侧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包括第四侧边,伸出部连接于第四侧边。压板包括背离主体部的第三侧边,第三侧边具有与第二壁面沿垂直于第二壁面的方向重合的第一段。第一段与第四侧边的距离L满足:0mm<L≤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包括第四侧边,伸出部连接于第四侧边。压板包括面向主体部的第五侧边,沿垂直于第二壁面的方向观察,第四侧边与第五侧边平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主体部包括第四侧边,伸出部连接于第四侧边。压板包括面向主体部的第五侧边,沿垂直于第二壁面的方向观察,第五侧边位于第四侧边背离伸出部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定位柱,压板包括定位孔,定位柱穿设于定位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板与壳体焊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板与壳体热熔连接,且压板的材料的熔点高于壳体的材料的熔点。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显示模组。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还提出了一种家用电器,该家用电器包括显示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该显示模组包括壳体、膜片以及压板。壳体具有第一壁面。膜片连接于第一壁面,膜片包括彼此连接的主体部以及伸出部,伸出部包括背离第一壁面的第二壁面。压板贴合于第二壁面,且连接于壳体,压板与壳体共同夹持伸出部。第一壁面背离第二壁面,压板贴合于第二壁面,也就是说压板设于膜片背离壳体一侧,压板进一步连接于壳体,进而使得膜片被夹持于压板与壳体之间。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长时间等待胶体凝固的打胶固定伸出部的方式,本申请采用压板与壳体配合对伸出部进行固定,不仅能够将伸出部高效快速固定于壳体,进而有效提高显示模组的生产效率,还能够使得压板对线路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压板与伸出部的接触面大且均匀,压板对线路的固定能力更强,应力集中的情况也被显著消减,这使得一方面压板能够在伸出部受到拉扯时对线路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大面积的覆盖也能使得压板能够为伸出部提供更好的防潮保护。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正面装配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压板设置有两个;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局部示意图;其中,压板仅一端与壳体固定连接;
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第一段的长度方向与第二方向倾斜;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的显示模组的局部示意图;其中,第五侧边位于第四侧边背离伸出部的一侧。
附图标号说明:
显示模组10;
壳体100;
第一壁面110;第一凸台111;第二凸台112;
定位柱120;
膜片200;
主体部210;第四侧边211;
伸出部220;第二壁面221;第一侧边222;第二侧边223;
压板300;第一端部310;第二端部320;中间部330;第三侧边340;第一段341;第五侧边350;定位孔360;
第二方向X;
第一方向Y。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家用电器例如洗衣机中,常常设有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一般包括壳体以及显示图文的膜片。加工时,显示面板的壳体常与图文显示膜片一体注塑成型,图文显示膜片的线路通过壳体的出口引出。为防止引出线路在使用过程中位置发生变动,图文显示膜片的线路从显示模块上引出后,常需要在引出口将引出线路与壳体进行进一步固定。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向引出线路打胶的方式将引出线路固定于显示模块,加工时,需要等待胶水稳定后才能进入下一加工工序。由于胶水固化稳定所需的时间较长,等待胶水固化会严重降低电器的生产效率,不利于批量生产。
为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8所示,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10,该显示模组10包括壳体100、膜片200以及压板300。
如图1所示,壳体100具有第一壁面11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在膜片200上注塑形成壳体100,进而使得壳体100与膜片200形成一个整体。也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方式先制得壳体100,再将膜片200安装于壳体100之上。具体的,可以通过模内镶件注塑的工艺,将注塑材料注塑在膜片200的外表面并成型出壳体100。当然,可以理解的是,膜片200也可以通过其他工艺应用于壳体100,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不对壳体100与膜片200的制作方式以及具体安装方式进行限制。
如图1以及图3所示,膜片200连接于第一壁面110,膜片200包括彼此连接的主体部210以及伸出部220,伸出部220包括背离第一壁面110的第二壁面221。
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的家用电器中,膜片200可以包括基材层、图形层和电路层,图形层和电路层均印刷于基材层上。作为印刷的载体,基材层可以配置具有一定结构强度的薄片。作为基材层的原料,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聚碳酸酯(PC)、聚氯乙烯(PVC)、聚丙烯(PP)、丙烯酸树脂等树脂。图形层上的图形类型也可以是任意的,具体的,图形层上的图形可以是任意种类的语言文字(例如,汉字、英文字母、法文字母等)、数字、颜色组合、图案、不同的灰度值的区域呈现出的图形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电路层具有印刷的电路,使得电路层整体呈现柔性电路的形态。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印刷的方式也可以有所不同,具体的,电路可以通过喷涂、激光打印、涂刷等方式进行印刷,总而言之,印刷于基材层的各印刷层本身没有膜状载体,即电路层本身没有膜状载体,图形层本身也没有膜状载体,各个印刷层均以基材层为载体,在基材层上逐层印刷得到各个印刷层,进而实现膜片200的图文显示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膜片200中,膜片200的一部分设于壳体100内部,以进行图文展示、功能控制等,本申请将此部分膜片200称为主体部210。膜片200的一部分则需要从壳体100开口中引出,以实现内部膜片200与外部的连接,也就是此部分膜片200负载有膜片200整体与外部连通的线路,此部分为图形层以及电路层一体注塑成型的模内件的出线部份,本申请将膜片200的该部分称为伸出部220。
如图1以及图3所示,压板300贴合于第二壁面221,且连接于壳体100,压板300与壳体100共同夹持伸出部220。第一壁面110背离第二壁面221,压板300贴合于第二壁面221,也就是说压板300设于膜片200背离壳体100一侧,压板300进一步连接于壳体100,进而使得膜片200被夹持于压板300与壳体100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压板300可以采用与膜片200相同或不同的材质制成。压板300固定于壳体100时,也可以采用背胶(粘胶)、点焊、面焊、双色注塑或多色注塑等方式实现压板300与壳体100的固定。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直接向伸出部220涂胶,进入将伸出部220固定于壳体100的需要长时间等待胶体凝固的打胶固定方式,本申请采用压板300与壳体100配合对伸出部220进行固定,不仅使得伸出部220能够被高效快速固定于壳体100,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显示模组10的生产效率,还使得压板300能够起到保护线路的作用,压板300与伸出部220的接触面大且均匀,压板300对线路的固定能力更强,应力集中的情况也被显著消减,这使得一方面压板300能够在伸出部220受到拉扯时对线路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大面积的覆盖也能使得压板300能够为伸出部220提供更好的防潮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为便于说明,本申请以平行于伸出部220侧边,并由伸出部220指向主体部210的方向为第一方向Y,以平行于第二壁面221,并垂直于第一方向Y的方向为第二方向X。
如图2以及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压板300长度可以有所不同。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同实施例中,压板300可以沿第二方向X横跨伸出部220设置,也就是说压板300可以沿第二方向X覆盖伸出部220。压板300也可以在第二方向X上覆盖部分延伸部。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可以仅设有单个压板300,也可以设有多个压板300。显示模组10具有多个压板300时,各个压板300可以沿第二方向X完全覆盖伸出部220,也可以在第二方向X上仅覆盖部分伸出部220。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压板300覆盖伸出部220的形式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有所不同。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X,压板300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端部310以及第二端部320,伸出部220包括相对的第一侧边222以及第二侧边223。第一端部310位于第一侧边222背离第二侧边223的一侧,第二端部320位于第二侧边223背离第一侧边222的一侧。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压板300两端沿第二方向X设置,压板300的第一端部310设于壳体100靠近伸出部220第一侧边222一侧,第二端部320设于壳体100靠近伸出部220第二侧边223一侧,压板300沿第二方向X覆盖伸出部220。在本实施例中,压板300沿第二方向X对其进行完整的覆盖,不仅有助于增强压板300对膜片200的固定,还有助于进一步分散压板300与膜片200之间的接触应力。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压板300的第一端部310以及第二端部320可以均连接于壳体100,也可以仅部分端部与壳体100连接。以第一端部310与壳体100连接为例,当压板300仅第一端部310与壳体100连接时,由于压板300具有一定强度,压板300与壳体100连接形成一端开放的夹紧结构,膜片200卡接于压板300与壳体100之间。压板300仅一端与壳体100连接,有利于实现压板300与壳体100之间的拆卸维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310与第二端部320均连接于壳体100,第一端部310以及第二端部320均与壳体100连接可以有效提高伸出部220固定于壳体100的稳固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沿第二方向X,压板300的宽度可以有所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实现便于加工等目的,沿第一方向Y,压板300的宽度也可以相同,也就是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板300可以是规则的长方体压板300。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压板300还包括与伸出部220沿垂直于第二壁面221的方向重合的中间部330。沿由伸出部220指向主体部210的方向,也就是沿第一方向Y,中间部330的宽度尺寸可以小于第一端部310的宽度尺寸。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中间部330是指压板300与伸出部220在第一方向Y上的重合部分。中间部330的宽度尺寸可以小于第一端部310的宽度尺寸可以理解为,沿第一方向Y,第一端部310的平均宽度大于中间部330的平均宽度。在一些实施例中,中间部330的宽度尺寸也可以小于第二端部320的宽度尺寸。同样的,中间部330的宽度尺寸可以小于第一端部310的宽度尺寸可以理解为,沿第一方向Y,第二端部320的平均宽度大于中间部330的平均宽度。当压板300宽度端部的宽度大于中间部330的宽度时,由于第一端部310以及第二端部320与壳体100的连接面积大于中间部330与膜片200的连接面积,进而使得第一端部310以及第二端部320能够更加稳定的连接于壳体100。另一方面,当压板300定位于壳体100上之后,对壳体100进行热熔,进而使得第一端部310以及第二端部320能够连接于壳体100,由于第一端部310以及第二端部320沿第一方向Y的宽度大于中间部330的宽度,进而使得第一端部310以及第二端部320能够卡合于壳体100,进而增加了压板300与壳体100连接的稳定性。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壳体100可以设有便于与第一端部310以及第二端部320连接的连接结构。具体的,第一壳体100可以设有连接凸台、连接卡扣等连接结构。在本实施中,第一壁面110设有第一凸台111以及第二凸台112,第一凸台111与第二凸台112分别设于伸出部220沿第二方向X的两侧,第一端部310连接于第一凸台111,第二端部320连接于第二凸台112。具体的,第一端部310可以设有卡槽与第一凸台111连接,第二端部320也可以设有卡槽与第二凸台112连接,第一凸台111与第二凸台112的设置能够使得第一端部310、第二端部320与壳体100的连接强度进一步提高,进而提高了压板300与壳体100的连接稳定性,同样也就使得压板300对伸出部220的固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可以同时设有第一凸台111以及第二凸台112,第一凸台111以及第二凸台112的形式以及第一凸台111以及第二凸台112与压板300的连接方法均可以有所不同,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也可以增设连接件,进而通过连接件将第一端部310以及第二端部320分别连接于第一凸台111以及第二凸台112,此处不做限制。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增强压板300对膜片200的限位作用,压板300同样可以与主体部210连接。具体的,沿第一方向Y,压板300可以一端与伸出部220连接,另一端与主体部210连接。具体的,压板300可以通过其靠近主体部210一侧的侧边与主体部210抵接,进而对主体部210进行限位,压板300也可以直接覆盖于主体部210,以使壳体100直接将主体部210固定于壳体10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壁面110设有第一凸台111以及第二凸台112,沿第二方向X,第一凸台111与第二凸台112分别设于伸出部220的两侧。主体部210包括第四侧边211,伸出部220连接于第四侧边211,第四侧边211沿由主体部210指向伸出部220的方向抵接第一凸台111以及第二凸台112。也就是说,沿与第一方向Y相反的方向,主体部210靠近伸出部220一侧与压板300抵接,进而使得压板300对膜片200的限位能力进一步提升。
如图7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压板300可以沿不同的方向连接于壳体100。具体的,压板300的第三侧边340可以沿第二方向X设置于壳体100,压板300的第三侧边340也可以与第二方向X呈任意夹角。在本实施例中,压板300包括背离主体部210的第三侧边340,第三侧边340具有与第二壁面221沿垂直于第二壁面221的方向重合的第一段341,第一段341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二方向X。压板300设于伸出部220的第二壁面221,压板300具有背离主体部210的第三侧边340,第三侧边340与伸出部220重合部分即为第一段341,也就是说,第一段341是沿第二方向X延伸的部分第三侧边340。第一段34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X保持一致,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伸出部220与压板300上的应力可以沿第二方向X被均匀分散,进而有效避免了沿第一方向Y伸出部220由于应力集中引起的局部断裂。可以理解的是,压板300远离第三侧板的部分形状可以是任意的,此处不做限制。
如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减少压板300与主体部210之间的应力集中,压板300的第一段341可以平行于伸出部220与主体部210的连接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当伸出部220受到外力作用,由于压板300与第二壁面221连接,压板300与第二壁面221的接触边界处,伸出部220的应力会大于非边界的位置。并且,由于沿第一方向Y,伸出部220的宽度明显小于主体部210的宽度,伸出部220与主体部210相连部位截面变化显著,因此,伸出部220与主体部210相连接的部位应力同样会相对集中。当伸出部220与壳体100之间的连接界限与伸出部220与主体部210的连接界限之间的差异同样会增大伸出部220的应力,进而增加伸出部220被破坏的风险。为减少应力集中带来的膜片200断裂的风险,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10包括第四侧边211,伸出部220连接于第四侧边211,第一段341平行于第四侧边211。当伸出部220受到外力作用,由于第一段341平行于第四侧边211,也就是说,压板300与伸出部220的界线平行于伸出部220与主体部210的界线,进而使得伸出部220上的应力能够被均匀分散,减少伸出部220破裂风险。
如图4、图6以及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提高压板300对伸出部220的固定作用,沿第一方向Y,压板300可以覆盖伸出部220不同的距离。需要说明的是,压板300沿第二方向X覆盖伸出部220,具体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沿第二方向X,自第一侧边222或第二侧边223起,压板300对伸出部220的覆盖距离可以有所不同。同样的,压板300沿第一方向Y覆盖伸出部220,具体的,在不同的实施例中,自第四侧边211起,压板300对伸出部220的覆盖距离可以有所不同。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10包括第四侧边211,伸出部220连接于第四侧边211,压板300包括背离主体部210的第三侧边340,第三侧边340具有与第二壁面221沿垂直于第二壁面221的方向重合的第一段341,第一段341与第四侧边211的距离L满足:0mm<L≤10mm。具体的,第一段341与第四侧边211的距离可以是0.5mm、1mm、3mm、7mm、9.6mm或10mm等,此处不做限制。
如图8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沿第一方向Y,压板300不仅可以覆盖伸出部220,还可以覆盖主体部210。在本实施例中,主体部210包括第四侧边211,伸出部220连接于第四侧边211,压板300包括面向主体部210的第五侧边350,沿垂直于第二壁面221的方向观察,第四侧边211与第五侧边350平齐。也就是说,为保证压板300对膜片200的固定能力,沿第一方向Y,第四侧边211可以与第五侧边350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使得压板300对膜片200的固定能力进一步提高,第五侧边350可以位于第四侧边211背离伸出部220的一侧。
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使得压板300能够更加便捷快速的安装于壳体100,壳体100可以设有定位结构,同样的压板300上也可以设有便于安装的定位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可以包括定位柱120,定位柱120用于辅助压板300在壳体100上的定位。可以理解的是,定位柱120可以是用于在将压板300放置于壳体100上时的辅助定位件,也可以用于将压板300固定于壳体100上的连接定位件,此处不做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板300可以设有与定位柱120配合使用的定位孔360,定位柱120可以穿设于定位孔360。需要说明的是,压板300上也可以设有定位槽等结构,使得压板300能够与定位柱12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0可以设有一组或多组定位柱120以及定位孔360。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包括定位柱120,压板300包括定位孔360,定位柱120穿设于定位孔36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采用注塑制成,为避免定位柱120直径过大,壳体100在注塑成型时出现较大的注塑凹陷等缺陷,定位柱120的直径可以不大于1.5mm,定位柱120高度可以不高于2mm。具体的定位柱120直径可以是1.5mm、1mm或0.3mm等任意合适的数值,定位柱120的高度可以是2mm、1.5mm、0.8mm或0.5mm等任意合适的数值,此处不做限制。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定位柱120也可以设置于压板300,定位孔360也可以设置于壳体100。在一些实施例中,压板300可以同时设有定位柱120以及定位孔360,同样的,壳体100也可以同时设有与之配合的定位孔360以及定位柱120,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以及图8所示,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压板300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固定于壳体100。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压板300可以采用焊接或胶接等方式实现与壳体100的固定连接。具体的,焊接可以是点焊、面焊等方式,胶接可以是在压板300靠近壳体100一侧粘胶,进而实现压板300与壳体100的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直接向伸出部220涂胶,进而将伸出部220固定于壳体100的固定方式,压板300还可以在靠近壳体100一侧粘胶,能够有效以提高显示模组10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在本实施例中,压板300也可以直接通过电焊固定于壳体100,这使得伸出部220能够被高效快速固定于壳体100,进而能够有效提高显示模组10的生产效率。
如图1以及图8所示,在不同的实施例中,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压板300与壳体100可以选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具体的,压板300与可以选用具有不同熔点的材料制成。压板300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连接于壳体100,具体的压板300可以与壳体100通过热熔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当压板300热熔连接于壳体100时,由于压板300用于与壳体100连接,并最终限制膜片200的位移。因此,为保证压板300对膜片200的固定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压板300与壳体100热熔连接,且压板300的材料的熔点高于壳体100的材料的熔点。连接时,首先将压板300预先放置于待连接处,然后对压板300与壳体100的连接部位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壳体100的熔点时,壳体100首先开始熔化,由于压板300熔点高于壳体100熔点,壳体100开始熔化后,压板300向靠近壳体100一侧逐渐陷入熔融的壳体100之中。当壳体100的熔融部分足够实现与压板300的连接时,可以停止对壳体100的加热。待壳体100再次冷却凝固后,压板300即被固定于壳体100。需要说明的是,为便于控制壳体100与压板300的热熔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对压板300以及壳体100同时进行加热,热熔的加热温度也可以控制于壳体100的熔点与压板300的熔点之间,此处不做限制。
本申请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该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可以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的显示模组10。得益于上述显示模组10的改进,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图中未示出)具有与上述显示模组10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第三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家用电器(图中未示出),该家用电器(图中未示出)包括上述的显示装置。得益于上述显示模组10的改进,本实施例的家用电器(图中未示出)具有与上述显示模组10以及显示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显示模组10、显示装置和家用电器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具有第一壁面;
膜片,连接于所述第一壁面,所述膜片包括彼此连接的主体部以及伸出部,所述伸出部包括背离所述第一壁面的第二壁面;以及
压板,贴合于所述第二壁面,且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压板与所述壳体共同夹持所述伸出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沿所述伸出部指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壁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伸出部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的第一侧边以及第二侧边;
所述第一端部位于所述第一侧边背离所述第二侧边的一侧,所述第二端部位于所述第二侧边背离所述第一侧边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二端部均连接于所述壳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还包括与所述伸出部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壁面的方向重合的中间部;
沿由所述伸出部指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所述中间部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端部的宽度尺寸;和/或,所述中间部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第二端部的宽度尺寸。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壁面设有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分别设于所述伸出部沿所述第二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一凸台,所述第二端部连接于所述第二凸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伸出部指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壁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第一壁面设有第一凸台以及第二凸台,沿所述第二方向,所述第一凸台与所述第二凸台分别设于所述伸出部的两侧;
所述主体部包括第四侧边,所述伸出部连接于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四侧边沿由所述主体部指向所述伸出部的方向抵接所述第一凸台以及所述第二凸台。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沿所述伸出部指向所述主体部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壁面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方向为第二方向;
所述压板包括背离所述主体部的第三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具有与所述第二壁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壁面的方向重合的第一段,所述第一段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包括第四侧边,所述伸出部连接于所述第四侧边,所述第一段平行于所述第四侧边。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包括第四侧边,所述伸出部连接于所述第四侧边;
所述压板包括背离所述主体部的第三侧边,所述第三侧边具有与所述第二壁面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壁面的方向重合的第一段;
所述第一段与所述第四侧边的距离L满足:0mm<L≤10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体部包括第四侧边,所述伸出部连接于所述第四侧边;
所述压板包括面向所述主体部的第五侧边,沿垂直于所述第二壁面的方向观察,所述第四侧边与所述第五侧边平齐,或所述第五侧边位于所述第四侧边背离所述伸出部的一侧。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包括定位柱,所述压板包括定位孔,所述定位柱穿设于所述定位孔。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与所述壳体焊接。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板与所述壳体热熔连接,且所述压板的材料的熔点高于所述壳体的材料的熔点。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5.一种家用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2321670642.3U 2023-06-28 2023-06-28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Active CN2199977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0642.3U CN219997769U (zh) 2023-06-28 2023-06-28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0642.3U CN219997769U (zh) 2023-06-28 2023-06-28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7769U true CN219997769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6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0642.3U Active CN219997769U (zh) 2023-06-28 2023-06-28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77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94659A (en) IC card
JP2004087844A (ja) 外観保護ケース及び外観保護ケース組立体
KR100421397B1 (ko) 클립커넥터, 클립커넥터의 설치방법, 및, 클립커넥터와지지부재의 어셈블리
CN219997769U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家用电器
KR20080089897A (ko) 디스플레이 모듈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2054553A (zh) 电磁线圈及其制造方法
CN219473458U (zh) 一种热熔结构面板灯
CN217139007U (zh) 一种低温热塑膜片
CN111355829A (zh) 复合中框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装置
CN211061822U (zh) 一种背光装置及显示装置
CN210576695U (zh) 一种具有黏接结构的面板装置
CN217591082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9928440U (zh) 边框、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122554U (zh) 一种防水侧键模组及手机
CN217135575U (zh) 汽车盖板及模具
CN215646886U (zh) 移动终端
CN219936127U (zh) 镜片结构、模具及电子价签
CN207505235U (zh) 一种柔性电路板及其电池模组
CN211348922U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的胶铁一体结构及液晶显示器
CN210295747U (zh) 一种led显示屏
CN215835623U (zh) 一种采用imd膜内注塑而成的控制面板
CN217821554U (zh) 一种触控显示设备
CN217160174U (zh) 一种遥控器的按键前盖和遥控器
CN221575755U (zh) 边框结构及显示装置
CN219339827U (zh) 手持式贴膜辅助加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