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6506U - 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 - Google Patents

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6506U
CN219996506U CN202320691200.0U CN202320691200U CN219996506U CN 219996506 U CN219996506 U CN 219996506U CN 202320691200 U CN202320691200 U CN 202320691200U CN 219996506 U CN219996506 U CN 21999650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mechanism
holes
test
differential
bo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120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浩
张建川
朵伟
桂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Qingyan Ligong Automotive Testing &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Qingyan Ligong Automotive Testing &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Qingyan Ligong Automotive Testing &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Qingyan Ligong Automotive Testing &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120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650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650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650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包括差速器、测试平台和固定连接在测试平台上的测试箱,差速器位于测试箱内,差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测试箱的左右两侧,测试箱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半轴,半轴的一端与差速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负载模拟装置连接,测试箱内还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测试箱的左右两侧,驱动轴上凸起有与差速器的输入齿啮合配合的驱动齿轮,测试平台上固定有测试驱动装置,测试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驱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模拟差速器的输入和负载的输出,简化了传统的差速器耐久试验方案,成本更加低廉,提高了测试效率。

Description

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差速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
背景技术
差速器总成是驱动桥的核心部件,其基本功能是将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扭矩和转速传递到驱动轮上,当转弯时合理的分配左、右驱动轮的转速。传统的汽车车桥差速器耐久性测试是通过零部件总成搭载整车,在特定场地进行绕“8”字试验,绕“8”字试验耗时长,需要租用场地及车辆,消耗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样使得差速器耐久性测试的成本大,并且费时费力。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靠,同时具有测试成本低和效率高的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的技术方案:
一种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包括差速器、测试平台和固定连接在测试平台上的测试箱,差速器位于测试箱内,测试箱包括下箱体和盖合在下箱体顶部开口处的上箱盖,下箱体与上箱盖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测试箱的左右两侧分别沿左右方向穿设有同中心线且与测试箱内部连通的输出通孔,输出通孔由分别开设在下箱体和上箱盖上的输出通槽合拢形成,差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输出支撑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输出通孔处,测试箱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半轴,半轴的一端伸入于其所在侧的输出通孔内且与差速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半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在测试平台上的负载模拟装置,测试箱内还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驱动轴,测试箱的左右两侧且对应驱动轴的位置分别沿左右方向穿设有同中心线且与测试箱内部连通的输入通孔,输入通孔由分别开设在下箱体和上箱盖上的输入通槽合拢形成,驱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输入支撑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输入通孔处,驱动轴上凸起形成有驱动齿轮且通过驱动齿轮与差速器的输入齿啮合配合,测试平台上还固定连接有测试驱动装置,测试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驱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上箱盖的顶部且位于驱动齿轮与差速器的输入齿相啮合处上方的位置和差速器上方的位置均沿竖直方向穿设有注油孔,上箱盖的顶面上对应注油孔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注油孔连通的注油管,下箱体的侧面上穿设有排油孔。
在本实用新型中,将待测试的差速器安装在测试箱内,然后差速器的两个输出端再分别连接半轴,这样半轴的负载模拟端就能够模拟出车辆在转弯时两侧不同的负载工况;根据设置要求,配置为差速器测试提供对应扭矩的测试驱动装置,测试驱动装置通过转动装置带动驱动轴旋转,进而带动差速器的输入齿转动,模拟车辆运行状态;另外在驱动轴和差速器运转的过程中,上方还能够对差速器和驱动齿轮与差速器的输入齿啮合处进行喷淋润滑油,避免损坏。这样差速器就可以在室内的测试平台上就能完成,不用在装车进行场地长时间行驶。
作为优化,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差速器之间还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间轴,测试箱的左右两侧且对应中间轴的位置分别沿左右方向穿设有同中心线且与测试箱内部连通的中间通孔,中间通孔有分别开设在所述下箱体和上箱盖上的中间通槽合拢形成,中间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中间支撑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中间通孔处,中间轴上套设有同中心线设置且花键配合的中间齿轮Ⅰ,中间齿轮Ⅰ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配合,中间轴上还凸起形成有中间齿轮Ⅱ,中间齿轮Ⅱ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入齿啮合配合,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入齿之间通过中间齿轮Ⅰ和中间齿轮Ⅱ进行减速传动,所述注油孔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对应在所述差速器的上方、所述驱动齿轮与中间齿轮Ⅰ相啮合处和中间齿轮Ⅱ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入齿相啮合处的上方。针对不同的差速器进行测试时,为差速器提供的输入扭矩也不同,因此通过调整传动比的方式将能够降低测试驱动装置的传递过来的扭矩,适应性更广,也降低了成本。
作为优化,所述注油孔为螺纹孔,所述注油管的管身上凸起形成有拧转部,拧转部上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且与所述注油管中心线相平行的拧转面,所述注油管位于拧转部一侧的管身上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注油管通过连接螺纹连接在所述注油孔中。不仅方便使用扳手等工具作用在拧转面上进行注油管的安装,同时也方便供油软管插接在外侧的注油管上。
作为优化,所述下箱体的左右两侧侧面底部的位置分别凸起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条板,固定条板上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穿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孔,固定条板上方对应各固定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杆部穿过于固定孔且螺纹连接在所述测试平台上以将所述下箱体紧固在所述测试平台上。使测试箱固定更加稳固。
作为优化,所述上箱盖包括围板和盖板,盖板盖设在围板的上端开口处且与围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注油孔位于盖板上。不同型号的差速器位置以及各齿轮啮合的位置也不相同,因此可以更换不同的盖板满足润滑需求。
作为优化,所述上箱盖的顶面上且位于所述上箱盖前后端处分别设置有吊装环,吊装环上固定有连接螺柱,连接螺柱穿过于所述上箱盖且螺纹连接在所述下箱体上。方便进行吊装。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模拟差速器的输入和负载的输出,简化了传统的差速器耐久试验方案,成本更加低廉,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测试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包括差速器1、测试平台和固定连接在测试平台上的测试箱,差速器1位于测试箱内,测试箱包括下箱体2和盖合在下箱体2顶部开口处的上箱盖,下箱体2与上箱盖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测试箱的左右两侧分别沿左右方向穿设有同中心线且与测试箱内部连通的输出通孔,输出通孔由分别开设在下箱体2和上箱盖上的输出通槽合拢形成,差速器1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输出支撑轴承3转动连接在两个输出通孔处,测试箱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半轴4,半轴4的一端伸入于其所在侧的输出通孔内且与差速器1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半轴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在测试平台上的负载模拟装置,测试箱内还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驱动轴5,测试箱的左右两侧且对应驱动轴5的位置分别沿左右方向穿设有同中心线且与测试箱内部连通的输入通孔,输入通孔由分别开设在下箱体2和上箱盖上的输入通槽合拢形成,驱动轴5的两端分别通过输入支撑轴承6转动连接在两个输入通孔处,驱动轴5上凸起形成有驱动齿轮7且通过驱动齿轮7与差速器1的输入齿啮合配合,测试平台上还固定连接有测试驱动装置,测试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驱动轴5的一端传动连接,上箱盖的顶部且位于驱动齿轮7与差速器1的输入齿相啮合处上方的位置和差速器1上方的位置均沿竖直方向穿设有注油孔,上箱盖的顶面上对应注油孔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注油孔连通的注油管8,下箱体2的侧面上穿设有排油孔9。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轴5与所述差速器1之间还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间轴,测试箱的左右两侧且对应中间轴的位置分别沿左右方向穿设有同中心线且与测试箱内部连通的中间通孔,中间通孔有分别开设在所述下箱体2和上箱盖上的中间通槽合拢形成,中间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中间支撑轴承10转动连接在两个中间通孔处,中间轴上套设有同中心线设置且花键配合的中间齿轮Ⅰ11,中间齿轮Ⅰ11与所述驱动齿轮7啮合配合,中间轴上还凸起形成有中间齿轮Ⅱ12,中间齿轮Ⅱ12与所述差速器1的输入齿啮合配合,所述驱动齿轮7与所述差速器1的输入齿之间通过中间齿轮Ⅰ11和中间齿轮Ⅱ12进行减速传动,所述注油孔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对应在所述差速器1的上方、所述驱动齿轮7与中间齿轮Ⅰ11相啮合处和中间齿轮Ⅱ12与所述差速器1的输入齿相啮合处的上方。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注油孔为螺纹孔,所述注油管8的管身上凸起形成有拧转部,拧转部上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且与所述注油管8中心线相平行的拧转面,所述注油管8位于拧转部一侧的管身上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注油管8通过连接螺纹连接在所述注油孔中。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下箱体2的左右两侧侧面底部的位置分别凸起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条板13,固定条板13上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穿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孔14,固定条板13上方对应各固定孔14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杆部穿过于固定孔14且螺纹连接在所述测试平台上以将所述下箱体2紧固在所述测试平台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箱盖包括围板15和盖板16,盖板16盖设在围板15的上端开口处且与围板15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注油孔位于盖板16上。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上箱盖的顶面上且位于所述上箱盖前后端处分别设置有吊装环17,吊装环17上固定有连接螺柱,连接螺柱穿过于所述上箱盖且螺纹连接在所述下箱体2上。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参照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差速器、测试平台和固定连接在测试平台上的测试箱,差速器位于测试箱内,测试箱包括下箱体和盖合在下箱体顶部开口处的上箱盖,下箱体与上箱盖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测试箱的左右两侧分别沿左右方向穿设有同中心线且与测试箱内部连通的输出通孔,输出通孔由分别开设在下箱体和上箱盖上的输出通槽合拢形成,差速器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输出支撑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输出通孔处,测试箱外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半轴,半轴的一端伸入于其所在侧的输出通孔内且与差速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半轴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在测试平台上的负载模拟装置,测试箱内还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驱动轴,测试箱的左右两侧且对应驱动轴的位置分别沿左右方向穿设有同中心线且与测试箱内部连通的输入通孔,输入通孔由分别开设在下箱体和上箱盖上的输入通槽合拢形成,驱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输入支撑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输入通孔处,驱动轴上凸起形成有驱动齿轮且通过驱动齿轮与差速器的输入齿啮合配合,测试平台上还固定连接有测试驱动装置,测试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装置与驱动轴的一端传动连接,上箱盖的顶部且位于驱动齿轮与差速器的输入齿相啮合处上方的位置和差速器上方的位置均沿竖直方向穿设有注油孔,上箱盖的顶面上对应注油孔的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与注油孔连通的注油管,下箱体的侧面上穿设有排油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差速器之间还设置有沿左右方向延伸的中间轴,测试箱的左右两侧且对应中间轴的位置分别沿左右方向穿设有同中心线且与测试箱内部连通的中间通孔,中间通孔有分别开设在所述下箱体和上箱盖上的中间通槽合拢形成,中间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中间支撑轴承转动连接在两个中间通孔处,中间轴上套设有同中心线设置且花键配合的中间齿轮Ⅰ,中间齿轮Ⅰ与所述驱动齿轮啮合配合,中间轴上还凸起形成有中间齿轮Ⅱ,中间齿轮Ⅱ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入齿啮合配合,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入齿之间通过中间齿轮Ⅰ和中间齿轮Ⅱ进行减速传动,所述注油孔的数量为三个且分别对应在所述差速器的上方、所述驱动齿轮与中间齿轮Ⅰ相啮合处和中间齿轮Ⅱ与所述差速器的输入齿相啮合处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孔为螺纹孔,所述注油管的管身上凸起形成有拧转部,拧转部上具有至少两个相互平行且与所述注油管中心线相平行的拧转面,所述注油管位于拧转部一侧的管身上设置有连接螺纹,所述注油管通过连接螺纹连接在所述注油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体的左右两侧侧面底部的位置分别凸起形成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固定条板,固定条板上沿前后方向均匀间隔穿设有多个沿竖直方向延伸的固定孔,固定条板上方对应各固定孔的位置分别设置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杆部穿过于固定孔且螺纹连接在所述测试平台上以将所述下箱体紧固在所述测试平台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盖包括围板和盖板,盖板盖设在围板的上端开口处且与围板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注油孔位于盖板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箱盖的顶面上且位于所述上箱盖前后端处分别设置有吊装环,吊装环上固定有连接螺柱,连接螺柱穿过于所述上箱盖且螺纹连接在所述下箱体上。
CN202320691200.0U 2023-03-31 2023-03-31 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 Active CN21999650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1200.0U CN219996506U (zh) 2023-03-31 2023-03-31 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1200.0U CN219996506U (zh) 2023-03-31 2023-03-31 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6506U true CN219996506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55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1200.0U Active CN219996506U (zh) 2023-03-31 2023-03-31 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650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6016Y (zh) 适用于行星齿轮传动的压力润滑油路系统
CN108362495A (zh) 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搅油损失测量工装及测量方法
CN205190700U (zh) 纯电动车二级减速行星排同轴减速齿轮箱
CN205101472U (zh) 电动车三级减速齿轮箱
US20020040613A1 (en) Gear ratio multiplier
CN207848373U (zh) 一种具有新型润滑结构的纯电动汽车变速器
CN219996506U (zh) 差速器耐久性的测试结构
CN204573046U (zh) 电动车辆、减速箱及其润滑结构
CN213516340U (zh) 一种差速器总成静扭强度测试装置
CN204572997U (zh) 电动车辆及其减速箱
CN210799912U (zh) 一种新型的四驱变速箱
CN204055380U (zh) 12档变速箱副箱中间轴后端取力器
CN208966992U (zh) 一种双螺杆挤出机减速箱
CN203275085U (zh) 一种变速箱与中央传动试验台架
CN204878651U (zh) 一种风机增速箱及其太阳轮和行星架花键副联接结构
CN206132384U (zh) 一种可自动进行双向倾斜试验的变速箱无负载试验装置
CN101915288B (zh) 泥浆泵用离合变速箱
CN219532484U (zh) 差速器扭转疲劳的测试结构
CN212775401U (zh) 一种高速重载多轴变速齿轮箱
CN204572935U (zh) 电动车辆、减速箱、差速器总成和锥形齿轮
CN204573035U (zh) 一种电动车辆及其减速箱
CN204572955U (zh) 电动车辆、减速箱及其箱体
CN104675935A (zh) 电动车辆、减速箱及其箱体
CN201953924U (zh) 泥浆泵用离合变速箱
CN216618491U (zh) 汽车输入轴花键自润滑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