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4808U - 传动机构及摄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动机构及摄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4808U
CN219994808U CN202320778217.XU CN202320778217U CN219994808U CN 219994808 U CN219994808 U CN 219994808U CN 202320778217 U CN202320778217 U CN 202320778217U CN 219994808 U CN219994808 U CN 2199948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iece
axial direction
transmission member
brack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782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强
刘占龙
陈国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782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48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48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48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动机构及摄像设备。传动机构包括:支架;第一传动件,设置在支架上,且与支架转动连接,以带动与其连接的负载;抵顶机构,设置在支架上,且位于第一传动件的端部,并用于沿第一传动件的转动的轴向与第一传动件的端部抵接或分离,以限制第一传动件转动或解除对第一传动件的限制。通过上述方式,抵顶机构可在第一传动件转动停止时与第一传动件的端面抵接,限制第一传动件的转动,有效的提升了传动机构的静态稳定性,从而提升传动机构对负载进行姿态调节的精度及准确性,进一步地,抵顶机构还可与第一传动件的端部分离,解除对第一传动件的转动限制,从而使得传动机构可重新对负载进行姿态调节,有效的提升了传动机构的自由度。

Description

传动机构及摄像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传动机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动机构及摄像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和个人对安全要求的提高,摄像设备也在不断发展。摄像设备在停车监控领域的运用也越来越多,而市场停车监控摄像设备多为半固定式摄像设备,即无法快速方便的调整监控方向,限制了停车监控摄像机的发展。故停车云台摄像设备孕育而生,但是由于云台摄像设备的传动机构中的齿轮啮合时存在齿隙及加工制造公差及装配公差等情况,极大的降低了传动机构的稳定性,从而使得摄像设备在外部环境干扰时,画面存在偏移,导致摄像设备误报漏报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动机构及摄像设备,用于提高传动机构的静态稳定性,从而提升传动机构对负载进行姿态调节的精度准确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申请提供一种传动机构,包括:支架;第一传动件,设置在支架上,且与支架转动连接,以带动与其连接的负载;抵顶机构,设置在支架上,且位于第一传动件的端部,并用于沿第一传动件的转动的轴向与第一传动件的端部抵接或分离,以限制第一传动件转动或解除对第一传动件的限制。
其中,抵顶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连接轴,其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连接,连接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连接轴在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轴向转动;抵顶件,其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其另一端用于与第一传动件的端部抵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以使连接轴可带动抵顶件绕轴向转动时,使抵顶件沿轴向运动。
其中,第二连接部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凹形槽,第一连接部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凸形肋,凸形肋嵌设在凹形槽内,且可在凹形槽内沿轴向运动。
其中,抵顶件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支架设置于连接轴与第一传动件之间;其中,支架设置有螺纹通孔,第一螺纹部与螺纹通孔配合,以使抵顶件绕轴向转动时,还沿轴向运动。
其中,还包括: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啮合设置,用于带动第一传动件。
其中,第一传动件包括从动齿轮,第二传动件包括: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设置。
其中,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传动件连接,以驱动第二传动件。
其中,支架设置有第一固定部,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其输出轴与第二传动件固定连接;连接板,连接板与电机固定连接,连接板设置有第二固定部;连接件,连接件用于将第二固定部及第一固定部连接固定。
其中,还包括:壳体,设置有容置空间及连接通孔,第一传动件、抵顶机构及支架设置于容置空间内,第一传动件通过转轴与位于壳体外的负载连接。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申请提供一种摄像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的传动机构,摄像设备还包括:侧支架,与第一传动件固定连接;摄像主体,作为负载固定于侧支架上。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的传动机构设置设有抵顶机构,其中,抵顶机构可在第一传动件转动停止时与第一传动件的端面抵接,限制第一传动件的转动,有效的提升了传动机构的静态稳定性,从而提升传动机构对负载进行姿态调节的精度及准确性。进一步地,抵顶机构还可与第一传动件的端部分离,解除对第一传动件的转动限制,使得第一传动件可继续围绕其轴向转动,从而使得传动机构可重新对负载进行姿态调节,有效的提升了传动机构的自由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摄像设备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摄像设备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摄像设备组装后的A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申请提供一种传动机构10,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图1是本申请摄像设备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摄像设备的爆炸示意图;图3是图2中摄像设备组装后的A向示意图。其中,本申请传动机构10用于为负载传动,并对负载起固定支撑作用,其中,本申请的传动机构10可应用与摄像设备20、减速箱、无人机、钟表等产品中。其中,本文主要以传动机构10在摄像设备20中的应用,对本申请的传动机构10进行详细的阐述。
传动机构10包括:支架3、第一传动件5及抵顶机构2.2。
第一传动件5设置在支架3上,且与支架3转动连接,以带动与其连接的负载。
抵顶机构2.2设置在支架3上,且位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其中,抵顶机构2.2用于沿第一传动件5的转动的轴向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抵接或分离,以限制第一传动件5转动或解除对第一传动件5的限制。
具体地,在第一传动件5带动负载转动时,抵顶机构2.2沿第一传动件5的转动的轴向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分离,在负载转动到一定角度后第一传动件5停止转动,以使负载保持在当前姿态不变,进一步地,抵顶机构2.2在第一传动机构10停止转动后沿第一传动件5的转动的轴向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抵接,以限制第一传动件5转动,从而使第一传动件5保持不动,以确保负载保持当前姿态不变。当传动机构10调整好负载的姿态后,传动机构10通过抵顶机构2.2与第一传动件5抵接,以限制第一传动件5转动,防止由于第一传动件5的误差因素等因素导致第一传动件5在停止转动后,依然会受惯性、重力、环境因素等因素的影响继续转动,影响负载的姿态调节精度。进一步地,当传动机构10调节负载的姿态时,抵顶机构2.2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分离,以使第一传动件5围绕其轴向转动,从而带动负载以调整负载的姿态。例如,摄像设备20中的摄像主体通过第一传动件5带动摄像主体转动以调节摄像角度,并在调节好摄像角度后,传动机构10通过抵顶机构2.2限制第一传动件5的转动,以确保摄像主体保持在当前的摄像角度不变,从而有效的提升摄像主体的姿态调节的精度,进而有效的提升摄像主体摄像精度。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传动机构10设置设有抵顶机构2.2,其中,抵顶机构2.2可在第一传动件5转动停止时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抵接,限制第一传动件5的转动,有效的提升了传动机构10的静态稳定性,从而提升传动机构10对负载进行姿态调节的精度及准确性。进一步地,抵顶机构2.2还可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分离,解除对第一传动件5的转动限制,使得第一传动件5可继续围绕其轴向转动,从而使得传动机构10可重新对负载进行姿态调节,有效的提升了传动机构10的自由度。
可选地,抵顶机构2.2包括:第一驱动机构2、连接轴2.1及抵顶件4。
连接轴2.1的一端与第一驱动机构2连接,连接轴2.1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连接轴2.1在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下绕轴向转动。
抵顶件4的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其另一端用于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抵接,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以使连接轴2.1可带动抵顶件4绕其轴向转动时,使抵顶件4沿其轴向运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电机,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驱动机构2还可以为其它类型的驱动机构。第二连接部包括沿轴向延伸的凹形槽(图未标),第一连接部包括沿其轴向延伸的凸形肋(图未标),凸形肋嵌设在凹形槽内,且可在凹形槽内沿其轴向运动。具体地,第二连接部的结构设置为凹形槽,第一连接部的结构设置为凸形肋,通过上述方式,使得连接轴2.1在转动时,凸形肋的外侧壁与凹形槽的内侧壁抵接,从而带动抵顶件4转动。与此同时,凸形肋可在凹形槽内沿其轴向运动,使得连接轴2.1带动抵顶件4转动的同时,允许抵顶件4可沿其轴向相对连接轴2.1运动,从而使抵顶件4实现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的抵接或分离操作。
可选地,抵顶件4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螺纹部(图未标),支架3设置于连接轴2.1与第一传动件5之间。支架3设置有螺纹通孔(图未标),第一螺纹部与螺纹通孔配合,以使抵顶件4绕轴向转动时,还沿轴向运动。具体地,电机正转(或反转)时,驱动连接轴2.1围绕其轴向转动,连接轴2.1转动的同时,凸形肋的外壁与凹形槽的内壁抵接,以带动抵顶件4围绕其轴向转动,进一步地,抵顶件4转动的同时,螺纹通孔起导向作用并引导抵顶件4沿其轴向运动,以使抵顶件4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抵接,从而限制第一传动件5继续转动。当电机反转(或正转)时,驱动连接轴2.1围绕其轴向转动,连接轴2.1转动的同时,凸形肋的外壁与凹形槽的内壁抵接,以带动抵顶件4围绕其轴向转动,进一步地,抵顶件4转动的同时,螺纹通孔起导向作用并引导抵顶件4沿其轴向运动,以使抵顶件4的另一端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分离,从而使得第一传动件5可转动。通过上述方式,抵顶机构2.2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的正转和反转即可实现抵顶件4与第一传动件5的抵接与分离,使得传动机构10的结构简单化,从而有效的减小传动机构10的体积,提升传动机构10的空间利用率。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支架3背离所述第一传动件5的一侧设置有第三固定部(图未标),其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上设置有第四固定部(图未标),所述第三固定部及所述第四固定部通过螺钉等连接件连接,以将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固定于所述支架3上。
可选地,传动机构10还包括第二传动件(图未标)及第二驱动机构(图未标)。
第二传动件与第一传动件5啮合设置,用于带动第一传动件5。
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传动件连接,以驱动第二传动件。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动件5包括从动齿轮,第二传动件包括主动齿轮,支架3靠近所述第一传动件5的一侧设置有转轴部,其中,从动齿轮的转轴(第一传动件5的转轴)的一端通过转轴套9与支架3转动连接,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设置。其中,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驱动机构中的电机与上述第一驱动机构2的电机相互独立)、连接板及连接件。其中,连接板与电机固定连接,连接板设置有第三固定部,连接件用于将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连接固定,以使电机固定于支架3上。其中,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为螺栓,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为其它连接件。
进一步地,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齿轮(第二传动件)固定连接,电机输出动力一驱动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负载转动。
传动机构10在从动齿轮停止转动时,通过抵顶机构2.2与从动齿轮的端部抵接,以将从动齿轮完全顶死,防止在第二驱动机构停止驱动时由于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的齿间隙或公差等影响,造成从动齿轮受到惯性或外力等作用下再次发生转动,影响传动机构10对负载进行姿态调节的精度及准确性。
可选地,传动机构10还包括壳体1,壳体1设置有容置空间及连接通孔,第一传动件5、抵顶机构2.2及支架3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第一传动件5通过其转轴与位于壳体1外的负载连接。其中,在本实施例中,传动机构10还包括轴承组件7,第一传动件5通过轴承组件7与壳体1建立转动连接关系。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摄像设备20,其中,摄像设备2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传动机构10,摄像设备20还包括:侧支架6及摄像主体(图未标)。侧支架6与第一传动件5固定连接;摄像主体作为负载固定于侧支架6上。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摄像设备20为停车云台相机,其中,摄像主体为停车云台相机的相机部分。其中,停车云台相机通过传动机构10的上述结构及工作原理,可有效的保证相机部分的姿态调节的精度及准确性。
综上,本申请的传动机构10设置设有抵顶机构2.2,其中,抵顶机构2.2可在第一传动件5转动停止时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抵接,限制第一传动件5的转动,有效的提升了传动机构10的静态稳定性,从而提升传动机构10对负载进行姿态调节的精度及准确性。进一步地,抵顶机构2.2还可与第一传动件5的端部分离,解除对第一传动件5的转动限制,使得第一传动件5可继续围绕其轴向转动,从而使得传动机构10可重新对负载进行姿态调节,有效的提升了传动机构10的自由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文附图仅是为了展示本申请发明产品的结构关系以及连接关系,并不因此限定本申请发明产品的具体结构尺寸。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架;
第一传动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以带动与其连接的负载;
抵顶机构,设置在所述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端部,并用于沿所述第一传动件的转动的轴向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端部抵接或分离,以限制所述第一传动件转动或解除对所述第一传动件的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机构包括:
第一驱动机构;
连接轴,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所述连接轴另一端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轴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下绕所述轴向转动;
抵顶件,其一端设有第二连接部,其另一端用于与所述第一传动件的端部抵接,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活动连接,以使所述连接轴可带动所述抵顶件绕所述轴向转动时,使所述抵顶件沿所述轴向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凹形槽,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沿所述轴向延伸的凸形肋,所述凸形肋嵌设在所述凹形槽内,且可在所述凹形槽内沿所述轴向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件的外周侧设置有第一螺纹部,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之间;
其中,所述支架设置有螺纹通孔,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螺纹通孔配合,以使所述抵顶件绕所述轴向转动时,还沿所述轴向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啮合设置,用于带动所述第一传动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从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
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第二传动件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设置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电机,其输出轴与所述第二传动件固定连接;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电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有第二固定部;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所述第二固定部及第一固定部连接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壳体,设置有容置空间及连接通孔,所述第一传动件、抵顶机构及所述支架设置于所述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传动件通过转轴与位于所述壳体外的所述负载连接。
10.一种摄像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传动机构,所述摄像设备还包括:
侧支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固定连接;
摄像主体,作为所述负载固定于所述侧支架上。
CN202320778217.XU 2023-04-10 2023-04-10 传动机构及摄像设备 Active CN2199948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8217.XU CN219994808U (zh) 2023-04-10 2023-04-10 传动机构及摄像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78217.XU CN219994808U (zh) 2023-04-10 2023-04-10 传动机构及摄像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4808U true CN219994808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60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78217.XU Active CN219994808U (zh) 2023-04-10 2023-04-10 传动机构及摄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48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99200B (zh) 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使用方法
US20220121000A1 (en) Lens barrel
US6038404A (en) Lens barrel for a camera having a non-rotatable cam ring moved by a feed screw
US11064097B2 (en) Imaging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pressing forces of an ultrasonic motor and a waterproof member
CN219994808U (zh) 传动机构及摄像设备
CN219389205U (zh) 云台机构
CN219035494U (zh) 一种谐波齿轮传动装置及工业机器人
TWI822855B (zh) 角傳動裝置
CN113708558B (zh) 转台驱动设备
CN104076478A (zh) 空间目标探测镜头调焦系统
CN111076047A (zh) 一种红外全景图像拍摄转台
CN114740584A (zh) 一种用于空间深低温光学遥感仪器的调焦装置
CN112145914B (zh) 一种计算机视觉系统的视频采集驱动装置
CN114704751A (zh) 一种基于5g互联网的医疗护理远程监控装置
CN217603301U (zh) 齿侧间隙消减机构、摄影云台及摄影设备
US10211701B2 (en) Driving apparatus and optical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H07332588A (ja) 雲台装置の動力伝達機構
KR100644888B1 (ko) 카메라의 전동 패닝 장치
CN217433576U (zh) 电机压装设备
JP2005256930A (ja) ウォーム歯車機構及びカメラ旋回装置
CN210629671U (zh) 传动组件、驱动机构和激光电视
JP2004109830A (ja) レンズ鏡筒
CN220623418U (zh) 云台
JP2003166602A (ja) ウォームホイール回転伝達方法及びウォーム歯車回転伝達装置
CN114114591B (zh) 一种高精度机器视觉调焦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