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3856U - 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 - Google Patents
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993856U CN219993856U CN202321441433.1U CN202321441433U CN219993856U CN 219993856 U CN219993856 U CN 219993856U CN 202321441433 U CN202321441433 U CN 202321441433U CN 219993856 U CN219993856 U CN 21999385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cylinder
- piston
- connecting rod
- transmission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391944 Commicarpus scanden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85 leath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包括壳体、动力组件、传动组件与气缸组件,动力组件与传动组件之间传动连接,传动组件与气缸组件之间转动连接,气缸组件设置有第一缸体、第一活塞、第一连杆、第二缸体、第二活塞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活塞上,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传动组件上;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活塞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传动组件上;传动组件带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同步进行背向运动或相向运动。终上所述,可以使从动齿轮两个方向的受力相互抵消,减少震动和冲击,使中心轴受力平衡,减少电机轴所承受的扭矩,避免电机出现故障,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充气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
背景技术
充气机又叫打气机、打气泵、充气泵,其通过电机的运转来工作。抽气时,连通器的阀门被大气的气压冲开,气体进入气筒;而打气时,阀门又被气筒内的气压关闭,气体被压入需要充气的设备装置中。
随着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充气泵作为一种气体输送装置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使用,但是在使用时气缸内部组件高频运动且气泵内部构件所承载的负载不均衡,极大的影响了气泵的使用寿命。
特别是现有的双缸气泵在工作过程中,连接活塞的摆臂会不断地摇摆,在摇摆的过程中会对配件造成很大的损伤,因此使用寿命会有一定的限制,而且摇摆式传动过程中会损耗较多的动力,会影响充气效率。
公开(公告)号为CN2079060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紧凑式双缸气泵泵体装置,所述双缸气泵泵体呈“T”型结构,驱动部件是由一个马达(02)、一个行星齿轮变速器(03)组成。泵体输出为双输出结构,两套连杆、活塞环、活塞缸安装在由顶盖一和顶盖二及固定座组成的封闭腔体内。该紧凑式双缸气泵泵体整体采用“T”型结构,偏心轮(04)旋转时带动连杆一(05)、连杆二(06);两个连杆交替工作。
如上述专利,目前市场上的双缸充气泵的结构基本都是采用偏心连杆机构,电机本身是偏心轮或者带动一个偏心轮与连杆连接,实现连杆在气缸内的往复运动。电机轴的两伸出端各自带动一套气缸活塞机构,在电机轴转动时,一端活塞前进而另一端活塞后退,容易造成电机轴两端受力不均,电机转子需要承受更大的扭矩,对电机要求更高,还容易造成电机的故障。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使连杆活塞可以相向运动,从而减少震动和冲击,可以使传动组件的中心轴受力平衡,还可以减少电机轴所承受的扭矩,避免电机出现故障,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动力组件、传动组件与气缸组件,动力组件与传动组件之间传动连接,传动组件与气缸组件之间转动连接;气缸组件设置有第一缸体、第一活塞、第一连杆、第二缸体、第二活塞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活塞密封滑动连接在第一缸体内壁,所述第二活塞密封滑动连接在第二缸体内壁,第一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活塞上,第一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传动组件上;第二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活塞上,第二连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传动组件上;传动组件带动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相互之间同步进行背向运动或相向运动,从而分别带动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同时进行充气行程或复原行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传动组件设置有从动齿轮,动力组件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动力组件的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同步转动;所述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啮齿连接,从而使主动齿轮驱使从动齿轮转动;所述从动齿轮的直径大于主动齿轮的直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传动组件设置有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其分别设置在从动齿轮的两个端面上并对称设置于从动齿轮的中心轴线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连杆与传动组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转动连接在第一偏心轴上;第二连杆与传动组件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转动连接在第二偏心轴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套环与第一偏心轴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承,从而形成转动连接;第二套环与第二偏心轴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承,从而形成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从动齿轮设置有中心轴,从动齿轮固定连接在中心轴上;所述壳体上设置有支撑轴承,中心轴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承转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动力组件设置有电机,所述主动齿轮固定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设置有支架,电机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壳体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分别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上设置有阀片,所述阀片用于开闭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前端设置有阀片,所述阀片为弹性件,其一端与第一活塞或第二活塞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进气口并覆盖进气口前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外分别设置有缸体盖,所述缸体盖分别设置有出气口和螺纹孔,所述出气口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包括压块、弹簧和压紧螺钉,所述压块设置在出气口的上端,所述弹簧设置在压块与压紧螺钉之间,所述压紧螺钉拧紧在缸体盖上端设置的螺纹孔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壳体上还设置有充气管路和充气接口,所述充气管路一端与所述螺纹孔连通,充气管路的另一端与充气接口连通,充气接口用于把出气口排出的气体充入到外部设备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传动组件上分别连接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并带动其同步进行背向运动或相向运动,从而使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可以同时进行充气行程或复原行程。即连杆活塞同时前进或后退,使两个方向的受力相互抵消,减少震动和冲击,使传动组件的中心轴受力平衡。
2、通过把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分别设置在从动齿轮的两个端面上并对称设置于从动齿轮的中心轴线的两侧,从而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分别套接在第一偏心轴和第二偏心轴上,并跟随从动齿轮同步转动,使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始终处于从动齿轮的中心轴线的两侧,使从动齿轮的转动更加的平衡。
因此,本实用新型经过上述的改进,可以实现连杆活塞同步进行背向运动或相向运动,即连杆活塞同时前进或后退,使两个方向的受力相互抵消,减少震动和冲击,使传动组件的中心轴受力平衡,还可以减少电机轴所承受的扭矩,避免电机出现故障,从而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偏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心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管路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充气行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复原行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单向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10壳体;11支撑轴承;12充气管路;13充气接口;20动力组件;21主动齿轮;22电机;23支架;30传动组件;31从动齿轮;32第一偏心轴;33第二偏心轴;34中心轴;35传动轴承;40气缸组件;41第一缸体;42第一活塞;43第一连杆;44第一套环;45第二缸体;46第二活塞;47第二连杆;48第二套环;49缸体盖;491螺纹孔;51进气口;52阀片;53出气口;54单向阀;541压块;542弹簧;543压紧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包括动力组件20、传动组件30和气缸组件40,动力组件20与传动组件30之间传动连接,从而把动力组件20运转的旋转动力传递给传动组件30,传动组件30与气缸组件40之间转动连接,并把旋转动力传递给气缸组件40,使气缸组件40进行运转开始充气;气缸组件40设置有第一缸体41、第一活塞42、第一连杆43、第二缸体45、第二活塞46和第二连杆47,所述第一活塞42密封滑动连接在第一缸体41内壁,所述第二活塞46密封滑动连接在第二缸体45内壁,其中第一缸体41、第一活塞42与第一连杆43彼此配合实现充气功能,第二缸体45、第二活塞46与第二连杆47彼此配合实现充气功能;第一连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活塞42上,第一连杆4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传动组件30上;第二连杆4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活塞46上,第二连杆4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传动组件30上;传动组件30带动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7相互之间同步进行背向运动或相向运动,从而分别带动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同时进行充气行程或复原行程。
具体而言,现有的双缸充气泵多采用偏心轮进行两个连杆的驱动,从而实现对两个气缸的驱动。但是偏心轮在运转时容易产生震动,影响电机22轴的平衡。而且由于电机22轴的两伸出端各自带动一套气缸活塞机构,在电机22轴转动时,一端活塞前进而另一端活塞后退,容易造成电机22轴两端受力不均,电机22转子需要承受更大的扭矩,对电机22要求更高,还容易造成电机22的故障。因此,通过在传动组件30上分别转动连接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7,并驱动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7相互之间同步进行背向运动或相向运动,从而分别带动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同时进行充气行程或复原行程。另外,由于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7在传动组件30上转动时,其对传送组件的作用力是从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而且两个方向的受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可以使传动组件30减少震动和冲击,使传动组件30的中心轴34受力平衡,还可以减少电机22轴所承受的扭矩,避免电机22出现故障,从而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
其次,所述背向运动,即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7同时向远离传动组件30的方向运动,并相应的带动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也向远离传动组件30的方向被推动,从而进行充气行程,即把第一缸体41与第二缸体45内的气体推向出气口53,从而穿过单向阀54进入到充气管路12中,随后从充气接口13处被充入到外部设备中,实现整个充气过程。所述相向运动,即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7同时向接近传动组件30的方向运动,并相应的带动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也向接近传动组件30的方向被拉动,从而进行复原行程,此时单向阀54处于关闭状态,缸体内处于负压状态,而阀片52在大气压的压力下被推开一定缝隙,使外部气体从进气口51进入缸体内,实现对缸体内补充气体的复原过程。
再次,优选的,动力组件20持续运转,从而把旋转动力持续传递给传动组件30,传动组件30持续转动,从而带动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7持续在背向运动和相向运动之间交替循环,进而带动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分别在第一缸体41与第二缸体45内做往复运动。其中,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上优选的还设置有皮碗(图中未示出)等密封件,使第一活塞42和第二活塞46可以与气缸内壁之间保持密封状态,且形成滑动连接,从而使第一活塞42和第二活塞46可以在气缸内壁上滑动,并推动气体形成充气过程或复原过程。
如图2和图3所示,优选的,传动组件30设置有从动齿轮31,动力组件20设置有主动齿轮21,所述主动齿轮21固定连接在动力组件20的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同步转动;所述从动齿轮31与主动齿轮21之间啮齿连接,从而使主动齿轮21带动从动齿轮31转动;所述从动齿轮31的直径大于主动齿轮21的直径。
具体的,还可以设置从动齿轮31和主动齿轮21,从而使电机22的输出轴与偏心轴不进行直接连接,而且通过从动齿轮31进行传递动力,从而进一步的避免了偏心轴对电机22输出轴的影响,可以减少电机22轴所承受的扭矩,避免电机22出现故障。另外,还可以把从动齿轮31的直径设置为大于主动齿轮21的直径,从而降低电机22的转速,同时提升主动齿轮21的扭矩,从而提高充气泵对外充气的充气压力。
如图4至图6所示,优选的,传动组件30设置有第一偏心轴32和第二偏心轴33,其分别设置在从动齿轮31的两个端面上并对称设置于从动齿轮31的中心轴34线的两侧。第一连杆43与传动组件3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套环44,所述第一套环44转动连接在第一偏心轴32上;第二连杆47与传动组件3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环48,所述第二套环48转动连接在第二偏心轴33上。第一套环44与第一偏心轴32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承35,从而形成转动连接;第二套环48与第二偏心轴33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承35,从而形成转动连接。
具体的,即第一偏心轴32和第二偏心轴33设置在从动齿轮31的两端面上且与从动齿轮31的中心轴34线对称设置,从而可以使套设在第一偏心轴32和第二偏心轴33上的第一连杆43和第二连杆47的移动方向同时进行相向运动或背向运动。当从动齿轮31转动时,如果第一偏心轴32带动第一连杆43从左向右移动,那相应的第二偏心轴33带动第二连杆47从右向左移动,因此两个方向的受力可以相互抵消,可以使传动组件30减少震动和冲击,使传动组件30的中心轴34受力平衡,从而延长使用寿命。可以理解的,第一连杆43和第二连杆47可以设置套环,从而套设在偏心轴上。还可以在套环与偏心轴之间设置传动轴承35,从而使连杆与偏心轴之间的转动更加的高效和平稳。
如图7所示,优选的,从动齿轮31设置有中心轴34,从动齿轮31固定连接在中心轴34上;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支撑轴承11,中心轴3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承11转动连接。具体的,所述从动齿轮31可以通过中心轴34转动连接在壳体10上,从而提高从动齿轮31的稳定性。另外还可以设置支撑轴承11,使从动齿轮31在壳体10上的转动更加高效和平稳。
如图1所示,优选的,动力组件20设置有电机22,所述主动齿轮21固定连接在电机22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22设置有支架23,电机22通过支架23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具体的,所述电机22可以通过支架23设置在壳体10上,从而使电机22更加稳定的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所述主动齿轮21可以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方案进行固定,比如使用紧定螺钉(图中未示出)把主动齿轮21固定连接在电机22输出轴上,电机22输出轴上还可以设置有平面(图中未示出),提高主动齿轮21的连接牢固程度。另外,所述电机22还可以设置为外转子电机22,其输出轴的另一端上还可以设置相应的散热风扇(图中未示出),从而降低电机22的运行温度,进一步延长电机22的使用寿命。
如图5和图8所示,优选的,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分别设置有进气口51,所述进气口51前端设置有阀片52,所述阀片52为弹性件,其一端与第一活塞42或第二活塞46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进气口51并覆盖进气口51前端。所述阀片52用于开闭进气口51;当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分别进行复原行程时,所述阀片52开启进气口51,使气体通过进气口51进入缸体内;当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分别进行充气行程时,所述阀片52关闭进气口51,使气体不能通过进气口51排出缸体外。
具体的,优选的,所述阀片52可以设置为具有一定弹性的薄片,且贴合向所述活塞的一侧具有气密性,从而使其贴合在活塞上时不会漏气。比如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金属弹片,且一侧设置有软胶,从而利用金属的弹性可以把软胶贴合在活塞上,从而堵住进气口51。可以理解的,当活塞进行复原行程时,由于出气口53被单向阀54所封闭,因此缸体内部形成负压状态,而大气压强作用在进气口51上,从而把阀片52顶开,进而打开进气口51,使气体进入到缸体内部。当活塞进行充气行程时,缸体内部形成正压状态,因此把阀片52压合在活塞上,从而使进气口51形成关闭状态。
如图8所示,优选的,第一缸体41与第二缸体45外分别设置有缸体盖49,所述缸体盖49分别设置有出气口53和螺纹孔491,所述出气口53上设置有单向阀54,所述单向阀54包括压块541、弹簧542和压紧螺钉543,所述压块541设置在出气口53的上端,所述弹簧542设置在压块541与压紧螺钉543之间,所述压紧螺钉543拧紧在缸体盖49上端设置的螺纹孔491中。
所述单向阀54用于开闭出气口53;当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分别进行充气行程时,所述单向阀54开启出气口53,使气体通过出气口53排出缸体外;当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分别进行复原行程时,所述单向阀54关闭出气口53,使气体不能通过出气口53进入缸体内。
具体的,所述单向阀54用于确保缸体内的气体只能从出气口53排出到缸体外部,而缸体外部的气体不能通过出气口53进入到缸体内部。所述单向阀54可以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现有产品,实现相应的单向通气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和图8所示,优选的,壳体10上还设置有充气管路12和充气接口13,所述充气管路12一端与所述螺纹孔491连通,充气管路12的另一端与充气接口13连通,充气接口13用于把出气口53排出的气体充入到外部设备中。具体的,所述充气管路12可以连通第一缸体41和第二缸体45的出气口53,从而使两个缸体内的气体都可以进入到充气管路12中,随后通过充气接口13被充入到外部设备中。优选的,所述空气接口设置为两个。
使用时,首先给充气泵的电机22接入电源,从而驱动电机22运转,随后在充气接口13处可以接入外部需要充气的设备。当电机22运转时,其输出轴随之转动,随后带动固定在输出轴上的主动齿轮21同步转动。主动齿轮21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31转动。
从动齿轮31转动后,其上的第一偏心轴32和第二偏心轴33沿其中心轴34同步旋转,从而带动套接在偏心轴上的第一连杆43和第二连杆47同时发生背向运动或相向运动,进而驱动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分别在第一缸体41与第二缸体45之中往复移动,把缸体内部的气体从出气口53挤压进入充气管路12内,然后从充气接口13处被冲入到外部设备中。
第一连杆43和第二连杆47在被偏心轮驱动时,其相对于中心轴34的运动方向相反,其对从动齿轮31的作用力是从两个方向同时进行的,而且两个方向的受力可以相互抵消,因此可以使传动组件30减少震动和冲击,使传动组件30的中心轴34受力平衡,还可以减少电机22轴所承受的扭矩,避免电机22出现故障,从而延长充气泵的使用寿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10)
1.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上的动力组件(20)、传动组件(30)与气缸组件(40),动力组件(20)与传动组件(30)之间传动连接,传动组件(30)与气缸组件(40)之间转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气缸组件(40)设置有第一缸体(41)、第一活塞(42)、第一连杆(43)、第二缸体(45)、第二活塞(46)和第二连杆(47),所述第一活塞(42)密封滑动连接在第一缸体(41)内壁,所述第二活塞(46)密封滑动连接在第二缸体(45)内壁,第一连杆(4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活塞(42)上,第一连杆(4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传动组件(30)上;第二连杆(47)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二活塞(46)上,第二连杆(47)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传动组件(30)上;传动组件(30)带动第一连杆(43)与第二连杆(47)相互之间同步进行背向运动或相向运动,从而分别带动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同时进行充气行程或复原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30)设置有从动齿轮(31),动力组件(20)设置有主动齿轮(21),所述主动齿轮(21)固定连接在动力组件(20)的输出轴上,并与输出轴同步转动;所述从动齿轮(31)与主动齿轮(21)之间啮齿连接,从而使主动齿轮(21)驱使从动齿轮(31)转动;所述从动齿轮(31)的直径大于主动齿轮(21)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其特征在于,传动组件(30)设置有第一偏心轴(32)和第二偏心轴(33),其分别设置在从动齿轮(31)的两个端面上并对称设置于从动齿轮(31)的中心轴(34)线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43)与传动组件(3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套环(44),所述第一套环(44)转动连接在第一偏心轴(32)上;第二连杆(47)与传动组件(30)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套环(48),所述第二套环(48)转动连接在第二偏心轴(3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环(44)与第一偏心轴(32)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承(35),从而形成转动连接;第二套环(48)与第二偏心轴(33)之间设置有传动轴承(35),从而形成转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其特征在于,从动齿轮(31)设置有中心轴(34),从动齿轮(31)固定连接在中心轴(34)上;所述壳体(10)上设置有支撑轴承(11),中心轴(34)的两端分别与支撑轴承(11)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动力组件(20)设置有电机(22),所述主动齿轮(21)固定连接在电机(22)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22)设置有支架(23),电机(22)通过支架(23)固定连接在壳体(10)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塞(42)与第二活塞(46)分别设置有进气口(51),所述进气口(51)前端设置有阀片(52),所述阀片(52)为弹性件,其一端与第一活塞(42)或第二活塞(46)固定连接,另一端延伸至进气口(51)并覆盖进气口(51)前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其特征在于,第一缸体(41)与第二缸体(45)外分别设置有缸体盖(49),所述缸体盖(49)分别设置有出气口(53)和螺纹孔(491),所述出气口(53)上设置有单向阀(54),所述单向阀(54)包括压块(541)、弹簧(542)和压紧螺钉(543),所述压块(541)设置在出气口(53)的上端,所述弹簧(542)设置在压块(541)与压紧螺钉(543)之间,所述压紧螺钉(543)拧紧在缸体盖(49)上端设置的螺纹孔(49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其特征在于,壳体(10)上还设置有充气管路(12)和充气接口(13),所述充气管路(12)一端与所述螺纹孔(491)连通,充气管路(12)的另一端与充气接口(13)连通,充气接口(13)用于把出气口(53)排出的气体充入到外部设备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41433.1U CN219993856U (zh) | 2023-06-07 | 2023-06-07 | 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441433.1U CN219993856U (zh) | 2023-06-07 | 2023-06-07 | 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993856U true CN219993856U (zh) | 2023-11-10 |
Family
ID=88611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441433.1U Active CN219993856U (zh) | 2023-06-07 | 2023-06-07 | 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993856U (zh) |
-
2023
- 2023-06-07 CN CN202321441433.1U patent/CN21999385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26450B (zh) | 螺旋往复式真空压缩机 | |
CN102226466B (zh) | 螺旋往复式传动装置 | |
CN104006590A (zh) | 带真空泵的便携式冷媒回收一体机 | |
CN114412747A (zh) | 一种智能空气压缩机 | |
CN219993856U (zh) | 一种齿轮传动的双缸充气泵 | |
CN212360087U (zh) | 一种电动双向充气泵 | |
CN201314285Y (zh) | 空气压缩机的活塞式双作用多缸泵气装置 | |
CN116123053A (zh) | 一种多活塞驱动的涡旋膨胀输出装置 | |
CN210769244U (zh) | 一种串联式隔膜泵 | |
CN201671789U (zh) | 电动气泵的活塞驱动结构 | |
CN203893518U (zh) | 带真空泵的便携式冷媒回收一体机 | |
CN203594736U (zh) | 循环式正反变向变速真空压缩机的减速装置 | |
CN203784211U (zh) | 循环式正反变向变速真空压缩机增速装置的输出轴机构 | |
CN203594765U (zh) | 循环式正反变向变速真空压缩机变向主轴机构的缓冲器 | |
CN110630480A (zh) | 一种能适应多种工况的多用途隔膜泵及其安装方式 | |
CN219605529U (zh) | 一种高端双泵头Hydro液压隔膜计量泵 | |
CN220705858U (zh) | 一种高压泵 | |
CN203784212U (zh) | 循环式正反变向变速真空压缩机变向齿轮轴弹簧式鸭嘴键 | |
CN216044319U (zh) | 一种低摩擦低噪音的电动隔膜泵曲轴传动箱 | |
CN209990505U (zh) | 一种带密封装置的气动马达 | |
CN219865461U (zh) | 配备变频功能的凸轮式双转子泵 | |
CN212508746U (zh) | 一种电动隔膜泵运动机构 | |
CN219974718U (zh) | 一种双缸充气泵机芯 | |
CN203594731U (zh) | 循环式正反变向变速真空压缩机的增速装置 | |
CN103629077B (zh) | 循环式真空压缩机变向主轴装置的变向主轴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