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2335U - 一种防洪堤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洪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2335U
CN219992335U CN202320824015.4U CN202320824015U CN219992335U CN 219992335 U CN219992335 U CN 219992335U CN 202320824015 U CN202320824015 U CN 202320824015U CN 219992335 U CN219992335 U CN 2199923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bion
layer
gabions
reinforcing rod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824015.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杰
魏千千
王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Gao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Gao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Gao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Gaosheng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824015.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23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23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23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河岸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洪堤,其包括堤坝主体以及设置于堤坝主体的迎水面的格宾石笼墙,所述格宾石笼墙包括若干个格宾石笼以及设置于格宾石笼内的填层,若干个所述格宾石沿堤坝主体的迎水面的高度方向呈阶梯状堆砌设置,上下相邻的格宾石笼之间设置有呈竖直设置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相邻的格宾石笼内的填层中,所述相邻的格宾石笼之间设置有扎线以相互固定。本申请具有提高堤坝的稳定性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洪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河岸水利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洪堤。
背景技术
防洪堤是指为了防止河流泛滥而建的堤坝,其可抑制洪水,以保护住在河岸的人每年远离洪灾,免遭财产损失;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变化,世界各地经常性的出现了各种极端天气,同时在我国一些地区,强降雨现象非常的严重,由于强降雨天气的出现,各省市很多地方都受到了洪涝灾害的影响,使得防洪提由于受水流不断的冲刷侵蚀,易发生水土流失,长此以往甚至会导致堤坝决堤坍塌,使得其对河岸的保护效果大打折扣。
对于河道较窄的河流端,通常选用直立式格宾石笼堆砌在堤坝主体的迎水面进行防洪,从而以降低水流对堤坝主体迎水面的冲击。
但是,由于有的地下水能够从堤坝主体的底部渗入堤坝主体内,使得堤坝主体底部由于渗水导致局部沉降,使得堆砌在堤坝主体上方的石笼出现局部坍塌,使得石笼对水流对河岸的冲击也有所降低,从而降低了堤坝主体的结构稳定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堤坝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防洪堤。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洪堤,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洪堤,包括堤坝主体以及设置于堤坝主体的迎水面的格宾石笼墙,所述格宾石笼墙包括若干个格宾石笼以及设置于格宾石笼内的填层,若干个所述格宾石沿堤坝主体的迎水面的高度方向呈阶梯状堆砌设置,上下相邻的格宾石笼之间设置有呈竖直设置的加强杆,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相邻的格宾石笼内的填层中,所述相邻的格宾石笼之间设置有扎线以相互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地下水从堤坝主体的底部渗入堤坝主体内,使得堤坝主体底部由于渗水导致局部沉降时,位于上层的格宾石笼未与下层格宾石笼抵接的局部出现倾倒下沉,从而带动石笼出现坍塌的可能,此时通过两个呈阶梯状堆砌的格宾石笼内设有加强杆,由于加强杆呈竖直设置,且加强杆和填层之间呈相互抵接,从而使得加强杆对上层的格宾石笼提供一个支撑力,以减少上层的格宾石笼由于局部倾倒下沉带来的石笼坍塌的可能。
由于若干个格宾石笼呈阶梯状设置,且相邻的格宾石笼均插设有加强杆,从而以对每层的格宾石笼都提供一定支撑力,从而以减少格宾石笼出现倾倒坍塌的可能,以保证格宾石笼的抗河流冲击能力,从而以提高堤坝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加强杆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块,所述加强块的直径大于加强杆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加强杆的两端设置有加强块,以提高加强杆的质量,使得相邻格宾石笼相互抵接的部分的质量有所增加,从而以减少当相邻格宾石笼未抵接的部分出现倾倒后的力以带动远离堤坝主体的格宾石笼也朝堤坝主体倾倒的可能;且通过将加强块的直径大于加强杆的直径设置,使得加强杆不易发生倾倒的可能,且也增加了与填层之间的接触,从而以提高加强杆对格宾石笼的支撑力,以减少格宾石笼出现倾倒坍塌的可能,从而以提高堤坝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加强杆由木质材料制成,所述加强杆的外周壁设有防腐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加强杆由木质材料制成,在树木较多的河岸时,便于就地取材,减少由其他材质制成的加固桩所需的运输成本和运输难度,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施工;且由于有一部分水会渗入到格宾石笼内,此时在加固木桩外设有防腐层,以减少加固木桩的腐烂速率,以保证路基的使用年限。
优选的,所述格宾石笼沿所述堤坝主体的迎水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相邻的格宾石笼之间呈错缝搭接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是每两个相邻的格宾石笼之间设有一根加强杆,此时将相邻的格宾石笼之间呈错缝搭接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格宾石笼之间可多增设一个加强杆,从而以提高了加强杆对格宾石笼的支撑力;且也加强了相邻的格宾石笼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该堤坝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填层包括设置于所述格宾石笼内的第一石块层,所述堤坝主体靠近所述格宾石笼墙的表面铺设有反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堤坝主体中含有部分细小颗粒,而格宾石笼中第一石块层所填充的块石空隙较大,在河水涨落过程中易把堤坝主体本身的细小颗粒带出,形成管涌或堤背沉降,造成堤身变形和失稳,以及带动格宾石笼出现坍塌的可能,通过在堤坝主体靠近格宾石笼墙的表面铺设有反滤层,可减少河水涨落的过程中将堤坝主体自身的细小颗粒带出的可能,确保堤坝主体自身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格宾石笼墙暴露于外界的上表面设有种植层,所述格宾石笼墙设有对种植层进行防护的防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格宾石笼墙暴露于外界的上表面设有种植层以进行绿植的种植,可在增强防洪堤的美观度的同时,加固与种植层之间的连接,由于位于堤坝主体底部的石笼所受到的水流冲击力和水量都较大,通过设置有防护层以减少种植层被水流冲入到河道内的可能,从而以提高种植层中的绿植的成活率。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包括设置于所述种植层上方的第一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护层开设有若干个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种植层上方设有第一防护层,可减少河水拍打在格宾石笼上时带走大量种植层的可能,且在第一防护层上开设有通孔以便绿植进行种植,也使得河水拍打在格宾石笼上时使得水流通过通孔渗入到种植层内进行灌溉。
优选的,所述防护层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格宾石笼墙暴露于外界得侧壁的第二防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格宾石笼内的第一石块层所填充的块时之间有间隙,当河水拍打在格宾石笼上时,可能使得种植层中的土通过格宾石笼的侧壁流失,通过设置有第二防护层以减少种植层中的土通过格宾石笼的侧壁流失的可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在相邻的格宾石笼内插设有加强杆,由于加强杆呈竖直设置,且加强杆和填层之间呈相互抵接,从而使得加强杆对上层的格宾石笼提供一个支撑力,以减少上层的格宾石笼由于局部倾倒下沉带来的石笼坍塌的可能,以保证格宾石笼的抗河流冲击能力,从而以提高堤坝的稳定性。
2、通过将相邻的格宾石笼之间呈错缝搭接设置,使得每两个相邻的格宾石笼之间可多增设一个加强杆,从而以提高了加强杆对格宾石笼的支撑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该堤坝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位于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格宾石笼的错缝搭接示意图;
图4是图1中位于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位于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堤坝主体;11、反滤层;12、底网层;2、格宾石笼墙;21、格宾石笼;211、网片;212、扎线;22、填层;221、第一石块层;222、第二石块层;3、加强杆;31、防腐层;32、加强块;4、种植层;41、腐殖土;42、绿植;5、防护层;51、第一防护层;511、通孔;52、第二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洪堤。
实施例:
一种防洪堤,参照图1,包括堤坝主体1以及设置于堤坝主体1的迎水面的格宾石笼墙2,本实施例中,在施工现场,通过对河道两岸表面进行开挖回填以形成堤坝主体1,接着开始进行格宾石笼墙2的砌筑。
参照图1、图2,堤坝主体1靠近格宾石笼墙2的表面铺设有反滤层11以及设置于反滤层11上的底网层12,本实施例中,反滤层11由聚酯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进行铺设。由于在对河道两岸进行回填所用材料为开挖天然河床中砂砾石料,级配为自然级配,含有部分细小颗粒,在河水涨落过程中易把细小颗粒带出,形成管涌或堤背沉降,造成堤身变形和失稳,通过设置有反滤层11,起到透水不透粒作用,确保堤背回填物稳定。
参照图1、图3,本实施例中,格宾石笼墙2包括若干个格宾石笼21和以及填充于格宾石笼21内的填层22,若干个格宾石笼21沿堤坝主体1的迎水面的高度方向呈阶梯状堆砌设置,且若干个格宾石笼21沿堤坝主体1的迎水面的长度方向设置,相邻的格宾石笼21之间呈错缝搭接设置。
参照图3、图4,格宾石笼21包括若干个网片211和扎线212,相邻的网片211之间通过扎线212连接,且每20cm处设一扎点,成型为单个的格宾石笼21。
参照图1、图2,填层22包括第一石块层221和第二石块层222,本实施例中,第一石块层221所填充的石块直径应在8~20cm之间,第二石块层222所填充的石块直径应不小于10cm。第一石块层221设置于格宾石笼21内,第二石块层222设置于格宾石笼21暴露于外界的外露面。
参照图1、图3,上下相邻的格宾石笼21之间设置有加强杆3,本实施例中,位于堤坝主体1底部的加强杆3由混凝土材质制成,位于堤坝主体1上部的加强杆3由木质材料制成,选用木质材料制成的加强杆3的外周壁设有防腐层31,防腐层31通过火烧将加强杆3的外表面经过轻度碳化,接着在涂抹上沥青即可,以减缓加强杆3的腐蚀速率。
参照图1、图3,加强杆3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加强块32,本实施例中,加强块32由混凝土材质制成,加强块32与同为混凝土材质制成的加强杆3一体成型设置,且加强块32的直径大于加强杆3的直径,通过由混凝土制成的加强块32以增强加强杆3的重量,以增加上下相互抵接的格宾石笼21之间的连接强度。
参照图1、图2,格宾石笼墙2暴露于外界的上表面设有种植层4,种植层4包括腐植土以及设置于腐植土上的绿植42,本实施例中,腐植土所铺填的高度在10~15cm,以便植被生长。
参照图1、图5,格宾石笼墙2设有对种植层4进行防护的防护层5,防护层5包括第一防护层51和第二防护层52,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层51和第二防护层52也由聚酯长丝纺粘针刺非织造土工布进行铺设。第一防护层51设置于格宾石笼墙2暴露于外界的上表面,以将腐植土进行覆盖,第一防护层51的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个连通于腐殖土41的通孔511,第二防护层52设置于格宾石笼墙2暴露于外界的侧壁。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护层51和第二防护层52均由扎线212与格宾石笼21进行固定。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洪堤的实施原理为:在对格宾石笼21进行安装时,先将单个的格宾石笼21进行同一水平层的摆放,并将位于同一水平层的格宾石笼21的下部边框与底网层12或是与下层的格宾石笼21上的网片211通过扎线212进行固定,相邻的格宾石笼21也通过扎线212进行捆绑;需要注意的是,在对上下相邻的格宾石笼21固定时,既要呈错缝搭接的方式设置,也要呈阶梯状堆砌设置;
接着开始进行格宾石笼21的填充时,先将第一石块层221和第二石块层222中所用的石块均填充于格宾石笼21内,第一石块层221用的石块靠近堤坝主体1填充,第二石块层222用的石块远离堤坝主体1进行填充;
当第一石块层221和第二石块层222填充到一定高度时,将加强块32和加强块32放置于格宾石笼21内,接着继续填充,当填满石料后接着通过网片211和扎线212以对格宾石笼21的开口进行封盖;当同一水平层的格宾石笼21砌筑完成后,接着对上层的格宾石笼21进行砌筑,此时加强杆3的上部插设于上层的格宾石笼21中,如此往复进行砌筑,从而以形成格宾石笼墙2。在格宾石笼墙2完成后,开始进行种植层4的铺设。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包括堤坝主体(1)以及设置于堤坝主体(1)的迎水面的格宾石笼墙(2),所述格宾石笼墙(2)包括若干个格宾石笼(21)以及设置于格宾石笼(21)内的填层(22),若干个所述格宾石沿堤坝主体(1)的迎水面的高度方向呈阶梯状堆砌设置,上下相邻的格宾石笼(21)之间设置有呈竖直设置的加强杆(3),所述加强杆(3)的两端分别插设于两个相邻的格宾石笼(21)内的填层(22)中,所述相邻的格宾石笼(21)之间设置有扎线(212)以相互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3)的两端均设置有加强块(32),所述加强块(32)的直径大于加强杆(3)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杆(3)由木质材料制成,所述加强杆(3)的外周壁设有防腐层(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宾石笼(21)沿所述堤坝主体(1)的迎水面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相邻的格宾石笼(21)之间呈错缝搭接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层(22)包括设置于所述格宾石笼(21)内的第一石块层(221),所述堤坝主体(1)靠近所述格宾石笼墙(2)的表面铺设有反滤层(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格宾石笼墙(2)暴露于外界的上表面设有种植层(4),所述格宾石笼墙(2)设有对种植层(4)进行防护的防护层(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5)包括设置于所述种植层(4)上方的第一防护层(51),所述第一防护层(51)开设有若干个通孔(511)。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洪堤,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5)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格宾石笼墙(2)暴露于外界得侧壁的第二防护层(52)。
CN202320824015.4U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防洪堤 Active CN2199923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4015.4U CN219992335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防洪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824015.4U CN219992335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防洪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2335U true CN219992335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91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824015.4U Active CN219992335U (zh) 2023-04-13 2023-04-13 一种防洪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23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10278C (zh) 填砂路基空心块生态防护方法
CN113737772A (zh) 一种高挡土墙防淤堵的排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09816885U (zh) 软弱覆盖层下新型围堰结构
CN110528347B (zh) 应用于冲沟地段的透水路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4871645B2 (ja) ドレーン構造およびドレーン構造の施工方法
CN112195965A (zh) 膨胀土路堑挡土墙
CN219992335U (zh) 一种防洪堤
CN218562251U (zh) 一种适用于强涌潮地区跨桩式丁坝的围堰结构
JP6161924B2 (ja) 耐震性防潮堤盛土のり面の緑化工法
JP5097249B2 (ja) ドレーン構造およびドレーン構造の施工方法
CN112854138B (zh) 一种既有河道改道施工方法
JP2892263B2 (ja) ネット付き土砂収納用袋及び水中又は水際環境の改良方法
CN111321700B (zh) 一种防冲刷和防滑坡堰塞的过流消能式生态护岸方法
JP3472708B2 (ja) 法面及び護岸擁壁用構造物及びその施工法
CN211228563U (zh) 一种装配式地下水排渗盲沟排水系统
CN210621363U (zh) 应用于冲沟地段的透水路堤结构
CN110424424A (zh) 坡面泥石流防治结构
KR102536278B1 (ko) 제방 지수구조 및 그 시공방법
CN220888497U (zh) 一种抗径流抗侵蚀生态防护毯
CN219240435U (zh) 护岸结构
Rogers Recent developments in landslide mitigation techniques
CN220202881U (zh) 渗井
Sh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of Various Geosynthetics in Korea
CN219327036U (zh) 一种兼顾防洪和路用的沿河土堤结构
CN216006823U (zh) 预制混凝土框与生态格网石笼结合的生态护岸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