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91872U - 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 - Google Patents

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91872U
CN219991872U CN202321397797.4U CN202321397797U CN219991872U CN 219991872 U CN219991872 U CN 219991872U CN 202321397797 U CN202321397797 U CN 202321397797U CN 219991872 U CN219991872 U CN 2199918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rp
wire passing
knitting machine
guide
double need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97797.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颜辉
洪培鑫
李欣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zhou Huam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zhou Huam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zhou Huam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zhou Huam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97797.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918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918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918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和经轴,经轴转动连接于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以驱动经轴的送经电机,安装支架的两侧均贯通有导向槽,导向槽内滑移连接有导向块,安装支架设置有两个丝杆升降装置,导向块螺纹套接于丝杆升降装置的丝杆部,两个导向块的相对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张力杆,张力杆和经轴均开设有沿直线阵列均匀分布的多个环形过线槽,张力杆的各环形过线槽分别与经轴的各环形过线槽相对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各环形过线槽将各经纱分隔开,避免各经纱发生缠绕,并通过丝杆升降装置更为稳定地调节对经纱的张力,确保该送经装置对经纱的输送稳定性。

Description

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经编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
背景技术
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经纱,于经向喂入机器的所有工作针上,同时成圈而形成针织物,这种方法称为经编,织物称为经编织物,完成这种经编的机器称为经编机,其中,贾卡经编机是带有贾卡装置的经编机,包括成圈装置、梳栉装置、传动装置,主要由贾卡装置来带动贾卡针进行编花,编织的花型可以很大,形状不受限制,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基本工作特点就是使用两个针床轮流进行编织。
例如,公告号为CN207435663U的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舍尔贾卡经编机,包括经编机,经编机的顶部设置有送经箱,送经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活动安装有经轴,送经箱的顶部并且位于经轴的正下方开设有进料口,且送经箱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送经箱内壁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板。
当经编机在正常运转时,经纱从经轴上退绕下来,按照一定的送经量送入成圈系统,供成圈机件进行编织,这样的过程称为送经,完成这一过程的机构称为送经机构。然而,现有的送经机构通常为送经箱,在送经过程中,对经纱的张力调节不稳定,导致经纱容易发生抖动甚至缠绕,难以确保送经机构工作的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通过各环形过线槽将各经纱分隔开,避免各经纱发生缠绕,并通过丝杆升降装置更为稳定地调节对经纱的张力,确保该送经装置对经纱的输送稳定性。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包括安装支架和经轴,所述经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上,所述安装支架上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经轴的送经电机,所述安装支架的两侧均贯通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槽内滑移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安装支架设置有两个丝杆升降装置,所述导向块螺纹套接于所述丝杆升降装置的丝杆部,两个所述导向块的相对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张力杆,所述张力杆和所述经轴均开设有沿直线阵列均匀分布的多个环形过线槽,所述张力杆的各所述环形过线槽分别与所述经轴的各所述环形过线槽相对应。
优选的,所述环形过线槽的内槽壁的顶部对称形成有两个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的间隙供经纱通过。
优选的,所述环形过线槽的内槽壁设置有耐磨层。
优选的,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底板和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安装板,所述经轴的两端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侧,两个导向槽分别贯通于两个所述安装板上。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以所述导向槽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导轨,所述导向块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滑移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导轨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底部与所述底板相抵触,所述安装板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板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过线板,所述过线板和所述经轴分别位于所述张力杆的两侧,所述过线板上贯通有呈矩形阵列均匀分布的多个过线孔,各所述过线孔均分别与所述环形过线槽相对应。
优选的,各所述过线孔均为内锥孔,所述过线孔的内径沿靠近所述张力杆的一侧逐渐减小。
优选的,所述过线板的上方处设置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的开口与所述过线板对应,所述吸尘罩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吸气接管。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控制器,所述送经电机和两个所述丝杆升降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并受其控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送经机构通过送经电机驱动经轴转动,将经轴上的经纱送出,经轴上的各环形过线槽和张力杆上的各环形过线槽对应,用以分别将各经纱分隔开,避免各经纱发生缠绕,并通过启动两个丝杆升降装置,带动两个导向块分别在两个滑槽内同步升降,从而调整张力杆相对经轴的位置以收紧经纱,使得经纱处于合适的张力下进行输送,丝杆升降装置通过丝杆部和导向块的螺纹配合,对张力杆的位置调整更为稳定、精准,更为稳定地调节对经纱的张力,确保该送经装置对经纱的输送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该送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该送经机构的剖视图一;
图3是实施例中该送经机构的剖视图二。
图中:1、经纱;2、安装支架;21、底板;22、安装板;3、经轴;4、送经电机;5、导向槽;6、导向块;7、丝杆升降装置;8、张力杆;9、环形过线槽;10、限位部;11、耐磨层;12、导轨;13、连接部;14、支撑部;15、连接座;16、过线板;17、过线孔;18、吸尘罩;19、吸气接管;2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考图1、图2、图3,一种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包括安装支架2和经轴3,安装支架2包括底板21和两个安装板22,两个安装板22对称设置于底板21上,两个安装板22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支撑部14,支撑部14为直角架结构,支撑部14的底部与底板21相抵触,用以支撑安装板22使其垂直于底板21,安装板22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座15,连接座15安装于底板21上,实现安装支架2的拆装。
经轴3的两端转动连接于两个安装板22的相对侧,安装板22的外侧壁分别设置有送经电机4和控制器20,送经电机4为旋转电机,送经电机4的转轴与经轴3连接,用以驱动经轴3的旋转,控制器20为PLC控制。
两个安装板22均贯通有导向槽5,导向槽5内滑移连接有导向块6,安装支架2设置有两个丝杆升降装置7,丝杆升降装置7为丝杆电机,通过旋转电机驱动丝杆部转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作详细赘述。两个丝杆升降装置7均与控制器20连接并受其控制,导向块6螺纹套接于丝杆升降装置7的丝杆部,两个导向块6的相对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张力杆8,张力杆8和经轴3均开设有沿直线阵列均匀分布的多个环形过线槽9,张力杆8的各环形过线槽9分别与经轴3的各环形过线槽9相对应。
两个安装板22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过线板16,过线板16和经轴3分别位于张力杆8的两侧,过线板16上贯通有呈矩形阵列均匀分布的多个过线孔17,各过线孔17均分别与环形过线槽9相对应,该送经机构在使用时,将各经纱1分别穿过各过线孔17以使各经纱1处于同一排的位置,穿过过线板16的各经纱1张紧于张力杆8和经轴3上,该送经机构通过送经电机4驱动经轴3转动,将经轴3上的经纱1送出,经轴3上的各环形过线槽9和张力杆8上的各环形过线槽9对应,用以分别将各经纱1分隔开,避免各经纱1发生缠绕,环形过线槽9的内槽壁的顶部对称形成有两个限位部10,两个限位部10之间形成的间隙供经纱1通过,环形过线槽9的内槽壁设置有耐磨层11,所诉耐磨层11为耐磨塑料材料制成,经纱1活动在环形过线槽9内并与耐磨层11相抵触,两个限位部10对经纱1限位一定程度上可防止经纱1脱离环形过线槽9。
安装板22的外侧壁以导向槽5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导轨12,导向块6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部13,连接部13滑移连接于对应的导轨12上,用以引导张力杆8的升降移动。
该送经机构在送经过程中,通过启动两个丝杆升降装置7,带动两个导向块6分别在两个滑槽内同步升降,从而调整张力杆8相对经轴3的位置以收紧经纱1,使得经纱1处于合适的张力下进行输送,丝杆升降装置7通过丝杆部和导向块6的螺纹配合,对张力杆8的位置调整更为稳定、精准,更为稳定地调节对经纱1的张力,确保该送经装置对经纱1的输送稳定性。
各过线孔17均为内锥孔,过线孔17的内径沿靠近张力杆8的一侧逐渐减小,以使过线孔17内径较小的开口对应张力杆8,过线孔17内径较小的开口与经纱1适配,在经纱1的输送过程中,过线孔17用以阻挡将附着在经纱1表面上的棉絮、飞絮等杂物并将其从经纱1上分离,过线板16的上方处设置有吸尘罩18,吸尘罩18的开口与过线板16对应,吸尘罩18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吸气接管19。各吸气接管19与外接吸气设备连接,通过吸尘罩18将棉絮、飞絮等杂物吸除,防止杂物随经纱1进入环形过线槽9内并堆积,从而影响各经纱1的稳定输送。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包括安装支架(2)和经轴(3),所述经轴(3)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2)上,所述安装支架(2)上设置有用以驱动所述经轴(3)的送经电机(4),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支架(2)的两侧均贯通有导向槽(5),所述导向槽(5)内滑移连接有导向块(6),所述安装支架(2)设置有两个丝杆升降装置(7),所述导向块(6)螺纹套接于所述丝杆升降装置(7)的丝杆部,两个所述导向块(6)的相对侧之间转动连接有张力杆(8),所述张力杆(8)和所述经轴(3)均开设有沿直线阵列均匀分布的多个环形过线槽(9),所述张力杆(8)的各所述环形过线槽(9)分别与所述经轴(3)的各所述环形过线槽(9)相对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环形过线槽(9)的内槽壁的顶部对称形成有两个限位部(10),两个所述限位部(10)之间形成的间隙供经纱(1)通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环形过线槽(9)的内槽壁设置有耐磨层(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支架(2)包括底板(21)和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底板(21)上的安装板(22),所述经轴(3)的两端转动连接于两个所述安装板(22)的相对侧,两个导向槽(5)分别贯通于两个所述安装板(2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22)的外侧壁以所述导向槽(5)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导轨(12),所述导向块(6)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部(13),所述连接部(13)滑移连接于对应的所述导轨(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其特征是:两个所述安装板(22)的相对侧均设置有支撑部(14),所述支撑部(14)的底部与所述底板(21)相抵触,所述安装板(22)的外侧壁设置有连接座(15),所述连接座(15)安装于所述底板(21)上。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其特征是:两个所述安装板(22)的相对侧之间设置有过线板(16),所述过线板(16)和所述经轴(3)分别位于所述张力杆(8)的两侧,所述过线板(16)上贯通有呈矩形阵列均匀分布的多个过线孔(17),各所述过线孔(17)均分别与所述环形过线槽(9)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其特征是:各所述过线孔(17)均为内锥孔,所述过线孔(17)的内径沿靠近所述张力杆(8)的一侧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其特征是:所述过线板(16)的上方处设置有吸尘罩(18),所述吸尘罩(18)的开口与所述过线板(16)对应,所述吸尘罩(18)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吸气接管(19)。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安装板(22)上设置有控制器(20),所述送经电机(4)和两个所述丝杆升降装置(7)均与所述控制器(20)连接并受其控制。
CN202321397797.4U 2023-06-01 2023-06-01 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 Active CN2199918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7797.4U CN219991872U (zh) 2023-06-01 2023-06-01 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97797.4U CN219991872U (zh) 2023-06-01 2023-06-01 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91872U true CN219991872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202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97797.4U Active CN219991872U (zh) 2023-06-01 2023-06-01 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918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58868B (zh) Spinning coiling device and spinning coiling equipment
CN101613905B (zh) 穿经机
CN104911779A (zh) 一种家纺面料的纱线整经设备
CN219991872U (zh) 双针床贾卡经编机的送经机构
CN112626695B (zh) 一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袜的生产装置及其生产方法
CN107829173A (zh) 环锭纺纱机以及使用环锭纺纱机的纺纱方法
CN104862874A (zh) 一种袜子面料针织机中的过线装置
CN101078147A (zh) 利用步进马达的分丝卷绕机驱动装置
CN101513968B (zh) 使络筒机与被加工的筒管批次相适合的装置
CN114351331B (zh) 一种具有避免纱线缠绕打结的纺织生产用纺织架
CN101988227A (zh) 立式氨纶整经机的人字筘自动升降装置
CN209779048U (zh) 间距调整机构及籽棉清理机
CN112520453A (zh) 一种纺织机械全方位位移结构
CN112647192A (zh) 一种网帘接收机
CN216836566U (zh) 一种纱线张力调节装置
CN109881326A (zh) 一种织机电子开口装置
CN220057218U (zh) 一种用于针织圆机的张力调节送纱装置
CN218910641U (zh) 一种纺纱效果好的纺纱机
CN208501221U (zh) 一种经编机连杆架机构
CN215163566U (zh) 带工艺高度调节的无纺布生产设备
CN216947379U (zh) 一种织布机防止断线装置
CN220619316U (zh) 大圆机用导纱架支撑结构
CN218057903U (zh) 一种纱线防结器
CN201890975U (zh) 立式氨纶整经机的人字筘自动升降装置
CN210796837U (zh) 一种新型的送纬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