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9353U - 轻量化货箱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轻量化货箱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9353U
CN219989353U CN202321509397.8U CN202321509397U CN219989353U CN 219989353 U CN219989353 U CN 219989353U CN 202321509397 U CN202321509397 U CN 202321509397U CN 219989353 U CN219989353 U CN 2199893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de plate
cargo box
units
support
lightw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09397.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贻琮
柴国民
王必正
李伟
金风云
郑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Remote Commercial Vehicle R&D Co Ltd, Zhejiang Geely Remote New Energy Commercial Vehic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09397.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93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93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93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轻量化货箱及车辆,所述轻量化货箱为铝合金材质,包括底板总成、顶板总成、侧板总成和货箱骨架,其中,所述货箱骨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上纵梁和下纵梁;所述侧板总成由自底部至顶部厚度逐渐减小的侧板单元纵铺而成,所述侧板单元包括前围侧板单元和侧围侧板单元;所述底板总成由底板单元横铺形成;所述顶板总成为单层板结构,所述顶板总成与上纵梁连接;所述下纵梁连接各所述底板单元以及各所述侧围侧板单元;所述下横梁连接底板单元、各所述前围侧板单元以及车辆纵梁。本申请解决了现有技术铝合金货箱减重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轻量化货箱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货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轻量化货箱及车辆。
背景技术
货箱是货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厢式货车进行货物运输的关键结构,为了减轻货车的整体配重,货车货箱开始逐步使用低密度材料,例如铝合金。然而,相比于常用的铁质材料,铝合金材质的强度较低,制成的轻量化货箱的承重能力较低,且加工、组装和应用过程中均容易发生形变,因此,目前货箱的主体结构大多为双层板结构,或增加高强度材质的支撑件,以对低密度材料的强度进行补足,但这样,会影响到货箱的减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量化货箱及车辆,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铝合金货箱减重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轻量化货箱,所述轻量化货箱为铝合金材质,包括底板总成、顶板总成、侧板总成和货箱骨架,其中,
所述货箱骨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上纵梁和下纵梁;
所述侧板总成由自底部至顶部厚度逐渐减小的侧板单元纵铺而成,所述侧板单元包括前围侧板单元和侧围侧板单元;
所述底板总成由底板单元横铺形成;
所述顶板总成为单层板结构,所述顶板总成与上纵梁连接;
所述下纵梁连接各所述底板单元以及各所述侧围侧板单元;
所述下横梁连接底板单元、各所述前围侧板单元以及车辆纵梁。
可选地,所述底板总成由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单层板结构单元和一个双层板拱形桥结构单元横铺形成。
可选地,所述单层板结构单元包括:
铝合金基板;
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铝合金基板连接;
至少一个短筋,所述短筋设置于相邻两根支撑筋之间,与所述铝合金基板连接;
至少一个斜筋,所述斜筋设置于相邻的支撑筋与短筋之间,所述斜筋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筋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铝合金基板相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筋包括插入支撑筋和承接支撑筋,其中,所述插入支撑筋的厚度为0.4-0.6mm,所述插入支撑筋包含有第一插接部,所述插入支撑筋通过所述第一插接部与相邻底板单元上的承接支撑筋的第二插接部插接;所述承接支撑筋的厚度为1.8-2.2mm,所述承接支撑筋包含有第二插接部,所述承接支撑筋通过所述第二插接部与相邻底板单元上的插入支撑筋的第一插接部插接。
可选地,所述轻量化货箱包括横梁支撑管,所述横梁支撑管为空心挤压型材,所述横梁支撑管设置于靠近车头一端的插入支撑筋与下横梁之间,并连接靠近车头一端的插入支撑筋以及所述下横梁。
可选地,所述侧板单元与相邻侧板单元相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入部和承接部,其中,所述插入部抵接于相邻侧板单元的承接部上的抵接段;所述承接部包括抵接段,所述抵接段抵接相邻侧板单元的插入部。
可选地,所述货箱骨架还包括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嵌于所述承接部、所述插入部以及前围侧板单元围成的区域中。
可选地,所述上横梁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包括横梁凹槽,以及从所述横梁凹槽开口处向远离凹槽方向延伸的两条支撑边,所述横梁凹槽朝向所述顶板总成的方向开口,各所述支撑边与所述顶板总成相贴合。
可选地,所述支撑横梁的中段向车辆顶部拱起。
可选地,所述轻量化货箱包括顶板加强件,所述顶板加强件连接上横梁和上纵梁。
可选地,所述货箱骨架包括至少一根立柱,各所述立柱为空心挤压型材,各所述立柱与侧板总成、底板总成、顶板总成以及货箱骨架之间连接。
可选地,所述轻量化货箱中各个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通过连接件机械连接。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轻量化货箱。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轻量化货箱及车辆,所述轻量化货箱为铝合金材质,包括底板总成、顶板总成、侧板总成和货箱骨架,其中,所述货箱骨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上纵梁和下纵梁;所述侧板总成由自底部至顶部厚度逐渐减小的侧板单元纵铺而成,所述侧板总成包括侧围侧板单元和前围侧板单元,其中,所述侧围侧板单元由侧围侧板单元纵铺形成;所述底板总成由底板单元横铺形成;所述顶板总成为单层板结构,所述顶板总成与上纵梁连接;所述下纵梁连接各所述底板单元以及各所述侧围侧板单元;所述下横梁连接底板单元、各所述前围侧板单元以及车辆纵梁。本申请提供的轻量化货箱的各个部分均为铝合金材质,从材质上可以充分保证货箱的轻量化要求,进而从结构上进行强度的补足。通过自底部至顶部厚度逐渐减小的侧板单元,可以使得侧板单元自顶部至底部强度逐渐增加,符合侧板本身的承重和强度需求,且底部厚顶部薄的结构,侧板单元底部不仅自身强度增加,还可以为顶部较薄的部分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增强顶部的强度,增加侧板的稳定性;通过底板单元横铺,可以有效减少底部横梁的铺设数量,从而有效减轻货车的整体重量。通过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工程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分析以及综合路试均可确定,本申请提出的轻量化货箱能够满足载货汽车的法定载货重量,也即,本申请提出的轻量化货箱能够在保证货箱承重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其自身重量,由于其自身重量的减轻,可以在保证货车载货后总质量满足国标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载货汽车的实际载货重量,提高载货汽车的载货能力,克服了现有技术铝合金货箱减重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轻量化货箱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轻量化货箱的货箱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下纵梁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下纵梁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下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双层板拱形桥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单层板结构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侧板单元插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横梁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横梁的拱起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顶板加强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轻量化货箱,在本申请轻量化货箱的一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述轻量化货箱为铝合金材质,包括底板总成10、顶板总成20、侧板总成30和货箱骨架,其中,
所述货箱骨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上纵梁和下纵梁;
所述侧板总成由自底部至顶部厚度逐渐减小的侧板单元纵铺而成,所述侧板单元包括前围侧板单元和侧围侧板单元;
所述底板总成由底板单元横铺形成;
所述顶板总成为单层板结构,所述顶板总成与上纵梁连接;
所述下纵梁连接各所述底板单元以及各所述侧围侧板单元;
所述下横梁连接底板单元、各所述前围侧板单元以及车辆纵梁。
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货箱是货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厢式货车进行货物运输的关键结构,国家标准对货车载货后的总重量以及载货重量均有上限的规定,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后续以轻型载货汽车为例进行说明,轻型载货汽车的法定总质量为4.5吨,法定载货重量为3.5吨,也即,在载货汽车空车质量为1吨时,可以满载3.5吨的货物,然而目前货车的空车质量远高于1吨,导致载货汽车通常无法满载,若能够减轻货车本身的重量,则可以提高货车的实际载货量,降低载货成本,具有实际意义和经济价值。为了减轻货车的整体配重,货车的货箱开始逐步使用低密度材料,相比于常用的铁质材料,铝合金材质的强度较低,制成的轻量化货箱的承重能力较低,且加工、组装和应用过程中均容易发生形变,因此,目前货箱的主体结构大多为双层板结构,或增加高强度材质的支撑件,以对低密度材料的强度进行补足,但这样,会影响到货箱的减重效果。
为了便于说明,参照图1,在后续说明中,x轴方向是指与所述轻量化货箱较长的边平行的方向,y轴方向是指与所述轻量化货箱的较短的边平行的方向,z轴方向是指与所述轻量化货箱的高度方向平行的方向。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轻量化货箱由底板总成10、顶板总成20和侧板总成30包围而成,所述底板总成10、所述顶板总成20以及所述侧板总成30之间通过货箱骨架进行连接。
所述货箱骨架,参照图2,可以包括设置于货箱顶部四条边处的两根上横梁41和两根上纵梁42,以及设置于货箱底部四条边处的两根下横梁43和两根下纵梁44,其中,上横梁41以及下横梁43均与y轴平行,上纵梁42以及下纵梁44均与x轴平行。
所述侧板总成30由自底部至顶部厚度逐渐减小的侧板单元纵铺而成,所述侧板单元包括至少一块前围侧板单元和至少一块侧围侧板单元。各所述侧围侧板单元插接于上纵梁42和下纵梁44上对应设置的侧板安装槽中,还可以每间隔一段距离将侧围侧板单元与上纵梁42、下纵梁44进行固定连接;各所述前围侧板单元插接于上横梁41和下横梁43上对应设置的侧板安装槽中;前围侧板单元和侧围侧板单元的厚度均自底部至顶部均逐渐减小,由于侧板单元越靠近顶部承力越小,对于强度的要求也逐渐减小,因此,侧板单元自底部至顶部随着强度要求的降低而减小厚度,可以使得侧板单元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总质量有效减小,厚度减小的方式具体可以呈阶梯式减小,也可以平滑地减小,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侧板单元31的纵铺是指将侧板单元31较长的边平行于z轴方向进行摆放,并沿x轴或y轴的方向进行铺设。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侧板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块后围侧板单元,各所述后围侧板单元插接于上横梁41和下横梁43上对应设置的侧板安装槽中,后围侧板单元自底部至顶部厚度均逐渐减小,具体可以呈阶梯式减小,也可以平滑地减小,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所述侧板单元也可以不包括后围侧板单元,在此情况下,所述轻量化货箱包括货箱后门,所述货厢后门可以代替后围侧板单元。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车辆的侧围和/或后围可以开设货箱门。所述货箱门包括门板和门框,所述门板可以通过模具压型提高刚度,所述门框为“目”字形,门板与门框之间通过激光焊接进行连接固定。所述货箱门两侧还可以设置垂直于底板总成10的立柱45,所述门框与所述立柱45之间通过铰链固定,各所述立柱45可以为空心挤压型材,立柱45的空心结构可以大大减轻其重量,且在垂直于底板总成10方向仍可以提供较强的支撑力,在其他方向也可以起到分散应力的作用,提高货箱的承重能力和强度。
所述底板总成10由至少一块底板单元11组成,在所述底板总成10由多块底板单元11组成的情况下,各所述底板单元11横铺,其中,底板单元11的横铺是指将底板单元11的较长的边平行于y轴的方向摆放,沿y轴方向进行铺设,底板单元11的两端支撑于下纵梁44上。由于位于货箱头部的下横梁43与位于货箱尾部的下横梁43之间的距离较大,若底板单元11采用纵铺的方式,底板单元11中部悬空的距离较大,在载重时容易发生形变,因此必须增设底板横梁,会导致货箱重量增加,因此,本实施例中底板单元11采用横铺的方式,货箱两个下纵梁44之间的距离较小,故而可以减少底板横梁的铺设,从而减小货箱重量。所述底板单元11可以为单层板结构、双层板结构等,具体可以根据货箱的实际承重需求进行确定,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制。
所述下纵梁44,参照图3和图4,用于连接侧围侧板单元和底板总成10,各所述侧围侧板单元插接于下纵梁44上对应设置的侧板安装槽中,插接有侧围侧板单元的下纵梁44搭接在各所述底板单元11拼接而成的底板总成10上,部分底板单元11与下纵梁44之间可以进行一体式连接或机械连接。
所述上纵梁42用于连接侧围侧板单元和顶板总成20,各所述侧围侧板单元插接于上纵梁42上对应设置的侧板安装槽中,各所述顶板单元拼接而成的顶板总成20搭接在插接有侧围侧板单元的上纵梁42上,顶板总成20较轻,且承重较小,故而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将顶板总成20与上纵梁42连接。
所述下横梁43,参照图5,用于连接前围侧板单元、底板总成10和车辆纵梁,各所述前围侧板单元插接于下横梁43上对应设置的侧板安装槽中,插接有前围侧板单元的下横梁43搭接在底板单元11上,且所述下横梁43的最底端搭接在车辆纵梁上,且可以将部分底板单元11、下纵梁44以及车辆纵梁之间进行一体式连接或机械连接,以将所述下横梁43的承重转移至车辆纵梁上。
可选地,所述轻量化货箱中各个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通过连接件机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轻量化货箱中各个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冷连接的方式,包括通过连接件进行机械连接,其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角板50、螺栓60、铆钉等,相比于焊接等热连接方式,冷连接对铝合金基板111材的形变影响较小,因此仅满足货箱承重所需强度即可,而无需为了避免加工形变进行增厚处理或增加结构件,从而可以减少货箱重量增加。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栓60和角板5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货箱的轻量化需求,在设计货箱的各个结构单元时,其形状和规格尽量仅满足其基础强度要求,因此形状和规格会呈现出不规则的状态,通过螺栓60和角板50进行机械连接可以较好地将形状不规则的结构单元进行连接,例如对于相隔一段距离的两个结构单元、或者非平行设立的两个结构单元,角板50均可以对其进行连接,而无需补充结构单元,因此可以有效减小货箱重量。
可选地,所述货箱骨架包括至少一根立柱45,各所述立柱45为空心挤压型材,各所述立柱45与侧板总成30、底板总成10、顶板总成20以及货箱骨架之间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货箱骨架包括至少一根立柱45,各所述立柱45为空心挤压型材,空心挤压型材重量较小,且可以便于与侧板总成30、底板总成10、顶板总成20以及货箱骨架之间进行连接固定,为侧板总成30、底板总成10、顶板总成20以及货箱骨架提供较强的支撑力,提高货箱的承重能力和强度。
可选地,所述底板总成10由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单层板结构单元和一个双层板拱形桥结构单元横铺形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板总成10由多块底板单元11拼接而成,由于不同位置的底板的承重需求不同,强度的要求则不同,因此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依次铺设多个单层板结构单元和一个双层板拱形桥结构单元,靠近车尾的一端为底板总成10边缘,受力难以分散至其他结构上,且车尾通常设有货车后门,货物从货车后门进行搬运的过程中最频繁地承受货物和人的重量,故而对于强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在靠近车尾的一端铺设双层板拱形桥结构单元;而处于其他位置的底板单元11,由于四周均与相邻底板单元11进行拼接,在受力时可以将手里分散至周围其他底板单元11,故而对于强度的要求较低,因此铺设单层板结构单元即可满足强度要求,且相比于双层板拱形桥结构单元的重量更小,因此可以在满足强度要求的情况下进一步实现减重。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参照6,所述双层板拱形桥结构单元包括水平的上层板115、拱形的下层板116、两端的支撑筋112以及上层板与下层板116之间间隔设置的加强筋117,所述双层板拱形桥结构单元具有较强的承重能力。
可选地,参照图7,所述单层板结构单元包括:
铝合金基板111;
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筋112,所述支撑筋112与所述铝合金基板111连接;
至少一个短筋113,所述短筋113设置于相邻两根支撑筋112之间,与所述铝合金基板111连接;
至少一个斜筋114,所述斜筋114设置于相邻的支撑筋112与短筋113之间,所述斜筋114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筋112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铝合金基板111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单层板结构单元的主体结构为一层铝合金基板111;在所述铝合金基板11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筋112,支撑筋112的一端与铝合金基板111连接,另一端在横铺后支撑于下纵梁44以及车辆纵梁上,以通过支撑筋112支撑于纵梁上实现对整个底板总成10以及底板总成10上承载的货物的支撑作用。在每块底板单元11最外侧的两根支撑筋112上设置有插接结构,底板单元11可以通过支撑筋112上的插接结构与相邻的底板单元11进行搭接,在两端的两根支撑筋112之间,还可以设置或不设置支撑筋112;在相邻两根支撑筋112之间,垂直于所述铝合金基板111设置有至少一个短筋113,短筋113的长度小于支撑筋112,悬空设置的短筋113可以提高底板单元11长度方向的刚度,防止底板单元11载货时受压变形;在相邻的支撑筋112与短筋113之间,设置有斜筋114,所述斜筋114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筋112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铝合金基板111相连接,提高底板单元11宽度方向的刚度,有效防止支撑筋112和单层板沿底板单元11宽度方向的变形。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铝合金基板111的宽度为350mm-45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铝合金基板111的宽度为350mm-450mm,示例性地,可以为350mm、375mm、390mm、420mm、450mm等。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相邻两根支撑筋1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80mm-220mm。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支撑筋112之间的间隔距离为180mm-220mm,示例性地,可以为180mm、200mm、220mm等。目前,底板单元11的宽度约为300mm,每个底板单元11上设置有约5个支撑筋112或加强筋进行支撑,相邻支撑筋112或加强筋之间的间隔距离约70-80mm,本申请通过支撑筋112和短筋113可以补强底板单元11的承重能力,故而可以增大支撑筋112之间的距离,同时增大底板单元11的宽度,增大底板单元11的承重面积,也可以提高底板单元11的承重能力,同时,底板单元11宽度的增加,可以减少铺设底板总成10所需的底板单元11的数量,加上支撑筋112数量的减少,还可以减少安装工序,节约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相邻的支撑筋112与短筋11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80mm-120mm。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的支撑筋112与短筋113之间的间隔距离为80mm-120mm,示例性地,可以为80mm、100mm、120mm等。
可选地,所述支撑筋112包括插入支撑筋1122和承接支撑筋1121,其中,所述插入支撑筋1122的厚度为0.4-0.6mm,所述插入支撑筋1122包含有第一插接部11221,所述插入支撑筋1122通过所述第一插接部11221与相邻底板单元11上的承接支撑筋1121的第二插接部11211插接;所述承接支撑筋1121的厚度为1.8-2.2mm,所述承接支撑筋1121包含有第二插接部11211,所述承接支撑筋1121通过所述第二插接部11211与相邻底板单元11上的插入支撑筋1122的第一插接部11221插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筋112可以包括仅起到支撑作用的支撑筋112,还可以包括既起到支撑作用又起到连接作用的插入支撑筋1122和承接支撑筋1121,其中,所述插入支撑筋1122用于与相邻底板单元11上的承接支撑筋1121插接,所述承接支撑筋1121用于与相邻底板单元11上的插入支撑筋1122插接。所述插入支撑筋1122与相邻底板单元11上的承接支撑筋1121插接之后,插入支撑筋1122搭接于承接支撑筋1121上,此时插入支撑筋1122上的受力会部分转移至承接支撑筋1121上,故而所述插入支撑筋1122的厚度可以小于所述承接支撑筋1121,所述承接支撑筋1121的厚度为1.8mm-2.2mm,示例性地,可以为1.8mm、2.0mm、2.2mm等,所述插入支撑筋1122122的厚度为0.4mm-0.6mm,示例性地,可以为0.4mm、0.5mm、0.6mm等,插入支撑筋1122厚度的减小既可以减少耗材,从而节约成本,又可以减轻底板单元11的质量。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入支撑筋1122包含有第一插接部11221,所述插入支撑筋1122通过所述第一插接部11221与相邻底板单元11上的承接支撑筋1121的第二插接部11211插接,所述承接支撑筋1121包含有第二插接部11211,所述承接支撑筋1121通过所述第二插接部11211与相邻底板单元11上的插入支撑筋1122的第一插接部11221插接。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支撑筋112与纵梁接触的一端为L形或丄形,以提高支撑稳定性。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插入支撑筋1122和所述承接支撑筋1121之间通过连接件机械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插入支撑筋1122和所述承接支撑筋1121插接之后,通过连接件将二者连接固定在一起。
可选地,参照图5,所述轻量化货箱包括横梁支撑管70,所述横梁支撑管70为空心挤压型材,所述横梁支撑管70设置于靠近车头一端的插入支撑筋1122与下横梁43之间,并连接靠近车头一端的插入支撑筋1122以及所述下横梁43。
在本实施例中,最靠近所述前围侧板单元的插入支撑筋1122有一部分向前围侧板弯折的部分,其独立受力,车辆在扭转工况下,最靠近所述前围侧板单元的底板单元11受力较大,容易出现变形及断裂,因此,在最靠近所述前围侧板单元的插入支撑筋1122与下横梁43之间的区域中填充设置一根横梁支撑管70,所述横梁支撑管70为空心挤压型材,可以便于通过连接件将所述横梁支撑管70与所述前围侧板单元的插入支撑筋1122以及所述下横梁43连接,通过所述横梁支撑管70可以有效分散最靠近所述前围侧板单元的插入支撑筋1122上的受力,避免最靠近所述前围侧板单元的底板单元11受力变形或断裂。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横梁支撑管70的各个面可以分别与插入支撑筋1122和下横梁43相贴合。
可选地,参照图8,所述侧板单元31与相邻侧板单元31相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入部311和承接部312,其中,所述插入部311抵接于相邻侧板单元31的承接部312上的抵接段3121;所述承接部312包括抵接段,所述抵接段抵接相邻侧板单元31的插入部31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板单元31与相邻侧板单元31相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入部311和承接部312,其中,所述插入部311向货箱内侧进行一段折弯,用于抵接于相邻侧板单元31的承接部312上的抵接段3121;所述承接部312向货箱内侧进行两段折弯,形成抵接段,所述抵接段用于抵接相邻侧板单元31的插入部311。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相邻侧板单元31的插入部311与承接部312抵接时,所述插入部311的一段折弯与所述承接部312的第一段折弯相贴合,贴合处可以通过连接件进行固定和连接。
可选地,参照图8,所述货箱骨架还包括支撑立柱80,所述支撑立柱80嵌于所述承接部312、所述插入部311以及前围侧板单元围成的区域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货箱骨架还包括支撑立柱80,所述支撑立柱80可以为空心挤压型材,支撑立柱80的空心结构可以大大减轻其重量,且所述支撑立柱80嵌于所述承接部312、所述插入部311以及前围侧板单元围成的区域中,可以与所述承接部312、所述插入部311以及所述前围侧板单元相互作用,可以起到分散应力的作用,为前围侧板单元提供较强的支撑力,提高货箱的承重能力和强度。
在一种可实施的方式中,所述支撑立柱80的三面可以与前围侧板单元相贴合。
可选地,参照图9-图11,所述上横梁41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横梁411,所述支撑横梁411包括横梁凹槽4112,以及从所述横梁凹槽4112开口处向远离凹槽方向延伸的两条支撑边4111,所述横梁凹槽4112朝向所述顶板总成20的方向开口,各所述支撑边4111与所述顶板总成20相贴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上横梁41还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横梁411,所述支撑横梁411的长度与所述顶板总成20的宽度相匹配,所述支撑横梁411包括横梁凹槽4112,以及从所述横梁凹槽4112开口处向远离凹槽方向延伸的两条支撑边4111,所述横梁凹槽4112朝向所述顶板总成20的方向开口,各所述支撑边4111与所述顶板总成20相贴合,以实现对所述顶板总成20的支撑作用。
可选地,所述支撑横梁411的中段向车辆顶部拱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横梁411的中段向车辆顶部拱起,所述支撑横梁411的拱起方向与所述横梁凹槽4112的开口方向一致,从而可以将所述顶板单元向上拱起,多根支撑横梁411可以将所述顶板总成20顶起形成中间高两边低的拱形结构,以使得落在所述顶板总成20上方的雨雪或其他物体顺着拱形的坡度滑落,避免积压在车顶,减小顶板总成20上的压力,还可以避免货箱内进水。
可选地,参照图12,所述轻量化货箱包括顶板加强件90,所述顶板加强件90连接上横梁41和上纵梁4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轻量化货箱包括顶板加强件90,所述顶板加强件90的一端与上横梁41连接,另一端与上纵梁42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轻量化货箱为铝合金材质,包括底板总成、顶板总成、侧板总成和货箱骨架,其中,所述货箱骨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上纵梁和下纵梁;所述侧板总成由自底部至顶部厚度逐渐减小的侧板单元纵铺而成,所述侧板总成包括侧围侧板单元和前围侧板单元,其中,所述侧围侧板单元由侧围侧板单元纵铺形成;所述底板总成由底板单元横铺形成;所述顶板总成为单层板结构,所述顶板总成与上纵梁连接;所述下纵梁连接各所述底板单元以及各所述侧围侧板单元;所述下横梁连接底板单元、各所述前围侧板单元以及车辆纵梁。本申请提供的轻量化货箱的各个部分均为铝合金材质,从材质上可以充分保证货箱的轻量化要求,进而从结构上进行强度的补足。通过自底部至顶部厚度逐渐减小的侧板单元,可以使得侧板单元自顶部至底部强度逐渐增加,符合侧板本身的承重和强度需求,且底部厚顶部薄的结构,侧板单元底部不仅自身强度增加,还可以为顶部较薄的部分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增强顶部的强度,增加侧板的稳定性;通过底板单元横铺,可以有效减少底部横梁的铺设数量,从而有效减轻货车的整体重量;通过连接件对各个结构单元之间进行机械连接,相比于焊接等热连接方式,连接件机械连接对铝合金基板材的形变影响较小,因此仅满足货箱承重所需强度即可,而无需为了避免加工形变进行增厚处理或增加结构件,从而可以减少货箱重量增加。通过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工程设计中的计算机辅助工程)仿真分析以及综合路试均可确定,本申请提出的轻量化货箱能够满足载货汽车的法定载货重量,且自身重量约400kg,相比于现有的货箱,质量大大减轻,也即,本申请提出的轻量化货箱能够在保证货箱承重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减轻其自身重量,由于其自身重量的减轻,可以在保证货车载货后总质量满足国标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载货汽车的实际载货重量,提高载货汽车的载货能力,克服了现有技术铝合金货箱减重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轻量化货箱。
本申请提供的车辆解决了现有技术铝合金货箱减重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的有益效果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轻量化货箱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处理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轻量化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货箱为铝合金材质,包括底板总成、顶板总成、侧板总成和货箱骨架,其中,
所述货箱骨架包括上横梁、下横梁、上纵梁和下纵梁;
所述侧板总成由自底部至顶部厚度逐渐减小的侧板单元纵铺而成,所述侧板单元包括前围侧板单元和侧围侧板单元;
所述底板总成由底板单元横铺形成;
所述顶板总成为单层板结构,所述顶板总成与上纵梁连接;
所述下纵梁连接各所述底板单元以及各所述侧围侧板单元;
所述下横梁连接底板单元、各所述前围侧板单元以及车辆纵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总成由沿车头至车尾的方向依次连接的多个单层板结构单元和一个双层板拱形桥结构单元横铺形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量化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层板结构单元包括:
铝合金基板;
间隔设置的多个支撑筋,所述支撑筋与所述铝合金基板连接;
至少一个短筋,所述短筋设置于相邻两根支撑筋之间,与所述铝合金基板连接;
至少一个斜筋,所述斜筋设置于相邻的支撑筋与短筋之间,所述斜筋的一端与所述支撑筋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铝合金基板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轻量化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筋包括插入支撑筋和承接支撑筋,其中,所述插入支撑筋的厚度为0.4-0.6mm,所述插入支撑筋包含有第一插接部,所述插入支撑筋通过所述第一插接部与相邻底板单元上的承接支撑筋的第二插接部插接;所述承接支撑筋的厚度为1.8-2.2mm,所述承接支撑筋包含有第二插接部,所述承接支撑筋通过所述第二插接部与相邻底板单元上的插入支撑筋的第一插接部插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量化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货箱包括横梁支撑管,所述横梁支撑管为空心挤压型材,所述横梁支撑管设置于靠近车头一端的插入支撑筋与下横梁之间,并连接靠近车头一端的插入支撑筋以及所述下横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单元与相邻侧板单元相连接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插入部和承接部,其中,所述插入部抵接于相邻侧板单元的承接部上的抵接段;所述承接部包括抵接段,所述抵接段抵接相邻侧板单元的插入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轻量化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箱骨架还包括支撑立柱,所述支撑立柱嵌于所述承接部、所述插入部以及前围侧板单元围成的区域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包括至少一根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包括横梁凹槽,以及从所述横梁凹槽开口处向远离凹槽方向延伸的两条支撑边,所述横梁凹槽朝向所述顶板总成的方向开口,各所述支撑边与所述顶板总成相贴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量化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横梁的中段向车辆顶部拱起。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货箱包括顶板加强件,所述顶板加强件连接上横梁和上纵梁。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量化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货箱骨架包括至少一根立柱,各所述立柱为空心挤压型材,各所述立柱与侧板总成、底板总成、顶板总成以及货箱骨架之间连接。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轻量化货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轻量化货箱中各个结构单元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通过连接件机械连接。
13.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轻量化货箱。
CN202321509397.8U 2023-06-13 2023-06-13 轻量化货箱及车辆 Active CN2199893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9397.8U CN219989353U (zh) 2023-06-13 2023-06-13 轻量化货箱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09397.8U CN219989353U (zh) 2023-06-13 2023-06-13 轻量化货箱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9353U true CN219989353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187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09397.8U Active CN219989353U (zh) 2023-06-13 2023-06-13 轻量化货箱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93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46833B2 (en) Vehicle body structure
CN101886487B (zh) 一种立体停车库
CN201659986U (zh) 铁路货车侧墙和铁路货车车厢
CN104228858B (zh) 一种运输车辆及其车体
CN202264822U (zh) 一种全承载式客车车身结构
CN201347067Y (zh) 大容积大载重铁路自翻车
CN111137364A (zh) 一种轻量化铝合金车厢
CN219989353U (zh) 轻量化货箱及车辆
CN204136994U (zh) 一种运输车辆及其车体
CN210971078U (zh) 车辆底架形成件、车辆底架和轨道车辆
CN116946266A (zh) 轻量化货箱及车辆
CN210912155U (zh) 具有底板加强与防水功能的模块式轻量化货车车厢
CN207510505U (zh) 一种全铝车架梁
CN201347069Y (zh) 铁路自翻车车厢
CN114228842B (zh) 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底架总成
CN1907778A (zh) 运煤专用敞车
CN215205063U (zh) 货车车架和具有其的载货车辆
KR101221566B1 (ko) 컨테이너용 하중 분산 및 자중 감소형 하부베이스 및 그의 제작방법
CN103332223A (zh) 一种整体承载底架及全承载货厢
CN2705359Y (zh) 双浴盆式铁路敞车
CN216072650U (zh) 一种两段式轿底组合
CN105035170A (zh) 一种白车身横纵梁抗弯结构及布置方式
CN216761924U (zh) 新能源物流车、车厢和侧板总成
CN212473440U (zh) 具有底架单元、中心梁单元、顶架单元和端墙的铁路货车
CN212637485U (zh) 具有端墙的铁路货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