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88973U - 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88973U
CN219988973U CN202321191698.0U CN202321191698U CN219988973U CN 219988973 U CN219988973 U CN 219988973U CN 202321191698 U CN202321191698 U CN 202321191698U CN 219988973 U CN219988973 U CN 2199889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tion frame
gearbox
motor
power battery
battery p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9169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骏
杨琳
王国芳
胡伟杰
耿会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CC Baosteel Technology Serv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9169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889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889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889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包括牵引车架,所述牵引车架前部处从前向后依次设有变速箱、电机和驱动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前端与变速箱后侧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箱后侧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驱动桥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桥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驱动车轮,所述变速箱左右两侧的牵引车架上分别设有动力电池包,用于向所述电机供电。本实用新型能缩短牵引车架的前后长度,使得抱罐车的转弯半径更小,具有良好的视野,能减小驾驶盲区,更适用于狭窄的作业区域,更有利于安全驾驶,能提高抱罐车作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且左右两个动力电池包能起到配重的作用,进而能降低抱罐车的质量,从而能提高抱罐车的重量利用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抱罐车是一种无轨冶金运输设备,是冶金企业用于转运和处理高温炉渣的专业设备。当前国家环保部门对燃油抱罐车的尾气排放要求较高,使得燃油抱罐车的尾气排放标准越来越高,进而导致燃油抱罐车的动力系统布置越来越复杂,并且动力系统布置成本较高,另外燃油抱罐车不可避免地存在尾气排放的问题,并且燃油抱罐车的能耗大而且运行成本相对较高。
专利CN218642757U公开了一种分体式动力电驱抱罐车,该专利中的电驱动力系统采用行走电机、变速箱、传动组件和驱动桥从前向后依次布置的方式进行动力输出,进而该专利中抱罐车的长度较长,转弯半径较大,从而抱罐车运行的灵活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能缩短牵引车架的长度,使得抱罐车的运行更灵活,且能降低抱罐车的质量,提高抱罐车的重量利用系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包括牵引车架,所述牵引车架前部处从前向后依次设有变速箱、电机和驱动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前端与变速箱后侧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箱后侧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驱动桥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桥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驱动车轮,所述变速箱左右两侧的牵引车架上分别设有动力电池包,用于向所述电机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电机和连接轴均处于牵引车架的前中部处,左右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包相对牵引车架沿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左右对称布置,左侧所述动力电池包处于牵引车架的左前端位置处。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桥上方的牵引车架上铰接有转向装置。
进一步地,左右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包之间的牵引车架前端处设有复合冷却装置,所述复合冷却装置与动力电池包和电机均连接,分别用于对所述动力电池包和电机进行循环水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与复合冷却装置之间的牵引车架上设有电机控制器,所述电机控制器与电机以及动力电池包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变速箱前侧的牵引车架上设有油冷却装置,所述油冷却装置处于左侧动力电池包与左侧驱动车轮之间的位置处,所述油冷却装置与变速箱连接,用于对所述变速箱进行循环油冷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轴为万向传动轴,所述连接轴处于电机的下方。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中的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由于牵引车架前部处从前向后依次设有变速箱、电机和驱动桥,电机的输出轴前端与变速箱后侧的输入端连接,变速箱后侧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与驱动桥的输入端连接,这样电机和连接轴均处于变速箱的后侧,即电机和连接轴处于变速箱的同一侧,进而能缩短牵引车架的前后长度,使得抱罐车的转弯半径更小,具有良好的视野,能减小驾驶盲区,更适用于狭窄的作业区域,更有利于安全驾驶,能提高抱罐车作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由于变速箱左右两侧的牵引车架上分别设有动力电池包,即左侧的动力电池包处于牵引车架的左前部处,右侧的动力电池包处于牵引车架的右前部处,这样左右两个动力电池包能起到配重的作用,进而能降低抱罐车的质量,从而能提高抱罐车的重量利用系数。
本实用新型中,变速箱、电机和连接轴均处于牵引车架的前中部处,左右两个动力电池包相对牵引车架沿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左右对称布置,左侧动力电池包处于牵引车架的左前端位置处;这样抱罐车的整体布局更合理,而处于牵引车架左前端和右前端处的动力电池包能更好地对抱罐车起到配重作用,从而更便于降低抱罐车的质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中的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的整体布局更为紧凑合理,能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更为节能;本实用新型中的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解决了燃油抱罐车的能耗高和尾气排放污染的问题,通过电力代替燃油,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的,同时能提高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便于广泛地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隐藏牵引车架后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隐藏动力电池包、复合冷却装置和油冷却装置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隐藏驱动车轮后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1、牵引车架,2、转向装置,3、复合冷却装置,4、动力电池包,5、变速箱,6、电机,7、油冷却装置,8、连接轴,9、驱动桥,10、驱动车轮,11、电机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4所示,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包括牵引车架1,牵引车架1前部处从前向后依次设有变速箱5、电机6和驱动桥9,其中驱动桥9上端与牵引车架1下端固定连接,电机6的输出轴前端与变速箱5后侧的输入端连接,变速箱5后侧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8与驱动桥9的输入端连接,实现动力传输,驱动桥9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驱动车轮10,变速箱5左右两侧的牵引车架1上分别设有动力电池包4,用于向电机6供电;其中驱动车轮10后侧的牵引车架1上用于放置渣罐,并用于安装从动车轮;其中驱动桥9上方的牵引车架1上铰接有转向装置2,用于控制抱罐车的转向;其中连接轴8为万向传动轴,连接轴8处于电机6的下方,万向传动轴能确保整个连接可靠,实现动力稳定传输。
由于牵引车架1前部从前向后依次设有变速箱5、电机6和驱动桥9,电机6的输出轴前端与变速箱5后侧的输入端连接,变速箱5后侧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8与驱动桥9的输入端连接,这样电机6和连接轴8均处于变速箱5的后侧,即电机6和连接轴8处于变速箱5的同一侧,该电驱动力系统整个结构更为紧凑合理,能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更为节能,并且能缩短牵引车架1的前后长度,使得抱罐车的转弯半径更小,具有良好的视野,能减小驾驶盲区,更适用于狭窄的作业区域,更有利于安全驾驶,能提高抱罐车作业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由于变速箱5左右两侧的牵引车架1上分别设有动力电池包4,即左侧的动力电池包4处于牵引车架1的左前部处,右侧的动力电池包4处于牵引车架1的右前部处,而驱动车轮10后侧的牵引车架1上用于放置渣罐,即渣罐放置于牵引车架1的后部处,这样左右两个动力电池包4能对渣罐进行配重,起到配重的作用,进而不需要在牵引车架1前部额外设置配重,从而能降低抱罐车的质量并能提高抱罐车的重量利用系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变速箱5、电机6和连接轴8均处于牵引车架1的前中部处,左右两个动力电池包4相对牵引车架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左右对称布置,使得抱罐车整体更为平衡,具有稳定抱罐车的作用,其中左侧动力电池包4处于牵引车架1的左前端位置处。这样抱罐车的整体布局更合理,抱罐车在进行装罐、放罐和翻罐作业时,处于牵引车架1左前端和右前端处的动力电池包4能更好地对抱罐车起到配重作用,从而更便于降低抱罐车的质量。
在一个实施例中,左右两个动力电池包4之间的牵引车架1前端处设有复合冷却装置3,复合冷却装置3与动力电池包4和电机6均连接,分别用于对动力电池包4和电机6进行循环水冷却;变速箱5前侧的牵引车架1上设有油冷却装置7,油冷却装置7处于左侧动力电池包4与左侧驱动车轮10之间的位置处,油冷却装置7与变速箱5连接,用于对变速箱5进行循环油冷却。
在一个实施例中,变速箱5与复合冷却装置3之间的牵引车架1上设有电机控制器11,电机控制器11与电机6以及动力电池包4均连接,其中电机控制器11控制动力电池包4将存储的电能转化为电机6输出轴转动所需要的电能,确保电驱动力系统的稳定可靠,其中电机控制器11控制动力电池包4和电机6的工作属于本领域的常规技术。
综上,本实用新型中的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能有效地提高抱罐车的能量利用率,该电驱动力系统整个结构更为紧凑合理,抱罐车的重量利用系数更高。本实用新型中的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解决了燃油抱罐车的能耗高、尾气排放污染、动力系统布局结构复杂的问题,通过电力代替燃油,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的,同时能提高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便于广泛地推广应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车架(1),所述牵引车架(1)前部处从前向后依次设有变速箱(5)、电机(6)和驱动桥(9),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前端与变速箱(5)后侧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变速箱(5)后侧的输出端通过连接轴(8)与驱动桥(9)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桥(9)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驱动车轮(10),所述变速箱(5)左右两侧的牵引车架(1)上分别设有动力电池包(4),用于向所述电机(6)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5)、电机(6)和连接轴(8)均处于牵引车架(1)的前中部处,左右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包(4)相对牵引车架(1)沿长度方向的中心轴线左右对称布置,左侧所述动力电池包(4)处于牵引车架(1)的左前端位置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桥(9)上方的牵引车架(1)上铰接有转向装置(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右两个所述动力电池包(4)之间的牵引车架(1)前端处设有复合冷却装置(3),所述复合冷却装置(3)与动力电池包(4)和电机(6)均连接,分别用于对所述动力电池包(4)和电机(6)进行循环水冷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5)与复合冷却装置(3)之间的牵引车架(1)上设有电机控制器(11),所述电机控制器(11)与电机(6)以及动力电池包(4)均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5)前侧的牵引车架(1)上设有油冷却装置(7),所述油冷却装置(7)处于左侧动力电池包(4)与左侧驱动车轮(10)之间的位置处,所述油冷却装置(7)与变速箱(5)连接,用于对所述变速箱(5)进行循环油冷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8)为万向传动轴,所述连接轴(8)处于电机(6)的下方。
CN202321191698.0U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Active CN2199889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1698.0U CN219988973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91698.0U CN219988973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88973U true CN219988973U (zh) 2023-11-10

Family

ID=886078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91698.0U Active CN219988973U (zh) 2023-05-17 2023-05-17 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889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30283B (zh) 蓄电池支架搬运车
EP3424770B1 (en) Extended-range electric passenger vehicle having front-mounted engine
AU2016263240A1 (en) Mid-engined extended range electric vehicle
WO2023206936A1 (zh) 多动力混合传动系统和电动轮设备
CN215436395U (zh) 一种分布式混合动力单轨吊
CN113581221B (zh) 一种分布式混合动力单轨吊控制方法
CN219988973U (zh) 一种抱罐车电驱动力系统布置结构
CN111409653A (zh) 一种作业车动力转换系统
CN113581222B (zh) 一种并联式混合动力单轨吊控制方法
CN102205799A (zh) 纯电动汽车的整车结构
CN215153975U (zh) 一种重型牵引车的底盘布置结构
CN209972161U (zh) 一种双模动力牵引车
CN209479434U (zh) 无轨胶轮运人车
CN112550005A (zh) 氢燃料驱动框架车
CN201694035U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整车结构
CN101962044A (zh) 一种双动力驱动柔性装配式运输拖车
CN220785426U (zh) 一种半超导矿用电动胶轮车
CN216033689U (zh) 新型纯电动无轨胶轮车
CN218228653U (zh) 动力系统及作业机械
CN220596845U (zh) 一种换电站电池吊运横移机构
CN219969897U (zh) 一种新型电动摩托车车体
CN219904358U (zh) 一种自驱式转向架及混铁车
CN216331395U (zh) 增程式牵引车底盘结构和车辆
CN217170453U (zh) 多动力混合传动系统和电动轮设备
CN212979843U (zh) 一种车用双电机驱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