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6019U - 支撑臂及医疗台车 - Google Patents

支撑臂及医疗台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6019U
CN219976019U CN202320997310.XU CN202320997310U CN219976019U CN 219976019 U CN219976019 U CN 219976019U CN 202320997310 U CN202320997310 U CN 202320997310U CN 219976019 U CN219976019 U CN 2199760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arm
support
base
arm
suppor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9731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温国飞
张海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dan Instruments Inc
Original Assignee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dan Instruments Inc filed Critical Edan Instruments Inc
Priority to CN20232099731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601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60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60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臂及医疗台车,支撑臂包括基座、第一支撑臂、连接关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基座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以基座为转动中心做俯仰运动。连接关节连接在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连接关节连接,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适于连接待支撑物体。本实用新型改进了支撑臂的结构,扩大了支撑范围,能够在更大角度范围内升降浮动并可在任意位置悬停,提高了支撑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支撑臂及医疗台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臂及医疗台车。
背景技术
目前,推车式超声设备等医疗台车的显示器通常设置有支撑臂。现有的支撑臂一般是上支撑臂具有升降浮动的功能,使用一根气体弹簧或弹簧组件实现支撑臂的载重平衡,其中在使用气体弹簧时需设置弹簧压力调节阀。
然而,这种支撑臂采用的是单弹簧结构,下支撑臂固定于基座上,其连接显示器的上支撑臂内设置单弹簧,上支撑臂能够相对下支撑臂转动,当上支撑臂在平行于桌面或台面的位置时,仅可以做后仰动作,运动角度也比较小,一般小于45度,使得显示器的可升降浮动的范围十分有限,这极大地限制了医护人员的操作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支撑臂及医疗台车,旨在扩大支撑范围,使待支撑物体能够在更大角度范围内升降浮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撑臂,包括:
基座;
第一支撑臂,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以所述基座为转动中心做俯仰运动;
连接关节,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以及
第二支撑臂,一端与所述连接关节连接,另一端适于连接待支撑物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臂相对于竖直方向在±45°范围内做俯仰运动并在活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保持悬停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弹性伸缩组件和第二弹性伸缩组件;
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关节及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关节及所述基座铰接;
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靠近所述连接关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弹性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弹性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所述连接关节的一端铰接,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伸缩组件呈交叉设置。
可选地,所述支撑臂还包括显示器连接件,所述显示器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臂上,并适于固定显示器。
可选地,所述显示器连接件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臂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至少具有平行布置的折叠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伸缩组件均为金属弹簧组件、塑料弹簧组件或空气弹簧组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臂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臂固定在所述连接关节上或在竖直平面内以所述连接关节为转动中心做俯仰运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医疗台车,包括:
车体;
如上所述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基座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主机,设于所述车体上;
显示器,安装于所述支撑臂上,并与所述主机电连接;以及
操控键盘,置于所述车体上,并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所述支撑臂包括:
基座;
第一支撑臂,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以所述基座为转动中心做俯仰运动;
连接关节,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以及
第二支撑臂,一端与所述连接关节连接,另一端适于连接待支撑物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该支撑臂包括基座、第一支撑臂、连接关节和第二支撑臂,第一支撑臂的一端与基座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以基座为转动中心做俯仰运动,连接关节连接在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第二支撑臂的一端与连接关节连接,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适于连接待支撑物体。可以理解,由于第一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以基座为转动中心可以做俯仰运动,也即当第一支撑臂在处于竖直状态时可以做前倾动作,也可以做后仰动作,其运动范围相较于现有的支撑臂更广,扩大了支撑范围,使待支撑物体能够在更大角度的范围内升降浮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臂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臂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臂一实施例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臂一实施例各个支撑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臂一实施例中处于某一支撑位置时的受力分析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医疗台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基座;20、第一支撑臂;30、连接关节;40、第二支撑臂;50、显示器连接件;21、第一支撑架;22、第二支撑架;23、第一弹性伸缩组件;24、第二弹性伸缩组件;25、第一壳体;100、支撑臂;200、车体;300、主机;400、显示器;500、操控键盘;401、显示器固定件。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撑臂,可以用于支撑显示器、写字板或广告板等,尤其是推车式超声设备的显示器,此处不限。
参照图1至图4、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支撑臂100包括基座10、第一支撑臂20、连接关节30和第二支撑臂40。第一支撑臂20的一端与基座10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臂20在竖直平面内以基座10为转动中心做俯仰运动。连接关节30连接在第一支撑臂20的另一端;第二支撑臂40的一端与连接关节30连接,第二支撑臂40的另一端适于连接待支撑物体。
本实施例中,基座10为整个支撑臂100的底座,其可为一体成型的单一部件,也可由多个部件组装而成,基座10起到支撑其他部件及待支撑物体的作用,基座10可固定在台车的台面或安装架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支撑臂20的一端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基座10上,第一支撑臂20的另一端也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在连接关节30上,第二支撑臂40的一端可固定于连接关节30上,或者通过转轴与连接关节30转动连接,以实现第二支撑臂40可在竖直平面内以连接关节30为转动中心做俯仰运动,从而获得更大的支撑范围,此处不限定第二支撑臂40与连接关节30的具体连接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支撑臂20的一端与基座10转动连接,将第一支撑臂20在竖直平面内以基座10为转动中心做俯仰运动,使连接关节30连接在第一支撑臂20的另一端,将第二支撑臂40的一端与连接关节30连接,第二支撑臂40的另一端适于连接待支撑物体,从而使得第一支撑臂20在处于竖直状态时可以做前倾动作,也可以做后仰动作,其运动范围相较于现有的支撑装置更广,扩大了支撑范围,使待支撑物体能够在更大角度的范围内升降浮动,该支撑臂100能兼顾到更多的使用场景,操作体验更佳。
为进一步地扩大该支撑臂100的支撑范围,使待支撑物体能够在更大角度范围内升降浮动,并保证支撑的稳定性,如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20相对于竖直方向在±45°范围内可做俯仰运动并可以在活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保持悬停状态。
主要参照图2及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20可包括第一支撑架21、第二支撑架22、第一弹性伸缩组件23和第二弹性伸缩组件24。第一支撑架21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关节30及基座10铰接,第二支撑架22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关节30及基座10铰接。第一弹性伸缩组件23的一端与第一支撑架21靠近基座10的一端铰接,第一弹性伸缩组件23的另一端与第二支撑架22靠近连接关节30的一端铰接,第二弹性伸缩组件24的一端与第二支撑架22靠近基座10的一端铰接,第二弹性伸缩组件24的另一端与第一支撑架21靠近连接关节30的一端铰接,以使第一弹性伸缩组件23与第二弹性伸缩组件24呈交叉设置。
其中,第一弹性伸缩组件23和第二弹性伸缩组件24均可采用金属弹簧组件、塑料弹簧组件或空气弹簧组件,此处不做限定。
为方便安装,并提高第一支撑臂20的稳固性,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20还可包括第一壳体25,第一壳体25与第一支撑架21和/或第二支撑架22连接固定。
参照图1至图3,在一实施例中,支撑臂100还可包括显示器连接件50,显示器连接件50设于第二支撑臂40上,并适于固定显示器400。如此,可以提高该支撑臂100连接显示器400的便捷性。
本实施例中,显示器连接件50能够以第二支撑臂40的另一端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在第二支撑臂40上。如此,有利于使该支撑臂100及其上的显示器400能够在活动范围内保持悬停状态。
在装配第一支撑臂20时,第一支撑架21的两端可分别通过转轴与连接关节30和基座10连接;同样地,第二支撑架22的两端也可分别通过转轴与连接关节30及基座10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可变形的“平行四边形”结构,且可通过转轴把第一弹性伸缩组件2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架21及第二支撑架22连接固定,通过同样的方式把第二弹性伸缩组件24以交叉形式与第一支撑架21及第二支撑架22分别连接固定。如此,便完成了第一支撑臂20的组装。
对于第一支撑臂20而言,其工作原理在于,当第一支撑臂20向前倾时,第一支撑架21受到其上的器件(包括显示器400、显示器固定件401、显示器连接件50、第二支撑臂40、连接关节30等)的重量所施加的作用力,使第一支撑臂20前倾向下运动;此时,第一弹性伸缩组件23受到“平行四边形”变形所带来的长度压缩并产生反弹作用力,以顶起第一支撑架21并与所受重量的作用力维持平衡,使第二支撑臂40及显示器400能稳定悬停。
同样地,当第一支撑臂20向后倾时,第二支撑架22受到其上的器件(显示器400、显示器固定件401、显示器连接件50、第二支撑臂40、连接关节30等)的重量所施加的作用力,使第一支撑臂20后倾向下运动;此时,第二弹性伸缩组件24受到“平行四边形”变形所带来的长度压缩并产生反弹作用力,以顶起第二支撑架22并与所受重量的作用力达到平衡,使第二支撑臂40及显示器400能稳定悬停。
另一种情况,当第一支撑臂20呈直立状态时,由于第一支撑架21及第二支撑架22分别受第一弹性伸缩组件23和第二弹性伸缩组件24的支撑力并抵消第一支撑臂20其上的器件(包括显示器400、显示器固定件401、显示器连接件50、第二支撑臂40、连接关节30等)重量所施加的作用力,并且无论第一支撑臂20前倾还是后仰都会受到弹簧组件的弹力支撑。因此,第二支撑臂40及其上的显示器400在第一支撑臂20处于直立状态时仍然能保持稳定悬停。
其受力分析如图5所示,其中,A、B、C和D分别代表第一支撑架21、第二支撑架22、连接关节30、基座10的4个连接点。F1为第一弹性伸缩组件23对第一支撑架21的作用力,其力臂为L1,力矩大小为F1×L1;F2为作用于第二支撑架22上的各部件(包括显示器400、显示器固定件401、显示器连接件50、第二支撑臂40、连接关节30等)对第一支撑架21的作用力,其力臂为L2,力矩大小为F2×L2;且F1与F2的力矩相反。因此,只有在F1×L1力矩等于F2×L2力矩时,该支撑臂100可以保持平衡。
结合图3至图5,当第一支撑臂20向前倾倒(即箭头F方向)至一个新支撑位置时,第一弹性伸缩组件23长度被压缩,其弹力值发生变化,代表着F1对第一支撑架21的支撑力发生改变;同时因F1和L1及F2和L2都产生了位移,处于新的位置上;所以,此时的F1×L1与F2×L2不一定能保持相等,而第二弹性伸缩组件24的安装位置刚好与之相反,使之与F3×L3产生的力值刚好形成补偿,使该支撑臂100保持平衡。
结合图3至图5,当第一支撑臂20向后仰倒(即箭头E方向)至一个新支撑位置时,第二弹性伸缩组件24长度被压缩,其弹力值发生变化,代表着F3对第二支撑架22的支撑力发生改变,同时因F3和L3及F4和L4都产生了位移,处于新的位置上;所以,此时的F3×L3与F4×L4不一定能保持相等,而第一弹性伸缩组件23的安装位置刚好与之相反,使之与F1×L1产生的力值刚好形成补偿,使该支撑臂100保持平衡。因此,第一支撑臂20可以实现前后各45°度倾倒并可在任意位置停留且保持平衡。
参照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支撑臂40固定在连接关节30上或在竖直平面内以连接关节30为转动中心做俯仰运动。
其中,当第二支撑臂40与连接关节30转动连接时,第二支撑臂40内也可设置一弹性伸缩组件,以更好地维持支撑臂100的平衡。
参照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臂20和第二支撑臂40之间可至少具有平行布置的折叠状态。由于第一支撑臂20可以做前倾后仰运动,第二支撑臂40也可以做前倾后仰运动,第一支撑臂20在后倾最大角度处时可实现将第二支撑臂40折叠在第一支撑臂20上,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整个装置的体积和高度,从而可以达到节省包装空间并降低运输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医疗台车,该医疗台车包括支撑臂100,该支撑臂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医疗台车包括上述支撑臂100的所有实施例的所有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与上述支撑臂100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一一阐述。
需要说明,该医疗台车可以是超声设备,也可以是其他具有显示器400的设备,此处不限。
参照图6,本实施例中,该医疗台车可包括支撑臂100、车体200、主机300、显示器400和操控键盘500。支撑臂100的基座10安装于车体200上;主机300设于车体200上;显示器400安装于支撑臂100上,并与主机300电连接;操控键盘500置于车体200上,并与主机300电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支撑臂,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第一支撑臂,一端与所述基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在竖直平面内以所述基座为转动中心做俯仰运动;
连接关节,连接在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另一端;以及
第二支撑臂,一端与所述连接关节连接,另一端适于连接待支撑物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相对于竖直方向在±45°范围内做俯仰运动并在活动范围内的任意位置保持悬停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弹性伸缩组件和第二弹性伸缩组件;
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关节及所述基座铰接,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关节及所述基座铰接;
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靠近所述连接关节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弹性伸缩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架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弹性伸缩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架靠近所述连接关节的一端铰接,以使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组件与所述第二弹性伸缩组件呈交叉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臂还包括显示器连接件,所述显示器连接件设于所述第二支撑臂上,并适于固定显示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连接件以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另一端为转动中心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支撑臂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至少具有平行布置的折叠状态。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伸缩组件和所述第二弹性伸缩组件均为金属弹簧组件、塑料弹簧组件或空气弹簧组件。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还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架和/或所述第二支撑架连接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臂固定在所述连接关节上或在竖直平面内以所述连接关节为转动中心做俯仰运动。
10.一种医疗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体;
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的基座安装于所述车体上;
主机,设于所述车体上;
显示器,安装于所述支撑臂上,并与所述主机电连接;以及
操控键盘,置于所述车体上,并与所述主机电连接。
CN202320997310.XU 2023-04-24 2023-04-24 支撑臂及医疗台车 Active CN2199760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7310.XU CN219976019U (zh) 2023-04-24 2023-04-24 支撑臂及医疗台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97310.XU CN219976019U (zh) 2023-04-24 2023-04-24 支撑臂及医疗台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6019U true CN219976019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52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97310.XU Active CN219976019U (zh) 2023-04-24 2023-04-24 支撑臂及医疗台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60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651697U (zh) 一种显示器支架
CN2716888Y (zh) 电脑支架
CN100342298C (zh) 可三维调节的电脑平面显示器支撑装置
CN219976019U (zh) 支撑臂及医疗台车
CN219975898U (zh) 支撑臂及医疗台车
US6561469B1 (en) High storage volume support for displays
EP1344972A2 (en) Systems for supporting displays
CN1174181C (zh) 三轴向枢轴结构
CN206738891U (zh) 一种折叠收缩支撑架
CN218400942U (zh) 一种球形浮空器
JP2850777B2 (ja) ディスプレイ保持装置
WO2019031539A1 (ja) モーションベース
CN2795926Y (zh) 可三维调节的电脑平面显示器支撑装置
CN209724952U (zh) 连杆转动铰链、折叠机构和电子终端
CN214803114U (zh) 升降桌面翻转布置结构
CN1648818A (zh) 电脑平面显示器的可伸缩气压式支撑装置
CN213541935U (zh) 一种笔记本电脑支架
CN112932066B (zh) 升降桌面翻转传动总成
CN213488926U (zh) 一种浮动支撑装置和超声设备
CN214803113U (zh) 升降桌面翻转传动总成
CN209403979U (zh) 升降工作台
CN219594011U (zh) 一种升降桌面及电脑桌
CN218236685U (zh) 笔记本三屏联动支架
CN215495448U (zh) 多功能示教装置
CN218992874U (zh) 一种弹簧臂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