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5580U - 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5580U
CN219975580U CN202321537791.2U CN202321537791U CN219975580U CN 219975580 U CN219975580 U CN 219975580U CN 202321537791 U CN202321537791 U CN 202321537791U CN 219975580 U CN219975580 U CN 2199755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ling part
sealing
water
water inlet
inle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377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建刚
余一奎
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zhou Donli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zhou Donli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zhou Donli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zhou Donlim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377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55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55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55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ft Valv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安装于加湿器的水箱与水槽之间的进水通道内,包括:顶杆,活动安装于进水通道中并受水槽内的浮标驱动在进水通道中沿第一方向移动;密封件,包括:呈伞状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位于进水通道的进水口端且第一密封部的开口朝上,第二密封部位于进水通道内部且开口朝下;复位弹簧,提供顶杆沿第二方向移动复位的力;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达到双重密封的作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互不影响,当其中一个失效后,另一个仍然起到密封作用,如由于脏污物影响使第一密封部失效,但第二密封部仍然起密封作用,降低产品漏水风险,减少产品投诉率。

Description

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市场上的加湿器止漏阀大多是单个密封圈单重密封,通过阀杆的上下移动使密封圈将水通道封闭或者打开。
如中国专利号:202121790140.5公开了一种加湿器给水阀,包括加湿器壳体,由外水箱、内水箱和雾化通道构成,且外水箱包覆于内水箱的外侧,外水箱的内部底端安装有浮标支架,所述内水箱的内部底端设置有连通外水箱的阀套管,阀套管的底部安装有弹簧,且弹簧的内部安装有阀轴,阀轴的顶端安装有阀封盖,阀封盖的底部与阀套管的顶部开口相适配,浮标支架的两侧均铰接有浮标,且浮标的顶部与阀轴的底部接触;此现有技术中,使用时由于水箱中可能存在脏污物,脏污物沉淀在水箱底部,同时水箱的出水口以及止漏阀也是设置在水箱底部的,有可能会由于脏污物影响止漏阀的功能而导致漏水,造成产品功能失效的情况。
因此,为了克服此问题,申请人提出以下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安装于加湿器的水箱与水槽之间的进水通道内,包括:
顶杆,活动安装于进水通道中并受水槽内的浮标驱动在进水通道中沿第一方向移动;
密封件,安装于顶杆处,包括:呈伞状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第一密封部位于进水通道的进水口端且第一密封部的开口朝上,第二密封部位于进水通道内部且开口朝下;密封件跟随顶杆移动控制进水通道开启/关闭;
复位弹簧,套设于顶杆并提供顶杆沿第二方向移动复位的力;
本技术中通过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达到双重密封的作用,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互不影响,当其中一个失效后,另一个仍然起到密封作用,如由于脏污物影响使第一密封部失效,但第二密封部仍然起密封作用,降低产品漏水风险,减少产品投诉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顶杆的周壁形成有两处分别供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安装的槽体a,第一密封部位于第二密封部之上;本技术中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独立生产,安装时,套设在顶杆的槽体a处,拆装方式均十分简单。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间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顶杆的周壁形成有供密封件安装的槽体b;本技术中密封件安装方式简单、快捷。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的第一密封部的直径大于第二密封部的直径,第一密封部的厚度大于第二密封部的厚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水箱和水槽之间设置有阀套管,阀套管内形成所述的进水通道,阀套管内部通过隔板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和下腔室经通孔连通;本技术中限定了阀套管的具体结构,顶杆移动时沿通孔上下移动,绕通孔分布有多个漏水孔,进水通道打开后,水箱内的水进入进水通道内并经漏水孔流入水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第二密封部位于上腔室中,第二密封部的边缘可与隔板的上表面接触密封;本技术中,第二密封部受到水的压力,该压力向下,使第二密封部可以紧密抵压在隔板上表面,提高密封性能;同时,复位弹簧提供给顶杆一个下移的作用力,在该作用力下,也提供了第二密封部紧抵压在隔板的力,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复位弹簧位于下腔室中,顶杆末端设置挡板对复位弹簧限位;本技术中,复位弹簧被限制在隔板下表面以及挡板之间,复位弹簧提供顶杆下移复位的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浮标于水槽内随水位的升降绕支撑轴摆动;浮标具有本体端及控制端,控制端对应于挡板下方,控制端上升时推动顶杆沿第一方向移动,使所述进水通道打开;本技术为浮标摆动的一种方式,水槽中水位下降后,浮标的本体端下降,相应地,浮标的控制端上升,上升时推动顶杆上移,进水通道被打开,水箱内的水进入水槽中补给;水槽中水位上升后,浮标本体端上升,相应地,浮标的控制端下降,顶杆在复位弹簧的作用力下下移,进水通道关闭。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复位弹簧为变径螺旋弹簧,复位弹簧的直径从顶杆的顶端往末端方向渐小,结构紧凑、稳定性好。
本实用新型的其余有益技术效果,于具体实施方式中体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进水通道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进水通道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止水阀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进水通道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进水通道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止水阀的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水箱100 进水通道101 进水口端1011 阀套管110
上腔室111 下腔室112 隔板120
水槽200 浮标210 本体端211 控制端212
支撑轴220
顶杆300 杆体301 槽体a310 槽体b320
挡板330
密封件400 第一密封部410 第二密封部420
复位弹簧500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实施例1:
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安装于加湿器的水箱100与水槽200之间的进水通道101内,包括:顶杆300,活动安装于进水通道101中并受水槽200内的浮标210驱动在进水通道101中沿第一方向移动;密封件400,安装于顶杆300处,包括:呈伞状的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第一密封部410位于进水通道101的进水口端1011且第一密封部410的开口朝上,第二密封部420位于进水通道101内部且开口朝下;密封件400跟随顶杆300移动控制进水通道101开启/关闭;复位弹簧500,套设于顶杆300并提供顶杆300沿第二方向移动复位的力。
具体地,水箱100内部构造有储水腔,水槽200位于水箱100下方,进水通道101连接于水箱100底部,止水阀也位于水箱100底部。水箱100和水槽200的具体形状不作限定,水箱100是向水槽200内送水,通过止水阀控制进水通道101的开启/关闭。
进水通道101通过双重密封结构密封,密封性能强,防止漏水;
进水通道101在密封状态时:
如图2所示,第一密封部410抵靠在进水口端1011,从图2中可以看出,第一密封部410抵靠在进水通道101和水箱100底面的交接处,第一密封部410开口朝上,在受到水的压力时使第一密封部410更紧密地抵压在进水通道101和水箱100底面的交接处,起密封作用;
又或者,所述第一密封部410可以是抵压在进水口端1011的内壁,在受到水的压力时,是将第一密封部410朝外扩的方向推动,使第一密封部410更紧密抵压于进水口端1011。
继续如图2所示,第二密封部420抵靠在进水通道101的一个水平内壁处,第二密封部420开口朝下,第二密封部420边缘与水平内壁接触,在水的压力下第二密封部420也是更紧密抵压,密封性能强;可以明显地看出,若第二密封部420在水的压力下形变下压,第二密封部420会向外平展,更增加了与水平内壁的接触面积,更进一步地提高密封性能。
进水通道101在打开状态时:
如图3所示,顶杆300向第一方向移动,即上移,复位弹簧500被压缩,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跟随上移,第一密封部410离开进水口端1011,第二密封部420离开水平内壁,进水通道101打开。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止水阀是位于水箱100底部,而产品长时间使用后,可能会有脏污物沉淀,在水流动的时候,脏污物跟随流动,对密封件400的密封性能产生影响,如流动至进水口端1011时,会影响第一密封部410的密封作用,此时,第一密封部410可能由于脏污物的阻碍下不能够与壁面很好地贴合;此情况下,在第二密封部420的密封作用下,止水阀依然能够起到密封作用,防止漏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顶杆300的周壁形成有两处分别供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安装的槽体a310,第一密封部410位于第二密封部420之上。
如图4所示,所述顶杆300具有杆体301,杆体301的顶端为锥面设置,能够方便密封件400套入;
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的中心位置设置有穿孔;第一密封部410安装于槽体a310内,安装后不可上下移动,第二密封部410安装于另一个槽体a310内,安装后不可上下移动;穿孔的孔径可以略小于顶杆300的槽体a310处的直径,使得安装后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可以与顶杆300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密封部410的直径大于第二密封部420的直径,第一密封部410的厚度大于第二密封部420的厚度,在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处设置凸台状结构,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的直径大小与进水通道101的尺寸相关,而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是厚度应该设定在适合的范围内,防止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过软或过硬,提升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的性能。
如图3所示,明显地,第一密封部410的直径大于进水通道101的内径,而第二密封部420的直径小于进水通道101的内径。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100和水槽200之间设置有阀套管110,阀套管110内形成所述的进水通道101,阀套管110内部通过隔板120分隔为上腔室111和下腔室112,上腔室111和下腔室112经通孔连通;绕通孔分布有多个漏水孔。
本实施例中,阀套管110是设置于水箱100底部向水槽200伸出,阀套管110可以和水箱100一体成型,减少装配步骤,止水阀安装后,顶杆300穿过上腔室111和下腔室112;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密封部420位于上腔室111中,第二密封部420的边缘可与隔板120的上表面接触密封;所述复位弹簧500位于下腔室112中,顶杆300末端设置挡板330对复位弹簧500限位。
所述复位弹簧500提供顶杆300下移的力,即顶杆300向第二方向移动的力。
继续如图3所示,进水通道101在打开状态时,顶杆300上移,第一密封部410离开进水通道101,第二密封部420离开隔板120的上表面,水箱100内的水经过进水通道101流入水槽200内;在下腔室112的侧壁上可以开设出水口,以连通水槽200。
所述顶杆300下移,即在第二方向移动至最大行程时,第一密封部410移动至抵压在进水口端1011及第二密封部420抵压至隔板120上表面的时候,顶杆300停止下移。
再有,第二密封部420抵压至隔板120时漏水孔在第二密封部420的遮盖范围内。
进一步地,复位弹簧500为变径螺旋弹簧,复位弹簧500的直径从顶杆300的顶端往末端方向渐小,稳定性好。
进一步地,所述浮标210于水槽200内随水位的升降绕支撑轴220摆动;浮标210具有本体端211及控制端212,控制端212对应于挡板330下方,控制端212上升时推动顶杆300沿第一方向移动,使所述进水通道101打开。
如图1所示,浮标210通过支撑轴220枢接于水槽200内并可以绕支撑轴200转动;控制端212对应于挡板330下方且阀套管110底部为镂空,浮标210的控制端212向上凸起。
界定水槽200中有一设定的水位线,水位在此水位线高度时,浮标210的本体端211和控制端212处于初始位置,此时控制端212并不推动顶杆300上移;
当水位高于水位线时,浮标210的本体端211浮起,则控制端212向下摆动,远离顶杆300的挡板330,此时顶杆300在复位弹簧500的作用力以及水的压力下不会上移,即不会在第一方向上移动;
当水位低于水位线时,浮标210的本体端211位置下沉,则控制端212向上摆动推动挡板330,通过挡板330推动顶杆300上移,顶杆300上移后,进水通道101打开,水箱100内的水进入水槽200内,水位不断升高的过程中,浮标210的本体端211逐渐浮起,则控制端212逐渐向下摆动,进水通道101逐渐关闭,直至水位重新到达水位线时,顶杆300复位,进水通道101关闭。
实施例2:
本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为一体式结构,如图7所示,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之间通过连接部430连接,两者呈反向碗状,顶杆300的周壁形成有供密封件400安装的槽体b320,一体式的结构,能够减少一次安装的步骤,装配更加快捷。
如图5及图6所示,进水通道101在打开状态和闭合状态时,第一密封部410、第二密封部420的使用原理均是相同的,在此不做重复阐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安装于加湿器的水箱(100)与水槽(200)之间的进水通道(101)内,其特征在于:包括:
顶杆(300),活动安装于进水通道(101)中并受水槽(200)内的浮标(210)驱动在进水通道(101)中沿第一方向移动;
密封件(400),安装于顶杆(300)处,包括:呈伞状的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第一密封部(410)位于进水通道(101)的进水口端(1011)且第一密封部(410)的开口朝上,第二密封部(420)位于进水通道(101)内部且开口朝下;密封件(400)跟随顶杆(300)移动控制进水通道(101)开启/关闭;
复位弹簧(500),套设于顶杆(300)并提供顶杆(300)沿第二方向移动复位的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为分体式结构,所述顶杆(300)的周壁形成有两处分别供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安装的槽体a(310),第一密封部(410)位于第二密封部(420)之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为一体式结构,第一密封部(410)和第二密封部(420)之间通过连接部(430)连接,所述顶杆(300)的周壁形成有供密封件(400)安装的槽体b(32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部(410)的直径大于第二密封部(420)的直径,第一密封部(410)的厚度大于第二密封部(420)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100)和水槽(200)之间设置有阀套管(110),阀套管(110)内形成所述的进水通道(101),阀套管(110)内部通过隔板(120)分隔为上腔室(111)和下腔室(112),上腔室(111)和下腔室(112)经通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密封部(420)位于上腔室(111)中,第二密封部(420)的边缘可与隔板(120)的上表面接触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500)位于下腔室(112)中,顶杆(300)末端设置挡板(330)对复位弹簧(500)限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标(210)于水槽(200)内随水位的升降绕支撑轴(220)摆动;浮标(210)具有本体端(211)及控制端(212),控制端(212)对应于挡板(330)下方,控制端(212)上升时推动顶杆(300)沿第一方向移动,使所述进水通道(101)打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500)为变径螺旋弹簧,复位弹簧(500)的直径从顶杆(300)的顶端往末端方向渐小。
CN202321537791.2U 2023-06-15 2023-06-15 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 Active CN2199755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7791.2U CN219975580U (zh) 2023-06-15 2023-06-15 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7791.2U CN219975580U (zh) 2023-06-15 2023-06-15 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5580U true CN219975580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812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37791.2U Active CN219975580U (zh) 2023-06-15 2023-06-15 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55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75580U (zh) 加湿器的止水阀密封结构
JP3087085U (ja) 洋便器用大小便区分節水機
CN201962754U (zh) 一种节水冲水装置
CN2931970Y (zh) 进水阀的止水机构
WO2019144307A1 (zh) 一种弹性囊泵
CN212644837U (zh) 一种恒水位加湿器
CN110056052B (zh) 一种自适应压力变化水箱和控制方法
CN113216337A (zh) 浮筒装置及控制浮筒及时下落的方法和进水阀、排水阀
CN217352751U (zh) 一种用于座便器的多阀门分阶段出水器
KR200287466Y1 (ko) 양변기의 배수량 조절장치
CN219710474U (zh) 一种防漏水进水阀
CN219734290U (zh) 一种气控阀阀座
CN200978997Y (zh) 停水保护器
CN216843120U (zh) 电磁阀
CN111734858B (zh) 一种超高性能蒸汽安全阀
CN2358124Y (zh) 卫生间水箱洁具
CN220598606U (zh) 一种密封调节方便的下水器
CN213926548U (zh) 一种马桶排水增速结构
CN216689625U (zh) 一种分阶段出水器
CN220336030U (zh) 一种马桶清洁剂供给装置
CN217379124U (zh) 一种用于座便器的多阀门出水器
CN2352588Y (zh) 液压冲厕水箱配件
CN217974630U (zh) 一种马桶冲水装置
CN111895164B (zh) 一种自动排气阀
CN210600332U (zh) 一种减压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