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4564U - 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 - Google Patents

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4564U
CN219974564U CN202320970806.8U CN202320970806U CN219974564U CN 219974564 U CN219974564 U CN 219974564U CN 202320970806 U CN202320970806 U CN 202320970806U CN 219974564 U CN219974564 U CN 21997456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ol
layout structure
water
combined layout
separation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70806.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新青
郭庆华
晏学功
孙凯
翁明月
李德春
郭大林
宋刚
张照伟
赵书浩
杨健
苏广宁
郜春燕
宋香凯
崔汉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Coal Handa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Coal Tianji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Coal Handa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Coal Tianji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Coal Handa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China Coal Tianji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Coal Handan Desig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70806.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456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456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456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涉及到离层注浆充填用设备领域,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上下布置的水池、缓冲池,所述水池和缓冲池之间设置有送料池,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下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轴。本实用新型中水池和缓冲池的位置布置合理,该装置应用在煤矿开采离层注浆充填处理时,可实现浆料自动且充分混合的目的,方便离层注浆充填处理使用。

Description

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层注浆充填用设备领域,特别涉及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
背景技术
煤层中含有矸石层,矸石层的存在使得煤矿开采中容易塌陷,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的方式对矸石层进行加固,保证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
离层注浆充填处理时浆料通常都是现场搅拌混合制作,而现在搅拌混合的方式容易出现浆料混合不充分的现象,同时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的效率比较低。因此,实用新型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上下布置的水池、缓冲池,所述水池和缓冲池之间设置有送料池,所述箱体的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下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水池与送料池之间通过固定在箱体内壁上的第一横向隔板隔离,第一横向隔板上设置有供传动轴活动穿过的转动槽,所述送料池与缓冲池之间通过固定在箱体内壁上的第二横向隔板隔离,所述第二横向隔板上设置有供传动轴穿过的下料口,所述第二横向隔板的上表面靠近传动轴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竖向隔板,所述竖向隔板将送料池靠近传动轴的一端内部隔成上混合腔室,所述竖向隔板上方距离送料池顶壁之间形成上间隙,所述传动轴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搅拌板,所述搅拌板设置有多组,多组搅拌板呈等距离分布在上混合腔室与缓冲池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送料池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皮带,所述输送皮带倾斜布置,输送皮带的上端活动通过上间隙并伸入至上混合腔室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中水池和缓冲池的位置布置合理,该装置应用在煤矿开采离层注浆充填处理时,可实现浆料自动且充分混合的目的,方便离层注浆充填处理使用。
具体的,伺服电机启动时,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时带动多组搅拌板同时转动,水池中的水通过加水孔逐渐的排入上混合腔室中,加料斗处添加粉状浆料,粉状浆料可通过输送皮带的运输逐渐的输送至上混合腔室上端与水进行混合,水与粉状浆料混合时经过上混合腔室中的搅拌板实现一次搅拌混合,浆料通过下料口进入缓冲池内部时,通过缓冲池内部的搅拌板实现二次搅拌混合,使得浆料混合充分,提高了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的效率。
优选的,所述输送皮带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拦板,所述拦板设置有多组,多组拦板呈等距离分布,所述输送皮带的两端分别传动套设在其两端的传动辊上,所述传动辊转动设置于送料池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拦板的设置可使得粉状浆料易于被输送皮带均摊输送,可使得粉状浆料逐量的被排入上混合腔室中,加水孔可将水池中的水逐量的排入上混合腔室中,逐量排入的粉状浆料和水相互混合时均匀度会有所增加。
上述装置中,一组传动辊的端部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等动力装置,为现有常见的驱动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优选的,所述输送皮带的下方设置有橡胶挡片,所述橡胶挡片的上端固定在竖向隔板远离上混合腔室的一侧,所述橡胶挡片将送料池的下端内部隔成压力调节腔室。
再进一步的,橡胶挡片起到了阻挡输送皮带表面的粉状浆料掉落至送料池下端内部的目的,保证了送料池中粉状浆料的残留量处于较小的范围内。
优选的,所述压力调节腔室中设置有第一转动板、支撑轴、转动套、压力风机和加压管道,所述支撑轴固定在压力调节腔室的内壁,转动套设在支撑轴的外圈处,所述第一转动板固定焊接在转动套的外圈处,所述橡胶挡片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金属板,所述金属板的端部与第一转动板相交错对应,所述压力风机固定在压力调节腔室的底面,加压管道设置于压力风机上,且加压管道的开口朝向第一转动板的一侧。
其中,压力风机的输入端连通箱体的外部,压力风机启动时可将外部的风力输送至压力调节腔室中,使得橡胶挡片向上凸起膨胀,橡胶挡片向上凸起膨胀时使得输送皮带下表面的拦板可与橡胶挡片上表面良好的接触,当输送皮带进行传送时可利用拦板将散落在橡胶挡片上表面的粉状浆料刮出。
进一步的,加压管道处排入压力调节腔室中的风可吹动第一转动板,使得转动套绕支撑轴转动,第一转动板转动时击打金属板,使得橡胶挡片抖动,抖动力传递到输送皮带上,可实现对橡胶挡片和输送皮带抖动除尘的目的,避免粉状浆料残留在橡胶挡片和输送皮带表面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中基于设置了易于清理橡胶挡片和输送皮带表面残留的粉状浆料的压力风机、第一转动板和金属板,避免了粉状浆料被潮湿空气打湿而容易凝固的现象,进一步也避免了橡胶挡片和输送皮带容易因结块的粉状浆料被损坏的现象。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加料斗,所述加料斗的下端伸入送料池的内部并位于输送皮带的上方。
其中,加料斗下端位于输送皮带的上方,起到了将粉状浆料均匀扬撒在输送皮带上的目的,使得输送皮带表面的粉状浆料分布均匀。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加水管,加水管的下端与水池的内部连通,所述转动槽中设置有第二转动板,所述第二转动板固定安装在传动轴上,所述第二转动板的外圈处固定设置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密封在第二转动板外圈与转动槽内圈之间,所述第二转动板上设置有加水孔,所述加水孔同时贯穿第二转动板的上下表面,所述加水孔中设置有电磁阀。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轴可带动第二转动板同步转动,使得加水孔处的进水均匀的喷洒在上混合腔室的一周,从而与粉状浆料进一步充分混合。
优选的,所述加水孔的下端倾斜朝向远离传动轴轴线的一侧。
加水孔下端排出的水可从靠近上混合腔室内壁的位置与粉状浆料混合,方便实用。
优选的,所述缓冲池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呈三角形结构,挡块的上端与缓冲池的上方内壁之间留有空隙。
其中,挡块将缓冲池的内部阻挡成两部分腔体,搅拌板在挡块一侧的腔体中对浆料进行搅拌混合,浆料累积到一定量后通过挡块表面流动至另一侧腔体中,在排出管中连接有注浆泵等装置,可实现注浆过程中浆料的连续供应。
优选的,所述加水管上和加料斗连通送料池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磁阀开关,所述下料口的内径大于传动轴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水池和缓冲池的位置布置合理,该装置应用在煤矿开采离层注浆充填处理时,可实现浆料自动且充分混合的目的,方便离层注浆充填处理使用;
伺服电机启动时,传动轴转动,传动轴转动时带动多组搅拌板同时转动,水池中的水通过加水孔逐渐的排入上混合腔室中,加料斗处添加粉状浆料,粉状浆料可通过输送皮带的运输逐渐的输送至上混合腔室上端与水进行混合,水与粉状浆料混合时经过上混合腔室中的搅拌板实现一次搅拌混合,浆料通过下料口进入缓冲池内部时,通过缓冲池内部的搅拌板实现二次搅拌混合,使得浆料混合充分,提高了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的效率;
拦板的设置可使得粉状浆料易于被输送皮带均摊输送,可使得粉状浆料逐量的被排入上混合腔室中,加水孔可将水池中的水逐量的排入上混合腔室中,逐量排入的粉状浆料和水相互混合时均匀度会有所增加;
橡胶挡片起到了阻挡输送皮带表面的粉状浆料掉落至送料池下端内部的目的,保证了送料池中粉状浆料的残留量处于较小的范围内;
压力风机的输入端连通箱体的外部,压力风机启动时可将外部的风力输送至压力调节腔室中,使得橡胶挡片向上凸起膨胀,橡胶挡片向上凸起膨胀时使得输送皮带下表面的拦板可与橡胶挡片上表面良好的接触,当输送皮带进行传送时可利用拦板将散落在橡胶挡片上表面的粉状浆料刮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箱体1、水池2、送料池3、缓冲池4、加水管5、加料斗6、排出管7、挡块8、输送皮带9、伺服电机10、传动轴11、竖向隔板12、第一横向隔板13、上混合腔室14、第二横向隔板15、下料口16、搅拌板17、拦板18、橡胶挡片19、金属板20、第一转动板21、支撑轴22、转动套23、压力风机24、加压管道25、传动辊26、上间隙27、加水孔28、电磁阀29、转动槽30、第二转动板31、橡胶垫3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下布置的水池2、缓冲池4,水池2和缓冲池4之间设置有送料池3,箱体1的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的下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轴11,水池2与送料池3之间通过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的第一横向隔板13隔离,第一横向隔板13上设置有供传动轴11活动穿过的转动槽30,送料池3与缓冲池4之间通过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的第二横向隔板15隔离,第二横向隔板15上设置有供传动轴11穿过的下料口16,第二横向隔板15的上表面靠近传动轴11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竖向隔板12,竖向隔板12将送料池3靠近传动轴11的一端内部隔成上混合腔室14,竖向隔板12上方距离送料池3顶壁之间形成上间隙27,传动轴11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搅拌板17,搅拌板17设置有多组,多组搅拌板17呈等距离分布在上混合腔室14与缓冲池4的内部。
送料池3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皮带9,输送皮带9倾斜布置,输送皮带9的上端活动通过上间隙27并伸入至上混合腔室14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中水池2和缓冲池4的位置布置合理,该装置应用在煤矿开采离层注浆充填处理时,可实现浆料自动且充分混合的目的,方便离层注浆充填处理使用。
具体的,伺服电机10启动时,传动轴11转动,传动轴11转动时带动多组搅拌板17同时转动,水池2中的水通过加水孔28逐渐的排入上混合腔室14中,加料斗6处添加粉状浆料,粉状浆料可通过输送皮带9的运输逐渐的输送至上混合腔室14上端与水进行混合,水与粉状浆料混合时经过上混合腔室14中的搅拌板17实现一次搅拌混合,浆料通过下料口16进入缓冲池4内部时,通过缓冲池4内部的搅拌板17实现二次搅拌混合,使得浆料混合充分,提高了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的效率。
输送皮带9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拦板18,拦板18设置有多组,多组拦板18呈等距离分布,输送皮带9的两端分别传动套设在其两端的传动辊26上,传动辊26转动设置于送料池3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拦板18的设置可使得粉状浆料易于被输送皮带9均摊输送,可使得粉状浆料逐量的被排入上混合腔室14中,加水孔28可将水池2中的水逐量的排入上混合腔室14中,逐量排入的粉状浆料和水相互混合时均匀度会有所增加。
上述装置中,一组传动辊26的端部传动连接有伺服电机等动力装置,为现有常见的驱动结构,在此不做赘述。
输送皮带9的下方设置有橡胶挡片19,橡胶挡片19的上端固定在竖向隔板12远离上混合腔室14的一侧,橡胶挡片19将送料池3的下端内部隔成压力调节腔室。
再进一步的,橡胶挡片19起到了阻挡输送皮带9表面的粉状浆料掉落至送料池3下端内部的目的,保证了送料池3中粉状浆料的残留量处于较小的范围内。
压力调节腔室中设置有第一转动板21、支撑轴22、转动套23、压力风机24和加压管道25,支撑轴22固定在压力调节腔室的内壁,转动套23转动套设在支撑轴22的外圈处,第一转动板21固定焊接在转动套23的外圈处,橡胶挡片19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金属板20,金属板20的端部与第一转动板21相交错对应,压力风机24固定在压力调节腔室的底面,加压管道25设置于压力风机24上,且加压管道25的开口朝向第一转动板21的一侧。
其中,压力风机24的输入端连通箱体1的外部,压力风机24启动时可将外部的风力输送至压力调节腔室中,使得橡胶挡片19向上凸起膨胀,橡胶挡片19向上凸起膨胀时使得输送皮带9下表面的拦板18可与橡胶挡片19上表面良好的接触,当输送皮带9进行传送时可利用拦板18将散落在橡胶挡片19上表面的粉状浆料刮出。
进一步的,加压管道25处排入压力调节腔室中的风可吹动第一转动板21,使得转动套23绕支撑轴22转动,第一转动板21转动时击打金属板20,使得橡胶挡片19抖动,抖动力传递到输送皮带9上,可实现对橡胶挡片19和输送皮带9抖动除尘的目的,避免粉状浆料残留在橡胶挡片19和输送皮带9表面的现象,本实用新型中基于设置了易于清理橡胶挡片19和输送皮带9表面残留的粉状浆料的压力风机24、第一转动板21和金属板20,避免了粉状浆料被潮湿空气打湿而容易凝固的现象,进一步也避免了橡胶挡片19和输送皮带9容易因结块的粉状浆料被损坏的现象。
箱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加料斗6,加料斗6的下端伸入送料池3的内部并位于输送皮带9的上方。
其中,加料斗6下端位于输送皮带9的上方,起到了将粉状浆料均匀扬撒在输送皮带9上的目的,使得输送皮带9表面的粉状浆料分布均匀。
箱体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加水管5,加水管5的下端与水池2的内部连通,转动槽30中设置有第二转动板31,第二转动板31固定安装在传动轴11上,第二转动板31的外圈处固定设置有橡胶垫32,橡胶垫32密封在第二转动板31外圈与转动槽30内圈之间,第二转动板31上设置有加水孔28,加水孔28同时贯穿第二转动板31的上下表面,加水孔28中设置有电磁阀29。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轴11可带动第二转动板31同步转动,使得加水孔28处的进水均匀的喷洒在上混合腔室14的一周,从而与粉状浆料进一步充分混合。
加水孔28的下端倾斜朝向远离传动轴11轴线的一侧。
加水孔28下端排出的水可从靠近上混合腔室14内壁的位置与粉状浆料混合,方便实用。
缓冲池4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挡块8,挡块8呈三角形结构,挡块8的上端与缓冲池4的上方内壁之间留有空隙。
其中,挡块8将缓冲池4的内部阻挡成两部分腔体,搅拌板17在挡块8一侧的腔体中对浆料进行搅拌混合,浆料累积到一定量后通过挡块8表面流动至另一侧腔体中,在排出管7中连接有注浆泵等装置,可实现注浆过程中浆料的连续供应。
加水管5上和加料斗6连通送料池3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磁阀开关,下料口16的内径大于传动轴11的外径。

Claims (10)

1.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上下布置的水池(2)、缓冲池(4),所述水池(2)和缓冲池(4)之间设置有送料池(3),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一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的下端传动连接有传动轴(11),所述水池(2)与送料池(3)之间通过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的第一横向隔板(13)隔离,第一横向隔板(13)上设置有供传动轴(11)活动穿过的转动槽(30),所述送料池(3)与缓冲池(4)之间通过固定在箱体(1)内壁上的第二横向隔板(15)隔离,所述第二横向隔板(15)上设置有供传动轴(11)穿过的下料口(16),所述第二横向隔板(15)的上表面靠近传动轴(11)的一端固定焊接有竖向隔板(12),所述竖向隔板(12)将送料池(3)靠近传动轴(11)的一端内部隔成上混合腔室(14),所述竖向隔板(12)上方距离送料池(3)顶壁之间形成上间隙(27),所述传动轴(11)上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搅拌板(17),所述搅拌板(17)设置有多组,多组搅拌板(17)呈等距离分布在上混合腔室(14)与缓冲池(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池(3)的内部设置有输送皮带(9),所述输送皮带(9)倾斜布置,输送皮带(9)的上端活动通过上间隙(27)并伸入至上混合腔室(14)的上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皮带(9)的表面固定设置有拦板(18),所述拦板(18)设置有多组,多组拦板(18)呈等距离分布,所述输送皮带(9)的两端分别传动套设在其两端的传动辊(26)上,所述传动辊(26)转动设置于送料池(3)的内壁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皮带(9)的下方设置有橡胶挡片(19),所述橡胶挡片(19)的上端固定在竖向隔板(12)远离上混合腔室(14)的一侧,所述橡胶挡片(19)将送料池(3)的下端内部隔成压力调节腔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调节腔室中设置有第一转动板(21)、支撑轴(22)、转动套(23)、压力风机(24)和加压管道(25),所述支撑轴(22)固定在压力调节腔室的内壁,转动套(23)转动套设在支撑轴(22)的外圈处,所述第一转动板(21)固定焊接在转动套(23)的外圈处,所述橡胶挡片(19)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金属板(20),所述金属板(20)的端部与第一转动板(21)相交错对应,所述压力风机(24)固定在压力调节腔室的底面,加压管道(25)设置于压力风机(24)上,且加压管道(25)的开口朝向第一转动板(21)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加料斗(6),所述加料斗(6)的下端伸入送料池(3)的内部并位于输送皮带(9)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加水管(5),加水管(5)的下端与水池(2)的内部连通,所述转动槽(30)中设置有第二转动板(31),所述第二转动板(31)固定安装在传动轴(11)上,所述第二转动板(31)的外圈处固定设置有橡胶垫(32),所述橡胶垫(32)密封在第二转动板(31)外圈与转动槽(30)内圈之间,所述第二转动板(31)上设置有加水孔(28),所述加水孔(28)同时贯穿第二转动板(31)的上下表面,所述加水孔(28)中设置有电磁阀(29)。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孔(28)的下端倾斜朝向远离传动轴(11)轴线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池(4)的底面固定设置有挡块(8),所述挡块(8)呈三角形结构,挡块(8)的上端与缓冲池(4)的上方内壁之间留有空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管(5)上和加料斗(6)连通送料池(3)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电磁阀开关,所述下料口(16)的内径大于传动轴(11)的外径。
CN202320970806.8U 2023-04-25 2023-04-25 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 Active CN21997456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0806.8U CN219974564U (zh) 2023-04-25 2023-04-25 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70806.8U CN219974564U (zh) 2023-04-25 2023-04-25 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4564U true CN219974564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44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70806.8U Active CN219974564U (zh) 2023-04-25 2023-04-25 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456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433520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inuously processing particulate cementitious material and fly ash solids and mixing them with a liquid to provide a liquid slurry of consistent proportions
CN210067470U (zh) 一种混凝土输送装置
CN108555016B (zh) 履带式土壤改良修复一体机
CN105289404A (zh) 一种无极变速搅拌机送料装置
CN219974564U (zh) 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结构
US3207485A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liquid mixture
CN116575978A (zh) 离层注浆充填处理矸石二级站缓冲池及水池联合布置方式
CN211191396U (zh) 一种高效土壤修复装置
CN208427523U (zh) 履带式土壤改良修复一体机
CN206935307U (zh) 一种原料配料混合系统
CN101956558B (zh) 一种转轮湿式混凝土喷射机
CN105731103A (zh) 矩形仓行列式给料机
JP4077234B2 (ja) 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方法及びコンクリートの製造装置
CN212891879U (zh) 一种干混砂浆散装移动罐
CN211729690U (zh) 一种泥土混合搅拌装置
US2638252A (en) Mixing machine
CN211521005U (zh) 一种旋转绞龙防结拱破结拱仓底卸料器
CN217042365U (zh) 采空区料浆制充系统的车载散料式多级粉料输混装置
CN209892236U (zh) 湿式喷浆机
CN205347265U (zh) 使用含火药乳化炸药连续化工艺技术的设备
CN215428419U (zh) 用于高分子防腐管道的辅料混合装置
CN217144365U (zh) 一种泡沫轻质土工作站
CN218222916U (zh) 一种煤炭浮选脱硫装置
CN210905751U (zh) 一种热熔涂料自动化配料系统的卧式混合仓
JPH02127319A (ja) 高濃度空気輸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