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70988U - 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70988U
CN219970988U CN202321315972.0U CN202321315972U CN219970988U CN 219970988 U CN219970988 U CN 219970988U CN 202321315972 U CN202321315972 U CN 202321315972U CN 219970988 U CN219970988 U CN 21997098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belt
surface conveying
rough surface
frame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1597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坤
曾亮
金正�
杨书新
黄伟东
黄昇
吴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131597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7098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7098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7098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包括:滑面运输机构包括滑面运输皮带,滑面运输皮带的入料端通过入料机构将工件放置在滑面运输皮带顶面,滑面运输皮带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糙面运输机构包括糙面运输皮带,糙面运输皮带设置在滑面运输皮带出料端的下方,糙面运输皮带通过第二驱动部驱动,糙面运输皮带的出料端探入检测组件内;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糙面运输皮带顶面两侧的推动部,糙面运输皮带下方设置有驱动部,驱动部通过传动部和推动部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段皮带传输工件,减小了所需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设置的皮带粗糙程度的不同以及推动机构的设置将工件的角度以及相对位置进行了调整,便于检测组件对工件的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传输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
背景技术
在手机小部件生产线中,需要在手机小部件生产线需要将工件从物料盘中传输到检测设备中,现有技术一般利用一条直线型传送带将工件传送至检测设备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受制于厂房大小的限制或是检测设备设置位置的限制,需要将使用多段角度改变的传动带将工件自物料盘传输至建内侧设备中,由于物料盘到检测设备有一个倾斜角度,且检测设备对待检测工件进入的角度有一定要求,这就需要待检测工件进入检测设备前的角度均与检测设备的要求相同。
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实现了通过两段皮带传输工件,减小了所需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设置的皮带粗糙程度的不同以及推动机构的设置将工件的角度以及相对位置进行了调整,便于检测组件对工件的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可实现通过两段皮带传输工件,减小了所需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设置的皮带粗糙程度的不同以及推动机构的设置将工件的角度以及相对位置进行了调整,便于检测组件对工件的检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包括:滑面运输机构,所述滑面运输皮带的入料端通过入料机构在所述滑面运输皮带顶面放置有工件,所述滑面运输皮带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
糙面运输机构,所述糙面运输机构包括糙面运输皮带,所述糙面运输皮带设置在所述滑面运输皮带出料端的下方,所述糙面运输皮带通过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糙面运输皮带的出料端探入检测组件内;
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糙面运输皮带顶面两侧的推动部,所述糙面运输皮带下方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通过传动部和所述推动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内腔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滚动轴,若干所述第一滚动轴和所述滑面运输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架上固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机架侧壁并与其中一所述第一滚动轴端部固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机架内腔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滚动轴,若干所述第二滚动轴和所述糙面运输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机架内腔底部固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贯穿所述第二机架侧壁并固接有第一同步轮,所述第二机架侧壁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和其中一所述第二滚动轴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部包括两推动块,两所述推动块设置在所述糙面运输皮带顶面,两所述推动块的相背面分别固接有两连接横杆的一端,两所述连接横杆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机架侧壁并和所述传动部的一端固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部包括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固接在所述第二机架之间的地面上,所述旋转电机顶面的输出端固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两侧分别两齿条啮合,两所述齿条分别和所述传动部的另一端固接。
优选的,所述传动部包括两传动组件,两传动组件对称设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限位筒,所述限位筒固接在所述第二机架内壁上,两述限位筒内贯穿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贯穿所述第二机架侧壁,所述传动杆靠近所述旋转电机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纵杆和横杆与一所述齿条的端部固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纵杆和所述连接横杆的端部固接。
优选的,所述入料机构包括料盘,所述料盘内码垛放置有所述工件,所述工件通过吸料组件放置在所述滑面运输皮带的入料端的顶面。
优选的,所述旋转电机、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检测组件、所述吸料组件分别和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设置的入料机构能够实现工件整齐的放置到滑面运输皮带上,通过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滑面运输皮带能够将工件传动至靠近糙面运输皮带的一侧,通过调整第一驱动部以及第二驱动部的动力,使得当工件自滑面运输皮带传送至糙面运输皮带上时,糙面运输皮带保持静止,同时由于糙面运输皮带的摩擦系数较高,工件不易在惯性的作用下发生滑动,此时,多个工件落至糙面运输皮带上的角度大致相同,同时为了保证在糙面运输皮带上的工件依照相同的角度,进入检测组件内部,可以通过推动机构将糙面运输皮带上的工件角度及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两段皮带传输工件,减小了所需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设置的皮带粗糙程度的不同以及推动机构的设置将工件的角度以及相对位置进行了调整,便于检测组件对工件的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滑面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糙面运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推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推动机构的剖面俯视图;
其中,1、滑面运输皮带;2、糙面运输皮带;3、第二同步轮;4、第一机架;5、第一滚动轴;6、第一电机;7、第二机架;8、第二滚动轴;9、第二电机;10、第一同步轮;11、检测组件;12、料盘;13、吸料组件;14、工件;15、皮带;16、推动块;17、连接横杆;18、旋转电机;19、齿轮;20、齿条;21、限位筒;22、传动杆;23、第一纵杆;24、横杆;25、第二纵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包括:滑面运输机构,滑面运输机构包括滑面运输皮带1,滑面运输皮带1的入料端通过入料机构在滑面运输皮带1顶面放置有工件14,滑面运输皮带1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
糙面运输机构,糙面运输机构包括糙面运输皮带2,糙面运输皮带2设置在滑面运输皮带1出料端的下方,糙面运输皮带2通过第二驱动部驱动,糙面运输皮带2的出料端探入检测组件11内;
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糙面运输皮带2顶面两侧的推动部,糙面运输皮带2下方设置有驱动部,驱动部通过传动部和推动部连接。
设置的入料机构能够实现工件14整齐的放置到滑面运输皮带1上,通过第一驱动部的驱动下,滑面运输皮带1能够将工件14传动至靠近糙面运输皮带2的一侧,通过调整第一驱动部以及第二驱动部的动力,使得当工件14自滑面运输皮带1传送至糙面运输皮带2上时,糙面运输皮带2保持静止,同时由于糙面运输皮带2的摩擦系数较高,工件14不易在惯性的作用下发生滑动,此时,多个工件14落至糙面运输皮带2上的角度大致相同,同时为了保证在糙面运输皮带2上的工件14依照相同的角度,进入检测组件11内部,可以通过推动机构将糙面运输皮带2上的工件14角度及相对位置进行调整;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两段皮带15传动工件14,减小了所需的占地面积,并且通过设置的皮带15粗糙程度的不同以及推动机构的设置将工件14的角度以及相对位置进行了调整,便于检测组件11对工件14的检测。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机架4,第一机架4内腔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滚动轴5,若干第一滚动轴5和滑面运输皮带1转动连接,第一机架4上固接有第一电机6,第一电机6输出端贯穿第一机架4侧壁并与其中一第一滚动轴5端部固接。
设置的第一电机6通过驱动一个第一滚动轴5转动,同时由于若干的第一滚动轴5保证了滑面运输皮带1的张紧度,因此在第一电机6驱动第一滚动轴5转动时,若干第一滚动轴5能够共同实现滑面运输皮带1的运动。
进一步优化方案,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机架7,第二机架7内腔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滚动轴8,若干第二滚动轴8和糙面运输皮带2转动连接,第二机架7内腔底部固接有第二电机9,第二电机9贯穿第二机架7侧壁并固接有第一同步轮10,第二机架7侧壁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同步轮3,第一同步轮10和第二同步轮3之间通过皮带15转动连接,第二同步轮3和其中一第二滚动轴8转动连接。
设置的第二电机9能够通过第一同步轮10、第二同步轮3和皮带15的传动来驱动一个第二滚动轴8转动,设置的若干个第二滚动轴8保证了糙面运输皮带2的张紧度,因此当其中一个第二滚动轴8发生转动时,糙面运输皮带2随之发生转动。
进一步优化方案,推动部包括两推动块16,两推动块16设置在糙面运输皮带2顶面,两推动块16的相背面分别固接有两连接横杆17的一端,两连接横杆17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机架7侧壁并和传动部的一端固接。
进一步优化方案,驱动部包括旋转电机18,旋转电机18固接在第二机架7之间的地面上,旋转电机18顶面的输出端固接有齿轮19,齿轮19两侧分别两齿条20啮合,两齿条20分别和传动部的另一端固接。
进一步优化方案,传动部包括两传动组件,两传动组件对称设置,传动组件包括限位筒21,限位筒21固接在第二机架7内壁上,两述限位筒21内贯穿设置有传动杆22,传动杆22贯穿第二机架7侧壁,传动杆22靠近旋转电机18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纵杆23和横杆24与一齿条20的端部固接,传动杆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纵杆25和连接横杆17的端部固接。
设置的旋转电机18能够带动齿轮19转动,齿轮19和齿条20相互啮合,因此在齿轮19转动的同时,两齿条20位置同样发生移动;在齿条20位置发生移动时,通过第一纵杆23和横杆24能够带动传动杆22沿齿条20移动的方向移动,套设在传动杆22外侧的限位筒21能够保证传动杆22位置发生移动时不发生晃动,通过固接在传动杆22另一侧的第二纵杆25能够带动连接横杆17发生移动,进而实现了通过旋转电机18的正转和反转带动两个推动块16沿连接横杆17的轴向做往复运动。同时由于旋转电机18转动过程中能够使得两齿条20沿相同或相反的座往复运动,因此带动了设置在糙面运输皮带2上的两个推动块16推动其上方的工件14的两侧,使得每个工件14位置处于糙面运输皮带2的中央位置,并且由于两侧推动块16和工件14处于指定角度时的侧壁相适配,因此两推动块的往复移动能够实现若干工件14在糙面运输带2上的角度发生固定的变化,进而实现了每个工件14进入检测组件11中的角度均能满足要求,设置的推动块16和连接横杆17的一端固接,并且连接横杆17的另一端贯穿第二机架7的侧壁,保证了推动块16和糙面运输带在运输方向的相对位置固定。
进一步优化方案,入料机构包括料盘12,料盘12内码垛放置有工件14,工件14通过吸料组件13放置在滑面运输皮带1的入料端的顶面。
设置的吸料组件13能够将料盘12内码垛好的工件14依照相同的角度依次摆放在滑面运输皮带1的入料端顶面。
进一步优化方案,旋转电机18、第一电机6、第二电机9、检测组件11、吸料组件13分别和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和实施例1唯一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的推动块16朝向工件14的一侧形状应和不同的工件14形状相适配,且推动块16和连接横杆17之间设置为可拆卸连接,便于在不同形状的工件14生产过程中更换不同的推动块16来满足不同工件14角度调整的要求,值得说明的是,在利用推动块16进行角度调整的过程中,第二电机9应保持静止,使得在糙面运输皮带2上的各个工件14的相对位置不发生变化。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滑面运输机构,所述滑面运输机构包括滑面运输皮带(1),所述滑面运输皮带(1)的入料端通过入料机构在所述滑面运输皮带(1)顶面放置有工件(14),所述滑面运输皮带(1)通过第一驱动部驱动;
糙面运输机构,所述糙面运输机构包括糙面运输皮带(2),所述糙面运输皮带(2)设置在所述滑面运输皮带(1)出料端的下方,所述糙面运输皮带(2)通过第二驱动部驱动,所述糙面运输皮带(2)的出料端探入检测组件(11)内;
推动机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糙面运输皮带(2)顶面两侧的推动部,所述糙面运输皮带(2)下方设置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通过传动部和所述推动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包括第一机架(4),所述第一机架(4)内腔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一滚动轴(5),若干所述第一滚动轴(5)和所述滑面运输皮带(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机架(4)上固接有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输出端贯穿所述第一机架(4)侧壁并与其中一所述第一滚动轴(5)端部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二机架(7),所述第二机架(7)内腔转动连接有若干第二滚动轴(8),若干所述第二滚动轴(8)和所述糙面运输皮带(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机架(7)内腔底部固接有第二电机(9),所述第二电机(9)贯穿所述第二机架(7)侧壁并固接有第一同步轮(10),所述第二机架(7)侧壁上方转动连接有第二同步轮(3),所述第一同步轮(10)和所述第二同步轮(3)之间通过皮带(15)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同步轮(3)和其中一所述第二滚动轴(8)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包括两推动块(16),两所述推动块(16)设置在所述糙面运输皮带(2)顶面,两所述推动块(16)的相背面分别固接有两连接横杆(17)的一端,两所述连接横杆(17)的另一端贯穿所述第二机架(7)侧壁并和所述传动部的一端固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旋转电机(18),所述旋转电机(18)固接在所述第二机架(7)之间的地面上,所述旋转电机(18)顶面的输出端固接有齿轮(19),所述齿轮(19)两侧分别与两齿条(20)啮合,两所述齿条(20)分别和所述传动部的另一端固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包括两传动组件,两传动组件对称设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限位筒(21),所述限位筒(21)固接在所述第二机架(7)内壁上,两述限位筒(21)内贯穿设置有传动杆(22),所述传动杆(22)贯穿所述第二机架(7)侧壁,所述传动杆(22)靠近所述旋转电机(18)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纵杆(23)和横杆(24)与一所述齿条(20)的端部固接,所述传动杆(22)的另一端通过第二纵杆(25)和所述连接横杆(17)的端部固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机构包括料盘(12),所述料盘(12)内码垛放置有所述工件(14),所述工件(14)通过吸料组件(13)放置在所述滑面运输皮带(1)的入料端的顶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电机(18)、所述第一电机(6)、所述第二电机(9)、所述检测组件(11)、所述吸料组件(13)分别和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CN202321315972.0U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 Active CN21997098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5972.0U CN219970988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15972.0U CN219970988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70988U true CN219970988U (zh) 2023-11-07

Family

ID=885962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15972.0U Active CN219970988U (zh) 2023-05-29 2023-05-29 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7098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588566U (zh) 一种组合式玻璃磨边机
CN111789166A (zh) 自动理条机及使用方法
CN219970988U (zh) 一种稳定改变手机小部件运动方向装置
CN109264300B (zh) 一种可调式输送装置
CN208594402U (zh) 一种带有矫正结构的自动整纬机
CN209796574U (zh) 一种精密机械用传动装置
CN116461018A (zh) 一种机械零部件制造用的模具平整装置
CN216376168U (zh) 一种建筑物料传送装置
CN214933598U (zh) 一种精密机械传动装置
CN214349636U (zh) 一种铁盒加工用车床的自动送料装置
CN214988348U (zh) 一种聚氨酯板材裁切设备用下料装置
CN209758327U (zh) 一种正反叠片设备
CN111232613B (zh) 一种磁芯自动快速排列机
CN113830536A (zh) 双丝杆直线自动送料机
CN212325306U (zh) 自动理条机
CN208007951U (zh) 一种自动落饼装置
CN108818726B (zh) 整卷膜片切割设备
CN112173264A (zh) 一种具有自动打包功能的粉体输送设备
CN214988443U (zh) 一种猪肉脯生产过程中用的传输装置
CN211000173U (zh) 一种双片钉箱机的传送装置
CN216460185U (zh) 一种氯雷他定胶囊生产用胶囊壳筛选装置
CN213036888U (zh) 一种自动变向输送装置
CN211464677U (zh) 一种线材快速横向裁断机
CN217626029U (zh) 一种滚珠网带分道机
CN220519404U (zh) 一种金属加工用下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