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9197U - 电池盖板及方形二次电池 - Google Patents

电池盖板及方形二次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9197U
CN219959197U CN202321430464.7U CN202321430464U CN219959197U CN 219959197 U CN219959197 U CN 219959197U CN 202321430464 U CN202321430464 U CN 202321430464U CN 219959197 U CN219959197 U CN 219959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le
cover plate
sealing ring
column
explo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046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晓洋
吴韬
易凌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anyang High Tech Exx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xx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xx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xx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046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9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9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9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及方形二次电池。上述的电池盖板包括基板、下塑胶及极柱组件,基板形成有极柱口;下塑胶形成有安装过孔,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密封圈及固定环,极柱包括柱体及柱座,柱座邻近基板的一侧与下塑胶抵接,柱体依次穿设于安装过孔及极柱口,柱体与极柱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密封圈及固定环自下而上地依次套设于柱体,密封圈封堵于安装间隙,密封圈的两侧分别与基板及固定环抵接,固定环的内周壁与柱体的外周壁连接。在将极柱与基板、下塑胶进行固定时,仅使用了密封圈及固定环,使得本电池盖板的结构简单,提高了电池盖板的制作效率,节约了生产资源。

Description

电池盖板及方形二次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盖板及方形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及无记忆可循环使用等优点,在电动自行车和电动汽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电池的盖板组件包括盖板、下塑胶、正极柱组件、负极柱组件、正极连接片、正极连接片、防爆阀等,盖板和下塑胶同时设有极柱孔、注液孔和防爆阀孔。其中,正极柱组件和负极柱组件经常采用如下方式进行固定:通过在盖板的上表面挤压出极柱环将正负极柱固定在盖板上。然而,在盖板上挤压出极柱环铆接紧固极柱的方式,所需制作盖板的模具及工艺较复杂。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专利号为CN217934001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盖板及电池,其通过将极柱、密封环及固定环从内到外依次套设并形成装配组件,然后在装配组件的一周进行注塑上塑胶,待注塑完成后形成极柱组件,最后将极柱组件通过固定环固定在顶盖的第一安装孔中;由于将极柱组件和顶盖分开制作,使得所需制作顶盖的模具及工艺更为简单。
上述的专利能较好地解决传统技术中制作盖板的模具及工艺较为复杂的问题,但是该专利也存在如下问题:
由于上塑胶为注塑成型,在高温环境下,上塑胶容易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到对极柱组件的固定效果,并且使用上塑胶会增加注塑工艺,降低了电池的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能够避免高温环境的影响,对极柱的限位固定效果较好,并且结构较为简单,能提高生产效率的电池盖板及方形二次电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电池盖板,包括基板、下塑胶及极柱组件,所述基板形成有极柱口;所述下塑胶位于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下塑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下塑胶形成有安装过孔,所述安装过孔与所述极柱口连通;所述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密封圈及固定环,所述极柱包括柱体及柱座,所述柱座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与所述下塑胶抵接,所述柱体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过孔及所述极柱口,所述柱体与所述极柱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所述密封圈及所述固定环均套设于所述柱体,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基板的上方;所述密封圈封堵于所述安装间隙,所述密封圈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基板及所述固定环抵接,所述固定环的内周壁与所述柱体的外周壁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极柱口的数目为两个,所述安装过孔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过孔与两个所述极柱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极柱组件的数目为两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基板形成有注液孔,所述下塑胶形成有过液通槽,所述注液孔与所述过液通槽连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池盖板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胶钉,所述密封胶钉与所述注液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焊片,所述基板还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形成有所述注液孔,所述密封焊片的外周缘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周壁焊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下塑胶形成有泄压槽,所述电池盖板还包括防爆件,所述基板形成有防爆孔,所述防爆孔与所述泄压槽连通,所述防爆件用于封堵所述防爆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爆件包括防爆阀及防爆阀贴膜,所述防爆孔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邻近所述泄压槽设置,所述防爆阀焊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所述防爆阀贴膜贴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柱体及所述柱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及/或,所述密封圈包括一体成型的密封圈凸缘及密封圈主体,所述密封圈凸缘及所述密封圈主体均套接于所述柱体,所述密封圈凸缘封堵于所述安装间隙,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基板及所述固定环抵接。
一种方形二次电池,包括连接片、卷芯、外壳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盖板,所述连接片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柱座及所述所述卷芯的极耳焊接,所述外壳形成有入壳口及容纳腔,所述卷芯容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基板用于封堵所述入壳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形二次电池还包括麦拉膜,所述麦拉膜包覆连接于所述卷芯的外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优点:
1、柱体与极柱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通过在柱体上套设密封圈对安装间隙进行封堵,实现极柱与基板之间的绝缘与密封,再通过在柱体上套设固定环,固定环将密封圈压接于基板上,使得固定环与基板之间保持绝缘;
2、通过将固定环的内周壁与柱体的外周壁进行连接,加上固定环将密封圈压接于基板上,使得固定环对于极柱的限位固定的效果较好,并且使用固定环能较好地避免高温环境的影响;
3、在将极柱与基板、下塑胶进行固定时,仅使用了密封圈及固定环,取消了传统的上塑胶的使用,即减少了上塑胶的注塑工艺,使得本电池盖板的结构更为简单,从而提高了电池盖板的制作效率,并节约了生产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电池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电池盖板的爆炸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电池盖板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电池盖板沿A-A线的剖视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方形二次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方形二次电池沿B-B线的剖视图;
图7为图6所示的方形二次电池沿B-B线的剖视图中在c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盖板,包括基板、下塑胶及极柱组件,所述基板形成有极柱口;所述下塑胶位于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下塑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下塑胶形成有安装过孔,所述安装过孔与所述极柱口连通;所述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密封圈及固定环,所述极柱包括柱体及柱座,所述柱座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与所述下塑胶抵接,所述柱体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过孔及所述极柱口,所述柱体与所述极柱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所述密封圈及所述固定环均套设于所述柱体,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基板的上方;所述密封圈封堵于所述安装间隙,所述密封圈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基板及所述固定环抵接,所述固定环的内周壁与所述柱体的外周壁连接。
为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地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4,其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电池盖板10,包括基板100、下塑胶200及极柱组件300,所述基板100形成有极柱口101;所述下塑胶200位于所述基板100的下方,所述下塑胶200与所述基板100连接,所述下塑胶200形成有安装过孔201,所述安装过孔201与所述极柱口101连通;所述极柱组件300包括极柱310、密封圈320及固定环330,所述极柱310包括柱体312及柱座314,所述柱座314邻近所述基板100的一侧与所述下塑胶200抵接,所述柱体312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过孔201及所述极柱口101,所述柱体312与所述极柱口10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102;所述密封圈320及所述固定环330均套设于所述柱体312,所述固定环330位于所述基板100的上方;所述密封圈320封堵于所述安装间隙102,所述密封圈32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基板100及所述固定环330抵接,所述固定环330的内周壁与所述柱体312的外周壁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0与下塑胶200连接,基板100的极柱口101与下塑胶200的安装过孔201连通;在对电池盖板10中的极柱310进行固定时,先将柱座314与连接片20焊接,然后让柱体312依次穿设于安装过孔201及极柱口101,以使下塑胶200与柱座314邻近基板100的一侧抵接,如此,下塑胶200避免柱座314与基板100接触,使柱座314与基板100之间保持绝缘状态;此时,柱体312与极柱口10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102,然后在柱体312上套设密封圈320,利用密封圈320对安装间隙102进行封堵,即密封圈320的内外侧分别与极柱口101的内壁及柱体312的外壁抵接,实现极柱310与基板100之间的绝缘与密封;再在柱体312上套设固定环330,并让固定环330压接于密封圈320,以使密封圈主体320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基板100及固定环330抵接,实现基板100与固定环330之间的绝缘;最后,将固定环330的内周壁与所述柱体312的外周壁进行连接,完成极柱310的固定操作,其中,固定环330与柱体312之间通过焊接或铆接的方式完成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柱体312与极柱口101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102,通过在柱体312上套设密封圈320对安装间隙102进行封堵,实现极柱310与基板100之间的绝缘与密封,再通过在柱体312上套设固定环330,固定环330将密封圈320压接于基板100上,使得固定环330与基板100之间保持绝缘;通过将固定环330的内周壁与柱体312的外周壁进行连接,加上固定环330将密封圈320压接于基板100上,使得固定环330对于极柱310的限位固定的效果较好,并且使用固定环330能较好地避免高温环境的影响;在将极柱310与基板100、下塑胶200进行固定时,仅使用了密封圈320及固定环330,取消了传统的上塑胶的使用,即减少了上塑胶的注塑工艺,使得本电池盖板10的结构更为简单,从而提高了电池盖板10的制作效率,并节约了生产资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极柱口101的数目为两个,所述安装过孔201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过孔201与两个所述极柱口101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极柱组件300的数目为两个。在本实施例中,极柱组件的数目为两个,可以理解,两个极柱组件分别为正极柱组件及负极柱组件,正极柱组件包括正极柱、正极密封圈及正极固定环,正极柱依次穿设于一安装过孔及对应的极柱口,并且正极柱上套设有正极密封圈及正极固定环;同理,负极柱组件包括负极柱、负极密封圈及负极固定环,负极柱依次穿设于另一安装过孔及对应的极柱口,并且负极柱上套设有负极密封圈及负极固定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基板100形成有注液孔103,所述下塑胶200形成有过液通槽202,所述注液孔103与所述过液通槽202连通。如此,在对电池进行注液操作时,电解液依次通过注液孔103及过液通槽202,然后进入电池的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盖板10还包括密封组件400,所述密封组件400包括密封胶钉410,所述密封胶钉410与所述注液孔103的内壁过盈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当注液操作结束后,通过将密封胶钉410与注液孔103的内壁过盈配合,以对注液孔103进行封堵,避免出现电解液漏液的问题。
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组件400还包括密封焊片420,所述基板100还形成有安装槽104,所述安装槽104的底部形成有所述注液孔103,所述密封焊片420的外周缘与所述安装槽104的内周壁焊接。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00形成有安装槽104,安装槽104的底部形成有注液孔103,利用密封胶钉410封堵注液孔103后,再将密封焊片420与安装槽104的内周壁进行焊接,使得密封组件400对于注液孔103的密封效果更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所述下塑胶200形成有泄压槽203,所述电池盖板10还包括防爆件500,所述基板100形成有防爆孔105,所述防爆孔105与所述泄压槽203连通,所述防爆件500用于封堵所述防爆孔105。在本实施例中,当电池升温后,电池内部气体膨胀,当气压达到一定程度时,防爆件500破裂,气体通过泄压槽203和防爆孔105放出,避免电池出现爆炸的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防爆件500包括防爆阀510及防爆阀贴膜520,所述防爆孔105具有第一开口1051及第二开口1052,所述第一开口1051邻近所述泄压槽203设置,所述防爆阀510焊接于所述第一开口1051的内壁,所述防爆阀贴膜520贴设于所述第二开口1052的内壁。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贴设防爆阀贴膜520,对防爆阀510进行保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柱体312及所述柱座314为一体成型结构。如此,提高了极柱310的结构强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密封圈320包括一体成型的密封圈凸缘322及密封圈主体324,所述密封圈凸缘322及所述密封圈主体324均套接于所述柱体312,所述密封圈凸缘322封堵于所述安装间隙102,所述密封圈主体324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基板100及所述固定环330抵接。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凸缘322及密封圈主体324为一体成型结构,提高了密封圈320的结构强度。
请参阅图5至图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方形二次电池10a,包括连接片20、卷芯30、外壳40以及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池盖板10,所述连接片20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柱座314及所述所述卷芯30的极耳焊接,所述外壳40形成有入壳口41及容纳腔42,所述卷芯30容置于所述容纳腔42,所述基板100用于封堵所述入壳口4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方形二次电池10a还包括麦拉膜50,所述麦拉膜50包覆连接于所述卷芯30的外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卷芯30的外侧包覆有麦拉膜50,以使卷芯30与外壳40之间保持绝缘。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优点:
1、柱体与极柱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通过在柱体上套设密封圈对安装间隙进行封堵,实现极柱与基板之间的绝缘与密封,再通过在柱体上套设固定环,固定环将密封圈压接于基板上,使得固定环与基板之间保持绝缘;
2、通过将固定环的内周壁与柱体的外周壁进行连接,加上固定环将密封圈压接于基板上,使得固定环对于极柱的限位固定的效果较好,并且使用固定环能较好地避免高温环境的影响;
3、在将极柱与基板、下塑胶进行固定时,仅使用了密封圈及固定环,取消了传统的上塑胶的使用,即减少了上塑胶的注塑工艺,使得本电池盖板的结构更为简单,从而提高了电池盖板的制作效率,并节约了生产资源。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形成有极柱口;
下塑胶,位于所述基板的下方,所述下塑胶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下塑胶形成有安装过孔,所述安装过孔与所述极柱口连通;
极柱组件,包括极柱、密封圈及固定环,所述极柱包括柱体及柱座,所述柱座邻近所述基板的一侧与所述下塑胶抵接,所述柱体依次穿设于所述安装过孔及所述极柱口,所述柱体与所述极柱口的内壁之间形成有安装间隙;所述密封圈及所述固定环均套设于所述柱体,所述固定环位于所述基板的上方;所述密封圈封堵于所述安装间隙,所述密封圈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基板及所述固定环抵接,所述固定环的内周壁与所述柱体的外周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柱口的数目为两个,所述安装过孔的数目为两个,两个所述安装过孔与两个所述极柱口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极柱组件的数目为两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形成有注液孔,所述下塑胶形成有过液通槽,所述注液孔与所述过液通槽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胶钉,所述密封胶钉与所述注液孔的内壁过盈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还包括密封焊片,所述基板还形成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底部形成有所述注液孔,所述密封焊片的外周缘与所述安装槽的内周壁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塑胶形成有泄压槽,所述电池盖板还包括防爆件,所述基板形成有防爆孔,所述防爆孔与所述泄压槽连通,所述防爆件用于封堵所述防爆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爆件包括防爆阀及防爆阀贴膜,所述防爆孔具有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邻近所述泄压槽设置,所述防爆阀焊接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壁,所述防爆阀贴膜贴设于所述第二开口的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及所述柱座为一体成型结构;及/或,
所述密封圈包括一体成型的密封圈凸缘及密封圈主体,所述密封圈凸缘及所述密封圈主体均套接于所述柱体,所述密封圈凸缘封堵于所述安装间隙,所述密封圈主体的两侧分别与所述基板及所述固定环抵接。
9.一种方形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片、卷芯、外壳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所述的电池盖板,所述连接片的两侧分别与所述柱座及所述卷芯的极耳焊接,所述外壳形成有入壳口及容纳腔,所述卷芯容置于所述容纳腔,所述基板用于封堵所述入壳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形二次电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麦拉膜,所述麦拉膜包覆连接于所述卷芯的外侧。
CN202321430464.7U 2023-06-06 2023-06-06 电池盖板及方形二次电池 Active CN219959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0464.7U CN219959197U (zh) 2023-06-06 2023-06-06 电池盖板及方形二次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0464.7U CN219959197U (zh) 2023-06-06 2023-06-06 电池盖板及方形二次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9197U true CN219959197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02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0464.7U Active CN219959197U (zh) 2023-06-06 2023-06-06 电池盖板及方形二次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91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217884A1 (zh) 电池顶盖以及电池
CN201084772Y (zh) 一种蓄电池组的连接件及包括该连接件的蓄电池组
WO2021082218A1 (zh) 密封组件及锂离子电池
CN217934001U (zh) 盖板及电池
CN110429212B (zh) 一种电池顶盖装配结构及装配方法
CN214753928U (zh) 一种密封电池盖板
CN209880666U (zh) 一种改进型汽车电池盖板
CN110635071A (zh) 圆柱形电池及其电池盖帽
CN212485426U (zh) 一种电池顶盖和单体电池
CN113131054A (zh) 一种动力电池极柱封装结构、顶盖、动力电池
CN217009358U (zh) 动力电池顶盖
CN219959197U (zh) 电池盖板及方形二次电池
CN212485429U (zh) 一种电池封盖装置
CN219067011U (zh) 动力电池及其壳体组件、储能装置
CN114447413B (zh) 一种电池盖板以及电池
CN215911490U (zh) 动力电池的电芯盖板和具有其的动力电池
CN115411465A (zh) 圆柱电池、电池模组及用电装置
CN114421065A (zh) 动力电池顶盖及其制造方法
CN210073928U (zh) 圆柱形电池及其电池盖帽
CN112151705A (zh) 一种电池盖帽组件加工工艺及电池盖帽组件及电池
CN219917350U (zh) 顶盖结构及方形二次电池
CN219658944U (zh) 一种电池顶盖组件、动力电池和车辆
CN218788441U (zh) 顶盖组件与单体电池
CN214753921U (zh) 具有可靠封装结构的锂电池
CN218385451U (zh) 盖板组件与锂离子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8

Address after: Building 1, No. 2, Shiqiaopu East Road, High tech Zone, Mianyang City, Sichuan Province, 621000

Patentee after: Mianyang High tech Exx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601, Building 4, Building 2, Dachong Business Center (Phase I), No. 9672, Shennan Avenue, Dachong Community, Yuehai Street, Nansh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Exxon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