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7670U -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7670U
CN219957670U CN202321299139.1U CN202321299139U CN219957670U CN 219957670 U CN219957670 U CN 219957670U CN 202321299139 U CN202321299139 U CN 202321299139U CN 219957670 U CN219957670 U CN 2199576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
internal resistance
pressing
lithium ion
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2991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秀锋
李书萌
陈忠辉
王诗龙
陈杰
郑明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Liwe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Liwe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Liwe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Liwei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2991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76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76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767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属于锂电池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主要技术方案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承载待测锂电池的承载部;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包括动力部和测试部,所述测试部在所述动力部的驱动下移动,所述测试部连接有内阻测量装置;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驱动部和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测试组件和能够对待测锂电池进行按压的按压组件,可对电池的极耳焊接位提供稳定的压力,避免出现手动按压不稳定的情况,使测量出的内阻跳变值更加稳定,进而提高了极耳漏焊和虚焊测量的准确性,且方便省力、利于批量化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测试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地,主要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由于工作电压高、体积小、质量轻、能量高、无记忆效应、无污染、自放电小、循环寿命长,是21世纪发展的理想能源。锂离子电池在制备过程中,极耳与极片之间的焊接是非常重要的工序,极耳焊接是否正常是决定电池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因此检测锂离子电池极耳焊接是否存在虚焊和漏焊的情况,是锂离子电池制备过程中重要的工序之一。
例如,申请公布号为CN111751738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检测锂离子电芯极片断裂或极耳虚焊的工艺,包括电压内阻测试仪、电阻;首先测试电芯的初始电压值V0,并按电压值对电池进行分档,电压从高到低L1、L2、L3---。然后在在电压内阻测试仪的夹具上加载电阻,再按档次逐步测试电压值V1,并按电压值对电池再进行判定档次,电压标准参照V0的档次分档L1、L2、L3---;若同一电芯电压V1等级与V0同等级或V1等级比V0低一档为合格。反之,压降不合格,也即是负载能力不合格。
上述检测锂离子电芯极片断裂或极耳虚焊的工艺较为复杂,不利于大批量作业,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识别虚焊的方式为内阻跳变判定法:人工对电芯先测量一个内阻值,之后手动按压极耳焊接位再测量一个内阻值,通过对比前后内阻跳变值判定是否虚焊,如果跳变值过大,说明阻值变化较大,从而可判定出现了虚焊现象。
但是,通过人工按压的方式,操作时容易受到主观因素干扰,存在按压压力不稳定、视觉疲劳、耗费人工成本、检测效率低下等问题,从而使得电芯内阻跳变值测量不准、虚焊不能正常识别。
有鉴于此,需要对现有的识别锂电池电芯极耳虚焊的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以解决现有电芯极耳焊接位人工按压不稳定的问题,从而提高极耳焊接位漏焊和虚焊的检测准确度和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用于承载待测锂电池的承载部;测试组件,所述测试组件包括动力部和测试部,所述测试部在所述动力部的驱动下移动,所述测试部连接有内阻测量装置;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包括驱动部和按压部,所述按压部在所述驱动部的驱动下移动。
优选地,所述测试组件还包括传动部,所述传动部与所述动力部相连接,所述测试部安装在所述传动部上。
优选地,所述传动部上开设有调节槽,所述测试部安装在所述调节槽内。
优选地,所述测试部设置有两个,所述调节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测试部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调节槽内。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支撑部,所述动力部和所述驱动部均安装在所述支撑部上。
优选地,所述按压组件还包括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所述驱动部相连接,所述按压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上。
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导向部,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滑动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导向部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部上开设有用于所述测试部穿过的让位槽。
优选地,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安装在所述承载部上。
优选地,所述动力部和所述驱动部均为气缸,所述测试部为探针。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内阻跳变夹具,可对电池的极耳焊接位提供稳定的压力,避免出现手动按压不稳定的情况,使测量出的内阻跳变值更加稳定,进而提高了极耳漏焊和虚焊测量的准确性,且方便省力、利于批量化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承载部和限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测试组件和按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测试组件与支撑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按压组件与支撑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01、待测锂电池;011、极耳;1、支撑组件;11、承载部;111、承载面;12、限位部;121、限位槽;13、支撑部;131、导向部;2、测试组件;21、动力部;22、传动部;221、调节槽;23、测试部;3、按压组件;31、驱动部;32、安装部;321、滑动部;322、让位槽;323、安装面;33、按压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就是说,在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参照图1-5,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包括支撑组件1、测试组件2和按压组件3,其中,测试组件2和按压组件3均安装在支撑组件1上,测试组件2用于测量待测锂电池01的内阻,按压组件3用于对待测锂电池01的极耳011进行按压,测试时测试组件2和按压组件3相互配合完成对待测锂电池01的内阻测试。
参照图1-5,支撑组件1包括承载部11、限位部12和支撑部13,其中,承载部11设置有水平朝上的承载面111,测量时待测锂电池01放置在承载面111上,限位部12固定安装在承载面111上,限位部12上开设有限位槽121,待测锂电池01放置在承载面111上后抵接在限位槽121内,从而限位槽121能够对待测锂电池01的位置进行限定,避免测量时待测锂电池01发生不必要的移动;支撑部13为一竖直设置的矩形板,用于测试组件2和按压组件3的安装。
参照图1-5,测试组件2包括动力部21、传动部22和测试部23,其中,动力部21采用伺服气缸,动力部21固定安装在支撑部13的一侧表面上,动力部21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下设置,传动部22固定连接在动力部21气缸的活塞杆上,传动部22上开设有两个调节槽221,调节槽221为长条形槽且水平设置,调节槽221为上下贯通的通槽,两个调节槽221沿长度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测试部23也设置有两个,具体地,测试部23为对待测锂电池01进行电阻测试的探针,两个测试部23分别穿设在两个调节槽221内,测试部23探针上下竖直设置,测试部23连接有内阻测量装置——电池内阻测试仪(图中未示出),在测试时,动力部21气缸驱动传动部22向下移动,从而带动测试部23探针向下压在待测锂电池01的极耳011上,使得电池内阻测试仪与电芯电性导通,进而实现测量待测锂电池01内阻的目的;另外,测试部23探针在调节槽221内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改变测试部23探针安装在调节槽221内的位置,能够改变两个探针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多种极耳011距离不同的电芯的测试需求。
参照图1-5,按压组件3包括驱动部31、安装部32和按压部33,其中,驱动部31和动力部21安装在支撑部13的同一侧表面上,驱动部31采用伺服气缸,驱动部31气缸的活塞杆竖直朝下设置,安装部32固定连接在驱动部31气缸的活塞杆上,安装部32上固定设置有滑动部321,滑动部321为直线滑块,相应地,支撑部13背离驱动部31的表面上设置有导向部131,导向部131为直线导轨,导向部131的直线导轨上下竖直设置,滑动部321滑动连接在导向部131上,从而滑动部321与导向部131的相互配合能够对安装部32的滑动方向进行限定;滑动部321上开设有让位槽322,让位槽322为上下贯通的通槽,测试组件2的传动部22及测试部23与让位槽322上下对应,使得传动部22及测试部23能够穿过让位槽322。
参照图1-5,安装部32具有安装面323,安装面323为平面且水平朝下设置,按压部33安装在安装面323上,按压部33在竖直方向与承载部11的承载面111相对应,按压部33可采用弹性橡胶制作,在驱动部31气缸产生位移动作后,可带动安装部32向下移动,使得按压部33压在承载部11上放置的待测锂电池01上,实现对待测锂电池01极耳011的按压动作。
本实用新型对待测锂电池01进行内阻跳变测试的步骤是:
首先将待测锂电池01放置在承载部11上,调节测试部23探针的位置使之与待测锂电池01的极耳011相对应,其次通过动力部21带动传动部22及测试部23探针向下压,直至两个测试部23探针分别与两个极耳011相抵接,然后通过电池内阻测试仪对待测锂电池01的内阻进行测试,得到按压前内阻R1;
接着保持测试部23探针的位置不变,通过驱动部31带动安装部32及按压部33向下移动,使按压部33压在待测锂电池01的极耳011的焊接位置上,通过内阻测试仪再次对待测锂电池01的内阻进行测试,得到按压后的内阻R2;
比较R1和R2的阻值,若R1和R2的值发生较大的变化,可以进一步判定待测锂电池01发生了漏焊或者虚焊的现象。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内阻跳变夹具,可对电池的极耳011焊接位提供稳定的压力,避免出现手动按压不稳定的情况,使测量出的内阻跳变值更加稳定,进而提高了极耳011漏焊和虚焊测量的准确性,且方便省力、利于批量化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的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组件(1),所述支撑组件(1)包括用于承载待测锂电池(01)的承载部(11);
测试组件(2),所述测试组件(2)包括动力部(21)和测试部(23),所述测试部(23)在所述动力部(21)的驱动下移动,所述测试部(23)连接有内阻测量装置;
按压组件(3),所述按压组件(3)包括驱动部(31)和按压部(33),所述按压部(33)在所述驱动部(31)的驱动下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组件(2)还包括传动部(22),所述传动部(22)与所述动力部(21)相连接,所述测试部(23)安装在所述传动部(22)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部(22)上开设有调节槽(221),所述测试部(23)安装在所述调节槽(2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部(23)设置有两个,所述调节槽(221)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测试部(23)分别安装在两个所述调节槽(22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支撑部(13),所述动力部(21)和所述驱动部(31)均安装在所述支撑部(1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组件(3)还包括安装部(32),所述安装部(32)与所述驱动部(31)相连接,所述按压部(33)安装在所述安装部(3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3)上设置有导向部(131),所述安装部(32)上设置有滑动部(321),所述滑动部(321)与所述导向部(131)滑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32)上开设有用于所述测试部(23)穿过的让位槽(322)。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还包括限位部(12),所述限位部(12)安装在所述承载部(11)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部(21)和所述驱动部(31)均为气缸,所述测试部(23)为探针。
CN202321299139.1U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 Active CN2199576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9139.1U CN219957670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299139.1U CN219957670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7670U true CN219957670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47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299139.1U Active CN219957670U (zh) 2023-05-22 2023-05-22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767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8037245U (zh) 一种电池绝缘阻值测试装置
CN219957670U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内阻跳变测试夹具
CN215952429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不同约束力电芯厚度测试装置
CN112630671A (zh) 一种锂电池性能测试系统
CN209525368U (zh) 一种软包锂电池内阻测试机
CN211426723U (zh) 一种适用于锂电池充放电探针老化测试装置
CN214503840U (zh) 一种锂电池性能测试系统
CN212301842U (zh) 一种圆柱锂电池探针位置检测工装及检测系统
CN209486265U (zh)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电压内阻及边电压测试装置
CN102360041B (zh) 一种阴极炭块组比电阻测量方法
CN216117938U (zh) 一种锂电池电芯短路测试装置
CN220913038U (zh) 隔膜电阻的测试装置
CN217900762U (zh) 一种电芯高度和ocv性能的测量装置
CN219319361U (zh) 一种土地测量装置
CN215005507U (zh) 一种圆柱式锂电池检测工装
CN219417602U (zh) 一种电池极片的面电阻检测装置
CN101750440B (zh) 一种检测电解槽阴极碳块组装质量的方法及测试夹具
CN220137334U (zh) 一种软包电芯测试工装
CN213843477U (zh) 一种电池内阻精准检测探头及设备
CN205317879U (zh) 一种用于锂电池组内各单体正、负极通断的测试机构
CN213210393U (zh) 电池测试机构及其电池生产线
CN110285857A (zh) 一种燃料电池检测设备
CN217425616U (zh) 用于软包动力锂离子电池的高精度电压和内阻测试设备
CN212008873U (zh) 用于电池电压内阻检测的装置
CN220603660U (zh) 用于锂电池检测的检测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