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3566U - 一种散热机构及风力发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机构及风力发电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3566U
CN219953566U CN202320246719.8U CN202320246719U CN219953566U CN 219953566 U CN219953566 U CN 219953566U CN 202320246719 U CN202320246719 U CN 202320246719U CN 219953566 U CN219953566 U CN 2199535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lifting
dissipation mechanism
plate
f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24671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杰伟
杨振林
陈树腾
刘小彪
林庆欣
张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eng Shanwei Wind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eng Shanwei Wind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eng Shanwei Wind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eng Shanwei Wind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24671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3566U/zh
Priority to DE202023103006.8U priority patent/DE202023103006U1/de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35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35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80/00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F03D1/00 - F03D17/00
    • F03D80/60Cooling or heating of wind mo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散热机构及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升降单元,包括底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的电机、与所述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传动组件,以及与所述传动组件连接的升降座;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电机均设置于所述底板顶部;包括安装单元,包括升降板、设置于所述升降板顶面的安装槽,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槽相对内侧壁的两个固定组件;所述升降板与所述升降座固定连接;包括风扇,所述风扇通过固定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高了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散热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机构及风力发电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领域,特别是一种散热机构及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风力发电机组的容量的增大,风力发电机组的发热量也增加,导致原来的靠自然风来冷却风力发电机组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要求。目前,对于很多大功率容量的风力发电机组而言,大多将塔底的柜体(例如,主控柜和箱变)等布置在机舱内。在这种情况下,机舱内的各个部件的发热量显著增大,为确保风力发电机组的正常有效运行,必须提供与之相匹配的散热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风力发电机组温度过高,影响其使用寿命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机构,其包括升降单元,包括底板、设置于底板上的电机、与电机输出端连接的传动组件,以及与传动组件连接的升降座;传动组件与电机均设置于底板顶部;安装单元,包括升降板、设置于升降板顶面的安装槽,以及分别设置于安装槽相对内侧壁的两个固定组件;升降板与升降座固定连接;
风扇,风扇通过固定组件安装于安装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传动组件包括驱动齿轮、水平设置于驱动齿轮底部并与驱动齿轮啮合的从动齿轮、底部与从动齿轮中轴固定连接的从动杆、设置于从动杆顶端的限位盖,以及相对设置于底板上的两组限位板;
驱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均为锥齿轮,从动齿轮设置于底板上,升降座与从动杆活动连接,升降板设置于两组限位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从动杆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升降座包括通孔,升降座通过通孔套设于从动杆上,通孔的孔壁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固定组件包括一端与安装槽槽壁固定连接的拉簧,以及与拉簧另一端连接的固定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固定组件还包括伸缩杆,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槽壁和固定板外侧连接,伸缩杆与拉簧平行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伸缩杆为依次首尾套接的活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升降单元还包括设置于底板上部的防震垫块;
防震垫块设置于电机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机构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升降单元带动风扇竖直移动,提高了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散热,进一步延长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风力发电机组温度过高,降温速率过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包括如权利要求任一的散热机构,以及,
散热箱体,散热箱体相对设置的两组侧壁上均设置有自下至上排列的多组散热孔;
散热机构设置于散热箱体外部,散热机构的风扇与一侧散热孔正对。
作为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散热箱体外壁的防尘框,防尘框完全罩设于散热孔,防尘框正对散热孔面为纱网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设置于散热箱体内壁的除湿盒,除湿盒内部设置有除湿剂。
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装置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既能够加速发电机组的降温速率又能保证杂质不进入发电机组内,进一步保证了风力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散热机构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箱体的整体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散热箱体的内侧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吹风进入散热箱体内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实用新型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机构,其能提高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散热效果。
具体的,散热机构包括升降单元100,包括底板101、设置于底板101上的电机102、与电机102输出端连接的传动组件103,以及与传动组件103连接的升降座104;
传动组件103与电机102均设置于底板101顶部;
安装单元200,包括升降板201、设置于升降板201顶面的安装槽202,以及分别设置于安装槽202相对内侧壁的两个固定组件203;
升降板201与升降座104固定连接;
风扇300,风扇300通过固定组件203安装于安装槽202内。
在使用时,电机102带动传动机构转动,传动组件103带动升降座104进行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同时与升降座104固定连接的升降板201也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通过设置升降板201上安装槽202内的固定组件203夹紧固定风扇300,使得风扇300也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
综上,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机构,通过风扇300在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提高了对风力发电机组的散热效果,进一步实现了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均匀散热。
实施例2
参照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机构,其能在一定程度上的满足对风力发电机组的均匀散热。
升降单元100,包括底板101、设置于底板101上的电机102、与电机102输出端连接的传动组件103,以及与传动组件103连接的升降座104;
传动组件103与电机102均设置于底板101顶部;
安装单元200,包括升降板201、设置于升降板201顶面的安装槽202,以及分别设置于安装槽202相对内侧壁的两个固定组件203;
升降板201与升降座104固定连接;
风扇300,风扇300通过固定组件203安装于安装槽202内。
需要说明的是,电机102带动传动机构转动,传动组件103带动升降座104进行上下移动,同时与升降座104固定连接的升降板201也进行上下移动,通过设置升降板201上安装槽202内的固定组件203夹紧固定风扇300,使得风扇300也进行竖直方向的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传动组件103包括驱动齿轮103a、水平设置于驱动齿轮103a底部并与驱动齿轮103a啮合的从动齿轮103b、底部与从动齿轮103b中轴固定连接的从动杆103c、设置于从动杆103c顶端的限位盖103d,以及相对设置于底板101上的两组限位板103e,驱动齿轮103a与从动齿轮103b均为锥齿轮,从动齿轮103b设置于底板101上,升降座104与从动杆103c活动连接,升降板201设置于两组限位板103e之间,其中与底板与升降板201宽度尺寸与限位板103e宽度尺寸适配且活动连接,即升降板201在两组限位板103e内上下移动,底板101与从动齿轮103c通过轴承同轴连接;
进一步的,从动杆103c的外壁设有外螺纹,升降座104包括通孔104a,升降座104通过通孔104a套设于从动杆103c上,通孔104a的孔壁设有与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电机102带动驱动齿轮103a转动,驱动齿轮103a带动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103b,从动齿轮103b带动从动杆103c转动,升降座104通过设置的通孔104a及匹配的螺纹,当从动杆103c转动时,升降座104可以在从动杆103c上上下移动,从动杆103c顶端的限位盖103d起到升降座104上移高度的限位,进一步带动与升降座104固定连接的升降板201上下移动,升降板201在限位板103e内活动连接,即升降板201只能在竖直方向上做往返的上下移动,进一步带动安装槽202内通过固定组件203固定的风扇300上下往返移动,即实现了发电机组的均匀散热。
进一步的,固定组件203包括一端与安装槽202槽壁固定连接的拉簧203a,以及与拉簧203a另一端连接的固定板203b,其中拉簧203a在使用过程中可以起到缓冲与减震的作用;
进一步的,固定组件203还包括伸缩杆203c,伸缩杆203c的两端分别与安装槽202槽壁和固定板203b外侧连接,伸缩杆203c与拉簧203a平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拉簧203a对称上下设置于相对的安装槽202内侧壁上,伸缩杆203c设置于同一侧壁上的两个拉簧203a中间,既保证了固定板203b仅能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又能保证每个拉簧203a之间的受力均匀。
进一步的,伸缩杆203c为依次首尾套接的活动杆。
需要说明的是,拉簧203a与伸缩杆203c的水平设置,保证了固定板203b仅能在水平方向上进行固定,当需要维修或更换风扇300时,通过外力水平推动固定板203b,拉簧203a受压伸缩杆203c进行收缩,两个相对的固定板203b之间间距变大,解除了固定板203b对风扇300的固定作用,即可对风扇300进行维修或更换。
进一步的,升降单元100还包括设置于底板101上部的防震垫块105,防震垫块105设置于电机102下,其中防震垫块105包括但不限于塑料垫块、泡沫垫块等。
在使用时,电机102的正转带动驱动齿轮103a顺时针转动,进一步带动从动齿轮103b顺时针转动,从动齿轮103b的顺时针转动带动从动杆103c转动,升降座104顺时针向上移动,进一步带动与升降座104固定连接的升降板201上升,因升降板201上安装槽202内的拉簧203a与伸缩杆203c对风扇300的固定,当升降板201上升即风扇300上升,进一步对发电机组散热;
电机102的反转带动驱动齿轮103a逆时针转动,进一步带动从动齿轮103b逆时针转动,从动齿轮103b的逆时针转动带动从动杆103c转动,升降座104逆时针向下移动,进一步带动与升降座104固定连接的升降板201下降,因升降板201上安装槽202内的拉簧203a与伸缩杆203c对风扇300的固定,当升降板201下降即风扇300下降,进一步对发电机组散热;
当风扇300需要进行维修或更换时,通过外力水平推动固定板203b,拉簧203a受压伸缩杆203c进行收缩,两个相对的固定板203b之间间距变大,解除了固定板203b对风扇300的固定作用,即可对风扇300进行维修或更换。
综上,本实用新型一种散热机构,通过电机102的正反转带动升降板201的上升或下降,即带动风扇300在竖直方向上的上下移动起到对发电机组均匀散热的作用,同时通过固定组件203对风扇300的可调节的固定作用,也方便了对风扇300的维修与更换。
实施例3
参照图1~7,为本实用新型第三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装置,既能够加速发电机组的降温速率又能保证杂质不进入发电机组内,进一步保证了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中的散热机构;以及,
散热箱体400,散热箱体400相对设置的两组侧壁上均设置有自下至上排列的多组散热孔401,散热机构设置于散热箱体400外部,散热机构的风扇300与一侧散热孔401正对。
需要说明的是,散热箱体400两侧壁上的散热孔401正对,使得当风扇300作用于正对的散热孔401时,热流能够通过另一侧壁上的散热孔401排出,加速发电机组内空气流速,从而加快发电机组内散热的速率。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散热箱体400外壁的防尘框402,防尘框402完全罩设于散热孔401,防尘框402正对散热孔401面为纱网面;
需要说明的是,防尘框402固定设置于散热箱体400外壁,且自外壁延长5-10厘米,保证环境中的杂质不能通过散热孔401进入发电机组内部。使用时,风扇300吹风穿过纱网面通过散热孔401对发电机组内部散热,既保证了风扇300对发电机组的散热作用又能保证环境中的杂质不能通过纱网进入发电机组内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散热箱体400内壁的除湿盒,除湿盒内部设置有除湿剂。
在使用时,风扇300的吹风穿过防尘框402上的纱网面通过正对风扇300侧壁上的散热孔401对发热机组进行散热,带动发电机组内的热流从另一侧壁上的散热孔401排出,通过设置的防尘框402的纱网面保护环境中的杂质不能通过散热孔401进入发电机组内部。
另一方面,当发热机组内外部环境温差较大时,通过设置散热箱体400内壁上的除湿盒中的除湿剂,即可一定程度上的保护内部环境的干燥,从而延长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综上,本实用新型一种风力发电装置,既能够加速发电机组的降温速率又能保证杂质不进入发电机组内,进一步保证了发电机组的使用寿命。
重要的是,应注意,在多个不同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示出的本申请的构造和布置仅是例示性的。尽管在此公开内容中仅详细描述了几个实施方案,但参阅此公开内容的人员应容易理解,在实质上不偏离该申请中所描述的主题的新颖教导和优点的前提下,许多改型是可能的(例如,各种元件的尺寸、尺度、结构、形状和比例、以及参数值(例如,温度、压力等)、安装布置、材料的使用、颜色、定向的变化等)。例如,示出为整体成形的元件可以由多个部分或元件构成,元件的位置可被倒置或以其它方式改变,并且分立元件的性质或数目或位置可被更改或改变。因此,所有这样的改型旨在被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根据替代的实施方案改变或重新排序任何过程或方法步骤的次序或顺序。在权利要求中,任何“装置加功能”的条款都旨在覆盖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执行功能的结构,且不仅是结构等同而且还是等同结构。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设计、运行状况和布置中做出其他替换、改型、改变和省略。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制于特定的实施方案,而是扩展至仍落在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多种改型。
此外,为了提供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简练描述,可以不描述实际实施方案的所有特征(即,与当前考虑的执行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模式不相关的那些特征,或与实现本实用新型不相关的那些特征)。
应理解的是,在任何实际实施方式的开发过程中,如在任何工程或设计项目中,可做出大量的具体实施方式决定。这样的开发努力可能是复杂的且耗时的,但对于那些得益于此公开内容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需要过多实验,开发努力将是一个设计、制造和生产的常规工作。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单元(100),包括底板(101)、设置于所述底板(101)上的电机(102)、与所述电机(102)输出端连接的传动组件(103),以及与所述传动组件(103)连接的升降座(104);
所述传动组件(103)与所述电机(102)均设置于所述底板(101)顶部;
安装单元(200),包括升降板(201)、设置于所述升降板(201)顶面的安装槽(202),以及分别设置于所述安装槽(202)相对内侧壁的两个固定组件(203);
所述升降板(201)与所述升降座(104)固定连接;
风扇(300),所述风扇(300)通过固定组件(20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202)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103)包括驱动齿轮(103a)、水平设置于所述驱动齿轮(103a)底部并与所述驱动齿轮(103a)啮合的从动齿轮(103b)、底部与所述从动齿轮(103b)中轴固定连接的从动杆(103c)、设置于所述从动杆(103c)顶端的限位盖(103d),以及相对设置于所述底板(101)上的两组限位板(103e);
所述驱动齿轮(103a)与所述从动齿轮(103b)均为锥齿轮,所述从动齿轮(103b)设置于所述底板(101)上,所述升降座(104)与所述从动杆(103c)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板(201)设置于两组所述限位板(103e)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杆(103c)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升降座(104)包括通孔(104a),所述升降座(104)通过所述通孔(104a)套设于所述从动杆(103c)上,所述通孔(104a)的孔壁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03)包括一端与所述安装槽(202)槽壁固定连接的拉簧(203a),以及与所述拉簧(203a)另一端连接的固定板(203b)。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203)还包括伸缩杆(203c),所述伸缩杆(203c)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槽(202)槽壁和所述固定板(203b)外侧连接,所述伸缩杆(203c)与所述拉簧(203a)平行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203c)为依次首尾套接的活动杆。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1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板(101)上部的防震垫块(105);
所述防震垫块(105)设置于所述电机(102)下。
8.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散热机构,以及,
散热箱体(400),所述散热箱体(400)相对设置的两组侧壁上均设置有自下至上排列的多组散热孔(401);
所述散热机构设置于所述散热箱体(400)外部,所述散热机构的所述风扇(300)与一侧所述散热孔(401)正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箱体外壁的防尘框(402),所述防尘框(402)完全罩设于所述散热孔(401),所述防尘框(402)正对所述散热孔(401)面为纱网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散热箱体(400)内壁的除湿盒(403),所述除湿盒(403)内部设置有除湿剂(403a)。
CN202320246719.8U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散热机构及风力发电装置 Active CN2199535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6719.8U CN219953566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散热机构及风力发电装置
DE202023103006.8U DE202023103006U1 (de) 2023-02-17 2023-05-31 Kühlmechanismus und Windkraftgenerato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246719.8U CN219953566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散热机构及风力发电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3566U true CN219953566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0940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246719.8U Active CN219953566U (zh) 2023-02-17 2023-02-17 一种散热机构及风力发电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3566U (zh)
DE (1) DE202023103006U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4668A (zh) * 2023-11-08 2024-02-0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降温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14668A (zh) * 2023-11-08 2024-02-06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东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一种风电机组降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202023103006U1 (de) 2023-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9953566U (zh) 一种散热机构及风力发电装置
CN210429900U (zh) 一种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池包
CN211743756U (zh) 一种用于电气工程的电气柜
CN116525249A (zh) 一种变压器的散热辅助机构及使用方法
CN115776792A (zh) 一种工程技术开发用服务器
CN212744433U (zh) 一种新型电机冷却风机
CN212033569U (zh) 一种电气保护装置
CN111864576A (zh) 一种用于电力工程施工的水冷风冷一体式散热型配电柜
CN220487760U (zh) 一种风力发电用蓄能装置
CN209959348U (zh) 一种新型自散热发电机
CN214890063U (zh) 一种风电箱润滑装置的固定结构
CN217182959U (zh) 一种空分站用无人化变负荷控制装置
CN112046264A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便于拆卸的散热电池箱
CN216794828U (zh) 变频器一体机
CN216719654U (zh) 一种带有防护结构的小型变压器壳体
CN213782592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电力高压柜
CN211088155U (zh) 一种户外高压真空断路器
CN218301010U (zh) 一种车载ups电源
CN114096128B (zh) 一种变频器散热装置
CN220273786U (zh) 一种交换机用安装支架
CN218195447U (zh) 一种树脂瓦生产用带有回收功能的切割装置
CN215073548U (zh) 多头焊变频控制器
CN215566926U (zh) 一种基于空气动压轴承的离心式空压机的减震装置
CN213692858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电力设备
CN218976032U (zh) 一种具有干燥功能的高压开关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