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53047U - 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53047U
CN219953047U CN202320923063.9U CN202320923063U CN219953047U CN 219953047 U CN219953047 U CN 219953047U CN 202320923063 U CN202320923063 U CN 202320923063U CN 219953047 U CN219953047 U CN 21995304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readed
rubber cap
screw thread
adjusting rod
threaded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9230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匡敏
于梅
项剑
丁宝华
曹玲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9230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5304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5304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5304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及车辆,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自适应缓冲装置包括调节杆、套设于调节杆上的橡胶帽、设有通孔的底座和套设于橡胶帽上的第一密封件;通孔的孔壁上设有第一螺纹部和光孔部,调节杆远离于橡胶帽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部、光杆部和第一限位结构,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在第一限位结构位于第一螺纹部的一侧并与光孔部相对设置时限制外螺纹旋入内螺纹,第一密封件用于在第一限位结构位于第一螺纹部远离于橡胶帽的一侧时与底座密封连接。这样,当调节杆拔出至第一密封件与底座分离时,第一限位结构可以阻碍外螺纹旋入内螺纹,保证调节杆锁死时第一密封件能够与底座形成密封连接,进而降低自适应缓冲装置的漏水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对汽车的例如发动机罩、后背门和车门等车身开闭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不仅要求车身开闭件具有良好的可靠性,还要求车身开闭件的噪声较小。
目前,通常在车身开闭件与车身的连接处设置自适应缓冲块以调整车辆间隙,并提供缓冲作用,防止车身开闭件与车身其他零部件产生干涉和磕碰。但是,现有技术中,当自适应缓冲块的螺杆向上拔出至橡胶帽密封圈外露时,自适应缓冲块仍然可以转动锁死,而此时由于橡胶帽密封圈外露,从而起不到密封作用,进而容易导致自适应缓冲块漏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降低自适应缓冲块在锁死时的漏水风险。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包括调节杆、套设于所述调节杆上的橡胶帽、设有通孔的底座和套设于所述橡胶帽上的第一密封件;
所述通孔的孔壁上设有第一螺纹部和光孔部,所述第一螺纹部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光孔部在所述通孔的周向上相邻设置;
所述调节杆远离于所述橡胶帽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部、光杆部和第一限位结构,所述第二螺纹部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螺纹部和所述光杆部在所述调节杆的周向上相邻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结构设于所述第二螺纹部远离于所述橡胶帽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螺纹部的一侧并与所述光孔部相对设置时限制所述外螺纹旋入所述内螺纹,所述第一密封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螺纹部远离于所述橡胶帽的一侧时与所述底座密封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从所述第二螺纹部的第一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螺纹部的第二侧端;其中,所述第二螺纹部的第一侧端和所述第二螺纹部的第二侧端为所述第二螺纹部的周向上的两端,且所述第二螺纹部的第一侧端和所述第二螺纹部的第二侧端沿所述调节杆的拧紧方向依次设置。
可选地,所述限位凸起的凸起高度沿所述第二螺纹部的第一侧端至所述第二螺纹部的第二侧端方向递增。
可选地,所述第一螺纹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纹部相对设置在所述通孔的孔壁上;
和/或,所述第二螺纹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螺纹部相对设置在所述调节杆上,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螺纹部一一对应设置。
可选地,所述调节杆上还设有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二螺纹部的第一侧端所在侧,并用于与所述第一螺纹部的第一侧端抵接;其中,所述第一螺纹部的第一侧端为沿所述调节杆的拧紧方向设置的周向一端,所述第二螺纹部的第一侧端为沿所述调节杆的拧紧方向设置的周向一端。
可选地,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沿平行于所述调节杆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通孔的孔壁上还设有第三限位结构,所述第三限位结构位于所述第一螺纹部靠近所述橡胶帽的一侧,所述第三限位结构用于在所述调节杆旋转至所述第一螺纹部和所述光杆部相对设置时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抵接。
可选地,所述底座上还设有第一指示结构,所述橡胶帽上设有第二指示结构;
当所述调节杆带动所述橡胶帽转动至所述第一指示结构与所述第二指示结构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第二螺纹部相对设置且螺纹连接;当所述调节杆带动所述橡胶帽转动至所述第一指示结构与所述第二指示结构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螺纹部与所述光杆部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螺纹部与所述光孔部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自适应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件,所述第二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底座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与车身部件密封连接。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自适应缓冲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自适应缓冲装置可通过将其底座与车身连接,以使自适应缓冲装置安装于车辆的车身上,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用于供调节杆伸入的通孔,以给调节杆提供安装位,同时,在调节杆的一端套设橡胶帽,以利用橡胶帽与车身开闭件形成柔性抵接,不仅可以减少车身开闭件抵接变形,还可以缓冲振动冲击。而且,通过在通孔的孔壁上设置第一螺纹部和光孔部,在调节杆远离于橡胶帽的一端设置第二螺纹部、光杆部和第一限位结构,并使第一限位结构用于在第一限位结构位于第一螺纹部的一侧并与光孔部相对设置时限制外螺纹旋入内螺纹,这样,在调节杆朝拧松方向旋转至外螺纹旋出内螺纹后,当调节杆向上拔出至第一密封件与底座分离时,第一限位结构位于第一螺纹部的旋入端所在侧,并与光孔部呈相对设置,此时,若将调节杆朝拧紧方向转动,则第一限位结构会与第一螺纹部的旋入端抵接,以阻碍第二螺纹部上的外螺纹旋入第一螺纹部上的内螺纹,从而可以限制调节杆的锁紧高度,保证调节杆锁死时第一密封件能够与底座形成密封连接,进而降低自适应缓冲装置的漏水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适应缓冲装置在调节杆拔出至第一密封件与底座分离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适应缓冲装置在调节杆锁死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适应缓冲装置在调节杆拔出至第一密封件与底座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自适应缓冲装置在调节杆锁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节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调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指示结构与第二指示结构垂直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指示结构与第二指示结构平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橡胶帽;11、第二指示结构;2、调节杆;21、第二螺纹部;22、光杆部;23、第一限位结构;24、第二限位结构;3、底座;31、通孔;32、第一螺纹部;33、光孔部;34、第三限位结构;35、第一指示结构;4、第一密封件;5、第二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附图中的Z1轴方向代表上方,Z2轴方向代表下方;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1轴和Z2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包括调节杆2、套设于调节杆2上的橡胶帽1、设有通孔31的底座3和套设于橡胶帽1上的第一密封件4;通孔31的孔壁上设有第一螺纹部32和光孔部33,第一螺纹部32上设有内螺纹,第一螺纹部32和光孔部33在通孔31的周向上相邻设置;调节杆2远离于橡胶帽1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部21、光杆部22和第一限位结构23,第二螺纹部21上设有与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第二螺纹部21和光杆部22在调节杆2的周向上相邻设置,第一限位结构23设于第二螺纹部21远离于橡胶帽1的一侧,第一限位结构23用于在第一限位结构23位于第一螺纹部32的一侧并与光孔部33相对设置时限制外螺纹旋入内螺纹,第一密封件4用于在第一限位结构23位于第一螺纹部32远离于橡胶帽1的一侧时与底座3密封连接。
具体地,当自适应缓冲装置应用于车身开闭件与车身之间连接时,自适应缓冲装置整体通过底座3安装于车身上,橡胶帽1用于在车身开闭件关闭时与车身开闭件抵接接触,以缓冲振动冲击,例如,当自适应缓冲装置应用于发动机罩时,自适应缓冲装置通常以竖直状态装设于车身上,此时,橡胶帽1套设于调节杆2的上端,当自适应缓冲装置应用于后背门时,自适应缓冲装置通常以平行于车辆的前后方向装设于车身上,此时,橡胶帽1套设于调节杆2的后端,当自适应缓冲装置应用于车门时,自适应缓冲装置通常以平行于车辆的左右方向装设于车身上,此时,橡胶帽1套设于调节杆2的左端或右端,为了方便描述,后文以橡胶帽1套设于调节杆2的上端、调节杆2的下端设有第一限位结构23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更具体地,通孔31沿底座3的轴向设置,通孔31可以贯穿底座3,也可以不贯穿底座3,此处不作具体限定。通孔31的孔壁上设有内螺纹的部位为第一螺纹部32,相应地,通孔31的孔壁上没有设置内螺纹的部位为光孔部33,同理,调节杆2远离于橡胶帽1的一端设有外螺纹的部位为第二螺纹部21,而调节杆2远离于橡胶帽1的一端没有设置外螺纹的部位为光杆部22。第一螺纹部32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相应地,光孔部33也可以设置为一个或多个。当第一螺纹部32和光孔部33分别设置为一个时,第一螺纹部32和光孔部33在垂直于底座3的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合围成一个整圆,第一螺纹部32的正投影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80°,此时,第二螺纹部21和光杆部22可以分别设置为一个,也可以分别设置为多个,若第二螺纹部21和光杆部22分别设置为一个,则第二螺纹部21和光杆部22在垂直于调节杆2的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180°,若第二螺纹部21和光杆部22分别设置为多个,则第一螺纹部32的正投影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同时,第二螺纹部21和光杆部22的正投影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当第一螺纹部32和光孔部33分别设置为多个时,第一螺纹部32和光孔部33在通孔31的周向上交替设置,多个第一螺纹部32和多个光孔部33在垂直于底座3的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合围成一个整圆,而且,第一螺纹部32在垂直于底座3的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此时,第二螺纹部21和光杆部22可以分别设置为一个,也可以分别设置为多个,若第二螺纹部21和光杆部22分别设置为一个,则第二螺纹部21在垂直于调节杆2的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0°且小于或等于90°,若第二螺纹部21和光杆部22分别设置为多个,则多个第二螺纹部21与多个第一螺纹部32一一对应设置。例如,图1至图6中给出了第一螺纹部32、光孔部33、第二螺纹部21和光杆部22各设置为两个,且第一螺纹部32、光孔部33、第二螺纹部21和光杆部22在垂直于底座3的轴线的平面上的正投影所对应的圆心角分别为90°的示例。
更具体地,第一限位结构23设于调节杆2的周向上,并位于第二螺纹部21的下方。调节杆2相对于底座3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调节杆2朝拧紧方向旋转至第一位置时,第二螺纹部21上的外螺纹旋入第一螺纹部32上的内螺纹,即调节杆2与底座3通过螺纹连接锁死,此时,第一密封件4与底座3抵接密封,且第一限位结构23位于第一螺纹部32和光孔部33远离于橡胶帽1的一侧;当调节杆2朝拧松方向旋转至第二位置时,第一螺纹部32与光杆部22呈相对设置,第二螺纹部21与光孔部33呈相对设置,即外螺纹旋出内螺纹,且第一限位结构23仍位于第一螺纹部32和光孔部33的远离于橡胶帽1的一侧,此时,可将调节杆2沿其轴向上下移动来调整调节杆2的锁紧高度,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调节杆2在第一限位结构23与第一螺纹部32的下端抵接时的锁紧高度最高。第一限位结构23用于在第一限位结构23位于第一螺纹部32的一侧并与光孔部33相对设置时限制外螺纹旋入内螺纹,也就是说,在调节杆2朝拧松方向旋转至第二位置后,当调节杆2向上拔出至第一密封件4与底座3分离时,第一限位结构23位于第一螺纹部32的第一侧端所在侧,并与光孔部33相对设置,此时,若将调节杆2朝拧紧方向转动,则第一限位结构23会与第一螺纹部32的第一侧端抵接,以阻碍第二螺纹部21上的外螺纹旋入第一螺纹部32上的内螺纹;其中,第一螺纹部32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分别为第一螺纹部32的周向上的两端,且外螺纹由第一螺纹部32的第一侧端旋入内螺纹,故第一螺纹部32的第一侧端也称第一螺纹部32的旋入端,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分别为第二螺纹部21的周向上的两端,且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沿调节杆2的拧紧方向(即外螺纹旋入内螺纹的方向)依次设置。
本实施例中,可通过将底座3与车身连接,以使自适应缓冲装置安装于车辆的车身上,通过在底座3上设置用于供调节杆2伸入的通孔31,以给调节杆2提供安装位,同时,在调节杆2的一端套设橡胶帽1,以利用橡胶帽1与车身开闭件形成柔性抵接,不仅可以减少车身开闭件抵接变形,还可以缓冲振动冲击。而且,通过在通孔31的孔壁上设置第一螺纹部32和光孔部33,在调节杆2远离于橡胶帽1的一端设置第二螺纹部21、光杆部22和第一限位结构23,并使第一限位结构23用于在第一限位结构23位于第一螺纹部32的一侧并与光孔部33相对设置时限制外螺纹旋入内螺纹,这样,在调节杆2朝拧松方向旋转至外螺纹旋出内螺纹后,当调节杆2向上拔出至第一密封件4与底座3分离时,第一限位结构23位于第一螺纹部32的旋入端所在侧,并与光孔部33呈相对设置,此时,若将调节杆2朝拧紧方向转动,则第一限位结构23会与第一螺纹部32的旋入端抵接,以阻碍第二螺纹部21上的外螺纹旋入第一螺纹部32上的内螺纹,从而可以限制调节杆2的锁紧高度,保证调节杆2锁死时第一密封件4能够与底座3形成密封连接,进而降低自适应缓冲装置的漏水风险。
进一步地,通孔31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且相互连通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螺纹部32和光孔部33设于第一通孔的孔壁上,第二通孔用于容纳第一限位结构23。
进一步地,橡胶帽1上设有贯通孔,调节杆2远离于第二螺纹部21的一端设有内六角结构,并伸入贯通孔中。如此,以便于采用拧紧工具与调节杆2上的内六角结构相配合来转动调节杆2。
可选地,结合图4所示,自适应缓冲装置还包括第二密封件5,第二密封件5套设于底座3上,底座3用于通过第二密封件5与车身部件密封连接。
如此设置,以提高自适应缓冲装置与车身部件连接时的密封性。
可选地,结合图5所示,第一限位结构23为限位凸起,限位凸起从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延伸至第二螺纹部21的第二侧端;其中,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和第二螺纹部21的第二侧端为第二螺纹部21的周向上的两端,且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和第二螺纹部21的第二侧端沿调节杆2的拧紧方向依次设置。
这样,通过将第一限位结构23设计为从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延伸至第二螺纹部21的第二侧端的限位凸起,不仅可以简化第一限位结构23的机械结构,方便加工制造,还使得调节杆2在第一限位结构23处具有连续且足够的强度和刚度,这样,在调节杆2拔出至第一密封件4与底座3分离后,当施加于调节杆2上的旋转力矩较大时也可以保证第一限位结构23能够更好地阻碍外螺纹旋入内螺纹。
可选地,限位凸起的凸起高度沿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至第二螺纹部21的第二侧端方向递增。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凸起的凸起高度指的是限位凸起在调节杆2的径向上的尺寸,且限位凸起的凸起高度沿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至第二螺纹部21的第二侧端方向递增,即限位凸起的凸起高度沿拧紧方向递增。如此设置,以在保证调节杆2在第一限位结构23处具有连续的强度和刚度的情况下减轻调节杆2的重量。
可选地,第一螺纹部32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螺纹部32相对设置在通孔31的孔壁上,第二螺纹部21设有两个,两个第二螺纹部21相对设置在调节杆2上,且第一限位结构23与第二螺纹部21一一对应设置。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通孔31的孔壁上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一螺纹部32、且相对设置有两个光孔部33,调节杆2的下端相对设置有两个第二螺纹部21、且相对设置有两个光杆部22,每个第二螺纹部21的下方均设有一个第一限位结构23。
这样,通过将第一螺纹部32相对设置在通孔31的孔壁上,将第二螺纹部21相对设置在调节杆2上,以保证调节杆2与底座3螺纹连接时受力的均匀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是在通孔31的孔壁上相对设置两个第一螺纹部32、且相对设置两个光孔部33,而在调节杆2的下端设置一个第二螺纹部21和一个光杆部22,也可以是在调节杆2的下端相对设置两个第二螺纹部21、且相对设置两个光杆部22,而在通孔31的孔壁上设置一个第一螺纹部32和一个光孔部33。如此,在组装调节杆2和底座3时,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将第二螺纹部21与两个第一螺纹部32中的某一个相配合来完成组装,或者选择将第一螺纹部32与两个第二螺纹部21中的某一个相配合来完成组装,以提高组装时的灵活性。
可选地,结合图1、图2和图5所示,调节杆2上还设有第二限位结构24,第二限位结构24位于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所在侧,并用于与第一螺纹部32的第一侧端抵接;其中,第一螺纹部32的第一侧端为沿调节杆2的拧紧方向设置的周向一端,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为沿调节杆2的拧紧方向设置的周向一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螺纹部32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也是内螺纹周向上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为第一螺纹部32的周向上的两端,并沿调节杆2的拧紧方向依次设置,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也是外螺纹周向上的第一侧端和第二侧端)为第二螺纹部21的周向上的两端,并沿调节杆2的拧紧方向依次设置,也就是说,外螺纹的第二侧端从内螺纹的第一侧端旋入。
这样,在调节杆2拧紧过程中,当调节杆2转动至第二限位结构24与第一螺纹部32的第一侧端抵接时,说明调节杆2拧紧到位,同时,第二限位结构24的设置也可以防止拧紧时的角度过大而使得外螺纹沿拧紧方向脱离内螺纹。
可选地,结合图5所示,第二限位结构24沿平行于调节杆2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
本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结构24通常为长条的凸筋结构,且凸筋结构沿平行于调节杆2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如此设置,以方便进行加工。
可选地,结合图1和图6所示,通孔31的孔壁上还设有第三限位结构34,第三限位结构34位于第一螺纹部32靠近橡胶帽1的一侧,第三限位结构34用于在调节杆2旋转至第一螺纹部32和光杆部22相对设置时与第二限位结构24抵接。
具体地,第三限位结构34通常为向通孔31内部凸起的凸台结构,且位于第一螺纹部32的上侧(即第一螺纹部32靠近橡胶帽1的一侧),第二限位结构24从调节杆2的下端(即调节杆2的远离于橡胶帽1的一端)沿平行于调节杆2的轴线方向延伸至橡胶帽1所在位置处。
这样,在调节杆2拧松过程中,当调节杆2转动至第三限位结构34与第二限位结构24抵接时,说明调节杆2拧松到位,同时,第三限位结构34的设置也可以防止拧松时的角度过大而使得外螺纹沿拧松方向旋入内螺纹。
进一步地,结合图6所示,第三限位结构34与第一螺纹部32在底座3的轴向上间隔设置。如此,以便于在不影响第一螺纹部32的结构的情况下加工第三限位结构34。
可选地,结合图1、图2、图7和图8所示,底座3上还设有第一指示结构35,橡胶帽1上设有第二指示结构11;当调节杆2带动橡胶帽1转动至第一指示结构35与第二指示结构11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螺纹部32与第二螺纹部21相对设置且螺纹连接;当调节杆2带动橡胶帽1转动至第一指示结构35与第二指示结构11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螺纹部32与光杆部22相对设置,第二螺纹部21与光孔部33相对设置。
具体地,第一指示结构35和第二指示结构11通常为指示箭头,且第一指示结构35的设置位置通常与第一螺纹部32相对应,第二指示结构11的设置位置通常与第二螺纹部21相对应。当调节杆2带动橡胶帽1转动至第一指示结构35与第二指示结构11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一指示结构35与第二指示结构11通常呈平行设置,此时,调节杆2处于第一位置,即调节杆2处于锁死状态,当调节杆2带动橡胶帽1转动至第一指示结构35与第二指示结构11处于第二状态时,第一指示结构35与第二指示结构11通常呈垂直设置,此时,调节杆2处于第二位置,即调节杆2处于解锁状态。
这样,通过在底座3上设置第一指示结构35,在橡胶帽1上设置第二指示结构11,以便于根据第一指示结构35和第二指示结构11的相对位置关系来判断外螺纹是旋入内螺纹还是旋出内螺纹,从而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调节杆2与底座3之间是否锁死,提高了操作时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自适应缓冲装置。
本实施例中,车辆包括发动机罩、后背门和车门,自适应缓冲装置不仅可以应用于后背门,还可以应用于发动机罩和车门等车身开闭件。在自适应缓冲装置自适应调节车辆间隙的过程中,先将调节杆2转动至第二位置,即第一指示结构35与第二指示结构11平行,并将调节杆2拔出至合适的锁紧高度,比如最高锁紧高度,然后将车身开闭件向车体方向缓慢关闭,此时,车身开闭件通过推压橡胶帽1来推动调节杆2朝靠近底座3方向运动,当车身开闭件关闭到位后,通过拧紧调节杆2,以将调节杆2锁死在底座3上,从而完成车辆间隙的自适应调节。另外,本实施例中,车辆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与上述的自适应缓冲装置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披露如上,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调节杆(2)、套设于所述调节杆(2)上的橡胶帽(1)、设有通孔(31)的底座(3)和套设于所述橡胶帽(1)上的第一密封件(4);
所述通孔(31)的孔壁上设有第一螺纹部(32)和光孔部(33),所述第一螺纹部(32)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螺纹部(32)和所述光孔部(33)在所述通孔(31)的周向上相邻设置;
所述调节杆(2)远离于所述橡胶帽(1)的一端设有第二螺纹部(21)、光杆部(22)和第一限位结构(23),所述第二螺纹部(21)上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螺纹部(21)和所述光杆部(22)在所述调节杆(2)的周向上相邻设置,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3)设于所述第二螺纹部(21)远离于所述橡胶帽(1)的一侧,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3)用于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3)位于所述第一螺纹部(32)的一侧并与所述光孔部(33)相对设置时限制所述外螺纹旋入所述内螺纹,所述第一密封件(4)用于在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3)位于所述第一螺纹部(32)远离于所述橡胶帽(1)的一侧时与所述底座(3)密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3)为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凸起从所述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延伸至所述第二螺纹部(21)的第二侧端;其中,所述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和所述第二螺纹部(21)的第二侧端为所述第二螺纹部(21)的周向上的两端,且所述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和所述第二螺纹部(21)的第二侧端沿所述调节杆(2)的拧紧方向依次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的凸起高度沿所述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至所述第二螺纹部(21)的第二侧端方向递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部(32)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螺纹部(32)相对设置在所述通孔(31)的孔壁上;
和/或,所述第二螺纹部(2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螺纹部(21)相对设置在所述调节杆(2)上,且所述第一限位结构(23)与所述第二螺纹部(21)一一对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2)上还设有第二限位结构(24),所述第二限位结构(24)位于所述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所在侧,并用于与所述第一螺纹部(32)的第一侧端抵接;其中,所述第一螺纹部(32)的第一侧端为沿所述调节杆(2)的拧紧方向设置的周向一端,所述第二螺纹部(21)的第一侧端为沿所述调节杆(2)的拧紧方向设置的周向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24)沿平行于所述调节杆(2)的轴线方向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31)的孔壁上还设有第三限位结构(34),所述第三限位结构(34)位于所述第一螺纹部(32)靠近所述橡胶帽(1)的一侧,所述第三限位结构(34)用于在所述调节杆(2)旋转至所述第一螺纹部(32)和所述光杆部(22)相对设置时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24)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3)上还设有第一指示结构(35),所述橡胶帽(1)上设有第二指示结构(11);
当所述调节杆(2)带动所述橡胶帽(1)转动至所述第一指示结构(35)与所述第二指示结构(11)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第一螺纹部(32)与所述第二螺纹部(21)相对设置且螺纹连接;当所述调节杆(2)带动所述橡胶帽(1)转动至所述第一指示结构(35)与所述第二指示结构(11)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第一螺纹部(32)与所述光杆部(22)相对设置,所述第二螺纹部(21)与所述光孔部(33)相对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密封件(5),所述第二密封件(5)套设于所述底座(3)上,所述底座(3)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密封件(5)与车身部件密封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缓冲装置。
CN202320923063.9U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1995304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3063.9U CN219953047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923063.9U CN219953047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53047U true CN219953047U (zh) 2023-11-03

Family

ID=885537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923063.9U Active CN219953047U (zh) 2023-04-21 2023-04-21 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5304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88878A (en) Height adjustable automotive deck lid bumper
RU2558158C2 (ru) Установочная регулировочная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крышки
JP2002516962A (ja) 自動車用デッキリッドバンパー
CN110080645A (zh) 一种汽车尾门可调缓冲胶塞及汽车尾门
CN219953047U (zh) 一种自适应缓冲装置及车辆
CN213413490U (zh) 一种汽车湿区缓冲块及汽车
CN116749693B (zh) 一种转向节与减振器连接结构及转向节及车辆
US20030037743A1 (en) Casing cover having a device for assuring sealing forces
CN111306162A (zh) 一种汽车锁紧螺丝
CN111720420B (zh) 一种防松结构螺栓及其安装方法
CN207470759U (zh) 一种新型减震自锁止换挡手球结构
CN205639248U (zh) 一种抗振自紧螺母
CN111721110B (zh) 一种立式反应炉
CN204476058U (zh) 一种汽车用侧窗铰链总成
CN209621818U (zh) 紧固组件、汽车用连接结构
JP5937051B2 (ja) 施錠装置
CN208280778U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盖锁开启机构
CN217783987U (zh) 防松动螺钉
CN210565730U (zh) 一种汽车底盘球头组件用防尘套
EP3047164B1 (en) Insulator which is adjustable and can deal with impacts and vibrations
CN114439997B (zh) 核电用阀位变送器结构
KR102123237B1 (ko) 자동차 도어용 어저스트 풀리 구조
CN220286164U (zh) 一种密封型放油螺栓
CN219934386U (zh) 端盖组件、冰箱柜门及冰箱
JP2011063157A (ja) クッションクリッ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