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36956U - 一种电的开关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的开关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36956U
CN219936956U CN202320109521.5U CN202320109521U CN219936956U CN 219936956 U CN219936956 U CN 219936956U CN 202320109521 U CN202320109521 U CN 202320109521U CN 219936956 U CN219936956 U CN 219936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handle
electrical switching
circuit board
switching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10952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南寅
李军挺
章龙
南添
邓艺军
李勇
张太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Svrui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Svrui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Svrui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Svrui Intelligent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10952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36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36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36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的开关装置,至少包括开关和电子线路板,所述电的开关设置有驱动手柄和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至少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至少设置有螺钉头和螺钉身,所述驱动手柄设于所述螺钉头的上方,在所述电的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驱动手柄不遮挡所述螺钉头,在所述电的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驱动手柄遮挡或不遮挡所述螺钉头,实现了在开关分闸时,驱动手柄端部的操作部分与螺钉孔错开,不遮挡螺钉上的螺钉头,方便分闸时拆开电源线,同时也方便拧紧螺钉用的工具通过。

Description

一种电的开关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低压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的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及光伏发电技术的不断进步,现有开关对控制、电源、通信等功能的需求在不断增大,导致开关体积大,占用安装空间大,由于开关的高度方向仍有较大的可利用空间,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开关高度方向上的空间来增加开关的功能,使开关的体积小型化,同时不影响开关的手动或自动分合闸、在分闸状态可以正常接线或拆线、且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绝缘外壳内部的开关分合闸状态,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图1和图2所示,CN113805049A专利中为了满足开关对量测功能和通信功能的需求,在断路器靠近接线端子11的一侧设置接口模块15和电子部件20(即电子控制器),电子部件20与接口模块15可拆卸连接,该专利增加了断路器的功能需求,但增加了断路器的长度,相应地断路器内的导体长度也相应增加,导致断路器专用的空间变大,重量及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的开关装置,利用电的开关装置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将驱动手柄设置在接线端子的螺钉的螺钉头上方,在电的开关装置处于分闸状态时,驱动手柄不遮挡螺钉头,方便分闸状态的拆线或接线;同时驱动手柄上设置开关状态指示机构,通过开关状态指示机构可以直观观察到分合闸状态,可有效克服上述问题的至少之一。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的开关装置,至少包括开关和电子线路板,所述电的开关设置有驱动手柄和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至少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至少设置有螺钉头和螺钉身,所述驱动手柄设于所述螺钉头的上方,在所述电的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驱动手柄不遮挡所述螺钉头,在所述电的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驱动手柄遮挡或不遮挡所述螺钉头。
以此方式,在开关分闸时,驱动手柄端部的操作部分与螺钉孔错开,不遮挡螺钉上的螺钉头,方便分闸时拆开电源线,同时也方便拧紧螺钉用的工具通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为多极开关,所述驱动手柄的数量与所述开关的极数相对应,一个所述驱动手柄对应驱动一级所述开关的分闸或合闸,每极所述开关至少包括操作机构、动触头、静触头、灭弧室。
以此方式,每极开关对应一个驱动手柄,实现一个驱动手柄独立控制一极开关分闸或合闸。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套设于所述开关的外部或设置在所述开关的部分结构上;所述绝缘外壳套设于所述开关的外部时,所述绝缘外壳上设置有与所述开关接线用的所述螺钉头相通的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外壳设置有空腔;所述开关的进线端螺钉接线孔和出线端螺钉接线孔之间设置有第二空腔,所述电子线路板包括第一电子线路板,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的侧面设置有第三空腔,所述电子线路板还包括第二电子线路板,所述第二电子线路板设置在所述第三空腔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外壳的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相通或不相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和所述第二电子线路板相连接或不相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外壳设置有第一空腔,所述驱动手柄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空腔或/和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与所述开关的操作机构之间。
以此方式,通过绝缘外壳设置有多个腔体,分别将开关、第一电子电路板、第二电子线路板设于不同的腔体内,且多个腔体通过上下叠设及左右并排组合,使电的开关装置空间利用合理、体积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手柄伸出所述绝缘外壳。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极所述开关内设置有电流互感器或/和分励脱扣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极所述开关的驱动手柄固定或活动地连接在其所对应的所述开关的操作机构上的操作手柄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手柄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操作手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手柄沿所述开关的长度方向移动带动所述开关的操作手柄转动。
以此方式,通过手柄在开关长度方向上的水平运动,转变成开关内操作手柄的转动,从而驱动开关的分闸、合闸,所述手柄的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手柄包括第一手柄组件和第二手柄,在所述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第一手柄组件的操作部分位于所述绝缘外壳外部,所述第一手柄组件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手柄位于所述绝缘外壳内部。
以此方式,使部分手柄位于绝缘外壳内,部分手柄位于绝缘外壳外,驱动位于绝缘外壳外部的手柄部分,通过位于绝缘外壳内部的手柄部分,将推力传递到开关内的操作手柄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柄组件和第二手柄组件可拆卸连接。
以此方式,在电的开关装置组装时,将第一手柄组件与第二手柄分离,避免了在绝缘外壳上开设上下贯穿的避让槽,减少了开槽的制造工艺,节约了拼接板,外观完整安全性高且节省了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手柄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开关分合闸状态的指示件、用于容纳所述指示件的腔室、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的状态指示窗,抵设在所述指示件和所述腔室的内壁之间的弹性件,所述指示件上设置有合闸状态指示部和分闸状态指示部,所述绝缘外壳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指示件移动的限位凸台,驱动所述第一手柄组件向所述绝缘外壳内运动,所述限位凸台限制所述指示件继续随所述第一手柄组件继续运动,与此同时,所述弹性件被压缩,使所述合闸状态指示部露出所述状态指示窗;驱动所述第一手柄组件向所述绝缘外壳外运动,所述第一手柄组件拉出一定距离后,所述指示件失去所述限位凸台的限制,在所述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使所述分闸状态指示部露出所述状态指示窗。
以此方式,通过在驱动手柄上设置有开关合闸、分闸的状态显示结构,操作者通过观察驱动手柄上的状态指示窗内显示的红色或绿色,即可判断开关的分合闸状态,防止操作人员带电接线而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本申请的状态显示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且对安装和加工精度要求低,并提高了开关的状态指示的准确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示件上还设置有弹性压接端,所述弹性件一端抵设在所述弹性压接端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手柄上下或左右转动带动所述开关的操作手柄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手柄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上,所述驱动手柄与所述开关的操作手柄之间设置驱动连接杆。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手柄绕所述绝缘外壳转动的旋转中心和所述驱动手柄与所述驱动连接杆的转动连接点不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手柄设置在所述开关的两侧或任意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开关上方的电子线路板为固定式或插拔式。
以此方式,通过多块电子线路板之间或电子线路板与开关之间的插拔设计,方便各个电子模块以不同规格进行生产和暂存,简化了生产工序和整机组装,方便维护更换,同时,有效解决了电子元器件与机械结构件寿命不同期的问题,降低了产品运维更换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设置于所述开关上方的电子线路板为通信用、电源用、控制用中的任意一种或为通信用、电源用、控制用中的任意组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供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及所述第二电子线路板的电源取之于所述开关。
以此方式,电的开关装置的电子线路板的电源取之于开关,无需外接电源,避免了繁琐的接线线路,不需额外设置电源,减小了电的开关装置占用体积和成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线路板上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开关的四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外壳包括基座和翻盖,所述翻盖一端的两侧设置有转动凸台,所述翻盖通过所述转动凸台与所述基座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申请通过将至少部分的电子线路板设置在开关的操作手柄顶部,有效利用了电的开关装置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实现了电的开关装置整体结构的小型化;与CN113805049A专利中的开关装置相比,在长度方向上缩短了大致40%,如此使开关内部的导体长度也相应减小大致40%,导体长度减小使开关装置的重量也减小,如果按照每年生产一百万台开关装置来计算,每年大约可以节约成本200万。
2.本申请的驱动手柄在开关合闸、分闸时的位置不同,在开关分闸时,驱动手柄端部的操作部分与螺钉孔错开,不遮挡螺钉上的螺钉头,方便分闸时拆开电源线,同时也方便拧紧螺钉用的工具通过;进一步地,在开关合闸时,驱动手柄端部的操作部分正好位于螺钉孔的上方堵住螺钉孔,拧紧螺钉的工具无法通过,防止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接线和拆线,从而保障了用户的安全用电。
3.本申请通过在第一手柄组件和开关内操作手柄之间设置可转动的驱动连杆,将第一手柄组件的水平运动,转变成开关内操作手柄的转动,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4.本申请的驱动手柄上设置有开关合闸、分闸的状态显示结构,操作者通过观察驱动手柄上的状态指示窗内显示的红色或绿色,即可判断开关的分合闸状态,防止操作人员带电接线而发生安全事故;同时本申请的状态显示结构设计简单,成本低,且对安装和加工精度要求低,并提高了开关的状态指示的准确性。
5.本申请通过将第二手柄设置在绝缘外壳内,第一手柄组件与第二手柄可拆卸连接,在电的开关装置组装时,将第一手柄组件与第二手柄分离,避免了在绝缘外壳上开设上下贯穿的避让槽,减少了开槽的制造工艺,节约了拼接板,外观完整安全性高且节省了成本。
6.本申请的绝缘外壳设置有多个腔体,分别将开关、通信电子模块、电源和控制模块设于不同的腔体内,且多个腔体通过上下叠设及左右并排组合,使开关、通信电子模块、电源和控制模块组成的电的开关装置空间利用合理、体积小。
7.本申请的电子线路板设置成一个或多个电子模块,通过电子模块之间或电子模块与开关之间的插拔设计,方便各个电子模块以不同规格进行生产和暂存,简化了生产工序和整机组装,方便维护更换,同时,有效解决了电子元器件与机械结构件寿命不同期的问题,降低了产品运维更换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的量测断路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量测断路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在分闸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在分闸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在合闸状态下的剖面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的绝缘外壳向上移动后内部组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的绝缘外壳的结构腔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的手柄的连接形式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的第二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的第一手柄组件的操作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的第一手柄组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的指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在分闸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在合闸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的分闸时使用螺丝拧紧工具的示意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的翻盖和绝缘外壳组装的示意图;
图1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电的开关装置的手柄的运动方式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电的开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图19中单极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电的开关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图21中电的开关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23和图24为图21中电的开关装置的部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5为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电的开关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的理解。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只是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能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下面将结合图3至图25详细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示例的带有电的开关装置。应当理解的是,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以包括示例性结构、结构状的带有电的开关装置为例来说明本公开的精神和原理,然而本公开的范围不限于此,而是可以包括具有其他结构、结构状的带有电的开关装置。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3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电的开关装置,其包括绝缘外壳100、多极开关200、与所述开关200的极数数量对应设置用于分别驱动各极所述开关200合闸、分闸的驱动手柄400、至少一块电子线路板300,每极所述开关200至少包括操作机构、触头系统、灭弧系统、电流互感器、分励脱扣器和接线端子,所述开关200的接线端子包括进线端子220和出线端子230,所述进线端子220和所述出线端子230分别设于所述开关20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请参考图4和图5,所述进线端子220和所述出线端子230与外部导线进线的紧固连接采用螺钉,所述螺钉至少设置有螺钉头501和螺钉身502,所述驱动手柄400设于所述螺钉头501的上方,所述驱动手柄400部分伸出所述绝缘外壳100,所述驱动手柄400伸出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部分位于所述进线端子220或/和所述出线端子230与外部导线进行紧固用的螺钉的螺钉头501上方,在所述开关200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驱动手柄400不遮挡所述开关200的螺钉孔或螺钉上的螺钉头501;在所述开关200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驱动手柄400至少部分遮挡在所述开关的螺钉孔或螺钉的螺钉头501上方,这里的螺钉孔指用于固定进线端子220或出线端子230与外部线路之间的螺钉穿过用的孔。
如此设置,使驱动手柄在开关合闸、分闸时的位置不同,在开关分闸时,驱动手柄端部的操作部分与螺钉孔错开,不遮挡螺钉上的螺钉头,方便分闸时拆开电源线,同时也方便拧紧螺钉用的工具通过;在开关合闸时,驱动手柄端部的操作部分正好位于螺钉孔的上方堵住螺钉孔,拧紧螺钉的工具无法通过,防止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接线和拆线,从而保障了用户的安全用电。
请参考图6和图18,所述绝缘外壳100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操作机构外部,所述电子线路板300部分或全部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100内,所述操作机构包括操作手柄210,每极所述开关200的驱动手柄400固定或活动地连接在其所对应的开关的操作机构上的操作手柄210上。
本实施例中,多极开关200为三相四线制,所述绝缘外壳100为一体式,各极所述开关200和所述电子线路板300设于所述绝缘外壳100内。所述电子线路板300至少包括第一电子线路板和第二电子线路板,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与所述第二电子线路板相连接或不相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为通信电子模块302,第二电子线路板为电源和控制模块301,本实施例的电子线路板还包括采集模块303,所述采集模块303设于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210的上方,所述通信电子模块302设于所述采集模块303的上方,在所述电的开关装置的高度方向上,所述驱动手柄400部分设于所述采集模块303和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210之间,所述电源和控制模块301设于所述开关200的一侧。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采集模块303还可以和所述电源和控制模块301一起设置在所述开关200的一侧,仅将所述通信电子模块302设于所述开关的上方,此时在所述电的开关装置的高度方向上,所述驱动手柄400部分设于所述通信电子模块302和所述开关200之间。所述电子线路板300上设置有指示灯310,所述指示灯310设置在所述开关200上表面和/或四周,用于指示各电子模块的工作状态。本申请通过电子模块设置在开关200上方,将手柄设置在电子模块和开关200之间,有效减小了电的开关装置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实现了开关的小型化需求,节约了安装空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线路板300的电源和控制模块301、通信电子模块302和采集模块303为插拔式电子模块,其中所述通信电子模块302为拔插模块,所述通信电子模块302的外部还设置有一绝缘罩壳,方便通信电子模块302与采集模块303的整体拔插,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电源和控制模块301、通信电子模块302和采集模块303还可以为固定式的不可拔插形式,通过线缆与其他部件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子线路板300至少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开关200的上方,即当所述电子线路板300为通信电子模块或电源模块或电源和控制模块或采集模块时,所述通信电子模块或电源模块或电源和控制模块或采集模块设于所述开关200的上方;当所述电子线路板300为通信电子模块、电源模块、电源和控制模块、采集模块中任意两个模块的组合或三个模块的组合时,所述通信电子模块、电源模块、电源和控制模块、采集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设置在所述开关200的上方,另外的模块可以设置在所述开关200的左侧或右侧,所述驱动手柄400活动地设置在所述开关200与位于所述开关200上方的所述电子线路板300之间。
请参考图7、图16和图17,具体地,所述绝缘外壳100包括基座110和翻盖120,所述翻盖120一端的两侧设置有转动凸台121,所述翻盖120通过所述转动凸台121与所述基座110铰接。所述基座110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开关200和所述采集模块303的第一腔室101、用于容纳所述电子线路板的第二腔室102和第三腔室103,所述第二腔体102设于所述开关200的进线端螺钉接线孔和出线端螺钉接线孔之间且位于所述第一腔体101上方,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设于所述第二腔体102内;所述第三腔室103设于所述第一腔室101的侧面,即设于所述开关的侧面,所述第二电子线路板设于所述第三腔体103内。所述第二腔体102和所述第三腔体103相通或不相通,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102与所述第三腔体103相连通地设置。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腔体101用于容纳所述通信电子模块302,所述第三腔体103用于容纳所述电源和控制模块301,具体地,所述通信电子模块302的长和宽大致呈正方形,所述通信电子模块302的长小于所述开关的长度,所述通信电子模块的宽度小于所述开关的宽度,所述通信电子模块的高度小于其宽度和长度,所述电源和控制模块301呈长方体柱状结构,所述电源和控制模块301的高度大于其长度和宽度。所述电源和控制模块301与所述通信电子模块302之前可插拔连接,所述电源和控制模块301与所述采集模块303之间可插拔连接,本申请通过电子模块之间或电子模块与开关之间的插拔设计,方便各个电子模块以不同规格进行生产和暂存,简化了生产工序和整机组装,方便维护更换,同时,解决了电子元器件机械结构件寿命不同期的问题。
所述第二腔室102与所述第一腔室101之间具有带缺口的隔板104,所述第二腔室102内的电子线路板300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开关200上方的采集模块303拔插电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二腔室102内的电子线路板300通过所述缺口与所述开关200上方的采集模块303连接,所述第二腔室102的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腔室101的宽度,所述第二腔室102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腔室101的长度,使形成所述第一腔室101的壳体与形成所述第一腔室101的壳体之间形成台阶;形成所述第一腔室101的壳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接线穿过的通孔和用于固定接线端子和外部接线用螺钉的螺钉孔。所述第三腔室103设于所述第一腔室101和第二腔室102的侧面,所述第三腔室103的长度与所述第一腔室101的长度一致,宽度小于所述第一腔室101的宽度,高度为所述第一腔室101和所述第二腔室102的高度和。绝缘外壳设置多个腔体,分别将开关、通信电子模块、电源和控制模块设于不同的腔体内,且多个腔体通过上下叠设及左右并排组合,使开关、通信电子模块、电源和控制模块组成的电的开关装置空间利用合理、体积小。
在其他的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外壳为分体式结构,所述开关200的左侧或右侧还设置有绝缘侧外壳,位于所述开关200左侧或右侧的电子线路板设于所述绝缘侧外壳内,设于所述开关200上方的电子线路板300与设于所述开关侧面的电子线路板300可以一体化设置或分体式设置。供所述开关200上方的电子线路板300及所述开关200侧面的电子线路板300的电源取之于所述开关200,无需外接电源。
请继续参考图7,形成所述第一腔体101的壳体沿所述开关长度方向的一侧上开设有用于所述驱动手柄400穿过的孔和设于所述孔下侧的限位凸台111,所述孔的数量与所述驱动手柄400的数量相对应,一个驱动手柄400对应设置一个孔,本实施例中,所述孔的数量与所述电的开关装置的相极数量相对应,即在三极相的电的开关装置中对应设置三个所述孔。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手柄400沿所述开关200的长度方向移动,外力推拉所述手柄移动,可带动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转动,从而使所述开关200分闸或合闸,将手柄的水平运动,转变成开关内操作手柄的转动,结构简单,连接可靠。
具体地,请参考图8至图10,所述驱动手柄400包括第一手柄组件410和第二手柄420,所述驱动手柄400通过驱动连杆430与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210连接,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与所述第二手柄42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手柄420与所述驱动连杆430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杆430的另一端与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包括第一连接部411和操作部分412,所述第二手柄420包括与所述第一连接部41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21和与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连接的手柄驱动端422,在所述开关200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操作部分412位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外部,所述第一连接部411、第二连接部421和所述手柄驱动端422位于所述绝缘外壳100内部,在所述绝缘外壳100将所述开关200、通信电子模块、电源和控制模块组装在一起时,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与所述第二手柄分离,避免了在绝缘外壳上开设避让槽,在绝缘外壳将开关200、通信电子模块、电源和控制模块组装在一起后,再将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与所述第二手柄进行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部411上设置有卡接凸台4111,所述第二连接部421上设置有卡接凹槽4211,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通过卡接凸台4111和所述第二手柄420上的卡接凹槽4211实现可拆卸地连接。
请参考图8和图18,所述第二手柄420与所述驱动连杆430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杆430与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210转动连接。当外力驱动所述驱动手柄400运动时,所述驱动手柄400推动所述驱动连杆430在运动的过程中与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210转动连接的一端翘起,所述驱动连杆430翘起的一端带动所述开关的操作手柄210转动,实现所述开关的分合闸。这里所说的外力,可以是人手的作用力或电动驱动器的作用力。
请参考图8和图9,所述手柄驱动端422上设置有限位孔4221,所述驱动连杆430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所述第一引脚与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210上的驱动孔2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引脚与所述限位孔4221转动连接。
请参考图10至图14,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开关200分合闸状态的指示件414、用于容纳所述指示件的腔室、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的状态指示窗4121,抵设在所述指示件414和所述腔室的内壁之间的弹性件413,这里的弹性件413为弹簧,所述指示件414上设置有合闸状态指示部4145和分闸状态指示部4141,所述指示件414上还设置有弹性压接端4142、驱动凸台4143和导向凸台4144,所述弹性压接端4142和所述导向凸台4144分设于所述指示件414相对的两端,所述弹性件413一端抵设在所述弹性压接端4142上,所述驱动凸台4143伸出所述腔室,与所述限位凸台111接触或分离,所述限位凸台111用于限制所述指示件移动,驱动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向所述绝缘外壳100内运动,所述限位凸台111的限制所述指示件414继续随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一起运动,与此同时,所述弹性件被压缩,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和所述指示件414的相对位置改变,使所述合闸状态指示部4145露出所述状态指示窗4121;驱动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向所述绝缘外壳100外运动,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00拉出一定距离后,所述指示件414失去所述限位凸台111的限制,在所述弹性件413的作用下复位,使所述分闸状态指示部4141露出所述状态指示窗4121。其中,所述分闸状态指示部4141设置成绿色,所述合闸状态指示部4145设置成红色,接线操作人员可以根据指示件414上的红绿显示判断开关的状态,所述状态指示窗4121显示为红色时,不可带电进行接拆线。
进一步地,所述分闸状态指示部4141和所述合闸状态指示部4145相邻地设置在所述指示件414的上端面,所述驱动凸台4143设于所述指示件414的下端面上且部分伸出所述腔室,所述导向凸台4144设于所述指示件414的另一侧面上,所述操作部分412上还设置有与所述腔室连通的导向槽4112,所述导向凸台4144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导向槽4112内,使所述指示件412沿所述导向槽4112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弹性件413设于所述腔室内,一端抵设在所述腔室的内壁上,另一端套设在所述弹性压接端4142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凸台4143与所述限位凸台111可接触或分离,当所述驱动手柄400被外力推向所述绝缘外壳100内部时,所述开关200合闸,此时,所述驱动凸台4143与所述限位凸台111接触并限制所述指示件412继续跟随所述驱动手柄400运动,与此同时,所述弹性件413被挤压。所述指示件414透过所述状态指示窗4121显示给外面的颜色是红色。当所述开关200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指示件414没有被所述限位凸台111挤压时,所述指示件414透过所述状态指示窗4121显示给外面的颜色是绿色。
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手柄400可以伸出所述绝缘外壳100的部分包括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的操作部分412、第一手柄组件410的第一连接部411、和第二手柄420的第二连接部421,所述第一连接部4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421插接在一起组成所述驱动手柄400的推拉段,所述操作部分412与所述推拉段形成L形或T形,当所述驱动手柄400处在开关的分闸位置时,如图3和图15所示,所述驱动手柄400的操作部分412段远离所述进线端子220或/和所述出线端子230的螺钉孔,所述螺钉孔从所述推拉段的一侧露出,允许所述进线端子220或/和所述出线端子230与外部导体进行接线接线和拆线;当所述驱动手柄400处在开关的合闸位置时,如图13所示,所述操作部分段正好位于所述进线端子220或/和所述出线端子230的螺钉孔上方,所述操作部分段从上方挡住所述螺钉孔,防止在带电的情况下进行接线和拆线,从而保障了用户的安全用电。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手柄结构的电的开关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9和20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手柄400通过转轴杆401转动地设置在绝缘外壳100上,所述驱动手柄400和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之间设置驱动连接杆450,所述驱动手柄400包括用于手握的手柄端部443及用于连接所述绝缘外壳100和所述驱动连接杆450的连接部440,所述连接部440上设置有旋转中心441和用于与所述驱动连接杆450连接的轴孔,所述转轴杆401穿过所述旋转中心441两端固定在所述绝缘外壳100上,使所述驱动手柄400可绕所述旋转中心441转动,所述驱动连接杆450一端通过所述轴孔与所述驱动手柄400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接杆450的两端设置有折弯的引脚,其中一端的引脚插入所述驱动手柄400上的轴孔,另一端的引脚插入至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上的驱动孔。所述旋转中心441和所述驱动手柄400与所述驱动连接杆450的转动连接点442不重合地设置,即所述转动连接点442与所述旋转中心441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使得所述驱动手柄400绕旋转中心441转动过程中,所述驱动手柄400可带动所述驱动连接杆450沿前后方向移动,带动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转动,实现开关的分闸、合闸。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绝缘外壳为分体式的电的开关装置,如图21至图24所示,所述绝缘外壳100包括卡扣连接的第一绝缘外壳1010和第二绝缘外壳1020,所述开关200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外壳1020内,所述电子线路板300设于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010内,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010的截面呈倒置的L型,其包括呈水平方向延伸设置的部分壳体和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部分壳体,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部分壳体下端面设置有卡扣,所述第二绝缘外壳1020的上端面设置卡槽,所述第一绝缘外壳1010和所述第二绝缘外壳1020通过所述卡扣和所述卡槽连接。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绝缘外壳和所述第二绝缘外壳还可以采用插接或者铆接的方式连接。绝缘外壳100设计成分体式,方便电子线路板300的整体拆卸与安装,结构简单。
具体地,沿水平方向设置的部分壳体位于所述开关200的上方且用于容纳所述电子线路板300中的通信电子模块302,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的部分壳体设于所述开关200的一侧且用于容纳所述电子线路板300的电源和控制模块301和第一电源和控制模块;第二电源和控制模块303设于所述第二绝缘外壳1020内部,且位于设于所述开关200的顶部。本实施例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请参考图25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另一种结构的电的开关装置,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驱动手柄400对称地设于所述开关200长度方向上的两侧,每侧的驱动手柄400均位于所述开关200的接线端子的上方,通过在开关的两侧设置驱动手柄,以实现更可靠地对所述开关200的分合闸进行操作控制。
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而不脱离其精神和本质特征。当前的实施例在所有方面都被看作是示例性的而非限定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非上述描述定义,并且,落入权利要求的含义和等同物的范围内的全部改变从而都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中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23)

1.一种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开关(200)和电子线路板(300),所述电的开关设置有驱动手柄(400)和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至少设置有螺钉,所述螺钉至少设置有螺钉头和螺钉身,所述驱动手柄设于所述螺钉头的上方,在所述电的开关处于分闸状态时,所述驱动手柄(400)不遮挡所述螺钉头,在所述电的开关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驱动手柄(400)遮挡或不遮挡所述螺钉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200)为多极开关,所述驱动手柄(400)的数量与所述开关(200)的极数相对应,一个所述驱动手柄(400)对应驱动一级所述开关(200)的分闸或合闸,每极所述开关(200)至少包括操作机构、动触头、静触头、灭弧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绝缘外壳(100),所述绝缘外壳(100)套设于所述开关(200)的外部或设置在所述开关(200)的部分结构上;所述绝缘外壳(100)套设于所述开关(200)的外部时,所述绝缘外壳(100)上设置有与所述开关(200)接线用的所述螺钉头相通的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00)设置有空腔;所述开关的进线端螺钉接线孔和出线端螺钉接线孔之间设置有第二空腔(102),所述电子线路板(300)包括第一电子线路板(300A),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300A)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102)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的侧面设置有第三空腔(103),所述电子线路板(300)还包括第二电子线路板(300B),所述第二电子线路板(300B)设置在所述第三空腔(10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00)的第二空腔(102)和第三空腔(103)相通或不相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300A)和所述第二电子线路板(300B)相连接或不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外壳(100)设置有第一空腔(101),所述驱动手柄(400)至少部分设于所述第一空腔(101)或/和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300A)与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机构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手柄(400)伸出所述绝缘外壳(10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极所述开关(200)内设置有电流互感器或/和分励脱扣器。
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极所述开关(200)的驱动手柄(400)固定或活动地连接在其所对应的所述开关的操作机构上的操作手柄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手柄(400)直接或间接驱动所述操作手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手柄(400)沿所述开关(200)的长度方向移动带动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210)转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手柄(400)包括第一手柄组件(410)和第二手柄(420),在所述开关(200)处于合闸状态时,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的操作部分(412)位于所述绝缘外壳(100)外部,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的第一连接部(411)和所述第二手柄位于所述绝缘外壳(100)内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上设置有用于显示所述开关(200)分合闸状态的指示件(414)、用于容纳所述指示件的腔室、与所述腔室连通设置的状态指示窗(4121),抵设在所述指示件(414)和所述腔室的内壁之间的弹性件(413),所述指示件(414)上设置有合闸状态指示部(4145)和分闸状态指示部(4141),所述绝缘外壳(100)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所述指示件移动的限位凸台(111),驱动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向所述绝缘外壳(100)内运动,所述限位凸台(111)限制所述指示件(414)继续随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继续运动,与此同时,所述弹性件被压缩,使所述合闸状态指示部(4145)露出所述状态指示窗(4121);驱动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向所述绝缘外壳(100)外运动,所述第一手柄组件(410)拉出一定距离后,所述指示件(414)失去所述限位凸台(111)的限制,在所述弹性件(413)的作用下复位,使所述分闸状态指示部(4141)露出所述状态指示窗(412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件(414)上还设置有弹性压接端(4142),所述弹性件(413)一端抵设在所述弹性压接端(4142)上。
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手柄(400)上下或左右转动带动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转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手柄(400)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绝缘外壳(100)上,所述驱动手柄(400)与所述开关(200)的操作手柄之间设置驱动连接杆(450)。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手柄(400)绕所述绝缘外壳(100)转动的旋转中心(441)和所述驱动手柄(400)与所述驱动连接杆(450)的转动连接点(442)不重合。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手柄(400)设置在所述开关的两侧或任意一侧。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开关(200)上方的电子线路板(300)为固定式或插拔式。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于所述开关(200)上方的电子线路板(300)为通信用、电源用、控制用中的任意一种或为通信用、电源用、控制用中的任意组合。
23.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的开关装置,其特征在于,供所述第一电子线路板(300A)及所述第二电子线路板(300B)的电源取之于所述开关(200)。
CN202320109521.5U 2023-01-20 2023-01-20 一种电的开关装置 Active CN219936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09521.5U CN219936956U (zh) 2023-01-20 2023-01-20 一种电的开关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109521.5U CN219936956U (zh) 2023-01-20 2023-01-20 一种电的开关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36956U true CN219936956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71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109521.5U Active CN219936956U (zh) 2023-01-20 2023-01-20 一种电的开关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36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444345A2 (en) Switch for electrical distribution
CN111477504A (zh) 插入式断路器
CN111477503A (zh) 插入式断路器
CN219936956U (zh) 一种电的开关装置
CN211208317U (zh) 隔离真空断路器
CN111477507A (zh) 插入式断路器
CN219106029U (zh) 断路器
CN116137214A (zh) 断路器
CN112863951B (zh) 一种电气工程配电断路器
CN210429712U (zh) 一种电子式漏电断路器
CN219842940U (zh) 断路器
CN220753332U (zh) 一种开关装置
CN219040328U (zh) 一种旋转隔离开关用开关模块及旋转隔离开关
CN219873377U (zh) 断路器
CN218215158U (zh) 漏电保护模块
CN220585115U (zh) 免拆盖双投闸刀开关
CN220341146U (zh) 一种具有剩余电流保护功能的断路器
CN215869174U (zh) 一种插入式断路器
CN218384775U (zh) 零序互感器、漏电测试机构和断路器
CN211655230U (zh) 一种用于电源逆变器的交流插座
CN216928464U (zh) 一种集成式消弧罩盖及配套结构
CN216288215U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
CN213304035U (zh) 一种结构紧凑型断路器
CN219017430U (zh) 多感知功能的互感器和断路器
US9105424B2 (en) Rocker switch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