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928956U - 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及电池外壳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及电池外壳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9928956U
CN219928956U CN202321537002.5U CN202321537002U CN219928956U CN 219928956 U CN219928956 U CN 219928956U CN 202321537002 U CN202321537002 U CN 202321537002U CN 219928956 U CN219928956 U CN 2199289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taken
permanent magnet
battery shell
suppor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3700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云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Miao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Miao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Miao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Miaoxi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3700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99289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99289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99289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4Recycling of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及电池外壳上料机构。其采用抓取支撑机构和磁吸取机构配合的形式取代人工完成电池外壳的取料,不仅解决了现有人工上料,人工需求量大、运营成本高以及上料效率低的问题,而且避免了人工接触对电池外壳造成的污染,降低了电池外壳产品剔除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取料时,首先利用壳体支撑件插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可有效避免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取料的过程中,壳身或壳口发生变形;磁吸取机构采用磁吸的方式吸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既可以保障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吸附固定效果,又避免了磁吸取机构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壳身和壳口直接接触,能够进一步保障待取柱状电池外壳不变形。

Description

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及电池外壳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及电池外壳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电池外壳进行上料。以柱状电池外壳(比如圆柱状电池外壳)为例,其在上料过程中,内部中空,且一端封闭、一端开口,开口的一端称之为“壳口”。采用人工上料,不仅人工需求量大,运营成本高,上料效率低,而且人工直接拿取柱状电池外壳,容易导致电池外壳变形,尤其是电池外壳的壳口位置,一旦变形,便会导致整个电池外壳报废为不合格品,影响电池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及电池外壳上料机构,以解决上述现有人工上料,不仅人工需求量大,运营成本高,上料效率低,而且容易导致电池外壳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包括抓取支撑机构和磁吸取机构,所述抓取支撑机构包括壳体支撑件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壳体支撑件的外部轮廓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内部轮廓适配,所述壳体支撑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经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壳口插入或脱离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所述磁吸取机构用于在所述壳体支撑件插入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内后释放磁性,以将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磁吸附在所述壳体支撑件外部。
可选的,所述壳体支撑件为壳体支撑套筒;所述磁吸取机构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所述壳体支撑套筒内部,用于在所述壳体支撑件插入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内后通电产生磁性。
可选的,所述壳体支撑件为壳体支撑套筒;所述磁吸取机构包括永磁铁、永磁铁固定轴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永磁铁固定轴的第一端设置所述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固定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壳体支撑件插入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内后,驱动所述永磁铁固定轴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壳体支撑套筒内,以利用所述永磁铁的磁性将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磁吸附在所述壳体支撑件外部。
可选的,所述永磁铁为环形永磁铁,其套设于所述永磁铁固定轴的第一端;所述永磁铁固定轴的第一端还设置有限制所述环形永磁铁轴向移动的止挡台阶,所述环形永磁铁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永磁铁固定轴的第一端;所述环形永磁铁与所述止挡台阶之间,以及所述环形永磁铁与所述螺栓之间,均至少设置有一组垫圈。
可选的,所述壳体支撑套筒包括沿其轴向依次布置的圆柱支撑段和锥形导向段,所述圆柱支撑段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所述圆柱支撑段的内部中空,且所述圆柱支撑段的远离所述锥形导向段的一端开口布置,所述锥形导向段与所述圆柱支撑段同轴,且所述锥形导向段的大头端与所述圆柱支撑段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伸缩驱动件和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相连的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并排设置有多组所述壳体支撑件,所述壳体支撑件与所述磁吸取机构一一对应布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伸缩驱动件和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相连的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并排设置有多组所述壳体支撑套筒;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伸缩驱动件和与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相连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二固定架上并排设置有多组所述永磁铁固定轴,且所述永磁铁固定轴与所述壳体支撑套筒一一对应布置。
可选的,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为电动伸缩杆、气缸或液压缸;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为电动伸缩杆、气缸或液压缸。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池外壳上料机构,包括移动单元和如上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所述电池外壳取料单元设置于所述移动单元上,所述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电池外壳取料单元运动,以将吸取的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转移至下一工位。
可选的,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移动支架和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间隔布置,所述移动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之间,且所述移动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滑动连接,所述抓取支撑机构和所述磁吸取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移动支架上;所述移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架在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结构新颖合理,其采用抓取支撑机构和磁吸取机构配合的形式取代人工完成电池外壳的取料,工作效率高,不仅解决了现有人工上料,人工需求量大、运营成本高以及上料效率低的问题,而且避免了人工接触对电池外壳造成的污染,降低了电池外壳产品剔除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取料时,首先利用抓取支撑机构的壳体支撑件插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壳身和壳口进行轮廓支撑,可有效避免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取料的过程中,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壳身或壳口发生变形;磁吸取机构与壳体支撑件配合,采用磁吸的方式吸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既可以保障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吸附固定效果,同时又避免了磁吸取机构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壳身和壳口直接接触,能够进一步保障待取柱状电池外壳不变形。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池外壳上料机构,包括移动单元和如上所述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移动单元用于驱动电池外壳取料单元运动,以将电池外壳取料单元磁吸吸取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转移至下一工位。该上料机构可以代替人工进行电池外壳的上料,可解决现有人工上料,不仅人工需求量大,运营成本高,上料效率低,而且容易导致电池外壳变形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壳体支撑件与永磁铁固定轴的分离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壳体支撑件与永磁铁固定轴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00、电池外壳取料单元;200、电池外壳上料机构;1、抓取支撑机构;11、壳体支撑件;111、圆柱支撑段;112、锥形导向段;12、第一驱动机构;13、第一固定架;2、磁吸取机构;21、永磁铁固定轴;211、止挡台阶;22、永磁铁;23、第二驱动机构;24、第二固定架;25、垫圈一;26、垫圈二;27、垫圈三;28、螺栓;3、第一支撑台;31、滑轨;4、第二支撑台;5、移动支架;6、移动驱动机构;7、物料筐;8、待取柱状电池外壳;9、线缆拖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取料单元,以解决现有人工上料,不仅人工需求量大,运营成本高,上料效率低,而且容易导致电池外壳变形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电池外壳取料单元的电池外壳上料机构,以解决现有人工上料,不仅人工需求量大,运营成本高,上料效率低,而且容易导致电池外壳变形的问题。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其主要包括抓取支撑机构1和磁吸取机构2,抓取支撑机构1包括壳体支撑件11和第一驱动机构12,壳体支撑件11的外部轮廓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内部轮廓适配,壳体支撑件11用于在第一驱动机构12的驱动作用下经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壳口插入或脱离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壳体支撑件11一般设计为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部轮廓、尺寸适配的柱状支撑件,正常取料过程中,壳体支撑件11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为同轴或接近同轴状态,在壳体支撑件11插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后,壳体支撑件11优选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为间隙配合的关系,既便于壳体支撑件11在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部上提或下压,同时壳体支撑件11能够起到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整体轮廓,尤其是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壳口轮廓支撑的效果,避免电池外壳取料过程中,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壳身或壳口发生变形,从而影响电池生产质量。磁吸取机构2用于在壳体支撑件11插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后释放磁性,以将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磁吸附在壳体支撑件11外部,再借助相应的移动单元(比如小车、滑轨等)将磁吸固定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转移至对应工位后,可控制磁吸取机构2停止吸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并将壳体支撑件11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提出,完成电池外壳的卸料,至此完成一次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取料。壳体支撑件11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均为磁性可吸的材质,一般情况下,可将磁吸取机构2的磁性产生件(比如永磁铁)设置于壳体支撑件11内部,或将磁性产生件设置为位置可调,以便在需要吸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时,磁性产生件能够进入到壳体支撑件11内部释放磁性。
本实施例中,磁吸取机构2优选设置为可伸缩结构,其磁性产生件的位置可调;相应的,壳体支撑件11优选设置为壳体支撑套筒,该壳体支撑套筒外部轮廓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适配,内部中空,以供磁吸取机构2的磁性产生件在其内部伸缩运动。具体地,上述磁吸取机构2包括永磁铁22、永磁铁固定轴21和第二驱动机构23,永磁铁固定轴21的第一端(图2所示的底端)设置永磁铁22,永磁铁固定轴21的第二端(图2所示的顶端)与第二驱动机构23相连,第二驱动机构23用于在壳体支撑件11插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后,驱动永磁铁固定轴21的第一端伸入壳体支撑套筒的中空空间内,以将永磁铁22送至壳体支撑套筒的内部,从而利用永磁铁22的磁性将套在壳体支撑件11外部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磁吸附在壳体支撑件11外部,此时即可借助相应的移动单元(比如小车、滑轨等)将磁吸固定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转移至对应工位,转移过程中,永磁铁22能够有效吸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避免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掉落,更优选地,转移过程中,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23保持永磁铁22在壳体支撑件11内的位置不变,以使永磁铁22有效吸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第二驱动机构23还能够在将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转移至对应工位后,驱动永磁铁固定轴21的第一端反向伸出壳体支撑套筒,以使永磁铁22远离壳体支撑件11和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不再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产生磁吸力,然后将壳体支撑件11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提出,完成电池外壳的卸料。
本实施例中,永磁铁22为环形永磁铁,其套设于永磁铁固定轴21的第一端;永磁铁固定轴21的第一端还设置有限制环形永磁铁轴向移动的止挡台阶211,环形永磁铁通过螺栓28固定于永磁铁固定轴21的第一端;环形永磁铁与止挡台阶211之间,以及环形永磁铁与螺栓28之间,均至少设置有一组垫圈。如图2所示,环形永磁铁与止挡台阶211之间设置了一组垫圈,即垫圈一25,环形永磁铁与螺栓28之间则连续设置了两组垫圈,分别垫圈二26和垫圈三27,螺栓28与永磁铁固定轴21的第一端端部拧紧,垫圈一25、环形永磁铁、垫圈二26和垫圈三27被夹紧于螺栓28的头部和止挡台阶211之间。采用螺栓28固定环形永磁铁的方式,便于对环形永磁铁进行拆装和更换。垫圈一25、垫圈二26和垫圈三27主要作用为调整环形永磁铁的上下位置,或更换不同轴向长度的环形永磁铁,以增加或减小磁力用于更好地磁吸吸取电池外壳。螺栓28为不锈钢产品,此材料不会被环形永磁铁磁吸,因此不会干扰环形永磁铁的磁场磁性,有利于永磁铁更好地磁吸吸取电池外壳。环形永磁铁一般优选为强磁永磁铁。
本实施例中,为了确保取料时,壳体支撑套筒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有效支撑,壳体支撑套筒的外轮廓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轮廓适配,即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为棱柱状,壳体支撑套筒也设置为对应的棱柱状,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为圆柱状,壳体支撑套筒也设置为对应尺寸的圆柱状。目前大部分电池外壳均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圆柱状电池外壳,相应的,壳体支撑套筒的外轮廓也设置圆柱面结构。由于取料时,壳体支撑套筒需要插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为了使壳体支撑套筒顺利经壳口插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可将壳体支撑套筒的插入端设置有锥形结构。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支撑套筒沿其轴向依次设置为圆柱支撑段111和锥形导向段112,圆柱支撑段111与第一驱动机构12相连,圆柱支撑段111的内部中空,且圆柱支撑段111的远离锥形导向段112的一端开口布置,用以供永磁铁固定轴21插入;同时,圆柱支撑段111的外径尺寸设置为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径相适配,起到支撑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壳身和壳口的作用。锥形导向段112与圆柱支撑段111同轴,且锥形导向段112的大头端与圆柱支撑段111相连,锥形导向段112的小头端作为整个壳体支撑套筒的插入端,起到插入导向的作用。锥形导向段112的大头端直径与圆柱支撑段111的直径相同,锥形导向段112的小头端直径比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径小,即使供料时,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并没有与壳体支撑套筒精准同轴(允许有较小的偏差),取料时,壳体支撑套筒也可利用锥形导向段112的小头端顺利插入对应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而不损坏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壳口。若将壳体支撑套筒设置为直圆柱段,在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并没有与壳体支撑套筒精准同轴(允许有较小的偏差)时,壳体支撑套筒插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时是有可能撞击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壳口,而使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壳口变形损坏的,所以在壳体支撑套筒上设置锥形导向段112(具有圆锥面),进一步保障了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壳口形状,更有效地避免了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壳口在取料过程中被撞击变形。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驱动机构12包括第一伸缩驱动件和与第一伸缩驱动件相连的第一固定架13,第一固定架13上并排设置有多组壳体支撑套筒;第二驱动机构23包括第二伸缩驱动件和与第二伸缩驱动件相连的第二固定架24,第二伸缩驱动件设置于第一固定架13上,第二固定架24上并排设置有多组永磁铁固定轴21,且永磁铁固定轴21与壳体支撑套筒一一对应布置。在第一固定架13上并排设置多组壳体支撑套筒和永磁铁固定轴21,能够实现批量取料,提高电池外壳的上料效率。上述第一伸缩驱动件可为电动伸缩杆、气缸或液压缸,第二伸缩驱动件可为电动伸缩杆、气缸或液压缸;为了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本实施例第一伸缩驱动件和第二伸缩驱动件均采用伸缩气缸。
下面结合具体示例对本实施例上述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的工作原理作详细说明。其中,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为顶部开口的圆柱状外壳结构。
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一般配合小车、滑轨等移动单元使用,当系统PLC检测到物料筐7到达指定位置后将信号传递给移动单元,移动单元可根据系统PLC指令将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移动到物料筐7的正上方,物料筐7中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呈多排分布,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上成排布置的壳体支撑件11与物料筐7中每排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一一对应布置。系统PLC再将信号传递给第一驱动机构12的伸缩气缸,第一驱动机构12的伸缩气缸接收到信号后,驱动第一固定架13以及其上的磁吸取机构2整体下降,壳体支撑件11跟随第一固定架13下降并插入到对应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壳体支撑件11的端部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壳底接触后,第一驱动机构12的伸缩气缸停止并将信号传递给系统PLC,如图2所示,此时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仅套在壳体支撑件11外部,但并未磁吸附在壳体支撑件11外部。系统PLC接收到信号再将信号传递给第二驱动机构23的伸缩气缸,第二驱动机构23的伸缩气缸接收到信号后开始驱动第二固定架24和其上的永磁铁固定轴21整体相对第一固定架13下降,永磁铁22跟随永磁铁固定轴21下降并伸入到壳体支撑件11内,当永磁铁22到达指定位置(该位置一般是圆柱支撑段111和锥形导向段112的交界处,大致位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轴向中心位置)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被磁吸吸附,如图3所示,此时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被磁吸附在壳体支撑件11外部。之后将信号传递给系统PLC,系统PLC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再传递给第一驱动机构12的伸缩气缸,第一驱动机构12的伸缩气缸接收到信号后开始驱动第一固定架13、磁吸取机构2以及吸附在壳体支撑件11上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同步上升,当第一驱动机构12的伸缩气缸到达指定位置后将信号传递给系统PLC,系统PLC接收到信号再将信号传递给移动单元,移动单元接收到信号后开始驱动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整体移动(此过程中,被吸附的各个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同步移动),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被移动到指定位置后将信号传回,系统PLC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第一驱动机构12的伸缩气缸,第一驱动机构12的伸缩气缸接收到信号后将第一固定架13、磁吸取机构2以及吸附在壳体支撑件11上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同步下降至指定位置后将信号传递给系统PLC,系统PLC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再传递给第二驱动机构23的伸缩气缸,第二驱动机构23的伸缩气缸接收到信号后开始相对第一固定架13驱动永磁铁固定轴21上升,永磁铁22跟随永磁铁固定轴21上升并退出了壳体支撑件11内,壳体支撑件11内磁力消失,此时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仅是套在壳体支撑件11外部,并没有被吸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可直接落在翻转机构指定位置上,第二驱动机构23的伸缩气缸停止后将信号传递给系统PLC,系统PLC接收到信号后将信号传递给第一驱动机构12的伸缩气缸,第一驱动机构12的伸缩气缸驱动第一固定架13以及磁吸取机构2上升,壳体支撑件11随第一固定架13上升并退出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第一驱动机构12的伸缩气缸上升到指定位置后停止并将信号传递给系统PLC,系统PLC接收到信号后再将信号传递给移动单元,移动单元根据系统PLC信号再次将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移动到物料筐7正上方,继续执行上述动作,直至将物料筐7内各排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全部输送至翻转机构(在物料筐7内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被取送完之前,物料筐7的位置为固定位置,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磁吸取一排电池外壳后,传感器系统及系统PLC根据采集计算,确定物料筐7内产品的剩余排数,以保证移动单元将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移动至物料筐7内对应排电池外壳的正上方)。
由此可见,本方案是基于机械原理,上料磁吸一种圆柱形中空电池壳的装置,但在电池的实际生产中,并不局限于此类,调整相关机械结构即可适应各种不同直径、高度、壁厚等类似的圆柱体产品。
本方案提出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采用抓取支撑机构和磁吸取机构配合的形式取代人工完成电池外壳的取料,工作效率高,不仅解决了现有人工上料,人工需求量大、运营成本高以及上料效率低的问题,而且避免了人工接触对电池外壳造成的污染,降低了电池外壳产品剔除率,有利于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取料时,首先利用抓取支撑机构的壳体支撑件插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壳身和壳口进行轮廓支撑,可有效避免转移待取柱状电池外壳过程中,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壳身或壳口发生变形;磁吸取机构采用磁吸的方式吸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且通过伸入壳体支撑件内的方式吸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既可以保障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吸附固定效果,同时又避免了磁吸取机构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壳身和壳口直接接触,能够进一步保障待取柱状电池外壳不变形。
实施例二: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本实施例的磁吸取机构2采用了电磁铁结构,电磁铁直接设置于壳体支撑套筒内部,使用时不需相对壳体支撑套筒调节电磁铁的位置,而是通过对电磁铁通、断电流控制其磁性的有无,比如,在壳体支撑件11插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后,即对电磁铁通电使其产生磁性,以吸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而当将吸附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转移至相应工位后,对电磁铁断电其磁性消失,即可完成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卸料。电磁铁为一种现有成熟的电磁技术,一般由铁芯、衔铁和励磁线圈组成,具体在此不再赘述。
除上述磁吸取机构2外,本实施例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的其余结构布置均可参考实施例一,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池外壳上料机构200,包括移动单元和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公开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设置于移动单元上,移动单元用于驱动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运动,以将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吸取的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转移至下一工位。
本实施例中,移动单元可以为现有的三维调节平台、行车等结构。具体地,本实施例移动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台3、第二支撑台4、移动支架5和移动驱动机构6,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4间隔相对布置,移动支架5设置于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4之间,且移动支架5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4滑动连接,抓取支撑机构1和磁吸取机构2均设置于移动支架5上,即抓取支撑机构1的第一驱动机构12设置于移动支架5上,磁吸取机构2的第二驱动机构23则设置于抓取支撑机构1的第一固定架13上。移动驱动机构6用于驱动移动支架5在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4上移动。实际操作过程中,移动支架5通过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4架设于物料筐7的上方,物料筐7内设置有多排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每排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均沿第一方向排布,第一方向即由第一支撑台3至第二支撑台4的方向。移动支架5上抓取支撑机构1和磁吸取机构2均位于物料筐7的上方,以磁吸取机构2采用实施例一中的结构为例,第一驱动机构12用于驱动第一固定架13相对移动支架5和物料筐7上下移动,第二驱动机构23用于驱动第二固定架24相对第一固定架13和物料筐7上下移动,从而使得需要取料时,壳体支撑件11、永磁铁固定轴21先后插入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内,完成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吸附,一般电池外壳取料单元100一次可吸附一排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第一固定架13和第二固定架24的上下运动方向,我们定义为第二方向,该第二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垂直。在将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吸附取料后,通过驱动移动支架5在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4上移动,实现对待取柱状电池外壳8的转移,移动支架5在第一支撑台3和第二支撑台4上的移动方向,定义为第三方向,该第三方向与上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台3顶部设置有滑轨31,移动支架5的一端通过滑块结构与该滑轨31滑动配合;第二支撑台4顶部设置移动驱动机构6,移动驱动机构6优选为一电动滑台机构,其主要为移动支架5的移动进行导向和提供动力。电动滑台机构为一种现有的直线驱动机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还在电池外壳上料机构200的移动单元中配置了线缆拖链9,线缆拖链为一种现有技术,具体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抓取支撑机构和磁吸取机构,所述抓取支撑机构包括壳体支撑件和第一驱动机构,所述壳体支撑件的外部轮廓与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内部轮廓适配,所述壳体支撑件用于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经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的壳口插入或脱离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所述磁吸取机构用于在所述壳体支撑件插入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内后释放磁性,以将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磁吸附在所述壳体支撑件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支撑件为壳体支撑套筒;所述磁吸取机构包括电磁铁,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所述壳体支撑套筒内部,用于在所述壳体支撑件插入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内后通电产生磁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支撑件为壳体支撑套筒;所述磁吸取机构包括永磁铁、永磁铁固定轴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永磁铁固定轴的第一端设置所述永磁铁,所述永磁铁固定轴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在所述壳体支撑件插入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内后,驱动所述永磁铁固定轴的第一端伸入所述壳体支撑套筒内,以利用所述永磁铁的磁性将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磁吸附在所述壳体支撑件外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铁为环形永磁铁,其套设于所述永磁铁固定轴的第一端;所述永磁铁固定轴的第一端还设置有限制所述环形永磁铁轴向移动的止挡台阶,所述环形永磁铁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永磁铁固定轴的第一端;所述环形永磁铁与所述止挡台阶之间,以及所述环形永磁铁与所述螺栓之间,均至少设置有一组垫圈。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支撑套筒包括沿其轴向依次布置的圆柱支撑段和锥形导向段,所述圆柱支撑段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相连,所述圆柱支撑段的内部中空,且所述圆柱支撑段的远离所述锥形导向段的一端开口布置,所述锥形导向段与所述圆柱支撑段同轴,且所述锥形导向段的大头端与所述圆柱支撑段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伸缩驱动件和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相连的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并排设置有多组所述壳体支撑件,所述壳体支撑件与所述磁吸取机构一一对应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伸缩驱动件和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相连的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上并排设置有多组所述壳体支撑套筒;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伸缩驱动件和与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相连的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架上,所述第二固定架上并排设置有多组所述永磁铁固定轴,且所述永磁铁固定轴与所述壳体支撑套筒一一对应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伸缩驱动件为电动伸缩杆、气缸或液压缸;所述第二伸缩驱动件为电动伸缩杆、气缸或液压缸。
9.一种电池外壳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单元和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外壳取料单元,所述电池外壳取料单元设置于所述移动单元上,所述移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电池外壳取料单元运动,以将吸取的所述待取柱状电池外壳转移至下一工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外壳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单元包括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移动支架和移动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间隔布置,所述移动支架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之间,且所述移动支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滑动连接,所述抓取支撑机构和所述磁吸取机构均设置于所述移动支架上;所述移动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支架在所述第一支撑台和所述第二支撑台上移动。
CN202321537002.5U 2023-06-16 2023-06-16 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及电池外壳上料机构 Active CN2199289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7002.5U CN219928956U (zh) 2023-06-16 2023-06-16 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及电池外壳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37002.5U CN219928956U (zh) 2023-06-16 2023-06-16 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及电池外壳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9928956U true CN219928956U (zh) 2023-10-31

Family

ID=88496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37002.5U Active CN219928956U (zh) 2023-06-16 2023-06-16 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及电池外壳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99289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05032B (zh) 一种自动售货机用框架式电磁铁自动组装设备
CN101327351B (zh) 安全自毁式注射器针座密封圈组装机的组装装置
CN211945050U (zh) 磁吸式轨道输送机构
CN219928956U (zh) 电池外壳取料单元及电池外壳上料机构
CN109515403A (zh) 一种采用agv小车的电动车充换电系统
CN111056252A (zh) 一种磁吸式轨道输送机构
CN215046880U (zh) 一种用于电机弧形磁瓦生产的捡坯装置
CN116573333B (zh) 一种电池壳上料系统
CN219311300U (zh) 一种磁电激活零部件抓取机构
CN114988095B (zh) 一种滚筒刷内芯鸟笼架组装设备
CN213105415U (zh) 一种嵌件的安装装置
CN212115682U (zh) 扬声器生产线
CN108212805A (zh) 一种货物自动分拣系统
CN208916307U (zh) 棉块自动分垛整料设备
CN209189691U (zh) 搅拌车叶片自动成型设备
CN209241998U (zh) 电源线插头加工生产线的输送机构
CN109335609B (zh) 一种凹印印版滚筒储存及提取设备
CN113023330A (zh) 一种磁铁分离装置
CN111774517A (zh) 一种梭式送料铆接装置
CN112374153A (zh) 一种锰锌铁氧体磁芯压机传输装置及传输方法
CN220679910U (zh) 一种电机前盖的输送装置及压装机
CN214818665U (zh) 一种版辊堵头柔性拾取装置
CN219426451U (zh) 一种磁芯开隙设备
CN116729909B (zh) 高稳定性动力电池极柱数控加工卸料自动堆叠装置
CN111710579B (zh) 一种自动化灯具加工用生产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